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科目:《西游记》最详细名著导读介绍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七年级上册《西游记》(解析版)

(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七年级上册《西游记》(解析版)

(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与跳读作品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

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全书故事引人入胜。

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这些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中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小说家。

主旨情感这部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更像一个励志故事:人生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阅读指导本书建议用五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三遍阅读。

(1)高效跳读。

《西游记》文本较长,可以采用跳读。

具体可分为:章节跳读、人物跳读、故事跳读、语言跳读。

(2)专题精读。

精读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第一遍阅读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深思情节联系,体会故事启示,做到有侧重地阅读。

(3)整体速读。

有了跳读、精读的基础,我们已经对《西游记》的精彩的情节、人物、语言、主题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这可能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

我们可以进行第三遍阅读,从头到尾,前后贯通,兼容并收,全面阅读。

理清情节先后顺序,弄清人物发展变化,明晰取经大体行程,把握小说整体风貌。

作品知识点梳理一内容提要(跳读)二人物性格及重要情节(精读)(带◎要求能够复述,带※要求识记掌握)孙悟空:重要情节孙悟空:性格特征唐僧:重要情节唐僧:人物性格猪八戒:重要情节猪八戒:性格特征沙僧:重要情节沙僧:性格特征白龙马:重要情节白龙马:性格特征三理解提升(整体速读)综合训练一填空题。

《西游记》名著导读的知识点整理

《西游记》名著导读的知识点整理

《西游记》名著导读的知识点整理作者与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创作于明代。

- 作者吴承恩,是明代文学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泰斗之一。

故事梗概-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 唐僧师徒分别是唐朝的唐僧、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 他们历经种种困难和危险,战胜妖魔鬼怪,最终取得真经回到了中土。

主要角色- 唐僧:被封为玄奘大师,师从大慧禅师,希望取得真经以拯救世人。

- 孙悟空:又称美猴王,是唐僧的大徒弟,具有神通广大的本事。

- 猪八戒:又称天蓬元帅,是唐僧的二徒弟,因为贪吃懒做而被贬到人间。

- 沙僧:又称悟净,是唐僧的三徒弟,善于变化形体和遁地之术。

主要故事情节- 师徒四人在途中遭到各种妖魔鬼怪的阻挠和迷惑。

- 他们前往火焰山、水帘洞、花果山等地,与妖精斗争并取得胜利。

- 他们还与白骨精、蜘蛛精等妖怪斗智斗勇。

- 最终,他们成功取得真经,回到中土。

主要主题- 《西游记》主要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人与妖怪的关系。

- 通过师徒四人的冒险经历,揭示了修行之路的困难与重要性。

影响与评价- 《西游记》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 该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 《西游记》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语- 《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精彩的故事引发人们对人性和修行的思考。

- 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以上是关于《西游记》名著导读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的阅读有所帮助。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

《西游记》整体把握作家名片:吴承恩(约1500-约1582), 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

内容简介:《西游记》:章回体神魔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全书一百回,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7回写了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二部分8-12回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三部分13-100回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并修成正果的故事。

艺术特色:《西游记》最大特色就是通过想象和夸张创造出奇幻的神魔世界,其人物兼具物性、神性与人性,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反讽,颇具象征意义。

讲练周计划第一周(第一至七回)内容梳理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世界有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四大部洲。

东胜神洲的花果山有一块仙石,吸收日精月华孕育出仙胎,化作石猴。

石猴发现“水帘洞”,被拥护为王。

石猴因人生无常、不得久寿,决定寻求长生之术。

根据通背猿猴指点,经南赡部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祖师为其起名“孙悟空”。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孙悟空在斜月三星洞待了七年后,须菩提祖师传授其长生不老之法,后又教他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

孙悟空在众人挑唆下变成松树,引须菩提祖师不悦,将他赶下山,让孙悟空承诺日后绝不可说出自己是他的师父。

孙悟空驾筋斗云回到花果山。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孙悟空去东海寻得定海神珍铁(又名如意金箍棒)为武器,让四海龙王送了披挂,龙王把此事上报天庭。

