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用率, 种植 后 须覆 土 均 匀 , 清理 畦 沟 。 出苗 后 1 合培 土 5d结
施 复合 肥或 尿 素 10 2 5k /m ̄ 5 — 2 g h 。 6 田间管理
61 覆 盖 稻 草 .
选 用 良种 , 东 农 3 3 粤 引 15 3 、 如 0、 8 — 8 金冠等 品种 。
种 薯【 ” 。
马 铃 薯结 薯 较浅 。 表 土 7 1 m 处 , 般苗 高 1 m 在 ~ 0c 一 0c 左 右 时 , 合 中耕 追 肥 进行 浅 培 土 。 茎 膨 大期 , 合 清 沟 结 块 结 深培 土 、 草 , 保持 表 土疏松 、 除 可 通透 , 少土壤 水 分蒸 发 和 减
22 种薯切 块 .
从 中部横 切下 块 茎 , 顶端 处纵 切 为 2 4块 , 个切 块 须 — 每
积水 , 降低雨季畦面湿度 , 提高商品率。
63 科 学 灌 水 .
留 12个 芽眼 并 且 连结 顶 端 部位 。 薯 基部 按 1 2 芽 眼 ~ 种 ~ 个
切 为 1 , 意 刀 口消 毒 , 免 交 叉感 染 。 块 注 避 将切 好 的薯 块 切 口向 上放 置 , 铺 , 瑞 毒霉 或 甲基 托 布 津 10 0 15 0倍 平 用 0 ~ 0
液 喷 雾 , l 2d后 即可催 芽 。 隔 ~
23 催 芽 .
马铃薯出苗期 , 适宜的土壤持水量 为 5 %~0 块茎 0 6%,
形 成 和膨 大 期 为 7 %~ 0 , 长 后 期 以 6 %左 右为 宜 。 0 8% 生 0 其 生 长期 的水 分 不宜 过 多 , 否则 土壤 透气 不好 , 导致 烂 薯[ 因 5 1 。
薯优 质 高产栽 培提 供参 考 。 关键 词 冬种 马铃 薯 ; 高产 ; 培技 术 栽 中图分类 号 ¥ 3 文献标 识码 B 52
云南大关县冬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

追 施化 肥 时肥 料 与薯 苗要 相距 一 定距 离 。施钾 肥 1 0 k g /亩 在现
、
播 种前 准备
1 、 选 种、处 理
在大 关 县 农 业 局 的组 织 、指 导 和 党 委政 府 的 配 合 下 ,根 据 蕾 期施 1 次 结 薯肥 ,不 能使 化肥 沾 到叶 片和 直接 接 触到 根部 ,施
通 透性 良好 的 土壤 对 于 马 铃 薯生 长 的 旺 盛性 ,根 系 发达 性
以及 块 茎膨 大速 度有 积极 意 义 。土壤 通透 性 可通 过 中耕培 土 创造
播 种或 催芽 前将 选好 的 5 0 g以上 大小 基本 一 致种 薯进 行切 良好 环境 ,是提 高 品质和 商 品率 的措 施之 一 。培 土可 防止 水 分蒸 块, 切 块时 应注 意 芽眼分 布 ,从芽 眼 空隙处 切开 ,充分利 用 顶芽 , 发 ,减少 干 旱 ,增加 植株 埋 入土 中的 节数 和 匍匐 茎的 数量 ,防止 每 个 切块 最好 有 2 个 芽 眼 。根 据 薯种 形 状 和 大 小 ,5 0 g以 下薯 由阳光 照射块 茎 而导 致薯 皮 发绿 降低 品 质 ,从 而 形成 较 多 、较 大 种 不切块 , 直接 播种 , 整薯播 种 。 再 大的 种薯 顺顶 纵切 1 刀成 2 块, 的块 茎 。培 土应 尽量 将垄 面 培宽 、培 厚 ,以利 于 结薯 。第 一 次 中 1 0 0 g种薯切 成 3 块, 更大 者每 块薯 重 3 5 g左 右 , 纵 向切 成 4 块。 耕培 土在 出苗后 清沟 进行 ,为防 止薯块 露 出地 面 或表 皮被 晒绿 ; 切 刀要 用 7 5 %酒 精 或 1 % 高锰 酸 钾溶 液进 行 消毒 ,切 块 时发 现 肉 在株 高 1 5 c m 左 右 时 进 行第 二 次 中耕 培土 ,第 3 次 中耕 培 土 在
冬种马铃薯免耕覆盖稻草栽培技术

一
定时 间 ,捞起 置于通 风处晾 干待切种 。推 荐使用 美国杜
邦 公司生产 的特效杀 菌剂杜邦克 露 10 兑水 5 k 0g 0 g,浸泡种 薯 3 mi 。每 1 0 可消毒 种薯4 0 0 k 。切种 原则 : ~5 n 0g 0 ~5 0 g
尽 可 能 利 用 顶 端 优 势 ,保 证 每 个 切 块 有 1 芽 眼 ,每 个 切 块 个
中 国园 艺文摘 21年第7 0o 期
