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拍摄时使用闪光灯(从单灯到四灯)和反光伞的布光技巧

合集下载

人像摄影中的四灯布光

人像摄影中的四灯布光

人像摄影中的四灯布光人像摄影中的四灯布光8294四灯布光的特点四灯布光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灯光组合,也是影楼拍摄婚纱照常常使用的。

四灯布光具有变化多、组合快的特点,能灵活变换多种光效,对人物起到多方位的塑造。

四灯布光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四灯布光的方法有很多,四灯布光相对其他布光来说,灯光稍显复杂一些,但基本都是要围绕主体先布主光、再布辅光、其次是其他光效(如发光、背景光、轮廓光等)。

在拍摄过程中布光要做到有主有次,有条不紊,这样才能利用四灯布光方法拍摄出我们满意的照片。

1. 前四灯平光布光前四灯平光布光就是四盏灯全部布在数码相机与被摄者之间,四盏灯以顺光位作平光照射(如图1、光位图-1)。

这种布光方案适合运用于以下几种情况:a.面部较瘦的被摄者,由于四灯光量相同可以把被摄者拍得显胖一些。

b.如果被摄者不希望面部有阴影,要求面部干净柔和及要简化概括画面影调。

c.需要画面的影调明快一些或者是高调,营造明朗、轻松的艺术空间。

图1光位图1 前四灯平光布光人像摄影时要注意为了方便把光布平,四灯的的功率最好相等,四盏灯的光质、色温及强度最好是一致的。

由于没有背景灯,背景的影调只能靠相对的前后调整人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如需要背景浅淡一些时,可以让被摄者离背景近一些;如需要背景影调深一些时可让被摄者离背景远一些。

2. 前三灯后一灯布光前三灯后一灯的布光方法是在被摄者与数码相机之间放三盏灯而在被摄者后面与背景之间放一盏灯。

①前面三灯立体光加后面一盏背景光(如图2、光位图-2)。

由于背景灯是处于被摄者背后的一侧,背景是由一侧到另一侧的渐变,一般情况下是要强调或突出被摄者哪一边的轮廓形态就把背景灯放在哪一侧。

这样的布光使画面具有丰富的明暗变化。

图2光位图2②前面三灯平光加后面一盏轮廓光或发光(如图3、光位图-3)。

这种布光方案是前面三灯平光平均照亮主体,后面一盏灯侧逆照射被摄者的轮廓形态的,一般情况下是深色背景衬托亮的轮廓,如发型较好的头发就适合用这种光。

人像摄影布光 PPT课件

人像摄影布光 PPT课件
人像摄影布光
人像摄影布光
一、光线特性 二、常用布光灯具 三、布光的一般步骤与规律 四、布光技巧 五、几种常见人像布光方式 六、户外人像摄影用光 七、闪光灯布光场景
一、光线特性
光线的特性分为光质、光位、光色、光型、 光比和光度六个方面。
光质
光和其他物质一样,有着自己的质地。
光质有软有硬,闪光灯直接照射到的物体
伞灯
将不同质地、规格的反光伞装在闪光灯上就成为伞 灯。伞灯的特点是发光面积大,光性柔和,反差弱。
柔光灯
在各种闪光灯灯头上
加上柔光罩,就成为柔光灯。
柔光灯所发出的光是由闪光 灯发出的直射光与反光罩的 反射光混合后,再经柔光罩 透射扩散而成的。柔光灯的 特点是能提供平均而充足的 照明,发出的光光性柔和, 但方向一般强于伞灯,反差 清晰,投影浓于伞灯,富有 良好的层次表现。
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辅助光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在 使用各种灯具作辅助光的同时,别忘了尽量多使用反光板, 它往往能产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3.设置背景光
背景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主体或渲染气氛,因此,在对背景 光的处理时,既要讲究对比,又要注意和谐。
拍摄细小物体时,往往因主体与背景距离很近,一般难以 对背景单独布光,此时主光兼作背景光。在主体与背景光 比的具体控制中,可通过选择合适的灯距、方位和照明范 围来控制,或用各种半透明的漫射体或不透明的遮光物在 主光与背景轴线上适当部位进行遮挡,以得到适当的亮 度。
3.选择合适的灯距
首先,灯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被摄体的受光 强度,被摄体的受光强度是按灯距的平方倒数变 化的,光强随灯距的变化非常大。
此外,灯距的大小还会影响被摄体的明暗反 差效果。当灯距很小,并且光源面积小于被摄体 时,光源可看作点光源,被摄体的反差较大;反 之,当灯距很大时,光源可看作面光源,被摄体 的反差较小。

