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124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53例分析

本组患者 治疗 用药 ( 4 以钙 离子拮抗 剂为 主, 表 ) 使用 最多 的是尼群地平 和硝 苯地平 , 6倒分别使用非洛地 平 、 有 氪氯地 平 表 4 本校社 区高血 压病治疗情况分析
3 讨 论
近年来 . 由于中老年人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明显提高 ,
我国 19 年 抽样调查 显示 成人高 血压患病率 为 1 .8 许多人家 自备了血压 计. 91 18 %, 校医可 以因势利 导 , 与他们加 强联 系, 我 校 教 职 工 患 病 率 为 2 .% , 0岁 以 上 中 老 年 患病率 共 同做好血压监 测 16 5 达 4 .8 患病率较 高。 8 1%, 笔者在 医疗 实践 中发现 中老年 病人重复 用药问 题 比较 突 本组 中老年或中重症 患者常台 并使用两三种药物。经常配 出。众所周知 .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 疾病 , 且往往 互为 因果 , 们 他 合使 用的是钙离 子拈抗剂加 B 一受体阻滞 剂和/ 血管 紧张素 常 因为不同的病症去 看不同的医生 , 或 而得到许多作用雷同 , 甚至 转换 酶抑制和/ 或利尿降压剂 长教制剂使用 比例不高 , 主要是 作用 相悖 的药物 。同服之后 , 发生 药效增强 、 减弱或其 他危险 , 受价格影 响, 以推广 。 难 病因 、 病情 复杂 , 并发 症多 , 对药物 的反应个 体差 别较 大有关。 高校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 多采用 门诊 治疗 , 用药过程 中必须勤 于琨察 , 及时 调整剂量 , 别是在气 温变化较 大 的春 、 两季。 特 秋
素依赖型糖尿病( D 4 ;  ̄D M)8例 新发现 1 , 0例 病程 5年 以内 2 2 冽, 0年 】 5~1 5捌、0年以上 6例 ; l 治疗前单纯胆 固醇( C 增高 T) l 2例, 单纯 甘油 三酯 ( G) 高 2 ,c和 T T 增 5例 T G均 增高 l 6例。 D M的诊断标 准为 : 空腹血糖 ≥7 8 m l ; r a L 高脂血 症的诊 断标 n /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进展晏蔚田; 魏军平; 董广通; 柏力萄【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9(021)001【总页数】6页(P80-85)【关键词】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作者】晏蔚田; 魏军平; 董广通; 柏力萄【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7.5高脂血症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全国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中20%-90%患有高脂血症[1]。
患者的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以及小而致密的低蛋白胆固醇升高,即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的异常[1],故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因素,也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子[2]。
Mc Garry 提出“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的根源”,“2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脂代谢紊乱引发的疾病”[3]。
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目前,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发生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脂蛋白糖化相关[4],治疗原则是降糖调脂,首要考虑降低血糖,若降糖治疗对于降脂的效果不佳,则考虑在此基础上增加降脂的药物,所选降脂药物主要是他汀类和贝特类,以及胆酸螯合剂等二线药物[5]。
他汀类作为降低胆固醇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其存在诱发糖尿病、肌肉及肝损伤、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使患者获益降低[6]。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瞩目,其降糖调脂的作用也广泛运用于临床。
现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属于中医“消渴病”合并“痰证”、“瘀证”。
传统医学典籍虽无“高脂血症”或“血脂异常”的记载,但有与现代医学血脂概念相似的“膏”、“脂”及“血浊”论述。
