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与施肥技术
提高肥效的“四种”新技术

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同时通过根系分泌物改善土壤微生物
环境,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03
合理耕作措施
合理的耕作措施也是改良土壤、提高肥效的重要手段。如深松耕作能够
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根系生长空间;旋耕则能够将作物残茬
和肥料均匀混入土壤中,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改良技术的实践成果与未来展望
缓释肥料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缓释肥料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适用于各类作物,如谷物、蔬菜、果树等。其能够提 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城市绿化和园艺领域的应用
缓释肥料也适用于城市绿化和园艺领域。其能够延长花卉、草坪等的观赏期,减少频繁施 肥的麻烦。
创新发展方向
未来,缓释肥料技术可朝着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实现肥料的精准投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肥效和农业生产效益。同时,研发更环保、可 降解的控释材料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土壤改良技术还能够防治土壤退化,避免土壤盐碱化、酸化、板结等 问题,保持土壤的良好生态功能。
通过土壤改良提高肥效的具体方法
01
施用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的一种有效方法。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透性,同时提供充足的养分供作物吸收
利用。
02
种植绿肥作物
种植绿肥作物是一种生态友好的土壤改良方法。绿肥作物能够固定大气
污染。
节约成本
通过精确施肥和肥料优化,智能 施肥技术可以降低肥料成本,提
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
减少肥料的过度使用和浪费,有 助于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农
业可持续发展。
智能施肥技术实践案例
玉米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施用技术规程

玉米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施用技术规程玉米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是一种结合了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新型复合肥料。
其使用技术规程对于正确使用和施用玉米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详细介绍玉米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的施用技术规程。
一、施肥量的确定玉米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需求、田间施肥技术条件、目标产量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一般建议的施肥量为每亩40-60公斤,根据不同地区和土壤情况进行调整。
二、施肥时机的选择玉米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的施用时机应根据玉米生长期和土壤养分状态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玉米生长初期和中期是养分需求量较大的阶段,此时适合进行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的施用。
具体施肥时间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和土壤特性来确定。
三、施肥方法的选择玉米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的施肥方法应根据土壤类型、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要求等因素来选择。
常用的施肥方法包括局部施用、全面撒施和沟施等。
1.局部施用:将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直接施用于玉米的发根区,这样能够更好地供应玉米根系所需的养分。
局部施用适合于地膜覆盖栽培的玉米。
2.全面撒施:将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均匀撒施在整个农田,然后与土壤混合。
这种施肥方法适合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
3.沟施:在玉米行间挖开沟,将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放入沟中,然后与土壤混合。
这种施肥方法适合于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区。
四、施肥技术的注意事项1.施肥前应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等信息,以便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案。
2.施肥时应将肥料均匀撒施,避免肥料团聚和堆积。
施肥后应及时覆盖土壤,防止养分的流失和挥发。
3.在施用玉米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之前,应将其进行充分的搅拌,确保肥料中腐植酸的均匀分散。
4.不宜将玉米腐植酸控释掺混肥料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以免影响腐植酸的控释效果。
5.施肥时应注意避免肥料直接接触玉米的幼苗和嫩叶,以免对玉米产生伤害。
6.施肥后应进行适当的灌溉,以促进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螯合高氮肥

螯合高氮肥
螯合高氮肥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肥料,具有以下特点:
1. 高效氮肥:螯合高氮肥是一种高氮肥料,含有高浓度的氮元素,能够快速被植物吸收利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螯合技术:该肥料采用螯合技术,将氮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成稳定的螯合物,提高了肥料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养分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
3. 适用范围广:螯合高氮肥适用于各种植物,包括蔬菜、水果、花卉等,可以满足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元素的需求。
4. 品质优良:该肥料采用高质量原料和先进生产工艺制造而成,品质优良,使用安全可靠。
使用方法:
1. 施用时间:建议在植物的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施用螯合高氮肥,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施用方式:可以撒施、冲施、喷施等方式施用,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施用方式。
3. 施肥量: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等因素,适量施用螯合高氮肥,避免过量施肥对植物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
1. 避免在强光下直接照射,以免肥料分解失效。
2. 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促进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
3. 不要与碱性肥料混用,以免影响肥效。
总之,螯合高氮肥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肥料,适用于各种植物,能够满足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元素的需求,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使用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施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施肥效果。
