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学案例资料
人类行为心理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人类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其心理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层面上的行为分析,旨在揭示人类行为的规律和特点。
以下是对人类行为心理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论的摘抄。
二、基础理论1. 霍尔的人格理论霍尔(G. Stanley Hall)认为,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
霍尔提出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两种观点,强调遗传和环境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摘抄内容:“人格的形成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决定了个体的基本心理结构,而环境则提供了个体发展的条件。
在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个体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影响。
潜意识心理过程包括本能、欲望、冲突等,它们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用以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发展。
摘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影响。
潜意识心理过程包括本能、欲望、冲突等,它们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本我代表个体的本能欲望,自我代表个体与现实环境的互动,超我代表个体的道德观念。
”3.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行为主义者强调观察、实验和客观研究方法,试图揭示人类行为的规律。
斯金纳(B.F. Skinner)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学习和改变行为。
摘抄内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学习和改变行为。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会根据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行为分析1. 需求理论需求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内在需求的驱动。
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组织行为学》常用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00001)

案例一:50年代初,弗考夫和中学时代的伙伴创办了科维特公司。
这家公司在益10年内把营业额从5500万美元提高到75000万美元,一跃成为零售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在60年代初,这家公司平均每7个星期增设一家大的商店。
很快扩充到了25家商店。
从一开始,科维特的管理就是集权式的。
总部操纵着所有的经营活动和其它各项政策,商店经理和其它管理人员只被赋予少的可怜的权力。
弗考夫经常四处巡视,直接管理相当大数量的商店,直到这一数量超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范围。
科维特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他所面临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当公司的商店还没有超过12家时,弗考夫及其总部的高级管理人员还能够亲临现场给各商店作领导。
但是,随着公司的扩大,面对面的监控,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变得难乎其难了。
后来,科维特公司在经营上的开始日趋严重。
最后公司不得不减少新店的增设,把注意力转向了现有的商店。
最后弗考夫仍然无法拯救公司,科维特公司被斯巴坦斯工业公司收购,弗考夫从舞台中心消失了。
问题:1、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使他获得了成功,也导致了他的失败。
这是为什么?2、科维特公司的发展,当面对面的管理变得不再可行时,为确保有效得监督管理,应当怎样进行组织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1、开始组织较小,采用的方法很使用这种较小的组织,随着组织的变大,管理者没有能力像以前一样的继续完成以前成功的方法,管理方法不适应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2、从组织变革的步骤着手分析。