《灵枢·五窿津液别》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阴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脂血症和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脂血症和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高脂血症(HL)和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合并HL和AP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结果除DKA的临床特征外,患者均为中青年,以急腹症就诊,入院时有暂时性显著HL及血尿淀粉酶的升高,CT检查有AP改变。
结论以腹疼就诊的DKP患者,应查甘油三脂、血尿淀粉酶和腹部CT以排除AP;纠正DKA和禁食是治疗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R5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3-0016-0211%的成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而儿童只有2%DKA合并AP。
甘油三酯(TG)≥11.3moL/L时可发生高脂血症(HL)性AP。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2年以来收治的31例DKA暂时性显著HL和A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2年2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31例DKA合并暂时性显著HL和AP 患者,年龄(34.2±4.1)岁(27-28岁),男性4例,女性1例,体重指数(25.1±3.1)kg/m2(21.8-30.0kg/m2)。
1.2 方法实验室检查在本院检验科完成,酶法测定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亲和层析法测定HBAlC酶偶联法测定淀粉酶(AMS),血(AMS)的正常值为16—108U/L,尿AMS正常值为0-500U/L.CT在本院医学影像科进行检查。
2 结果2.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除DKA的表现外,还有以下特点:2.1.1 发病年龄为中自年,有糖尿病史1-8年;2.1.2 发病时均以腹疼(多以上腹疼)而就诊,腹疼时间10-24小时,体检均有腹部压疼。
2.2 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31例患者入院时随机血糖在12.8-18.3mmol/L间,入院时二氧化碳结合力在14.5-23.6mmol/L之间,动脉血PH值正常,仅剩余碱减少。
糖尿病高血脂的症状有哪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报告题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1. 引言
介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调研目的和方法。
2. 调研背景
分析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如家庭教育不足、社会环境因素等。
3. 调研内容
3.1 家庭教育情况调研
调查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方式、内容以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3.2 学校教育情况调研
调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教育措施。
3.3 社会环境调研
调查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如媒体、网络等因素。
4. 调研结果
4.1 家庭教育情况调研结果总结
分析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4.2 学校教育情况调研结果总结
总结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教育措施的有效性。
4.3 社会环境调研结果总结
分析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程度及因素。
5. 调研结论及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策略和建议,包括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引导健康社会环境等。
6. 参考文献
在报告末尾列出相关的引用文献,包括书籍、期刊、互联网资源等。
以上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的一个基本结构,具体的内容和调研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调研报告应该具备客观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准确地反映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银丹心脑通胶囊治 疗糖 尿病 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的临床疗效 分析
周燕清 (上 海市 陆家嘴 社 区卫 生服务 中心 上海 2 0 0 1 2 0 )