冬种 马铃薯免耕 覆盖稻草栽 培技术
张召琼
( 东省 兴宁市种子公 司,广 东 兴 宁 54 0 ) 广 15 0
摘 要 : 介 绍 冬 种 马铃 薯 免耕 稻 草 覆 盖 栽培 技 术 ,主 要 包括 选 地 和 整 地 、选 择 良种 、种 薯 消 毒 切 块 、 催 茅 、适 时
割 晚 稻 尽 量 低 割 禾 桩 ,最 好 是 平 地 割 。 宜 趁 晚 稻 收 割 后 土
壤仍湿 润 ,抓紧时 间整地 ,做好 分畦开沟 :畦宽 12 .m,沟 宽0 3 .m左右 ;沟 的深度按沟 的用途以及 沟泥用途 来定 ,排
灌 、人 行 兼 用 的 沟深 0 2 .m左 右 ,环 田沟 深 挖 约 0 3 ,人 行 .m 沟深0 1 .m即 可 。 一 般 排 灌 沟 和 人 行 沟 相 间 开 挖 , 将 挖 起 来 的 泥 土 敲 碎 并 均 匀 地 铺 在 畦 面 上 ,畦 面 做 成 弓 背 形 ,以 利 于 排 除 畦 面 积水 。
3 4 催 芽 .
马 铃薯在 收获 后有4 ~5 d 0 0 的休 眠期 ( 同品种休 眠期 不 各 异) ,凡未 萌发的种薯都要 进行催 芽 ,在播种前都要进 行
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

首占 镇地处长乐市内陆城郊 ,闽江支流洞江流 域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冬少严霜 ,气候 温暖,阳光 充足 ,雨 量充沛 ,适 宜马铃 薯冬季种
植 。近几 年马 铃薯 已成首 占镇 礼 元 、赤 屿 村 的冬 种
2 种薯处理
2 1 催 芽 . 首 占镇 冬 种 马 铃 薯 品 种 大 多 是 从 黑 龙 江 省 调
21第 期 0年 6 1
福 t 然 琅 舛
6 3
冬 种 马 铃 薯 栽 培 技 术
刘 学华
( 福建 省长 乐市首 占镇农 业服务 中心 3 00 ) 5 22
摘 要 :从 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播期选择、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 了冬种马铃薯的栽
培 技术 。
关键词: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品种选择
Cu t a i n t c n q e o o a o i n e e s n l v t e h i u fp t t n wi t r s a o i o
LI Xue h U — ua
(h uh nTw giu ueSri et ,C ageCt, u a rv c 5 22 S oza o nA r l r e c C n r hn l i Fj npoi e 00 ) c t ve e y i n 3
t ame t o i g d t ee t n,f l n g me t i l a v s. r t n ,s w n ae s lc i e o i d ma a e n ,t e mey h r e t Ke r s y wo d :W i trp t t ;c l v t n tc n q e ;v rey s l cin n e o ao u t ai e h i u s a it e e t i o o
冬作早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3 m高左右 ( 2月上旬 至中旬 ) 用清 季 , 亩 市场上无鲜马铃薯 , 上市价格高 。 药液喷 射消毒 , 湿即可 ; 喷 小薯 以整薯 3 c 0 0担追施提苗肥 。在马 铃薯 批 收挖 , 由农民专业 合作社 , 批次 分 作 种 , 催芽 直 接 播 种 。 播 种时 间 以 1 粪水 2 ~3 不 1
亩 产值 3 8 .元 ,除 去 亩 生 产 性 投 入 27 7 60元 , 收 益 达 3127元 , 目前 亩 5 亩 3 . 是
亩播植 850~95 0株 。按 行距 3 ~ 0 0 3 4c 砍沟 , 0m 在沟 内每 1 3~1c 摆播 1 7m 块或粒薯种。大田施足有机 肥 , 亩施 每 农家 粪 杂吧 5~8 加 过磷 酸钙 3 ~ m 5 4k 、 0 g 油枯 2 ~3 k , 合后均 匀撒 于 5 0g 混 播种沟内 ,另亩用清粪 3 ~5 0 0担加碳
