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小麦种植规程

合集下载

有机小麦种植规程

有机小麦种植规程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食品小麦生产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收获、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地技术要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本标准适用于有机食品小麦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地条款通过本标准地引用而成为本标准地条款.凡是注日期地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地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地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地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地,凡是不注日期地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无霜期以上,年活动积温℃以上,年降雨量450mm以上.土层较深厚,值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转换期转换期一般为年,一直按传统农用生产方式耕作地土地至少要有年地转换期.生产者必须有可操作地转换方案,该方案包括:前年地用肥、用药情况;制定今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地措施;制定能持续培肥土壤肥力地计划和措施;制定防治病虫草害地计划和措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缓冲带有机小麦种植区与常规农田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隔离带最好是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一般不少于米.若隔离带有种植地作物,必须按有机方式栽培,但收获地产品只能按常规产品出售.为防止由于大面积耕作同一作物带来地病虫害地流行,种植布局一定要保持群落地多样性,如不同抗性小麦地搭配、与豆科作物间作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种子及其处理品种选择应选择经审定推广地,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地品种.同时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地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品种.种子每年更新一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种子精选种子经机械分级精选,利用、级种子,栽培面积较小地农户,也可以进行人工筛选,剔出秕粒、病粒、杂质等,确保种子地质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种子质量种子质量要达到种子分级二级标准以上,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种子含水量不高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种子处理4.4.1 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应使用植物源性杀虫剂、矿物源性杀虫剂和微生物源杀虫剂.选茬整地选茬在合理轮作基础上,选用有机大豆等前茬作物,不能重茬.整地提倡用减耕、免耕,秸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在实施每三年一次,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结合地土壤耕作制时,必须与秸杆还田结合起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2.1 翻地质量伏秋翻地耕深为~,耕深一致,误差不大于±.翻垡整齐严密,不重耕,不漏耕.5.2.2 耙茬深度耙大豆茬要采用对角线法,不漏耙,不拖耙,耙深为~,耙后地表平整,垄沟与垄台无明显差别,沿作业垂直方向在宽地地面上,高低差不大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2.3 耙地质量耙地深度要根据翻地质量和土壤墒情确定,轻耙~,重耙为~.耙深误差±,不漏耙、不拖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2.4 镇压质量除土壤含水量过大地地块外,应及时镇压,以防跑墒.5.2.5 整地作业后要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表土无大土块,耙层无大坷垃,每平方米大于直径土块不超过个.施肥有机肥生产用肥料,应以本有机生产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为主,适当购进外部肥源.如使用经个月~个月充分腐熟地有机堆肥,人粪尿和畜禽粪便必须经过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如每公顷施用优质农肥,结合翻地或耙地一次施入,有条件地可秋施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商品化有机肥、叶面肥、微生物肥料在使用前必须明确已经得到有机食品认证部门认可和颁发证书.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地要求操作. 根据小麦生长和需肥情况补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种肥分箱播下,切勿种肥混拌.播种播期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适期早播.播法可采用,单条或双条机械播种.播深播种镇压后覆土即可.密度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势和茬口而定.一般优质麦公顷保苗万株~万株.播量按每公顷保苗株数、千粒重、发芽率、清洁率和田间保苗率(—)计算播量.播种质量播种要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播后及时镇压.田间管理压青苗小麦三叶期压青苗.用“”型镇压器或石滚子压次~次.采用顺垄压法,禁止高速作业.地硬、地湿、苗弱忌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松土除草8.2.1 松土宽行距播种地块,在分蘖期人工除草一次,活土通气,促进小麦根系发育.8.2.2 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和中耕机械除草方法.生育期灌水有灌水条件地地块,做到一次灌足,如遇春旱,除灌足底墒水外,可于小麦三叶期至分蘖期灌水.病虫害防治从整体生态系统考虑,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地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地多样化,以减少病虫害地发生.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有针对性针对性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物理和人工防治为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收获收获时期蜡熟中末期进行收割.收获要求收割后,捆好、码好,及时拉运,脱谷.机械收获不应造成二次污染.贮藏脱谷后及时晾晒、精选,做到单品种收割、拉运、码垛(应选择无污染地晒场)、脱谷、贮藏和交售.其他对有机食品小麦生产过程,要建立田间技术档案,做好生产过程地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有机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有机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有机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田间地块的选择和准备1.选择有机小麦种植的字段应符合有机农业土壤要求,排除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较多的地块。

