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溺水安全学习知识讲座
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讲座稿5篇

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讲座稿5篇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她不像财富能失而复得,也不象离离原上草周而复始。
“安全无小事,生命价更高”,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防微杜渐,把安全知识教育与学习活动作为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头等大事,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就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讲座稿篇二同学们:随着气温的升高,炎炎的夏季即将到来。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每年时有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蓓蕾初开,前程无限,却被无情的河水所吞噬,令人痛心。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几乎相当于我们一个班的人数啊!其中溺水居意外死亡之首。
而就在不久前,全国各地又发生了十多起溺水而亡的事件,其中有成年人,也包括我们一些未成年人。
夏天因为天热,大家都愿意到水边玩耍、游泳,往往这时,就很容易发生危险的情况。
这其中一些事故是因为在发生溺水事故时同学们在互相救助时没有掌握科学的救助技巧而导致的,学校不提倡学生下水救人,发现有人溺水时,同学们千万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找大人来救助,同时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今天,学校向全体同学提出六条以下建议,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1)不准在上(放)学、双休日、节假日等时段在未经父(母)亲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下河(塘)游泳;(2)不准擅自邀请其他同学下河(塘)游泳;(3)不准在不会游泳的监护人带领下下河(塘)游泳;(4)不准到无安全保障和不知水域特征的池塘、取土形成的水塘、水沟、小溪游泳或戏水、嬉闹;(5)不准擅自到海边、滩涂下玩耍;(6)不准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擅自下水施救或者避而不见逃走,要采取大声呼救及报警等措施。
综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水无情,人有情。
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心得体会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6篇)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心得体会1这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对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在炎炎夏日去游泳虽然可以消暑解乏、锻炼身体,但是同时也需要做好安全方面的防备,要在家长的带领下,才能够安全、舒适的游泳,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通过老师对防溺水安全知识的讲解,想起自己前几年在家长带领下去游泳的切身体会,我认为安全舒适的游泳、防止溺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加强锻炼,努力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游泳水平。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作为学生,要按照学校的要求,既要学好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加强身体的锻炼,使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身体素质同步提高,使我们的德、智、体能够全面发展。
尤其是我们地处长江和洞庭湖水域,学会游泳,学会正确的游泳是对我们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要求。
第二,夏天去游泳要有目标、有准备、有计划。
要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游泳池游泳,不能几个朋友一邀就私自去,尤其是不能去澧水河里或者是其它的水塘里去游泳。
我记得前年的秋天,在我住的社区里有两个初中的男孩子私自去乡下的池塘里游泳,结果其中的一个就溺水了,另外的一个没有准备,等到他回家找到家长来救人时,已经晚了,逝去的生命再也无法挽回。
所以,我认为,作为学生,我们还未成年,还不能够有独立的生活和应急的能力,学校要求我们去游泳必需要家长陪同是正确的,也是为了保护我们,让我们安全、舒适的享受游泳的快乐。
第三,在游泳之前,尤其是在下水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做一做徒手操,让自己的身体能够适应水温,让自己的关节、韧带和肌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受伤或者是下水后的抽筋。
因为夏天的气温很高,突然下水会造成身体无法适应,有可能带来伤病甚至是抽筋,真的在水里面一旦抽筋那可是大的麻烦,轻则让你痛苦不堪,重则可能造成溺水的事故,所以一定要注意,做好游泳前的热身准备,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方案(3篇)

第1篇一、讲座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游泳成为了许多人的消暑选择。
然而,溺水事故也随之增多,成为夏季安全事故中的“杀手”。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特举办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
二、讲座目标1. 提高师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2. 增强师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技能。
3. 提高师生在遇到溺水事故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三、讲座对象全校师生四、讲座时间2023年6月15日(星期四)下午3:00-5:00五、讲座地点学校报告厅六、讲座流程1. 开场致辞(10分钟)- 校领导致辞,强调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 专家讲座(40分钟)- 溺水事故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 防溺水基本知识:水域选择、安全措施、自救互救方法等。
- 溺水案例分享,增强警示作用。
3. 实操演练(30分钟)- 救生员现场演示溺水救援技巧。
- 学生分组练习自救互救方法。
4. 互动问答(20分钟)- 学生提问,专家解答,加深对防溺水知识的理解。
