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合集下载

放线菌与人类生活

放线菌与人类生活

放线菌与人类生活摘要:放线菌是一群革兰氏阳性、高( G + C) mol% 含量( >55% ) 的细菌。

放线菌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

它是一个原核生物类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断裂生殖。

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7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

一些种类的放线菌还能产生各种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维生素(B12)和有机酸等。

弗兰克菌属(Frankia)为非豆科木本植物根瘤中有固氮能力的内共生菌。

此外,放线菌还可用于甾体转化、烃类发酵、石油脱蜡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少数放线菌也会对人类构成危害,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

因此,放线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医药工业上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抗生素酶污水处理危害一、放线菌对人类的作用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共约1,000多种,其中包括和很多不同的种别和变种。

它们具有发育良好的菌丝体,菌丝体分枝,无隔膜,直径约0.4-1微米,长短不一,多核。

菌丝体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之分,孢子丝再形成分生孢子。

孢子丝和孢子的形态因种而异。

研究表明,抗生素主要由放线菌产生,而其中90%又由链霉菌产生,著名的、常用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土霉素,抗肿瘤的博莱霉素、丝裂霉素,抗真菌的制霉菌素,抗结核的卡那霉素,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的井冈霉素等,都是链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有的链霉菌能产生一种以上的抗生素,有化学上,它们常常互不相关;可是,从全世界许多不同地区发现的不同种别,却可能产生同抗生素;改变链霉菌的营养,可能导致抗生素性质的改变。

这些菌一般能抵抗自身所产生的抗生互不,而对其他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可能敏感。

尽管过去对产生抗生素的链霉菌的链霉菌研究很广,但对这些生物的生态学相互关系了解甚少,这是今后应加强的。

另外,许多传染病用现有的抗生素得不到适当抑制或者产生了抗药株,因此,必须继续寻找和筛选新的抗生素。

诺卡氏菌属(Nocardia)它又名原放线菌属,在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菌丝体,剧烈弯曲如树根或不弯曲,具有长菌丝。

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

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

❖ (2)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2-0.3 um,能通过细菌滤器;
❖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衣原体有一定的代谢活性,能进行有限的大 分子合成,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因此又被称为 “能量寄生型生物”。
❖ (4)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原体和始体 两种形态。
精选ppt
31
精选ppt
2、特 性 (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近
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次氏体外 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a.体内代谢系统不完全,只能利用谷氨酸,不能利用 葡萄糖,一些必需的养料需从宿主细胞获得;
b.细胞膜比一般细菌的膜疏松;为可透性膜,使它们 有可能容易从宿主细胞获得大分子物质,但也决定了它们 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则易死亡。
❖ 2.藻殖段纲:藻体为丝状体,含异形胞和殖段 体,外包以一层胶鞘。其中鱼腥藻属可引起水华。 P56-57,58-60
25
精选ppt
色球藻纲
藻殖段纲 异形胞
26
精选ppt
三、 蓝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重大的经济价值 ①具有固氮能力,是良好的绿肥 ,Eg.满江红鱼腥蓝细菌
②食用种类 , Eg.发菜念珠蓝细菌(Nostoc flagelliforme) 普通木耳念珠蓝细菌(mune or 葛仙米、地耳) 钝顶螺旋蓝细菌(Spirulina platensis) 最大螺旋蓝细菌(S.maxima)
(2)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故细胞构造不规则,多变化,细胞球形或呈丝 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不产芽孢,不具鞭毛,繁殖方式二分裂、芽殖等。
(3)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油煎蛋” 状,菌落很小,在液 体培养基中生长不产生混浊,人工培养通常加入动物血清及牛心、酵母浸出 液和固醇等。

有益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有益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有益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姓名:张云鹏学号:20150150543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摘要:微生物泛指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

它包括了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以及病毒,它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本文选取微生物中的有益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简要阐明有益微生物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有益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放线菌人体健康正文:(一)乳酸菌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

最早由20世纪初的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指出。

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它们不仅是研究分类、生化、遗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理想材料,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工业、农牧业、食品和医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应用价值也极高。

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

而乳酸菌的种类又相当的庞杂,有18个属,共200多种,并且绝大多数是人体内进行生理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细菌。