新型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肥 是 由铜 、铁 、锰 、锌 、硼 、钼微 量元 肥 ,轻视微 量元素肥 ,造成 作物微量 元
素按所需 比例制成 的或 单一微量 元素制 素 营养 失调 的现象 日益加重 。 因此 ,科
成 的液体或固体水溶肥料 。
2 . 技 术 指 标
学 施 用 微 量 元 素 肥 已成为 提 高 作 物 产
a 微 量 元素 含量 指铜 、铁 、锰 、锌 、硼 、钼 元素含 量之 和 。产 品应 至 少包含 一种 微量 5 克/ 升 )的 单一微 法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量 元素均 应计 入微 量元 素含量 中。钼元 素含量 不 高于 1 . O % ( 1 0 克/ 种。 升) ( 单质含 钼微 量元 素产 品除 外 )。
定 , 一 般 不 宜 过 大 。 土 壤 施 用 微 肥 有 须施 得 均 匀 ,否 则会 引起 植 物 中毒 ,污 染 后 效 ,一 般 可每 隔 3 ~4 年施用 1 次。 上 壤 与 环 境 。 二 是 注 意 改 善 土 壤 环 境 条
种 子 处 理 :播 种 前 用 微量 元 素 的水 溶 件 。微 量 元素 的 缺乏 ,往往 不 是 因为 十壤
种 肥 :在 播 种 前 结 合 整 地 施 入 土 中 , 或 意施用量及浓度。作物对微量 元素的需要 者 与 氮 、 磷 、钾 等 化 肥 混 合 在 一 一 起 均 匀 量很 少 ,而且 从适 量 到过 量 的范 围 很窄 ,
施入 ,施用量要 根据作物 和微肥种 类而 因此 要 防 止微 肥用 量 过 大 。土壤 施 用 时必
表 1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主要技术指标
现 的 特 征 对 症 施
用 , 如 缺 乏 微 量 元 素 大 多 发 生 在 新 生 的 叶 片上 。
新型肥料实施方案

新型肥料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
有机肥料来源于动植物的粪便、秸秆、
菜渣等有机物质,经过堆肥、发酵等工艺制成。
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与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料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还能够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是一种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肥料实施方案。
其次,我们可以推广复合肥料的使用。
复合肥料是由多种营养元素按照一定比
例混合而成,能够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复合肥料不仅能够提高施肥效率,减少肥料的使用量,还能够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复合肥料,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推广微生物肥料的使用。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
产物和代谢活性对土壤和作物起到改良、增产和调节作用的肥料。
微生物肥料能够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的养分转化能力,增强土壤的抗逆性。
通过使用微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环境,还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肥料实施方案。
综上所述,新型肥料实施方案应该以有机肥料、复合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为主要
推广对象。
通过推广这些新型肥料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能够加大对新型肥料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机水溶肥料使用方法

有机水溶肥料使用方法有机水溶肥料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它是由天然有机物质制成的,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特点。
使用有机水溶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介绍一下有机水溶肥料的使用方法。
一、选择适合的有机水溶肥料有机水溶肥料种类繁多,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肥料。
在选择有机水溶肥料时,要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有机水溶肥料分为氮、磷、钾三种类型,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选择。
二、正确配比有机水溶肥料的配比非常重要,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配比。
一般来说,氮、磷、钾的比例为4:2:1,但也有例外。
在配比时,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三、正确施肥有机水溶肥料的施肥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有机水溶肥料可以通过灌溉、喷雾、滴灌等方式进行施肥。
在施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施肥时间:有机水溶肥料的施肥时间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作物在生长期需要施肥,但也要避免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过度施肥,以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2. 施肥量:有机水溶肥料的施肥量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亩施肥量为10-20公斤左右,但也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情况进行调整。
3. 施肥方式:有机水溶肥料的施肥方式有多种,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灌溉、喷雾、滴灌等方式进行施肥。
四、注意事项1. 有机水溶肥料是一种新型的肥料,使用时要注意保管,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 有机水溶肥料的施肥量要适量,过度施肥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3. 有机水溶肥料的施肥时间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进行选择,避免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过度施肥。
4. 有机水溶肥料的施肥方式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情况进行选择,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有机水溶肥料是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的肥料,使用时要注意选择适合的肥料、正确配比、正确施肥和注意事项,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施肥 三新 总结

施肥三新概述施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施肥方法存在着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提出了施肥三新的概念,即新型肥料、新型施肥技术和新型施肥模式。
本文将从重要观点、关键发现和进一步思考三个方面对施肥三新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
重要观点新型肥料新型肥料是施肥三新的核心内容之一。
传统的化学肥料存在着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新型肥料通过改变肥料的形态、组成和释放方式,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控释肥料通过将肥料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包裹在特殊的材料中,实现肥料的缓释,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
