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1759-2020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分级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规范

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规范

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青贮玉米感官指标分级、发酵品质分级及营养品质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对全株玉米青贮的评价及分级。

2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882青贮玉米品质分级NY/T1209-2006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玉米DB37/T2968饲草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DB37/T2969饲草中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测定GB/T20194饲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旋光法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全株玉米青贮:是将切碎的新鲜全株玉米,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密闭无氧条件下制成的一种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和营养丰富的饲料,是保证常年均衡供应家畜饲料的有效措施。

4技术要求4.1感官品质分级全株玉米青贮感官品质分级应符合表1规定:表1全株玉米青贮感官品质分级及指标气味(25分)色泽(20分)质地(10分)水分(20分)Ph(25分)酸香味舒适感。

无丁酸味,有芳香果味或明显的面包香味(18-25分)接近于原料颜色,一般呈绿色或黄绿色,烘干后呈淡褐色(14-20分)松散柔软、不粘手。

柔软湿润,茎叶完整,叶脉清晰,松散(8-10分)65%-68%(20分)≤3.9(20-25分)酸臭味、酒酸味。

有微弱的丁酸味,较强的酸味,芳香味弱(9-17分)黄褐色或暗绿色,略有变色,呈淡黄色或带褐色(8-13分)基本保持花茎叶原状,柔软,水分稍多或稍干(4-7分)63%-65%或68%-72%(10-19分)>3.9,≤4.3(10-20分)刺鼻酸味、不舒适感。

丁酸味颇重,或有刺鼻的焦糊味或霉味(1-8分)变色严重,墨绿色或褪色呈黄色、淡黄褐色(1-7分)略带黏性,茎叶保存极差,或干燥、粗硬(1-3分)60%-63%或72%-75%(1-9分)>4.3,≤4.9(0-10分)腐烂味、霉烂味。

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及其品质评价标准的制定

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及其品质评价标准的制定

第40卷第2期2024年2月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40No.2Feb.20240前言全株玉米青贮[1]是指全株青绿玉米经青贮收割机收割后,在青贮窖中经压实、密封、贮存、发酵等工艺处理后的牲畜饲料。

其中的营养物质包括干物质、淀粉、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乳酸等。

全株玉米青贮是奶牛全混合日粮中的主要成分[2],高品质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具有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等特点,不但能保存全株玉米大部分营养养分,还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而且占地面积小、容易贮存,实现奶牛饲料的常年供应。

全株玉米青贮占牧场奶牛饲料成本的比例较高,可达年原奶销售额的20%。

虽然目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因玉米种植地理环境、种植技术、收割时机、收割、压实、密封、发酵、贮藏、取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没有标准化,导致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质量不稳定、利用率不高[3]。

因此,有必要制定全株玉米青贮制作标准,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设定,并严格执行,最终实现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质量符合奶牛饲喂标准,同时节本降耗,提高饲喂效益。

1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原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制作过程[4-6]为将新鲜的玉米植株在合适的时机,利用克拉斯、约翰迪尔等设备进行收割,运送到牧场青贮窖堆积,用青贮专用压实拖拉机压实,然后用黑白膜和阻氧膜进行密封。

在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作用下,青贮中所含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变为有机酸(主要为乳酸),导致pH快速降低,抑制其他不耐酸微生物的生长,起到防腐作用,有效避免了青贮营养损失和霉变,使原料中的养分得以较好保存。

贮存较好的青贮能够保存一年以上。

2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工艺及关键参数2.1制作前的准备在青贮玉米收割前,主要对克拉斯、约翰迪尔等收割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切割长度和粉碎粒度达到要求;对青贮窖进行清扫清洁,处理后保证干净;组织好运输车辆的统一拉运,保证车体干净;成立青贮收割工作组,各负其责。