研究表明,乳酸菌能够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繁殖和腐败产物的产生,制造营养物质,刺激组织发育,从而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药物效应、毒性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突然的应急反应等产生作用。

由此可见,乳酸菌对人类的作用巨大,没有乳酸菌我们将寸步难行。

乳酸菌在人体中的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减少,直至消失。

因此可以由人体内乳酸菌的含量来监测人的健康状态。

我们经常喝的酸奶里面,就含有相当数量的乳酸菌来提供人体所需。

因此,适当多喝酸奶对人体百利而无一害。

乳酸菌在工业中也有很多用途,这里不一一陈述。

放线菌简介

放线菌简介

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革兰染色为阳性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是细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7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

一些种类的放线菌还能产生各种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维生素(B12)和有机酸等。

弗兰克菌属(Frankia)为非豆科木本植物根瘤中有固氮能力的内共生菌。

此外,放线菌还可用于甾体转化、烃类发酵、石油脱蜡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少数放线菌也会对人类构成危害,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

因此,放线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医药工业上有重要意义。

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机物丰富、呈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数量最多。

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线菌的代谢产物所致。

放线菌在微生物中的分类地位放线菌在形态上分化为菌丝和孢子,在培养特征上与真菌相似。

然而,用近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的结果表明,放线菌是属于一类具有分支状菌丝体的细菌,革兰染色为阳性。

主要依据为:①同属原核微生物: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真正的染色体;细胞质中缺乏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核糖体为70S;②细胞结构和化学组成相似:细胞具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并含有DPA;放线菌菌丝直径与细菌直径基本相同;③最适生长PH范围与细菌基本相同,一般呈微碱性;④都对溶菌酶和抗生素敏感,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⑤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遗传特性与细菌相似。

放线菌的形态与结构放线菌的种类很多,多数放线菌具有发育良好的分支状菌丝体,少数为杆状或原始丝状的简单形态。

这里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分布最广、种类最多、形态最典型的链霉菌属为例。

链霉菌主要由菌丝(mycelium)和孢子(spore)两部分结构组成。

(一)菌丝</strong></p>链霉菌的细胞呈丝状分支,不同发育阶段的菌丝分化程度不同,根据菌丝的着生部位、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放线菌

放线菌


水溶性色素可扩散至培养基内,使培养基呈现相应色 素的颜色;脂溶性色素不能向培养基内扩散,可使其菌落 或菌苔的背面呈现相应的颜色。 因此,色素在放线菌的分类和鉴定上有重要价值
Ⅱ 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

当基内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向培养基外的空中生 长形成气生菌丝,又称为二级菌丝(secondary mycelium)。 气生菌丝的直径较粗且颜色深,直径约为基内菌丝两倍 (1~ 1.4 m) ,长度更长。气生菌丝的分枝较少,多数 呈直形或弯曲状。 不同种类放线菌的气生菌丝发育程度是不一样的。 气生菌丝同样可以分泌一些色素,多数为脂溶性色素,使 菌落或菌苔的表面呈现该色素的颜色。


放线菌是单细胞丝状体,菌丝中无横隔,整个细胞质是贯 通的。 细胞质主要是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无机盐和大 量的水所组成的半透明的胶状物,其中水的含量为60%~ 80%,尤其是基内菌丝的含水量更高。 最重要的颗粒状内含物是核糖体,多聚磷酸盐、类脂及多 糖等内含物 不同种类放线菌的全细胞糖类型在放线菌的传统分类中作 为分类指标
在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链霉菌属形态
诺卡氏菌属形态
(三)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小单孢菌属无气生菌丝,基内菌丝纤细,一般为0.2~
0.6μm,无横隔,不断裂,在基内菌丝长出孢子梗,顶端着
生一孢子,表面为棘关或疣状。细胞壁组分为Ⅱ型, G+C
含量为71.4%~72.8%。革兰染色结果为阳性,不抗酸。 小单孢菌属也是放线菌产生抗生素的主要类型,如庆大 霉素( gentamycin )、卤霉素( halomycin )等抗生素都是 小单孢菌属产生的。腐生型的小单孢菌具有较强的分解纤 维素、几丁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第二章 放线菌