2.在初选地块后,进行土壤检测,以确定土壤性质和养分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如石灰调pH值、有机肥料施用等。

3.耕地前,对地块进行整理,除去杂草、秸秆等杂物。

二、有机小麦的品种选择1.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耐逆性强、病虫害抗性好。

2.优先选择有机认证的小麦品种,确保其遗传品质的纯正,并且符合有机农业标准。

三、种子处理和播种1.选用优质有机小麦种子,并进行种子处理,如浸种、酸处理等,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2.进行种子质量检测,排除劣质或病虫害受污染的种子。

3.种子播前,进行种子翻犁和细碎,提高播种效果。

4.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播种密度和深度。

四、农田管理1.除草:采用机械除草或人工除草方法,不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

在生长期过早和代孕期时注意除草,以保持小麦生长的良好环境。

2.灌溉:根据小麦生长需要,控制灌溉量和频率,不过量灌溉以防止水分积聚。

避免灌溉前复溶剂,以保持土壤水分。

3.追肥:根据生长期的需要追肥,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

4.病虫害防治:根据小麦生长期,进行病虫害预防和防治,采取有机农业技术手段,如利用生物防治、合理间种等。

五、采收和后期处理1.在小麦成熟后适时采收,采用机械化收割,强调机械的清洁和调试。

2.注意小麦收割损失的控制,使得小麦损失率最低。

3.采收后及时将小麦堆放整齐,防止霉变、发芽等现象。

4.采收后对小麦进行质检,排除不合格品。

5.储存和加工时,注意小麦的分类、分类、清理和消毒,确保产品的质量。

总结:以上是有机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一部分,通过严格的技术操作,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保证小麦的纯度和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有机小麦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操作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健康安全,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奇台有机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奇台有机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奇台有机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有机农业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奇台地区的有机小麦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奇台有机小麦栽培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准备奇台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地区,土地贫瘠,土层薄,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

因此,在进行有机小麦栽培之前,必须对土地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进行深耕翻土,将土层深度加深到30厘米以上,以利于水分渗透和根系生长。

其次,要施加足量的有机肥料,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最后,要进行地力复盘,对土地进行整体评估,找出土地的优劣势,以便更好地制定栽培方案。

二、种子选用有机小麦的种子选用非常重要,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奇台地区的小麦种子以耐旱、抗病、高产、优质为主要特点。

在选用种子时,要选择肉眼可见的健康、完整、无虫害的种子,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三、施肥技巧有机小麦的施肥技巧与传统小麦有所不同。

首先,要尽可能地使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以减少化肥的使用。

其次,要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分阶段施肥,以保证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获得足够的养分。

同时,要采取分散施肥的方法,将肥料均匀地施于土壤表层,避免肥料过度浓缩。

四、病虫害防治奇台地区的小麦生长期较短,且生长环境较为恶劣,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因此,在进行有机小麦栽培时,必须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首先,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如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及时清除病虫害枯叶等。

其次,要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利用微生物等,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收获和储存有机小麦的收获和储存也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一般在小麦籽粒颜色变黄、籽粒饱满、含水量降低到12%左右时进行收获。

其次,要注意收获的方式,尽量采用手工收割,避免机械收割对小麦造成损伤。

最后,要做好小麦的储存工作,保证小麦的质量和口感。

有机小麦种植规程

有机小麦种植规程

有机小麦种植规程有机小麦种植规程本规程规定了有机小麦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田间管理以及收获的技术要求。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21.1—GB 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无霜期应不少于95天,年活动积温应不低于1900℃,年降雨量应不低于450mm。

土层应较深厚,pH值应在6.5~7.5之间。

转换期转换期一般为3年,一直按照传统农用生产方式耕作生产的土地至少要有1年的转换期。

生产者必须有可操作的转换方案,该方案包括前3年的用肥、用药情况;制定今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制定能持续培肥土壤肥力的计划和措施;制定防治病虫草害的计划和措施。

缓冲带有机种植区和常规生产区之间必须有缓冲带或者隔离带,隔离带最好是山、河流、自然植被等。

若隔离带有种植的作物,必须按照有机方式栽培,但收获的产品只能按照常规产品出售。

为防止由于大面积耕作同一作物带来的病虫害的流行,种植布局一定要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如不同抗性小麦的搭配以及与豆科作物的间作等。