人像摄影常用布光方法

人像摄影常用布光方法

人像摄影常用布光方法
人像摄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布光是人像摄影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下面是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方法:
1. 自然光
自然光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线,它可以通过窗户、门口等自然光源进入室内。

使用自然光拍摄人像可以营造出自然、柔和的氛围,但是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避免出现阴影。

2. 灯光
灯光是人像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光线,可以通过闪光灯、灯泡等人工光源进行照明。

使用灯光可以控制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温,营造出多种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 线性光
线性光是一种光线方向非常明显的光线,可以通过灯光的反射或折射产生。

使用线性光可以突出人物的轮廓和线条,营造出强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4. 散射光
散射光是一种非常柔和的光线,可以通过灯光的弱化或遮挡产生。

使用散射光可以营造出柔和、温暖的氛围,适合拍摄婚纱、家庭等场景。

5. 反光板
反光板是一种可以反射光线的工具,可以通过反射光线来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使用反光板可以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避免出现阴影和过度曝光。

以上就是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方法,不同的光线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效果和氛围,需要根据拍摄场景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光线。

摄影布光│软调人像摄影的用光 八

摄影布光│软调人像摄影的用光 八

(二)包围加顶光
方法:在包围布光中,我们还可以在轻盈、明快 中增加顶光可以增加人物的立体变化,如光位图2 所示的布光,在柔光布全包围式的布光方案中增 加使用了顶光。这样的光线照明主要的特点是照 场光线通透、软柔调子的感觉更强,如图2。
注意事项:
1、虽然是增加了顶光光线,但是还要注意所增加 光线的强度等不能破坏现有的光线布局。
(二)侧逆光、反光板加顶光
方法:在光位图7的布光方案中增加了顶光的照明, 如光位图8所示的布光,使人物增加通透感和细微 的立体变化,如图8效果。
注意事项:
1、使用多块反光板,要注意反射的角度。
2、使用反射光拍摄,要使用较强的光源,这样才 能保证有足够强的反射光进行照明。
3、合理的选择反光板的材料,这是很关键的,软 调人像需要柔和的散射光,所以较光滑的反射材 料要尽量不要选择使用。
2、顶光光线的照射角度还要合理控制,一般应该 放在人物的身体偏后的位置,这样才能避免对人 物面部的影响。
3、顶光光线我们也可以尝试改变色温来变化画面 的色彩,但是不能过以免破坏画面。
(三)半包围加顶光
方法:我们也可以为了在轻柔中适当增加人物的质感和立 体变化,可以使用半包围布光中,如光位图3所示的布光, 在左右柔光布的包围中改变左右闪灯的强度增加光比的变 化,在上面使用柔光箱对全场进行整体补光,这样的光线 照明使人物的投影增加并且透明,软柔调子的感觉更有变 化,如图3。
(二)半包围式加反射光(反光板的漫反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法:在图5的布光基础上,可以直接使用反光板 结合多盏透光灯照明的布光方法,如光位图6所示 的布光,使用半包围式的投射光加反光板的漫反 射补光结合,如图6。

不同布光拍摄不同效果6个常用的室内布光技巧

不同布光拍摄不同效果6个常用的室内布光技巧

不同布光拍摄不同效果6个常用的室内布光技巧
人像摄影,除了在户外拍摄外,也可以在室内工作室拍摄,这样对于学习布光更加方便,本篇文章将要教大家如何应用影楼灯光,采用不同的布光方式拍摄不同的效果。