第二章 放线菌

(二)菌落特征 1、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 霉菌):
菌落特征介于霉菌与细菌之间,幼龄菌 落因气生菌丝尚未分化形成孢子丝,故菌落 表面与细菌相似。当形成大量孢子丝及分生 孢子布满菌落表面后,就形成表面絮状、粉 末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菌落干燥 、不透明,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 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
核糖体同为70S;
对溶菌酶敏感;
凡细菌所敏感的抗生素,放线菌也同样敏感;
生长条件:绝大多数放线菌为好氧,最适 生长温度为23-37℃,多数腐生,少数寄生。
分布情况:放线菌一般分布在含水量低, 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偏碱性土壤中,土壤中放线 菌的数量和种类最多,每克土壤可含104-106个 孢子。泥土所特有的土腥味,主要是由放线菌 产生的。
放线菌的应用
近年来,放线菌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研究极端环 境(极冷、极热、极酸、极碱、高压、高盐、高辐射等) 中的放线菌。2000年,我国医学科学院学者从南极土壤 中分离到产生抗肿瘤抗生素的放线菌C3905。C3905菌 株与 N.albus IMET7807(白色类诺卡氏菌)的DNA经 BamH1酶切,采用Southern杂交方法与探针DIG-P64杂交, 所得rDNA相似性结果分析二者有差异,所以C3905菌株 为白色类诺卡氏菌的一个变种,将其命名为白色类诺卡 氏菌南极变种。 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如皮肤、脑、 肺和脚部感染)、植物(如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的 疾病。有的放线菌能使水和食品变味,或破坏棉毛织品 和纸张等。 可见,放线菌在生物工程的应用方面是极为重要的。
放线菌是原核微生物而不是真核微生物, 主要根据为:
细胞核为原核; 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仿;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放线菌讲解PPT课件

