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砌体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浅谈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浅谈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会 配 筋 砌 体 委员 会(S /C19S 2) 书 处 工作 , 持 编 制 IO T 7 /C 秘 主

《 配筋砌体结构 设计规范 》 I0 62 3 。 (S 95 — ) 配筋 砌体 结构 具有较 高 的承载 力和 延性 , 改善 了无筋 砌 该 标 准根 据钢筋 在砌 体结 构 中的设 置方 式 、 置及 作 用 位 的不 同 , 配筋 砌体 划分 为全 配筋 砌 体和 约束 配 筋砌 体 , 将 后 体结构 的受 力性 能 , 扩大 了砌体 结构 的应 用范 围。就配筋 率 者 是指在砌 体构件周边集 中配筋 或设 置现 浇钢筋混 凝土梁 和 而言 , 多学者认 为 配筋砌 体构件 的水 平及竖 向的最 小配筋 许
筑抗震设 计规 范 》 G 50 20 ) 简称 抗震规 范 ) ( B 0 1-0 1 ( 1 中未提 根 据 我 国抗 震规 范 的规 定和历 次地 震 的考验 , 可将 约束 及其 抗震承载力 的计算方 法。这种结 构在建筑抗 震加 固中已 砌体构 件的最低要求 界定为 : 侧力墙体 两端应设置构 造柱 , 抗
关键 词 : 体结构 ; 砌 抗震设计 ; 配筋 中图分类号 : U 5 T 3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2 7 ( 0 0) 6 0 3 - 2 10 — 3 4 2 1 1— 0 3 0
我 国在 1 8 9 8年承 担 国际标 准 化组 织砌体 结构 技术 委 员 面上对砌体结 构进行分 类。
柱 。这表 明我国广泛用 于抗震设 防区 的多层 砌体房 屋的构造 率均 不应小 于 0 7 有 的还 提 出水平 方 向和竖 向配 筋率之 . %, 0 柱 一圈梁结构体 系 , 国际上 已获得 认可 。 在 目前我 国正 在 进 行新 一 轮结 构 设 计 规 范 的 修 订 , 构造

浅谈砌体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砌体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砌体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摘要: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对砌体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体会和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结构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

在我国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砌体结构建筑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设计者本身对于结构设计的忽视及对结构设计的错误认识,设计成果中包含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于一些存在问题的设计图纸未经图纸审查就用于工程施工,给国家及个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本文就砌体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常见的违反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问题1.1 未按勘察成果进行设计国务院2000年1月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设计单位应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时的参数取值应与勘察报告相符,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础和支护结构的计算参数、地下水位等。

设计人员若认为勘察报告中的设计参数不合理时,应与勘察单位协调,对勘察报告进行复核。

1.2 采用了指定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57条规定“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但有些结构施工图设计中的砼外加剂、建筑构配件却指定了生产厂家或者供应商。

1.3 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超过规范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7.1.2明确规定了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

1.4 采用了旧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勘察、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基础设计方面的问题2.1 基槽检验要求浅基础施工图中,未注明基槽开挖后应进行基槽检验的要求,该要求在规范中为强制性条文,经常遗漏。

桩基础施工图中经常未注明桩端持力层检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的要求。

小议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设计

小议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设计

小议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设计摘要:本文主要对砌体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砌体结构;合理布置;基础设计;注意问题Abstrac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esign of masonry structure analysis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masonry structure; Reasonable decorate; The foundation design; Pay attention to problems砌体结构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之一,它易于就地取材、施工方便快捷,又有着良好的耐火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良好的热工及吸音性能,同时还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还可节约水泥、钢材等优点,一直以来都被非常广泛的应用。

1、正确选择结构形式和整体布置1.1 确定恰当的结构形式每种结构形式都由其本身的特性而有它所固有的适用条件,砌体结构当然也不例外。

但由于它的应用范围是如此之广,以至于在实际的设计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体量不大的建筑,特别是工业工程设计中的一些辅助站房,往往被草率的作为砌体结构来处理,其实并不恰当。

造成的后果要么就是在随后的设计中以更繁琐的手段满足计算要求而导致各方面费用的浪费,甚至导致其使用功能受限,要么就是忽视了结构的安全性,留下安全隐患。

在做设计时要及时了解各地区的习惯做法,最好在初步设计阶段要和建设单位及当地有关施工单位沟通,以免不切实际的“书呆子式的设计”。

比如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特别是近些年来,对于一些较小的单体工程并不习惯做砌体结构。

1.2 整体结构的合理布置结构布置可直接影响建筑体型及空间、立面及平面布置等,是确立整体布局和建筑构造的核心环节。

它需要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相互理解,密切配合,以便共同创造建筑功能与内在结构和谐统一的作品。

