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四部分第13单元第3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巴黎公社

合集下载

2021高考江苏专用历史一轮点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第13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21高考江苏专用历史一轮点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第13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一、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及特点1.历程(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①“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触及封建制度。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①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②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3)新文化运动前期: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

(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①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②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2.特点(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主要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二、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1.走西方人的路(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

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总结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课件岳麓版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总结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课件岳麓版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没有说明中国抗 战的国际地位,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中 国抗日战争的全程,故 B 项正确;不论十四年抗战还是八年抗战 都能反映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都能反映出中国的抗战是艰难 的,故 C、D 两项错误。
【横向中外关联】 20 世纪世界形势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把握分寸——条件限制型选择题的特点及解题技法
【题型特点】
所谓条件限制型选择题,是指对答案有诸多的限制条件,使 答案具有唯一性。此类试题由于能够多维度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 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在近几年高考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应引起 高度的关注。
【解题模板】
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
第四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单元总结
【专题主线·脉络构建】
【考点命题主线】 一、比较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二、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原因及影响
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纲领 1.土地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1930 年制 政 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 策 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
1870 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 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资本主义仍旧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不完全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解析: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和无产阶级运动,结合所学, 无产阶级运动都以失败告终,表明资本主义尚处于不断上升和 发展的时期,故 A 项正确;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并非 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主要目标,故 B 项错误;该时期历史发 展的主线,依旧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故 C 项错 误;该阶段更多体现的是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贫富两极分 化的不满,故 D 项错误。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世界史阶段整合(含解析)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世界史阶段整合(含解析)

世界史阶段整合线索1 西方民主制的发展历程历程标志事件特点意义起源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开始、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伯利克里改革繁荣轮番而治、人民主权、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促进雅典文化繁荣;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影响后世近代民主制创立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颁布确立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建立开创了近代代议制民主制度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创立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近代第一部成文宪法近代民主制扩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封建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德国结束分裂,走上代议制民主道路,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过程曲折;以微弱多数走上共和之路法国从此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近代民主制的发展完善1832年英国议会制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选举权民主范围扩大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两党政治两党虽然政见不同,但都代表资产阶级制约机制进一步发展(1)马克思主义诞生①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③历史影响: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①历史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镇压人民。

②历史进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

③历史影响: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十月革命①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②历史进程: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③历史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线索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基本历程推动因素主要表现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亚、非、拉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整体世界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体系)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大增历程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征英国首先开始,并率先完成;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从棉纺织部门(轻工业)首先开始;使人类跃进到蒸汽时代在几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个别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将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更快;科学和技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引起社会结构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了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并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狂潮;政治经济发展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①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教师用书 第13课时(新人教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教师用书 第13课时(新人教版)

第13课时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①《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社会条件;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③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巴黎公社:①普法战争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成立;②巴黎公社的成立及革命措施;③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俄国十月革命:①俄国落后性及社会矛盾的尖锐;②俄国二月革命及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③《四月提纲》的指导意义;④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⑤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P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2)阶级基础:欧洲发生早期工人运动,如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2.诞生(1)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①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②揭露批判了种种假社会主义流派,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

③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同时要加强国际主义团结。

(3)影响:马克思、恩格斯以《共产党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三、四”巧记速记实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巴黎公社1.背景(1)民族矛盾:普法战争,法国大败,普鲁士大军压境。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和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但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记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迫切须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基础: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英:欧文;法:圣西门、傅立叶)、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理论来源。

(4)组织基础:1847年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5)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讨和革命实践。

2、诞生的标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主要内容:①确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主动作用:创建了巨大的生产力。

②揭示资本主义必定崩溃的隐私:资本主义发展促使阶级冲突激化。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昭示了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起先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1、背景缘由(1)主要缘由:法国工人和资本家的冲突。

(2)干脆缘由:1870普法斗争失败,其次帝国被推翻,巴黎人民组成国民防卫军,第三共和国成立,临时政府对外倒戈,对内打算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

(民族冲突激化阶级冲突导致革命的爆发)2、经过(1)成立:1871年3月18日,国民防卫军推翻临时政府,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政权。

(2)革命措施:①政治措施: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防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立法机构;由干脆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全部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娴熟技术工人的工资。

2021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1 第4单元 第9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1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1 第4单元 第9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两条线索: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曲折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大主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

四大阶段: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改革开放新时期。

第9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3.内容(1)《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它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几乎还在童年;它好像刚刚在发展。

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被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

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只有在这块沃土上才能形成;我们的思想应当把自己约束在这块沃土所提供的范围以内,否则就会落空或者后退。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二、巴黎公社1.背景(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采取屈膝投降政策,对内准备以武力镇压人民。