放线菌讲解PPT课件
放线菌
(Actinomycetes)
第一章 简述 第二章 有益菌和有害菌 第三章 小单胞菌
内容提要
放线菌定义
放线菌的分布 放线菌的分类
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放线菌的生活史 放线菌的群体形态 放线菌的主要属
一、定义
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 繁殖和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至今已发现的 放线菌几乎都呈革兰氏染色阳性,而且细菌与 放线菌十分接近,因此,也可将放线菌定义为: 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 性菌。放线菌菌落中的菌丝常从一个中心向四 周辐射呈放射状生长,并因此而得名。放线菌 有特殊的土霉味。
三、分布
主要分布含水量较低,有机物 丰富和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泥腥味 的原因),少量分布食草动物肠胃 中 (助消化)。其中,每克土壤中, 7 放线菌的孢子数一般可达10 个。
四、与人类的关系
应用 抗生素:上万种当中 70%由放线菌产生。
链霉菌属又占放线菌的首位(90%以上) ,常用的抗生素除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类外 ,绝大多数都是放线菌的产物。 酶制剂、维生素(如B12 )的产生菌:近 年来筛选到的许多新的生化药物多数是放 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固氮菌:弗兰克氏菌属 (非豆科植物根瘤 中内生的固氮菌)。
可分为: 基内菌丝(Substrate myce lium)
基内菌丝:又称营养菌丝或
初级菌丝,伸入培养基内或生 长在培养基表面,主要功能为 吸收营养物质。显微镜下观察, 基内菌丝比气生菌丝纤细,多 分枝,透明,颜色较浅。基内 菌丝直径一般为0.4到1.2um, 大多数类群不形成横隔也不断 裂。基内菌丝有白、黄、橙、 红、绿、蓝、紫、褐、黑等不 同颜色,有些可产生水溶性或 脂溶性色素。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篇一:微生物学库及微生物学练习题绪论一,填空题1.微生物根据大小,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分为____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______三大类型.2.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__.3.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真菌___.4.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病毒___.二,判断改错题3.非细胞型微生物含有两种类型核酸,既含DNA,又含RNA. 3.错,只含一种核酸. 三,选择题1.下列病原体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支原体B.放线菌C.白色念珠菌D.细菌E.病毒2.下列病原体中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立克次体B.衣原体C.噬菌体D.螺旋体E.支原体3.下列病原体中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噬菌体B.酵母菌C.流感病毒D.细菌E.真菌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A.细菌B.放线菌C.支原体D.衣原体E.螺旋体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A.新型隐球菌B.白色念珠菌C.真菌D.放线菌E.立克次体四,名词解释2.菌株(strains of bacteria)是指从不同来源或从不同时间或地区所分离的同一种细菌.五,问答题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 答: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可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仅只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它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如真菌属于此类.(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结构简单,只有一种核酸(DNA或者是RNA)存在.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要在活细胞内增殖.如病毒属于此类.一,填空题1.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μm __.2.细菌按其外形分为___球菌杆菌螺旋菌____三种类型.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___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_____三种.4.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是___芽胞荚膜鞭毛菌毛__四种.5.细菌细胞壁最基本的化学组成是__肽聚糖 __.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除了有肽聚糖外,还有__磷壁酸 __.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有__肽聚糖__和__外膜__.8.菌毛分为__普通菌毛__和___性菌毛__两种.9.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__芽胞__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10.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__革兰染色_,其次是__抗酸染色__. 三,选择题【A型题】1.保护菌体,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浆E.包膜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的作用是A.抗吞噬作用B.溶血作用C.毒素作用D.侵袭酶作用E.粘附作用3.细菌核糖体的分子沉降系数为A.30SB.40SC.60SD.70SE.80S4.普通光学显微镜用油镜不能观察到的结构为A.菌毛B.荚膜C.鞭毛D.芽胞E.包涵体5.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A.霉菌B.腮腺炎病毒C.放线菌D.支原体E.立克次体6.下列中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E.荚膜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成分是A.特异性多糖B.脂蛋白C.肽聚糖D.脂多糖E. 微孔蛋白8.普通菌毛主要与细菌的A.运动有关B.致病性有关C.抗药性有关D.鉴别诊断有关E.遗传变异有关9.质粒是细菌的A.核质DNAB.胞质颗粒C.胞浆中核蛋白体D.核质(或染色体外)DNAE.中介体10.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肽聚糖D.磷壁酸E.核心多糖11.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A.干扰细菌DNA的复制B.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D.切断肽聚糖中多糖支架β-1,4糖苷键E.竞争合成细胞壁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12.细菌哪种结构的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的线粒体A.