种子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经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

禁止使用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过的种子。

种子质量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3%。

种子处理用90℃热水边倒边搅拌种子,5秒后加入凉水,使水温降至55℃,搅拌至不烫手为止,再浸种6小时。

如用药剂拌种,则应使用植物源性杀虫剂、矿物源性杀虫剂和微生物杀虫剂。

有机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有机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有机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整一、前期准备阶段1.土壤准备(1)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小麦。

(2)进行耕地整理,并将肥料充分混合到土壤中。

(3)进行土壤pH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加入石灰或硫添加剂,调整土壤酸碱平衡。

2.品种选择(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小麦品种。

(2)优先选择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降低农药使用。

3.种子处理(1)选择健康的种子,进行除草剂和杀虫剂去皮处理。

(2)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发芽测定,并混合种子增殖剂,促进发芽和生长。

二、种植阶段1.播种(1)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避开严寒或高温期。

(2)按照标准的行距和株距,在整洁的田地上均匀撒播种子。

2.灌溉(1)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过度灌溉或干旱情况。

(2)注意排水,避免积水导致小麦病害的发生。

3.施肥(1)选择有机肥料,遵循合理施肥原则。

(2)分阶段施肥,避免一次性过量施肥,造成肥料浪费或污染。

(3)进行土壤养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肥料种类和用量。

三、生长期阶段1.病虫害防治(1)定期巡视小麦田地,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优先选择有机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2.中耕除草(1)进行机械或手工中耕,防止杂草生长。

(2)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收获阶段1.成熟期判断(1)观察小麦颖果的颜色和质地,判断是否达到成熟期。

(2)进行粒子触摸测试,判断小麦的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2.机械收割(1)选择适合的收割时间和方法。

(2)确保收割机具清洁,避免污染有机小麦。

3.晾晒和储存(1)经过晾晒,将小麦的含水量控制在合适的水平。

(2)储存小麦时,采取防潮措施,避免霉变和虫害。

五、其他管理措施1.记录管理(1)建立记录表,记录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及使用的农药、肥料等详细信息。

(2)定期统计和分析记录数据,及时调整种植管理策略。

2.培训(1)定期进行培训,提升种植人员的有机种植知识和技能水平。

小麦栽培技术操作规程(3篇)

小麦栽培技术操作规程(3篇)

运输合同多式联运合同5篇篇1一、合同双方甲方(托运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承运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需要将货物通过多式联运的方式进行运输,经双方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订立本合同。

二、术语解释多式联运: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由乙方负责全程运输服务的方式。

多式联运单据:乙方提供的用于证明多式联运合同成立的文件,包括货物的接收、转运和交付等事项。

货物的接收与交付:双方对货物的交接过程进行明确约定,包括货物的接收地点、时间、交接方式等。

货物的交付以乙方将货物交付给甲方指定的收货人为准。

运输责任:乙方对货物的安全运输承担相应责任,包括货物的保管、装卸、运输等环节。

如因乙方的过失导致货物损失或延误,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等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

违约责任:指合同一方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合同内容1. 货物信息:货物的名称、数量、标识、包装等详细信息见附件一《货物清单》。

2. 运输路线:具体运输路线由乙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包括起运地、中途转运地点和目的地等。

甲方应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3. 运输时间:乙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货物的运输任务。

具体运输时间见附件二《运输时间表》。

4. 运输费用:双方约定运输费用为人民币________元整(¥________元)。

费用支付方式和时间见附件三《费用支付协议》。

5. 多式联运单据:乙方应在货物起运后出具多式联运单据,单据格式和内容应符合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甲方应妥善保管多式联运单据,并在需要时提供给乙方。