其中,不仅要确定整体和各个部位的结构形式,还要围绕建筑功能要求这个中心,合理布置,妥善处理结构局部。

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

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

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一、引言混凝土砌体结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防火性能好等。

设计一种混凝土砌体结构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设计载荷、结构尺寸、材料选择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步骤、计算方法等。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具体包括承载力、稳定性、耐久性、防火性、抗震性等方面。

在设计中应考虑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受力情况,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2.经济性原则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经济性,降低建筑成本。

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使用量、缩小结构尺寸,降低建筑成本。

3.施工可行性原则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应考虑施工可行性,确保结构的施工质量。

在设计中应考虑施工工艺、材料的加工、运输和安装等因素,以保证结构施工的可行性。

三、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载荷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载荷包括常规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等。

在确定设计载荷时应参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计算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受力情况。

2.确定结构尺寸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尺寸包括墙体厚度、梁宽、柱截面尺寸等。

在确定结构尺寸时应考虑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还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选择材料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主要包括砌块、混凝土、钢筋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因素。

4.计算结构受力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受力计算主要包括弯曲、剪力、压力等方面。

在计算结构受力时应考虑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受力情况,同时还应考虑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5.绘制结构图纸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图纸应包括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立面图等。

在绘制图纸时应考虑结构的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确保施工质量和建筑成本。

四、计算方法1.弯曲计算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弯曲计算主要包括受弯构件的弯矩和正应力计算。

在计算弯矩时应考虑受力构件的几何形状和荷载作用点的位置,同时还应考虑材料弹性模量和截面惯性矩等因素。

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砌体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墙体、柱子等。

在设计过程中,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砌体结构布置方案。

1. 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一种简单的砌体结构,墙体的砖块按照水平线排列。

这种结构布置方案适用于小规模的建筑物,如住宅、商铺等。

平行结构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效果稳定。

但在高层建筑中,平行结构容易出现纵向和横向的裂缝,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有影响。

2. 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是一种抗震性比较好的砌体结构。

墙体的砖块按照竖直方向排列,形成一列列的竖向砖墙。

这种结构布置方案适用于高层建筑、工业建筑等,可以有效地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

但垂直结构的缺点是施工难度较大,需要更严格的施工标准和管理。

3. 交叉结构交叉结构是一种将平行结构和垂直结构相结合的砌体结构。

墙体的砖块按照交叉的方式排列,形成类似网格状的结构。

这种结构布置方案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可以增强其稳定性和抗震性。

交叉结构的缺点是施工难度更大,并需要较高水平的施工技能和经验。

4. 斜向结构斜向结构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砌体结构,墙体的砖块按照斜向排列。

这种结构布置方案可以增加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

斜向结构的缺点是施工难度更大,并需要更高水平的施工技能和经验。

此外,斜向结构的设计和计算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总体来说,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用途和环境要素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砌体结构,才能实现建筑物的稳定、安全和美观。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确保结构靠谱,落实好砌体的基本要素。

混凝土砌体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

混凝土砌体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

混凝土砌体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一、引言混凝土砌体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具有强度高、防火性好、耐久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结构形式。

二、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1.结构形式混凝土砌体结构分为承重墙和框架结构两种形式。

承重墙结构主要依靠墙体的承重能力,适用于建筑高度较低的场合;框架结构主要由柱、梁、板等构件组成,适用于建筑高度较高的场合。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2.材料选用混凝土砌体结构的主要材料为混凝土、砌块和钢筋。

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砌块应选用质量好、规格统一的砌块,并进行质量检验。

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安装。

3.结构设计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等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墙体厚度的确定墙体厚度应根据受力情况、砌块厚度、抗震要求等因素进行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承重墙的墙体厚度为240mm,框架结构的墙体厚度为200mm。

(2)墙体高度的确定墙体高度应根据抗震要求进行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承重墙的墙体高度不宜超过3m,框架结构的墙体高度不宜超过4m。

(3)钢筋配筋设计钢筋配筋设计应根据受力情况进行确定。

具体包括钢筋直径、间距、弯曲等要求。

在配筋时应考虑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的锈蚀情况。

(4)节点设计节点设计应根据受力情况进行确定。

具体包括节点的连接方式、钢筋的弯曲和延伸长度等要求。

在设计时应考虑节点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施工技术1.施工前准备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施工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施工图纸的审核、材料的采购、施工现场的清理等。

2.基础施工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基础施工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基础开挖、基础垫层、基础钢筋的加工和安装等。

3.墙体施工墙体施工是混凝土砌体结构的主要施工环节。

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砌体结构指由砖块、石块或其他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墙体、柱子等建筑元素。

