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施肥技术
玉米基础知识和施肥技术

底肥一次性施用缓控释复合肥28-6-8或相近含量 40公斤 左右。
(六)玉米施肥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项
1、底肥:种肥同播时与种子左右平行距离5-10厘米,防止 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幼苗期烧根,烧芽。
2、追肥:作追肥时在玉米植株背阴面(植株西侧或北侧) 5-10厘米处采用穴施,或沟施。追肥后2-3天浇水,让肥料迅速融 化扩散,使作物迅速吸收。
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青饲青贮玉米、高淀粉玉 米、笋玉米等。 按子粒颜色:黄玉米、白玉米、杂玉米三类。 转
二、玉米旳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旳天数。我国栽培
旳玉米品种生育期在70一150天。 2.生育时期:在玉米一生中根据玉米植株形
态学上旳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称为 生育时期。
(一)玉米必需旳矿质元素: 玉米进行正常生长发育旳必需矿质元 素中,大量元素为氮、磷、钾;中量 元素为钙、镁、硫;微量元素为铁、 锰、铜、锌、铝、硼等。
(二)玉米旳需肥量
玉米旳矿质元素吸收量是拟定玉米施肥旳主要根据。 玉米一生对矿质元素吸收最多旳是氮素,其他依 次为钾、磷、钙、镁、硫、铁、锌、锰、铜、硼、 钼。玉米生产百公斤子粒需要大量元素旳基本数 量与比值为:纯氮2.86公斤,磷1.14公斤,钾 2.63公斤。所以玉米应施用高氮低磷中钾旳肥料。
转
回
玉米大量元素缺素症
缺氮
缺磷
(四)玉米科学施肥
1.基肥:玉米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氮、磷、钾配合施用。
2.种肥:施用种肥可满足苗期对养分旳需要,有 壮苗作用。
3.追肥:(l)苗肥。(2)穗肥。(3)粒肥。
(五)玉米实际施肥情况 二次施肥法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备受欢迎的经济作物。
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成为农民们关注的焦点。
施肥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玉米高产施肥的技术要点。
一、合理调整土壤肥力平衡
1.充分利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平衡,有利于玉米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
但在施用有机肥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用量,防止施用过多导致土壤污染。
2.精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需要,精确定量的施用基础肥、追肥和复合肥。
但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时不宜盲目追求高肥量,应该量力而行,确保施肥量正确。
3.纠正酸碱度:玉米对酸碱度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如果土壤过于酸性或碱性,会影响植株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
因此需要根据土壤酸碱度的情况进行钙、镁、硫的修复和改良土壤的酸碱度。
二、精细化作物管理
1.适度控制玉米种植密度:通过适度控制玉米种植密度,可以增加单株产量,提高整体产量水平。
2.适时适量的追肥:适时适量的追肥可以增加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提高单产水平。
3.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但过量灌溉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保证玉米的水分供应,同时避免水分浪费。
4.及时控制病虫害:病虫害的发生会对玉米产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及时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一、玉米的需肥特性1、玉米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量玉米是一种需肥水较多的高产作物,一般随着产量的提高所需营养元素也需不断的增加。
玉米全生育期吸收的主要养分中,氮为最多、其次为钾、磷较少。
玉米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虽然量少,但不可忽视,尤其是随着施肥技术水平的提高,施用微肥的增产效果更加显著。
玉米对肥料的吸收量通常会受到播种季节、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和品种特性的影响。
据全国多点试验,玉米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常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多。