生物有机肥料则利用生物技术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此外,微生物肥料通过引入有益微生物,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吸收能力。
新型施肥技术新型施肥技术是实现施肥三新的关键环节之一。
传统的施肥技术主要是基于经验和感觉,缺乏科学依据。
而新型施肥技术通过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养分需求进行精确测定和调控,实现精准施肥。
例如,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和无人机获取土壤和植被信息,进而评估土壤养分状况和农作物生长状况,为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精准农业技术则可以通过传感器、自动化设备等手段,实现对施肥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提高施肥的精确性和效率。
新型施肥模式新型施肥模式是施肥三新的目标之一。
传统的施肥模式主要是大面积、大范围的施肥,缺乏个体化和差异化。
而新型施肥模式通过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作物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实现施肥的差异化和精细化。
例如,精准施肥模式可以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农作物需求,制定相应的施肥方案,提高施肥效果。
循环农业模式则通过将农作物残留物和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料,实现肥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外部肥料的依赖。
关键发现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三新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肥料利用率。
新型肥料施用技术

新型肥料施用技术
新型肥料施用技术是指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肥料施用过程中,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影响,并实现农作物高产高质的一系列技术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型肥料施用技术:
1. 控释肥料:控释肥料是通过特殊的包膜或涂层技术,使肥料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养分,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这种肥料能够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浪费,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2. 精准施肥:精准施肥是根据农作物生长阶段和需求,结合土壤养分状况,科学地确定肥料的类型、用量和施用时间。
通过精确施肥,可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养分流失,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3. 水溶性肥料:水溶性肥料是一种可溶于水的肥料,可以直接通过灌溉系统施用给农作物。
这种肥料具有快速溶解、易吸收的特点,能够减少养分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4. 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将肥料以溶液或微粒的形式直接喷洒到农作物的叶面上,通过叶片吸收提供养分。
这种施肥方式可以快速补充作物的营养需求,减少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
5.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含有有效微生物的肥料,通过添加有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来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这种肥料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6. 生物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是指利用农业和畜牧业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等,经过堆肥、发酵等处理过程获得的有机肥料。
这种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不仅具有肥料的功能,还可以改善
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水分。
通过应用这些新型肥料施用技术,可以实现肥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选择何种技术应根据不同作物、土壤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资集团山东禹城中农润田化工有限公司一次试生产成功, 首批1万吨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当天全部被订购。多肽尿素是在尿素 中加入聚天冬氨酸的肥料。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 改善作物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合成缓溶性有机氮肥
施用后在环境因素(如微生物、水)作用下缓慢分解,释放养 分供植物吸收的肥料。
1.脲甲醛 (商品代号UF)
以尿素为基体 ,加入甲醛化合而成的直链聚合物
H2N– CONH –CH2OH 一甲撑脲
H2N– CONH ·CH2NH –CONH2 一甲撑二脲
U/F(相对分子质量比)在1.25~1.5:1,肥料中2/3氮是非水溶 的。U/F﹥1.6,产品会吸潮,U/F<1,成脲醛树脂,失去 肥效。
• 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2006-2020)》“重点研究开 发环保型肥料、专用复(混)型缓释、控 释肥料及施肥技术……”
•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优化肥料结 构,加快发展适合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特 点的专用肥、缓释肥”。
• 2008年2月农业部《关于做好缓控释肥料 示范推广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测土配 方施肥工作,全面开展缓控释肥料的试验 、示范和推广工作
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
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 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和生物学性质;调节或改善作物的 生长机制;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或 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新型肥料的种类
新型肥料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的、常规的肥料,我国科技部和商 务部《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3)中有关 新型肥料目录就包括复合型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 料;植物促生菌剂;秸秆、垃圾腐熟剂;特殊功能微生物 制剂;控、缓释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有机复合肥; 植物稳态营养肥料等。新型肥料与常肥料的区别关键在于 一个“新”字,而一个事物的“新”与“旧”是随着时间 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新型肥料,用不了多 久可能也就成为常规肥料了。而现在的常肥料也是由当年 的新型肥料经多年应用而稳定下来的。
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价格战和消耗战
赊欠!
