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

合集下载

专题26世界地域文化

专题26世界地域文化

三、世界文化圈
世界文化圈的划分以文化源地为中心,以民族为单位 进行组合。 世界9个文化圈: 1、西欧文化圈——
分布地区: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大地区 特点——地域范围最广
都为发达国家 西方文化发源地,深受英国影响 文化事物和现象:
餐具用刀叉、圣彼得大教堂、文艺复兴、 基督教新教、罗马天主教
三、世界文化圈
三、世界文化圈
4、南亚文化圈 分布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等。
特点——印欧语系,民族、语言、宗教复杂 深受古印度文明影响。
文化事物和现象——泰姬陵、种姓制度、印度舞蹈
三、世界文化圈
5、东南亚文化圈
分布地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特点——受中国、印度及欧美等多种外来文化影响
3、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②社会因素——文化整合与政治、经济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③人口、民族迁移因素——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 和整合。
④文化自身因素——优秀、合理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文 化,在文化整合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⑤时间因素——需要长时间的选择和吸收,逐渐融合。
2、东欧文化圈 分布地区——东欧地区 特点——深受俄罗斯影响 文化事物和现象——东正教堂 俄罗斯风俗“面包和盐” 克里姆林宫
三、世界文化圈
3、东亚文化圈 分布地区——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特点——人口最多 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汉字影响
文化事物和现象——餐具筷子、太极拳、万里长城 中国旗袍、日本和服、蒙古袍、 朝鲜高腰长裙
文化事物和现象——土风歌舞 擅长航海
单一民族国家——日本、朝鲜。 两大民族并立的国家——加拿大、比利时 多民族国家——俄罗斯、中国、印度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同步训练)高中地理第二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同步训练)高中地理第二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世界文化遗产考试中,要求考生掌握各种世界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分布,以下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描述,正确的是:A、世界文化遗产只包括建筑类遗产B、世界文化遗产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C、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包括对人类共同价值观的贡献D、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过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单方面决定2、关于世界乡土文化的保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乡土文化只是地方性的文化,不具备普遍价值B、保护世界乡土文化是为了维护地方的独特性,不必考虑全球影响C、世界乡土文化的保护是为了传承人类历史和文化,具有普遍价值D、世界乡土文化的保护只涉及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本身无关3、下列哪个地区的人们最可能将牛视为神圣的动物?A. 北美B. 南亚C. 欧洲西部D. 非洲南部4、下列哪项活动最能体现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文化特色?A. 花车巡游B. 龙舟竞渡C. 斗牛比赛D. 冰雪节5、题干:下列关于世界四大宗教的发源地,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B.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C.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D. 道教起源于中国6、题干: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伊斯兰文化圈的国家?A.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B. 土耳其C. 印度D. 巴基斯坦7、世界地域文化中,下列哪种文化特点以巴厘岛的“乌布皇宫”和寺庙建筑最为典型?A、东南亚文化B、北非文化C、中欧文化D、南美文化8、以下是地中海沿岸的主要文化区域之一的是?A、东方文化区B、拉丁美洲文化区C、伊斯兰文化区D、地中海文化区9、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衰落与兴盛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并不是促使其衰落的主要原因?A、经济重心的南移B、新航路的开辟C、封建统治的衰落D、战争与冲突的减少 10、下列关于欧洲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承B、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C、近代殖民扩张与移民的历史D、欧洲统一市场的发展11、下列哪个国家的文化最能体现多元文化的特点?A. 日本B. 澳大利亚C. 法国D. 印度12、在以下城市中,哪一个被认为是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之一?A. 耶路撒冷B. 开罗C. 伊斯坦布尔D. 德黑兰13、以下哪种地理现象不属于世界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A. 民族节日B. 语言文字C. 宗教信仰D. 气候条件14、以下哪个国家的文化受到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A. 中国B. 美国C. 俄罗斯D. 日本15、世界地域文化中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语言种类B、宗教信仰C、传统习俗D、以上皆是16、全球化对世界地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文化交流减少B、地方特色文化消失C、文化同质化D、文化传播途径更加多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初中地域文化与多样性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域文化与多样性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域文化与多样性知识点汇总地域文化与多样性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地域文化与多样性,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对地球上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下面将对初中地域文化与多样性的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地域文化与多样性概念地域文化是指不同地区因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地球上不同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所以文化也会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多样性则是指地球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二、地域文化与多样性的表现形式1. 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服饰、饮食、婚嫁、节日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