铵3 5~4k 施于播 种沟 , 摆播 种薯 , 0g 再
芽眼 向上 , 覆土盖种 。
四 、 膜 覆盖 。 薄 揭膜 除草
奇 育苗薄唳 )
冬作
c 后 的 1 b ~2月,伶查病 及 防治 , 并加强田间管理与
畦, 垄面宽 2 垄沟深 2 ~2 c 沟 宽 m, 3 6m、
3 ~4 c , 到 垄 面 沟 底 平 直 , 于 排 2 0m 做 利 水 及 田间操 作 。 二 、 薯 消 毒 , 期 播 种 种 适
套 ;
千 粒 重 )计 算 理 论 产 量 , 后 以 田 间 实 , 最
产为准。 二 、 果 与 分析 结
产 技 术 , 选 分 蘖 力强 的 穗 粒 并 重 型 品 首
播 种 的播 后 要轻 轻 覆 盖 一 层 薄 土 ( 以
越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
1选择 良 种 : 市 2 0 年 冬 季 芽眼 , . 我 05 以保证 顶端优 势 。每 亩约切 1 — 3 厘 米 ,行 距 5 一 6 厘 米 , 7 3 O o 每
引 试6 新 品 种 , 与 克 新 3 对 照 , 种 薯 1 5 斤 ,将 切块 后 的 种 薯 的 亩4 0 -4 0 穴 。 土 壤 肥 力 高 的 田 个 号 2公 0 O 50
齐 度 差 ,幼 苗 出 土 后 需 肥 逐 渐 增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近年来, 沿海冬季种植马铃薯
时 冷 时 热 , 广 面 积 不 大 , 了 受 推 除
播种适期 约束 、 期遭受“ 后 晚疫病 ”
危 害 外 , 一 因 素 是 引 进 的 品 种 不 另
适 销 , 加 工 型 ” 种 缺 少 , 成 种 “ 品 形
55 备 品种固有特性 , 眼浅 , 2具 芽 薯 期 太短, 产量不高。采用穴播方式 , 窄 些 。 在 翻 犁 前 , 亩 施 用 1o 一 每 5o 型圆长 , 皮柔嫩 , 泽 光滑 , 中 表 色 大 先 开 穴 后 播 种 ,再 施 盖 种 肥 或 覆 2o 公 斤 水 肥 或 土 杂 肥 泼 施 后 翻 5o 犁。马铃薯的NPK一21 。由于马 :: :: 4
名次排列 与产 量分别 为 : 东农3 3 横切面沾上 草木 灰或石 灰 , 0, 以防止 块 可 密 些 。 12 公 斤 / ; 1 、2 5 斤 / ; 水分蒸发 , 持块茎 内部 的生理平 35 亩 荷 4 18公 亩 保 二 、 肥 与 田 间管 理 施 早 大 白 、2 1 斤 / ;金 山 1号 、 衡 。 18公 亩 1精 细 整 园 与 增 施 基 肥 : 铃 . 马
冬播马铃薯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玉北 国艺
栽培技术
冬 播 马 铃 薯 高 产 栽 培 关 键 技 术
李拴曹 王 向东 刘 峥
冬播 马铃 薯 通常 在 上 年 l 份 至 翌 年 1月 份 2月 时 ,2月 下 旬 至 翌 年 1 上句 冬 播 马铃 薯 , 中薯 l 月 大
完成播种。 冬播 马铃 薯 高产 栽 培 技 术是 陕 南 秦 巴 山
较 好 的 应 用前 景 。
1 主 要 特 点
品性 及市 场 价 值 。
3 病 害 减 轻 。 播 种 期 提 前 l 2个 月 , 育 期 延 ) ~ 生
长 , 充 分 利 用 前 期 的 阴凉 天 气 , 长 后 期 还 能 减 可 生 少 晚 疫病 等 病 虫 危 害 。
1 突 出一 个 “ ” 。 马铃 薯 冬 播 后 , 冬 时虽 ) 早 字 越
铃 薯种 薯 贮存 的适 宜 温度 范 围 内 , 因此 冬 播 种 薯 既 不会 受 冻 , 又有 效 地 减 少 了种 薯 养分 消 耗 。
2 适 宜 区域
2 增 产 幅度 大 , 品性 好 。 试 验 , 铃薯 采 取 ) 商 据 马 冬 播 地膜 栽 培 后 ,一 般 可较 春播 的增 产 85 .%。 同
5 分 苗床 管 理 。 理后 的薯 苗 整齐 排 列 在 分苗 ) 处
床 中 , 距 保 持 3 m , 时 浇 水 , 苗 棚 内 温 度 维 株 0e 适 分
持 2 C, 度 为 9 %, 5q 湿 0 假植 时间 以 5 7天 为宜 。 ~ 23 整 地 定植 . 定 植 前 1周 ,每 6 7m 优 质 腐 6 施