假冒伪劣严重
挑战二
➢ 环境(化肥污染) (1)工业三废 (2)土壤污染(土壤板结、土壤酸化、盐渍化) (3)人身健康
1、废气
工业三废
氮肥:氮氧化物等主要有NH3、NO、NO2、 N2O3等。(温室气体)
磷肥:磷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主要是四氟
化硅、SO2等。
含氮量36-38%,其中水溶性氮10%左右,热水溶性氮15% 左右,热水不溶性氮13%左右,N活度系数(AI)55, AI 的大小反映冷水不溶态氮转化为有效氮的速度。
AI =
冷水不溶氮-热水不溶氮 冷水不溶氮
×100%
冷水溶性氮为25℃,热水溶性氮为98-100℃
脲甲醛在土壤中被微生物逐步矿化,首先分解为尿素和甲 醛,偏酸性时易矿化。甲醛的暂时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和植 物有副作用。
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是一种氨基酸的聚合物,1950年 首次人工合成以来,应用广泛。它是一种水溶性多肽,天然存在于 带有贝壳的海洋生物如牡蛎、蜗牛等粘液中,牡蛎就是靠此粘液富 集周围环境中的钙、镁等元素营造贝壳和珍珠。聚天冬氨酸本身无 毒无害,可完全生物降解,是世界公认的绿色化学品。是一类多功 能的环境友好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 3、由于一段时间以来复合肥及其原材料 价格的持续上涨,缩小了与缓控释肥的 价格差,加之缓控释肥料具有的省时省 工、增产增收的效果逐步为老百姓认可 ,成为老百姓所喜爱的产品,极大的提 升了缓控释肥的产品竞争力。
• 基本结论:缓控释肥料将迎来发 展的春天,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 市场。
2、氨基酸肥料
发展缓控释肥的理由
• 养分损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施用缓控 释肥可以节肥 20%~30%。
•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方便农民施肥,便于做到一次施肥
缓控释肥的要求
缓/控释肥的类型
缓/控释肥的最大特点是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 ,主要有四种类型:
• A、包膜缓/控释肥
• 美国研究成功 硫包衣 • 1967年 美国研究成功 树脂包膜 • 20世纪80年代 以色列、德国 研究用木质素、草炭、聚合物包裹尿素 • 我国开发以肥包肥新技术,包裹剂有:钙镁磷肥、硅钾肥、腐植酸、主要用于林
业、绿化、及果树、茶树等,养分供应能持续3-5年。 称“超缓效肥”。
4.草酰胺(OA)
白色粉末,N31.8%,不吸湿,工业生产成本低。
施用后矿化快,可形成碳酸铵,局部pH升高,NH3 浓 度大而挥发损失。在玉米上和硝酸铵效果相同。
DMPP硝化抑制剂技术
土壤酸化:酸化是土壤pH值降低,形成酸性土壤。种 什么都不长,施什么肥都无效,土壤中有毒物质。
土壤板结:土壤表层在降雨、灌水或施肥等外因作用下 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的现象 。保水保肥、通透性差
土壤盐渍化: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 程,也称盐碱化。
土壤酸化导致根系死亡
1.重金属污染 肥料生产的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
2、氟污染 长期使用磷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含氟
量增高,对于某些土壤含氟较高的地区, 施用磷肥造成土壤氟污染危险性更大 3、放射性污染
磷矿石中常有铀、镭等天然放射性元
挑战三——新型肥料的机遇
符合国家政策和方向,适应市场需求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两型农业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市场竞争推陈出新
<18% 低
机械法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过磷酸钙
钙镁磷肥
磷矿粉
氯化钾
硫酸钾
常用的含钾肥料
草木灰
硝酸钾
磷酸二氢钾
窑灰钾肥
化合复合肥料
• 在生产工业流程中发生显 著的化学反应,而制得的 复合肥料,一般属二元型 复肥。
• 无副成分如:磷酸铵、硝 酸磷肥、硝酸钾、磷酸钾 等。
传统肥料遇到的挑战
➢ 市场 (1)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2)“价格战”和“消耗战”,红海一片 (3)假冒伪劣产品横行