1、一个柔光灯
这是最简单的布光方式,也是我自己最常用的,只需要一个柔光灯就可以。

放到模特的左、右任意一侧即可,柔光灯要放到比模特高一点,从上方45度角方向打下来。

2、加亮
如果觉得只用一个柔光灯太暗的话,可以放一个反光板在主灯的对面。

折射部分光线,让需要突出的细节部分拍摄得更清晰,将整个主体加亮。

3、加强对比
使用反光板的目的是增加亮度,而使用黑色反光板则相反,枝术上来说它的作用不是反光,所以你也可以称之为“减光板”或“吸光板。

使用黑色反光板的原因是要降低主体一侧的亮度,让照片的对比效果更突出。

4、背光式
如果想为照片加入一点不同的效果可以使用背灯,突出模特头发的层次,同时高光也可以突出模特的身材。

5、侧光
柔光灯的强度应该比侧光强,侧光可以为模特正面补光,减少明暗对比度。

6、三灯
在模特身后加上两个不同颜色的灯光可以为照片做出特别效果,非常适合拍摄时装时使用。

人像摄影的分类

人像摄影的分类

人像摄影的分类与其他种类的被摄体相比,人物照片往往引起观众更为强烈的共鸣。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人像摄影的分类的资料,欢迎大家参阅。

人像摄影分类英国摄影家基弗认为,根据不同的拍摄角度,人像摄影又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 正面肖像正面肖像最出的特点是:圆圆的头部,大而阔的嘴巴、眼睛和耳朵,宽而高的前额,大鼻子,方下凳和突出的下巴。

拍种肖像应当力求揭示感情,打破茫然若失的神态。

2. 四分之三肖像四分之三的头像看上去比较自然而不太做作。

如果被摄者正看着相机,照片能给人以彬彬有礼的感觉。

如果可能的话,身体上部应当凑近相机,这样的造型能给人以较深的印象,更吸引人一些。

四分之三的头像照片最突出的特点是:前额高而且比较突出,鼻子、脖颈和颧骨突出或较大。

3. 侧面肖像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拍摄侧面照。

由于不能眼对眼地观察,这种照片往往缺乏个性。

如果被摄者在向上看,会给人以谦恭的印象,但也可能是优越感的表现,如果眼睛向下看,就显得是在沉思,或者可能显得傲慢。

如眼睛向右看,会显得积极、有决心;注视左边,就会产生驯服、内向的印象。

侧面肖像的最大特点是:下巴撅起或向后缩,上下嘴唇、鼻子、下巴和耳朵和轮廓都较突出,喉结明显。

4. 仰摄肖像相机从较低的位置仰拍能使模特显得高大、有力、意志坚强。

如果眼睛直视着相机,能使被摄者显得具有挑衅性,比较鲁莽。

仰摄肖像的特点是:圆型的头部,凸起的下嘴唇,鼓起的眼睛,低而向后缩的前额,大而翘起的鼻子,突出的颧骨,有力的方型下颌,双下巴和长脖子。

5. 俯摄肖像俯摄肖像适宜于强调端庄自恃。

这一角度使被摄者显得谦恭,甚至缺乏独立精神,但也能给人以柔和含有深情的印象。

俯摄的肖像有以下特点:额头高而窄,鼻子长,下巴向后缩,脖颈短,耳朵突出。

人像摄影分类详解人像与其他种类的被摄体相比,人物照片往往引起观众更为强烈的共鸣。

人像佳作不仅仅只是向你展现被摄人物的外貌,它还应该是一部视觉传记,通过捕捉人物的特征,揭示人物独特的个性。

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

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

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只会利用自然光拍照片的人不见得会利用闪光灯,而能够很好掌握闪光灯的人一定懂得自然光。

下面就让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一、白天户外人像补光——闪光灯作为补光不要以为只有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闪光灯,有时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必须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一种情况是在进行逆光拍摄时,主体与背景的反差很大。

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这时就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了。

如下图,当时拍摄环境是下午四点半的阳光下,环境光虽然随着日落暗了下来,但是逆光的冲击,光线依然很亮。

人物逆光,脸部偏暗,拍摄这张照片时,先对环境测光,测光数据是光圈F3.5,快门是1/250,测光完成后,把相机切换到M档,设定好光圈快门,打开闪光灯,TTL模式,减1.5档输出,最终拍摄完成的图片,人物脸部曝光正常,环境氛围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逆光在女生的头发和毛衣周围勾勒出一圈温暖的线条,与背景隔离开来,同时也突出了人物主体,正面闪光灯补光。