案例二明娟不再和阿苏说话了。
自从明娟第一天到爱通公司上班,她就注意到了阿苏,阿苏总是表现得冷漠疏远。
开始,她认为阿苏是憎恨她的工商管理项士学位,她在公司的快速提升,或者是她的雄心壮志。
但是,明娟决心同办公室里的每一位同事都处好关系,因此她邀请他出去吃午饭,一有可能就表扬他的工作,甚至还同他的儿子保持联络。
后面省略。
问题:1、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2、威恩作为公司领导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否可行?参考答案或提示:1、由职权之争引发冲突,又因信息沟通障碍产生矛盾。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更年期”vs“青春期”案例(火药桶母亲VS小刺猬女儿)

案例
丈夫说王灵最近的情绪很不 稳定,王灵自己也意识到了,尤其 是每天不定时出现的虚汗和潮热更 让她如此烦躁。在单位,王灵尽量 控制,可回到家后,对女儿的嘘寒 问暖却被女儿冠之以“唠叨”,这 令她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一个脾 气暴躁的妈妈加上一个叛逆倔强的 女儿,无疑就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战 争。
建议
对于更年期的妈妈来说,生理上不适以及对衰老的恐 惧,使得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特别容易烦躁。更年期的妈妈 大都在事业上没有更大的发展,很容易把重心放在孩子身 上,对孩子过度关心,这样正好和孩子的逆反心理针锋相 对,使得矛盾更加激化。更年期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经常表 现出的焦虑症状包括:1、怕孩子闲着,把孩子时间占满 了,心里才踏实;2、怕孩子玩耍,把孩子攥在手心里, 母女冲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激烈;3、怕孩子出错,盯 着孩子的错误,放大孩子的错误,以反复提醒孩子的错误 为教育手段;4、怕孩子失败,学习成绩、考试名次像戴 在孩子头上的紧箍咒一样,让孩子每天战战兢兢地面对一 切。
案例
前两天,就读初二的小西进行了 一次学期摸底考,在吃晚饭时,王灵 问起小西考试的事。“这回考试别的 还行,就是物理考得不太好。”小西 的话刚开个头,王灵的声音就提高了 :“没考好,多少分?”“60。”“ 那跟没及格有什么两样,你这人就是 这样,人家女儿那么优秀,你就这么 没用……”小西强压住火,可王灵的 火气越来越大,什么“整天跟个没事 儿人似的,我说了等于白说”……女 儿一气之下,把饭筷一扔,跑到自己 房间去了。王灵跟过去,谁知女儿把 房门反锁了。一个气得躲在房间掉眼 泪,另一个则气得混身发抖,必须服 用血压高的药物。
其实,当更年期遭遇青春期,重要的是彼此理解,互 相体谅,硬碰硬的简单做法肯定不会取得好效果。妈妈应 该学会因势利导,缓解自己的焦虑心态,用爱来化解这些 冲突和对抗,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段人生中重要的转折 时期,才能恢复以往亲密的母女关系。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老年期精神虐待案例

案例二:
吴大爷和老伴都是大学的退休教授,养育了两个儿子,由于 小儿子身体不好,30多年来一直由老两口照顾。大儿子一家三口 是6年前从吴大爷家搬走的,搬走时儿媳妇提出,吴大爷的住房 在买断产权时她们出了3000元钱,现在房子的三间屋理应有她们 一间,她要向外出租这一间。儿媳妇的要求遭到了老两口的拒绝, 从那以后,老两口几年都见不到孙子一面,逢年过节两人拿着孙 子的照片直掉眼泪,在此期间,儿子也从不回家看望老人,老人 有病也不管。去年的一天,儿媳突然到老两口家,开口向他们借 10万元钱。吴大爷为了缓和关系,同意给儿媳3万,提出不用还 了。可儿媳听后,气得把老人家的东西砸得粉碎,扬言如果不借 钱就让他们过不好日子。果然,儿子和儿媳隔三岔五就来闹一次, 满嘴挖苦、讽刺、嘲笑的话语,后来两个人索性强行霸占小屋并 招来了房客。吴大爷在万般无奈之下在法院起境 老年期精神虐待案例
老人精神虐待案例
精神虐待是通过威胁、恐吓、侮辱、孤立等语言 或非语言的虐待形式造成老人精神创伤的行为。
案例一:
76岁的谷太婆是一位退休知识分子,养 育了一子二女,儿子在外地工作,大女儿一 家生活不错,谷太婆与小女儿一家住在武汉 市江岸区。由于心疼40多岁就下了岗的小女 儿,谷太婆每月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补贴小女 儿一家。然而,这些换来的不是亲情回报, 而是女儿无休止的极尽恶毒的漫骂。
人类行为学案例

关于杰夫的情形,以下哪条陈述提供了最 好的理解?选择并解释之。
A.杰夫得了一种称为恋童癖型性欲倒错的精神病。 B.杰夫的性取向不正常是由于他人格发育没有成熟。 C.杰夫自己有过被性骚扰的经历,所以从中引发了他对 儿童进展性骚扰的兴趣。 D.杰夫的社会处境不能给他提供有效的发泄途径。 E.杰夫的行为是道德败坏的、令人恶心的。
