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监测之BIS监测

合集下载

脑电双频指数BIS

脑电双频指数BIS
脑电双频指数BIS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BIS基本概念与原理 • BIS监测设备与方法 • 临床应用中BIS指导意义 • BIS在各类手术中应用实例分析 • BIS监测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提高BIS监测效果,保障患者
安全
01
BIS基本概念与原理
BIS定义及作用
定义
脑电双频指数(BIS)是一种用于监测麻醉深度的脑电 图参数,通过处理原始脑电图信号,提取其中的双频指 数,反映大脑皮层的兴奋或抑制状态。
镇静深度评估及调整策略
01
镇静深度评估
BIS可实时监测患者镇静深度,帮助医生判断患者 是否处于适宜镇静状态,避免镇静不足或过度。
02
调整策略
根据BIS监测结果,医生可及时调整镇静药物剂量 ,确保患者维持稳定、安全的镇静水平。
肌松效果判断及优化方案
肌松效果判断
BIS可反映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协助医生判断肌松 药物效果,确保手术过程中肌松充分、有效。
心脏外科手术中BIS应用案例分享
评估心肌保护效果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BIS可用于评 估心肌保护效果,以确保手术过 程中患者心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
的保护。
指导液体管理
根据BIS监测结果,医生可以调整 患者的液体管理策略,以维持稳定 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减少术后并发症
BIS监测有助于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 的并发症,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等。
并发症预防
分享预防和处理BIS监测 相关并发症的经验,保障 患者安全。
患者配合度
探讨提高患者对BIS监测 的配合度,确保监测顺利 进行。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关注BIS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如多模态监测等。

脑电双频指数bis

脑电双频指数bis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脑电双频指数(BIS)监 测
技术简介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 ral index , BIS) 是将脑电图的功率和频率经双频分析作出的 混合信息拟合成一个最佳数字,用0~100 分度表示
Your company slogan
BIS在国外的应用概况
BIS(脑电双频指数)是2019年被美国 FDA批准作为惟一用于检测麻醉效果的手 段 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麻醉深度监测和意识状 态的评价,指导ICU病房的镇静用药、镇静 评分、控制镇静深度,预判及判断脑死亡、 评价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
Your company slogan
BIS在国内的应用概况
BIS监测技术是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点专 科可选技术项目 已经在部分三级医院手术室和ICU开展,技 术成熟,并获得相关部门认可,有收费标准。
Your company slogan
BIS 与 EEG 有何不同?
EEG 是一种信号, BIS 是对它的解释 BIS 是对 EEG信号进行处理的结果 EEG 是在头皮上测得的大脑皮层电活动的图
BIS LIMITS
BIS TRENDS
Opens submenu
SENSOR CHECK
BIS RANGES
BIS SETUP
SPEED: 25
Your company slogan
BIS Setup Sub-menu
EEG W AVEFORM

麻醉深度的监测

麻醉深度的监测

适宜的麻醉深度
意识消失
镇痛良好
肌松适度
适当抑制应激反应
麻醉过浅的主要危害
显著的应激反应
内分泌紊乱
代谢异常
术中知晓(awareness)
耗氧增加
美国术中知晓的情况
不同医院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0.25 0.2 0.15 0.1 0.05 0
1 case per 1000
标,但仍存在很多局限,需不断完善。而熵的临
床价值仍需进一步观察。
2007年美国麻醉学杂志发布文献,证明
NARCOTREND在目前同类产品里面数据更为可靠。
麻醉深度监测-前景
• 期望用一种监测仪来解决麻醉深度,防止术中知
晓的问题并不现实。 • 麻醉深度是对镇静、镇痛水平和刺激反应程度等 指标的综合反映,而这些指标反映的中枢部位不 尽相同,所以麻醉深度监测必然是多指标、多方 法综合监测。
根据文献证实能够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的脑功能监测仪目前只有bis监26麻醉药物与bis1丙泊酚七氟醚效应部位浓度和bis值密切相关丙泊酚或吸入麻醉时低浓度阿片类药物不改变bis反应当给予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时给予足够剂量的催眠药物确保意识消失很重要氧化亚氮浓度达70时对bis的影响依然很27麻醉药物与bis2产生无反应状态的氯胺酮剂量02505mgkg不改变bis值一种麻醉药加用氯胺酮是会使bis的解释复杂化需考虑临床情况肌松药可能会使麻醉深度监测仪器的确切性出现混乱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可影响bis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可能会影响麻醉深度监护仪的结果
麻醉深度的仪器监测-AEP
AEP index的优点 使麻醉的维持更为平稳
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确保病人术中无知晓、术后无记忆 可更准确地判断意识的有无 可瞬时监测麻醉深度变化

