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互动效应_以宫崎骏_千_省略_作品_Alwayswithme
《视觉艺术的准则和价值:与昆廷·贝尔的通信》中的文化与美学研究

《视觉艺术的准则和价值:与昆廷·贝尔的通信》中的文化与美学研究发布时间:2021-09-13T03:36:20.20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第13期作者:戚雪芹[导读] 《视觉艺术的准则和价值:与昆廷·贝尔的通信》是针对贡布里希题为《艺术史与社会科学》的讲稿中的主要论点而展开的通信的合集戚雪芹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 201100摘要:《视觉艺术的准则和价值:与昆廷·贝尔的通信》是针对贡布里希题为《艺术史与社会科学》的讲稿中的主要论点而展开的通信的合集。
贡布里希在《艺术史与社会科学》中,为艺术中的准则的存在作了辩护。
他提出:作为技巧发展史的艺术史与文明所承认的价值密切相联。
社会科学研究者要探索和解释艺术史和艺术社会学,必然要考虑现存的准则,哪怕只是根据这一准则来选择材料,以检验其理论。
关键词:视觉艺术;准则;价值;艺术社会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西方主流艺术史的研究理论向着福柯的后结构主义转型;研究方法向着超越方法论的方向转型;同时,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又引发了对艺术史传统问题的挑战。
E.H.贡布里希坚持人文主义的价值排序,认为只有致力于表达人类的审美体验和思想情感,并以可理解的视觉形式传达给观者的艺术,才值得被浓墨重彩地书写,进入人类艺术史的圣殿。
他相信,我们可以写出一部带有进步倾向的艺术史。
同时他也相信,无论艺术的历史如何发展,总是.需要有一个价值上的目标作为创作和评判标准。
《理想与偶像》是E.H.贡布里希有关价值及其在人文学科中作用的一部最著名的论文集。
通信中的观点可以做如下总结。
第一封信(昆廷对恩斯特寄送讲稿的回应)中,昆廷对恩斯特的论点表示了质疑。
昆廷的观点可以概括为:艺术史并不能被视为由杰作、大师组成的历史,这种艺术史结构不适用于所有民族、国家。
我们甚至不能将自己文化中关于艺术的概念及认识套用到其他文化中;绝对的评价标准是不存在的,不同时代,人们的认知会改变;在艺术的评价标准中,艺术与金钱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变化的。
新媒介文艺批评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大众文化的特点是()A:精英化B:一元化C:多元共生D:宰制性答案:C2.以下哪项不是对“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正确解读()A:日常生活审美化B:艺术不复存在C:网络为大众提供了便捷的文艺创作方式D:新媒介文艺存在于多个平台中答案:B3.新媒介文艺的主要发展形态包括()A:超文本文艺B:新媒介艺术C:人工智能文艺D:自媒体文艺短视频E:网络大众文艺答案:ABCDE4.新媒介文艺的主要特征有()A:媒介生产力空前释放,技术性空前提高,技术性、艺术性走向融合统一B:“海量生产,天量消费”C:跨界与破壁D:文艺的多元走向与交汇,上天入地全面开花答案:ABCD5.新媒介文艺中不存在“次元破壁”现象。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前卫艺术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早期,新媒介介入之前,其主要的艺术形式以____为主()A:视觉艺术B:触觉艺术C:嗅觉艺术D:知觉艺术答案:A2.影像装置艺术的英文是()A:Visual ArtB:Video ArtC:Traditional ArtD:Video Installation Art答案:D3.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介艺术在其形态和表达方式上都有了___的更新。
()A:动态性B:消极性C:互动性D:融合性答案:ACD4.新媒介前卫艺术的批判性精神,是对_______潮流的反抗。
()A:庸俗化B:商业化C:有思想D:有内容答案:AB5.探寻影像装置艺术中的中国话语是极具理论潜力的主题之一。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超文本文艺又被称为()A:小说B:叙事C:虚构D:数字文学答案:D2.“电脑诗”的英文是()A:ASPB:HTMLC:Computer PoemD:JAVA答案:C3.超文本文艺目前包括哪些类型()A:超文本小说B:超文本诗歌C:超文本互动阅读游戏D:超文本集体叙事文艺答案:ABCD4.超文本诗歌的主要特征有()A:在线创作B:非线性C:多向度D:多媒体答案:ABCD5.超文本诗歌的叙事一定是线性的。
浅析宫崎骏动漫电影的视听语言

浅析宫崎骏动漫电影的视听语言【摘要】宫崎骏作为日本动画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独特的视听语言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本文将从宫崎骏的电影作品特点、视觉语言分析、音乐语言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对比国内外动漫电影的视听语言,探讨受众反馈与影响。
