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子造假案

合集下载

中国股票市场A股历史上十大经典造假案

中国股票市场A股历史上十大经典造假案

中国股票市场A股历史上十大经典造假案今天是“3.15”打假日,最近牵牛炒股炒得不亦乐乎,既然打假,那就不妨把证券市场的“假”抖搂抖搂。

各行各业都在打假,股市也得来一次打假行动,这一次我们把焦点放在了做假财报上,希望给各位股民提个醒,别以为能涨的股票就是好股票,说不定,后面假得很!经典造假案12000年,亿安科技:第一只百元股的神话,实际上一点利润都没有。

新世纪初,中国股市诞生了第一只百元大股——亿安科技。

但亿安1999年中报显示其每股利润是0.11元,每股净资产0.57元,利润来源主要是卖VCD、SVCD和音响,还有一大块来自物业管理和仓库保管。

靠高科技叫阵、靠低技术产品上阵的亿安科技却如此牛气冲天,人们不禁要问亿安科技:神话还是笑话?经典造假案22000年中科创业:套中有套,股民只好被套。

借助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好风好雨,依托中国国有资本社会化经营的大势,跑马圈地,迅速形成局面,5年间垒起了110亿元的神话,从此走上了做假的不归路。

中科创业"套"中设"套" 然而,在"经典之作"的背后,是现实的尴尬。

经典造假案32001年,银广夏:最具备科技含量的做假,做完了还说不是我做的......在中国财经界素有口碑的《财经》杂志2001年第8期推出的长篇封面文章《银广夏陷阱》称,该文记者通过对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历时一年的追踪调查,终于揭开了一个由高深的“萃取技术”和陌生的“德国客户”组成的造假故事。

过去两年间,银广夏(深圳股票交易所代码0557)创造了令人瞠目的业绩和股价神话。

根据银广夏1999年年报,银广夏的每股盈利当年达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价则先知先觉,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2000年全年涨幅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及造假方法

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及造假方法

的烟台某证券公司老总商量对策,决定将 1000 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 隋元柏从老家山东文登收集了 40 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 立了 40 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公司持有的 1000 万股内部职工股分别过户至这 40 个自然人账户中。
为了奖励部分优秀职工,东方电子在 1996 年前从一级市场上另行购买了 44 万股内部职工股。为处理好这部分股票,由高峰回老家龙口,收集了 4 个身份证, 在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账户,将 44 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这些人个 人名下,此后分散在 44 个个人账户中的 1044 万股内部职工股,交由公司证券部 掌管。此事在公司内部只有隋元柏、高峰等极少数人知情。
东方电子上市后,每年初都制定了一个年增长速度在 50%以上的发展计划 和利润目标,而按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在每年年中和年 底,根据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的差异,由抛售股票收入来弥补。
为此,公司形成了一个在隋元柏指挥下的由证券部、财务部和经营销售部门 分工合作组成的“造假小组”。
证券部负责抛售股票提供资金。公司从 1998 年开始抛售持有的内部职工股, 一直到 2001 年 8 月份,每年抛售的时间大约都集中在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披露 前,每次抛售的数量由公司业绩的需要而定。隋元柏每次告诉高峰需要多少资金, 并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和指定的价位范围内卖出,高峰再给证券部的两名工作人员 下指令,在证券公司抛售股票,并将所得收入转入公司在银行的账户。
伴随着一系列巨额虚假业绩,东方电子在证券市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 话”。资料显示,自 1997 年 1 月 21 日上市以来,东方电子股本连年高速扩张, 1996 年度每 10 股送 4 股转增 6 股,1997 年度每 10 股配 1.667 股,1998 年中期每 10 股送 8 股,1999 年中期和年终连续推出每 10 股送 6 股转增 4 股和每 10 股送 2.5 股转增 3.5 股。而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基础上,公司业绩与股本扩张保持了同 步增长,1997 年至 2001 年中期,公司的每股收益分别为 0.51 元、0.56 元、0.53 元、0.52 元、0.26 元,成为证券市场上极为罕见的“东方电子现象”。