因为寿命已尽,孙悟空被带到森罗殿,他勾掉生死簿上猴类的名字,阎王将此事上报玉帝。

经过商讨,玉帝派太白金星来招安。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玉帝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得知这只是一个小官后,他愤然回到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得知孙悟空擅自回到花果山,派众神前往捉拿,悟空获胜。

太白金星建议再次招安孙悟空,封他为“齐天大圣”,给无俸禄的空衔。

中考必考科目:西游记名著导读

中考必考科目:西游记名著导读

(一)《西游记》一、作品简评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

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不朽的艺术形象。

作品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三、主要情节1、美猴王出世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它眼里射出的两道金光惊动了玉皇大帝。

石猴行动敏捷,心机灵巧。

老猴提出谁有本事钻进山洞可拜它为王的建议。

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他发现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极佳的安身之地。

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号称美猴王。

2.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帝给的官衔,当他发现王母娘娘蟠桃大会没宴请他时,产生了强烈的反抗,他定住七衣仙女,调弄赤脚大仙,喝尽玉液琼浆,吃完八珍百味、嚼尽九转金丹,后被投入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却没烧死他,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摔倒太上老君,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帝吓得惊慌失措。

3.三打白骨精悟空向桃林走去化斋。

山上的白骨精对唐僧肉垂涎三尺,于是妖怪一变提着饭菜的农家姑娘,悟空把她打成假尸体扔在地上;妖怪二变寻找丢失女儿的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打成一具尸体;妖怪三变寻找女儿和老伴的老头,悟空念动咒语,把本处土地、山神请来,让妖精现出原形。

后来八戒挑拨,悟空被一张休书遣回花果山。

4.收服红孩儿唐僧师徒辞别乌鸡国国王,在一座山前遇到妖怪变成一个小孩被吊在树上,唐僧执意要去救那小孩,并让悟空背着前进。

路上小孩作弄悟空,吹起旋风趁机抓起唐僧回枯松涧火云洞。

小孩是牛魔王儿子红孩儿变的,他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牛魔王特地派他镇守高山。

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浇灭三昧真火,但雨助火势反而更大。

悟空与师弟商量决定请观音菩萨来帮忙,八戒自告奋勇,不料被假观音带往火云洞吊了起来。

悟空变成假牛魔王被请到火云洞,红孩儿用生展八字难倒假父王,悟空败走,前往南海请观音菩萨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收服红孩儿。

2023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

2023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计收猪八戒 唐僧、悟空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 占。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前身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 下界,误投猪胎,受观音劝化,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唐僧为悟能赐 号八戒,收为二徒弟。
大战流沙河 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的妖怪要抢唐僧,八戒、 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请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 去,叫出妖怪。唐僧收悟净为三徒弟。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 河。
救难小儿国 比丘国国王被寿星坐骑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用一千 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悟空解救婴儿,败退妖邪。寿星赶来把 白鹿收回。
西游记
天竺收玉兔 天竺国布金禅寺中一个不明来历的女子的哭声,引起 了唐僧师徒的关注。天竺国公主骑象择亲,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国王为 公主和唐僧举行盛大的婚礼。悟空救起欲投河自尽的寺中女子,问明女 子原是天竺国真公主,一年前被黄风刮走。悟空揭破秘密与假公主打斗。 嫦娥下界收服假公主——月宫捣药的玉兔,真公主才得以与父母团聚。
大闹金兜洞 唐僧师徒经过金兜山,悟空前去化斋,八戒、悟净偷穿妖 怪的衣服,后师徒三人被抓。悟空大闹金兜洞,金箍棒被妖怪收了去。悟空 请来天兵天将,众天将与之作战相继失败。最后悟空请来太上老君收服妖 怪,原来是老君坐骑青牛下界为妖。悟空救出师父、师弟。
西游记
取经女儿国 师徒途经女儿国,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悟空 取来落胎泉水,医好了师父、师弟。西梁女儿国国王倾慕唐僧,欲招唐僧为 夫。唐僧割断情丝,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隐藏在宫中的琵琶妖女, 乘机把唐僧摄入琵琶洞。悟空、八戒与妖女酣斗,却被她暗施毒针刺伤,后 经昴日星君相助,才降伏了妖女蝎子精。
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 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尸魔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 生不老,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 唐僧以为悟空滥杀无辜,大怒,逐走悟空。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话小说。

