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课题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 2(共2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 2(共23张PPT)

公 开 课 优 质 课研讨 课人教 版九年 级化学 上册 第 六 单元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C6 0 2 (共 23张PP T)免费 下载课 件下载 PPT下载
有一包黑色粉末由氧化铜和木炭混 合而成,将其装入试管中加热片刻, 有红色物质生成,称剩余固体质量, 发现减轻了2.2g,则参加反应的氧 化铜和木炭的质量分别为多少?
课堂练兵
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6 ,核外 电子总数是 6 ,最外层电子数 是4 。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比较稳定 ,随 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 增强 。
3.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分别
是 是
CO2 +4
CO,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 和 +2 。
公 开 课 优 质 课研讨 课人教 版九年 级化学 上册 第 六 单元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C6 0 2 (共 23张PP T)免费 下载课 件下载 PPT下载
完成知能B P39—41
公 开 课 优 质 课研讨 课人教 版九年 级化学 上册 第 六 单元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C6 0 2 (共 23张PP T)免费 下载课 件下载 PPT下载
公 开 课 优 质 课研讨 课人教 版九年 级化学 上册 第 六 单元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C6 0 2 (共 23张PP T)免费 下载课 件下载 PPT下载
公 开 课 优 质 课研讨 课人教 版九年 级化学 上册 第 六 单元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C6 0 2 (共 23张PP T)免费 下载课 件下载 PPT下载
公 开 课 优 质 课研讨 课人教 版九年 级化学 上册 第 六 单元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C6 0 2 (共 23张PP T)免费 下载课 件下载 PPT下载
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 黑色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课件(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课件(22张PPT)

入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醋酸和碳酸溶液中都含
有相同的 H+
,所以酸溶液都具有相
似的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都含有相同
的 OH-
,所以碱溶液也应具有相似的化学
性质。
发现问题:
思维过程1:知识回忆
证明方法:向通入二氧化碳
的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勇攀高峰
7.向生石灰中逐滴加入含有几滴酚酞试液的 水,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B )
A.滴入的水变热,甚至沸腾化为水蒸气 B.生石灰全部变成澄清透明无色溶液 C.块状而坚硬的生石灰逐渐碎裂为粉末 D.生石灰表面变红色
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的 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满CO2的试管倒放入紫色石蕊试
乘胜追击
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D ) A.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的清洁剂 B.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D.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 较多的水冲洗,再涂的上3%-5%碳酸氢钠溶液
努力拼搏
6、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 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主要成份为生石灰, 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
管中,忘记了贴标签,请你用简 单的方法帮助我区分
提示:
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因此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 验某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
活动探究二:烧碱溶液、石灰水的化学性质
实验内容 现象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 爱护水资源(共26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 爱护水资源(共26张PPT)

事例2: 2015年8月14日下午,南村镇政府牵头组织环保组 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对南村镇的无证照经营小作坊 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行动中,共检查违法小作坊4家, 其中1家为电镀小作坊,2家为洗水小作坊,1家为 游戏机小作坊。上述小作坊均存在无牌无证生产,
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违法行为,对地方水环境 安全造成极大污染隐患。联合执法小组对该4家小 作坊采取了停水停电等相应强制措施。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10时28分2秒22:28:0224 August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10时28分2秒下午10时28分22:28:0221.8.24
2015 水与可持续发展 节约水资源, 保障水安全
2016 水与就业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 调查与研究】 1. 通过互联网调查了解番禺区或广州市水污 染和治理的事例,思考下列问题。 (1)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和污染物有哪些?
答: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有: 污染物有:
【 调查与研究】 1. 通过互联网调查了解番禺区或广州市水污 染和治理的事例,思考下列问题。 (2)举例说明水污染易,治理难。
(1)查查你家每月的用水量,对照上述数 据,看看人均用水量处于什么水平。
每月家庭 每天家庭 每天人均用“偏高” 用水量(t)用水量(t) 水量(L) 或“偏低”
(2)你和家人在生活中有什么节水的窍门?在 互联网上查找更多的窍门并与同学交流,看 看你家的人均用水量还有没有下降的可能。
答:我和家人在生活中的节水窍门有: 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洗澡用淋浴代替浴缸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422:28:0222:28Aug-212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2:28:0222:28:0222:28Tuesday, August 24,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421.8.2422:28:0222:28:02August 24,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下午10时28分2秒22:28:0221.8.2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下午10时28分21.8.2422:28August 24, 2021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2张PPT)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2张PPT)

2.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1.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冰棒熔化
B.木材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灯泡发光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是〔 C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3.以下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2.物理 性质
颜色、状态 形状、气味 味道、密度
不需要物理变化 就能表现出来
硬度、熔点、沸点 需要物理变化
溶解性、挥发性等 才能表现出来
学都 变不 化需 来通 表过 现化
描述性质常用能、易、难、有、会、可等字词
找找看: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以下有关 铜的表达中:属物理性质的有 __①___③__④___⑤__⑥____, 属物理变化的有___②___,属化学性质的有_⑦___⑧___, 属化学变化的有__⑨_____。 ①有紫红色光泽 ②加热到1083.4℃时熔化成铜水 ③沸点2567℃ ④铜能拉成细丝 ⑤密度8.9g/㎝3 ⑥导电导热性良好 ⑦铜在枯燥的空气里很稳定 ⑧铜在潮湿的空气里外表会生成一层绿色铜锈 ⑨在空气中灼烧铜丝,铜丝外表变成黑色。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SS1 物
钢铁生锈
物质的两种变化 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
【实验1-1】 (1)水的沸腾
1.记录现象:试管中水沸腾并产生许多气泡,管口 冒白雾,玻片上凝结有许多小水珠。
2.分析推理:
水 遇热 水蒸汽 遇冷 水雾 凝结 水珠
(化学 性质)
定义:

