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平面线形设计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平面线形设计1)

道路勘测设计(平面线形设计1)

制定最大超高坡度 ih (max )要根据道路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 还要给驾驶员和乘客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对重山区,城市附近, 交叉口以及有相当数量非机动车行驶的道路,最大超高还要比 一般道路小些。
(二)最小半径的计算
《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平曲线半径是汽车在曲线部 分能安全而又顺适的行驶的条件而确定的。 最小平曲线半径的实质是汽车行驶在公路曲线部分 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等横向力不超过轮胎与路面的 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并使乘车人感觉良好舒适的 曲线半径值。
哪一个最优?
2. 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应注意的问题:
(3)道路两侧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植不同树种或设
臵一定 建筑物、雕塑、广告牌 等措施,以改善单调
的景观。
(4)长直线或长下坡的尽头的平曲线,除曲线半径、
超高、视距等必须符合规定外,还必须采取设臵标 志、增加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美 国 俄 勒 冈 州
X Fcos α Gsin α
X F Gi h Gv 2 Gi h gR v2 G( ih ) gR
Y
X
V2 ih 127R
(一)计算公式与因素
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式计算曲线半径: 当设超高时 :
V2 R 127( i h )
式中:V——设计速度,(km/h);

V2 R 127( μ ih )
ih
1.极限最小半径
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最大超高和允许的横向摩阻系数情况 下,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
V2 R 127( μ ih )
强调说明: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是在特殊困难 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
2.一般最小半径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什么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什么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什么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指在道路设计中,根据道路功能要求以及交通安全、交通效率等因素,确定道路的线形设计参数。

道路线形设计标准是道路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设计车速、设计几何断面、曲线半径、坡度等。

首先,道路的设计车速是确定道路几何形状和水平曲线半径等参数的基础。

设计车速是指车辆可以安全、顺畅地行驶在道路上的最高速度。

设计车速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道路功能、交通安全和经济因素等,通常分为快速道路、普通道路和低速道路等不同级别,每个级别都由相应的标准规定。

其次,设计几何断面是指道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形状和尺寸。

水平几何断面的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量、分隔带宽度等参数的确定;垂直几何断面的设计包括路堤高度、坡度、路肩宽度等参数的确定。

设计几何断面的确定需要考虑道路的交通量、车辆类型、交通流组成等因素,以实现安全、顺畅、高效的交通。

曲线半径是指道路的水平曲线,在道路设计中起到引导车辆行驶和保证安全的作用。

曲线半径的选择与设计车速相关,设计车速高的道路需要较大的曲线半径,以确保车辆在曲线行驶时有足够的视距和横向空间来保证安全。

坡度是指道路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率,用来描述道路的爬坡或下坡程度。

坡度的选择应考虑道路的水平曲线、纵坡曲线、视距要求以及排水等因素。

合理的坡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还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除了以上几个参数外,道路平面线形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道路标线、交通标志、路缘石、交叉口等,以实现道路的安全、流畅和便利。

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道路都有相应的线形设计标准,如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每个标准都有具体的设计要求和限制条件。

总之,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道路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它通过合理确定设计车速、几何断面、曲线半径、坡度等参数,为道路的安全、流畅和高效提供技术支持。

道路线形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交通状况、车辆类型、经济效益等因素,以满足人们对道路交通的需求。

推荐: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直线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推荐: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直线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直线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学员问题】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直线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解答】1)选用直线线形时,应注意同路线所处地段,风沙地貌及周围环境的协调与配合,并考虑驾驶者视觉、心理状态合理布设。

2)长直线最大长度以不超过10Km为宜。

当采用长直线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乏味的缺陷,应在长直线之间适当距离增设醒目标志,刺激视觉神经,减轻驾驶员和乘客的疲乏。

3)直线线形不宜过短,其最小长度为: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计)的6倍为宜;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计)的2倍为宜。

当设计速度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4)微丘区风沙地貌、地形和重丘区的梁窝状沙地,其沙丘(沙垅)相对高差小于20m时,为争取路线短捷和减轻沙害,以采用长直线的形式为宜。

5)当采用长直线时,纵坡不应过大;长直线或长纵坡尽头的平曲线,其半径不应过小,还必须采取设置标志增加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6)双车道公路为超车所提供的路段宜采用直线线形。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道路平面设计之道路平面线形