例如,中国南方的人们喜欢穿汉服,而北方的人们喜欢穿旗袍;中国的农历新年在大年三十晚上有各种庆祝活动,而西方的圣诞节则有送礼物、装饰圣诞树等习俗。

2. 语言文字:地球上有很多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字。

梵文、英语、汉语、阿拉伯语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语言,而汉字、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等则是重要的文字。

3. 宗教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信仰的宗教也不尽相同。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它们分别在不同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信徒。

4. 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

例如,中国的汉族、少数民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服饰、音乐、舞蹈、美食等方面的文化。

三、地域文化与多样性的重要意义1. 促进交流与融合: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可以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与共同发展。

2. 丰富人类社会: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这些文化丰富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

人类社会因为有了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存在,才显得更加多彩多姿。

3. 保护文化遗产:地域文化与多样性的存在使得我们拥有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文化与环境》教学设计

《文化与环境》教学设计

《文化与环境》教学设计上课学校:南汇中学高一(1)班上课时间:2011年4月7日下午第一节执教教师:孟秀蓉(新场中学)教材分析:“地域文化”篇是高中地理教材人文环境部分的后续篇章,文化的形成既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也与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生产关系紧密联系,本篇内容承接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其他篇章,紧密联系前面已学篇章的相关知识以及区域地理知识,涉及的知识领域广,综合性强。

而专题25“文化与环境”是本篇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仅帮助学生领会文化概念及其分类,而且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文化的形成和分布,重视环境对文化的作用,为专题26“世界地域文化”和专题27“中国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作了很好的知识铺垫。

学情分析:南汇中学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多,知识面广,对“地域文化”中的主要地理事实了解多,综合实践和分析能力强。

但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对乡土地理和乡土历史文化的了解较少,缺乏弘扬和保护本土文化的意识,需要进行相关的乡土文化教育。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能正确区分文化事象及其类别。

2、能从自然地理角度解析某一地域的生产、建筑、服饰、饮食、习俗、文艺、宗教等文化现象的形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重要影响,认识重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重要意义。

3、增强对环境的审美情趣,提高汲取地域文化的自觉性,树立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1、我国不同地域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等地方文化特色;2、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思路: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结合乡土实际,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场的丰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和探究本土文化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逐渐形成对文化的理性认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引导学生从民居、服饰、饮食、文艺、习俗等方面了解我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比较地域文化的差异,并尝试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探究其成因。

教学过程:一、阅读“新场古镇历史文化”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领会文化的定义和类别,初步认识环境对文化的作用。

专题26世界地域文化

专题26世界地域文化
较类似,并有共同的渊源和紧密的联系。 文化圈的划分依据:以文化源地为中心,以民族为单 位进行组合
世界九大文化圈
结合地图,找出九大文化圈的范围
1、西欧文化圈除了西欧还包括哪些主要国家? 2、东欧文化圈最主要的国家是哪一个? 3、东亚文化圈主要包括的国家? 4、东南亚文化圈主要包括哪一个半岛和哪一个群岛? 5、南亚文化圈主要包括哪一半岛? 6、有没有中亚、西亚文化圈,它们属于哪一个文化圈,除 了中亚、西亚,还包括哪一地区? 7、非洲文化圈的范围是非洲的北部还是南部? 8、拉丁美洲就是南美洲吗? 9、太平洋文化圈主要包括哪三大群岛?
天主教 探戈 桑巴 狂欢节 墨西哥金字塔 拉丁语系
纱丽 古文明中心 锡克族 种姓制度 多民族多宗教 泰姬陵 印度教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
——世界文化圈
20120419
新教 天主 教
东正教
• 主
伊斯兰教
新教
佛教 天 主 新教

教堂 清真寺 佛庙
文化圈的概念:又称文化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
生存方式的地理区域。
文化圈的特点:同一文化圈内,种族、民族亲缘关系
接近,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比
饮食 稻米、筷子 建筑 木质结构 艺术 ????? 体育 服饰 中国旗袍、日本和服 朝鲜高腰长裙、蒙古袍 ……
同化 = 取代
整合 =融合吸收,吐故纳新
刀叉
复活节
英语
乳畜文化 新教天主教
英裔移民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天方
麦加
穆斯林 清真寺 古兰经 阿拉伯长袍
芭蕾
圆形穹顶
俄语
东正教
面包和盐
斯拉夫民族
东 亚 文 化 圈