2.成立: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措施(1)政权建设①民主选举产生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②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

③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④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单元综合提升第十三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单元综合提升第十三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Word版含答案

单元综合提升主题一两次工业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思想、世界政治格局等方面的影响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生产与资本相对集中的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

两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世界历史的进程。

1.从政治角度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完善。

2.从思想角度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

3.从世界政治格局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等工业国崛起,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拓展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

如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幅简洁、完整而且清晰的图画。

目录第三部分理性的时代普鲁士王位的哲人到美洲去!自由、平等、博爱拿破仑统治下的欧洲工业革命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美洲属于美洲人用德意志的品质让世界健康二十世纪的“灾难之母”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根据目录中一个或多个事件,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

(要求:简要写出历史发展趋势,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思路点拨】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根据材料中的“理性的时代”“自由、平等、博爱”可以得出历史发展趋势: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阐释:根据题干要求“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进行阐述。

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复习课件:阶段十三 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复习课件:阶段十三 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1)背景:19世纪初期,随着_工__业__革__命__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2)主张:法国的圣西门主张实行_实__业__制__度__;傅立叶和欧文都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3)意义: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为_共__产__主__义__者__同__盟__撰写的宣言。 ①肯定_资__本__主__义__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_内__在__矛__盾__。 (2)内容③宣告了_工__人__阶__级___的历史使命。 ④昭示了未来_共__产__主__义__社会的原则。 (3)意义① ②标 成志 为着 国马 际克 无思 产主 阶义 级的 的诞 思生 想。 武器,推动了工__人__运__动__的 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三 选修部分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选修1) 1.背景
(1) 克里木战争 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 盾。 (2)十二月党人起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 (3)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为代表,揭露和抨击 沙皇专制 和农 奴 制 , 要 求 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4)亚历山大二世主持成立“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发起酝酿农奴制改革的“大讨 论”。
(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背景:从1864年到1870年,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普鲁士进行了三次_王__朝__战__争__,
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规定实行联邦制和__君__主__立__宪__制___。
(1)联邦制: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 (2)皇帝:帝国皇帝控制行政权、军事权并监督立法,拥有巨大的权力。 (3)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_皇__帝__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4)议会:联邦议会和_帝__国__国__会__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4.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图解历史]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及组成部分[图示构史]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探究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提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概念辨析]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问题探究2]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吗?提示:否。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只是一个地方政权。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问题探究3]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根源是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吗?提示:否。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根源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图解历史] 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总结归纳] 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和失败的必然性互动探究史料研读主题1 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二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已变成资本主义世界性的危机。

——《世界近代史》三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教你读史] 史料一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空想性,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来源之一。

史料二表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引发经济危机,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条件。

史料三表明《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新制度、变革私有制、发展生产力等主张。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二、三,结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分析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何联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史料一、三,谈谈你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工业革命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促使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经济、阶级条件。

(2)空想性: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四点理由(1)它第一次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2)它第一次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

(3)它第一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人运动,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4)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前程,它给了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

主题2 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一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

——刘祚昌《世界通史》二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

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教你读史] 从史料一中第一段“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等信息中认识政权的阶级性;从史料一中第二段“普选制”等政权产生方式的信息中认识其性质;从史料一中第三段“工人合作社”等经济举措的信息中理解其性质。

史料二中信息“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恩格斯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而1848年革命的失败是最好的例证。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性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理由:从公社委员的组成看,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

从措施看,政治方面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经济方面触及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2)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即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它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教训的深刻性缺乏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巴黎公社成立后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

巴黎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没有掌握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时间题号2018 全国卷Ⅰ,33(2018·全国卷Ⅰ)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知识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观点素养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者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

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排除D项。

考向分析:本讲在全国卷中属于低频考点。

备考时可以从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与普法战争、法国的代议制等角度理解,认识其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

预测1 创设情境,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2019·广西南宁高二期末)1892年,波兰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A.其诞生与工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B.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C.其发表是空想社会主义破产标志D.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答案 A解析《共产党宣言》诞生根源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材料中“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说明《共产党宣言》诞生与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A项正确。

材料并不是说明《共产党宣言》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共产党宣言》发表是空想社会主义破产标志,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预测2 创设情境,考查对巴黎公社政权性质的理解(2019·陕西蓝田县焦岱中学月考)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

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

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

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B.公社食堂管理规范严格C.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答案 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公社委员在食堂就餐的标准和要求来看,材料主要反映了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设立公共食堂纯粹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故选C项。

材料没有反映“财政紧张”,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主旨所在,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