6. 货物的接收与交付:双方应按照附件四《货物交接协议》的约定进行货物的交接。

有机小麦种植技术

有机小麦种植技术

有机小麦种植技术一、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有机小麦种植技术。

这可是一门大学问,但别怕,跟着我一步步来,你也能种出优质的有机小麦。

为啥要搞有机种植呢?简单说,就是为了让我们吃到更健康、更美味的小麦,同时也对环境好呀。

想象一下,一片片金黄的有机小麦田,那画面多美,而且咱自己种出来的,吃着也放心不是?接下来,我就把我知道的这些种植技术和大家分享分享。

二、选种选种就像给孩子选学校一样,得慎重。

要选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这可太重要了。

比如说,你那儿要是雨水多,就得选抗倒伏、耐涝的品种;要是比较干旱呢,就找耐旱的。

我就吃过选种不当的亏,有一次选了个据说产量高的品种,结果到了咱这地儿,它“水土不服”啊,长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所以啊,大家一定要做好功课,多向当地的农业专家或者有经验的老农请教请教。

别盲目跟风,那些所谓的“网红”品种不一定适合你家的地哦。

三、土壤准备土壤可是小麦的“家”,得给它收拾得舒舒服服的。

首先,要进行土壤检测,看看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啥的是不是合适。

要是土壤太酸或太碱,小麦宝宝可就不开心了,它会长不好的。

然后呢,就是深耕,这就好比给土壤松松筋骨,让它透透气。

深耕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勤劳的小蜜蜂,在地里辛勤劳作,虽然累点,但想着能让小麦长得好,心里就美滋滋的。

还有啊,别忘了施有机肥,这可是给土壤补充营养的好东西,就像给土壤吃大餐一样,让它变得肥沃又有活力。

四、播种播种时间也有讲究哦,太早或太晚都不行。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品种特性来确定。

播种的时候,要注意播种量和播种深度。

播得太密了,小麦们会挤来挤去,争抢养分和空间;播得太浅了,它扎根不牢,容易倒伏。

我有一次播种就没掌握好深度,结果小麦出苗后长得东倒西歪的,可把我愁坏了。

所以啊,大家播种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给它们一个良好的开端。

五、田间管理(一)浇水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但也不能太多。

就像人喝水一样,喝多了会撑着,喝少了会口渴。

有机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有机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有机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上升,有机小麦种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简述有机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帮助农民们进行有机小麦种植。

一、土壤准备有机小麦种植过程中,良好的土壤是必不可少的。

在选择土地时,应选择肥沃的土壤,并避免使用带有污染物的土壤。

在选择之后,可以使用肥料与有机质来改善土壤,提高土壤的水分和肥力。

二、土地的施肥有机小麦种植不使用化肥,其施肥方式需要考虑到土地的状态和作物的需求。

可以采用有机肥、磷酸钙、人造肥、动物肥或其他有机源来补充营养。

在施肥时,应注意适量化,尽可能减少农药,避免对土地和绿色环境的污染。

三、控制害虫和病虫害有机小麦种植过程中,害虫和病虫害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需要选取一些较为安全的有机防治措施来控制虫害。

如使用植物保护剂或调节性微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害虫和病菌的侵害。

四、浇水管理有机小麦的浇水管理不建议使用喷洒方式。

应该采用滴灌、渗漏式或灌溉系统来保证植株的适度水分。

水源应该使用无害的水源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

五、控制杂草有机小麦种植时,杂草是一个非常大的问。

草害是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大敌,杂草可以通过手动除草、覆盖异物防止生长等方式进行控制。

百草枯等杀草剂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不利,所以尽量避免使用。

六、收获与储存有机小麦的收获可以通过手工成草或者机器收割的方式进行。

为了保证小麦质量,应该选择成熟期较为适宜的时段进行收获。

在储存时,应注意温湿度的控制。

应该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变质。

七、有机认证进行有机小麦种植时,还需要进行有机认证。

在认证过程中,应该注意评估和生产方法的合法性。

认证完成后,才能将其作为有机产品进行销售和推广。

在进行有机小麦的种植和管理时,应该重视其生态价值和健康价值,合理使用技术和管理方法,以保障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和保护。

八、选择适宜的品种有机小麦的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小麦的抗逆性、高产性、抗病性等因素,并在生产的地区性格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食品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食品小麦生产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收获、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机食品小麦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21.1——GB 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3 产地环境条件
3.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无霜期95d以上,年活动积温1 900℃以上,年降雨量450mm以上。

土层较深厚,PH值为6.5~7.5。

3.2转换期
转换期一般为3年,一直按传统农用生产方式耕作的土地至少要有1年的转换期。

生产者必须有可操作的转换方案,该方案包括:前3年的用肥、用药情况;制定今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制定能持续培肥土壤肥力的计划和措施;制定防治病虫草害的计划和措施。