【 摘要 】 目的: 讨论应用银丹心脑通胶 囊对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 0 1 2年 9月 一 2 0 1 3年 8月收治 治疗的糖尿病伴 高脂血症 患者 2 4 0例 , 把其 随机 的分成治疗组 与对照组 , 对照组采取二 甲双胍实施治疗的手段, 而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服用银 丹心脑通胶囊进行 治疗 , 对两组患者经 治疗后的临 床效果进行观察 比较。结果 : 两组患者 经过治疗后进行观察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 1 . 7 %, 而对 照组患者 的总有效率 为 6 8 . 4 %, 治疗 组患者的 总有 效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 。结论 : 应用银丹心脑通胶 囊对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 其治疗效果 明显, 而患者 的血脂与血糖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值得在临床治疗 中进行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银丹心脑通胶囊 ; 二 甲双胍 ; 糖尿病 ; 高血脂 ; 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 R 4 5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6 8 5 1 ( 2 0 1 4 ) 0 8 近年来 , 糖 尿病 发病率一直呈现着上升 的趋势。糖尿病并 发症 , 例如视 网膜病 变、 糖 尿病足以及 神经性病变等都能够为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高血糖 的出现和发 3 讨 论 展 同脂代谢异常之间具有明显的关系 , 临床 中具 有很多糖尿病 伴高脂血 症患者 , 所 糖尿病患者病症 中一般伴有脂代谢异常现象 , 其脂代谢还可 以引发脑 血管以及 以, 在对糖代谢进行控制的同时 , 对高血液与高血脂粘 滞状态进行 纠正具有 至关重 心血管疾病。很多糖尿病患者 , 处在亚临床期时 , 就 能够检测 出脂 代谢异常 3。所 要 的作用 … 。本研究 主要对应用银丹心脑通胶囊对糖尿病伴高脂血 症患者进行治 以, 针对糖 尿病伴 高脂血症患者 , 需要对其进行降脂 降糖 治疗 , 两者进 行协调 治疗 , 疗 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 , 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 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1 资 料 与 方 法 糖尿病这一病症在很早的时候就被发现 , 其治疗手 段也是多样 的。高脂 血症 , 1 . 1 一般资料 被 中医称之为脂膏 , 其主要是 由于劳欲过度 以及身体阴虚所导致的肾脾肝功能严重 选取 我院 2 0 1 2年 9月 一 2 0 1 3年 8月收治治 疗的糖尿病 伴高 脂血症 患者 2 4 0 失调 、 燥热偏重 以及气 阴两虚等 , 由于脂 膏过 多的残 留在体 内, 导致痰浊内滞与气血 例, 把其随机的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 而每组均有 1 2 0 例患者 。其 中治疗组 中, 男性 运行失调 , 从 而诱 发各种疾病 。 患者为 7 8例 , 女性患者为 4 2 例, 其年龄为 3 9 ~ 6 8 岁, 平均为 ( 5 4 . 2 4 - 3 . 6 ) 岁; 对 照 银丹心脑通胶囊中含有冰盏花 、 山楂 、 三七 、 银杏叶 、 冰片 、 大蒜与单参等 中药成 组中 , 男性患者为 7 4例 , 女性 患者为 4 6例 , 其 年龄为 4 0— 7 1 岁, 平均为 ( 5 5 . 2 - 4 6 . 分, 而银杏 叶中含有 的苦 内酯 和黄酮具备着扩 张血管作用 , 对治疗 高血压 和动脉硬 9 ) 岁 。两组患者在疾病症状 、 性别 以及年龄等 方面进行 比较都没有 明显的差 异 ( P 化具备着 明显的效果 ; 三七具备着散血止血 的功效 , 在临床 中用 于治疗疮 痈肿痛 与 >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l 。 胸痹绞痛等 ; 丹参 具备增加血液循环与改善 心肌缺血 的治 疗效果 ; 山楂 中含有 的总 1 . 2 治疗方法 黄酮甘能够降低心脏耗氧与扩张冠状动脉 ; 灯 盏花具备着 避免形成 脂肪块 、 消除 氧 对照组在 适当运动 、 控制饮食的前提下 , 采取二甲双胍实施治疗 , 而每天服用 三 自由基 的良好效果 ; 大蒜具备着溶栓 的效果 , 还可以抑制血小板 聚集【 。银丹心 通 次, 每 次服用 5 0 0毫克 , 均 为餐后服用 ; 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服用银丹心脑通胶囊 脑胶囊可 以改善微循环与活血化瘀 , 还可 以避免动脉脂质有所增加 。 ( 该药品来 自贵州百灵药厂 , 其批号 为 l O 0 9 O 3 , 每粒大 概为 4 0 0毫克 ) 进行 治疗 , 而 4 结 语 每天服用三次 , 每次服用三粒 。 总而言之 , 应用银丹心脑通胶囊对 糖尿病伴 高脂 血症 患者进 行治疗 的临 床效 1 . 3 疗效判断 果, 其治疗效果明显 , 而患者 的血脂与血糖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 值得在 临床 治疗 中进 显效 : 其 临床症状 明显 的减轻或者消失 , 其患者血糖血脂明显的降低 ; 行 推广应用。 有效 : 其 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或者消失 , 其患者血糖血脂有所降低 ; 参考文献 无效 : 其 临床症状没有改变 , 其 患者血糖血脂也没有明显变化。 [ 1 ] 刘麒 , 卢薇. 银丹心脑 通胶囊治疗 老年性高 血压病伴 颈动脉斑 块 的疗效观察 1 . 