在建筑学中,砌体结构布置方案是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建筑物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砌体结构的合理布置方案不仅能提供稳固的建筑支撑,还能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利用效果。

一、砌体结构设计原则在进行砌体结构的布置方案设计时,设计师应遵循以下原则:1.结构的稳定性:砌体结构的布置方案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以承受外部力的作用。

例如,在设计墙面时,应合理配置支撑墙与受力墙,以确保墙体能够稳固地承受重力和水平力。

2.空间的利用效果:砌体结构的布置方案应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

例如,在设计房间隔墙时,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划分房间的大小和布局,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3.美观度:砌体结构的布置方案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外观美观度。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砖块颜色和纹理,以及设计特殊造型的墙面或柱子等,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4.施工便利性:砌体结构的布置方案应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和效率。

设计师可以合理规划砌筑顺序,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质量。

二、砌体结构布置方案的常见案例1.均衡分布方案:这种布置方案适用于需要提供均衡支撑的场合,例如高墙、大柱子等。

设计师可以将砖块或石块均匀地分布在建筑元素的整个结构中,以确保整体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2.重点支撑方案:这种布置方案适用于需要特别支撑的部位,例如悬挑结构、大跨度结构等。

设计师可以在特定的位置增加砌体结构的厚度或数量,以提供更强的承载能力。

3.装饰性布置方案:这种布置方案注重砌体结构的美观度和艺术效果。

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的整体风格和设计理念,选择具有特殊纹理或造型的砖块或石块,以增加建筑物的视觉吸引力。

4.空间划分方案:这种布置方案注重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利用效果。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房间隔墙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墙体的厚度和开口等,来实现不同功能空间的合理划分和灵活利用。

土木工程中的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

土木工程中的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

土木工程中的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土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

在土木工程中,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砌体结构由多个砖块或石块通过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

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工程中,具有承重、隔离、保温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一些主要内容。

一、砌体结构的设计砌体结构的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首先,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和使用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砌体类型,常见的砌体包括砖砌体和石砌体。

其次,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砌体结构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砌体结构通常会承受来自上方荷载的作用,因此必须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砌体结构的保温和隔音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

砌体结构的设计还需考虑施工工艺和可行性。

设计人员需要了解砌体施工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范要求,以便合理安排砌体的排列和固结方式。

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考虑砌体结构的维护和使用,例如设计合理的检修通道、防水措施等。

二、砌体结构的施工砌体结构的施工是砌体设计的实施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砖块和石块,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存放。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进行基础的施工,并按照规定的砌筑方法进行砌体的排列和固结。

这一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确保砌体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砌体结构的施工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细节。

例如,在进行砌体排列时,要确保砌体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以便施工后的整体结构牢固。

同时,施工人员还需注意砌体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以保证结构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此外,为了提高砌体结构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施工人员还需进行适当的加固和处理,例如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