2、玉米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玉米苗期生长缓慢,一般做到施足基肥,用好种肥,便可满足苗期的生长需要;玉米拔节后到抽穗前,茎叶生长旺盛,植株内部穗部器官迅速分化发育,该时期是玉米一生中养分需求最多的时期,该阶段特别需要供应大量的养分,以满足植株的生长,达到穗大、粒多;玉米生育后期,植株抽雄吐丝和受精结实后,该时期籽粒灌浆时间比较长,仍需供应一定的肥、水,使之不早衰,以保证正常灌浆。
春玉米全生育期较长,前期外界温度较低,生长较为缓慢,以发根为主,栽培管理上适当蹲苗,需求肥、水的高峰比夏玉米来得晚。
到拔节、孕穗时对养分的吸收开始加快,直到抽雄开花达到高峰。
在后期灌浆过程中吸收数量减少。
春玉米需肥可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拔节至孕穗期,二是抽雄至开花期。
二、玉米施肥环节1、基肥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左右,过磷酸钙或其他磷肥应与有机肥堆沤后施用。
基肥一般条施或穴施。
播种时通常施用适量的化学氮肥做种肥,对壮苗有很好的效果。
通常每亩施硫酸铵或硝酸铵5-7kg为适宜。
微量元素肥料可用于拌种或浸种。
用硫酸锌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2-4kg。
浸种多采用0.2%的浓度。
2、种肥种肥指的是播种时施用的肥料。
对壮苗有良好的效果。
通常每亩施硫酸铵5-7kg和钾肥5-6kg,混合施于播种穴内,且应尽量把种肥与种子隔开,以防烧种影响出苗。
3、追肥①苗肥。
主要是促进壮苗发根,为植株的生长奠定良好的生育基础。
苗肥通常在幼苗4-5叶期施用,或结合间苗(定苗)、中耕除草施用,尽量做到早施、轻施和偏施。
玉米施肥方法及用量

玉米施肥方法及用量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需要合适的施肥方法和用量。
正确的施肥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下面将介绍玉米的施肥方法及用量。
一、基础施肥玉米的基础施肥是指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将肥料施入土壤中,为玉米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
一般情况下,每亩土地施用有机肥2000-2500公斤,氮磷钾肥各施用10-15公斤。
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结构改良,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氮磷钾肥则是玉米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二、追肥追肥是在玉米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补充肥料,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通常在玉米生长30-40天后开始追肥,每隔15-20天追施一次肥料。
追肥时,可以使用尿素、磷酸二铵等氮磷钾肥料,每次施肥量视玉米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亩土地追施氮肥10-15公斤,磷钾肥5-10公斤。
此外,还可以结合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求,适量调整追肥的用量和频次。
三、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指将肥料溶液喷洒在玉米的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养分,快速补充玉米的营养需求。
叶面喷施可以提高玉米的养分利用率,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在玉米生长30-40天后开始叶面喷施,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
叶面喷施的肥料可以选择磷酸二铵、硫酸亚铁等,每次喷施量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亩土地喷施量为2-3公斤。
四、种植技术除了施肥方法和用量,种植技术也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在种植玉米时,应注意适量密植,避免过密或过疏。
适量密植可以增加玉米的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同时,还要注意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工作,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玉米的施肥方法及用量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正确的施肥可以提供玉米所需的养分,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同时,还要注意种植技术,保证玉米能够充分利用养分,实现高产高质的目标。
玉米种植怎么施肥?玉米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玉米种植怎么施肥?玉米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众所周知,施肥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农作物产量与品质。