4 统计学方法 [ J ] . 中西 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 0 1 2 , 1 8 ( 8 ) : 1 0 0 —1 0 2 . 本组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 ( 注: S P S S 1 7 . 0 ) 进行研究 , 其 中计 数资料 [ 2 ] 周瑞华, 何 晶伟 , 宁洪珍 , 唐咏梅, 刘辉 , 韩青芳 2型糖尿病患者血 脂水平主要 以及计量资料 , 分别行 X 2 、 t 进行 检验。 当 P<0 . 0 5时, 表 示两组 比较具有 统计 学 影响因素分析 [ A] . 营养与慢性病—— 中国营养学会 第七届理 事会 青年工作 意义 。 ’ 委员会第一次学术 交流会议论文集 [ C ] . . 2 0 1 0 , 1 1 ( 4 ) : 6 8 — 7 1 . 2 结 果 a g s t e r D, Z h u C, B j r k e g r e n J , e l a 1 . MMP一2 a n d MMP一9 a r e p r o m i n e n t [ 3 ] Wa ma t r i x me t a l l o p mt e i n a s e s d u i r n g a  ̄e ms— - e l e ms i s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t h e L d l r— - /— —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观察 比较 ,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 率为 9 1 . 7 %, 而对照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6 8 . 4 %, 治疗组患者 的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 照组 , 其存在 着一 A p o b l O 0 / l O 0 mo u s e .I r t t e ma t i . o a a 1 . J o u r n a l o f Mo l e c u l a r Me d i c i ��
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高脂血症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此时需要进行血糖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并发症及其表现
高脂血症的诊断和评估
04
血脂水平检测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诊断方法和步骤
根据血脂水平检测结果,将血脂异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类型。
相关风险评估模型介绍
高脂血症的治疗和管理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
控制摄入的热量和脂肪,增加水果、蔬菜和纤维的摄入,避免高胆固醇食物。
饮食调整
运动疗法
减轻体重
戒烟限酒
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跑步等,以促进脂肪代谢和减少脂肪堆积。
对于肥胖患者,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戒烟可以降低血脂水平,限制酒精摄入可以预防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
临床分析意义
目前对高脂血症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方法不够先进、研究样本量不足、研究指标不够全面等。此外,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未来对高脂血症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深入研究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其次是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验证现有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最后是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以提高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不足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不足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THANKS
感谢观看
xx年xx月xx日
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CATALOGUE
目录
引言高脂血症概述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高脂血症的诊断和评估高脂血症的治疗和管理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控制结论和展望
引言
01
152例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症临床分析

1 5 2 例应 用 胰 岛素 的糖尿 病 患者 合并 高 血脂 症 临床分 析
麻春 莹 , 迟 艳侠