通过分析宫崎骏的电影视听语言对动漫电影产业的影响,展望未来动漫电影的发展趋势。
总结指出宫崎骏的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有独特魅力,在视听语言方面也具有深远影响,必将为动漫电影带来更多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宫崎骏、动漫电影、视听语言、特点、视觉语言、音乐语言、对比、影响、受众反馈、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宫崎骏(Hayao Miyazaki)是日本著名的动画电影导演与制片人,被誉为“动漫界的大师”。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全球观众,成为了动漫电影界的标志性人物。
宫崎骏的电影作品除了在日本国内取得巨大成功,也赢得了国际观众的青睐,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的奖项和提名。
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主题,从童话故事到社会问题,从环保意识到人文关怀,引发了观众对于人生、自然和现代社会的思考。
宫崎骏擅长运用视听语言来传达影片的情感和主题,他精湛的动画技巧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动容。
他的电影场景细致入微,色彩丰富多变,每一帧都充满了想象力和情感。
宫崎骏的电影也以其别具一格的音乐语言著称,他经常邀请著名音乐人为他的电影创作配乐,为观众营造出恢宏壮丽或温馨动人的氛围。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视听语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奇幻和思考的世界。
通过分析宫崎骏的视听语言,可以深入了解他电影作品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2. 正文2.1 宫崎骏的电影作品特点宫崎骏被誉为日本动画界的“大师”,其电影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深受观众喜爱。
宫崎骏的作品多以少女为主角,讲述着她们在探索世界、面对挑战、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
这种以少女为中心的视角,使其作品更具温暖和情感共鸣。
《2024年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简析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画面与音乐》范文

《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简析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画面与音乐》篇一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
在这部电影中,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本文将从电影的视觉画面与音乐两个方面进行简析,探讨其如何共同构建了这部经典之作。
一、视觉艺术:画面之美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视觉画面以其独特的构图、色彩运用和镜头语言,展现了美丽的海景、繁复的船舱和复杂的人物关系。
电影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描绘了大海,无论是晨曦初露的宁静海面,还是波涛汹涌的狂风巨浪,都通过细腻的画面表现得以呈现。
在画面构图上,电影运用了大量的对称、对比和层次感等手法,使得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船舱内部的场景中,通过不同颜色和光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
此外,镜头语言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如长镜头、特写镜头等,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二、听觉艺术:音乐之魂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是整部作品的灵魂,它以钢琴为主线,贯穿了整部电影。
电影中的音乐既有动人的旋律,又有深刻的内涵,为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听觉享受。
电影中的音乐与画面紧密结合,相互呼应。