5. 总结发言(10分钟)- 校领导总结本次讲座内容,强调防溺水安全的重要性。
七、讲座准备1. 场地布置:布置报告厅,确保音响、投影设备正常工作。
2. 专家邀请:邀请专业救生员和溺水事故预防专家。
3. 物资准备:准备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等救援器材。
4. 宣传动员: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师生参与度。
八、讲座内容1. 溺水事故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溺水事故的统计数据和案例分享。
- 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水域选择不当、安全意识不足、自救互救能力欠缺等。
2. 防溺水基本知识- 选择安全的水域:选择有救生员、设施完善的水域。
- 安全措施:穿戴救生衣、注意游泳姿势、不私自下水游泳等。
- 自救互救方法:- 自救:保持冷静,呼救,寻找漂浮物,进行踩水等。
- 互救:寻找救生器材,进行救援,拨打急救电话等。
3. 溺水案例分享- 分享真实的溺水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

• ▼ 4月22日,广东博罗县柏塘镇上田布村石岗河石角潭发生学生溺水事件,造成1 名学生死亡。
• ▼ 4月25日,重庆市云阳县故陵小学4名学生放学回家后,相约到离家几百米外的 池塘游泳,其中1名学生溺水死亡。
• ▼ 5月4日,重庆市江津区珞璜小学3名学生放学后相约到长江珞璜电厂附近水域游泳,其中1 名学生溺水死亡。
案件回放:2012年学生溺水事故案例
• ▼1月8日,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郝家庄上郝村西塘处,因开发商挖沙导致 地面出现大坑,聚集河水后结冰,4名小学生和1名幼儿在冰上溜冰时不慎 落入坑中溺水死亡。
• 海南4天4起学生溺亡事件 • ▼ 3月3日,海南乐东中学2名初三学生到河边钓鱼,不慎落水身亡。 • ▼ 3月4日,海南临高1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水渠沟旁洗手时被水冲走,不
• 5月5日,一天之内失去了10条鲜活的生命。 • ▼ 5月5日,重庆市轻工学校1名住读学生周末请假离校后,到嘉陵江同兴渡口江边游泳时溺
水死亡。 • ▼ 5月5日,山东聊城接连发生两起学生溺水事件,高唐县和茌平县各有三名学生(共6人)下
河游泳发生意外,其中五名学生溺水身亡。 • ▼ 5月5日上午,浙江临海市江南街道2名儿童(均为男,12岁,小溪小学6年级学生)在小溪
• 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 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
或食物中毒等事故 • 溺水和交通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 中国溺水死亡率为8.77%,其中0岁至14岁
的占56.58%,是这个年龄段的第一死因。
6 编辑课件: 搜集整
• 2013年5月11日上午11时,广东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一中8名初二学 生相约一起到东江边烧烤。期间,一名男同学疑误踩江边沙石滑入江 中,其4位同学发现后手牵着手去施救,结果不幸一齐落入江中失踪。 其余3位同学见此情况立刻报警求助。公安、消防及民间捜救队立即 组织搜救。至当晚22时许,5名失踪学生遗体被打捞上岸。
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活动

一、活动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共同守护青少年安全”二、活动目标1. 提高青少年对溺水的认识,增强防溺水意识。
2. 学习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增强家长和教师对防溺水工作的重视,共同营造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如暑假前、开学初等。
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社区活动中心等。
五、活动对象全校学生、家长、教师及相关人员。
六、活动内容1. 演讲环节:-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防溺水知识讲座,讲解溺水的原因、预防措施及自救互救方法。
- 由学校领导或教师代表发言,强调防溺水的重要性。
2. 实践环节:- 举办防溺水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掌握程度。
- 组织学生进行溺水自救演练,如心肺复苏、救生圈使用等。
3. 观看防溺水宣传片:- 播放防溺水宣传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溺水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4. 签名活动:- 组织学生、家长和教师签名承诺,共同参与防溺水工作。
5. 家庭教育指导:- 发放防溺水宣传资料,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做好防溺水工作。
七、活动组织1. 成立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邀请相关专家、教师和家长代表参与活动。
3. 提前做好活动场地、设备、宣传资料的准备工作。
4. 活动当天,安排志愿者协助组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八、活动宣传1. 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渠道发布活动通知。
2. 制作宣传海报、横幅等,在校园内张贴、悬挂。
3. 邀请媒体进行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九、活动总结1. 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活动效果。
2. 收集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3. 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通过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活动,旨在提高广大青少年、家长和教师的防溺水意识,共同守护青少年安全,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防溺水安全知识 • 防溺水安全措施 • 溺水急救知识 • 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防溺水安全教育实践
01
防溺水安全知识
溺水的定义和危害
溺水定义
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无法自 主呼吸而发生窒息的危险状态。
溺水危害
溺水是导致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 之一,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考虑使用漂浮装置,如漂浮板、浮 力背心等,增加在水中的浮力。
携带通讯工具
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以便在遇到 危险时及时与外界联系求助。
03
溺水急救知识
发现溺水者的应对措施
01
02
03
04