由于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自然是少不了施肥。
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是玉米种植获得高产的关键。
那么,玉米种植怎么施肥?现将玉米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一、需肥规律1.玉米吸收氮、磷、钾元素数量和比例:玉米一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随产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料、气候以及施肥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2.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吸收氮、磷、钾的速度和数量,都有显著的差异。
一般来说,玉米幼苗时生长较慢,植株小,对氮的吸收量较少,约占总氮量的2%左右;拔节至开花期,进入快速生长,此时正值雌雄穗形成发育时期,吸收营养元素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营养元素的关键时期,对氮的吸收占总量的50%左右;籽粒灌浆期,吸收速度和数量逐渐缓慢减少,此期对氮的吸收占总量的45%左右。
玉米对磷的吸收规律基本上与氮素相同,拔节孕穗至抽雄达到高峰,授粉以后减慢。
而玉米对钾的吸收,在抽穗授粉期吸收50%左右,至灌浆高峰时已吸收全部的钾。
新疆土壤一般富钾,一般不考虑钾肥的施用。
二、施肥技术合理施肥主要是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时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养分配比、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分为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喷肥。
1.深施基肥:基肥是播种前施用的肥料,也称底肥,通常应该以优质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
其重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缓慢释放养分,供给玉米苗期和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目前兵团团场有机肥料肥源紧张,基肥基本上以腐熟的油渣、有机复合肥、秸秆还田、绿肥和化肥为主。
一般结合秋耕将所有有机肥、氮肥总量的40%-50%、磷肥总量的70%-80%全层深施。
玉米施肥的技术方法

玉米施肥的技术方法在种植玉米的时候我们要合理地施肥,促进玉米的生长,玉米的施肥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施肥的技术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玉米施肥方法一、施好基肥和种肥夏玉米播前应施好基肥,主要是有机肥,也可利用前茬小麦实行秸秆直接还田,但应配施适量氮肥,调节碳氮比,以加速秸秆腐熟。
种肥主要是速效氮、磷、钾化肥,如磷酸二铵(每667平方米施5-1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料(45%含量的每667平方米施10-15千克)等。
二、追肥得当很关键追肥在玉米生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追肥以速效氮为主,并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配以磷、钾肥。
通常分三次追肥,即苗肥、拔节肥、穗肥。
夏玉米在拔节和孕穗期对氮、磷、钾需求都比较多,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配施磷、钾肥。
三、巧用叶面肥在玉米拔节期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可使玉米增产10%以上,在苗期和拔节期喷施0.1%-0.3%的硫酸锌水溶液,可防止玉米白苗花叶病的发生。
四、小心应用专用肥现在农资市场各种名称的专用肥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伪劣产品,所以在购肥、用肥时要小心谨慎,根据玉米生长特性及土壤养分含量选肥用肥。
夏玉米拔节肥怎么施夏玉米一般出苗18~21天即可拔节。
进入拔节期的标志,从外部形态上看,早熟品种,如鲁单50、掖单20和登海9号等玉米,展开叶4~5片,可见叶 7~10片;中熟品种,掖单22、鲁单98和农大108等,展开叶6~7片,可见叶9~12片,晚熟品种,登海11、掖单11和掖单13等,展开叶8~9 片,可见叶10~13片,此时即是追施拔节肥的最佳时期。
玉米进入拔节期后,茎叶生长旺盛,雄穗开始分化,对养分的需要量日益迫切,及时追施拔节肥,可为后期高产搭好骨架。
那么每亩追施多少肥料为好呢?试验表明,土壤肥力低,基肥少、群体小、幼苗生长瘦弱、每亩产量在250~300公斤的地块,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45%~50%为宜;中等肥力地块,土壤肥力较好,幼苗生长健壮、田间群体整齐度高、叶片浓绿、亩产量在550~650公斤的地块,为了避免幼苗徒长,保证植株稳健生长,拔节肥可控制在总追肥量的 30%~35%为好;余下的肥留作攻穗施用,以满足营养体急剧增大和雌雄穗不断分化的需要。