世界文化圈教案

世界文化圈教案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化整合的含义和意义,举例分析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2)通过学习了解世界九大文化圈主要特点及其差异2过程与方法(1)理解文化整合的含义和意义,懂得文化整合与文化同化的区别(2)通过读“世界文化圈”分布图,通过搜集资料,课堂交流讨论了解世界九大文化圈的各自特点及其差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世界九大文化圈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深理解世界多远文化是各民族、各地方优秀文化的集成【教学重点】(1)文化整合以及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2)世界九大文化圈的分布、主要特点及其差异【教学难点】文化整合以及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进入今天的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资料,叫“中国元素的美国动画片(1998年,迪斯尼第一次把目光转向中国,将中国家喻户晓的古代传奇故事“花木兰从军”搬上荧幕,一个穿着中国元素外衣的美国动画片就此诞生。

10年之后,2008年,梦工厂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中国,于是《功夫熊猫》腾空出世,2011年《功夫熊猫2》接踵而至,“比中国动画还中国”的美国动画,用一种高调姿态进入到了中国市场。

于是乎,一张张贴着“中国元素”标签的美国动画大片,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风”。

细细品味,十年间,美国动画片的中国风可谓愈刮愈烈,而且是愈刮味道愈纯正。

)师:从美国翻拍中国风的动画片这一事例中,同学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文化现象呢?(学生回答:文化整合)师:是的。

从《花木兰》,再到今天的《功夫熊猫》系列,10年间,美国整个影视界,一方面坚持自己传统程式化的美式文化创作模式为主体,同时兼收并蓄的体系越发成熟。

“美国制造”动画之所以洋溢着如此浓郁的“中国风”,是美国文化与生俱来的多元化特点,这种对于全球文化的重新整合再输出,势必会占先机,赢得市场。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的影视及美国动画才一直牢牢占据着全球电影市场的主流。

师:那什么是文化整合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1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新课教授第一部分:文化整合师:那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文化整合?师:(ppt)文化整合就是指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探索地理奥秘:了解世界地域文化,增长知识!]

[探索地理奥秘:了解世界地域文化,增长知识!]

探索地理奥秘:了解世界地域文化,增长知识!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和其上的各种现象的学科,它研究地球上的山川河流、自然环境、气候与气象、生物多样性等等。

地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奥秘,并通过地域文化的了解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文化。

不同地方由于自然环境、气候、历史、民族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形成。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在于它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紧密相关,它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等。

通过了解地域文化,我们可以领略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增长我们的知识与视野。

神秘的世界七大洲地球上被人类居住并组成各种国家的地方,被称为七大洲。

这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每个洲有着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文化背景,使它们成为一个独特而神秘的地域。

亚洲:多元的文化宝藏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亚洲的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海洋和岛屿等多种地貌类型。

这种多样性反映在了亚洲的地域文化上。

亚洲有丰富的历史,包括古代文明如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文明、古埃及文明等。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语言、宗教、民俗和传统艺术。

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佛教,就起源于亚洲。

非洲:神秘的黑色大陆非洲被誉为地球上最神秘的大陆之一。

它拥有多样而壮丽的地理景观,包括撒哈拉沙漠、大裂谷、维多利亚瀑布等。

非洲的地域文化丰富多样,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和艺术形式。

非洲的音乐、舞蹈和文学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使人们深入了解这片神秘的黑色大陆。

欧洲:多样性的聚集地欧洲是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大陆之一。

它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文化遗产。

从古希腊神话到文艺复兴,欧洲的贡献为人类文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曾经成为许多文明和帝国的交汇点。

初中地理文化地理

初中地理文化地理

初中地理文化地理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文化地理文化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规律以及与文化现象相互关联的地理环境。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文化地理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地域性特征,认识不同地区的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一、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1.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语言、宗教、艺术、习俗、法律、道德等各个方面。

2.地理环境的定义: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状况。

3.文化地理的研究对象:文化地理关注的是文化现象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规律以及与文化现象相互关联的地理环境,包括文化的地域性、文化景观、文化变迁、文化扩散等。

二、初中地理文化地理的教学内容1.地理环境与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等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变。

2.文化景观:介绍各地独特的文化景观,如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服饰特点、节日庆典等,让学生认识文化多样性。

3.文化变迁:探讨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过程,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4.文化扩散:讲解文化从源地传播到其他地区的过程及特点,包括迁移、贸易、战争、教育等途径。

5.地域文化:分析我国各地域文化的特点,认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和相互影响。

三、初中地理文化地理的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理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2.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地区的文化现象,认识文化多样性及地域性特征。