拍摄构图时,注意用拍摄对象稍微挡住部分太阳的主体,以免眩光太厉害。

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85/1.4镜头若是以人像的脸部为测光的依据,则背景会过曝,没有细节。

若是以蓝天为测光的依据,则人像的脸部会曝光不足,甚至成为剪影。

使用TTL 闪光灯或自动闪光灯对主体补光是一个有效的方法:1. 先针对背景来做测光。

然后切换至M 模式,将光圈、快门值设定在方才的测光结果( 需要注意快门必须是在闪光灯的同步快门范围内) 。

2. 使用TTL 闪光灯或自动闪光灯对准拍摄主体进行补光。

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24-70/2.8镜头光圈F3.2 快门1/200秒情侣片的拍摄,运用逆光的拍摄技巧突出画面温暖温馨的情感氛围.闪光灯减弱1档输出.注意项:逆光摄影时,为了丰富画面层次和获得良好的色彩还原,需用闪光灯作补光。

摄影棚各种灯光器材的使用技巧

摄影棚各种灯光器材的使用技巧

摄影棚各种灯光器材的使用技巧摄影棚各种灯光器材的使用技巧摄影棚的灯光器材,无论是闪光灯,或是石英灯,其打光方式皆非单灯打光法。

一般摄影为了使照片画面的明暗光比能完美起见,摄影棚皆采用复灯打光,所以需规划多盏以上的灯光来组合,效果较为完美。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摄影灯光器材的一些使用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摄影灯光器材的使用技巧1、主灯-主光-将主题最亮的部位打亮,是摄影时最主要的光源。

2、辅灯-补光-主题暗部补光之用,在控制光比时调节光比强弱的辅助光源。

3、背景灯-背景光-属效果光之一,打亮背景区域,否则主题与背景缺少光域与层次感,而且会产生背景阴影。

4、发灯-发光-属效果光之一,使头发与深色背景分离,唯背景是浅色系时不适用。

5、聚光效果灯-背景光主题光-制造强光特效,如果插上特制形状的插片,可得到不同形状的光影效果,经常用在制造背景光影时。

6、效果灯-效果光-其他亦有使主题轮廓凸显的“背面光”等效果灯,使用技巧与功能视摄影师的需求而定。

在打光时,为了改善各灯光的光质与色彩,如直射光改变成散射光,或改成光束集中的聚光等光质,可以使用灯光的附属设备,例如利用反光伞、无影罩、四叶遮板等设备来改变不同的'光质。

其重点设备及功能如下所述(1)反光伞:将反光伞装置于灯光前,利用此伞的反打功能,将裸灯(无任何遮蔽物的灯)转变为跳灯(有反射物的灯),这种形式的打光法,使光质变成散射光的性质,从而得到较柔和的光质。

常装于辅灯或主灯上。

其材质有银色或白色的,但以白色较为常用,光质较柔和。

(2)无影罩:无影罩是最简便而直接的散射光转换装置。

其作用是将一半透光的白布制成灯罩,直接套于灯头,直射光经过这块布罩,便扩散为散射光的光质,操作简便,是摄影棚最重要且普遍使用的改变光质的设备。

常用于主灯或辅灯上,其尺寸有大有小,可依摄影师的拍摄目的选购。

(3)尖嘴罩:是与无影罩功能相反的装置,这种类似猪嘴巴的漏斗形圆筒,装设于灯头前时,会将裸灯的光更集中地导引于投光处,形成聚光的状态,是发灯聚光效果最常用的导光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像拍摄时使用闪光灯(从单灯到四灯)和反光伞的布光技巧
无论你用单灯还是四盏灯,也无论你想拍出什么艺术效果,可以精确控制输出量和角度的影室闪光灯都可以帮助你获得专业的照明效果。

本节,我们就谈谈如何使用闪光灯和反光伞。

本文包括以下部分:
* 怎样用闪光灯和反光伞布光
* 用反光伞做主光源
* 用反光伞做主光,同时用反光板补光
* 用两只反光伞分别做主光和辅助光
* 用反光伞做背景光
1、怎样用闪光灯和反光伞布光
【反光伞打得太低,照亮了模特手、腰部,面部有阴影】
一般的想法,用一盏灯照明拍半身人像,自然要让灯光照亮模特的上半身,于是有了上图的布光方式:闪光灯对着反光伞中部,反光伞指向模特上身。