麻醉与BIS监测

麻醉与BIS监测

案例三:BIS监测在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结词
BIS监测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提高手 术安全性。
VS
详细描述
在心脏手术中,患者处于高应激状态,且 手术操作复杂、风险高。BIS监测的应用 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准确评估 麻醉深度,指导医生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 用量,保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从而降低心 肌缺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 ,BIS监测还能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 态,预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为预 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麻醉的禁忌症
对于某些特定疾病或状况的患者,麻醉可能存在相对禁忌症,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呼吸 系统疾病等。
02
BIS监测基础知识
BIS监测的定义与原理
总结词
BIS监测是一种用于评估麻醉深度的技术,通过测量大脑电活动的变化来反映 麻醉状态。
详细描述
BIS监测基于脑电图(EEG)技术,通过分析大脑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麻醉深度。 通过特定的算法,BIS监测能够将EEG信号转化为一个数值,该数值在0-100之 间变化,用以表示麻醉状态。
BIS监测对麻醉深度的影响
01 BIS监测数值与麻醉深度呈负相关,即BIS数值较 低时表示患者处于较深的麻醉状态。
02 通过BIS监测,可以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输 注速度,使患者处于适当的麻醉深度,确保手术 顺利进行。
02 BIS监测有助于避免因麻醉过深而导致呼吸抑制、 低血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麻醉与BIS监测
目录
• 麻醉基础知识 • BIS监测基础知识 • 麻醉与BIS监测的关联 • 临床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麻醉基础知识
麻醉的定义与历史

麻醉科麻醉深度监测方法

麻醉科麻醉深度监测方法

麻醉科麻醉深度监测方法麻醉是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如何准确监测麻醉深度成为了关键的问题。

目前,存在着多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麻醉科的相关知识。

一、临床观察法最朴素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就是通过医师的临床观察进行评估。

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瞳孔大小、肌肉松弛程度、意识状态等来判断麻醉深度。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受医师主观因素和经验的影响较大,可能存在误判的风险。

二、BIS监测法BIS(Bispectral Index)是一种利用脑电图(EEG)信号分析来评估麻醉深度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监测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频率、幅度等参数,计算出一个从0到100的数值表示麻醉深度。

BIS监测法在麻醉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减少主观判断的误差,提高麻醉质量。

三、Cerebral State Index监测法Cerebral State Index(CSI)是一种基于脑电图和其他生理信号的多参数分析方法,用于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

与BIS相比,CSI技术更加精细化,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脑部活动情况,提供更可靠的麻醉深度监测结果。

四、Entropy监测法Entropy是一种综合了多种脑电图参数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麻醉深度评估。

Entropy监测法通过分析大脑电信号的复杂度和无序性来反映麻醉状态,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以上几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常常结合使用,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总的来说,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更先进的麻醉监测技术的应用,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麻醉与BIS监测

麻醉与BIS监测
02 预防并发症
BIS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预 防因麻醉过深或过浅导致的并发症,如术中知晓、 苏醒延迟等。
03 提高手术效率
通过BIS监测,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麻醉状态及时 调整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02
BIS监测的原理与技术
BIS监测的原理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是一种通过分析脑电信号 01 来评估麻醉状态和镇静水平的监测技术。
它通过测量脑电活动的不同频率成分,包括α、β、 02 θ和δ波,来计算出一个数值,该数值在0-100之
间,用以反映大脑的意识状态。
BIS值越高,表示大脑越清醒;BIS值越低,表示 03 大脑越接近无意识状态。
BIS监测的技术指标
01 BIS监测需要使用专门的脑电监测设备,通过在头 皮上粘贴电极来采集脑电信号。
缺点
BIS监测需要使用电极片和黏合剂,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此外,BIS监测结果可能受 到一些药物和生理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其他监测指标综合评估患者的状态。
03
麻醉与BIS监测的临床应用
麻醉深度监测
01 监测麻醉深度
通过BIS监测,医生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麻醉深度, 从而更好地控制麻醉药物的用量,确保手术过程 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领域。
BIS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与价值
BIS监测能够为医生提供客观的 麻醉深度指标,避免主观判断 的误差,提高麻醉效果。
BIS监测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 解患者麻醉状态,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保障患者安全。
BIS监测的应用能够促进麻醉学 科的发展,提高医生的诊疗水 平和手术室的整体管理效率。
BIS监测与静脉麻醉药的选择
静脉麻醉药是另一种常用的麻醉药物,但不同静脉麻醉药对BIS值的影响也有所 不同。研究表明,使用BIS监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静脉麻醉药的效应,有助于减 少术中知晓和术后恢复时间。