在关键的情感节点上,音乐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主角1900与女主角的爱情场景中,悠扬的钢琴旋律与浪漫的画面相得益彰,使得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此外,电影中的配乐也十分出色,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电影的氛围和情感基调。
三、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视觉画面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生动、真实。
画面与音乐的相互呼应,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感和主题。
例如,在电影的高潮部分,狂风巨浪中的船只摇摇欲坠,此时激昂的钢琴旋律与紧张的画面相互呼应,使得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挣扎。
此外,电影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音效和配乐来营造氛围和情感基调。
《2024年宫崎骏动漫电影视听语言研究》范文

《宫崎骏动漫电影视听语言研究》篇一一、引言宫崎骏,作为日本动漫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其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他的动漫电影以细腻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情感的剧情,成功地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本篇论文将着重研究宫崎骏动漫电影的视听语言,通过对画面的构图、色彩运用、音乐与剧情的结合等进行分析,探究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二、画面构图与视觉表达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在画面构图上独具匠心。
他善于运用镜头语言,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拍摄手法,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画面布局上,他善于运用对称、对比、留白等手法,使画面更具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
此外,他还善于运用特写、俯视、仰视等镜头,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深刻地展现出来。
三、色彩运用与情感表达色彩是动漫电影中非常重要的视听元素。
宫崎骏在作品中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对比等手法,将情感和氛围传达给观众。
例如,在《千与千寻》中,他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营造出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而在《幽灵公主》中,他则运用了冷色调,传达出一种神秘、诡异的气氛。
此外,他还善于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逝等情节。
四、音乐与剧情的结合音乐是动漫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宫崎骏的作品中,音乐与剧情紧密结合,共同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他善于运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来表现不同的情节和人物情感。
例如,在《天空之城》中,他运用了悠扬的旋律和轻柔的乐器,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在《龙猫》中,他则运用了欢快的音乐,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此外,他还善于通过音乐的突然变化来表现情节的转折和人物情感的波动。
五、人物形象与表演宫崎骏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情感。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表演来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
在画面上,他运用了丰富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形态和表情;在剧情上,他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为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此外,他还善于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来表现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插画设计II-数码板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