东方电子——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

东方电子——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

审计机 构
注册会 计师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赵永兰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赵永兰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赵永兰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徐艳燕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赵永兰
刘学伟
审计意 无保留 无保留 无保留 无保留 无保留 见
1、分析的依据
1997年,烟台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价每股7.88元,开盘 当天便冲高到每股18元。作为第一大股东的
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持有上市公司 32.21%的股份,其旗下的东方电子信息产业 集团劳动服务公司持有2.2%的股份,而作为 主承销商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则成
为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之一。
电 子 事 件 回

目录
方东
法方
第 二 部 分
电 子 财 务 舞



析注 册 会
第计 三师 部审 分计
失 败 分

第 四 部 分
议 和 启 示

东方电子事件回顾
1、股市骄子
1、股市骄子 1994年,东方电子的前身、主营计算机键盘生产和销售 的烟台无线电六厂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了烟台东方电 子股份有限公司,并同时发行了内部职工股。当时东方 电子采用定向募集方式,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其 中社会法人股150万股,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尽管每股 面值1元,发行价1.6元,承诺每股分红不低于0.30元, 但发行期限内却没有将股票售完,最后剩下1044万股内 部职工股。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以东方电子为例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震惊全国的东方电子(000682)财务造假案2003年1月在山东一审终结,公司涉案的几位高层管理人员被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原董事长、总经理隋元柏,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5万元;原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高峰,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2.5万元;原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方跃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5万元。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股(股价最高时达330.6元,在深市中仅次于深发展)的东方电子是何等风光:业绩连年翻番,股价连年翻番,不仅是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且还是多家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

东方电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较之银广夏、红光实业等公司造假案,东方电子造假案的问题更加复杂,创下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数项“造假之最”——其造假时间跨度之长、造假手段之隐蔽、造假涉及金额之大均让人叹为观止。

随着案件一审终结,东方电子绩优高成长的伪装被一层层剥开,造假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精心编导职工股造富运动东方电子(000682)所属公司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烟台,本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

东方电子的神话是在证券市场中造就的,而这神话的源头与其内部职工股密不可分。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力。

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于是,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

东方电子造假案.ppt

东方电子造假案.ppt
不仅如此,自1997年股票上市至2001年8月间, 公司还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中期财务报表、年度财 务报表以及成立北京东方网络管理公司等内幕消 息,进行大量内幕交易。他们利用在某证券公司 烟台分公司开立的44个个人账户,某证券公司烟 台分公司提供的10个个人账户,某证券公司烟台 分公司提供的15个个人账户,累计投入公司自有 资金及卖出原始股所套现资金共计6.8亿元,买卖 本公司股票及其它公司股票,其中1997年初投入 约5000万元,1999年5月份投入约2亿元,2000 年初投入约2亿元,2000年12月份投入约3亿元。 其收益也用同样的手法做进公司利润。
公司上市伊始就开始了业绩造假。1997年东方电 子上市前夕,隋元柏、高峰等就认为东方电子盘 子小,流动性强,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公司自 己也应该买一点。于是在1997年1月20日,公司 股票挂牌交易的前一天,隋元柏指使财务人员将 公司自有资金5000多万元打进了公司掌控的上述 44个账户中。1月24日,即公司股票上市流通的 第2个交易日,买入了200多万股,耗资近5000 万元。该批股票于当年11月底抛出,获利5000 多万元,全部计入了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当年 大比例分红送股打下基础。
1996年,东方电子报送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的材料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对 公司当时存在的“二化”现象(法人股个人 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范。隋元柏、 高峰找到原担任股票主承销商的烟台某证券 公司老总商量对策,决定将1000万股内部职 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隋元柏从老家山东文 登收集了40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北 马路营业部开立了40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 公司持有的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分别过户至 这40个自然人账户中。
公司财务部负责拆分资金和做假账。为掩盖资 金的真实来源,方跃等通过在烟台某银行券公司所得 的收入,并根据伪造的客户合同、发票,伪造 了1509份银行进账单,以及相应的对账单,金 额共计17.0475亿元。