道路平面设计之道路平面线形

2 h
l
y
=
l3 6R lh

l7 336 ⋅ R 3lh3
l ―回旋线上任一点到 曲线起点的曲线长度
R―主曲线半径 lh ―缓和曲线长度
坐标原点在ZH、HZ
(4)在圆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公式
ϕm
=
αm
+
β0
=
90
π
⋅ ( 2lm + lh R
)
x = q + R ⋅sin ϕm
y = ΔR + R(1− cosϕm )
三. 缓和曲线
2、缓和曲线的选择
(1)缓和曲线轨迹特点:由直线驶入圆曲线 转弯时,其轨迹上的任一点的曲率半径与其行 程l(自转弯开始点算起)成反比,此轨迹方程 为回旋曲线方程。因此我国《标准》规定缓和 曲线采用回旋曲线。
三. 缓和曲线
(2)缓和曲线的一般方程式:
ρ ⋅l = C
(2-26)
为了设计方便,使量纲一致,故令A2=C,则
一. 直 线
断背曲线:互相通视的同向曲线间若插以短直 线,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看成为反向曲 线的错觉,当直线过短时甚至把两个曲线看成是 一个曲线,这种线形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且容 易造成驾驶操作的失误,通常称为断背曲线。
设计中应尽量避免。
一. 直 线
断背曲线
X 直线的计算
一. 直 线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550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
二. 圆曲线
3、平曲线长度(curve radius)
(1)平曲线最小长度规定
① 从驾驶员操纵方便、行车舒适性以及视觉要求来 看,应对平曲线长度加以限制。

公路工程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公路工程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公路工程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原则和要点公路工程中,平面线形交叉是指两条或多条道路在平面上的交叉部分。

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流畅和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一、设计原则1. 安全原则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车辆的行驶速度、交通流量、视距条件、道路标志和标线等因素,以确保交叉口的安全性。

2. 流畅性原则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保证交通的流畅性。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车辆行驶的方向、速度、转弯半径等因素,以确保交叉口的流畅性。

3. 舒适性原则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保证交通的舒适性。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车辆行驶的垂直度、水平度、减速度等因素,以确保交叉口的舒适性。

4. 经济性原则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节约成本。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交叉口的规模、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交叉口的经济性。

二、设计要点1. 交通流量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交通流量。

设计师应该根据交叉口的交通流量确定交叉口的规模和形式,以确保交叉口的安全和流畅。

2. 转弯半径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车辆的转弯半径。

设计师应该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转弯半径确定交叉口的半径和弧度,以确保交叉口的安全和流畅。

3. 视距条件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视距条件。

设计师应该根据交叉口的位置和形式确定视距条件,以确保交叉口的安全和舒适性。

4. 道路标志和标线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道路标志和标线。

设计师应该根据交叉口的形式和交通流量确定道路标志和标线,以确保交叉口的安全和流畅。

5. 环境因素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环境因素。

设计师应该根据交叉口所处的环境确定交叉口的规模和形式,以确保交叉口的安全和美观。

6. 施工工艺和材料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施工工艺和材料。

设计师应该根据交叉口的规模和形式确定施工工艺和材料,以确保交叉口的经济性和质量。

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五单元导线法【精选】

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五单元导线法【精选】

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五单元导线法丁建明李方【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摘要:本文以我国习用的导线法为基本思想,引进不完整回旋线和圆曲线为基本设计单元,吸取了三单元导线法及国外曲线形设计方法的精华,提出公路平面线形的五单元设计方法,该方法在高等级公路平面设计中,既保留习用导线设计法,又无限制地设计任意曲线组合线形,显示其设计的灵活性。

特别是采用单交点就能设计复曲线及卵型曲线,给设计人员提供很大的方便。

笔者根据设计方法的原理,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能迅速获得曲线特征点及任意中心桩的坐标与方位角。

关键词: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五单元导线法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不断修建,对公路平面线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直线为主的导线设计方法很难满足线形随地形、地物改变而变化。