青贮饲料质量评价标准-推荐下载

青贮饲料质量评价标准-推荐下载

质地
10
(4-7)
略带粘性 (1-3)
质地
10
手(8-10)
良好
一般
劣等
3.7(23) 3.8(21) 3.9(20) 4.0(18)
4.1(17) 4.2(14) 4.3(10)
4.4(8) 4.5(7) 4.6(6) 4.7(5) 4.8(3) 4.9(1)
5.0 以上 (0)
注:(1)pH 值用广范试纸测定; (2)括号内数值表示得分数。
色泽
20
棕褐色 (14-20)
(中间) (8-13)
(中间)(47)
3)
腐烂发粘结块 (0)
质地
10
松散软弱 不粘手 (8-10)
(中间) (4-7)
一般
劣等
4.1( 10)
4.2( 8)
4.3( 7)
4.4( 6)
4.5( 5)
4.6( 3)
4.7( 1)
4.8 以 上 (0)
注:(1)pH 值用广范试纸测定; (2)括号内数值表示得分数。
项目
总配分 25
优等
良好
一般
劣等
pH 值
3.6(25) 3.7(23) 3.8(21) 3.9(20) 4.0(18)
4.1(17) 4.2(14) 4.3(10)
4.4(8) 4.5(7) 4.6(6) 4.7(5) 4.8(3) 4.9(1)
5.0 以上 (0)
注:(1)pH 值用广范试纸测定; (2)括号内数值表示得分数。
暗褐色 (1-7)
黑褐色 (0)
略带粘性 (1-3)
腐烂发粘 结块
(0)
发生疝痛,牛、羊则易引起反刍停滞,并加快饲料通过瘤胃速度,粗料在瘤胃 停留时间缩短,发酵不全,会降低秸秆的消化率。

不同感官分级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估标准比较 - 种植技术

不同感官分级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估标准比较 - 种植技术

不同感官分级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估标准比较-种植技术为方便快捷的进行青贮饲料的评价,以实验室检测营养品质材料为对照,利用不同方法进行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比较不同评定方法的优缺点,实现青贮饲料的快速、稳定、高效评价.结果表明:两个评价体系对同一材料评价等级不完全一致,但整体情况趋同,德国农业协会评价标准更简单、可操作性更强,但准确程度低于国内青贮料感官评价标准。

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不同感官分级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估标准比较。

在青贮饲料的生产过程中,比较简单的评价青贮饲料的方法是感官评价,但感官评价可控性较差,由不同人操作其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为更好地方便快捷的实现青贮饲料的评价,现将两种常用青贮饲料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筛选一种执行简单、便于操作、指标量化易于处理的青贮饲料感官评价标准。

以全株玉米和苜蓿青贮饲料为实验对象,比较不同感官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

以青贮饲料实验室品质测定结果为比对标准,分析各感官评价体系的优劣。

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青贮玉米品种为中原单32,利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添加剂青贮发酵35天后,所用添加剂种类见表1。

由表6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乳酸菌1.O mL/kg组、甲酸全组和纤维素酶全组评价等级为良好,其他各组、各处理为优质。

通过各组综合得分情况,可以更细致、更直观的反映青贮饲料品质情况。

对感官评价差异不大的青贮料进行区分。

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实际感官测评时,纤维素酶感官好于对照,甲酸组1.O mL/kg处理组感官较对照差的情况。

其分值划分更细致,对青贮饲料反映更准确。

但由于引进了pH值和水分评价指标,操作较复杂,不适用于苜蓿等高蛋白、低含糖量的青贮饲料。

2 讨论与结论实验中比对感官评价相关的分值,将对应青贮料感官情况进行打分,可知蔗糖组各浓度的青贮料感官评分都达到1级(优质),甲酸组除0.2 ml_/kg组外,各组都为2级(良好)。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规范两篇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规范两篇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规范两篇篇一: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玉米秸秆青贮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条件、青贮原料、青贮设施、青贮技术、启用、品质鉴定和饲喂注意事项。

本规范适用于甘肃省玉米种植区各类饲养场及农户。

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647饲料工业通用术语;DB62/T798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DB62/T799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饲料青贮把新鲜的青绿饲料填入密闭的青贮塔、窖或其它密闭容器内,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而调制成一种多汁、耐贮、可供全年喂用的饲料的调制方法。