这不是一种理想的照明方法,但从其效果,倒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闪光灯+反光伞”的光照特点:闪光灯对着反光伞中部,所以从这个部位反射出的光线是最强的,越向伞的边缘,光线越弱,想重点照亮哪个部位,就让反光伞的伞把指向哪个部位。

了解这个特点,是我们下一步用好反光伞的基础。

另外,在介绍闪光灯的使用之前,主要先说说白平衡。

任何一种光源都有一定色温,只有相机的色温设置与光源的色温接近一致时,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色彩还原。

上图表示出了光源色温、相机白平衡设置与最后成像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闪光灯的色温接近日光的色温,也就是5500K-5600K。

当使用相机内置的闪光灯时,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能够自动做相应设置,但当使用外置闪光灯时,由于闪光灯在拍照之前没有发光,相机无从判断光线的色温而按当时的环境光线设置,自动白平衡就会失效,所以需要使用手动设置白平衡。

在室内用闪光灯拍摄时,可以将相机设定成“日光”白平衡,当然,最好是用手动设置精确设置色温。

使用同一组灯光,色温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一旦设定准确,就可以一直用这个设置。

本例使用的相机是奥林巴斯E-500,其设置方式有两种:
现在回到布光问题。

【反光伞打得太低,照亮了模特手、腰部,面部有阴影】
这是最开始的布光方式拍摄的测试样片。

可以看出,最亮的部位在模特的腰上,照在脸上的光线很富戏剧性,光比很大,头部完全浸没在阴影中。

但,我们拍摄人像需要的不是这种戏剧性,而是要呈现模特最漂亮的一面,所以,重点应该放在对其相貌的表现上。

既然伞把所指的位置,就是光源的中心,现在我们将光源升高,中心对着模特的脸部。

【现在将光淅升高,中心对象模特面部】
这是改变光照位置后的结果,光源中心照亮了模特脸部,并均匀照亮其上身。

我们还可以看到,经过伞面的反射之后,闪光灯的光线变得柔和自然,不像闪光灯直接对着模特那么生硬。

2、用反光伞做主光源
从上面的样张来看,虽然模特面部得到了很好的光照,而且光线经过反光伞的反射,柔和了许多,但仔细观察照明效果,光比仍嫌过大,模特额头和鼻子有明亮的光斑。

【光源距离2英尺(约0.6米)】
这时,其实反光伞就在充当人像摄影的主光源,光照距离大约2英尺。

【光源移开到4英尺(约1.2米处)】
为了减小光比,我们不妨将光源移得远一些,因为离光源越近,光线就越集中。

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将灯光对着墙壁,可以看到明显的光斑,甚至灯丝的形状,拉得远一些,就只有一片被照亮的区域。

使用了反光伞只是部分改变了光质,在距离方面的规律与直接照明还是一样的,当照射距离拉长之后,就不再有明显的明亮区域,而是整个范围都被照亮。

距离拉开之后,光比明显降低了(当然,光变得弱了,相机光圈需要相应开大),模特脸上的阴影不那么浓重,这样的光照不再像太阳直射那么生硬,看上去更像窗口自然光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减轻
这样做的结果是模特正面的光照更加均匀,光位的改变改变了阴影的形状和大小,不再像伦勃朗布光那样有明显的阴暗面,模特的眼睛也显得大了一些,因为其眼白被照得更亮。

另外,由于光线直接照射到背景上,背景也显得更亮了一些。

总的来说,这样的效果更令人满意。

如果您要使用单灯拍摄人像的话,这种布光方式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范例。

尽管仍有阴影,但已经减弱了很多,模特的五官表现得很好。

这种布光没有太多戏剧性,但很实用。

现在将两种布光角度的拍摄效果放在一起对比一下,两种效果都不错,关键要看照片需要表现什么,根据哪种效果最能体现你对模特的感受以及照片的用途来决定取舍。

如果再在暗的一面加一块反光板,用反光给阴影部位布光,再次降低光比,可以获得比单灯更加自然的光照效果。

现在重新将灯光拉到45度角的方向,然后用一块42英寸的反光板,用白色面给模特的阴影部位补光。

双面反光板在单灯照明的条件下非常有用,通过选择反光面和调整反光板的位置、角度,最终我们觉得图示的补光方法最为理想。

这是补光后的效果,光比进一步降低,改善了阴影部位的细节,模特看上去更为自然,就像在一个明亮的大房间的窗前一样而不是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或者街灯下面。

