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如您所指定,我将会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对《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引言钢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之一,而高强度螺栓连接则是构成钢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
严格遵循《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对于确保钢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二、规程概述《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是对于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进行统一规范的文件。
该规程通过对螺栓连接设计原则、材料要求、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旨在保障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螺栓连接的设计1. 设计原则在《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中,对螺栓连接的设计原则有详细规定,包括承载力计算、受剪承载力验证、螺栓轴向受力计算等方面。
在实际设计中,必须充分理解规程中的设计原则,确保螺栓连接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
2. 材料要求规程中对螺栓、螺母、垫片等材料的性能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材料的抗拉强度、硬度、表面处理要求等。
设计者在选择和采购材料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以确保材料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四、螺栓连接的施工1. 施工工艺规程中对螺栓连接的预紧、紧固、控制扭矩等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螺栓连接在施工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规程中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螺栓连接的施工。
2. 质量控制规程中还对螺栓连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规定,包括对螺栓预紧力的控制、紧固力的检测、螺栓轴向力的测量等。
这些质量控制措施对于确保螺栓连接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五、螺栓连接的验收1. 验收标准规程中对螺栓连接的验收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对螺栓预紧力、紧固力、螺栓轴向力的验收标准等。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
收规程》jgj 8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是我国现行的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该规程于2011年4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著,并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JGJ 82-2011规程共有7个章节,内容包括:
1. 基本规定:明确了规程的适用范围、螺栓连接的分类、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要求等。
2. 连接设计:详细介绍了连接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连接形式的选择等内容。
3. 连接接头设计:涵盖了接头设计的基本要求、接头强度计算、接头变形计算等。
4. 施工质量验收:规定了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检验方法和质量标准等。
5. 摩擦面处理:阐述了摩擦面处理的方法、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
6.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方法:介绍了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的原理、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等。
7.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测定:详细介绍了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测定的试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该规程对于指导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参考Wor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主编单位: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l 9 9 2年l 1月1日主要符号 作用和作用效应 F ——集中荷载; M ——弯矩; N--轴心力;P ——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V--剪力。
计算指标b c b v b t N N N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f —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b c b v b t f f f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正应力。
几何参数 A ——毛截面面积; An ——净截面面积; I ——毛截面惯性矩; J ——毛截面面积矩; d ——间距; d ——直径: d 0--孔径; l ——长度;z l ——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
计算系数及其它n——高强度螺栓的数目;——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1n——高强度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fμ——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ψ——集中荷载的增大系数。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主编单位: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2年11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通知建标〔1992〕2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原国家建工总局(82)建工科字第14号文的要求,由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主编的《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82-91,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二年四月十六日主要符号作用和作用效应F——集中荷载;M——弯矩;N——轴心力;P——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V——剪力。