特别是在立体交叉线形设计中显示出明显的不足。

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级公路采用了以曲线为主的方法,而且一条公路中曲线长度所占的比例成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在我国,曲线型设计方法在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已普遍采用,但由于我国的传统公路测量与导线设计方法的根深蒂固,使得曲线型设计方法在各级公路线形设计中还难以推广。

笔者研究的五单元导线法,以我国习用的导线法为基本思路,引进了曲线型设计方法的思想,使平面线形的设计显得非常灵活,借助于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能迅速地获得满意的线形及准确的中心桩坐标。

1 五单元导线法概念如图1,设I、J、K为某路线的导线交点,现以J为导线点设计平曲线,平曲线五单元组成:(1)不完整回旋曲线11(R1→R2,R1>R2,A1);(2)半径为R2的圆曲线L2;(3)不完整回旋曲线13(R2→R,R2>R3或R2<R3,A);(4)半径为的圆R3曲线14;(5)回旋线15(R3R4,R3<R4,A2);平曲线与导线相切于P、Q点。

若已知某些参数,可通过各单元起、终点的连线及切线与导线间的几何关系可求得一些待定参数及特征点与任意中桩的坐标。

《道路平面线形 》课件

《道路平面线形 》课件
特点,减少工程量。
满足设计速度
根据道路等级和设计速 度要求,合理选择线形 要素,确保行车安全。
连续性与一致性
保持线形的连续与一致 ,提高行车方向感和驾
驶舒适度。
环保与景观协调
考虑环境保护和景观协 调,合理选择线形要素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
坏。
02 道路平面线形要素
直线
直线是最简单的道路平面线形,具有 方向一致、距离短、效率高等优点。
提升道路景观
通过线形优化与周围景观相协 调,提升道路景观品质。
优化方法
现场勘查与数据收集
对道路沿线地形、地貌、交通流量等进行详 细勘查和数据收集。
计算机辅助设计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线形设计和模 拟。
数学建模与分析
建立道路平面线形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 进行优化分析。
多方案比选与综合评估
制定多个优化方案,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 优方案。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采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措施, 减少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03
02
加强交通安全设施
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等 ,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加强后期维护管理
定期巡查、保养和维护,确保道路 线形保持良好状态。
04
SketchUp
一款易于学习的三维建模软件,可以用于 道路设计的初步方案制定和可视化展示。
04 道路平面线形优化
优化目标
提高行车安全性
通过优化道路平面线形,降低 交通事故风险,确保行车安全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合理设计道路平面线形,减少 拥堵,提高道路通行速度和效 率。
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优化设计可降低道路建设和维 护成本,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道路工程平面线型设计

道路工程平面线型设计

道路工程平面线型设计在平面线型设计中,汽车形式轨迹的特性,道路平面线型的要素以及直线的特点与运用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特点,如何设计出一条合理且优秀的线型,相信看完今天的内容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一、道路平面线型概述一、路线道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构成的三维实体。

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平面图: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纵断面图:沿道路中线的竖向剖面图,再行展开。

横断面图:道路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

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

分解成三步:路线平面设计:研究道路的基本走向及线形的过程。

路线纵断面设计:研究道路纵坡及坡长的过程。

路线横断面设计:研究路基断面形状与组成的过程。

二、汽车行驶轨迹与道路平面线形(一)汽车行驶轨迹行驶中汽车的轨迹的几何特征:(1)轨迹连续:连续和圆滑的,不出现错头和折转;(2)曲率连续: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的值。

(3)曲率变化连续: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的值。

(二)平面线形要素行驶中汽车的导向轮与车身纵轴的关系:现代道路平面线形正是由上述三种基本线形构成的,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二、直线一、直线的特点1.优点:①距离短,直捷,通视条件好。

②汽车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③便于测设。

2.缺点①线形难于与地形相协调②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人感到单调、疲倦,难以目测车间距离。

③易超速二. 最大直线长度问题:《标准》规定: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

德国:20V(m)。

美国:3mile(4.38km)我国:暂无强制规定景观有变化≧20V;<3KM景观单调≦ 20V公路线形设计不是在平面线形上尽量多采用直线,或者是必须由连续的曲线所构成,而是必须采用与自然地形相协调的线形。

采用长的直线应注意的问题: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的缺陷,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报告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及其二者相结合的三维空间线形的总称。