东方电子失败案探析

东方电子失败案探析

2∞4.2东方电子的背景分析东方电子的全称是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为000682,其经营业务包括微型计算机、计算机外部设备、电子调度设备、通讯设备、微机电源、电子元器件、计算机硬软件、机器设备、专用仪器、计算机技术、咨询服务、计算机键盘、程控交换机和计算机软件等。

东方电子自1997年在深圳上市流通后,其股价一度攀升,曾经是中国股市一支“绩优股”,但是,好景不长,2001年9月,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对东pq¥方电子进行了深入调查后发现,东方电子自上市以来,连续四年造假。

2001年11月21日,东方电子被深交所紧急停牌。

东方电子造假丑闻的消息一经公开,,便引起全社会韵广为关注!目前,sT东方电子造假一案的各项审理工作仍在进行当中。

东方电子的失败过程(一)上市之前的简要回顾东方电子的前身是烟台无线电六厂,创建于1971年,刚开始是~个生产手摇发电机和电喇叭的小企业。

1975年的时候,东方电子开始生产光电输入机和键盘。

在随后的经营战略中,东方电子将发展重心放在自动化电力产品上。

由于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战略,东方电子的业务迅速增长。

在实力得到增强后,东方电子开始专注于电力行业的系统开发,最后发展成为一家大型上市公司。

据披露,东方电子上市之前的业绩一直很好,1993~1995年其税前利润分别为10333224.70元、21145786.68元和2426l762lo元,1996年1—9月的税前利润为2788l120.23元,显示出其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上市中期的造假事实分析■东方电子失败案探析作者:宋夏云, 曹筱春, 陈维茜, 蓝天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刊名:审计与理财英文刊名:AUDITING AND FINANCING年,卷(期):2004(2)参考文献(5条)1.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2.袁成本东方电子案水落石出 20033.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4.婕宁东方电子三名高官被判刑、民事诉讼有望重提 20035.张冬萍东方电子否认庭外和解、投资者将正式起诉 2003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1.阿鸿.方向明谁来拯救东方电子10亿不正当收入合法进账[期刊论文]-三联竞争力2005,42(8)2.赵艳东方电子财务造假丑闻的启示[期刊论文]-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3(6)3.刘慧芬由东方电子会计报表审计看民间审计职责[期刊论文]-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3(3)4.惊中"东方电子"案水落石出[期刊论文]-陕西审计2003(2)5.武智敏从"东方电子"事件引发的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思考[期刊论文]-陕西审计2003(z1)6.严荣华股市投资陷阱揭秘之三东方电子偷梁换柱[期刊论文]-产权导刊2006(10)7.田昊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2)本文链接:/Periodical_sjylc200402007.aspx。

6989位投资者起诉东方电子虚假陈述赔偿案开庭.doc

6989位投资者起诉东方电子虚假陈述赔偿案开庭.doc

6989位投资者起诉东方电子虚假陈述赔偿案开庭-6989位股民诉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公司等单位和个人虚假陈述民事案,9月5日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9月5日、6日为证据提交阶段,谢绝媒体采访和投资者旁听。

据9月6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给新华社记者的有关情况显示,由于此案是目前国内起诉人数最多、起诉标的最大的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情况复杂,影响广泛,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自2003年2月8日开始受理此案后,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取证、调解及软件设计工作,力求维护广大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判决可能出现的一些不稳定因素。

据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介绍,对于这一案件,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理思路为:一是边开庭边调解,力求这些案件能和解;二是采取多种方式便利当事人诉讼,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制了股民身份认证表,股民可在法院工作人员面前核实认证表,避免了烦琐手续和相关费用,由于本案当事人众多且遍布全国,法院按照律师代理案件数量多少依次安排开庭时间,首批开庭审理的为山东铭丰律师事务所代理的100个股民;三是为方便当事人诉讼,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门设计开发出证券虚假陈述损失赔偿计算软件,确保损失数额计算的准确性,提高审判效率。

据了解,设计开发出专门软件并应用于损失计算,在全国此类案件中尚属首次。

国际金融报7000人索赔4.5亿东方电子案欲集体和解-东方电子,案件,索赔-商务指南-括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在内的17家律师事务所将联名致函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召集、主持东方案的和解集体谈判,涉及诉讼标的约3亿元。