拉德太太说蒂姆一向脾气糟糕,但事后总是为之懊悔。 然而当社会工作者在场时,他很配合而且在整个谈话过程表 现得很友好。
关于蒂姆的状况,哪条陈述提供了最好的 理解?请选择并解释之。
A.蒂姆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可能也有行为障碍。 B.蒂姆这么做是因为他想得到关爱。 C.蒂姆发现要得到想要的,惟一的方法是感情用事。他没 有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展反思。 D.蒂姆这么做是因为他的学校没有充足的特殊教育资源, 他需要学校为他提供一个父亲的形象以代替他失去的父亲。 E.蒂姆是一个坏孩子,他需要学习遵守纪律和承担责任。
局限:学习方法仅仅关注行为本身。它没有考虑到感情 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人类经历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它无 视了情感在激发行为时所起的作用。它也忽略了人类行为中 遗传的作用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学上的决定因素,这些决定因 素会使个人、家庭和群体面临产生许多负面的生活问题的风 险。
陈述D代表社会的、群体的、社区的 以及组织的方法。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章 理论

1. 精神层次理论
观点:人的精神活动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 发生和进行(如: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
情感等)
精神层次包括三个层次: • 意识:个人在任何时刻觉察到的感觉和体验 • 前意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它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
所有的口误都是潜 意识的真识的流露。
3.心理(性)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 ,尤其是性本能,它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
性器期 生殖期
“性”是泛性,包括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有 机体快感的一切活动,如父母爱、子女爱、 肛门期 一般人的爱以及对具体对象和抽象观念的 忠诚等。 潜伏期
口欲期
性驱力
发展 生理 性本能满足的主要方式 阶段 部位 口欲器 嘴 通过咀嚼、吸吮或咬东西。性本 (0-1) 能是通过口腔而满足的 肛门期 肛门 随意大小便是婴儿性本能的最主 (1-3) 要的满足方式 性器期 性器 儿童自3岁即开始性生活,即恋父 (3-6) 官 情结、恋母情结。 潜伏期 无 (6-12) 两性器 (12岁 后) 被转移
婴儿前期 信赖VS不信 学习相信别人 满足自己生理 (0-1岁) 赖 上的需要 婴儿后期 自主行动VS 学习独立行动 (1-3岁) 羞怯怀疑 学前期 自动自发VS 试着做一些并 非自己力所能 (3-6岁) 退缩愧疚 及的事情,以 获得主动感。
母亲或照 婴儿哭闹时, 父母是否应及 顾者
时出现?
父母
父母对儿童态度 是应该溺爱包办? 还是严厉责罚?
2018122019弗洛伊德阿德勒所有的动机都归因于性和攻击人主要受社会影响和追求优越所驱使重视无意识对人性采取悲观态度认为人很少有没有选择权认为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发看重过去经历对行为的影响强调未来期望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类渺小无能被本能所支强调人性自主认为个体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与创造自己的生活生物学定向的本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1220201820经典案例
心理学案例分析-性格分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性格分析一、人怎会变成“狼”?[现象实例] 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
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
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心理点评] 人们不禁会问,这位8岁的女孩,她原来是人呀,怎不具人的禀性变成“狼”了呢?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由于这位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
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