该书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枣林村出生的美猴王孙悟空为主角,以西天取经的艰辛经历以及唐僧师徒与妖魔鬼怪的斗争为主要情节,展现了其间的英雄壮丽和主题关注。

1. 人物介绍: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唐僧是一个有远大抱负、渴望为世界带来福音的僧人。

孙悟空是四位主要角色中最负盛名的一位,他是个头脑聪明、机智灵活的猴子,拥有神通广大的特异功能。

猪八戒是一位贪吃懒做、野心勃勃的猪精,具有不可思议的勇气和力量。

沙僧则是个沉默寡言、实力强大的僧人,他拥有无限变幻法力。

2. 故事情节:《西游记》的故事主要围绕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展开。

他们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困难和各类妖魔鬼怪的追杀与欺骗。

3. 主题关注:《西游记》是一部拥有丰富主题和深刻哲理的作品。

其中的主要主题包括人性、信仰、友情和爱情等。

4. 唐僧师徒与妖魔鬼怪的斗争:《西游记》描述了唐僧师徒与各种妖魔鬼怪的斗争和磨难。

他们不仅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的攻击与欺骗,还要面对自身的胆怯和懈怠。

唐僧师徒通过智慧和毅力,战胜了许多危险,并得到了诸多神仙和佛祖的保护和帮助。

5. 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吸引人的角色之一。

他在这个故事中经历了从个人英雄主义到成熟的成长,由一只猴子逐渐演变为有担当的神仙。

他的成长过程展示了个人努力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并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念:只要肯努力,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6. 译文的意义:《西游记》至今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都被广泛传播,其故事内容和深刻主题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

通过翻译,《西游记》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对外国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它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7. 对现实世界的启示:《西游记》通过描绘唐僧师徒的奋斗历程和各种妖魔鬼怪的追击,向读者展示了克服困难和追求理想的艰辛和必要性。

中考名著《西游记》故事概要导

中考名著《西游记》故事概要导

中考名著《西游记》故事概要导读《西游记》,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四大古典名著齐名。

全书20卷100回。

以唐代高僧玄奘(602~664年)到印度求法取经这一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原始素材,讲述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书中一个个飞扬生动故事的背后,蕴涵著丰富的政治、社会意涵,以及人生哲理。

书中对主要人物唐僧师徒四人的个性,刻划得非常鲜明;对穿插在各篇中的神仙菩萨、妖魔鬼怪,也描写得各具特色,表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与个性特质。

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这部小说记载了师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种的困难,他们为了取到真经,挑战了八十一种的困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希望大家喜欢。

第1集<猴王初问世>在东胜神州傲来国海滨的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

一日,仙石轰然迸裂,惊天动地,化出了一个石猴。

这石猴灵敏聪慧,他交结群猴,在水帘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

群猴尊石猴为美猴王。

美猴王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独自驾筏,漂洋过海,来到一所渔村。

他拾得衣衫,偷来鞋帽,并去饭馆饮酒吃面,闹了许多笑话,也学了几分人样。

猴王一路寻访,终于登上灵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见了菩提祖师。

祖师为他取名孙悟空。

从此悟空参禅悟道,学习武艺,掌握了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

花果山上,群猴却面临危难。

悟空驾云回来,与混世魔王展开了一场厮杀。

第2集<官封弼马温>美猴王战胜了混世魔王,花果山上喜气洋洋,小猴们每日操演武艺,十分快乐。

悟空闯入东海龙宫,向龙王索取镇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这棒虽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却大可撑天着地,小可变针,藏入耳内。

悟空酒醉睡去,忽见两个阴差前来索命,悟空大闹阎罗殿,命判官取出生死簿,一笔勾去了猴类的生年死月。

龙王、阎王上玉帝处告状,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抚猴王,请他上天作官。

悟空欣然前往,在武曲星君的捉弄下,玉帝封他做了弼马温。

中考总复习-《西游记》名著导读练习+

中考总复习-《西游记》名著导读练习+

《西游记》(10年3考)一、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2.主要内容《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前七回写石猴的出世,学道,大闹龙宫、地府、天宫,直至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