9月8日,东方电子案在山东省青岛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

近7000名股民原告,向“东方电子”索赔总额接近4.5亿元人民币,此案被称作“中国行业民事赔偿第一大案”,仅开庭前的证据交换就进行了三天时间。

据悉,这也是国内证券民事赔偿案中首次就和解尝试集体谈判。

该联名函件称,和解集体谈判原告律师团的东方电子案诉讼标的约为3亿元,占该案总诉讼标的的叁分之二。

“东方电子”案水落石出

“东方电子”案水落石出

绝好 标本。 它 的前 身 是 烟 台无 线 电六 厂 , 原 多 份 , 虚开发票两 千多张。 某 银 行 烟 台 南 大 电 子 的 大 小 庄 家 和 个 人 发 了 大 财 , 而 在
是 家 百 十 人 的作 坊 式 小 厂 。 上 世 纪 8 0 年 代 街 分 理 处 也 成 为 造 假 的 帮 凶 ,共 出 具 进 账 “ 击 鼓 传 花 ” 游 戏 中 接 最 后 一 棒 的 投 资
依法批准逮捕 , 票上市前 , 隋元柏 、 高 峰 分 别 返 回 自己 的老 升 了 六 十 多 倍 ,而 内 部 职 工 股 更 是 增 长 了 后 因健 康 原 因 被 取 保 候 审 。 隋、 高 等 人推 高 股 价 , 是 为了“ 引 家收罗身份证 , 盗用 他人名 义 , 在 烟 台 一 证 二 百 多倍 ! ‘ 陕 西 审 计 2 0 0 3年 第 2期
维普资讯
稳 @
备 受 数 千 万 股 民关 注 的 烟 台 东 方 电 子 财务造假大案 , 沉 重 地 落 下 帷 幕 。1 月1 7日, 经 山 东 省 烟 台市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异 地 审 理 , 分 别 判 处 原 董 事 长 隋 元 柏 、 原 董 事 会 秘 书 高 峰 有 期 徒 刑 两 年 和 一 年 , 并 分 别 处 以 罚 金5 万元 和2 . 5 万 元 , 原 总 会 计 师 方 跃 被 判 处 有期 徒刑一 年 缓 刑一 年 , 并 处罚 金5 万
5 0 9 份, 最 终 把 东 方 电子 1 5 . 9 亿 者 , 赔 得倾 家 荡产 。 初 , 曾任 滑 翔 机 械 修 理 师 的 隋 元 柏 出任 厂 单 和 对 账 单 1 主营收入 ” 。 在 东 方 电 子 的造 假 帮 凶 中 ,除 了那 家 长, 到9 0 年 代中期 , 企 业 取得 了长 足 发 展 。 元 内部 职 工 股 的抛 售 款 变成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电子造假案事由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股(股价最高时达330.6元,在深市中仅次于深进展)的东方电子是何等风光:业绩连年翻番,股价连年翻番,不仅是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且依旧多家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

东方电子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纳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翌日,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量,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力。

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因此,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进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

隋元柏承认,烟台振东高新技术进展公司是专门为购买内部职工股成立的一家空壳公司,注册资本52万元,要紧治理人员均为东方电子职工。

公司名称系“振兴东方”之意。

该公司在购买股票时尚未成立,购买股票所需资金是以东方电子的名义在银行借贷的1600万元。

振东公司也只是过眼烟云。

1996年,东方电子报送向社会公布发行股票的材料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对公司当时存在的“二化”现象(法人股个人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范。

隋元柏、高峰找到原担任股票主承销商的烟台某证券公司老总商量计策,决定将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

隋元柏从老家山东文登收集了40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了40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公司持有的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分别过户至这40个自然人账户中。

为了奖励部分优秀职工,东方电子在1996年前从一级市场上另行购买了44万股内部职工股。

为处理好这部分股票,由高峰回老家龙口,收集了4个身份证,在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账户,将44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这些人个人名下,此后分散在44个个人账户中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交由公司证券部掌管。

