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报告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献阅读报告教学要点PPT课件

2020/3/19
12
3、阅读的文献信息量大
*为本专业权威或重要(核心)期刊 *避免重要遗漏:公认的观点、最新的进展 *反映该领域主要研究结论和发展过程 *每次报告的文献数量3—5篇
2020/3/19
13
PPls联合抗生素根除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内科学员 2012、9
2020/3/19
14
参考文献
1.张川.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原因及对策;山东医药,2011,5(1):1011.
2.Malfcrtheiner P ,Megrand F, O’Mnrain C, et a1.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he Maastrieht III Consensus Report[J]. Gut, 2007, 56: 772
求(首先自己要做好) *代缴的临床药师学员未完全领会要求 (然后带领学员做好) 没有体现在带教上,须提示师资学员。
2020/3/19
30
2、师资学员主持报告会不够规范 *对会场的引导、管控能力欠缺 (引导其他学员踊跃提出问题、现场讨论等) *对学员报告的点评分析不够到位 (明确指出报告的两点、存在的问题、改进
2、参考标准
2020/3/19
28
指标
查阅文 献
论证分 析
观点设 想
表达能 力
带教药师签名: 年月 日
2020/3/19
考核等级(分值)
得分
A
B
C
D
30-26 25-22 20-18 17-0
总分:
29
六、师资培训效果评估
1、师资培训学员与带教学员的整理落差 *师资学员自身“文献阅读报告”基本符合要
文献阅读阶段性汇报-34页PPT资料

第3页
主讲参考文献 A部分
第4页
主要实验装置
Pyrolysis Centrifugal Reactor by Denmark Technical University
第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
工业分析 有机元素分析 无机元素分析
第6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
TGA-DTG
The sewage sludge probably ha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simple organic structures than that of complex organic structures.
Diagram of the reactor by SJTU
第 19 页
实验操作
用1:4甲醇和三氯甲烷溶液作为溶剂。
1)用溶剂清洗反应段得到的溶液后,再 将丝网塞和样品取出;
2)用溶剂清洗U形管和下法兰收集残余焦
油。上述两部收集的溶液经过滤后分别在
旋转蒸发器(80℃,30~40rpm,30min)
第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
Product yields
Reaction water The organic oil yield reaches a maximum of 41 wt % daf (bio-oil yield of 54 wt % daf) at 575 ℃ The maximal bio-oil energy recovery of 50% is obtained at a pyrolysis temperature of 575 ℃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The fraction of the char particles less than 90 μm increases from 52 to 88 wt %.
主讲参考文献 A部分
第4页
主要实验装置
Pyrolysis Centrifugal Reactor by Denmark Technical University
第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
工业分析 有机元素分析 无机元素分析
第6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
TGA-DTG
The sewage sludge probably ha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simple organic structures than that of complex organic structures.
Diagram of the reactor by SJTU
第 19 页
实验操作
用1:4甲醇和三氯甲烷溶液作为溶剂。
1)用溶剂清洗反应段得到的溶液后,再 将丝网塞和样品取出;
2)用溶剂清洗U形管和下法兰收集残余焦
油。上述两部收集的溶液经过滤后分别在
旋转蒸发器(80℃,30~40rpm,30min)
第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
Product yields
Reaction water The organic oil yield reaches a maximum of 41 wt % daf (bio-oil yield of 54 wt % daf) at 575 ℃ The maximal bio-oil energy recovery of 50% is obtained at a pyrolysis temperature of 575 ℃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The fraction of the char particles less than 90 μm increases from 52 to 88 wt %.
文献阅读及综述写作PPT课件

对于自己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内容: 1) 首先翻翻中文教科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
对阅读文献很有帮助。 2) 上网查一些自己想要做的题目的相关方面的中文
综述,也算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同时也让你有 可能触及到国内目前的此方面的前沿。此时你可以 开始阅读一些外文的综述,看一看国外的研究情况 和进展。如果对你想要研究什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就可以阅读一些国外的原始论著。等到文献量积累 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开始你的课题了。
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吴瑞(Ray Woo)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 术领域是重要开创人之一。他的引物延伸法进行DNA测序早在1971年 前就取得成功。 Jack Szostak从1974年到1979年,随吴瑞做的研究生, 并留在吴瑞实验室做了博士后。Szostak的科学训练,主要在吴瑞实验 室进行。2008年吴瑞教授去世后,他曾撰文悼念。
*
文章内容是从综述到论著。一般花上一两个小时, 可以查一堆文献,先把它们的摘要 整理出来,甚至 打印出来,根据摘要,可以初步判断哪些是自己决 定要的。 然后再到网上找全文,有免费(Free)的, 有“济南泉方”帮助查阅的,还找不到就发E-mail 给国外的同学, 一般都能获取到。对于自己感兴趣 的问题,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一 般深追上几篇文章,对于想了解的问题也就知道个 大概了。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当然要做些笔记,建 一个word文档, 做些复制拷贝的工作便可,这样
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 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论文和主页,追踪他们 的研究过程。[ <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 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 次数 n 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 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文献阅读汇报》PPT课件