插画设计II-数码板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1.商业合作中客户沟通、理解产品、认识消费者等市场方面的因素也很重要。
()答案:对2.与工作室的伙伴谈谈不同的想法或新的观点,互相给彼此意见,与不同领域的人交流往往会带来一些新的点子。
()答案:对3.Procreate自带录屏回放功能并支持导出视频.()答案:对4.数字插画对于初学者的帮助是什么?()答案:可以达到画水彩时颜料水渍产生的效果###帮助更快地上手进行绘画的练习5.倪传婧在研究颜色时采取的方法有哪些?()答案:只使用有限的颜色###直接将喜欢的作品拉到 Photoshop 中,研究颜色6.Ori Toor使用的插件是什么?()答案:Lazy Nezumi7.teamLab探索的是人类与哪些方面的关系?()答案:全部都是8.该展览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全部都是9.迪特-布劳恩将复杂的自然元素分解成什么形式?()答案:几何形式10.以下哪项不是自由职业者的压力来源?()答案:纽约的生活费用高昂11.迪特-布劳恩的插画风格倾向于什么样的色彩和效果?()答案:复古和柔和的色彩,带有旧版画的感觉12.以下哪个特点是矢量图像的优点?()答案:可以无限放大而不失真13.Lisk Feng在创作中会使用哪种混合模式?()答案:正片叠底模式14.数位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让观赏者更容易地参与其中,是因为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特质?()答案:全部都是15."Intuos"这个词来源于哪个英文单词?()答案:Intuitive16.在哪里展出了Georg Nees的艺术作品?()答案:斯图加特大学17.Tania Yakunova用了什么肌理来让画面更加丰富?()答案:噪点肌理18.1968年,Jasia Reichardt在伦敦策划了哪个展览?()答案:"控制论的偶然性"19.朱莉亚·托迈在绘画之前会做什么事情?()答案:研究创作主题和故事内容20.迪特-布劳恩的职业身份是什么?()答案:自由插画家、童书作家和环球旅行家。
从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论音画通感

从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论音画通感作者:马丽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摘要:比较艺术学是在当下世界文化碰撞、交流和融汇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兴学科。
站在各类艺术载体的巅峰处,以一种比较的视线俯视印象主义和抽象主义中绘画与音乐间的融通性,让两种艺术载体从异质中寻求“通感”。
本文运用通感理论和比较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从艺术作品的赏析中探讨绘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寻求作品更高的艺术表现力,让读者体会“交响音画般”的共振之感。
关键词:比较艺术学;通感;印象主义;抽象主义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2-0110-03绘画和音乐作为姊妹艺术,他们在同一时期有着相同风格的作品,作品间的审美倾向体现了各门类艺术间的相融性。
比如不同艺术家在同一时期所创作的美术和音乐作品中,它们的审美倾向和艺术特征是雷同的,并能通过感官的情感体会互为转换。
这好比成功的美术作品在展览时能让观众欣赏到画面中的“音乐感”,通过视觉唤起听觉的共鸣;同样成熟的音乐作品让听众在旋律中“看到了”具有色彩性的画面,通过抽象的视觉唤起内心的情感共振。
这种现象就是本文即将论及的“音画”通感产生的视觉与听觉的共鸣,艺术作品是能唤起欣赏者感官上的互动和互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艺术审美观会产生些非常规的感受,这就是“通感”效应给我带来新的启示。
一、音与色通感的理论基础音乐和绘画这两大艺术学科之间存在着通感的联系,这两个学科间并不是独立存在,并无明显的界限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影响、互为转换。
正如我国著名的诗人曹植在他的《七启》中总结到:“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
音与画之间有着相同的审美趋向和准则,因此在音乐中是可以谱写诗情与画意,在画中听到了音符的灵动,艺术心理学将这种特有的审美活动现象称为“通感”。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为“艺术通感”,指的是从一种艺术形式的感觉联想到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艺术形式,并产生雷同的情感体会。
