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自然灾害与我们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册课件【精品】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册课件【精品】

危害的 严重性
中广网贵州2010年3月3日消息 贵州省降雨量 持续减少,至2月28日,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 627.1万亩,因旱有610万人、261万头大牲畜 饮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以黔西南州、六盘 水市、毕节地区等地旱情最为严重,部分县 (市)发生100年一遇特大干旱。3月2日,贵 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贵州省水旱灾害 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将贵州省抗旱Ⅳ级 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区域性
2、一次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域的风暴潮灾 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早平原地 区可引起洪涝,在山区可能引发山洪爆发, 诱发滑坡、泥石流而成灾。
地震
地震
地震
风暴潮
风暴潮
洪水
2009年9月 土耳其西北部洪水泛滥
台风
火山
水稻虫害
冰冻
干旱
什么是自然灾害?
山西河津滑坡事 印尼的森林 非洲的干 件 大火 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发生在 自然环 旱
境中,并且都是一些异常的变化,对人类社会 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 的自然灾害。
不可避免性 和可减轻性


1、广泛性与区域性 2、频繁性与不确定性 3、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4、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5、危害的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它们各自 所具有的自然灾害的特征。
1、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位于环太平洋带 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这个地区的自然灾 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
特 点
雨涝灾害的时间分布:根据统计资料,近半个世纪以来雨涝灾害的峰值 期为1949年、1954年、1964年、1980年、1985年、1989年、1991年,次 为1975年。 台风风暴潮较严重的年份是1956,1959,1960,1962,1964,1969,1971, 1974,1985,1986,1989,1990年。

湘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我们》ppt2

湘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我们》ppt2

• 思考2 在山谷中发生洪水或泥石流时,人 要向哪个方向逃离?
• 【提示】 向垂直于等高线的高处逃避。
• 思考3 在古代中国,“治水”与“治国”几 乎是同义词。早在史前传说时代,鲧和禹之间 在治水方针上的“堵”“疏”之争,就具有了 治国方略之争的意义,而且父子俩因治水取得 不同的下场和结局,鲧因治水失败而被舜帝杀 死,禹因治水成功而名垂青史。请思考,鲧和 禹治水为何取得不同的效果?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侵袭
台湾,单日降雨量达1 000毫米以上,造成几
十人死亡,30座桥梁被冲断,受灾人口10万多
人,成为50年来最重的灾情。以下叙述正确的
中( )
• A.台风灾害只是产生暴雨灾害
• B.台风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不大
• C.台风灾害是完全可以御防和避免的
• D.人们要重视台风灾害及时发布警报、做好 防范措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地理选修课件自然灾害与我们

地理选修课件自然灾害与我们

危害:造成人 员伤亡、财产 损失和基础设 施破坏
预防措施:加强 地震监测预报、 提高建筑物抗震 能力、加强应急 救援体系建设等
01
0 2
03
04
洪水灾害
定义:由于大雨、暴雨或 持续的降雨,导致河流泛 滥,淹没土地和财产的现
象。
形成原因:气候化、暴 雨、河流流域的地形和土
壤条件等。
影响:造成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基础设施破坏和
亡。
洪水案例分析
洪水灾害定义:由于大量雨水在短时 间内聚集,导致河流水位急剧上涨, 淹没下游地区的现象。
洪水灾害案例:1998年中国长江流 域特大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00多亿元,受灾人口超过2亿人。
洪水灾害成因:气候变化、暴雨、植 被破坏、水利设施不足等多种因素相 互作用。
洪水灾害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基础设施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
人类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制定应急预案:政府、企业和 个人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明确应对策略和责任分工。
建立预警系统:通过科技手段, 提前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为 应对灾害争取时间。
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加强 防洪、抗震等设施的建设,提
高城市和农村的抗灾能力。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通过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的
自然灾害与人类 的关系
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环境,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污染:排放污染物,导致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 城市化:城市扩张和建设对自然地貌的改变,增加灾害风险 防御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预警系统和应对措施,导致灾害损失加重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人员伤亡: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 社会秩序:自然灾害可能对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影响 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ppt课件


低着头,心情就放松了,但那种放松对学习一点好处也没有,之所以会放松,就是因为觉得即便是自己开小差,老师也不知道。如果你往前看,不时地和老师眼神交会一下,注意力必然会集中起来。和老师眼神交汇的那种紧张感会让你注意力集中,并充
实地听完整堂课。

3、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新课内容,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记下来。预习后尝试做课后练习题,不要怕出错,因为老师还没有讲,出错也是正常的。
一、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为自然灾害的诱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首要 条件,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但并非唯 一结果,其相互联系与区别如下表:
属性
衡量标准
自然 只具有单一的自 变化程度或强度
异变 然属性
自然 既具有自然属性,人类社会和自然
灾害 又具有社会属性 资源的损失
难读到老师的表情。认真听讲不单纯是指听老师说的话,把握老师的表情和语调之类的小细节也是很有必要的。说话比平时更用力,或者表情严肃地强调的那个部分几乎百分之百地会出现在考试中。但是如果坐在后面,那种重要的提示就全都错过了。