地高辛中毒?
原因分析
4
文献分析
电解质紊乱
低钾低镁均可诱发和加重地高辛中毒,镁是Na+_K+ATP酶的 辅酶,低镁可诱发和加重心肌细胞失钾,提高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 案例:血浆地高辛浓度1.4ng/ml,血钾从4mmol/L降至3mmol/L,地 高辛中毒危险从11%增至26%。【1】
【1】王万迎,维持量地高辛中毒原因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35(2):124
2.中毒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率为51.6%
10
95例地高辛中毒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 合并用药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中毒原因 合并用药 肾功能异常 血钾异常 其他
11
构成比 67.40% 21.10% 12.60% 5.30%
讨论(用药监护)
1.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结构是导致SDC升高的主要原因 a.骨骼肌减少:地高辛吸收后50%与骨骼肌结合,因而老
文献阅读汇报-地高辛中毒原因分 析及临床监护要点
主要内容
1.地高辛中毒原因分析
2.地高辛监护要点
2
文献摘要
❖ 基本情况:2009.01-2011.04,地高辛中毒患者24例,男6例, 女18例,年龄45-97岁,平均年龄63岁。
❖ 基础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2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4
例,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例,扩张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力衰
竭1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9例。
常规维持剂量 口服地高辛0.25mg/d
0.125m g/d更不 易出现血 药浓度中 毒,
3
一周及一个月后
❖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色觉异常,房室传导阻滞13例,严重窦性心 动过缓5例。
❖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至4.00ng/ml(安全范围:0.8-4.00ng/ml)
研究生经典文献汇报ppt幻灯片课件

数据处理与清洗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 、转换和整合等,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描述 性、推断性和预测性分析。
技术手段与应用
研究技术选择
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
技术操作与实现
详细介绍技术手段的操作步骤和实现过程,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可 重复性。
01
学术数据库
通过检索学术数据库,如CNKI 、万方等,获取相关领域的经典 文献。
02
03
04
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研究动 态和经典文献。
研究方向与主题
研究方向
明确研究领域和方向,有助于筛选相关经典文 献。
主题分类
按照研究主题对经典文献进行分类,便于后续 研究和汇报。
研究热点
关注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献进行深入分析 。
我们计划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以验证和丰富经典文献中的理 论和观点,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进步和实践应用。
对读者的建议与期望
1
对于读者来说,我们建议他们认真阅读和理解经 典文献中的思想和理论,掌握其核心观点和学术 价值。
2
同时,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够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 研究进展和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学术视野和知 识结构。
未来研究方向
针对存在的争议点和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 的研究方向和建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 了参考和借鉴。
06
文献贡献与启示
学术贡献与影响
填补领域空白
该文献对某一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填补了该领域的 学术空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01
创新性理论或方法
文献报告PPT模板

报告结构与内容概述
结构
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
内容概述
简要介绍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02
文献综述
研究领域现状
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 和难点问题;
领域内主要学者和研 究机构介绍。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 展水平比较;
主要研究成果与进展
领域内重要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
探讨所选文献对后续研究的启示意义 和应用价值,包括研究方法、实验设 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借鉴和改进, 以及可能的应用场景和推广前景。
04
讨论与思考
对研究领域的认识与理解
研究领域背景及意义
01
简要介绍所研究领域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及趋势
02
概述当前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和
01
作者、出版年份、期刊等信息
详细列出所选文献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期刊名称等,
以便读者了解文献来源和背景。
02
研究主题与目的
简要介绍文献的研究主题和目的,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该文献的核心内容。
03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概述文献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对象、实验过程、数
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以便读者对研究过程有大致了解。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具体研究方法
详细介绍所选文献中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 以便读者了解该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技术路线与流程图
提供文献中的技术路线或流程图,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研究过程和步骤,以及 可能存在的难点和关键点。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文献阅读汇报.ppt