1、缓/控释肥
• 缓控释肥料,是指通过某种调控机制或措施,预先设定肥料 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 吸收相一致(或基本一致),以达到提高肥效的一类特种化 肥。
• 缓/控释肥的最大特点是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 • 目前世界上先进国家所产控释肥的自控释放期从30天至数百
天不等。这类肥料能最大限度提高肥料利用率,防止多余养 分对环境的污染。
前景展望
• 1、缓控释肥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的农业施 肥模式,将给化肥、农业领域乃至人类生活 带来深刻影响和变化,被称为“施肥技术的 一次革命,是21世纪的绿色环保型肥料”。 因此,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肥料研究领 域的新热点,今后也必将是许多肥料企业争 夺的市场热点
• 2、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缓控释肥的研究和 应用
等
B、合成型微溶态缓释肥
• 尿甲醛 养分释放速度受土壤水分、PH、微生物影响较大,且售价高,需 求量下降。
• 钙镁磷肥 活化磷肥、硅钾肥
C、化学抑制型缓释肥
• 尿酶抑制剂:对苯二酚(CP) • 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主要毒杀亚硝化细菌 D、基质复合与胶粘型缓/控释肥 •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木质素、改性草炭和风化煤与化肥胶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21世纪-至今
钾肥 复合肥 新型肥料及各类特种功能肥
新型肥料的机遇
发展空间大,势头强劲,利润高
• 我国每年使用化肥5500万吨,新型肥料占 不到2成,发展空间大,势头强劲。
资源节约型农业
环境友好型农业
新型肥料的概念
新型肥料:在传统肥料上采用 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新配方形成的不同功能和效 用的肥料
结、键合改变养分的释放速率。如腐植酸尿素,腐植酸磷肥;
包膜缓释肥料
1.硫衣尿素(SCU) N34.2%,氮素释放与环境温度、湿度密切相关,
温暖潮湿快,低温干旱慢。在很多作物上施用 比水溶性氮肥优越。 2.涂层尿素 黄色颗粒,海藻胶膜包被。可以延缓脲酶对尿 素的酶解速度,从而延长肥效。 3.长效碳酸氢铵
• 氨基酸肥料对改善品质(尤其是果树)等 效果很明显,品质好才能卖好价钱。从农 民的消费意识上看,现在的农民,尤其是 经济作物和蔬菜种植区,越来越意识到有 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发展空间,所以氨基 酸肥料的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宽
施用效果与施用技术:
等氮量脲甲醛施与棉花、小麦、谷子、玉米等作物上, 当季氮吸收量和产量不及尿素、硝铵和硫铵,但后效长。 作物生长前期应配合速效氮肥施用,烟草和果树是很好 的氮源。
2. 脲乙醛(代号CDU)
白色微溶粉末,无吸湿性,N28~32%。随温度和酸度 增加而溶解度增大。对不断刈割的牧草效果良好,特别 适合果树、蔬菜、草坪、糖料作物、马铃薯、烟草等。
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
1. 高效化:不仅有效地满足作物需要,而 且还可省时,省工,提高工作效率。
2. 复合化:无机复合,有机无机复合,生 物有机复合,农药、激素、除草剂复 合;
3. 长效化:一季只用一次肥。 4、多元化:大、中、微量元素; 5、功能化:改土、促根、抗倒、壮秧、
返青、缓控、除草、杀虫、灭菌; 6、低碳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废水 生产磷肥时的结晶液中的主要盐类氯化钠、
氯化氢、硅酸和硅氟化钠等成分随废水排出有 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3、废渣
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
滥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和磷肥流失严重
水体富营养化
发酵、腐败和表面被太阳晒干的太 湖蓝藻
滇池绿藻
松花江污染
滥施化肥加剧中部水体污染
土壤酸化、板结、盐渍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