第八至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取经缘起。

第十三至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3.主题思想通过孙悟空的种种斗争行为,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强权、反对暴力、蔑视统治阶级,坚决与统治阶级做斗争的反抗精神,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表现了劳动人民在斗争中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和征服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寄托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理想。

4.艺术特色(1)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极具浪漫主义特色。

①形象多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幻莫测;故事则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兴妖除怪,祭宝斗法;环境多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险山恶水。

作者将这些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构筑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

②想象“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如那等级森严、昏庸无能的仙卿,使人想起当朝百官;降伏横行霸道、凶残暴虐的妖魔,隐含着铲除社会恶势力的愿望;歌颂升天入地、无拘无束的生活,则寄托着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

(2)人物塑造上将神性、人性和物性和谐统一,既妙趣横生又合情合理。

①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物或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如鱼精习水、鸟精会飞、蝎子精有毒刺、蜘蛛精能吐丝、猴子机灵、松柏有诗人之风、杏树呈轻佻之姿等。

②神性,就是指这些动物、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的本领,如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

③人性,指将妖魔鬼怪人格化,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

如孙悟空是一只神猴,是人们理想中的人间英雄;同时他又具备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等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一、作品简评吴承恩(明代小说家)的经典小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而成的。

作品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

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

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不朽的艺术形象。

全书极富艺术特色。

结构上组织严密,繁而不乱;语言上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具有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

作品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西游记》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相结合,开启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这一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

《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

从十九世纪开始,它便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

二、名著梗概全书情节可分为四部分:第一,从第一回到第七回,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第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第三,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唐僧西行,路遇八十一难,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安达西天,取得真经;第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三、主要情节1、美猴王出世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它眼里射出的两道金光惊动了玉皇大帝。

石猴行动敏捷,心机灵巧。

老猴提出谁有本事钻进山洞可拜它为王的建议。

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他发现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极佳的安身之地。

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号称美猴王。

2.灵台山遇仙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在樵夫的指点下,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须菩提祖师学艺。

祖师给他取名,姓孙,名悟空,把七十二变的口诀和筋斗云的口诀传授给了悟空。

后来悟空因在师兄弟们面前表演七十二变,惊动了祖师,被须菩提祖师赶回花果山。

3.龙官借宝悟空学艺归来,花果山水帘洞已被以混世魔王为首的妖魔霸占了。

悟空只几拳就把混世魔王打得动弹不得了,众猴们又重新回到了水帘洞。

悟空带着猴子们在花果山上玩耍、练武。

他试过很多兵器,可总是觉得不合适,后来到东海龙宫找老龙王强行借了定底神珍铁,上面写有“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4.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帝给的官衔,当他发现王母娘娘蟠桃大会没宴请他时,产生了强烈的反抗,他定住七衣仙女,调弄赤脚大仙,喝尽玉液琼浆,吃完八珍百味、嚼尽九转金丹,后被投入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却没烧死他,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摔倒太上老君,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帝吓得惊慌失措。

5.大战二郎神悟空因大闹蟠桃胜会和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围困花果山。

观音菩萨保举玉皇大帝外甥——二郎神参与捉拿。

二郎神本领高强,与悟空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

于是二人开始比试变化的本领,悟空多次变化都被二郎神识破。

太上老君趁悟空不备,用金刚琢将悟空打晕,梅山六兄弟一拥而上,这才将悟空擒获。

(备注: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斩妖台上,玉帝要将悟空斩首,怎奈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变得刀枪不入,天王下令用火烧雷劈,却还是无济于事。

太上老君将悟空押至八卦炉中,想用三昧真火将悟空烧死,谁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悟空非但没有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冲出八卦炉,再次把整个天庭打搅得一塌糊涂。