3.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联。

4.讨论法:鼓励学生就文化地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初中地理文化地理的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地考察、作业完成等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化整合:
上海文化是海派文化,她是怎样形成的?
判断: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文化的整合:
①相似的自然环境; ②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 ③与世隔绝、落后的经济; ④经济的发展、素质的提高、交流的增多; ⑤人口、民族的迁移; ⑥禁止人口流动; ⑦先进的文化; ⑧落后的文化; ⑨长期的选择; ⑩不同文化短暂的接触
文化圈
伊斯兰


宗教文化圈
黑种人集中
三大群岛, 航海歌舞。


多神、 基督
太平洋
3、对比九大文化圈
文化 圈
范围
影响因素 典型文化事物
文化特征
东欧 东欧
深受俄罗斯 东正教堂;芭蕾 亮丽的斯拉夫 影响 舞 文化
西欧 西欧北 深受西欧, 西方古典建筑; 面积最广;海
美澳新 尤其是英国 基督教节庆(圣 洋气候乳畜文 影响 诞节)。 化;西方文化 发源地。 美国以 西葡 探戈舞;桑巴舞; 西葡文化与本 狂欢节 地文化相交融 南的美 洲
非洲 撒哈拉 原生态 太平 三大群 崇拜神灵; 岛 改信基督 洋
•拓展:百家之言
文化圈指以文化为特色,内部有一个核心地区,向 四方扩展,周遭在文化上表现出共同的特质。 从对世界历史影响最深远的文化来说,在世界范 围内的文化起源先后主要有五大文化圈,即: 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 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 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 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 ; 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
拉丁语系
佛教
印 度 泰 姬 陵
印尼婆罗浮屠 柬埔寨吴哥窟
2. 文化圈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影响因素
中国印度及欧美
文化圈
东亚 南亚


文化丰富多样
中国古代文化、 儒家思想和文字
人口 最多
民族语言宗教复杂
古印度文明
东南亚
伊斯兰教
非洲原始歌舞
2. 文化圈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影响因素
伊斯兰宗教 崇尚自然
2. 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刻苦耐劳 中华民族
热情浪漫
团队精神
日本民族
美利坚民族
严谨善思
矜持幽默
英吉利民族
德意志民族
冒险求新
法兰西民族
连线:民族精神与民族
3、民族文化的保护:
为什么要保护民族文化? 统一推广汉族文化是否可行? 中国的国粹有哪些?
民族文化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民族平等,和谐世界。
专题26
学习目标:
世界地域文化
1、认识保护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意义; 2、解文化整合的含义及意义;举例分析影响文 化整合的因素。 3、归纳世界九大文化圈主要特点及其差异。
一、民族与民族文化
1.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什么地方?民族与种族有何不同?
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较长的历史时 期,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 社会制度的社会共同体。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
三、世界文化圈
英、美、澳三国相距遥远,但却拥 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生存方式,如 乳畜业都发达,都信仰基督教新教, 都拥有风格相近的西方古典建筑, 请解释原因。
1. 什么是文化圈?
文化圈(文化区)——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生 存方式的地理区域。 同一文化圈内,种族、民族、亲缘关系接近, 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 相似,有共同的渊源和紧密的联系。
拉丁 美洲
文化 圈
范围
韩蒙
影响因素 典型文化事物
儒家文化;旗 代文化影响, 袍、和服等服 儒家思想与 饰文化 汉字 泰姬陵;印度 舞蹈;纱丽服 饰 柬埔寨的吴哥 窟;印尼的婆 罗浮屠。
文化特征
人口最多;季 风气候造就了 稻米文化。 民族、语言、 宗教复杂 多元文化,丰 富多样
东亚 中日朝 深受中国古
南亚 印巴孟 受古印度文
尼斯不 明影响
东南 中南半 受中印欧美 岛;马 影响 亚
来群岛
文化 圈
范围
影响因素 典型文化事物
清真寺,虔诚 的穆斯林;阿 拉伯长袍。 神秘宗教;粗 犷舞蹈 擅长航海,土 风歌舞。
文化特征
典型的宗教文 化圈 崇尚自然
伊斯 中亚、 伊斯兰教 西亚; (热沙、干 兰
北非 以南 旱)
从连云港到荷兰的鹿特丹港
从上海港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认识世界文化圈,找出其分布地区。 •说出沿线经过的文化圈。
基督教
东正教
卢 浮 宫
海洋性气候
乳畜文化
南美足球、桑巴舞、狂欢节。
2. 文化圈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影响因素
俄罗斯
西葡与本地文化
文化圈
西欧 东欧 拉美


范围最广
斯拉夫民族
西欧,(英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