核质B.核糖体C.中介体D.胞质颗粒E.质粒【X型题】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组成为A.脂蛋白B.肽聚糖C.脂多糖D.磷壁酸E.核心多糖2.荚膜的功能是A抗吞噬作用 B.抗干燥作用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D.与细菌鉴别有关E.与某些细菌的分型有关四,名词解释1.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分泌至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其厚度不小于0.2μm称为荚膜或大荚膜.厚度小于0.2μm为微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致病性有关.2.芽胞:某些细菌生长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浆失水浓缩,形成折光性强,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一种坚实小体.芽胞耐干燥,在消毒灭菌学上以杀死芽胞作为标准.3.鞭毛:从某些少数细菌菌细胞上生长出的一种纤细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它与免疫性,鉴别,致病性有关.4.菌毛:某些少数细菌菌体表面生长出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更硬而直的丝状物.菌毛分为两种,一种为普通菌毛,与致病性有关;另一种为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传递接合有关.5.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一种遗传物质,为闭合环形双股DNA,能独立自我复制,转移赋于宿主菌产生新的生物学特性.在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R质粒,F质粒等.质粒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抗药性形成,某些毒素产生有关.五,问答题1.试述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异同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厚度20nm~80nm 10nm~15nm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1~2层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50~80% 占细胞壁干重5~20%糖类含量约45% 15~20%脂类含量 1~4% 11~22%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2.试述Gram Stain染色法及其意义.答:革兰染色法的操作与步骤如下:(1)标本片制作:取材涂片干燥固定(2)染色步骤:第一液碱性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第二液碘液,媒染1min,水洗;第三液 95%乙醇,脱色,30s,水洗;第四液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30s,水洗.(3)镜检:光学显微镜放大1000倍,观察其形态,染色性,经革兰染色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革兰阳性菌呈紫色;一类是革兰阴性菌呈红色.(4)革兰染色的意义:①鉴别细菌;②指导选择用药;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③致病性方面,革兰阳性菌大多数以其外毒素致病,革兰阴性菌以其内毒素致病.细菌的生理一,填空题3.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__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____.7.细菌的色素分为____水溶性脂溶性____2种.三,选择题1.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值范围适A.4.0~6.0B.5.5~6.5C.7.2~7.6D.8.0~9.0E.8.4~9.22.细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及保存菌种多选用细菌生长繁殖的哪个期A.适应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迟缓期E.衰亡期3.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它能分解A.胱氨酸B.色氨酸C.葡萄糖D.枸橼酸盐E.乳糖4.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以A.孢子出芽方式B.二分裂法方式C.增殖方式D.自我复制方式E.有丝分裂方式5. 菌落是指A.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B.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C.一个菌细胞D.不同种的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E.细菌在营养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四,名词解释6.抗生素(antibiotic) 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化学物质消毒与灭菌一,填空题1.热力灭菌分为__干热 __和__湿热__灭菌.2.湿热灭菌分为__煮沸巴斯德消毒高压蒸气灭菌流通蒸气灭菌间歇灭菌__.3.紫外线杀菌的机理主要是破坏细菌__ DNA构型__.4.对于毒素,血清,抗生素不耐高温灭菌的制物制品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滤过除菌__.6.化学消毒剂杀菌的机理是__1%硝酸银 1%~5%蛋白银 ___.三,选择题1.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是A.50nm~100nmB.150nm~250nmC.100nm~200nmD.200nm~300nmE.265nm~266nm2.消毒外科手术包应采用的消毒方式是A.焚烧B.高压蒸气灭菌法C.干烤D.煮沸E.间歇灭菌3.杀灭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A.煮沸法B.紫外线照射C.简写灭菌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流通蒸气灭菌4.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理A.干扰蛋白质的合成B.损伤细胞壁C.损伤细胞膜D.干扰DNA的构型E.破坏酶系统5.以杀死下列哪种病原菌作为判断灭菌的效果A.伤寒杆菌B.大肠杆菌C.葡萄球菌D.结核杆菌E.芽胞杆菌【X型题】1.湿热灭菌优于干热灭菌的是A.导热快B.穿透力强C.比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低D.潜热E.使细菌蛋白迅速凝固变性2.多数细菌怕干燥,但有少数菌抗干燥能力较强,它们是A.脑膜炎球菌B.淋球菌C.溶血性链球菌D.结核杆菌E.炭疽芽胞杆菌噬菌体一,填空题1.噬菌体的主要化学组成是__核酸 __和__蛋白质__.2.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__前噬菌体 __,带有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__溶原性细菌___.3.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可将噬菌体分为_毒性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_.4.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包括____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 ___. 