5.1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1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现象
剧烈反应,产生大 量气泡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 水+二氧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陶土网, 将它们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陶 土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 物与陶土网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称 量结果。
2.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锥形瓶冷却后再次称量,记录 所称的质量m2。
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玻璃导管上 现象 端的小气球先鼓起后变瘪
文字 表达式
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反应前 总质量
m1
反应后 总质量
m2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不变
改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
重新
分子 分裂 原子 组合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 微观
元素的种类、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五个 不变
原子的质量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练习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 现象 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文字 表达式
铁+硫酸铜
反应前 总质量
反应后 总质量
铜+硫酸亚铁 m1 m2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锥形瓶
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气球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件ppt(完美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件ppt(完美版)
树立环保意识
1·下列图标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B)
A.
B.
C.
D.
2·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
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北东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
B. 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 将生活、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D. 沿海地区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
二、爱护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的途径: 一方面:节约用水 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一)节约用水
二、爱护水资源
象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标志以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着节约用水是 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白色部分象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则为拼 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 要公众参与。
和渔业生产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1931年日本水俣病患者
(二)防治水污染 防治水体污染措施
二、爱护水资源
• (1)工业上: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 (2)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 • (3)生活上: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 (4)加强水质的质量监测
二、爱护水资源
(一)节约用水
二、爱护水资源
2、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使用新技术、 改革工艺, 节约用水。
如果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20%提高到40%,
每天可节水1.3×107t
(一)节约用水
二、爱护水资源
3、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淋灌。
(二)防治水污染
二、爱护水资源
水体污染指的是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 力使 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 生活、 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0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0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3课时常见的酸和碱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RJ学习目标1.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3.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4.探究酸、碱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生活中显碱性的物质有很多,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碱又有哪些呢?新知导入知识点1常见的碱新知探究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溶解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吸水性易吸水潮解用途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等工业;生活中用来去除油污;实验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氢氧化钠(NaOH)物理变化1.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易与空气中的CO 2发生反应而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2.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要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

3.吸收CO 2气体常用NaOH 溶液,检验CO 2时常用Ca(OH)2溶液。

特别提醒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被腐蚀。

在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氢氧化钙[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状固体溶解性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水性不易吸水用途建筑上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可用石灰乳和硫酸铜等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熟石灰还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实验室中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当石灰水中存在较多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时,就称为石灰乳或石灰浆。

在树木上涂刷含硫磺粉等的石灰浆可以保护树木。

除了NaOH、Ca(OH)2外,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

A.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B.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C.氢氧化钙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D.氢氧化钠易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吸收水分,不可作干燥剂典例1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C碱与指示剂作用知识点2 碱的化学性质新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物质
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实验 1-3
胆矾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有新物质 生成
实验
产生气泡,石
有新物质
1-4 块状的石灰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等生成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共同 特征?和实验1、2有何本质的区别?
.
13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 质的区别?
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 小水珠。
.
8
【实验1-2】
操作: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 杵把胆矾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
9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序号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实验 1-1
实变为蓝色粉末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 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 展性等。
.
19
⑴ 熔点和沸点(P8)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 的熔点为0℃。 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
如:液态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即水的沸点 为100℃。(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
18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做物理性质。
例: 性质
变化
汽油可燃烧 汽油在燃烧
汽油易挥发 汽油挥发了
.
22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A是化学性质,B是物理性质。C是化学变化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上述水的熔 点和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若压强低于 101kPa,则水的沸点低于100℃。
.
20
⑵ 密度(P8)
密度的单位 固体或液体:kg/m3 或 g/cm3 气 体:g/L 或 g/mL
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ρ= m
V 密度越大的物质,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大。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1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 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 变化着。
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 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
.
2
火节 日 焰
.
3
燃 烧
.
4
钢 铁 生 锈
.
5
牛 奶 变 质
.
6
溶洞钟乳石的形成
.
7
【实验1-1】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
21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物理性质不需要发 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 表现出来的。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 “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
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16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 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 了其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现象 的如一些中和反应,物理变化也可伴随 有明显的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 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
17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 变化是 ( D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
14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常见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并且常伴随能量变化
.
15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伴随着物
水 胆矾
无新物质 生成 无新物质 生成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胆矾的研碎: 块状
粉末状
.
10
【实验1-3】
操作:
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 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 到变成澄清的溶液。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在两支试管的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 钠溶液时都有蓝色沉淀生成。
.
11
【实验1-4】 操作:
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 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 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现象: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2.石灰石逐渐变小。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
12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 D、蒸汽锅炉爆炸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
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
23
D是物理性质,E是物理变化
4、性质和变化的联系:
性质
决定 反映
变化
例: 汽油可燃烧
决定 汽油在燃烧。
反映
汽油易挥发 决定 汽油挥发了。
反映
.
24
【实验1-5】
操作:
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2.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3.取一根点燃的木条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盛有 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
现象:
1.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燃着的木条在氧气瓶中燃烧得更加剧烈。
3.燃烧的木条在二氧化碳瓶中熄灭。
.
25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试试尽可能 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2.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物质的区分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
.
26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