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
国内磷肥情况报告

国内磷肥情况报告前言磷肥是一种重要的农用肥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本报告将对国内磷肥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其产量、消费、价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
1. 磷肥的定义和分类磷肥是一种含有磷元素的化学肥料,主要用于提供作物所需的磷营养。
根据磷肥的相关特性和化学成分,可以将其分为单质磷肥、磷矿砂肥料和复合磷肥等几类。
•单质磷肥:以磷酸为主要成分的磷肥,如磷酸二铵、磷酸三铵等。
•磷矿砂肥料:通过矿石中的磷酸盐提取得到的磷肥,如磷矿粉、磷灰石等。
•复合磷肥:将磷肥与其他肥料、农药等进行混合制成的肥料,如复合磷肥、磷钾肥等。
2. 国内磷肥生产情况2.1 磷肥生产工艺国内磷肥的生产主要采用湿法磷酸生产工艺和湿法制磷酸二铵生产工艺。
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是将磷矿石与稀硫酸进行反应,得到稀磷酸液后,再通过蒸发结晶、沉淀、干燥等工艺步骤,最终制得磷酸或磷酸二铵产品。
2.2 磷肥产量和产能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磷肥产量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据统计,2019年中国磷肥产量约为XX万吨,较上一年增长了X%。
中国磷肥产能较为充足,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2.3 磷肥生产企业国内磷肥生产企业众多,其中以云天化集团、烟台化肥、江西铜业等为代表。
这些企业在磷肥生产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对国内磷肥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 国内磷肥消费情况3.1 磷肥消费结构中国磷肥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
农作物对磷肥的需求较高,因为磷元素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外,还有一部分磷肥用于水果、蔬菜等其他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3.2 磷肥消费趋势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磷肥的需求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农民对磷肥的需求也在逐年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国内磷肥的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状态。
4. 磷肥价格走势4.1 磷矿石价格磷矿石是磷肥的重要原料之一,其价格对磷肥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磷企业环保整治方案(一厂一策)编制格式

磷矿开采、磷矿洗选及磷化工企业水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有限公司日期:年月日一、总则1.1目的为响应国家及市政府号召,加强磷矿开采、磷矿洗选及磷化工企业水污染治理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推动流域水质改善,发现并解决我公司存在的环保问题,特针对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和梳理,制定“一厂一策”治理方案,并按照方案指导下一步整治工作。
1.2编制依据1、《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的通知》环水体[2018]16号2、《关于加快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2017〕61号)3、《关于加强磷矿开采、磷矿洗选、磷化工企业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昆环保通〔2018〕248号4、《云南省磷资源管理暂行规定》2004年2月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2004】10号公布5、《磷铵行业准入条件》2011年第31号6、《云南省磷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2005年9月1日7、《云南省黄磷行业准入条件》2005年9月1日起实施8、《云南省过磷酸钙行业准入条件》2005年9月1日起实施9、《云南省复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行业准入条件》2005年9月1日起实施1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与合理开发磷矿资源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08】169号11、《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12、《安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安宁市进一步促进非煤矿山专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政办【2015】87号1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9】105号14、《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5、《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5580-20111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3 领导工作小组职责“一厂一策”治理方案涉及到公司的各个方面,为该项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公司即成立““一厂一策”治理方案领导工作小组”,并确定各自的职责。
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目次前言 (1)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9)6 指标解释 (10)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磷肥行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特制定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磷肥工业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磷肥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磷肥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适用于磷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高浓度磷肥(磷肥二铵、磷酸一铵、重过磷酸钙等)、低浓度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等系列产品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标体系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580-2011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29139-2012 磷酸二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138-2012 磷酸一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10205-2009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GB 21634-2008 重过磷酸钙GB 20413-2006 过磷酸钙GB 20412-2006 钙镁磷肥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5562.2-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磷肥企业氟硅产物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研究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r e a l i z e t h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f o r t h e s i l i c o n l f u o id r e c o mp o u n d s b y — p r o d u c e d i n t h e l f u o i r n e a b ・ -
pho s pha t e f e r t i l i z e r e nt e r pr i s e s
C h e n We n x i n g , Z h a n g Z h u n a n , J i a n g Re n b o ( G u i z h o u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o f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2 , C h i n a )
Hale Waihona Puke 液返 回磷 肥 生 产 的 氟 吸 收 系统 补 充 含 氟 尾 气 吸 收 液 . 酸 解 残 液 返 回磷 肥生 产 的萃 取 系统 等 值 利 用 , 二 氧化 硅 活化 后
磷肥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0.15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执行情况
0.20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未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
28
清洁生产机制建设与清洁生产审核
0.15
建有清洁生产领导机构,职责分工明确;有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定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活动,清洁生产方案实施率≥90%;有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记录