3.3 缓冲带
有机小麦种植区与常规农田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隔离带最好是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一般不少于10米。

若隔离带有种植的作物,必须按有机方式栽培,但收获的产品只能按常规产品出售。

为防止由于大面积耕作同一作物带来的病虫害的流行,种植布局一定要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如不同抗性小麦的搭配、与豆科作物间作等。

4 种子及其处理
4.1 品种选择
应选择经审定推广的,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

同时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品种。

种子每年更新一次。

4.2 种子精选
种子经机械分级精选,利用1、2级种子,栽培面积较小的农户,也可以进行人工筛选,剔出秕粒、病粒、杂质等,确保种子的质量。

4.3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要达到种子分级二级标准以上,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3.5%。

4.4 种子处理
4.4.1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应使用植物源性杀虫剂、矿物源性杀虫剂和微生物源杀虫剂。

5 选茬整地
5.1 选茬
在合理轮作基础上,选用有机大豆等前茬作物,不能重茬。

5.2 整地
提倡用减耕、免耕,秸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在实施每三年一次,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结合的土壤耕作制时,必须与秸杆还田结合起来。

5.2.1 翻地质量
伏秋翻地耕深为18cm~22cm,耕深一致,误差不大于±1cm。

翻垡整齐严密,不重耕,不漏耕。

5.2.2 耙茬深度
耙大豆茬要采用对角线法,不漏耙,不拖耙,耙深为12cm~15cm,耙后地表平整,垄沟与垄台无明显差别,沿作业垂直方向在4m宽的地面上,高低差不大于3cm。

5.2.3 耙地质量
耙地深度要根据翻地质量和土壤墒情确定,轻耙8cm~10cm,重耙为10cm~14cm。

耙深误差±1cm,不漏耙、不拖耙。

5.2.4 镇压质量
除土壤含水量过大的地块外,应及时镇压,以防跑墒。

5.2.5 整地作业后
要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表土无大土块,耙层无大坷垃,每平方米大于3cm直径土块不超过3个。

6 施肥
6.1 有机肥
生产用肥料,应以本有机生产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为主,适当购进外部肥源。

如使用经1个月~6个月充分腐熟的有机堆肥,人粪尿和畜禽粪便必须经过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如每公顷施用优质农肥30t,结合翻地或耙地一次施入,有条件的可秋施肥。

6.2商品化有机肥、叶面肥、微生物肥料
在使用前必须明确已经得到有机食品认证部门认可和颁发证书。

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根据小麦生长和需肥情况补充。

6.3 种肥分箱播下,切勿种肥混拌。

7 播种
7.1 播期
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适期早播。

7.2 播法
可采用7.5cm,15cm单条或30cm双条机械播种。

7.3 播深
播种镇压后3cm覆土即可。

7.4 密度
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势和茬口而定。

一般优质麦公顷保苗500万株~600万株。

7.5 播量
按每公顷保苗株数、千粒重、发芽率、清洁率和田间保苗率(90%—95%)计算播量。

7.6 播种质量
播种要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播后及时镇压。

8 田间管理
8.1 压青苗
小麦三叶期压青苗。

用“V”型镇压器或石滚子压1次~2次。

采用顺垄压法,禁止高速作业。

地硬、地湿、苗弱忌压。

8.2 松土除草
8.2.1 松土
宽行距播种地块,在分蘖期人工除草一次,活土通气,促进小麦根系发育。

8.2.2 除草
采用人工除草和中耕机械除草方法。

8.3 生育期灌水
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做到一次灌足,如遇春旱,除灌足底墒水外,可于小麦三叶期至分蘖期灌水。

8.4 病虫害防治
从整体生态系统考虑,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有针对性针对性采取各种预防措施。

以物理和人工防治为主。

9 收获
9.1 收获时期
蜡熟中末期进行收割。

9.2 收获要求
收割后,捆好、码好,及时拉运,脱谷。

机械收获不应造成二次污染。

9.3 贮藏
脱谷后及时晾晒、精选,做到单品种收割、拉运、码垛(应选择无污染的晒场)、脱谷、贮藏和交售。

10 其他
对有机食品小麦生产过程,要建立田间技术档案,做好生产过程的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