玉帝只好向如来佛祖求救。

悟空向如来夸耀自己的筋斗云功夫。

如来提出,只要悟空能翻出自己的手掌心,就叫玉帝将天宫让给悟空。

孙悟空大喜过望,使出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却只跳到如来佛祖的手指处。

悟空汗颜欲逃之夭夭,如来翻下手掌,施展法术,佛祖手掌变成五行山,悟空被压在山下500年。

)6.拜师取经五百年后,唐太宗李世民派唐僧玄奘前往西天取经。

唐僧在猎人伯钦的保护来到五行山,救出了孙悟空,收为徒弟,又绐他起了名字叫行者,孙悟空又称孙行者。

悟空请唐僧上马,自己挑着行李在前面开路。

观音菩萨变为老婆婆送唐僧锦衣、花帽,教唐僧念“紧箍咒”用来制服孙悟空。

7.黑风山除妖在蛇盘山鹰愁涧,白马被小八龙吞下肚去。

观音菩萨降伏小白龙,夺回白马。

在寺院投宿时,老和尚发现唐僧的袈裟是极品,遂起歹心,放火烧了禅房,悟空找广目天王借来避火罩。

寺院附近黑风山的妖怪黑熊怪趁火打劫,偷了袈裟,悟空请来了观音菩萨,于是黑熊怪现出了本相,被观音菩萨收留当了守神。

8.收服猪八戒唐僧、悟空离开观音寺,来到高老庄。

高老太公的三女儿翠兰被妖精霸占。

妖精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黑脸短毛,长嘴大耳,长得很丑,又特别贪吃。

他本是天上的天篷元帅,因蟠桃会上调戏了嫦娥仙子而被贬到了人间。

高老太公一心想赶走妖精,解救女儿。

妖怪有九齿钉耙,还会三十六变,但他不是悟空的对手,终于被悟空带去在唐僧面前磕头喊师父,取法名悟能。

唐僧又给他取了别名叫“八戒”。

9.悟净拜师唐僧、悟空和八戒来到流沙河,正在看碑文,突然从水中钻出一个怪妖,跳上岸要来抓唐僧,八戒与他打了起来,悟空前往助战。

妖怪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挑会上打碎了玻璃盏,被贬到流沙河靠吃人度日。

八戒两次跳进河里与他大战。

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让惠岸拿出葫芦喊一声“悟净”,引“悟净”去拜见唐僧。

唐僧正式收他为徒后,又给他取了个别名“沙和尚”。

10.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来到万寿山,山上有座五庄观,观里住着镇元大仙。

镇元大仙带着几个徒弟到元始天尊处赴会,交代清风、明月两个徒弟用人参果招待唐僧。

夜里,悟空和八戒偷了金击子,来到人参园内,偷摘了人参果。

事情败露后,悟空又把人参果树连根拔起。

镇元大仙不放过他们,两次把他们师徒抓回万寿山。

最后是悟空请来观音菩萨把净瓶里的甘露水洒在人参果树上,让树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镇元大仙与他们师徒和好如初。

11.三打白骨精悟空向桃林走去化斋。

山上的白骨精对唐僧肉垂涎三尺,于是妖怪一变提着饭菜的农家姑娘,悟空把她打成假尸体扔在地上;妖怪二变寻找丢失女儿的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打成一具尸体;妖怪三变寻找女儿和老伴的老头,悟空念动咒语,把本处土地、山神请来,让妖精现出原形。