三,选择题1.溶原性细菌是指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B.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C.带有R因子的细菌D.带有F因子的细菌E.带有Coi因子的细菌篇二:微生物学试题库(附答案)第一章原核微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0001 通常链霉菌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繁殖A. 出芽繁殖B. 分生孢子C. 孢囊孢子D. 芽孢子答 :( )10002 Bacillus subtilis 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A. 孢囊B. 芽胞C. 伴胞晶体D. 子实体答:( )10003 芽胞细菌的繁殖是依靠 :A. 芽胞B. 裂殖C. 出芽D. 藻殖段答 :( )10004 细菌的繁殖首先开始于 :A. 膜的分裂B. 壁的分裂C. DNA 的复制答 :()10005 细菌的繁殖主要靠 :A. 二分分裂B. 纵裂C. 出芽答 :( )10006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A. 细菌B. 霉菌D. 酵母菌D. 单细胞藻类答 :( )10007 自然界中分离到的细菌 , 形态各种各样 , 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A. 球菌B. 螺旋菌C. 放线菌D. 杆菌答 :( )10008 最主要的产芽胞细菌是 :A. 革兰氏阳性杆菌B. 球菌C. 螺旋菌D. 产甲烷细菌答 :( )10009 细菌细胞中的 P 素贮藏颗粒是 :A. 羧酶体B. 淀粉粒C. 聚-β-羟基丁酸D. 异染粒答 :( )10010 原核细胞中特有的 C 源贮藏颗粒是 :A. 异染粒 ,B. 肝糖粒C. 淀粉粒D. 聚-β- 羟基丁酸答 :( )10011 Micrococcus 的译名为A. 链球菌属B. 微球菌属C. 小单胞菌属D. 四联球菌属答 :( )10012 Bacillus 的译名为 :A. 假单胞菌属B. 乳酸杆菌属C. 梭菌属D. 芽胞杆菌属答 :( )10013 假单胞菌属的拉丁文属名为 :A. XanthomonasB. NitrobacterC. PseudomonasD. Escherichia答 : ( )10014 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 , 因此它是一种 :A. 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B.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答 :( )10015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A. 细胞膜B. 线粒体C. 核蛋白体D. 质粒答 :( )10016 细菌芽胞抗热性强是因为含有 :A. 聚–?- 羟基丁酸B. 2,6- 吡啶二羧酸C. 氨基酸D. 胞壁酸答: ( )10017 Bacillus thuringiensis 在形成芽胞同时 , 还能形成一种菱形或正方形的物质,称之为 :A. 孢囊B. 伴胞晶体C. 核蛋白质D. 附加体答 :( )10018 G+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为一层,含有的特有成分是 :A. 脂多糖B. 脂蛋白C. 磷壁酸D. 核蛋白答 : ( )10019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是 :A. 肽聚糖B. 磷壁酸C. 脂蛋白D. 脂多糖答 :( )10020 细菌的鞭毛是 :A. 细菌运动的唯一器官B. 细菌的一种运动器官C. 细菌的一种交配器官D. 细菌的繁殖器官答 :( )10021细菌的芽胞是 :A. 一种繁殖方式B. 细菌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C. 一种运动器官D. 一种细菌接合的通道答 :( )10022 Escherichia 细菌的鞭毛着生位置是 :A. 偏端单生B. 两端单生C. 偏端丛生D. 周生鞭毛答 :( )10023 枝原体的细胞特点是 :A. 去除细胞壁后的细菌B. 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C. 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D. 呈分枝丝状体的原核微生物答 :( )10024蓝细菌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 羧酶体B. 类囊体C. 藻胆蛋白体答 :( )10025 细菌细胞内常见的内含物有 :A. 线粒体B. 附加体C. 肝糖粒答 :( )10026 E.coli 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 :A. 氢键B. 肽键C. 甘氨酸五肽答 :( )10027 Staphylococcus aureus 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A. 肽键B. 甘氨酸五肽C. 氢键答 :( )10028从土壤中分离到的荧光假单胞菌能产生荧光色素 , 此色素存在于或扩散到A.细胞中B.培养基中C.粘液中D.菌体表面答:( )10029 有些细菌能产生色素 , 例如光合细菌产生的光合色素存在于 :A. 培养基中B. 菌体中C. 菌体表面D. 粘液中答 :( )10030 Azotobacter chroococcum 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呈 :A. 粗糙型菌落B. 光滑型菌落C. 分枝丝状菌落D. 粉末状菌落答 :( )10031蜡质芽胞杆菌霉状变种在牛肉蛋白胨培养基表面形成 :A. 分枝状的菌落B. 粘稠糊状的圆菌落C. 绒毛状圆形菌落D. 粉粒状圆形菌落答 :( )10032 下列微生物中能通过细菌滤器 , 并营专性寄生的是 :A. 苏云金杆菌B. 蛭弧菌C. 衣原体D. 类菌体答 :( )10033 在下列原核生物分类中 , 属古细菌类的细菌是 :A. 大肠杆菌B. 枝原体C. 放线菌D. 产甲烷细菌答 :( )10034 细菌的细胞核是 :A 裸露的 DNA 分子 .B DNA 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C RNA 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答 :( )10035 Staphylococcus aureus 肽聚糖双糖亚单位组成中的四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为 :A. L- 丙氨酸— L- 谷氨酸— DAP — D- 丙氨酸B. L- 丙氨酸— D- 谷氨酸— DAP — D- 丙氨酸C. L- 丙氨酸— D- 谷氨酸— L- 赖氨酸— D- 丙氨酸D. L- 丙氨酸— D- 谷氨酸— DPA — D- 丙氨酸答 :( )10036 E.coli 肽聚糖亚单位组成中的四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 :A.L- 丙氨酸 -D- 谷氨酸 -L- 赖氨酸 -D- 丙氨酸B.L- 丙氨酸 -D- 谷氨酸 -L- 鸟氨酸 -D- 丙氨酸C.L- 丙氨酸 -D- 谷氨酸 - 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 -D- 丙氨酸D.L- 丙氨酸 -D- 谷氨酸 -L- 二氨基丁酸 -D- 丙氨酸答 :( )10037 自养细菌中固定 CO2 的场所是 :A. 类囊体B. 羧酶体C. 异染粒篇三:微生物学复习提纲和试题(含答案)微生物学复习提纲(只供参考,书还是要看滴!)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答: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一、放线菌简介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其(G+C)mol%含量高,多数超过70%,因为多数种类能够形成放射状的菌落而得名。