浅析宫崎骏动漫电影的视听语言

浅析宫崎骏动漫电影的视听语言宫崎骏是日本动漫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作品引领了整个动漫行业的风潮。
在宫崎骏电影中,视听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视觉上,宫崎骏的作品展现出了丰富的色彩和画面感,表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美。
音乐上,宫崎骏的作品中融合了民族乐器和古典音乐,营造了氛围和情感。
下面就来具体谈谈宫崎骏电影的视听语言。
一、视觉语言宫崎骏的电影中,画面非常丰富,充满细节和感情。
他擅长运用色彩和光影来表现出角色的情感和心境。
例如,在《千与千寻》中,草薙老汉的居所,采用了色调暗淡、破旧的设计,表现出他与外界沟通少,生活孤独的状态。
在影片的高潮段落,随着千寻的勇气和决心,草薙老汉的居所开始逐渐变亮,展现出他与千寻的友谊之深。
另外,宫崎骏的画面中使用了很多自然元素,如风、水、树木等。
通过这种手法,电影表现了自然美和人与自然融合的主题。
例如在《龙猫》中,两个孩子走在树林中,秋风吹起树叶,让整个场景非常美丽。
在《风之谷》中,人物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个世界中树木的景象非常美丽,并有着鲜明的个性。
总之,在画面上,宫崎骏通过色彩、光影、细节、自然元素等手法表现了丰富的情感和主题,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感受。
二、音乐语言宫崎骏的电影中的音乐通常是他的合作伙伴久石让制作的,久石让是一位天才音乐家,他的音乐风格独特,可以说是宫崎骏电影的灵魂。
不仅是音乐风格独特,久石让的创作手法也非常奇妙。
他不仅用民乐器和古典音乐来表现情感,还将人物的心境与音乐的旋律结合,让音乐成为角色状态的真实反映。
例如在《龙猫》中,电影插曲《小矮人波纹》的旋律曲子轻快悠扬,让观众感受到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同时,孩子们的喜悦与音乐的旋律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感觉。
另外,在《幽灵公主》中,久石让将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合并,营造出悲情的氛围。
这种音乐的加持使得电影更具有戏剧性和情感的厚重感。
总之,宫崎骏电影的音乐语言可以说是完美的。
久石让的音乐与宫崎骏的画面一起让电影具有超越时空的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更加吸引了儿童的目光和兴趣,而动 画作为专为儿童创作的一种媒体形式其 在人群中的人数也是不少的一个部分
二、动画片观赏的发展趋势 2005 年人口调查比例: 全国人 口 中 ,0-14 岁 的 人 口 为 26478 万人口, 占总人口的 20.27%;15-59 岁 的 人 口 为 89742 万 人 ,占 总 人 口 的 68.70%; 60 岁以上的人口为 14408 万人,占总人口 的 11.03% ( 其 中 ,65 岁 及 以 上 的 人 口 为 10045 万人,占总人口的 7.69%。 )2 儿童在 现实社会 中 占 有 不 小 的 比 重 , 从 2005 年 的中国人口调查来看,儿童在中国的人口 比例中占有不小的一个比例。 因此儿童动 画电影的发展,对于儿童成长与知识认知 的过程,起了一个促进推动的作用。 从近 年来为儿童创作的电影数量中,动画片的 观赏率为最大,上座率也最高,特别从最 近播放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十二生肖闯 江湖》等几部动画片在电视播放与收视率 的调查,很受到儿童们的欢迎。 动画片在 当今儿童欣赏的视频比重中,呈急剧上升 的趋势,因此,现在的电影、电视工作者对 于这个领域极其的重视,可以预见,在这 样的发展趋势下受儿童们欢迎的新动画 片会层出不穷。 三、动画影片中视听的互动效应 从人群的比例透视和动画业的发展 趋势上分析,为什么该行业是一个待开发 和呈上升趋势的领域? 以社会的发展角度 来诠释动画电影中配乐的地位及作用,要 了解动画电影中配乐的价值必须通过其 专业的角度,社会意义并不能较好的体现 其内在意义。 (一)音乐与动画的对应关系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知道电影中 的声音是由语言、音乐、音响三个基本元 素构成的。 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密切 的,是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的,动画片也不