注:1、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2、DAP:磷酸二铵,以传统法生产工艺为代表;MAP:磷酸一铵,“综合能耗”指标对料浆法、传统法生产工艺分别列出,加以区别;TSP:重过磷酸钙,以化成法生产工艺为代表。3、指标中的“t产品”指的是产品实物量。4、单位产品废水中总砷产生量监控位置为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
≤0.3
TSP
≤0.1
≤0.15
≤0.2
12
*单位产品废水中总磷(以P计)产生量
DAP
g/t产品
0.10
≤0.1
≤2.4
≤3
MAP
≤0.1
≤2.4
≤3
TSP
≤0.075
≤1.8
≤2.25
13
*单位产品废水中氟化物(以F计)产生量
DAP
g/t产品
0.10
≤2
≤2.4
≤3
MAP
≤2
≤2.4
≤3
TSP
≤1.5
0.25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未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
磷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技术选择与应用考核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D
5. A
6. A
7. A
8. C
9. C
10. B
11. C
12. C
13. B
14. A
15. D
16. A
17. A
18. A
19. A
20. A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
3. ABC
4. ABC
5. ABC
6. ABC
7. ABC
8. ABC
A.磷酸
B.磷酸钙
C.硫酸钙
D.硫酸渣
5.在磷肥生产中,哪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氧化氮的排放?()
A.低温转化技术
B.高温转化技术
C.等离子体转化技术
D.直接氧化技术
6.磷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控制,以下哪种措施最有效?()
A.布袋除尘
B.湿式除尘
C.静电除尘
D.机械除尘
7.以下哪种物质不适合用于磷肥生产中的废水处理?()
A.鼓泡塔技术
B.流化床技术
C.湿法硫酸技术
D.干法硫酸技术
11.在磷肥生产中,哪种环保型肥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A.单一磷肥
B.复合肥
C.控释肥
D.液体肥
12.以下哪种措施不是减少磷肥生产中能源消耗的有效方式?()
A.优化工艺流程
B.提高设备效率
C.增加生产班次
D.使用节能设备
13.在磷肥生产中,哪种材料可以用于吸收尾气中的磷酸盐?()
磷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技术选择与应用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磷肥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磷肥厂的环境保护工作,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磷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磷肥厂所有生产、管理和操作环节,以及所有员工。
第三条磷肥厂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第二章环境管理组织第四条成立磷肥厂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领导和监督。
第五条设立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第六条各部门应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
第三章环境污染预防与控制第七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磷肥生产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第八条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第九条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十条加强原料和产品的储存管理,防止污染物的泄漏和扩散。
第十一条建立环境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第四章废物处理与利用第十二条建立健全废物管理制度,对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置。
第十三条加强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十四条按照国家规定,对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第五章环境监测与报告第十五条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环境进行监测。
第十六条定期向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报告环境监测结果。
第十七条如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向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报告。
第六章员工培训与教育第十八条定期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第十九条员工应遵守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第二十条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环境保护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磷肥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以上内容为磷肥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范例,具体内容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磷企业环保整治方案(一厂一策)编制格式

磷矿开采、磷矿洗选及磷化工企业水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有限公司日期:年月日一、总则1.1目的为响应国家及市政府号召,加强磷矿开采、磷矿洗选及磷化工企业水污染治理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推动流域水质改善,发现并解决我公司存在的环保问题,特针对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和梳理,制定“一厂一策”治理方案,并按照方案指导下一步整治工作。
1.2编制依据1、《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的通知》环水体[2018]16号2、《关于加快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2017〕61号)3、《关于加强磷矿开采、磷矿洗选、磷化工企业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昆环保通〔2018〕248号4、《云南省磷资源管理暂行规定》2004年2月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2004】10号公布5、《磷铵行业准入条件》2011年第31号6、《云南省磷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2005年9月1日7、《云南省黄磷行业准入条件》2005年9月1日起实施8、《云南省过磷酸钙行业准入条件》2005年9月1日起实施9、《云南省复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行业准入条件》2005年9月1日起实施1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与合理开发磷矿资源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08】169号11、《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12、《安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安宁市进一步促进非煤矿山专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政办【2015】87号1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9】105号14、《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5、《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5580-20111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3 领导工作小组职责“一厂一策”治理方案涉及到公司的各个方面,为该项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公司即成立““一厂一策”治理方案领导工作小组”,并确定各自的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次前言 (1)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9)6 指标解释 (10)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磷肥行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特制定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磷肥工业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磷肥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磷肥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适用于磷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高浓度磷肥(磷肥二铵、磷酸一铵、重过磷酸钙等)、低浓度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等系列产品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标体系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580-2011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29139-2012 磷酸二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138-2012 磷酸一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10205-2009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GB 21634-2008 重过磷酸钙GB 20413-2006 过磷酸钙GB 20412-2006 钙镁磷肥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5562.2-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3.1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由相互联系、相对独立、互相补充的系列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所组成的,用于衡量清洁生产状态的指标集合。