公路的线形构成了公路的主骨架,是其他组成部分设计、施工全过程的基础。

确定公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公路几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

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公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公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一、平面设计的原则
路线平面设计因该遵循下列原则:
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行驶力学上的要求是基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对高速路应尽量满足3)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
4)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5)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二、直线形设计方法
1设计方法
在我国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一直是直线形设计方法。

使用直线形设计方法进行平面布线设计时,设计人员往往首先综合考虑公路的等级、所经过的区域、路线的走向、控制条件和技术要求。

1)根据地形特征:主要是对山岭重丘区而言,以地形为控制因素,以纵断面线形为主导,综合平面和横断面来安排路线。

2)根据地物特征:主要是对平原微丘区而言,以平面地物障碍为控制因素,以路线平面为主导,结合纵断面和横断面来安排路线。

3)根据地质特征:主要是对不良地质地段和特殊地貌地区而言,以避让和防止不良地质病害为主导,综合平、纵、横来布设路线。

在直线形设计方法中,直线用来控制路线的走向和方位,是路线的主体,在路线布置和设计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而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只是充当直线的配角,在整个路线中只是起导线交点线形和行车过渡的作用。

2设计思路
该法的具体设计思路分平原微丘区和山岭重丘区两种情况。

1)当路线不受纵坡限制时,定线主要考虑的是平面和横断面。

其要点是:以点定线,以线交点。

以点定线即在整个路线控制点间综合各方面因素加密小控制点,再根据这些控制点大致穿出路线导线的方法;以线交点即在己定小控制点的基础上结合路线标准和前后路线条件,穿出直线并延长交出交点。

在这种不考虑放坡的情况下,直线形设计方法的具体设计思路大致可分加密控制点、穿线交点、调整交点和曲线计算和敷设四个步骤。

2)当路线布设在山岭重丘区时,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纵坡限制,定线需考虑平面和横断面。

同时,路线纵坡坡度、坡长也是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考虑放坡的情况下,直线形设计方法的具体设计思路大致可分段安排路线、放坡、修正导向线、以点定线,以线交点、调整交点和曲线计算和敷设六个步骤。

三、曲线形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
曲线形的具体设计方法有多种,曲线形设计方法总的设计思路大致相同,归纳起来可分为五步实施:确定控制点、采用曲线形式形成线形骨架、确定合理的线形参数、曲线计算和调整以及绘制平面线位图。

1)确定控制点:根据路线的走向、地形地物和环境的约束条件以及线形布设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在现场或纸上确定一系列线位控制点,粗略定出路线所要经过的大致位置。

2)采用曲线形式形成线形骨架:在地形图上绘制若干直线段和圆弧段,或者选择拟合曲线来控制路线的总体线位,形成路线的基本线形骨架。

3)确定合理的线形参数:反复设计拟定各线形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参数值,或反复拟定拟合函数的参数值,确定最为合适的拟合曲线,直到满足规范和控制位置的要求,认为是理想线位为止。

4)曲线计算和调整:采用各种具体曲线形设计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曲线计算,对线形总体技术指标是否均衡以及局部能否满足控制要求进行审定,对曲线进行修正和调整,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5)绘制平面线位图:根据曲线计算数据,利用有关软件生成平面线位图。

四、两种设计方法的比较
直线形设计方法计算模式简单、直观,但不便于处理复杂的组合曲线,不易与地形、地物相适应;曲线形设计方法布线手段灵活、线位控制准确,容易满足地形、地物的要求。

1直线形方法
直线形设计方法把直线作为路线的主要构成单元,设计人员利用导线控制路线的基本位置,在路线转点处,为适应行车和地形、地物的要求,采用曲线或曲线组合来完成直线的过渡。

但是,在复杂地形的情况下,该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

1)直线形设计方法难以处理山区复杂多变的线形组合。

这种设计方法将路线人为地分为直线和弯道两大部分。

进行曲线敷设时,又人为地将其分为由基本线形要素组合而成的若干种组合类形。

然而,在地形复杂的山岭、重丘地区,有时路线导线难以确定,有时线形组合特殊、复杂,采用直线形设计方法进行曲线敷设和计算都非常困难。

应用直线形设计方法,路线桩号、坐标、方位角等的计算是基于导线进行的,而山区公路平面线形,有时可能遇到路线的起、终点同时位于曲线上,或者,路线上出现卵形线形组合,此时,传统意义上的导线不存在。