(二)画面与音乐的情感组接 动画发展到现今,有人声配音的动画 电影后,动画电影的配乐音乐就被用来辅 助人声配音来表达人物心理、思想感情及 交代故事情节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一种独 特的音乐形式艺术体裁。 被人们专门拿出 来进行研究与创作。 以日本宫崎骏先生的儿童动画电影 《千与千寻》 为案例说明音乐与画面语言 的互动效果。 故事内容是一个极具想象力 的动画 作 品 , 讲 述 了 一 位 1990 年 日 本 出 生的只有 10 岁 独 生 女 “千 寻 ” 成 长 的 故 事。 从这个小女孩一个弱小的女生在突如 其来的事件中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克服 困难慢慢成长站起来的过程,学会了如何 努力工作,创造生活,通过自己的行动拯 救朋友。 同时面对魔女汤婆婆依旧毫不气 馁的拯救回父母和朋友的故事。 “《千与千 寻》用写实与拟人化的夸张变形风格把造 型融入故事,以非常鲜明的动画镜语呈现 在观众面前, 编织出令人痴迷的幻想乐 园。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优美的音乐与 画面的完美契合,两者共同呈现出了一个 纯情唯美的境界”。 4 音乐《always with me》 就是其中贯穿整个故事主线的配乐音乐 主题。 主题旋律引导着观众,让大家领略 到视觉与听觉艺术的互动带来的情感深
如果说影像画面在动画片中最重要 的作用是直观明了地呈现视觉可及的现 实世界,那么音乐这是通过旋律、节奏、音 色等创作出富有韵味的“感情形象”,对视 觉形象本身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感情内容 进行解释、 烘托或者深化画面的表现力, 提升对观众的感染力。 动画片中的音乐作 为影片的整体结构的一个重要元素,与画 面相互依赖,相互衬托,因此必须在和其
动画是一种囊括了 “数字多媒体 ”、 “绘 画 ”、“ 音 乐 ”、 “ 文 学 ” 及 “ 影 视 ” 等 多 种 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门类。 儿童动画需要 具有动画同时也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可以将现实中不存在的变为可能存在的, 就如同孩童的思想一般天马行空极富创 造力与想象力。 “简单通俗的说动画就是 一种将静止的有故事情节的故事图画通 过每种特殊处理加上后期的配音配乐所 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形式,符合孩 童的审美观。 ”1
音乐专题研究 YINYUEBIAOYANYUYISHU
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互动效应
— ——以宫崎骏《千与千寻》作品《Always with me》配乐为案例
◆黄敏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表演系
摘要:儿童动画电影是视听艺术的综合产物,是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互动的过程。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是建立在艺术的综 合能力表现上,从作者内心的深思熟虑到独具匠心的打造,经过观众的检验后,成为典范。 文章试图以日本作家宫崎骏的 作品《千与千寻》中的《Always with me》作为案例进行探究配乐与画面的互动过程产生的效果,给儿童带来的愉悦和影响, 从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各自的规律表象中看其成功的途径。 关键词:视听艺术 宫崎骏 千与千寻 动画片
2.视 觉 效 果 对 人 物 塑 造 (1)动画电影《千与千寻 》中千寻的人 物特点 千寻是宫崎骏众多动画电影的主角 中最平凡普通的一个, 但是却是最为现 实,真实的一个,她的身上有许多普通人 的影子,她善良,单纯,活泼,乐于助人,是 个爱幻想的小女生, 在语言表达与画面 上,在一些服饰的穿着上都考虑的非常大 的周全。 一种具有强烈亲情,有剪不断的 友情这样的一个性情中人物具象,既是一 个平凡的女孩而又不是一般思想高度的 平凡女孩。 这就是在宫崎骏的笔下“千寻” 是这样一个平凡而不简单女生形象。 (2)听 觉 艺 术 对 视 觉 画 面 的 支 撑 在音乐创作上音乐必须要符合人物 的特点,塑造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内心思 想,对于动画电影中的每个场景,片中人 物内心变化过度怎么样的,都是创作配乐 的重点。 针对片中的女主人翁的平凡事 迹,动画电影采用了与片中人物相应的人 声声部来表达,与人物性格相契合。 女高 音的人声独特抒情性把音乐象征一种温 柔、温暖的感觉。 把平时的人物生活具象 出来。 在音乐与视觉的互动下,产生了视 听结合的互动效应。 给人物象的是一个看 得见的音乐,听得见的动画,他们的互动、 互补才有了生动的动画人物和故事情节。 只有视觉画面的动画很难吸引儿童的目 光,有了配乐的配合便符合了儿童的内心 心理。 每个人物都有描写自己形象的配乐 来弥补动画画面上无法表现出的人物个 性。 通过这些动画配乐,让儿童看到了一 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如儿童动画电影 《千与千寻》 中专为女主角千寻创作的这 首 主 题 歌 曲 《Always with me》补 充 描 绘 出 了一个生动形象、有自己特性的女主角千 寻。 四 、新 型 文 化 产 业 优 生 儿— ——动 画 视 听艺术发展 动画电影在现今社会已成为一个新 型文化产业, 它有了自己独特的产业链 接,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更为适合儿童的新 媒体形式。 因为动画的视角同儿童的视角 极为相似,同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所 以极受儿童的欢迎,因此,更多的动画人开 始将创作有教育意义的动画放在创作风 格的第一位,我们上面介绍过的动画电影
