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资源(孔祥军)
山西特色旅游资源

山西特色旅游资源山西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地方,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
下面将介绍几个山西的特色旅游资源。
1. 古建筑群:山西拥有众多的古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平遥古城和木塔寺。
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有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被誉为“活化石”。
木塔寺则是山西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以其独特的木塔和壁画而闻名。
2. 古代文化遗址:山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许多重要的文化遗址。
比如,太原的天龙山石窟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石窟之一,内有大量的佛像和壁画。
另外,山西还有许多古代城池、古墓葬和古代战争遗址,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
3. 名胜风景区:山西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景区,如五台山、云冈石窟和黄河壶口瀑布。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有着壮丽的山水景观和众多的古建筑。
云冈石窟是中国最早的石窟之一,以其精美的雕刻艺术而闻名。
黄河壶口瀑布是黄河上最大的瀑布,水势奔腾,景色壮观。
4. 特色民俗文化:山西还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皮影戏、太极拳和豫剧等。
山西的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之一,以其精美的皮影和生动的表演而闻名。
太极拳是山西的传统武术之一,被誉为“中国武术之母”。
豫剧是山西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而受到广泛欢迎。
5. 特色美食:山西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如刀削面、臊子面和烧饼等。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名的面食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臊子面是山西的传统面食,有着浓郁的酱香味道。
烧饼是山西的特色面点,外酥里嫩,味道香美。
山西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无论是古建筑、文化遗址、风景名胜还是民俗文化和美食,都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你对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感兴趣,不妨来山西一游,一定会给你带来难忘的旅行体验。
山西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症结与出路

山西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症结与出路
张贵祥;张爱国
【期刊名称】《经济地理》
【年(卷),期】1999(19)2
【摘要】山西旅游业发展条件的主观认识与发展现状的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这样一个强烈反差:从山西旅游决策管理机构的有关文件中以至几乎所有的山西旅游研究文献中,都对山西旅游业发展的条件给予“总体优势”的乐观评价,但是,这十几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发展的现状是:速度慢,...
【总页数】5页(P106-110)
【关键词】山西;旅游业;发展条件;风景资源评价;对策
【作者】张贵祥;张爱国
【作者单位】南京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师大地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25
【相关文献】
1.山西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出路——以山西省翼城县青城村发展旅游业为例[J], 马志超;鲁成树;朱传民
2.陕西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症结与出路 [J], 赵精兵;张丹
3.石门汤泉旅游业发展迟缓的症结与出路 [J], 蔡平
4.山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探究 [J], 张喜爱
5.山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探究 [J], 张喜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森林公园游客游憩行为研究——以太原森林公园为例

城市森林公园游客游憩行为研究——以太原森林公园为例关海玲;孙玉军
【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
【年(卷),期】2014(0)11
【摘要】城市森林具有多功能性.城市森林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休闲娱乐形态,目前已经成为旅游业开发的选择方向.文章以城市森林公园为切入点,分析了游客的游憩行为,指出游客的游憩感知是城市森林游憩系统优化的基础,而森林公园园区的空间结构、游憩设施以及资源成为森林旅游系统优化的外拉力.这样,在内外力的作用下,游客的游憩感知满意度会不断提高.并以山西太原森林公园为实例,对游客游憩行为特征、出游方式、同行者的选择、游憩活动偏好及动机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前面的理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4页(P114-117)
【作者】关海玲;孙玉军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3
【相关文献】
1.体验经济时代森林公园游客消费心理特征探讨——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为例 [J], 余勇
2.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森林公园型旅游意象对游客行为意图影响研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尚晓丽;罗芬;石敦兵
3.游客游憩行为特点与城市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设计 [J], 魏园园
4.城郊型森林公园游憩行为特征研究\r——以湖南中坡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钟凤娥;张良勇;向奕芳;易刚
5.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安徽省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罗成奎;林嘉敏;柴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析盂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