立即呼叫救援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大 声呼叫,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并拨打急救电话。
保持冷静
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保持冷 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盲目跳 水救人,以免造成更多的人员 伤亡。
预防悲剧发生
01
通过防溺水安全教育,教会学生 避免到危险水域玩耍、游泳等行 为,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率。
02
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安全,不私自 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 泳,从而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防溺水安全教育,教会学生掌握 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如遇溺水情况 能够正确呼救、求助、自救等。
胸外按压
将受害者平放在硬平面上,施救者跪在受害者身 旁,双手交叠,用力向下按压受害者胸部,下压 5-6cm,每次按压之后让胸部完全回复原位。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应该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不要轻易放弃。
急救注意事项
不要轻易放弃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该持续进行,直到受害者恢复自主呼吸和 心跳或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防溺水_安全教育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旨在提高大家的防溺水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欢乐的乐园,但如果不注意安全,水也可能变成夺命的魔鬼。
因此,防溺水教育至关重要。
一、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每年都有不少孩子因为溺水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溺水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
二、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1. 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同学对水的危险认识不足,认为溺水离自己很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2. 缺乏游泳技能:不会游泳的同学在水中容易发生危险。
3. 野外游泳:野外水域环境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水草、暗流、深浅不一等,容易导致溺水。
4. 集体游泳:多人一起游泳时,如果有人发生危险,其他人可能因为恐慌而无法及时施救。
5. 忽视安全措施:在游泳时,不穿戴救生衣、不使用救生圈等安全措施,容易发生意外。
三、防溺水安全知识1. 了解水域环境:在游泳前,要了解水域的深浅、流速、水温、是否有暗流、水草等情况。
2. 学会游泳:不会游泳的同学要积极学习游泳技能,提高自救能力。
3. 穿戴救生装备:在游泳时,要穿戴救生衣、救生圈等安全装备,确保安全。
4. 遵守游泳规则:不在无救生员或监护人陪同下游泳;不在水域附近玩耍、嬉戏;不在酒后游泳;不在水中嬉闹、潜水等。
5. 学会自救和救人:掌握基本的自救和救人方法,如保持冷静、呼救、寻找漂浮物、进行人工呼吸等。
四、防溺水安全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家庭、社区要广泛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防溺水意识。
2. 家庭监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护,特别是放学后、周末和假期,要确保孩子不在危险水域玩耍。
3. 学校管理: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防溺水应急预案,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演练。
4. 社区配合:社区要加强对水域的管理,设立警示标志,清理水域周边的杂物,确保水域安全。
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2篇

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2篇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一)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防溺水安全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还能够帮助身边的人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是溺水。
溺水指的是在深水中无法保持头部以上水面的状态,导致窒息或心脏骤停而导致死亡。
溺水时,脑部会缺氧,心脏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导致脑部损伤、心肺衰竭。
因此,防止溺水成为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
那我们该如何防止溺水呢?首先,在游泳之前,确保我们了解游泳场地的情况,例如水深、潜藏的障碍物等,要选择正规的游泳场地进行游泳。
另外,在游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状态,并遵守游泳场地的规则,不要擅自跳入过深的水中或者站在较浅的水中蹦跶,不要随意游到不熟悉的区域。
其次,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自救的技巧。
例如,当你发现自己不幸落水时,要保持镇静,并努力让自己保持头部以上的水面位置。
不要猛地挣扎,会耗尽你的体力,并使你的头部降低到水面以下。
同时,你还应该尽可能向渔网、救生圈等救生设施靠拢,以获取救助。
最后,我们应该了解一些避免溺水事故的常识。
例如,当你在海边或者河边玩耍时,不要轻易靠近水域,特别是在没有成年人陪同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安全。
此外,在水上乘船、游艇游玩时,一定要佩戴救生衣,并且听从船长的指挥。
总之,防止溺水是一个人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安全问题。
我们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同时也应该积极传播防溺水的知识,帮助身边的人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谢谢大家的听讲。
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二)尊敬的各位听众,我继续为大家讲解防溺水的安全知识。
在刚才的讲座中,我们了解了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识,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紧急情况下的救护措施。