玉米种植施肥技术与方法

玉米种植施肥技术与方法1概述玉米是中国重要的大田作物,施肥是作好玉米种植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玉米种植收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了解玉米的施肥技术和方法是保证玉米正常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提升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2施肥技术(1)施用可溶性氮肥,及时反映肥效,可以提高玉米的生长,促进养分的吸收,由于氮素含量较低,因此必须按规定的使用标准使用,避免氮肥浪费和滥用。
(2)运用复合肥料,复合肥料常见的有有机磷肥和有机氮肥,有机肥料有利于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强质量,提高玉米的产量,但同时也要控制有机肥的数量。
(3)及时的施用底肥和追肥,正确使用和组合施用底肥和追肥。
底肥要符合玉米的土壤肥力需求,应在耕作前运用,深封地上藏,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发挥肥料的最大效果;追肥时间选定在玉米开花前后或露头前,以便及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玉米产量。
3施肥方法(1)根据玉米的施肥量,提前要充分反映养分含量。
一般玉米每亩要施入钾肥70-120公斤(山区可以适当增加)、氮肥50-70公斤(山区可以减少)、磷肥50-70公斤,看现场情况(氮磷兼施);(2)根据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科学使用化肥,以及搭配有机肥料,一般玉米施肥量为100-150公斤/亩,以硝酸钾为主,其次为铵态氮,还可根据配施自然肥料,如石灰石、煤灰等;(3)施肥分散施入,施肥不宜过早,切忌采取集中多次施肥,应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进行施肥,在遵守施肥的数量的前提下,宜提前3-5天备料,做到及时施用。
4总结正确的玉米种植施肥技术和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
施肥要有规律性,切不可集中多次施肥,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按一定量使用。
玉米施肥技术要点

因枣树是抗旱树种,抗逆能力强,果农多数在立 地条件特别差的园地栽种枣树,致使多数枣园土壤瘠 薄,无灌溉条件。不进行间作的枣园几乎不施基肥,
枣树秋季施肥重要性及方法
姜建军 渊行唐县上碑镇人民政府 河北 行唐 050600冤
1 枣树秋季施肥的重要性 枣树春季芽新梢生长所需的营养主要来源于秋
季树体储藏的营养,秋季储藏营养的多少直接影响到 新梢的强弱、叶片大小、花芽分化等,从而影响花芽 的质量、坐果量和果实质量。而树体储藏的营养是秋 季落叶前,树体制造并储藏在树体的营养,储藏营养 的多少取决于采果后到落叶前树体制造营养的多少, 而影响树体制造营养的主要因素是秋季土壤施肥。秋 季土壤养分含量与树体储藏营养量成正比。秋施有机 肥,肥料通过一冬的腐熟分解,到春季发芽时可及时 供给树体生长需要。 2 枣树根系生长特性
窑50窑
进行枣粮间作的枣园为了农作物的生长虽施用少量基 肥,也多采用撒施。追肥都是看天气预报,随雨水施 肥,且肥多施在树盘内距树干很近的地方。
撒施基肥不可连年使用,因根系具有向肥性,连 年撒施基肥,肥料集中在表层 20 cm 的土层内,会引 导根系上浮,大量的根系集结到表层土壤中,稍有干 旱,表层土壤水分降低便可影响树体吸收水分,表现 为枣树不抗旱。另 20 cm 的表土层到了冬季都成为冻 层,土壤中的水分以冰的方式存在,影响根系对水分 的吸收,枣树易抽条。 4 枣树秋季施肥方法 4.1 追肥。追肥种类为氮肥尿素。枣树采果后追施尿 素,以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树体的营养存储。 施肥方法包括叶面喷肥和土壤施肥,土壤施肥多为撒施。 4.2 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可混入适量的氮磷钾 复合肥或复混肥、磷肥、磷酸二铵等。基肥施用方式 包括环状沟施、条状沟施、月牙沟施、放射沟施、撒 施等。但撒施基肥不可连年使用,应以沟状施肥为 主。沟状施肥利用树体的向肥性,开较深的沟,将肥 料施入沟中,从而把根系引入较深的土层中,以提高 树体的抗寒抗旱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施肥技术
一、玉米的需肥特点
玉米是高产作物,植株高大,吸收养分多,施肥增产效果极为显著。
据试验分析,亩产100公斤籽粒,需要吸收纯氮2.2―2.8公斤,五氧化二磷0.7―0.9公斤,氧化钾1.5―2.3公斤。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数量、比例有很大不同,从三叶期到拔节期,随着幼苗的生长消耗养分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个生育期吸收营养物质虽然少,但必须满足要求才能获得壮苗。
拔节到抽雄期是玉米果穗形成阶段,也是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此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三分之一,磷占二分之一,钾占三分之二。