计算指标——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σ——正应力。
几何参数A——毛截面面积;An——净截面面积;I——毛截面惯性矩;S——毛截面面积矩;α——间距;D——直径;D0——孔径;L——长度;Lz——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
计算系数及其它n——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1——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f——高强度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μ——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Ψ——集中荷载的增大系数。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第三章施工及验收第一节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储运和保管第3.1.1条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由一个大六角头螺栓、一个螺母和两个垫圈组成,使用组合应按表3.1.1规定。
扭剪型高强度连接副由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组成。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合表3.1.1第3.1.2条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由制造厂按批配套供货,并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
第3.1.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运输、保管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损伤螺纹。
第3.1.4条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上注明的批号、规格分类保管,室内存放,堆放不宜过高,防止生锈和沾染脏物。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安装使用前严禁任意开箱。
第3.1.5条工地安装时,应按当天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需要使用的数量领取。
当天安装剩余的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乱扔、乱放。
在安装过程中,不得碰伤螺纹及沾染脏物,以防扭矩系数发生变化。
第二节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制作第3.2.1条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栓孔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制孔允许偏差表3.2.1续表3.2.1第3.2.2条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孔距允许偏差表3.2.2注:孔的分组规定(1)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所有连接孔划为一组。
(2)接头处的孔:通用接头一半个拼接板上的孔为一组;阶梯接头一两接头之间的孔为一组;(3)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连接孔为一组,但不包括(1)、(2)所指的孔。
(4)受弯构件翼缘上,每1m长度内的孔为一组。
第3.2.3条高强度螺栓的栓孔应采用钻孔成型,孔边应无飞边、毛刺。
第3.2.4条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板迭上所有螺栓孔,均应采用量规检查,其通过率为:用比孔的公称直径小1.0mm的量规检查,每组至少应通过85%;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2~0.3mm的量规检查,应全部通过。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钢结构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稳定性的结构体系,对于其连接部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规程尤为重要。
其中,螺栓连接作为钢结构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一直备受关注。
一、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1. 设计原则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首先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设计时需考虑结构的受力情况、螺栓的选择及数量、受力面积等因素,保证螺栓连接能够承受结构的荷载。
2. 螺栓选用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结构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高强度螺栓,例如8.8级、10.9级螺栓等,同时考虑螺栓的螺纹和表面处理等特性。
3. 连接方式根据结构的特点和要求确定适当的连接方式,包括普通连接、摩擦连接、预应力连接等,确保螺栓连接符合工程设计及要求。
二、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1. 施工准备在进行螺栓连接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及材料进行清理和准备工作,确保螺栓及连接部位的清洁度和平整度。
2. 施工工艺螺栓连接的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工艺和方法进行安装,包括拧紧力度、紧固序列、螺栓孔洗刷、螺栓涂层、螺栓预张力的施工等。
3.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质量把关和监测,对螺栓的预张力进行检测和调整,确保螺栓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验收规程1. 验收标准验收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预紧力检测等多个方面。
2. 验收程序验收包括初验和复验两个阶段,初验主要对螺栓连接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查,复验则对螺栓的预紧力进行检测。
3. 验收记录验收过程中需做好验收记录,包括验收人员、时间、地点、项目编号等内容,确保关键数据的记录和留存。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事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多年,深知其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实际工作中,除了严格遵守标准和规范外,还需要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加强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以确保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安全可靠性。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第1,0.5条在设计图、施工图中均应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连接型式、预拉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以及连接后的防锈要求。
