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持续改善,山东省逐渐意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和监测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
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有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条件下,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脱钩,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环境负担。
在明确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后,山东省开始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包括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环境负担减少等方面的指标,以全面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
具体来说,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指标:包括资源利用率、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用以评价山东省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水平。
2.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的指标:包括循环经济产业结构、循环经济产值、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等指标,用以评价山东省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
3.环境负担减少方面的指标:包括污染物排放量、节能减排情况、生态系统保护等指标,用以评价山东省环境负担的减少和环境保护的成效。
以上指标构成了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全面评价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为循环经济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建立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后,山东省开始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指将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得出对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整体评价结果,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监督提供依据。
山东省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通过对以上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得出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优劣势,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监督提供科学的依据。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各地市旅游投资环境评价

摘
要: 选取 自然环境 、 基础设施、 经济环境 、 旅游业状 况、 社会及文化状 况五个方面共 2 8个指标 , 用层次分析方 法对 山东
省各地市旅 游投 资环境进行评价和排序 。分析结果表 明: 然环境状况较好 的城 市有青岛、 自 济南、 台、 烟 威海等; 基础设施状况 较好 的 市是青 岛、 、 、 城 泰安 德州 淄博等地 ; 经济环境指标 中 分较 高的 市有青 岛、 台、 在 得 城 烟 东营等 ; 在旅游业状况指标得分较 高的有青岛、 烟台、 济南、 海; 威 在社会文化环境 中排名较前的是青 岛、 南等地。 济
亿人次, 增长 2 . %, 13 人均消费 723元 , 6. 增加 3 . 元。 81
t) 2 世纪 7 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该方 y于 0 0 法通过整理和综合人们 的主观判断 , 将定量分析与定性 分析结合起来 , 比较有效地应用于那些难 以完全用 定量 方法解决的课题 。其基本步骤包括 : () 1 建立层 次结构模 型: 分析系统中各 因素之 间的
3 2 层次分析( H ) . A P 模型及其应用 层次分析法 ( n A— a t i a h r es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 ( 。 .a l i He r yP cs) yc r c o T L St —
2 山东省旅游发展现状及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
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 山东省旅游业 获得 了长 足的发 展。
互影响, 构成了旅游投资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依据 指标选取的全面系统性、 典型性、 可比性、 可操作性原则, 并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 , 构建 了山东省旅游投资环境评 价指标体系, 见表 1 。 , 在山东省城市旅 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所涉及
山东投资环境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论文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山东投资环境分析投资环境现状台湾电子信息企业为何纷纷向长江三角洲转移?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看中了这里的投资软环境,就是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人才、政府服务与效率等因素,而我省和其他一些东南沿海城市之所以在投资环境方面得不到较高评价,并不是因为硬环境差,而是因为投资纠纷多、人身安全受到较多侵害、海关税务等部门办事效率低等原因。
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了在政府效率、经济安全、社会秩序、人口素质等方面的环境远超过其它地区外,还在人才、信息、金融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扩展潜力,使其对整个中国市场具有极好的控制力和传导性。
这种投资软环境的优越,使那些注重长远发展的国际大企业无疑情有独钟。
涉外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较低、个别涉外工作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差、投资政策缺乏稳定性、退税不及时、对外企有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现象等等,这是山东与长江三角洲和广东等南方省市存在差距的主要因素。
山东的胶东地区自然条件、投资硬环境不比苏南差,有些方面还优于苏南地区,但由于投资软环境的差别,两省在实际利用外资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从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看,山东招商引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市场需求萎靡,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暂时受到一定冲击,各地吸引外资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对我省招商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从外国直接投资长期发展趋势看,我省利用外资也同时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1.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高速增长态势,有利于我国和我省拓展利用外资规模和空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均以高于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速度增长,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跨国并购是投资的主要形式,我省跨国并购投资发展空间巨大。
跨国并购在外国直接投资中越来越占有主要地位。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一、引言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重视的重要战略选择。
山东省作为中国制造业大省,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及综合评价,为山东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1. 理论框架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应包括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方面的指标。