3.2饲料添加剂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

3.3日粮一个个体饲养动物在一昼夜(24h)内所采食的总饲料组分的数量。

44.1水源、空气质量、生产技术应符合DB62/T798和DB62/T7994.2青贮制作环境和原料生产产地环境质量符合DB62/T798要求。

5青贮原料5.1全株玉米在果穗达到乳熟期,刈割全株用来专做青贮饲料的玉米。

5.2收获籽实后的玉米秸秆收获玉米果实后的玉米秸秆,应在玉米秸秆上多保留绿色叶片时青贮最佳。

6青贮设施6.1青贮窖(壕)6.1.1窖址。

青贮窖(壕)址应选在地势高,干燥,土质坚硬,排水良好,避风向阳,距畜舍较近,四周有一定空地的地段。

切忌在低洼处或树荫下建窖,并避开交通要道、路口、粪场、垃圾堆等。

6.1.2窖(壕)形式。

青贮窖(壕)的底部应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

依据地下水位状况确定窖(壕)的形式。

地下水位低采用地下式,地下水位高可采用半地下式或地上式。

6.1.3窖形与大小。

根据地形、畜群种类、数量和原料情况确定窖形与大小。

玉米青贮质量标准

玉米青贮质量标准

1饲料原料玉米青贮饲料质量标准(试行) 1总则《饲料原料玉米青贮饲料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适用于玉米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定。

2质量评定 2.1现场评定标准2.1.1色泽:优质玉米青贮饲料色泽接近原料颜色,呈青绿色或黄绿色;品质良好的玉米青贮饲料呈黄褐色;品质一般的玉米青贮饲料呈褐色;品质低劣的玉米青贮饲料呈黑褐色。

2.1.2气味:品质优良的玉米青贮饲料通常具有酸香味;品质良好的玉米青贮饲料具有酒酸味;品质一般的玉米青贮饲料具有刺鼻酸味;品质低劣的玉米青贮饲料具有腐败霉烂味。

2.1.3结构:优质的玉米青贮饲料结构松软不粘手;品质良好的玉米青贮饲料结构松软无黏性;品质一般的玉米青贮饲料略带黏性;品质低劣的玉米青贮饲料发黏结块。

2.1.4水分:优质的玉米青贮饲料握在手中紧压,湿润但不形成水滴;品质良好的玉米青贮饲料紧压可形成水滴;品质一般的玉米青贮饲料紧压有水分流出;品质低劣的玉米青贮饲料干燥或者抓握见水。

2.1.5 pH 值:采用pH 试纸(精度0.1)测定青贮饲料pH 值的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现场评定。

现场评定时,将青贮料样品的汁液挤出滴到试纸条上或将试纸条插入压紧的青贮料样品中测定,测定过程中避免用手直接No.:000000000000075497接触样品。

优质的玉米青贮饲料pH值范围为3.4~3.8;品质良好的玉米青贮饲料pH值范围为3.9~4.1;品质一般的玉米青贮饲料pH值范围为4.2~4.7;品质低劣的玉米青贮饲料pH值大于4.8。

表1 现场评定标准(注:括号内数值表示该项得分。

)2.1.6综合评定:将色泽、气味、结构、水分和pH值得分相加,根据综合评定标准将青贮饲料分为优质、良好、一般、劣质4级(见表2)。

表2 玉米青贮饲料现场综合评定标准2.2实验室评定标准青贮饲料实验室评定主要包括乳酸、乙酸、丁酸、氨态氮)、黄曲霉毒素B1等。

22.2.1 氨态氮:氨态氮与总氮的比值是反映青贮饲料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分解的程度,比值越大,说明蛋白质分解的越多,青贮质量不佳。

3824.2青贮饲料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第2部分:青贮玉米中可吸收淀粉含量的测定

3824.2青贮饲料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第2部分:青贮玉米中可吸收淀粉含量的测定

3824.2青贮饲料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第2部分:青贮玉米中可吸收淀粉含量的测定ICS65.120B 4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824.2—2019青贮饲料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第2部分:青贮玉米中可吸收淀粉含量的测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ilage quality testing and evaluation—Part2:Determination of absorbable starch in whole plant corn silage2019-12-24发布2020-01-24实施前言DB37/T 3824—2019《青贮饲料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全株玉米制作青贮饲料机械揉搓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第2部分:青贮玉米中可吸收淀粉含量的测定;——第3部分:多功能饲草粉碎机作业质量技术规范;——第4部分:青贮饲料霉菌毒素检测技术规程。