脑电双频指数(BIS

脑电双频指数(BIS

BIS
MAIN MENU PREVIOUS MENU
ECG 1
WAVEFORM 2
WAVEFORM 3
Jumps to waveform submenu to setup waveform position
MAIN MENU
SPECTRA SETUP RESUME
BIS SPECTRA WAVEFORM ON/OFF
脑电双频 指数监测
B不受肌松水平、 肌电活动的影响
C无需测试患者 对刺激的反应
Your company slogan
BIS数值的临床意义
深度镇静 深度镇静 中度镇静 清醒
20
爆发性抑制 清醒可能性很小, 对声音刺激无回应 高声命令或轻微 刺痛/摇晃有回应 可回应正常声音
60 80 100
Your company slogan
身体的运动
Your company slogan
新技术疗效判定标准
成功标准: 监测数据准确,指导镇静药物使用,减少机 械通气时间,避免镇静麻醉药物过量;
失败标准: 监测干扰,出现伪迹,监护质量差,不能 解释数据。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脑电双频指数(BIS)监 测
技术简介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 ral index , BIS) 是将脑电图的功率和频率经双频分析作出的 混合信息拟合成一个最佳数字,用0~100 分度表示
Your company slogan
BIS在国外的应用概况
BIS(脑电双频指数)是1996年被美国 FDA批准作为惟一用于检测麻醉效果的手 段 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麻醉深度监测和意识状 态的评价,指导ICU病房的镇静用药、镇静 评分、控制镇静深度,预判及判断脑死亡、 评价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

BIS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BIS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BIS监测在镇痛、镇静过程中的作用
Ibrahim等研究发现,BIS值监测可很好反映异 丙酚麻醉镇静的深度。 Connor等也通过研究指出BIS提供了一种广 泛应用的能持续和可靠地测定镇静-催眠药物 作用的方法,它可同步、定量地反映病人的 镇静程度。

BIS监测在镇痛、镇静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BIS监测,可以对临床上常用镇静药的药 代动力学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寻求最佳的 镇静方案,达到最理想的临床疗效。 BIS监测可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插管 时间。 但Weatherburn通过研究指出,BIS监测并不 能减少ICU病人镇静药物的用量、应用呼吸 机的时间或在ICU的住院时间。
BIS在判定预后方面的局限性



BIS的变异较大,如EMG的增加可引起BIS的假性升高,在 反映区别意识状态的转换上不及CSI(脑状态指数)、AAI(体 感诱发电位指数)敏感,且与镇静、催眠成都相关,在预测 有害刺激反应和体动上不如CSI、AAI,反应较真实的脑电活 动延迟10-20s。 BIS监测是对现存脑功能状态的判断,而临床预后与原发疾病 和治疗关系密切,这也是电生理检查用来判定脑损伤患者预 后的局限性。 所以应用BIS监测的同时,应用其他方法监测脑干功能结合 临床观察、颅内压测量、神经影像学检查等将使昏迷患者的 预后判断可能更为准确。