放线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海洋、动植物体等多种生境,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学功能。

放线菌最为熟知的特征是具有非凡的次级代谢产物编码能力,已知的微生物生物活性化合物中有超过一半以上都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据估计,已发现的4000多种抗生素中,有2/3是放线菌产生的。

多种来源于放线菌的抗生素在人类健康、农业病虫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放线菌具有从基质菌丝到气生菌丝到孢子丝的完整形态分化过程及其复杂的调控机制,成为研究微生物形态分化发育的良好素材。

另一方面,结核分枝杆菌、疮痂链霉菌等多种病原放线菌也给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损失。

因此,放线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一直吸引和激励众多科学人员投身到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之中。

二、人类对放线菌的利用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7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

一些种类的放线菌还能产生各种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维生素(B12)和有机酸等。

弗兰克菌属为非豆科木本植物根瘤中有固氮能力的内共生菌。

此外,放线菌还可用于甾体转化、烃类发酵、石油脱蜡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因此,放线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医药工业上有重要意义。

1、放线菌的次生代谢生物活性产物放线菌所产生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中,抗生素最引人注目。

自从20世纪40年代初Waksman用链霉菌进行系统筛选新抗生素以来,放线菌已被认为是新抗生素产生菌的主要来源。

其中许多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的抗生素已用于临床,如氨基糖苷类、蒽环类、氯霉素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等。

放线菌也产生除抗生素外的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酶及酶抑制剂、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甾体、生物碱、免疫调节剂等,其中链霉菌来源的占31%,稀有放线菌来源的占9%,这表明稀有放线菌作为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可能具有潜力。

2、放线菌与生物固氮弗兰克氏菌能够诱导大范围的放线菌根瘤植物(actinorhi-zal plant)产生根瘤。

与弗兰克氏菌共生结瘤固氮的非豆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固氮资源,弗兰克氏菌与非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活性较强。

那些树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有机氮输入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自然界氮素循环和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弗兰克氏菌的研究近年来正在广泛开展。

芬兰、荷兰、印度等国已应用根瘤固氮先锋树种营造防风林。

加拿人和我国也都在一定规模上成功地应用弗兰克氏菌进行防风治沙、茶林混作等农林环境工程。

已有的成果向人们展示了应用根瘤放线菌植物改造人类生态环境、发展持续生态农业的美好前景。

3、极端环境中的放线菌资源极端环境主要指高低温环境、高酸碱环境、高盐环境和高压环境等。

在其中存在的微生物具有不同于一般微生物的遗传性、结构功能和生理功能,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在高温条件下,微生物细胞膜的高熔点脂及糖脂增加,DNA 的G+C%增加、顺序改变,蛋白质和酶的氢键、硫键增加,一级结构改变,亲水性增加,这些改变都使高温菌的耐热性增加,为我们利用高温菌开发高温酶提供了可能。

工业上广泛应用的α-淀粉酶,PCR扩增广泛使用的Taq酶,都是从高温菌开发出来的。

嗜盐菌紫膜起了一个质子泵的作用,可以高效合成ATP和排盐。

目前正设法利用这些机制来制造生物能电池和海水淡化装置。

耐高温和厌氧生长的嗜压菌可用于油井下增压和降低原油粘度,以提高采油效率。

低温微生物可对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等相对低温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起重要作用。

研究极端环境放线菌可为放线菌资源开发开辟新的广阔天地,也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放线菌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在已经发现的放线菌中,大多数种都是有益于人类或对人类无害的,但是也有少数种类威胁到了人类健康,如结核分枝杆菌、疮痂链霉菌等多种病原放线菌给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损失。

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人类结核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TO)统计,我国TB每年发病人数为100万,占全球年发病率的11%,位居全球第2位。

与10年前相比,TB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来是下降趋势,但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和耐药结核病逐渐增多,2007-2008年全国结核耐药性基线调查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为8.22%,泛耐药率为0.68%。