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机构,但没有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
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
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
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
狼孩卡玛拉被带回人群中生活后,经精心护理和培养,逐渐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二、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
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
第二章 行为科学理论

个体 激励 理论
个体激励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强化理论
行为 科学 的 发展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1908-1971) 马斯洛(1908-1971)美国著名 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 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 主要著作: 人类动机的理论》 主要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 1943)、 激励和人》 1954) )、《 (1943)、《激励和人》(1954)管理词典》指出: 科学主要是对有关工作环境中 个人和团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和 解释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说。 解释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说。 其应用包括信息交流、创新、 其应用包括信息交流、创新、 变革、管理风格、 变革、管理风格、培训和评价 等领域。 等领域。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 一种最优的工作环境, 一种最优的工作环境,使每个 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的目标, 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的目标,又 能为实现个人的目标有效地作 出贡献。 出贡献。
人际 关系 学说 的 产生
1932) 1. 霍桑实验 .(1924 - 1932) 在美西 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 系列实验 照明实验: 工作环境, ① 照明实验 : 工作环境 , 物资条 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继电器装配室: 工作条件→ ② 继电器装配室 : 工作条件 → 职 工情绪; 工情绪; ③ 访谈:真实感受; 访谈:真实感受; 接线板小组:非正式组织。 ④ 接线板小组:非正式组织。 结论: 结论: 1工人之间的默契制约生产率的提高 非正式团体” 2“非正式团体”的存在 非正式团体 非正式团体” 3“非正式团体 ” 中存在 “ 自然领袖 ” 非正式团体 中存在“ 自然领袖”
一、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
(Interpersonal Approach) Behavior Approac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评估社会功能的方法
陈述A代表医学方法。
这种方法直接面向已经被确诊的疾病和障碍的治疗。医学方法意味着 健康是一种没有疾病和障碍的状态。问题的诊断是以《美国精神病协会 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第四版)(DSM~IV)中对失常的定义为标准的。 尽管第一个案例没有进行DSM诊断,那个案例中的陈述A假设存在一种 由组织引起的失调;也就是说,它通过用疾病打比方来构建在该案例阐 释中所指出的组织问题。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案例
案例2——琼·戴维斯
琼·戴维斯是一个19岁的女孩,她在大学里碰到了问题。 她搬出了宿舍,因为她怀疑别的同学想毁掉她的生活。她以 前的一个舍友说,琼常常彻夜不眠,朗读《圣经》并且莫名 其妙地发笑。琼声称她有特殊力量,因而宿舍的其他学生对 她心怀妒意。这些所谓的特殊力量究竟是什么?她对任何人 都守口如瓶。每当问起她的时候,她总是报以奇怪的笑容。 她母亲发现她最近已经不去上课了。邻居抱怨道,琼在她的 卧室内跺地板,跺脚声整晚不绝于耳。每当母亲对她提及此 事,琼总是说末日将临,她要做好准备。琼告诉社会工作者 说,上帝一刻不停地跟她说话,告诉她需要做好准备。至于 她在准备什么,琼说她不会告诉任何人。她的母亲吓坏了, 因为现在的琼与她先前了解的女儿判若两人。琼不吃饭而且 打扰邻居,她对此忧心忡忡。