3.3 磷肥工业指生产磷肥产品的工业。
磷肥产品包括高浓度磷肥产品(磷酸二铵、磷酸一铵、重过磷酸钙)和低浓度磷肥产品(过磷酸钙、钙镁磷肥)。
3.4 污染物产生指标包括水污染物产生指标和气污染物产生指标。
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指企业在法定界区内产生的污水经回收利用后最终产生的废水量及其中各种特征污染因子的量或浓度。
气污染物产生指标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尾气经回收处理后产生的废气量或浓度。
3.5 综合能耗指生产全过程(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中消耗的各种能源消耗转换为标准煤之和。
3.6 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的数值。
4 评价指标体系4.1 指标体系的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指标体系重点考察生产装备选择的先进性、资源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资源回收利用和清洁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本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磷肥企业清洁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
本指标体系选用资源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等4个方面(高浓度磷肥共22项指标,低浓度磷肥共18项指标)作为磷肥行业的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
选用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作为磷肥行业的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
本指标体系给出了磷肥工业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一级:国际先进水平;二级:国内先进水平;三级:国内一般水平。
4.2 指标体系磷肥工业高浓度磷肥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见表1。
磷肥工业低浓度磷肥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见表2。
表1 高浓度磷肥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56表2 低浓度磷肥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785 评价方法5.1 评价指标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以企业在考核年度(一般以一个生产年度为一个考核周期,并与生产周期同步)内各项指标实际数值为基础进行计算,综合得出该企业评价指标的总分值。
5.1.1 隶属函数建立不同清洁生产指标由于量纲不同,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建立原始指标的隶属函数。
记)(Y ij g x k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指标ij 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对于级别k 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隶属函数,{}级级,级,ⅢⅡⅠ=k g ,k=1,2,3。
若指标ij x 属于级别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隶属函数的值为1,否则为0,如下列公式所示。
⎪⎩⎪⎨⎧∉∈=kij k ij ij g g x g x x k ,0,100)(Y 注:当某指标满足高级别的基准值要求时,该指标也同时满足低级别的基准值要求。
5.2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数的考核分值计算通过加权平均、逐层收敛可得到评价对象在不同级别k 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得分k g Y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为:∑∑===i k k n j ij g ij m i i g x Y w 11))((Y ω式中: Y gk ----企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i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ωij ---第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 j 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另外, Y g1等同于YI ,Y g2等同于YII ,Y g3等同于YIII 。
5.3 磷肥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本标准采用限定性指标评价和指标分级加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在限定性指标达到Ⅲ级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指标分级加权评价方法,计算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
根据综合评价指数,确定清洁生产水平等级。
根据目前我国磷肥行业的实际情况,企业不同等级的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列于表3。
表3 磷肥行业不同等级清洁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数 清洁生产企业等级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 国际领先水平85Y 1≥g ,限定性指标全部满足Ⅰ级基准值要求 国内先进水平85Y 2≥g ,限定性指标全部满足Ⅱ级基准值要求及以上污染物排放未“达标”(指总量未达到控制指标或主要污染物排放超标),或仍继续采用明令淘汰设备进行生产的(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则该企业不能被评定为“清洁生产企业”。
6 指标解释《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部分指标的指标解释与《中国化学工业统计》和《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统计》中指标概念一致,其它指标解释如下:6.1 综合能耗指报告期内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各种能源转换为kg 标煤之和与报告期的终产品产量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6.2 新鲜水消耗量指报告期内生产每吨终产品所消耗的生产用新鲜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净水厂供水计量)、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的新鲜水。
其计算公式为:6.3 水重复利用率指工业企业循环冷却水的循环利用量和废水利用量之和与外补新鲜水量、循环水利用量和废水利用量之和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6.4 磷利用率指磷肥产品中总磷占所消耗磷矿中总磷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6.5 氟回收率氟硅酸产品中氟的量占磷酸中溢出氟总量的百分率或氟化物产品(如氟硅酸铝、氟化铝、氟化氢)中氟的总量占氟硅酸中氟的总量的百分率。
其计算公式为:6.6 污染物产生指标报告期内产品产量(t )新鲜水消耗量(t/t )=报告期内产品新鲜水用量(t )磷利用率(%)=磷肥产品中P 2O 5总量所消耗磷矿中P 2O 5总量×100%报告期内产品产量(综合能耗(kgce/t )=报告期内产品耗能折标煤总和(kgce )100%P 2O 5)(t )水重复利用率(%)=循环水利用量+废水利用量补充水量+循环水利用量+废水利用量×100%氟硅酸(或氟化物产品)中氟的总量×氟回收率(%)=稀磷酸中氟的总量-浓磷酸中氟的总量100%包括水污染物产生指标和气污染物产生指标。
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末端处理前总污水量和污染物量。
气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烟囱排出口污染物量或浓度。
其计算公式为:报告期内产品产量(废水产生量(t/t )=报告期内废水产生总量(t )t )废水产生量(废水中污染物量(t/t )=t/t )×污染物浓度(mg/l )废气中污染物量(mg/N •m 3)=污染物量(mg )废气量(N •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