床假植。
冲施 1次腐 熟 液 态 饼 肥 , 用 浓 度 为 1 %~ 0 浇 使 5 2 %,
马铃薯克新3号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 薯是 同安 区 一项 冬 种优 势 的蔬 菜 作 物 品种 , 植 种 马铃 薯 对 增加 农 民 收 入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门 市 同 安 区从 1 厦 1 月 中 旬 至 翌 年 4月 上 旬 的 积 温 为 2 2 0℃ , 年 无 霜 期 6 全 3 5d 非常适 宜 冬种 马铃 薯 栽培 。 铃 薯 品种 克新 3号 已成 2 , 马 为 同安 区 主栽 品 种 , 绍该 品 种 高产 栽培 技 术 , 介 以促 进该 品
现代农 业 科技
21 年第 l 01 6期
园 艺学
马铃 薯 克 新 3号 高产 栽 培 技 术
张 发 治
( 建 省 厦 门 市 同安 区 良种 繁 育场 , 建厦 门 3 10 福 福 6 10)
摘 要 介 绍 克 新 3号 马 铃 薯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 包括 种 薯 选 择 、 薯 处 理 、 种 、 植 、 盖 稻 草 、 肥 、 水 、 虫 害 防 治 等 方 面 内 容 , 为 种 播 种 覆 施 管 病 以 马铃 薯 高产栽 培 提供 参考 。 关 键 词 马 铃 著 ; 培 技 术 ; 产 栽 高 中图分类 号 ¥ 3 文 献标 识码 B 52 文 章 编 号 10 — 7 9(0 1 l — 1 7 01 0 7 5 3 2 1 )6 0 1 -
足 有 机 肥 , 施 磷 钾 肥 ” 原 则 。 肥 占总 施 肥 量 的 6%~ 增 基 0
眠 期 的块 薯 。 定播 种适 期 , 根据 前 作 , 理进 行 安 排 , 确 要 合 能
在 翌年 雨 季 前收 获 , 确保 整 个 生 育 期 10d左 右 的原 则 , 2 在 同安区 1 1月上 中 旬是最 佳播 种 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1选地
马铃薯在砂土、泥地均可栽培。
但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pH值5.5~6.5的微酸性砂质土壤种植,马铃薯生长快、成熟早、结薯多、皮光滑、病害轻、便于收获、产量高、商品性好。
马铃薯属茄科作物,忌与其他茄科作物连作或集中混作。
2整地
前作收获后,用旋耕机翻犁破碎土壤,再用整畦机按畦带沟宽110 cm的规格起垄整畦,垄畦高30 cm、宽80 cm,两畦间沟宽20 cm。
起垄机起垄后,再人工精细整畦,做到细碎、整齐。
3种薯处理
3.1精选种薯
健康种薯应为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伤冻、薯皮光滑、色泽新鲜的幼嫩薯块。
而表皮龟裂、畸形、生有病斑、受冻发僵以及退化的块茎应一律淘汰。
对于圆形或椭圆形块茎的品种,如果其中混有长形、尖头、纵裂现象的块茎,就可认为是退化或受病毒感染[1]。
用这种块茎作种薯,会增加田间退化率和病毒感染,降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3.2种薯切块
为了节约用种和保证种薯大小一致,播种前稍大的种薯需切成几块作种,小块薯应在没牙眼的地方切1刀,切块后氧气可从切口顺利进入薯内,从面加速酶的活动,打破休眠。
从顶部斜或纵切,注意不伤牙眼,使每块种薯上都分配有顶部牙眼。
3.3种薯消毒
每切完1个种薯,切刀应放进消毒液0.1%高锰酸钾,或75%酒精,或0.5%福尔马林溶液消毒1次[2]。
将种薯用0.5%福尔马林溶液浸20~30 min,捞出后放成堆,用薄膜覆盖闷种6~8 h,可有效防止种薯携带病菌。
3.4种薯催芽
切块摊晾1~2 d后的种薯,用1个单位赤霉素(即1 t水+1 g赤霉素)浸种10 min。
捞起后按一层湿润沙床、一层种薯埋入,覆盖薄膜进行催芽,能有效打破种薯休眠,出苗快且整齐。
4播种
4.1播种期
马铃薯喜冷凉,不耐高温,应根据气候和鲜薯提早上市期确定最佳播种期。
冬种马铃薯应选择12月上、中旬,待气温稍降时播种。