本部分为DB37/T 3824—201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部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五征高北农牧机械有限公司、德州农慧农牧专业合作联合社、东营市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芳华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翟桂玉、刘栋、姜慧新、王兆凤、张文娟、仲崇岳、曹阳、纪中良、王志坚、郭爱华、刘刚、张磊、王玉霞。

青贮饲料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第2部分:青贮玉米中可吸收淀粉含量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青贮玉米中可吸收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青贮玉米可吸收淀粉含量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728 禾本科牧草干草质量分级NY/T 2129 饲草产品抽样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青贮玉米质量标准

青贮玉米质量标准

一、青贮原理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乳酸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的营养特性的一种方法。

青贮过程的实质是将新鲜植物紧实地堆积在不透气的容器中,通过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使原料中所含的糖分转化为有机酸,主要是乳酸.当乳酸在青贮原料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活动,并能阻止原料中的养分被微生物破坏,从而将原料中的养分很好的保存下来。

随着青贮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不断积累,乳酸积累的结果使酸度增强,乳酸菌自身亦受抑制而停止活动,发酵结束。

青贮发酵完成一般需要17~21天.由于青贮原料是在密闭并停止微生物活动的条件下储存的,因此可以长期保存,甚至有几十年不变质的纪录。

综上所述青贮是指建立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酸性环境,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繁衍,从而达到长期保存饲料的技术。

青贮饲料也就是指将新鲜的青刈饲料作物、牧草、新鲜的全株玉米或收货籽实后的玉米秸等青绿多汁饲料直接或经适当的处理后,切碎、压实、密封于青贮窖、壕或塔内,在厌氧环境下,通过乳酸发酵而成.二、青贮饲料及加工调制1、青贮饲料的营养特点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因原料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其共同特点是:青贮饲料中富含水分、粗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以全株玉米营养价值最高.适口性好,易于消化.青贮饲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非蛋白氮中以酰胺和氨基酸的比例高,大部分的淀粉和糖类分解为乳酸,粗纤维质地变软。

因此易于消化。

2、青贮饲料的种类(1)常规青贮:目前常用于玉米秸青贮和全株玉米青贮。

青贮料可极大限度的保存原料原有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好.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丰富,粗蛋白为8.4%,碳水化合物为12.7%。

(2)半干青贮:半干青贮又叫低水分青贮,是指青贮原料收割后,经风干含水量降到45%~55%,形成对微生物不利的生理干燥和厌氧环境,同时植物细胞形成高渗透压,使生命活动受限制,发酵过程变慢,在无氧的条件下保持青贮料的方法.它兼有干草和一般青贮料的优点,干物质含量比一般青贮料多一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65.120B 2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759—2020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分级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ing of whole corn silage feed2020-09-17发布2021-01-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技术要求 (1)5 综合分级 (3)6 测定方法 (3)附录A(资料性)30h 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的测定 (5)附录B(资料性)氨态氮/总氮含量的测定 (7)附录C(资料性)气相色谱法测定青贮饲料中有机酸含量 (9)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畜牧总站。

本文件起草人:郭江鹏、赵连生、付瑶、马露、王俊、齐志国、吕中旺、卜登攀、陈雅坤、沈旖帆、梁晓维。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分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技术要求、综合分级和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GB/T 6435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GB/T 10468 水果和蔬菜产品pH值的测定方法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4699.1 饲料采样GB/T 20194 动物饲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旋光法GB/T 20195 动物饲料试样的制备GB/T 20806 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NY/T 1459 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全株玉米青贮饲料 whole corn silage feed将新鲜全株玉米收获调制后,置于密闭条件下,通过乳酸菌等微生物厌氧发酵作用制成的饲料。

3.230h 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egradation rate for 30 hours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通过体外发酵30 h所降解的部分占原样中中性洗涤纤维的百分比。

4技术要求4.1感官分级DB11/T 1759—2020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感官分级指标包括气味、色泽、质地和籽实破损度4项指标,分级按照表1的指标设定进行判定。