与此相反,如果坐在前面,首先心情就很不同,自己比别人靠前的感觉让你听课时的态度变得更积极。与老师眼神交会的机会增多,感觉就好像是老师在做一对一个人辅导。
的自然异常变化
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 受灾体
自然资源
灾情 因灾导致人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图解自然灾害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灾害的判断方法 判断一种事件或现象是不是自然灾害,要同时具备两个条 件:①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②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也就是说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如果缺少条件②,那只可能是一种自然异变或自然 现象;如果缺少条件①,那可能只是一种人为灾害。

高中地理课件《自然灾害与我们》

高中地理课件《自然灾害与我们》

救援和救助
2
组织救援队伍,救助被困人员,并提供
紧急物资。
3
预警和疏散
通过各种手段提前预警人们并进行疏散。
恢复和重建
重建破坏的设施,帮助受灾人员恢复生 活。
保护环境和减轻灾害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可以减少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比如保护森林可以减少洪水的发 生,保护海岸线可以减少飓风的破坏。
结论和总结
自然灾害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预防和应对措施来减少灾害的 影响。保护环境是减轻灾害和保障人类未来的重要任务。
3 生态破坏
环境失衡、生物栖息地丧 失,导致生态系统遭受破 坏。
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措施
地震
建设抗震建筑、进行 地质调查和监测。
洪水
修建堤坝、加强河道 管理和进行预警预报。
飓风
加强建筑抗风能力、 提前疏散和做好防护 措施。
火山爆发
设置监测系统、制定 课件《自然灾害 与我们》
自然灾害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课件将介绍自然灾害的 定义、分类、影响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及保护环境和减轻灾害的重要性。
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性事件,如地震、飓风、洪水以及火山 爆发等。这些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分类和例子
地震
地壳快速释放积累的能量,导致地震,如汶川大 地震。
飓风
强烈旋转的风暴系统,如卡特里娜飓风。
洪水
大量降雨或河流泛滥导致的水灾,如长江洪水。
火山爆发
火山喷发岩浆和火山碎屑,如巴厘岛火山爆发。
自然灾害的影响
1 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无数家庭失去亲人。
2 经济损失

-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与我们课件 选修(共32张PPT)

-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与我们课件  选修(共32张PPT)

三、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1.保障安全的关键
(1)切断电源、气源,防止⑯ 火灾发生 。 (2)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 坡、河岸边。 (3)保持⑰ 清醒冷静 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2.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 (1)在家中,要就地避险,应选择较安全的地方躲避。当大 地震停止后,要利用余震之间的间隙,⑱ 迅速撤离 。 (2)在室外,车辆要停留在⑲ 开阔地方 ,远离高大建筑物、 高压线。 (3)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躲藏在办公桌下,一待地震停止即 从⑳ 楼梯 迅速撤离。在工厂上班,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 电源,迅速撤到安全处。
答案 (1)山坡、高地 (2)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 (3)山体滑坡、泥石流 (4)预防流行病的药物 解析 本题考查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结合上面的探 究内容不难作答。
本专题栏目开关
答案 (1)洪水 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如何抢救溺水人员 (2)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 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向落水者 抛救生衣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3)如何抢救溺水人员 科学控水 拉直喉管做人工呼吸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反思归纳 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相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 做好防洪准备,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教非常重要。具 体图解如下:
探究点一 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探究活动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 主要包括: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属于救助措施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 方式,另外常见的方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和C均属于救助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其中B属 于主要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C属______________。

2019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课件湘教版选修5

2019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课件湘教版选修5
听从老师指挥,用手抱住头,躲在教室墙角处,或躲在各自的
课桌下,待地震停止后有组织地从楼梯逃生。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地震发生时保障安全关键有三点 一是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二是要远离高大建 筑物 、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三是要保 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的反应。 2.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 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应选择较安全的地方 躲避;在室外,要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在办公室内,要躲 藏在 办公桌下,一待地震停止即从楼梯迅速撤离;在影剧院、体 育馆的观众应迅速躲到 排椅下 、舞台脚下或乐池中,等待地震停 止后有 组织 、有步骤地从多个出口疏散到空旷安全处。
赶紧躲藏在办公桌下 待地震停止立即从楼梯迅速撤离
不同 场所
避震方法
工厂
正在上班的工人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 然后迅速撤到安全处
观众应迅速躲到排椅下、舞台脚下或乐池中
影剧院、 地震停止后,有组织、有步骤地从多个出口疏散到空 体育馆 旷安全处
疏散时要防止慌乱、拥挤
三、震后救助 1.自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2)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用毛巾、衣袖捂住口鼻。 (3)保存体力,减少体力消耗,寻找水和食物。 (4)与外界进行联系,联系救援人员。 (5)要有生存的勇气和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2.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读图回答问题。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解析:该题以我国江南丘陵某一局部地图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洪 灾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原因包括天、地、人三个方面,措施 与原因相对应。 答案: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 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 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即不 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的地方);或修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 防洪堤。