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及其难治性对TB的控制构成了严重威胁,是TB疫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人类可以利用放线菌生产大量的抗生素,抗生素的问世,人类便有了既能杀灭病原体,又不损害已被感染的有机体,从而大大降低了死亡。

然而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抗生素的应用竟被演变得毁誉参半。

由于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和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耐药性、过敏性乃至中毒等不良反应现象时有发生。

一部分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获得等方式获得抗生素基因,导致抗药菌株和微生物出现。

大量耐药性的产生,使难治性的感染越来越多。

如肺炎球菌,过去对青霉素很敏感,治疗效果很好,但现在用青霉素治疗效甚差。

又如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极易产生耐药性。

在抗生素刚使用时,要20年才有耐药性,但在上世纪80年代后,这个周期缩短为10年。

长此以往,人类将面临可使用抗生素越来越少的威胁。

长期的滥用抗生素会对人类的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这些不安全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抗生素在畜禽体内和畜产品中残留,进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②抗生素的致突变、致畸胎和致癌作用;③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其传递。

动物长期使用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可使某些菌群突变成耐药菌株。

而耐药菌株又可能将耐药因子传递给其他敏感细菌,使其他异种菌株变成耐药菌株,从而带来预防与治疗某些疾病的困难;④破坏畜禽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从而可能引起某些微生素缺乏症,或可能使非敏感菌群和真菌大量繁殖,导致消化吸收的障碍以至继发性感染。

所以,只有在积极开发新药物的同时,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药物,才会将抗生素带来的福利继续延续下去,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1] 姜钰, 董怀玉, 等. 放线菌在植病生防中的研究进展[J]. 杂粮作物, 2005, 25(5):329-331.[2] 方羽生, 杨卫华, 等. 放线菌对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初探[J]. 广东农业科学, 2001,5:39-41.[3] 朱宏建, 易图永, 周鑫钰. 土壤放线菌生防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7,2:149-151.[4]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放线菌分类组.链霉菌鉴定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5.[5] Seongyun J, Minhao H, Chengyun J, et a1. Apoptosis induction of humanleukemia cells by Streptomyces sp. SY103 metabolites through activation ofcaspase-3 and inactivation of Akt[J]. Int J Mol Med,2010,25(1):31-40.[6] Ravikumar S, Fredimoses M, Gnanadesigan M. Anticancer property of sedimentactinomycetes against MCF- 7 and MDA- MB- 231 cell lines[J]. Asian Pacif J Trop Biomed,2012,2(2): 92-96.[7] 龙建友,钱勇. 一株放线菌代谢产物除草活性的初步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06, 26(1):106-108.[8] 潘云娣, 杨文鸽. 产杀虫活性物质海洋放线菌的筛选和初步鉴定[J]. 海洋通报, 2006,5(4): 92-95.9] Sacramento DR,Coelho RR.Antim icrobial and antivira activities of an actinomycete ( streptomyces sp. )isolated from a Brazilian tropical forest soil[J].World Journal of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 2004, 20(3):225-229.[10] 白林泉. 中国的放线菌研究发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13, 40(10):1751-1753.[11] Jones AL, Zhang LX, Bai LQ, et al.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biology of theActinomycetes; Shanghai 2009[J].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2010, 98: 117−118.[12] 姜怡, 张玉琴, 等. 放线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J]. 微生物学通报, 2007,34(1): 188-190.[13] HERMANT J R,ALOK K S.Actinomycetes mediated biochemical responses in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enhances bio-protection against Rhizoctonia solani[J]. Crop protection,2011, 30: 1269 -1273.[14] SUTTHINAN K.Indole -3 -acetic acid production by Streptomyces sp.isolated from someThai medicinal plant rhizospheresoils[J]. EurAsian Journal of biosciences,2010, 4:23 -32.[15] MARCELA F -C,ANGELICA Q,CHRISTIAN D,et al.Evaluation of actinomycetesstrains for key traits related with plant growth promotion and mycorrhiza helping activities[J].Applied Soil Ecology, 2010, 45( 3) :209 -217.[16] 李文均, 职晓阳, 唐蜀昆. 我国放线菌系统学研究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微生物学通报, 2013, 40(10):1860-1873.[17] Bérdy J. Thoughts and facts about antibiotics: Where we are now andwhere we are heading[J]. Journal of Antibiotics, 2012, 65(8): 385−3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