文献阅读汇报 -地高辛中毒原因分 析及临床监护要点
主要内容
1.地高辛中毒原因分析
2.地高辛监护要点
文献摘要
? 基本情况:2009.01-2011.04,地高辛中毒患者24例,男6例, 女18例,年龄45-97岁,平均年龄63岁。
? 基础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2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4
例,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例,扩张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力衰
33 无症状患者(例) 出现中毒症状患者(例)
244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第33卷第20期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0.5ng/ml
20例患者仅有一例患者出现中毒症状
>2.0ng/ml
1例未显示疗效,45例未出现中毒症状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1.中毒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58.9%
文献分析
肝肾功能不全
1.口服地高辛0.25mg/d,经小肠吸收,3h血药浓度达最高,4—8h,获得 最大效益,地高辛85%经肾脏排泄,10-15%经胆道系统排至肠道。半衰 期为1.5d,连续服药相同剂量,一周后即可达到稳定。 2.肝肾功能不全,地高辛蓄积增多——中毒,老年人肝肾功能仅为正常成年 人的3/4或者4/5,80岁以上老人肝肾功能仅为1/2。
地高辛中毒?
原因分析
文献分析
电解质紊乱
低钾低镁均可诱发和加重地高辛中毒,镁是Na +_ K+ATP酶的 辅酶,低镁可诱发和加重心肌细胞失钾,提高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 案例:血浆地高辛浓度1.4ng/ml,血钾从4mmol/L降至3mmol/L,地 高辛中毒危险从11%增至26%。【1】
【1】王万迎,维持量地高辛中毒原因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35(2):12讨论(用药监护)
主要内容
1.地高辛中毒原因分析
2.地高辛监护要点
文献摘要
? 基本情况:2009.01-2011.04,地高辛中毒患者24例,男6例, 女18例,年龄45-97岁,平均年龄63岁。
? 基础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2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4
例,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例,扩张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力衰
33 无症状患者(例) 出现中毒症状患者(例)
244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第33卷第20期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0.5ng/ml
20例患者仅有一例患者出现中毒症状
>2.0ng/ml
1例未显示疗效,45例未出现中毒症状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1.中毒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58.9%
文献分析
肝肾功能不全
1.口服地高辛0.25mg/d,经小肠吸收,3h血药浓度达最高,4—8h,获得 最大效益,地高辛85%经肾脏排泄,10-15%经胆道系统排至肠道。半衰 期为1.5d,连续服药相同剂量,一周后即可达到稳定。 2.肝肾功能不全,地高辛蓄积增多——中毒,老年人肝肾功能仅为正常成年 人的3/4或者4/5,80岁以上老人肝肾功能仅为1/2。
地高辛中毒?
原因分析
文献分析
电解质紊乱
低钾低镁均可诱发和加重地高辛中毒,镁是Na +_ K+ATP酶的 辅酶,低镁可诱发和加重心肌细胞失钾,提高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 案例:血浆地高辛浓度1.4ng/ml,血钾从4mmol/L降至3mmol/L,地 高辛中毒危险从11%增至26%。【1】
【1】王万迎,维持量地高辛中毒原因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35(2):12讨论(用药监护)
文献阅读报告ppt课件