用反光板补光,是获得完美光比
当然,反光板只能被动地“补光”,要想对光线获得完全的掌控,还是需要多几盏光源。

使用两盏相同功率的闪光灯,通过减少辅助光的输出量,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可控光比。

例如,如果主光源全部输出,而辅助光减半档,就可以获得1:2的光比;辅助光再减半档,就可以获得1:4的光比。

至于辅助光的位置,最简单的方法是与主光对称地放在模特的另外一侧。

重要的一条是注意辅助光的方向,不要让辅助光的光线溢出到主光照射的区域,这样便于控制光比,消除不自然的阴影。

首先我们关掉主光源,只用辅助光来试拍一张,从而确定辅助光的照明效果。

看起来效果合乎需
试拍结果看,光比正好是1:1!模特的脸上几乎没有阴影,是完美的“大平光”效果。

有了第一盏灯光之后,背景也亮了起来,试拍效果也印证了前面的判断:两灯功率一致。

下面我们一步步减少辅助光的输出,看看各种光比的效果,请注意当我们改变模特脸部的光比时背景的亮度变化。

辅助光输出减半,光比 1:2.可调光影室灯的优点是你不必改变灯光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光照强度。

只需要转动输出控制旋钮,就可以改变输出量的大小,这时光线的照射角度与覆盖范围不会改变。

现在将辅助光的输出减到1/3,光比就是 1:3.有助于造型的阴影出现了。

现在进一步降低光比,效果接近于用反光板补光的效果,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光比是可一完全任意控制的。

这是双灯人像的一种典型布光示范。

回顾:现在我们将四种光比的效果放在一起来对比,可以观察主光源不变时,改变辅助光的亮度,模特脸上阴影的变化。

1:1 1:2
1:3 1:4
5.1、用反光伞做背景光
【我们用了一盏背景灯,使模特的轮廓更鲜明】
如果你想获得更加“专业”的照明效果,可以再增加一盏配有反光伞的闪光灯,这盏灯用来照亮背景。

我们吧这盏背景灯放在距离背景约90厘米的地方,以一个倾斜的角度照亮背景,这样,我们获得了一种亮度渐变的背景效果,并且使模特的轮廓更鲜明。

我们获得了预期效果,背景被照亮了,不再是一片灰暗,模特与背景有了空间感。

当然,一盏灯的效果还是有限,再增加灯光,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5.2、全部四盏灯手工艺排布
这时可调输出闪光灯的便利进一步体现了。

之前,我们主光一直用全输出,但如果背景灯也用相同规格的闪光灯的话,就没有了调节的余地,此时我们可以降低主光的输出,当然,为了保持光比,辅助光的输出也要降低,相应得,相机的曝光组合也要调整。

从 1/125秒f/11降到 1/125 秒 f/8.这样,就可以更好控制背景灯的亮度。

【这里增加一盏背景灯,来均匀地照亮背景】
现在使用第四盏灯,从另一侧照亮背景,从而完全掌控背景、前景的照明。

我们希望背景从渐变灰变成完全明亮的背景,本来我们的背景布就是纯白色的。

有了两盏背景灯的照明,背景就可以完全从画面中“消失”。

这是最终的拍摄效果。

由于背景“消失”,人物轮廓鲜明,照片的用途也得到了扩展。

这样的照片在后期处理软件(如Photoshop)中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抠图,从而叠加其他背景,或者与其他肖像组成“合影”。

当然,人像本身就非常漂亮:漂亮的光影,丰富的细节,明亮的眼睛,可爱的表情……
从单灯到四灯,你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选择,很多情况下,仅仅需要一盏灯和一块反光板就可以拍出漂亮的人像照片,我给出这么多的示范,是为了给您提供一种控制光照效果的思路。

请记住,人像布光没有规则,只有指导原则,多实践,发现其中的乐趣是摄影的真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