首先,如果你看到有人落水,应该立即报警或者呼叫周围的人帮助。
同时,要尽可能保持镇定,并在被救助者身边寻找救生设备,例如救生圈、渔网等,将其投到被救助者身边。
如果能够大声喊叫“救命”,则一定要及时喊叫,以便周围的人及时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也进入多发期。
每年暑期都是儿童溺水高发期,而溺水事故通常发生在村镇无人看管水域,溺水的孩子多为中小学生。
由于暑期家长上班,不少孩子的安全监管呈真空状态,所以发生意外频率较高。
识讲座,供大家参考。
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篇一亲爱的同学: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4.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6.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
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遭遇溺水你该如何自救呢?暑假期间,许多同学都喜欢结伴出游,特别是因为天热,大家都愿意到水边玩耍、游泳,往往这时,就很容易发生危险的情况。
暑假期间,学生溺水事件就时有发生,其中一些事故更是因为同学们在互相救助时没有掌握科学的救助技巧而导致的,据报道,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就发生了一起溺水事件,五名高中生为救落水的同学而溺水身亡。
学校不提倡你们下水救人,但发现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呼救或寻找大人来救助。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溺水事故时有发生,如果一旦遇到溺水者,我们在营救时应该怎么办呢?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
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
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了起来。
据教育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当发现有人落水时,救助者不要贸然去救人,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
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
综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水无情,人有情。
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抢救,溺水事件还是可以防止的。
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篇二各位同学:天气逐渐转热,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游泳是最热门的活动。
请同学们特别注意其中所潜藏的危机,事前多一分准备和考量,就可以带给我们无限的欢笑,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不幸和遗憾。
我们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已经做了规定,严禁我们的同学私自到河、堰、小溪等有水源的地方游泳。
只有在父母亲的陪同下才可以到以上这些地方游泳。
那么游泳应注意什么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讲。
请同学们耐心地听一定会有收获的。
一、游泳安全要点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
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
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
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
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三、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
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专家介绍,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四、溺水急救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急救方法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五、游泳时耳朵进水怎么办?由于水又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
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
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
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是: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耵聍阻暂时停止游泳,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夏天游泳注意事项很多,应从多方面来考量,在此简单介绍:泳。
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
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份的开玩笑。
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
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
水浅、人多不可跳水。
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水的装备要带全,一定要带泳镜。
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
平日有机会就参加心肺复苏术训练及水中自救训练,如遇人溺水,没有把握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
海边或户外游泳要防止晒伤及脚底刺伤。
七、如何防溺水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
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八、遭遇溺水你该如何自救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了起来。
据教育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九、遭遇溺水你该怎么自救当发现有人落水时,救助者不要贸然去救人,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
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