此期如营养充足,能促使玉米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穗大粒多。
抽穗到开花期,植株的生长基本结束,所消耗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五分之一,磷占五分之一,钾占三分之一。
灌浆开始后,玉米的需肥量又迅速增加,以形成籽粒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一直到成熟为止。
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二分之一,磷占三分之一。
二、氮、磷、钾营养不足或过剩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有哪些影响
氮素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生长初期氮肥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呈黄绿色;旺盛生长期氮肥不足时呈淡绿色,然后变成黄色,同时下部叶片干枯,由叶尖开始逐渐达到中脉,最后全部干枯。
但是氮肥过量也会影响正常生长。
播种时施入过量的可溶性氮肥,一
旦遇到干旱,就会伤害种子,影响发芽,出苗慢而不整齐,降低出苗率。
后期氮素营养过多时,生育延迟,营养生长繁茂,子实产量下降。
同时由于氮素多,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大量消耗碳水化合物,因此组织分化不良,表皮发育不完全,易倒伏。
玉米有两个时期最容易缺磷。
一是幼苗期,玉米从发芽到三叶期前,幼苗所需的磷是由种子供给的,当种子内的磷消耗完后,便开始吸收土壤或肥料中的磷。
但因幼苗根系短小,吸收能力弱,如此期磷素不足下部叶片便出现暗绿色,此后从边缘开始出现紫红色。
极度缺磷时,叶片边缘从叶尖开始变成褐色,此后生长更加缓慢。
二是开花期,开花时期植株内部的磷开始从叶片和茎秆向子粒中转移,此时如果缺磷,雌蕊花丝延迟抽出,受精不完全,往往长成籽实行列歪曲的畸形果穗。
但磷肥也不宜过多,施磷过多玉米加速生长,果穗形成过程很快结束,穗粒数减少,产量不高。
玉米幼苗期缺钾生长缓慢,茎秆矮小,嫩叶呈黄色或褐色。
严重缺钾时,叶缘或顶端成火烧状。
较老的植株缺钾时叶脉变黄,节间缩短,根系发育弱,易倒伏。
植株缺钾时,果穗顶部缺粒,子粒小,产量低,而钾肥过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三、玉米施肥原则
玉米对氮肥很敏感,需要量大,利用率高。
据试验,一般都在60%以上。
在配施农家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在每亩施3~10公斤尿素的范围内,1公斤尿素可增产6~11公斤玉米。
玉米需磷较少,但不能缺,三叶期缺磷,将导致以后的空杆秃顶。
玉米需钾量仅次于氮,尤其对洋芋玉米间套地块,增施钾肥,不容忽视。
玉米又是喜锌作物,我市土壤缺锌面积较大,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
玉米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
采用农家肥与磷、钾、微肥混合作底肥,氮肥以追肥为主。
春玉米追肥应前轻后重,夏玉米则应前重后轻。
四、玉米施肥量的确定
土壤肥力不同,达到的目标产量也不同,不同的产量指标,所需的投肥量也不一样。
一般情况:高肥力地块通过投肥提供的产量占总产量30%以上,中等肥力地块占总产量40%以上,低肥力地块占计划产量的50%左右。
也就是说,土壤肥力低的地块,施肥增产效果显著。
试验、示范表明:在中等肥力地块上,每增产100公斤玉米需要施氮素5公斤,磷2公斤,钾3公斤。
这种施肥量的运用十分简便,只需将增产的百公斤数乘以百公斤粮食需要的肥料数量即可。
这仅是一个参照的计算方法,具体运用还应因地、因品种不同而作适当调整。
亩产千斤玉米的参考施肥量为:农家肥1500公斤,氮素9~11公斤,磷4~5公斤,钾5~6公斤,锌肥1公斤。
五、施肥方法
(一)底肥
浅丘直播露地春玉米:应把所需的磷、钾、锌肥和2~3公斤尿素一并与农家肥拌匀,施入种穴,适墒播种。
下余氮素肥料留作追肥。
中山区地膜覆盖直播玉米:地膜玉米长势强,消耗养分多。
要把玉米全生育期所需磷、钾、锌肥和70%氮肥作底肥。
其方法是:在播种两行玉米之间开一条深3~4寸、宽8寸左右的沟。
先将氮肥施于底层,再将所有的磷钾锌肥与农家肥混匀,施在氮肥上面。
然后起垄覆土,垄高2~3寸,待时播种覆膜。
(二)种肥
对未包衣的种子,播前晒种2~3天,用锌肥2钱加水一两,拌种1.5~2公斤,堆闷1小时、摊开阴干即可播种。
播种时,有条件的农户亩用20挑左右人畜粪尿兑尿素2公斤,边淋窝边播种,达到苗齐苗壮。
(三)追肥
1、直播露地春玉米追肥要前轻后重。
氮素肥料追拔节肥(6~7叶期)占施氮总量的三分之一,喇叭肥(10~11叶期)占三分之一。
2、直播夏玉米追肥应前重后轻。
夏播回茬玉米因农活忙、农时紧,多数是白籽下种,追肥显得十分重要。
拔节肥(5~6叶期)应占总施氮量的三分之二,喇叭肥(10~11叶期)占三分之一。
3、移栽玉米追肥:要防止两种倾向,既要防止有的农户增产心切,在移栽时过量施氮引起烧根死苗的偏向,又要防止营养钵本身有营养,不施移栽肥,引起中后期严重脱肥导致减产的偏向。
因此在移栽时,亩用10公斤左右尿素或等养分量的其它氮素化肥兑入人粪尿。
先放营养苗,后淋粪再盖窝,以此代替拔节肥。
到喇叭口期再用15公斤左右的尿素追施一次。
4、地膜玉米:因底肥用量足,肥效长,每亩将未施的30%氮肥在喇叭口期一次追施。
方法是每隔两株玉米打一施肥孔,施入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