在经济方面,应包括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产值占比等指标;在环境方面,应包括污染物排放量、能源消耗等指标;在社会方面,应包括就业岗位创造、生活品质提升等指标。
3. 指标的选择在选择指标时,必须考虑到山东省循环经济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山东省资源丰富,但大部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因此需要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山东省制造业发达,但面临着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关注污染物排放量和能源消耗等指标。
三、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1. 数据收集和整理为了进行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首先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这些数据包括资源利用情况、工业和农业排放的污染物情况、能源消耗情况、循环经济产值情况等。
2. 指标权重确定为了进行综合评价,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权重的确定应考虑到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专家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权重。
3.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在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后,可以建立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采用线性加权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结合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
这个过程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评价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评价xx年xx月xx日•引言•济南市自然条件评价•济南市基础设施条件评价•济南市社会经济条件评价•济南市科教文化条件评价•济南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论与建议目录01引言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对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评价,可以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促进济南市及周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研究背景与意义本研究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对济南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评价。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数理统计等。
研究内容与方法02济南市自然条件评价地理位置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是山东省省会,地处鲁中山区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
气候条件济南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济南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0多种,其中以煤炭、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等最为丰富。
环境状况济南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2.7%,PM2.5平均浓度为41μg/m^3。
全市水质优良比例为77.9%,主要河流湖泊水质总体稳定。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VS1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3济南市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类型,特别是种植业和畜牧业。
有利于农业发展济南市矿产资源丰富,但近年来由于资源日益枯竭,采掘业发展受到限制,同时环境状况也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
工业发展的瓶颈为应对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济南市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环保产业等,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
发展新兴产业03济南市基础设施条件评价03能源基础设施济南市能源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包括电力、燃气、石油等,能够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对能源的需求。
交通、通讯和能源基础设施01交通基础设施济南市交通网络发达,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城市轨道交通等运输方式,能够高效地连接城市内部及周边地区。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是为了更好地监测和评估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包括资源利用率、废物减量、能源消耗、环境排放等指标。
资源利用率指标包括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如水资源利用率、土地利用率等。
废物减量指标包括废物的产生量和处理率,如工业废物的减量和处理率、生活垃圾的减量和处理率等。
能源消耗指标包括能源的消耗量和能源利用效率,如碳排放量、能源利用率等。
环境排放指标包括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物处理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反映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环境效益。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考虑到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山东省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该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处理。
山东省还有一个大规模的农业和渔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还应包括农业资源利用率和渔业废物处理率等指标。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各项指标的达成情况,对山东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定量评价主要是对各项指标的数值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综合评价指数,从而对山东省的循环经济发展做出全面评估。
综合评价指数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或层次分析等方法进行计算,体现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
通过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地推动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
政府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处理。
企业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身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主动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废物的产生。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实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环境的改善。
山东省投资环境现状及评价

山东省投资环境现状及评价
赵海成
【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评论》
【年(卷),期】1996(000)005
【摘要】山东省投资环境现状及评价赵海成一、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19
92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的战略,对外开放工作有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统计,截止到1995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利用外资...