湘教版高中地理 4.3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 4.3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课件

括:一方面是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
(2)A属于救助措施________中的________的方式,另外常 见的方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和C均属于救助措施中的________,其中B属于主要 方法中________,C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处于谷口,是暂时性洪流必经之地,有危险;D地处 于陡崖之下,可能有落石或崩塌,有危险;②C地避开了 山谷(洪水)和陡崖(落石或崩塌),到河边距离适中,相对 安全。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练习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3.洪水即将来临时,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_____ 高处 转移。 4.在室外要避开招引_____ 雷电 的地方。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 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被洪水围困时要尽可能 求救信号 的物品。 收集用来发出_________ 5.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更不要在危岩 山谷 逗留。 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尤其不能在_____ 水源地 ,严防食物中毒和肠道 6.洪水袭来时,要注意保护_______
九是救
要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在灾害
救治他人 。 自救 和_________ 期间,及时_____ 保 为减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 十是___ 保险 。 灾_____ 二、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 有序 地转移人员和财 洪水袭来时,不要慌乱,服从安排, _____ 1. 产。 及时 报告,在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抢险救灾。 发生险情要_____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 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 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 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 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 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 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 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 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 灾后防疫。讲究饮水卫生:尽可能喝开水;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 变质和受污染食物;不吃病死、淹死的动物肉;不吃生食,瓜果吃前 削皮或洗烫;食品要煮透,热吃;搞好环境卫生:粪便和生活垃圾不 入水;减少蚊蝇;腐烂动物尸体先焚烧后深埋;及时组织群众迅速清 除污泥、浊水;要注意搞好水源卫生、厨房卫生和个人卫生,可以利 用漂白剂。
频发的自然灾害.avi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重点与难点: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阅读教材92页材料“逃生的
机会就在眼前”回答下列问
题:
• 1,你是否碰到过险情?如碰到过,你是如何应对的?把你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大家
• 2,在灾难事故中我们应该怎么办?
• 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

正确判断,逃离现场

忍痛自救
除了上述逃生措施外,你还能补充吗?
• 一,学 听 备 察 报 抗 避 断 救 保
请思考回答
• 1,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为什么? • 2,一旦遭遇洪水灾害我们应怎么办
二,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

• 危机自救互救。登高暂避:前往高地、山坡、楼房、避洪台。危急时 就近攀爬树木、高墙、屋顶;驾车逃离:如可以驾车逃离,要事先补 充油料,行车时遵从警示牌的指示,注意避让障碍物,如果洪水漫过 车身要及时逃出;巧用器材:如暂避地点难以自保,应及时利用已备 的逃生器具转移,或就近利用浮木、门板、桌椅等可以漂浮的物品。 如被洪水卷入,要尽可能的抓住固定或漂浮的东西。发现别人落水, 要迅速将漂浮器具扔到落水者附近。理性求救:被洪水包围,要及时 和防汛部门联络,报告位置,寻求救援;危险勿作:千万不要惊慌失 措、大喊大叫;千万不要游泳逃生;千万不要接近或攀爬电线杆、高 压线铁塔;千万不要爬到泥坯房房顶。
课外作业
• 收集常见有关火灾的资料 • 查找有关火灾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 在我们生活的学校和社区加以宣传
谢谢大家




• 郴州市五中 张忠华
感谢下 载
• 震后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 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 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 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 环境进一步恶化。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 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 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维持 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 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 解渴作用。
• 1,不慌乱 • 2,及报告 • 3,高处移 • 4,避危险 • 5,离山洪 • 6,讲卫生 • 7,学抢救 • 考考你:教材94页的活动
小结
下面几幅图是什么自然灾害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 1,我国为何多地震? • 2,面对地震灾害我们怎么去做?
地震逃生.avi
• 地震发生前准备。⑴备好临震急用物品, 地震发生之后,食品、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供应 都会受到影响水塔、 水管往往被震坏,造成供水中断。 ⑵建立临震避难场所 住的问题也是一件大 事。房舍被震坏,需要有安身之处;余震不断发生,要 有一个躲藏处。这就需要临时搭建防震、防 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各种帐篷 都可以利用,农村储粮的小圆仓,也是很好的抗震房。⑶划定 疏散场所,转运危险物品。城市人口密集,人员避震和疏散比较困难,为确保震时人员安全,震前 要按街、区分布,就近划定群众避震疏散路线和场所。震前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资及时转运到 城外存放。⑷组织抢险队伍,合理安排生产。临震前,各级政府要就地组织好抢险救灾队伍(救人、 医疗、灭火、供水、供电、通信等)。必要时,某些工厂应在防震指挥部的统一指令下,暂停生产 或低负荷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