Hockaday报道了39 例心肺复苏术后病人,应用脑电图来判 断预后,发现预后与脑电图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有文献报道,动态脑电图对预后判断的敏感率为83.3%,特 异性达100%,预后评估的准确率91.7%,对预后评估的错 误率为0[29]。 一些研究也表明动态脑电图结果与临床最终转归大体相一致, 在预后估计方面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对昏迷病人预后判断的 主要方法。 Dunham等通过对18例严重脑损伤的ICU患者预后的研究发 现,BIS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BIS值≥60提示预后良 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
§ BIS的运算法则是建立在对大量健康成年志愿者在 不同的麻醉药物浓度下及不同的临床关键点(如意 识消失、苏醒、气管插管等)的原始脑电数据的综 合分析基础上。研究表明,在丙泊酚、咪哒唑仑、 七氟醚、异氟醚麻醉下,BIS值与目前临床上广泛 应用的镇静评分及语言指令反应及血药浓度有高度 相关性 。
室、ICU以及各种需要镇静监护的病人
§ 在美国有95%的手术室应用了BIS
§ 全世界有160个国家使用BIS
§ 全球已装机器>35000台
§ BIS文献资料超过2500篇
——95%发表于全球前4位的国际麻醉期刊上
Aspect
原理
§ 脑电波形显示出脑细胞群自发而有节律的电 活动,一般用波幅、频率和相位等特征来描 述。
影响BIS值的因素
§ 肌电图(EMG)干扰和神经肌肉阻滞剂 (NMB)
§ 医疗仪器 § 严重的临床情况 § 异常脑电图(EEG)状态 § 某些麻醉药和辅助用药
影响BIS值的因素
影响BIS值的因素
影响BIS值的因素
影响BIS值的因素
影响BIS值的因素
BIS值波动的处理
§ BIS值异常升高 § BIS值异常降低
§ 将δ波段的相位锁定,把能量从δ能量中减除,并表 示为0~30Hz波段双波谱密度的比率,最后得出一 量化指标(0~100) ,即BIS。
§ 双频谱分析是定量EEG频率间的相位偶联(phase coupling),包含了频率和振幅信息,相位偶联是 非线性行为的特征,因而双频谱分析能精确地控测 和定量信号间线性和非线性变化,能更准确地反映 麻醉深度变化。
及预后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
BIS传感器
BIS传感器
BIS传感器
BIS传感器
传感器的固定
§ 将传感器贴于额头 § #1:额部正中鼻根
向上5CM以上 § #4:眉骨上方 § #3:任意一侧太阳穴(眼角水平) § #1到#4为斜向下粘贴,环绕四个探头周围
按压,用力按压每个探头5秒钟
范围及含义
§ 值为100代表完全意识状态,0代表完全无脑
电活动状态(大脑皮层抑制)。
§ 一般认为BIS值:
85-100
为清醒状态
65-85
为镇静状态
40-65
为麻醉抑制状态
低于40
可能呈现爆发抑制
BIS监测的应用
§ 术中监测麻醉深度,预计麻醉药量 § 评估临床患者的镇静程度 § 评价脑损伤程度及预后 § 评价脑死亡、心肺脑复苏后脑功能
BIS监测的优点
• 可以减少主要麻醉药物的剂量 • 可以缩短苏醒和恢复时间 • 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 减少术中知晓和回忆的发生率
§ 麻醉深度监测有脑电双频指数、听觉诱发电
位指数、病人状态指数、Narcotrend、脑电 熵、SNAP指数等一系列的监测指标。
Narcotrend(麻醉趋势)意识/麻醉深度监测
§ 全身麻醉时,脑电图频率随麻醉加深或变浅 呈顺序变化,与麻醉药浓度呈函数关系,因 此能被用来反映麻醉深度。
原理
原理
§ BIS应用傅立叶变换技术,在EEG功率谱分析的基 础上复合脑电相关函数谱分析技术,既测定脑电图 的线性(包括频率 和功率)部分,又分析其非线性部 分(包括位相和谐波),从而提高了EEG分析的完整 性。
BIS监测的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义
§ BIS(Bispectral Idex)是指测定脑电图线性 成分(频率和功率),同时分析成分波之间 的非线性关系(位相和谐波),把能代表不 同镇静水平的各种脑电信号挑选出来,进行 标准化和数字化处理,最后转化为一种简单 的量化指标 。
§ 是目前以脑电来判断镇静水平和监测麻醉深 度的较为准确的一种方法 。
发展历程
§ Barnett等于1971年提出了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分析方法
§ 1996年,BIS作为监测药物镇静及催眠作用的技术得到美国
FDA批准
§ 2003年美国FDA声明:使用BIS指导麻醉,可以降低成人患
者在全麻和镇静过程中知晓的发生率。
§ 到目前为此全球以超过了1100万人应用BIS,其中包括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