当设计中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径的高强度螺栓时,还应注明所选定的需进行抗滑移系数检验的螺栓直径。
第1.0.6条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连接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1第2.1.1条本规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按其不同类型分别考虑下列极限状态:一、摩擦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二、承压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荷载标准值下,连接件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一、设计规程
1.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螺栓的型号、材质和强度等级,并遵循国家或行业标准对其进行选择和计算。
2.根据连接件的受力特点和螺栓的受力方式,进行计算并确定连接件数量和布置方式。
3.检查和核对设计文档,包括螺栓的配板、连接方式、间距、预紧力等设计参数。
二、施工规程
1.安装前,应对螺栓、螺母和配板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2.根据设计要求,在预埋件或孔洞中设置螺栓,保证其垂直度和水平度。
3.在安装螺栓之前,清洁配板和螺栓孔,确保无油污、铁锈和异物。
4.使用扭剪扳手或液压扳手等专用工具进行螺栓的预紧,预紧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5.在连接件安装完毕后,进行拧紧力矩的调整,确保连接件达到预紧要求。
6.对连接件进行最终的检查,确保连接牢固、无松动、无裂纹和变形等问题。
三、验收规程
1.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连接件的检查,并参照验收规定进行
验收。
2.对连接件进行拧紧力矩的测量和核对,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连接件和配板的表面,确保无油污、锈蚀、变形和破损等问题。
4.检查连接件的安装位置和布置方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5.检查连接件与结构之间的间隙和间距,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和安装规程。
6.检查连接件的预紧力和拧紧力矩,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第1,0.5条在设计图、施工图中均应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连接型式、预拉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以及连接后的防锈要求。
当设计中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径的高强度螺栓时,还应注明所选定的需进行抗滑移系数检验的螺栓直径。
第1.0.6条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连接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 本规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按其不同类型分别考虑下列极限状态:一、摩擦型连接 在荷载设计值下,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二、承压型连接 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荷载标准值下,连接件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第2.1.2条 高强度螺栓连接宜按构件的内力设计值进行设计。
必要时(如需与构件等强度连接),也可按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计。
第2.1.3条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得用于下列各种构件连接中: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连接; 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连接; 冷弯薄壁型钢构件连接。
第2.1.4条 对壁厚小于4mm 的冷弯薄壁型钢,其连接摩擦面处理宜只采用清除油垢或钢丝刷清除浮锈的方法。
第2,1.5条 在同一设计项目中,所选用的高强度螺栓直径,不宜多于两种;用于冷弯薄壁型钢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直径,不宜大于16mm 。
第2.1.6条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环境温度高于150℃时,应采取隔热的措施予以防护。
摩擦型连接的环境温度为100~150℃时,其设计承载力应降低10%。
第二节 摩搞型连接的计算第2,2.1条 抗剪连接(承受垂直于螺栓杆轴方向内力的连接)中,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b v N 应按下式计算:P n k N f b v ∙∙∙=μ (2.2.1)式中 k ——系数,对普通钢结构构件k =0.9,对冷弯薄壁型钢构件k =0.8; f n ——传力摩擦面数;μ ——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按表2.2.1—1采用;P--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按表2.2.1—2采用。
b v N 值亦可由表2.2.3查得。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μ值 表2.2.1-1注:当连接构件采用不同钢号时,μ值应按相应的较低值取用。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kN) 表2.2.1—2第2.2.2条 螺栓杆轴方向受拉的连接中,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 :应按下式计算:P N bv ∙=8.0 (2. 2.2)第2.2.3条 摩擦型连接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轴方向的外拉力时,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25.1(t f b v N P n k N -∙∙∙=μ (2.2.3)式中 N t ——每个高强度螺栓在其杆轴方向的外拉力,其值不得大于0.8P 。
无外拉力时,连接普通钢结构构件的每个高强度螺栓,在一个摩擦面上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可由表2.2.3中查得。
摩擦型连接中每个高强度螺栓一个摩擦面上的受剪承载力(kN) 表2.2.3注:1.当用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连接时,表中值应乘以0.89予以降低。
2.当高强度螺栓连接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柚方向的外拉力时,其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中数值乘以)25.1(PN P t-予以降低。
第2.2.4条 在轴向受力构件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处,构件强度δ应按下式计算:f A N n≤'=δ(2.2.4—1) f AN≤=δ (2.2.4—2) 式中 N ——轴向拉力或轴心压力;N ′——折算轴力,对普通钢结构构件为:N nn )5.01(1-; 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构件为:N nn )4.01(1-; n A —构件净截面面积; A —构件毛截面面积;n 1——所计算截面(连接最外列螺栓处)上高强度螺栓数; n ——在节点或拼接处,构件一端连接的高强度螺栓数; f ——构件钢材抗拉或抗压强度设计值。