( 佳 木 斯 大 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 黑龙江 佳木斯 1 5 4 0 0 2 )
摘要 : 目的 : 探 讨应用胰 岛素糖 尿病合并 高血 脂症的发病规律 、 特点及 其在佳木斯地 区的流行 病学规律 , 更好的为 临床服 务。 方法 : 收 集 佳 木 斯 大 学 附属 口腔 医 院糖 尿 病 合 并 高 血 脂 症 并应 用胰 岛 素 治 疗2 # - 以上的患者1 5 2 例, 并 对 其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统 计 分 析 。 结果 : 应 用胰 岛 素 治 疗 糖 尿 病 合 并 高血 脂 症 患 者 1 5 2 例 中, 甘 油 三 酯 增 高 者1 0 1 例, 居 首位 ; 总胆 固醇 次 之 , 增 高7 4 例; 极 低 密度 脂蛋 白升 高5 O 例,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降低 患 者 为 2 1 例。 平 均 年 龄 为5 3 . 7 3 岁。 结论: 佳 木 斯 地 区糖 尿 病 患者 应 用胰 岛素治疗2 年 以 上 合 并 高血 脂 症 患 者 , 总 体 水 平 男性 多于 女 性 , 而 总胆 固 醇 增 高女 性 高 于 男性 , 其性别 无明显差异性 , 高发 年 龄段为4 O ~5 9 岁, 平均5 3 . 7 3 岁, 其 年龄 分 布 具 有 一 定 差 异 性 。 关键词 : 糖尿病 ; 高血 脂 症 ; 胰 岛素 O 1 O 4( 2 0 1 4 ) 0 1 一O O 7 8 一O 1 中 围分 类 号 : R5 8 7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一 随 着 人 类 社 会 的经 济 发 展 , 人 们 物 质 生 活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1 资料 及 方法 高, 人们 的生 活方式也 不断的发 生着 巨大的变 化。 流 行 病 学 1 . 1 一般 资料 结 果调查 表明 , 中 国人 植 物 性 食 物 的消 费 量 正 逐 年 下 降 , 而 收 集 佳 木 斯 大 学 附属 口腔 医 院 检 验 科 2 0 1 0 —0 1 ~2 0 1 2 动 物性食物 消 费量却逐 年上升 , 高热量 、 低 营 养 食 物 的 消 费 O 4 糖 尿 病 合 并 高 血 脂 症 并 应 用 胰 岛 素 治 疗 2 年 以 上 患 者 不 断上 涨 , 导 致 我 国 的 糖 尿 病 合 并 高 血 脂 症 的 发 病 率 也 是 逐 5 2 例, 其 中男 8 3 例, 女6 9 例。 年 增多 , 呈 不 断 上 升趋 势 。 高 脂 血 症 是 人 体 血 液 中 的 脂 类 物 1 1 . 2 统计 学方 法 质 的 总 量 或 其 中部 分 高 出 正 常 范 围 。 血脂 为 人 体 的必 需 营养 物质 , 它 主要 的功 能是提供热 量与构 筑人体 细胞组织 。 可 当 采 用 。 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 。 P< 0 . 0 5为 差 别 有 脂 类 物 质 超 出正 常 范 围 时 就 会 对 人 体 产 生 不 利 的 影 响 , 主要 统计 学 意 义 。 是中、 小动脉 损伤 、 动脉粥样硬化 , 出 现 相 应 器 官 的 血管 闭 塞 2 结 果 或是 出血 , 如心肌 梗死、 脑梗死 、 脑 出血 等 各 种 严 重 疾 病 , 目 应 用 胰 岛 素 治 疗 两 年 以 上 糖 尿 病 合 并 高 血 脂 症 患 者 共 前 糖 尿 病 合 并 高 血 脂 症 已 经 成 为 我 国关 注 的 公 共 卫 生 问 题 5 2 例, 其 中甘 油 三 酯 增 高 1 0 1 例, 居首 位 , 占6 6 ; 总 胆 固 醇 之一 。 糖 尿 病 是 由机 体 胰 岛素 绝 对 缺 乏 或 是 胰 岛素 作 用 不 足 1 次之增 高7 4 例, 占4 9 ; 极 低 密度脂 蛋 白升高 5 O 例, 占3 3 ; 而 引 起 血 糖 异 常 升 高 的一 种 疾 病 ] 。 胰 岛 紊 不 只 掌 管 着 血 糖 1 例, 占1 4 。 所 有患者 1 5 2 例中, 的高低 , 它 还 是 我 们 身 体 内其 他 两 大 类 物 质 : 脂 肪 和 蛋 白 质 高 密 度 脂 蛋 白降 低 患 者 为 2 男8 3 例, 女6 9 例。 其性别差异 无显著差异性 ( 一1 . 2 1 , 代谢 主要 的调控 因素[ 2 ] 。 所以糖尿 病患 者 中, 因胰 岛 素 的 生 P> 0 . 0 5 ) 。 1 5 2 例患者年龄 1 9 ~8 1 岁。 血 脂 增 高 高 发 年 龄 段 物调节 发生 障碍 , 常 常 伴 有 脂 质 代 谢 的紊 乱 , 而 出 现 脂 质 代 为4 O ~5 9 岁, 平均 5 3 . 7 3 岁 总 胆 固醇 、 甘油三酯 、 高 密 度 脂 蛋 谢异 常, 即“ 血 脂异 常” 。 糖 尿 病 患 者 中较 为 常 见 的 脂 质 代 谢 白 和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的 平 均 年 龄 分 别 为 5 4 . 1 2 岁 、 5 2 . 2 5 岁、 异 常 为 甘 油 三 酯 和 极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的 升 高 以 及 总 胆 固 醇 轻 5 4 . 4 5 岁 和5 4 . 1 O 岁, 其年 龄分布具有一 定差异性 ( 。 一9 . 8 , 度升高 。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80例临床分析

素具 有 促进 脂 蛋 白分解 的作 用 , 当胰 岛 素分 泌 不足 或体 内产生 胰 岛 素抵 抗 时 ,患 者血 液 中的 甘 油 三 酯 、 低密 度 惜 蛋 白 、 极 低 密