【总页数】6页(P3-7,11)
【作者】赵海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2
【相关文献】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各地市旅游投资环境评价 [J], 刘慧慧;孙虎
2.基于"场效应"的山东省外商投资环境评价 [J], 李娟;沙景华
3.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J], 周桂芹
4.江苏省投资环境评价研究——兼论南通投资环境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J], 徐兴林;张建华
5.山东省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J], 代义圆;王慧;李大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秦宏;杨文娟;马添【摘要】通过构建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20个沿海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排序和分类,并提出促进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期刊名称】《湖南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1)001【总页数】6页(P21-26)【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沿海县域【作者】秦宏;杨文娟;马添【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52县域经济,简单地讲,就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域范围的区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东部沿海省份,山东和全国的情况类似,经济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
改革开放后,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经济发展百强县名单中,山东共有26个县市位列其中,其中12个属于沿海县市。
从国土面积看,山东20个沿海县市①总面积31753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20.2%。
从常住人口数量看,2011年山东20个沿海县市常住人口1217.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6%。
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11年山东20个沿海县市地区生产总值8482.6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7%。
从财政收入看②,2011年山东20个沿海县市地方财政收入462.01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3.4%。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11年山东20个沿海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1.4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8%。
虽然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全省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带动作用,但也存在各县市发展不平衡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摘要】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部署,山东省在蓝色经济区打造的开始阶段遭遇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山东省应如何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显的尤为重要,本文试图用模型的方式分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要求“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从这开始,打造山东蓝色经济区就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而为山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着由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山东省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分析目前影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以山东省十七地市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为研究内容,通过选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构造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出因子得分,然后根据因子得分进行分类,综合评价十七地市的区域经济法发展与投资环境。
要想对区域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做成适当的评价,必须选定相
应的指标。
本文通过综合考虑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的因素,并且本着数据可得的原则,最终选定二十个指标对十七地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二、综合评价过程
运用spss13.0对山东省十七地市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因为各指标之间的量纲存在很大差别,所以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从分析结果上看,选定的指标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这说明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存在着重叠关系,因此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各指标反映的主要信息,用较少的指标代替原有的指标,而又不减少指标所反映的信息。
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可以得到各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五个,这五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7.624%,大于做因子分析的一般要求85%,因此可以做因子分析。
本文选取五个因子代替原有二十个指标所反映的信息,我们分别命名为f1、f2、f3、f4、f5。
我们对这五个主因子进行因子分析,通过方差最大旋转方法计算出因子载荷矩阵。
公因子f1在x2,x4,x5,x6,x9,x10,x19,x20上有较大载荷,该因子反映了各市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投资环境。
公因子f2在x3、x11、x14上有较大载荷,该因子主要反映了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称为城市化水平因子。
公因子f3在x13、x15、x16上有较大的载荷,该因子主要反映了城市交通的建设水平,称为为城
市交通因子。
公因子f4在x1、x7、x8上有较大载荷,该因子反映了城市居民的基本情况,称为城市居民情况因子。
公因子f5在x12、x17、x18上有较大因子载荷,该因子反映了城市在进出口方面的情况,称为外贸因子。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用每个因子的特征值占各因子特征值总和的比重作为各因子的权重,计算出各个城市的总得分。
根据各个因子的得分,运用spss13.0对各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从树状结构图上可以看出,把山东省的十七地市分为四类是比较合适的:
表1 各个地区分类结果
类别城市
第一类青岛
第二类济南、烟台
第三类淄博、威海、济宁、临沂、潍坊、泰安
第四类莱芜、聊城、日照、东营、枣庄、滨州、德州、菏泽
三、综合评价
1、青岛。
青岛是一所沿海港口城市,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并且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这位青岛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并且为国内外的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青岛在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位居第一名。
2、济南、烟台。
济南市山东的省会城市,北接京津唐,南接长三角,西连黄河中上游,东连胶东半岛,在全省处于承东接西的位
置,因而不论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投资环境都比较好;烟台拥有良好的港口优势,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的良好环境,这位招商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淄博、威海、济宁、临沂、潍坊、泰安。
威海、临沂、潍坊属于靠海城市,淄博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泰安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这些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
并且这五个城市在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总体布局中,这位这五个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机遇与挑战。
4、莱芜、聊城、日照、东营、枣庄、滨州、德州、菏泽。
这八个城市相对来讲排名比较落后,因为他们中大部分城市地处山东西南部,位于山东内陆,各个城市发展的特点不是非常明显,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方面相对比较落后。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方面,山东东部比山东西部要好的多,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来讲是不平衡的,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重点发展东部的优势,继续保持东部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西部的具体情况,在政策扶持上要有所倾斜,为山东西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山东省整体经济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永智,孙志龙.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综合评
价[j].经济论坛,2011,(6)
[2]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年鉴(2011)[z].中国统计出版
社,2011
[3]张瑞璇,王富喜.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特区经济,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