第2.2.5条 抗剪摩擦型连接在动力荷载重复作用下,可不进行疲劳计算;但其连接处的主体金属,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中有关规定进行疲劳计算。
第三节 承压型连接的计算第2.3.1条 高强度螺栓的承压型连接,应按表2.2.1—2中数值施加预拉力设计值P ,其连接处摩擦面的处理方法与摩擦型连接要求相同。
第2.3.2条 在受剪承压型连接中,每个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应取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的较小者;同时尚应按第2.3.5条控制受剪承载力的取值: 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b v v bvf d n N ∙∙=42π(2.3.2—1)承压承载力设计值b c b c f t d N ∙∑∙= (2.3.2—2) 式中v N ——受剪面数;d —螺栓公称直径;在式(2.3.2—1)中,当剪切面在螺纹处时,应用螺纹有效直径de 代替d ,但应尽量避免螺纹深入到剪切面; t ∑——在同一受力方向的承压构件的较小总厚度;c v b v f f ,——螺栓的抗剪和母材承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3.2中采用。
承压型连接的强度设计值(kN /cm 2) 表2.3.2第2.3.3条 承压型连接承受螺栓杆轴方向的外拉力时,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所应按式(2.2.2)计算。
第2.3.4条 承压型连接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轴方向的外拉力时,每个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外力应满足式(2.3.4—1)和(2.3.4—2)的要求。
1)()(22≤+b tt b v v N N N N (2.3.4—1) 2.1b c v N N ≤ (2.3.4—2)式中 Nv ,Nt--每个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b v N 、b t N 、bc N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剪、受拉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
第2.3.5条 在承受剪切或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轴方向拉力的承压型连接中,高强度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不得大于按摩擦型连接计算的1.3倍。
第2.3.6条 轴心受力构件采用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处,构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 A Nn≤=σ(2.3.6) 第四节 接头设计第2.4.1条 在同一接头同一受力部位上,不得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与承压型连接混用的连接,亦不得采用高强度螺栓与普通螺栓混用的连接。
在改建、扩建或加固工程中以静载为主的结构,其同一接头同一受力部位上,允许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与侧角焊缝或铆钉的混用连接。
并考虑其共同工作。
在同一接头中,允许按不同受力部位分别采用不同性质连接所组成的并用连接(如梁柱刚节点中,梁翼缘与柱焊接,梁腹板与柱高强螺栓连接)并考虑其共同工作。
第2.4.2条 在不同板厚的连接处,应设置垫板,垫板两面均应作与母材相同的表面处理。
当板厚差小于或等于3mm 时,可参照表3.4.3所列方法处理。
第2.4.3条 在下列情况的连接中,高强度螺栓的数目应予以增加: 一、一个构件借助垫板或其它中间板件与另一构件连接的承压高强度螺栓数,应按计算增加10%;二、搭接或用拼接板的单面连接的承压高强度蠕栓数,应按计算增加10%: 三、在构件的端部连接中,当利用短角钢连接型钢(角钢或槽钢)的外伸肢以缩短连接长度时,在短角钢两肢中的一肢上,所用的高强度螺栓数,应按计算增加50%。
第2.4.4条 组合I 字梁翼缘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图2.4.4),宜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并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翼缘板与翼缘角钢连接的高强度螺栓:b v N IS V n a ≤∙)(1(2.4.4--1) 式中 S1——冀缘板毛截面对梁中和轴的面积矩; d ——翼缘上高强度螺栓间距;n ——在间距。
范围内的高强度螺栓数; V ——梁计算截面上的剪力; I ——梁的毛截面惯性矩。
二、翼缘与腹板连接的高强度螺栓:b v z N l F I S V n a ≤∙∙+∙2122)()(ψα (2.4.4—2) 式中 F ——集中荷载值(对动力荷载应考虑动力系数);ψ——系数,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1.35,其它梁=1.0;z l ——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可按下式计算z l =a1+2hy1a ——集中荷载沿梁跨度方向的支承长度,对吊车梁可取为50mm ; y h ---自吊车梁轨顶或其它梁顶面至腹板与翼缘连接栓孔中心的距离(当双排孔时为下孔);1α——系数,当荷载作用于上翼缘且梁的腹板刨平顶紧上翼缘时,1α=0.4;其它情况1α=1.0;2S —翼缘毛截面(包括翼缘板、翼缘角钢和腋板)对梁中和轴的面积矩。
图2.4.4 组合I 字梁翼缘连接示意图第2.4.5条 T 型受拉连接接头(图2.4.5),应采用刚性较大的端板,如加厚端板或设置加劲板。
一、弯矩作用下,受拉边端高强度螺栓承受杆轴方向的最大拉力按下式计算:211it y m y M N ∑∙=(2.4.6—1) 式中 1y —螺栓群中和轴至最大拉力螺栓的距离; i y —每列第i 个螺栓至螺栓群中和轴的距离, m ——螺栓列数。
由公式(2.4.6—1)算得的螺栓最大拉力不得超过0.8P 。
二、普通钢结构构件端板接头的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25.1(9.0][1t b v N nP N ∑-=μ(2.4.6—2)式中 n —接头螺栓总数;∑Nt —受拉区各螺栓听承受批力之和,即 ∑ti N —⋅⋅⋅⋅⋅⋅+++321t t t N N N第2.4.7条 承受轴向力、弯矩、剪力共同作用的拼接接头(图2.4.7)中,高强度螺栓承受的剪力可按下列方法计算:b i i i i N y x x e V M n V y x y e V M n N N ≤+∑∙++++∑∙++=222122211])()([])()([(2.4.7—1) 式中 1N —受力最大处(对角)的一个高强度螺栓承受的剪力; M 、N 、V —拼接接头处所承受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 n ——拼接接头一侧高强度螺栓数;i x 、i y —拼接接头一侧螺栓群中心至第;个螺栓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1x 、1y —螺栓群中心至最远端一排螺栓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e ——螺栓群中心至拼接中心的水平距离; 当3/>i i x y 时,公式(2.4.7—1)可简化为下式:bi N nV y My n N N ≤+∑+=22211)()((2.4.7—2) 公式(2.4.7—1)、(2.4,7—2)中b N 为一个高强度螺栓的设计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