过早,则温度高,容易烂种,难以全苗、幼苗生长不良以及幼苗期无法避开霜冻;过迟,则推迟鲜薯上市,生育后期遇到春雨容易发生病害,遇春季高温导致早衰,影响产量。
4.2播种密度与播种量
双行三角形种植,每穴播种1块小种薯或经分切的薯块,株行距各15 cm左右,需种薯2 250~2 700 kg/hm2。
4.3播种方式
用小抹壁刀挖1穴种1个薯,深度以土盖密种薯为宜,播完后在种穴上再一次盖一把土杂肥。
已催芽播种的,芽向上,并按芽长短不同分区播种,有利于出苗一致[3];未经催芽的,种薯宜倒放,芽眼朝下,以利于早发根、吸收水分、早出苗。
5田间管理
5.1培土
马铃薯在通透性良好的土壤里生长,根系才能发达,块茎才易膨大,稻草包芯加上培土可创造通透性好的土壤环境,可使植株埋入土下的节数增多,增加匍匐茎的数量,形成更多
和更大的块茎;稻草包芯又可增加畦面的土壤拉力,防止干旱裂畦块茎见光导致的薯皮发青,以提高品质,提高商品率。
下种后在畦面均匀覆盖1层稻草,用量约2 250 kg/hm2,随即结合清沟进行第1次培土,并覆盖稻草,培土厚需达5~8 cm。
第2次培土在株高15 cm左右时进行,封垄前进行第3次培土。
培土应尽量培宽、培厚,以利于结薯,还可防止薯块露出地面或表皮被晒绿。
5.2合理灌溉
5.2.1灌溉水质要求: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规定。
5.2.2灌溉方法:根据冬种马铃薯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特点和气候现状,相应加强灌水管理。
(1)播种灌溉。
播种灌溉有干种和湿种2种方法。
干种为先播种,播种后立即灌半沟跑马水,结合畦面浇水,土壤吸湿后立即排干;湿种为先灌水,土壤吸湿后排干,隔天播种。
(2)发芽期,即从下种到幼苗出土(20~30 d)。
冬种马铃薯下种到发芽正值秋冬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水,灌水以随灌土壤吸湿后随排的跑马水方式为宜,保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供幼芽正常生长需要[4]。
(3)幼苗期,即从出苗到团棵(10~15 d,下种后30~45 d)。
出苗后,如果遇到干旱,需再灌半沟跑马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4)发棵期(现蕾期),即从团棵到初花是马铃薯地上部迅速生长的时期(20~25 d,下种后50~70 d)。
此时,茎叶生长繁茂,块茎开始形成和膨大,需水量微增,要特别注意保持水分充足。
若遇干旱,要及时灌水或留沟底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5)结薯期,即从开花到茎叶枯黄(50 d,下种70~120 d)。
现蕾后茎叶达到最大值,地上部蒸腾旺盛,地下茎生长也极迅速,此时需水量最多,应经常保持畦面湿润状态,以利于块茎的膨大。
成熟期水分不宜过多,避免因水分过多导致烂薯和贮运烂薯,特别是后期春雨季节要注意开沟排积水。
5.3施肥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的作物,尤喜有机肥,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需要消耗很多养分,在肥料三要素中,对钾肥需要量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氮、磷、钾比例(N∶P2O5∶K2O)一般为2∶1∶4。
5.3.1重施基肥。
播种时施三元复合肥1 125 kg/hm2于行中间,肥料应避免接触种薯。
下种后用土杂肥11.25 t/hm2盖种。
5.3.2早施速效提苗肥。
当幼苗出土80%~90%,应重施1次结薯肥,用碳酸二氢铵375 kg/hm2加过磷酸钙375 kg/hm2,对水22.5 t/hm2进行条施。
5.3.3施好结薯肥。
在现蕾期(约下种后50~70 d)施1次结薯肥,施三元复合肥225 kg/hm2于植株周围,化肥不能沾到叶片和直接接触到根部,防止伤苗[5]。
6病虫草害防治