范 围就 会对 人体 产 生不 利影 响 , 如造 成 血 管( 主要 是 中 、小 动脉 ) 损 伤 、 动脉 粥样 硬 化 , 血管 腔 变 窄 , 会出 现相 应 器 官 的血 管 使 就
诊 断标 准 确 诊 , 人院前 血 脂血 糖均 有 明显 异 常 。其 中 l 糖 尿病 型
患 者 6例 , 型 尿病 患者 7 例 。3 2 4 0岁以 下 8 ,O岁以 上 7 例 3 2例 。病 程 1 年以 内 4例 , ~5 2 1 年 4例 , ~1 5 0年 3 2例Hale Waihona Puke 。 0 以上 2 例 。 l年 0
除控制 高血 糖至理想水平 外, 纠正血脂代谢异常 对防治糖尿病 的并 发症尤其是大血 管合 并症是 非常重要的 。 I 关键词 l糖尿 病 高脂血 症
【 中图分类号 】R 4
【 文献标 识码 lA
I 文章编 号 】 1 7 — 7 2 o )2b一0 3 0 4 0 4 ( o 8 1 () 1 - 1 6 2 7
1 2 检 测方法 .
了器官 功能 减 退和 衰 竭 。据 有关 资料 统 计 , 有高 脂血 症 的糖 尿 病
患 者 , 冠心 病 发病 率 比无 高 脂血 症糖 尿病 患 者高 3倍 。糖 尿病 其
性 肾病 的 发生 约 占糖 尿病 患 者总 数 的一 半 。 所以 , 尿病伴 发 高 糖
着 血 糖 的高 低 , 还 是我 们 身 体 内其 他 两大 类 物 质 : 它 脂肪 和 蛋 白 质代 谢 的主 要调 控 因素 。 所 以在 糖 果病 患者 中 , 由于 胰 岛素 的生 物 调 节 作 用 发生 障 碍 , 伴有 脂 质 代谢 的 紊乱 , 现 脂 质代 谢 异 常 出 常, 俗称 “ 血 脂 ” 高 。高 脂血 症 是 指 人 体血 液 中 的脂 类 物 质总量 或 其中 部分 高 出正 常范 围。血 脂 是 人体 的 必需 营 养物 质 , 要 功 主 能 是提 供热 量 和 构 筑 人 体细 胞 组 织 。但 是 当 脂 类物 质超 出正 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124例临床分析
(作者: 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生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入院前后的临床资料。
结果血糖控制3个月后109例(87.9%)患者血脂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15例(12.1%)患者需加用降脂药物治疗。
结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关键是控制血糖,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大部分病例血脂值也逐渐恢复至正常,对小部分经血糖控制后仍有高脂血症者必须予以降脂治疗,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本院自2007年5月一2009年3月共收治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124 例,经控制血糖、降脂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07年5月一2009年3月共收治124例糖尿病(DM)合并高脂血症的病例。
根据国内的诊断标准:甘油三酯(TG)> 1.7mmol/L和(或)总胆固醇(TC)> 5.72mmol/L或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HDL-c)< 0.91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3.64mmol/L确诊为高脂血症;空腹血糖(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的状态下的静脉血浆葡萄糖)(FBG)>7.0mmol/L或任意血糖(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11.1mmol/L或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1.1mmol/L确诊为糖尿病(DM);其中1型糖尿病24例,2型糖尿病100例;男90例,女34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50 士9)岁;病程5〜16年,平均(10 士6)年;单纯胆固醇(TC)增高者43例,单纯甘油三酯(TG)增高者51例,TG和TC均增高者30例,124例患者均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降低。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先予糖尿病饮食,并给予降糖药物口服或胰岛素治疗,且暂不予降脂治疗。
在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糖(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糖控制以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
2h11.1mmol/L为指标。
血糖控制达标3个月后,复查血脂(空腹);结
果仍然异常的病例,则予以规范降血脂治疗[1,2]。
2结果
所有病例于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7.0mmol/L,任意血糖
11.1mmol/L,OGTT11.1mmol/L)3个月后复查血脂,结果发现有109 例血脂正常(87.9%),血脂仍然增高者有15例(占12.1%)。
予以降血脂治疗(低脂饮食及口服降血脂药物),8周后复查血脂,血脂正常11 例,剩余4例血脂稍异常,但较入院时的血脂值有明显下降。