此事在公司内部只有隋元柏、高峰等极少数人知情。

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向社会公布发行1030万股,发行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830万股,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社会公众股1720万股(包括原内部职工股690万股),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

1997年1月21日,公司172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余的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三年后上市交易。

东方电子职工股造富运动从此开始。

首次试水成功,公司要紧负责人开始策划如何利用证券市场完成公司的原始积存。

公司上市后,隋元柏、高峰就商量,为提高公司业绩和企业形象,利用公司掌控的大量内部职工股,将内部职工股出售,再将出售后的收入装进主营业务利润,利润上升和股本的扩张会刺激股价的上涨和股票数量的增加,又为公司业绩的增长提供了基础,形成所谓的“良性循环”。

为此,公司形成了一个在隋元柏指挥下的由证券部、财务部和经营销售部门分工合作组成的“造假小组”。

证券部负责抛售股票提供资金。

公司从1998年开始抛售持有的内部职工股,一直到2001年8月份,每年抛售的时刻大约都集中在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披露前,每次抛售的数量由公司业绩的需要而定。

隋元柏每次告诉高峰需要多少资金,并限定在一定的时刻和指定的价位范畴内卖出,高峰再给证券部的两名工作人员下指令,在证券公司抛售股票,并将所得收入转入公司在银行的账户。

公司经营销售部门负责伪造合同与发票。

隋元柏指使销售部门人员采取修改客户合同、私刻客户印章,向客户索要空白合同、粘贴复印伪造合同等四种手段,从1997年开始,先后伪造销售合同1242份,合同金额17.2968亿元,虚开销售发票2079张,金额17.0823亿元。

同时,为了应对审计,销售部门还伪造客户的函证。

公司财务部负责拆分资金和做假账。

为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方跃等通过在烟台某银行南大街分理处设立的东方电子户头、账号,在该行工作人员配合下,中转、拆分由证券公司所得的收入,并依照伪造的客户合同、发票,伪造了1509份银行进账单,以及相应的对账单,金额共计17.0475亿元。

为了把假相做得更真实,隋元柏还指使销售部门人员与个别客户串通,通过向客户汇款,再由客户汇回的方式,虚增销售收入。

不仅如此,自1997年股票上市至2001年8月间,公司还依照自己所把握的中期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以及成立北京东方网络治理公司等内幕消息,进行大量内幕交易。

他们利用在某证券公司烟台分公司开立的44个个人账户,某证券公司烟台分公司提供的10个个人账户,某证券公司烟台分公司提供的15个个人账户,累计投入公司自有资金及卖出原始股所套现资金共计6.8亿元,买卖本公司股票及其它公司股票,其中1997年初投入约5000万元,1999年5月份投入约2亿元,2000年初投入约2亿元,2000年12月份投入约3亿元。

其收益也用同样的手法做进公司利润。

在此基础上,公司财务部门依照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收入等数据制作各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等虚假财务报表,由证券办据此编制虚拟的公司中报、年报,提供给股东和社会公众。

然而这种光辉形象自2001年7月开始的股价下跌而终结。

从2001年7月16日至8月6日,短短15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从17.5元最低跌至10.28元,跌幅达41%。

股价异动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2001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东方电子进行调查。

正是在公司公布公告的前后,公司经营部门一位知悉公司造假情形的人员向监管部门进行了举报,证监会的调查专门快切入正题,直指公司财务报表造假。

造假三部曲第一部,私刻客户公章,伪造销售合同,虚开销售发票,借以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

据查实,东方电子上市5年来共私刻公章40多枚,伪造合同1242份,虚开发票2079张。

第二部,利用注册的空壳公司“烟台震东高新技术进展公司”变现,再打通银行进行中转、拆分,将资金转为东方电子主营收入,并和银行一起伪造进账单、对账单。

短短数年间,烟台某银行南大街分理处就为东方电子出具进账单和对账单1509份,“洗钱”总数高达16亿元。

第三部,通过吃、请、送等手段,摆平乾聚会计师事务所,使其“看不出”东方电子将抛售原始股和炒股收益转为主营收入的事实,从而使虚假的东方电子财务报告顺利通过审计,向股东和社会公众公布。