YINYUEBIAOYANYUYISHU 音乐专题研究
《千与千寻》 的作者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 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动画电影的 蓬勃发展动画配乐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与 进步,也涌现了一批出色的动画电影创作 大师,而宫崎骏动画配乐的御用配乐大师 久石让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位作曲家。 从两位日本动画的创作者的业绩上看,可 以窥探到整个日本动漫业的发展和文化 特色。 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文化产业模式, 为影视行业踏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音乐时空 YIN YUE SHI KONG
22
化的效应。 《Always with me》配 乐 与 动 画 的 互 动
效应 1.主题歌曲《Always with me》象征物象 《Always with me》歌 曲 是 动 画 片 《千 与
千寻》中的主题曲,原作者是“木村弓”。 在 人声的表现中选择用了抒情女高音音色。 在演唱者象征着具有母性的音色表现上, 唱出了一种温暖祥和的感觉。 由乐器八音 盒及拨弦的伴奏音乐象征母亲对人们诉 说自己的孩子的那种幸福的感。 在人声和 八音盒演奏音色的搭配下,既有细腻的叙 述又有儿童活泼的天性。 在带有磁性的女 高音演唱表现中,音乐的运动传达着故事 的内容。 主题歌曲分为两段 A 与 B;A 段 由四句构成,结构见(图一)第二句是第一 句的变化重复, 第四句是第三句的重复。 此段的歌曲表现了“千寻”纯洁善良的心 灵。 旋律清纯而美丽。 歌曲唱到“呼唤着在 心灵深处某个地方,总想保持着令人心动 的梦想悲伤,虽然无法数尽在它的对面一 定能与你相遇,每次重蹈覆辙时人总是仅 仅知道碧空蓝色,……。 ”5B 段是变化发展 手法。 音乐象征一个肯定克服困难的坚定 信心形象。 整首歌我们看到的是个积极向 上的思想,是叫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 要气馁, 每一天都会是一个崭新的一天, 不要悲观只要相信一切都会是美好的人 生哲理。 此时片中的画面不断的切换着不 同的景致与千寻在生活中的表现,想起到 了一个很好的诠释,用短短的一首歌三分 钟左右的时间完整象征宫崎骏大师对动 画《千与千寻》女主角的人物性格。 音乐与 画面融合讲述了千寻从冷漠、麻木、缺乏 好奇心的讲究物质的时代人回归到纯真 孩童的变化。 配乐大师“久石让”把“木村 弓”的单一旋律精心的配器,用一种纯音 乐的形式将原曲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表现 出来。 同时又突出了原曲所没有的东西, 使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更为符合动画电 影《千与千寻》中主人公的思想,歌曲完整 的与文学、影视艺术结合,共同讲述“千 寻”在寻找就会父母的同时是如何学会坚 强, 找回自己失去的童真的一个总结,同 时也表达了女主人公千寻一种纯真的感 情,一种不带成人化的单纯思想,给孩子 甚至是大人都有一种美好的幻想。
一、动画历史沿革与配乐概述 从相关资料中查阅可寻到,动画的起 源最早可以 追 溯 到 1828 年 的 法 国 。 法 国 人保罗·罗盖特首先 发 现 了 视 觉 暂 留 这 一 现象。 同时他还发明了留影盘,他将盘子 的两面分别画上不同的图画,一面画一只 小鸟,另一面画一个笼子。 当圆盘被旋转 式,鸟便会出现在鸟笼之中,这一实验班 证明的他所发现的视觉暂留现象的存在。 这就是世上出现的第一个无声动画。 从 19 世 纪 初 到 20 世 纪 初 历 经 了 近 百 年 的 时 间 , 1928 年 第 一 部 有 声 动 画 被 美国著名的动画公司 创 始 人 华 特·迪 斯 尼 所创作出来。 配乐工作的早期是配合无声 动画添置的艺术使无声动画的故事情节 更具情节性,能更好的烘托出无声动画想 要表达的内心思想,动画配乐发展到现如 今已经不只是当时的只为了表达动画情 节的作用了,它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塑造出 不同的人物内心和人物性格,配乐现在很 多的是为了使小朋友更直接更简单的了 解动画所要刻画的人物形象,使儿童能通 过音乐来记 住 一 个 动 画 人 物 。 从 1828 年 到现在动画已经发展了近两个世纪,这个 有着两百年历史的艺术已不再是只有单 一的图画与声音的配合,现在已有了多元 化的发展加入了漫画的元素和配乐的辅 助,使动画有了自己的生命。 有了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