治疗
• 阿米洛利 、氨苯蝶啶
• 钠通道拮抗剂,作用于肾脏远端小管,阻断钠钾交 换,促使钠氯排泄而减少钾和氢离子分泌。
• 作为保钾利尿剂,它们能缓解原醛症患者的高血压、 低血钾症状, 但由于其作用相对较弱,且无上皮保护 作用,并不作为一线用药。
治疗
•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 主要用于降低血压,对醛固酮分泌并无明显抑制作 用。
算ARR有意义 • ARR 最常用切点是30 • 影响ARR的因素很多,所以ARR只作为筛查试验
筛查
• 导致ARR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
简介
2
筛查
3
诊断
4
治疗
诊断
• 确诊实验
诊断
• 分型诊断
• 肾上腺CT扫描 • 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VS • 基因检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
治疗
• 糖皮质激素
• GRA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 主要通过抑制垂体ACTH 分泌以减少醛固酮作用,建
议服用长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起始剂量为 0. 125 ~0. 25 mg/ d;泼尼松起始剂量为2. 5 ~ 5 mg/ d,2 种药物均在睡前服用。 • 注意事项:过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导致医源性库欣综 合征,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建议使用最少剂量糖皮质 激素使患者血压或血钾维持在正常范围,如血压控制 不佳,可联合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3] P O Lim,R T Jung,T M MacDonald. Raised 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 predicts antihypertensive efficacy of spironolactone: a prospective cohort follow-up study. Br J Clin Pharmacol.[J] 1999 November; 48(5): 756–7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眼动指标的兴趣区差异
眼动指标与问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1)总体眼动指标与问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2)各兴趣区内眼动指标与问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 系
关于眼动轨迹的分析
(1)注视点与问题一致性的考察
(2)注视轨迹的顺序分析
14
(3)注视区域特点分析
.
结论
(1)不同能力大学生在不同情境及其兴趣区中的问题 发现差异 , 能够体现在眼动指标上。 (2)潜藏式问题发现中 , 个体平均注视时间更长 , 反 映其认知加工难度更大。 (3)眼睛注视区域与发现问题区域间存在对应关系 , 显示出 “ 眼随心动 ” 现象。
因变量:问题的数量与质量 , 以及问题发现过程中被 试的眼动情况 ,包括整体和在 4 个兴趣区中的注视时间、 注视次数、回视次数、瞳孔直径、眼动轨迹等。
6
5.兴趣区和眼动指标
.
兴趣区:研究者关注和感兴趣的被试对刺激信息的注 视区域 , 是分析眼动结果的基本单位。
每一个情境材料都分为 4 个段落 , 并且在每一个段落 中都有相对独立的含义 , 因此对兴趣区的划分就是基 于这 4 个段落进行的。
总注视时间 平均注视时间
情境因素
不显著
被试在潜藏情境的总体和第二、 三区的平均注视时间长于矛盾
情境
注视次数
不显著
兴趣区因素 存在显著差异 存在显著差异
存在显著差异
回视次数 瞳孔直径
不显著
矛盾情境的总体和第二、三、 四区的瞳孔直径均大于潜藏情
境
矛盾情境:四>三>二>一 潜藏情境: 四>二>一 三>二>一
.
文献阅(2014). 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报 , 46(3):367 − 384
2
.
背景
问题发现是指在解决一个已清晰呈现问题之前经历的 所有活动、过程与事件 , 是人类探究未知世界的第 一步。
眼动即眼球的运动 , 它与注意以及内部信息加工机 制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4
主要方法
.
1.被试 40名大学生,20名为高能力组,20名为低能力组。
(高低能力是在预备研究中通过团体实验选出)
2.材料 从网络中收集数十篇候选材料 , 根据专家建议结合
本研究的特点筛选并整理出矛盾式与潜藏式情境备选 材料各 5 段。
矛盾式情景材料:存在许多错误和漏洞。 潜藏式情景材料:材料本身没有任何现成错误和 矛盾。
眼动指标:(1) 总注视时间。
(2) 平均注视时间。
(3) 注视次数。
(4) 回视次数。
(5) 瞳孔直径大小。(变化)
(6) 眼动轨迹。
7
.
6.实验程序
8
实验结果
1.发现问题的数量与质量
.
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从总体来看 , 在问题数
量与质量上 , 高能力组被试优于低能力组 。
9
实验结果
2.问题发现过程的眼动情况
许多学者都尝试对问题发现过程进行观测和分析 , 探索其特征与规律。但问题发现活动本身的复杂性、 隐蔽性、潜伏性与开放性等特点 , 给研究的深入带 来了很大困难。内部认知加工过程,揭示问题发现认 知机制与规律的研究较少。
3
.
研究目的
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问题情境中 , 以眼动仪为工具 , 探讨高低能力大 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整体以及各兴 趣区中的眼动规律与特点 , 并借此 更细致地分析问题发现的内部认知 加工过程。
组别因素
不显著
矛盾情境中: 高能力组在第 二区的回视次数多于低能力 组 潜藏情境:高能力组在总体、 第二、三区的回视次数多于 低能力组。
10
.
.
结果
3.眼动指标与问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11
.
实验结果
4.眼动轨迹
12
.
13
讨论
.
问题发现过程的眼动特点
(1)眼动指标的组别差异
(2)眼动指标的情境差异
15
.
谢谢观看!
16
3.仪器
EyeLink Ⅱ 型眼动仪、录音笔(用来记录被试
5
发现的问题)
.
4.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 2( 问题情境:矛盾式情境、潜藏式情境 ) × 2( 组别:高能力组、低能力组 ) × 4( 兴趣区:第一到 第四兴趣区 ) 混合设计。
自变量:问题情境、兴趣区以及组别。 问题情境和兴趣区为组内因素 , 组别为组间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