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大肆虚造财务报告到二级市场疯狂炒作,在长达四五年的时刻里,东方电子的“精英”们之因此能够一路闯关,战无不胜,使股市神话愈演愈烈,一些丧失了公平和诚信的金融、中介机构“功不可没”:离开了他们,隋元柏、高峰之流再精明能干也难成气候。

作为东方电子的开户银行,烟台某银行南大街分理处对东方电子虚造主营收入的资金来源和流向最为清晰,但他们不仅不予揭露,反而利令智昏,为虎作伥,扮演了极不光荣的角色。

调查显示,自1997年初至2001年,在东方电子上市后的四五年间,南大街分理处积极充当造假帮凶,先后分期、分批将该公司1044万内部职工股的套现资金和炒股所得,从证券市场账户转入在该分理处开设的“临时账户”,将一笔笔大额资金拆分成小额资金,依照伪造的发票数额,假造出银行进账单、对账单计1507份,最后再将精心“处理过”的资金转入东方电子公司的“差不多账户”,以“印证”该公司“主营收入”来源的真实性。

此外,该分理处还依据隋元柏、方跃等人旨意,在东方电子提供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询证函上加盖“确认”公章,从而为东方电子虚造财务报告打下基础,也为该报告通过“审计”埋下伏笔。

“总治理财”有方,不但深得隋元柏欢心,该分理处也换取了东方电子那个“超级”大客户的真诚“回报”,银行业务量、存款余额激增,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大幅提高。

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券商和投资基金,无疑是证券市场的灵魂。

他们良好的投资取向和中介服务,承担着稳固股市和市场创新的双重使命。

然而,在东方电子造假大案中,一些券商和基金却丧失了中介机构最起码的原则和规范,惟利是图,助纣为虐,对抗监管机构,破坏游戏规则。

在东方电子财务造假案败露之前,他们凭借着顶尖级的操盘手,携天量资金,一方面与上市公司相勾结猎取内幕信息,密谋操作方案,一方面扇动咨询机构和不良媒体频频施放烟幕弹,舍命操纵股价,将股市变成他们的提款机——有媒体报道,仅号称为“中国第一庄”的中经开,就因为炒作东方电子赢利四五个亿!帮凶尽管许多,但祸首却只有一个,那确实是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正因为有了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临门一脚”,东方电子虚假财务报告才拿到了通行证,并由此公告社会,祸乱股市,铸成大错!坐落在烟台市芝罘区胜利路201号的山东乾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1996年8月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批准,获得证券业相关业务从业资格。

可笑的是,该事务所几乎是一拿到证券从业“资格”便扑向隋元柏的怀抱,为其财务造假大开方便之门。

1997年东方电子公司上市以来,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先后对东方电子公司l997、l998、l999、2000、2001年报进行审计,负责对该公司产品销售、银行回款、财务报表等情形的真实性“把关”。

然而在一次次的审计过程中,面对一堆堆盖满假印章的假合同和一份份破绽百出的财务报表,该事务所各年度审计签字注册会计师和所长刘天聚,未认真复核,便一次次以单位的名义签发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由东方电子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布。

处决法院审理查明,隋元柏、高峰、方跃自1997年4月至2001年6月,先后利用公司购买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股票收益和投入资金6.8亿元炒作股票的收益,共计17.08亿元,通过虚开销售发票、伪造销售合同等手段,将其中的15.95亿元计入主营收入,虚构业绩,使东方电子自1997年起成为绩优股,并四次实行送、配股方案。

涉案人员多为原东方电子高级治理人员,从董事长、总经理到一般董事,从握有实权的董秘到财务主管,几乎涵盖了各要害部门、要害岗位,人数多达十几人。

判决书认定,“被告人隋元柏、高峰、方跃身为东方电子的主管人员和直截了当责任人员,利用股票收益的资金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夸大公司业绩,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严峻损害股东利益,其行为均已构成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在对辩护人意见依法取舍后,法庭判处隋元柏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五万元;判处高峰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二万五千元;判处方跃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五万元。

09822第七组刘懿敏王瑶何肖卫萍张涵李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