三、砌体结构的质量控制砌体结构的质量控制是砌体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监控,以确保砌体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材料的选择和检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记录、结构的检测和测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室 。 地 下室 底 板 宜 每 隔 3 0~4 0 m 设 一后 浇带 , 并 注 明两 个 月
① 预制 板 的 布置 ( 板 的选 用 、 板 缝 尺 寸 及配 筋 ) 。标 注 预 制
板 的块数 和类 型 时 , 不 要 采用 对 角 线 的形 式 。因 为 此种 方 法 易
后 用 微 膨 胀 混凝 土 浇 注 。 不应 设 局 部 地下 室 , 且 地 下 室 应 有 相
2 O l 3年 第 1 期
5 0
TI A NJ I N SCI E NCE& TE CHNOL OGY
建设科技
张 冠 雄 张双 印 ( 天津市西青 区城乡建筑设计所
天津 3 0 0 3 8 4 )
浅谈砌体 结构设计
【 一 - J r - 】 从 实际工作 中总结 出砖混结构的设计 内容 、 难点和注意事项 , 尝试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个
切入点, 供 设 计 人 员在 交 审前 自审 和 审核 人 参 考 , 减 少差错 。
【 芙奠饲 】 砌体
设计
砖混
⑨ 新 建 建 筑 物基 础 不 宜 深 于周 围 已有基 础 。 如 深于 原 有 基 础, 其 基 础 间 的净 距 应 不 少 于基 础 之 间高 差 的 1 . 5 ~2 倍。 ⑩基 础 圈 梁 在 建 筑 人 口处 或底 层 房 间 地 面 下 降 处 应 调 低 标 高 。且 增 加 入 口两侧 构 造 短柱 将 上 下 两 段地 圈梁 连 接 。
② 索 混 凝 土 条形 基 础 下 不 必做 垫 层 , 但 其 内有 暗梁 时应 注
明 底部 钢 筋 保 护 层厚 为 7 0 mm或 做 垫 层 。 ③ 若 土 层欠 均 匀 , 则 宜 适 当加 高 地 圈 梁截 面高 度 , 以增 加 建 筑 物基 础 整 体 刚度 。 当 条形 基 础 上 首 层 门洞 的洞 口宽 度大 于 2 4 0 0 mm 时 , 如 要 考 虑洞 口范 围 内地 基 的 反 力 , 洞 口下 基 础 地 圈梁 截 面 高度 宜 加 大 。 ④ 条形 基 础 偏 心 不能 过 大 , 柔 性 基 础 必要 时 可 做 成 三 面支
同 的埋 深 。地下 室顶 板 应 考 虑施 工 时 材 料 堆积 荷 载 。 ⑥ 建筑 地段 较 差 , 基础埋深大于 3 m时 , 宜 建 议 甲方 做 桩
基础。
⑦ 地 面 以下 墙体 如 被 管 沟 消弱 较 多 , 应 考 虑 抗震 的不 利 影 响. 地 下 墙体 宜加 厚 或 由构造 短 柱 进 行 加 固 。 ⑧抗震缝 、 伸 缩 缝 在地 面 以下 可不 设 缝 。沉 降缝 两侧 墙 体 基 础 一定 要 分 开 , 缝 宽 除 满 足规 范 外 不 宜过 小 以防 沉 降缝 两 侧 建 筑 物倾 斜 后 相 撞 。
其 墙 下 荷 载 为 整 片 墙 的平 均 压 力 ,墙 体 各 段 的荷 载差 异 较 大
时, 荷 载较 大 处 的墙 下 基 础 是 不安 全 的 , 应人工调整。 1 . 2 上 部 结 构 部分 1 . 2 . 1 结 构 设计 说 明 主 要 是设 计 依 据 、 抗 震 等级 、 人 防等 级 、 地基情况及承载力 、 防潮 做 法 、 活荷载值 、 材料等级 、 施 工 中 的 注 意事 项 、 选用详图 、 通 用 详 图或 节 点 、 以及 在 施工 图 中未 画 出
造 成 线 的 交叉 , 宜 采 用 水 平 线 或 垂 直 线 的方 法 , 相 同类 型 的 房 间直 接标 房 间类 型 号 。 应 全楼 统 一 编 号 , 可 减 少设 计 工 作 量 , 也 方 便 施 工人 员 看 图。 板缝 尽 量 为 4 0 m m, 此 种 板缝 可不 配 筋 或 加一根筋。 布 板 时从 房 间 里 面往 外 布 板 , 尽 量 采 用宽 板 , 现浇 板
①刚性基础 ( 砖、 混凝土基础 ) 对于建于土层均匀 , 土 质
较 好 且 地 基 承载 力 不 低 的 地基 上 的砖 混 建筑 物 , 一 般 可 采 用 砖
基础 。
② 柔 性 基础 ( 混 凝土 基 础 ) 对 于 建 于 土质 较 软 , 且 地 基 承 载力 较 低 的 地基 上 的砖 混 建 筑物 , 一般 可 采 用 混凝 土基 础 。 此外 , 还 有 筏形 基础 、 桩基 础 。 1 . 1 . 2 基 础 设计 注 意 事 项 ① 在 墙 下 条 基应 考 虑 节 点 处 基 础底 面 积 双 向 重 复 使 用 的 不利 因素 , 适 当加 宽 基 础 。
承 一 面 自由 的板 。
而 通过 说 明来 表 达 的信 息 。 如: 正 负零 以下 应采 用 水 泥砂 浆 , 以
上采 用 混 合 砂浆 , 等等。 1 事项
⑤建筑地段较好 , 基础埋深大于 3 m时 , 宜建 议 甲方 做 地
基础 平 面 图上 宜加 指 北 针 。 基 础 正负 零 以下混 凝 土 按 现 行 规范 应 为 C 3 0 。 在 软 土 地 基上 的建 筑 应 控 制 建 筑 的 总 沉 降 量 ,在 地 基
1 基础结构 部分
1 . 1 基 础 的 选 择 1 . 1 . 1 条形 基 础
较 不 均 匀地 区应 控 制建 筑 的沉 降 差 , 砖 混结 构 对 差 异沉 降很 敏 感。 因建 筑 的实 际沉 降和 计 算值 是 有 差 异 的 , 很 难算 准 , 所 以应
从 构 造 上人 手 , 采用 整 体 性 强 的基 础 形 式 。 可用 J CC AD软件 自动 生 成基 础 布 置 和 基础 详 图 。应 注 意 ,在 使 用砖 混 抗 震 验 算菜 单 产 生 的砖 混 荷 载 生成 基 础 图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