以4项感官指标单项得分之和作为分级依据,判定81~100分为优良、61~80分为中等、41~60分为较差、0~40分为差,感官评分记为S1。

表1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感官评分评分气味(25分)色泽(25分)质地(25分)籽实破碎度(25分)18~25分酸香味,无丁酸味黄绿色,淡绿色松散柔软、不粘手无可见完整籽实10~17分醋酸味较强,酸香味较弱黄褐色,淡褐色或淡黄色柔软、水分稍干或稍湿整粒籽实1-2个,半粒籽实很少1~9分刺鼻酸味,丁酸味颇重墨绿色,淡黄褐色略带粘性,干燥整粒籽实超过3个,半粒籽实多0分腐烂味、霉烂味,有很强的丁酸味严重变色,褐色或黑色腐烂发粘、结块无籽实4.2营养分级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分级指标包括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30h 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淀粉6项指标,分级按照表2的指标设定进行判定。

以6项营养指标中单项得分最低的分级及评分判定为该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分级及评分,营养评分记为S2。

表2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评分分级干物质,%鲜重粗蛋白质,%DM 中性洗涤纤维,%DM30h 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DM酸性洗涤纤维,%DM淀粉,%DM优良(81~100分)30~38 ≥8 ≤45 ≥55 ≤27 ≥30中等(61~80分)28~<30或>38~40≥7 >45~50 50~<55 >27~30 25~<30较差(41~60分)25~<28或>40~42≥7 >50~55 45~<50 >30~32 20~<25差(0~40分)<25或>42 <7 >55 <45 >32 <20 4.3发酵分级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分级指标包括pH值、氨态氮/总氮、乳酸/总酸、乙酸/总酸、丁酸/总酸,分级按照表3指标设定进行判定。

以5项发酵指标单项得分之和作为分级依据,判定81~100分为优良、61~80分为中等、41~60分为较差、0~40分为差,发酵评分记为S3。

表3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评分pH值(20分) 氨态氮/总氮,%(30分)乳酸/总酸,%(25分)乙酸/总酸,%(15分)丁酸/总酸,%(10分)≤3.9 (17~20分)≤8(24~30分)>60(21~25分)≤20(12~15分)≤2(8~10分)DB11/T 1759—2020 表3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评分(续)pH值(20分) 氨态氮/总氮,%(30分)乳酸/总酸,%(25分)乙酸/总酸,%(15分)丁酸/总酸,%(10分)>3.9~4.2 (13~16分)>8~10(18~23分)>50~60(16~20分)>20~30(8~11分)>2~10(5~7分)>4.2~4.4 (9~12分)>10~12(12~17分)>40~50(11~15分)>30~40(5~7分)>10~20(3~4分)>4.4~4.8 (5~8分)>12~15(6~11分)>30~40(6~10分)>40~50(2~4分)>20~30(0~2)>4.8 (0~4分)>15(0~5分)≤30(0~5分)>50(0~1分)>30(-10~-1)4.4卫生要求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卫生指标应符合GB 13078 的要求。

5 综合分级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卫生指标符合GB 13078要求的前提下,对其按照以下规则进行综合评分和分级。

综合评分包括感官评分、营养评分和发酵评分,规定感官评分占总分30%,营养评分占总分40%,发酵评分占总分30%。

按式(1)计算综合评分: (1)式中:Q ——综合评分;S1——感官评分;S2——营养评分;S3——发酵评分。

根据综合评分对青贮饲料进行分级,判定81~100分为优良、61~80分为中等、41~60分为较差、0~40分为差。

6 测定方法6.1取样方法按照GB/T 14699.1的规定执行。

6.2试样制备营养指标分析样品制备,按照GB/T 20195的规定执行。

发酵指标分析样品制备,快速用切刀或剪刀将青贮饲料样品切成0.2 cm~0.5 cm长,称取20.00 g 于20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180 mL蒸馏水,摇匀,置于4 ℃冰箱浸出24 h,并不时摇动,用滤纸过滤,得到试样浸出液。

6.3感官评估DB11/T 1759—2020称取500 g样品,均匀放置在不透明的白色瓷盘中,并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通过嗅觉和视觉等感官器官进行辨别。