入院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3.1机理(1)胰岛素不仅掌管着血糖的高低,它还是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时,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
因过半糖尿病病人都会合并高血脂,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脂病。
(2)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引起脂肪组织的脂解酶活性降低,造成甘油三酯(TG)消除受阻,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代谢活性加快,导致甘油三酯(TG)升高, 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较高,促成脂肪合成过多,导致“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
(3)1型糖尿病和病情危重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浆胰岛素缺乏,胰高血糖素增加,脂肪溶解相应增加,两者均使游离脂肪酸升高,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加,这是糖尿病病人血浆中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升高的主要原因[2]。
3.2危害(1)咼血糖合并咼血脂可明显加速大、中动脉血管粥样硬化(AS)的进展,糖尿病病人由于糖代谢紊乱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质代谢紊乱[3],出现高血脂。
这些异常升高的脂质通过某些机制沉积在细胞内以及血管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后果,高血糖以及所致的血脂紊乱与引发冠心病的发生因素密切相关[4]。
⑵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在合并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更加重了相关器官的缺血,从而加速了器官功能减退和衰竭,这些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是单纯高血糖病人的2〜4倍[5]。
(3)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升高可使肾小球内皮细胞膜的胆固醇/磷脂比例发生变化,脆性增加,致使肾损害的程度加重;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还可以通过作用于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系膜细胞和足细胞损伤,力口重蛋白尿和肾小球及肾小管纤维化的进展,致使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达70.7%左右)[6]。
3.3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造成的微血管病变发展到一定的阶段(2〜3年)就会变成不可逆和逐渐加重的损害,必须加强防治。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治疗,不能舍本求末,降糖治疗依然是重要的手段。
不宜过早使用降血脂药物,而应当首先控制饮食,应用降糖治疗[7]。
当糖代谢异常被纠正后,胰岛素抵抗即可解除。
对一般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病人可逐渐使血脂恢复正常范围;对于血糖已经控制而血脂仍然增高的患者,在适当选用降脂药物治疗,因为持久的高脂血症易致动脉粥样硬化。
【参考文献】
1李珊.合并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怎样选用降脂药.求医问
药,2009,9:13.
2杜天敏.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42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
科杂志,2000,30(5):295.
3鄢盛恺.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82-184.
4田声放.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糖耐量变化的关系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2,18:289.
5王颖.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相关因素的分析
武汉大学报(医学版),2003,24(3):271-273.
6乔静.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者对肾脏的损害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6(6):398.
7郝建凤.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61例临床分析.
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3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