实行无公害生产,需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合理使用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安全农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矿物质农药,同时注意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及间隔期,防止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等农药残留超标。
6.1草害防除
在播种前后灌跑马水湿润土壤的同时,用乙草胺1 500 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畦面进行防除。
6.2虫害防除
危害马铃薯苗期的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和蚜虫。
地老虎咬苗造成缺株断垄,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或用2.5%敌百虫粉剂30 kg/hm2加细土150;kg/hm2制成毒土或灌根防治,或用乐斯本1 000倍液灌根防治。
蚜虫可用敌敌畏2 250 g/hm2或10%吡虫啉可湿
性粉剂150~225 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防治。
6.3病害防除
马铃薯生长中、后期主要有晚疫病、霜霉病、青枯病等病害,在发病初期,用甲霜灵8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于晴天露水干时喷雾防治。
发现青枯病要整株拔除、集中焚烧处理,或用20%石灰水4 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500倍液、77%可杀得喷防。
还要在病穴及周围撒石灰或用0.5%福尔马林溶液灌根消毒,再喷施100 mg/kg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防止病害蔓延危害。
发生晚疫病时,可用金霜多米尔1 500 g/hm2或58%甲霜灵锰锌1 800 g/hm2对水600倍液喷防。
发生早疫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50%扑海因1 000倍液喷防。
6.4防冻害
冬种马铃薯常受霜冻冷害的影响,严重时造成马铃薯冻伤、冻死,在栽培上采取健身栽培和农业措施,可防止或减轻冻害。
6.4.1防徒长。
在马铃薯的现蕾期(播后50~70 d),用15%多效唑525 g/hm2对水900 kg/hm2均匀喷雾,可防止马铃薯植株徒长,促进植株横向生长,使植株矮化、叶片厚、茎杆粗、叶色加深,增强抗寒力,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并有效地减轻霜冻寒害,同时可促进地下部生长,加速块茎膨大,提高产量。
6.4.2增施热性肥料。
适当增施热性肥料及含钾肥料如草木灰、火烧土等。
因热性肥料可增加地温,钾能影响细胞的透性,提高细胞的浓度,从而增强抗寒性。
6.4.3灌水保温。
寒流降温来临前1~2 d,往畦沟灌半沟水,畦面保持湿润,以增加土壤的热容量和降低导热率,提高地温,减轻冻害,寒流过后即排干水。
6.4.4熏烟驱霜。
在霜冻来临当夜23:00左右,用炉或废旧铁桶装稻谷或锯木屑,泼少量废柴油或废机油,上面覆盖少许土,按1 hm2田放75个的标准进行熏烟,以改变小气候,达到驱霜防霜目的。
6.4.5及时洗霜减轻冻害。
下霜后,应早巡查,发现植株有霜,抓紧在早晨化霜前及时喷水洗霜,既清洗霜水,又缩小温差,防止生理脱水以减轻冻害。
7收获
当马铃薯植株停止生长,茎叶枯黄时,块茎易与匍匐茎分离,比重大,淀粉、蛋白质及其他干物质含量达到最高限度,而水分含量降低,此时是食用块茎最适宜收获期[6-9]。
收获过早,块茎不成熟,产量不高;收获过迟,会降低品质。
收获宜选在晴天,收获后放在阴暗通风的地方,薄摊晾干,防止曝晒引起芽眼老化、影响品质。
挖薯、装薯、运薯时要尽量保持薯皮完整,减少损伤,提高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