6.4干物质测定按照GB/T 6435的规定测定水分含量,按式(2)计算干物质含量:=1 (2)Y-D式中:Y——干物质含量(%);D——饲料水分含量(%)。

6.5粗蛋白质含量测定按照GB/T 6432的规定执行。

6.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测定按照GB/T 20806的规定执行。

6.7 30h 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测定体外发酵法测定30h 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参见附录A。

6.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测定按照NY/T 1459的规定执行。

6.9淀粉含量测定按照GB/T 20194的规定执行。

6.10 pH值测定按照GB/T 10468的规定执行。

6.11 氨态氮/总氮含量测定苯酚-次氯酸盐显色法测定青贮饲料中氨态氮/总氮含量,参见附录B。

6.12 有机酸含量测定(乳酸、乙酸、丙酸、丁酸、总酸)气相色谱法测定青贮饲料中有机酸含量,参见附录C。

总酸为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之和。

6.13 卫生指标测定按照GB 13078的规定执行。

DB11/T 1759—2020附 录 A (资料性)30h 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的测定A.1 试剂按照比例配置缓冲液:准确称取1.00 g 碳酸氢氨(NH 4HCO 3)、8.75 g 碳酸氢钠(NaHCO 3) 、1.55 g 磷酸二氢钾(KH 2PO 4)、1.43 g 磷酸氢二钠(Na 2HPO 4)、0.52 g 硫化钠(Na 2S )、0.15 g 硫酸镁(MgSO 4•7H 2O )、0.002 g 氯化钴(CoCl •6H 2O )、0.015 g 氯化锰(MnCl 2•4H 2O )、0.017 g 氯化钙(CaCl 2•2H 2O )、0.012 g 氯化铁(FeCl 3•6H 2O )和1.25 mg 刃天青,将上述试剂溶解于1000 mL 的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将高纯CO 2缓慢的通入到溶液底部,直至pH 值到6.8,试验前预热至39 ℃。

A.2 仪器试验用仪器包括:——发酵瓶(100 mL ); ——CO 2钢瓶;——水浴恒温培养箱; ——pH 计。

A.3 瘤胃液采集瘤胃液供体需为3头以上健康、泌乳期相同、体况相近的泌乳牛。

于晨饲前1 h 通过瘤胃瘘管采集瘤胃液,混合后装于保温瓶(保温瓶内装39 ℃的热水预热处理),密封好后迅速带回实验室,用4层纱布过滤,过滤同时通入CO 2,整个操作置于39 ℃水浴中进行,直至接种完毕。

A.4 接种准确称取0.5 g 饲料样品于150 mL 厌氧发酵瓶中。

接种前向每个瓶中持续通入CO 2 5 s 后,接种时迅速将每个瓶中加入预热的液体培养基50 mL 和经4层纱布过滤的新鲜瘤胃液25 mL ,向瓶中持续通入CO 2 5 s 后,立即加上瓶塞,盖紧橡胶塞及铝盖并用压杆器压紧瓶口,将发酵瓶放于39 ℃恒温培养箱中发酵。

A.5 降解率测定发酵30 h ,取出发酵瓶,震荡、经300目尼龙袋过滤。

用蒸馏水冲洗上述过滤降解残渣,直至水澄清,65 ℃下烘干至恒重(约48 h )。

饲料降解率按式(A.1)计算:%100)1(´-=BAP ...................... (A.1) 式中:DB11/T 1759—2020P ——30h 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残渣中中性洗涤纤维重量(g);B——放入发酵瓶中的样品中性洗涤纤维重量(g)。

DB11/T 1759—2020附录 B(资料性)氨态氮/总氮含量的测定B.1 试剂试验用试剂包括:——亚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结晶苯酚(C6H5O);——氢氧化钠(NaOH);——磷酸氢二钠(Na2HPO6•7H2O);——次氯酸钠(NaClO):含活性氯5.25 %;——氯化铵NH4Cl;——苯酚显色剂:将取0.1 g亚硝基铁氰化钠、20 g结晶苯酚,蒸馏水定容至2 L,溶液放入棕色瓶中2℃~10 ℃避光保存,保质期6个月;——次氯酸盐试剂:称取10 g氢氧化钠、75.7 g磷酸氢二钠溶于蒸馏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