关于杰夫的情形,下列哪条陈述提供了最 好的理解?选择并解释之。
A.杰夫得了一种称为恋童癖型性欲倒错的精神病。 B.杰夫的性取向不正常是由于他人格发育没有成熟。 C.杰夫自己有过被性骚扰的经历,所以从中引发了他对 儿童进行性骚扰的兴趣。 D.杰夫的社会处境不能给他提供有效的发泄途径。 E.杰夫的行为是道德败坏的、令人恶心的。
陈述B代表心理动态方法
这种方法当然是以弗洛伊德的工作和对包括自我心理学在内的分析 传统的理论修补为基础的。该方法的重点是探索行为症状的原因,这种 分析传统运用不同的方法对许多人类行为问题提出了质疑。评估集中在 症状和探索症状的原因方面。这些原因可能是生活中的创伤事件或者过 去的经验。例如,抑郁可以归因于丧失爱人或者内化的愤怒。因此对应 的干预应关注于消除行为症状。
案例3——杰夫·约翰
杰夫·约翰是一名27岁的男子,曾因为两起不当性行为而 被逮捕过。他被指控与两名来自他手下童子军团的男孩发生 性行为。杰夫以前曾被捕过,并被确认与多名未成年人发生 性行为,但是以就医为名被暂缓服刑。实际上,杰夫与他的 同龄人从不来往。他与父母同住,最近被一家回收旧报纸的 公司聘为卡车司机。他的监督官终于发现,杰夫之所以长期 从事这份低收入的工作,主要是因为这份工作最靠近一个贫 困地区,他经常用钱来换取他与儿童的性行为。
局限:学习方法仅仅关注行为本身。它没有考虑到感情 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人类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忽 视了情感在激发为时所起的作用。它也忽略了人类行为中 遗传的作用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学上的决定因素,这些决定因 素会使个人、家庭和群体面临产生许多负面的生活问题的风 险。
关于琼的处境,下列哪一条陈述提供了 最好的解释?选择并解释之。
A.琼得了精神分裂症。 B.琼对他人极端恐惧,故从宗教信仰中寻求解脱。 C. 琼想通过与别人断绝来往的方法来缓解适应大学和成人 早期生活的压力。 D.学校拒绝提供帮助导致她在幻想和逃避行为中寻求解脱。 E.琼想通过玩世不恭的方法来逃避日常生活中的压迫性的 社会期望。
局限:这种方法的危险在于,基于理论病因学(etiology)上的可疑假 设,即对疾病起源和原因的研究,可能会给案主贴上越来越多的病理学 的标签。就是说,这种方法偏重于探索症状的原因而不是描述现有的征 候群,该征候群与案主已经建立的疾病系统相联系,如案例中陈述A所回 答的那样。
陈述C代表学习途径。
这种方法假定人们的适应和不适行为是习得的。因此干 预方法是,通过控制那些保持适应和不适行为表现的事件和 后果来使案主学习新的行为。
拉德太太说蒂姆一向脾气糟糕,但事后总是为之后悔。 然而当社会工作者在场时,他很配合而且在整个谈话过程表 现得很友好。
关于蒂姆的状况,哪条陈述提供了最好的 理解?请选择并解释之。
A.蒂姆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可能也有行为障碍。 B.蒂姆这么做是因为他想得到关爱。 C.蒂姆发现要得到想要的,惟一的方法是感情用事。他没 有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D.蒂姆这么做是因为他的学校没有充足的特殊教育资源, 他需要学校为他提供一个父亲的形象以代替他失去的父亲。 E.蒂姆是一个坏孩子,他需要学习遵守纪律和承担责任。
案例4——蒂姆·拉德
蒂姆·拉德是一个7岁的男孩,学校教导员提到他是因为他 逃学而且经常与其他学生打架。蒂姆和他的兄弟、姐妹和父 母住在一个西南小镇的贫民区。蒂姆两岁半的时候,他父亲 就抛弃了家庭。他的父亲是个酒鬼,曾经官司缠身。蒂姆非 常冲动,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他的老师说他经常误解 他人的行为。例如,一天,在课堂上他撞了一个男孩一下, 那男孩告诉他小心点。蒂姆反唇相讥,“少来教训我”,并 且继续攻击其他人。蒂姆很难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读书。蒂姆 的母亲工作时间长,她说当她从餐馆下班时已经筋疲力尽。 她说她不敢确定她还能管教他多久。
局限: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它只是集中讨论了疾病与障碍的预防 或治疗,生活问题实际上被忽视了。随之产生了一种危险,即生活问题 可能被视为疾病或医学问题。例如,离婚引起的正常焦虑可以用那些专 门为焦虑障碍设计的医学方法来治疗,尽管并不存在真实意义上的焦虑 障碍。医学方法基本上是个人导向的;它没注意到很多个人的问题从根 本上说是一个人外部环境中多种变量引起的结果。
杰夫12岁的时候曾与一个比他年长的男子发生了性行为。 这种性关系保持将近5年。他还记得8岁的时候,他在学校的 一个柜橱中被一个比他年长的男孩抚摸过,不过他现在对这 次经历的记忆变得模糊了。自从停止去见那个年长的男子之 后,杰夫再也没有与16岁以上的男性或女性发生性行为的经 历。他偏爱与小男孩发生性行为,并且绘声绘色地讲述他们 在感官上是如何刺激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