后来八戒挑拨,悟空被一张休书遣回花果山。

12.宝象国救公主唐僧赶走悟空后,师徒三人来到白虎岭黑松林,八戒去化斋。

唐僧被黄袍怪的小妖抓进波月洞。

与此同时,十三年前宝象国的公主被黄袍怪抢到波月洞关起来,唐僧答应帮助公主。

八戒听说沙和尚也被抓了,师父被变成老虎关在铁笼里,只好亲自去花果山请了悟空。

他们先救出沙和尚,后请玉皇犬帝把天上下凡的奎星黄袍怪收上界。

悟空念动咒语,让师父现了原身。

13.八戒巡山唐僧师徒来到平顶山,山中有莲花洞,洞里住着银角大王和金角大王两个妖怪。

悟空叫八戒去巡山时却被抓进山洞,唐僧、沙和尚、悟空先后也被抓进山洞。

孙悟空化名“者行孙”和“行者孙”,又向太上老君借来宝葫芦,把银角大王吸进葫芦里去了。

金角大王连忙拿了七星剑和芭蕉扇去迎战,也被吸进宝葫芦。

悟空来到莲花洞,打死小妖,救出师父和师弟。

银角大王和金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

14.乌鸡国救国王唐僧师徒离开平顶山,夜宿宝林寺,唐僧梦见乌鸡国国王被妖怪推到御花园的八角玻璃井中,请唐僧叫悟空去除妖,替国王报仇。

悟空和八戒来到御花园旦芭、蕉树下,找到一口井,八戒在井底摸到一具尸首,就驮着爬出了井。

悟空找太上老君借一粒九转还魂丹,给乌鸡国国王灌下,国王果然活过来了。

妖怪在文殊菩萨面前现出原形,它是支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

15.收服红孩儿唐僧师徒辞别乌鸡国国王,在一座山前遇到妖怪变成一个小孩被吊在树上,唐僧执意要去救那小孩,并让悟空背着前进。

路上小孩作弄悟空,吹起旋风趁机抓起唐僧回枯松涧火云洞。

小孩是牛魔王儿子红孩儿变的,他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牛魔王特地派他镇守高山。

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浇灭三昧真火,但雨助火势反而更大。

悟空与师弟商量决定请观音菩萨来帮忙,八戒自告奋勇,不料被假观音带往火云洞吊了起来。

悟空变成假牛魔王被请到火云洞,红孩儿用生展八字难倒假父王,悟空败走,前往南海请观音菩萨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收服红孩儿。

16.车迟国斗法唐僧师徒遇到几百个和尚被罚,给道士做苦力。

半夜里,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在三清观里戏弄了道士。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位道士告诉国王悟空三人大闹三清观,而此时许多百姓前来求见国王恳求国师能降雨。

悟空提议和三位大仙比求雨。

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三个小时,于是击败了虎力大仙。

唐僧高台坐禅又击败了虎力大仙。

虎力大仙和悟空比砍头,结果发现虎力大仙是只黄毛虎。

鹿力大仙和悟空比剖腹剜心,结果发现鹿力大仙是只白毛角鹿。

羊力大仙和悟空比下油锅,结果发现羊力大仙是只大灰羊。

17.智斗青牛怪唐僧师徒踏雪赶路,悟空去化斋,八戒故意闯入庙内,偷了背心,被背心套上身变成了绳子,惊动了庙里的魔头。

魔头把唐僧、八戒和沙和尚一起抓住。

玉皇大帝派来的托塔李天王、哪吒、火德星君、水德星君和十八罗汉,都一一斗输了,最后悟空直奔太上老君的兜率宫,知道魔头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趁牛童偷吃七返火丹睡着时溜到下界。

18.女儿国奇遇仲春时节,师徒从子母河乘船到民舍,唐僧、八戒口渴喝了河水,肚子作痛且一点点地鼓了起来,他们已怀胎了。

悟空到解阳山破儿洞取落胎泉泉水,却遭到如意真仙的报仇。

如意真仙是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是他的侄儿。

后来,悟空叫来沙和尚,让沙和尚利用他和如意真仙打架的机会,从井里取了一桶泉水,让唐僧、八戒喝了解胎气。

在京城“迎阳驿”,西粱女国王派女丞相提亲招唐僧为国王,当王官举行盛大的午宴后,女王送唐僧师徒出城,不料唐僧被风中闪出的一个女子掳走了。

毒敌山琵琶洞的妖精逼唐僧成亲,这个妖精独斗悟空、八戒和沙和尚三人。

后来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悟空到光明宫请昴日星官降伏了女妖。

原来女妖是只琵琶大小的蝎子精。

19.真假孙悟空西行途中,师徒在树林里遇到一伙强盗,唐僧被吊在树上。

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

夜宿杨老汉家,又遭到了强盗们的再袭击,其中有一个是老汉的儿子。

悟空又打死了几个强盗,后被唐僧,赶走。

悟空只好去找观音菩萨评理。

后来假悟空打昏了师父,还抢走了行李。

沙和尚去南海观音菩萨找到了真悟空。

真假悟空从花果山开始打起,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都无法认出真假,后来如来佛祖说出了假悟空的本相:一只六耳猕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