并且,如果路线上需要布设S形曲线,其公共导线位置也难以人为确定。

2)直线形设计方法确定的线位难以满足山区地形、地物的约束条件。

这种方法先定导线和交点,后拟曲线要素值如半径、缓和曲线参数等。

在山区公路测设过程中,曲线要素值的大小能否很好地与地形条件相协调,满足地物的约束,使工程量最小,拆迁最少,往往难以掌握。

由于受到导线的限制,在一些地形和地物约束较严格的路段,设计人员过多考虑的是曲线要素值如何满足规范,从而经常导致忽略了与地形、地物条件的协调;而在一些无约束路段,线形要素值取得过大,又将导致大填大挖,从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工程造价的增加。

3)直线形设计方法难以合理充分运用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直线形设计方法中,导向线控制了路线走向,而圆曲线、缓和曲线只是充当直线的配角,起导线交点线形和行车过渡的作用。

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未被视为统一的整体而加以运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公路平面线形的均衡性和连续性较差。

事实上,曲线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行车要求,而且在适应地形、构成流畅连续的线形以及与环境相协调等方面,都远远优于直线。

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曲线道路的成功范例。

2曲线形方法
曲线形设计方法是依据路线的走向和地形地物情况,用圆弧或直线段控制路线的基本位置,在直线和圆之间、圆与圆之间配置回旋线,或者利用多段连续光滑曲线径向相接来构成流畅多变、适应地形的公路平面线形。

在复杂地形下,曲线形设计方法则布线更为灵活、线位控制更为准确,且较好地适应地形,减小工程量,降低环境破坏。

1)在山区公路定线过程中,曲线形设计方法不再利用导线控制路线的走向,而是在大比例地形图上,绘制光滑连续的曲线,或用直线、圆弧来控制路线的位置,然后利用回旋线或多段连续光滑曲线光顺地连接直线和圆弧或者圆弧和圆弧,从而构成流畅多变、适应山区复杂地形的以曲线为主的组合线形。

此时,回旋线不仅作为缓和线形使用,并民已经成为构成公路平面线形的主体元素,大大增加了线形的平顺性和布设的自由度。

2)在曲线形设计方法中,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被视为同等重要的线形加以利用。

尤其是缓和曲线,已不仅为缓和行车而设置,而是作为主要的线形要素加以灵活运用,使得线形的平顺程度大大提高,并目_增加了结合地形布置路线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了平面线形视觉的协调性,特别是在山岭、重丘地区易于布设出技术经济合理的线形。

3)曲线形设计方法能较好地处理山区公路复杂多变的几何线形。

前面已经指出在线形复杂的路线设计中,运用直线形设计方法路线导线难以确定,曲线的敷设和计算都非常困难。

而曲线形设计方法采用曲线单元(或曲线形式)并选用合理的线形参数来控制路线的走向,确定路线的具体位置,能使敷设的曲线很好地适
应复杂多变的山区地形,并通过几何计算和绘制,能形成流畅多变的以曲线为主的平面线形。

4)采用曲线形设计方法进行线形设计,能够增进山区公路线形本身的美观,增强线形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时有利于交通事故的降低。

事实上,以曲线为主的平面线形,定线时能较好地与地形、地物相配合,同时曲线能较好地与风景相I办调,使沿线景观优美,曲线方向富于变化,驾驶员行车注意力集中,减少交通事故。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地形复杂的地区,寻求合适、有效的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方法一直是道路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日标。

传统的直线形设计方法在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特别是平原微丘区的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是不可替代的,但对于山区公路的平面线形设计而言,直线形设计方法所存在的缺陷也不容忽视。

目前,公路路线设计思想有了大的进展,按照现代公路的设计要求和标准,公路线形满足规范指标要求以及行车的安全性是必不可少的,设计人员还要更多地考虑公路路线的连续性、光滑性、平顺性和行车舒适感,更多地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何使公路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融为一体。

显然,对于地形复杂的山岭、重丘地区,采用直线形设计方法进行平面线形设计是很难满足要求的,此时,曲线形设计方法应被工程设计人员所重视。

同时为合适的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