析盂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
刘静文
【期刊名称】《山西农经》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根据盂县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盂县旅游资源的优势,提出进一步深度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刘静文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
【相关文献】
1.深度开发青岛旅游资源的探索——关于开发青岛即墨市旅游业的调研分析 [J], 丁爱梅
2.论桂林环城城市度假带景观房产开发 --漓江流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之一 [J], 李肇荣;黄进
3.漓江旅游资源经营研究--漓江流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之三 [J], 李肇荣;黄进
4.论舟山海洋旅游景观房产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J], 胡卫伟;马丽卿
5.基于深度开发的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南京为例 [J], 官卫华;叶斌;何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文庙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2 7卷第 3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f o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i g n e e r i n g
8 . 2 亿立方米 。因此 , 龙江森工要在原有基 础上 , 按照 国家要 求科学规划新时期 生态建 设 目标 , 利用科 技创 新 , 严格 实施 生态保护 , 并在此基础 上 , 以创新驱动 为手段 , 加快转变 森工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 增强森 工企业新产 品开发
和品牌创建能力 。 2 . 2 . 3 加 大森 工的生 态保 护力度 , 建 设宜居 、 宜业 、 宜 游的
于人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从 吸引人才 、 留住 人才 、 用 好人才
和让人才有广阔发展空间几个方面做好制度 创新工作 , 只有 这样 , 森工才 能在 已经处 于的竞争劣势 当 中重新 找到 自身的 竞争优势 , 在国家大的发展 战略格局下 获得 自己应 有的一席
之地 。
有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商业采伐为契机 , 全 面保 护和改 善生态
1 7 6处 , 其中 , 有 的保存 尚好 , 有 7家 国家保 护单 位 , 1 7家 省
级保护单位 , 1 4家市级保 护单 位 , l 9家县级保 护单位 , 此外 ,
还有部分建筑 ( 2 5家 ) 被 评为 县级保 护单 位 ; 而有 的却历 经 作者简介 : 张 亚琴 ( 1 9 8 3一) , 女, 山 西临汾 人 , 助教, 硕 士 。研 究方 向: 旅游管理 。 个新 的十年 。在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的同时 , 一 定要倾心
山西省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山西省旅游资源调研报告山西省旅游资源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旅游业是山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扩大开放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了解山西省旅游资源的情况,给山西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和决策支持,我们进行了此次旅游资源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调研范围包括山西省各个城市和景区,重点关注山西省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点和民俗风情。
三、调研结果1. 自然景观山西省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资源,如五台山的雄伟壮丽的山峰、漂亮的草坪和清澈见底的湖泊等;灵石的怪石峡谷、秀美的溶洞和壮丽的瀑布等。
这些自然景观都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 历史人文景点山西省拥有众多的历史人文景点,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这些景点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保留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3. 民俗风情山西省的民俗风情丰富多样,从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和皮影戏,到山西特色的传统乐器和民俗节庆活动,都展示了山西人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灿烂的民俗风情。
四、调研分析1. 优势资源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点,这些资源是山西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
2. 品质提升尽管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景区设施陈旧、服务质量不高等。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山西省应注重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
3. 市场开拓目前,山西省的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游客,国际游客占比较小。
山西省旅游部门应积极开展国际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山西旅游,提升山西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五、调研总结与建议通过此次旅游资源调研,我们对山西省的旅游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山西省应注重提升旅游品质,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同时,要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山西旅游。
山西汾阳贾家庄文化生态景区优质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贾家庄概况 贾家庄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吕梁山东麓、汾河水西畔,距 汾阳古城五公里,紧靠太汾高速公路、307国道和太中银铁路, 与驰名中外的酒都杏花村相毗邻。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居民 800多户,3 000余人。村党委下设有8个党支部,有党员153名, 村内现有恒鼎建材、盛世酒业、绿色农业、腾飞旅游等四大支柱 产业。 贾家庄是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坚 持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多次受到国务院的嘉奖。20世 纪50年代,坚持走合作化道路,治水改碱;20世纪60年代,以发 展农业机械化,被树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帜”;20世纪 70年代,以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受到国务院嘉奖。1999年,贾家 庄建设生态园,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如图1所示。进入新世纪, 贾家庄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一直在不断向前,并取得了很大
使其成为贾家庄乡村振兴战略的“亮点”。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就有全国各地来取经学习的,络绎
不绝,贾家庄的裕和花园酒店连续两个月满房状态。这些学习
和“取经”,是对贾家庄的一次很好的免费全国宣传和营销。
前来学习的人员又可以带动景区消费,产生收益。从市场营销
的角度看,“考察学习”细分市场也会是景区营收的重要组成
图3 山西贾家庄腾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议组织结构图
公司应该把经营和职能业务分离,把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和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结合,设立适合公司发展的新型组织结构。 如设立以下部门:总经理办公室、市场营销部门、财务部门、人 力资源部门、保安部门、旅行社事业部、酒店事业部和景区事业 部。这些部门并列,属于一个层级。再在其下具体分工,提高整 个景区的管理效率。
二、汾阳贾家庄文化生态景区优质旅游发展的建议
山西省沿黄县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初探

山西省沿黄县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初探
张礼;张爱国
【期刊名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4(028)003
【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区域空间竞争的物质依托,其空间结构影响旅游区域的空间竞争.山西省沿黄县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重视不够,宣传力度小等原因,没有产生其应有的效益.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旅游开发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积极探索适合山西省沿黄县市旅游资源整合的思路.
【总页数】4页(P109-112)
【作者】张礼;张爱国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
【相关文献】
1.甘肃"两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J], 孙永龙;王生鹏
2.跨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初探--以晋、陕、蒙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为例 [J], 郭永伟
3.新疆乌-奇-哈公路沿线县市旅游资源整合构想 [J], 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热木;牙库提古丽·苏力旦
4.山西省长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J], 宫元慧;韩瑛
5.新疆乌-奇-哈公路沿线县市旅游资源整合构想 [J], 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热木;牙库提古丽·苏力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地 不断深入,使山西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为山西经济 今后更快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可达 17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0亿元,财政总收入196.6亿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18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0元。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 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 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 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 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 民居的独特风格
“头脑”也为是山西特有的一种清真小吃,为汤状食品。 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 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 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特点:益气 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 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一、认识山西:
1.地理位置 2.经济发展 3.历史文化 4.旅游资源列表
二、山西旅游景点:
1.太原晋祠 2.云冈石窟 3.平遥古城 4.五台山 5.乔家大院
三、名吃
四、气候特点
五、其它
一、地理位置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 东经110°14‘~114°33’。全省纵长约682公里,东西宽约385公里,全省总面积 15.67万平方公里[3],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人口:3593.3万人 山西(Shanxi)以大部分位于太行山之西,吕梁山和黄河以东而得名。自古被称 为“表里山河”。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忻州、吕梁、晋中、临汾、 长治、运城、晋城十一个地级市。共计86个县、14个县级市和18个市辖区。省 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 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名胜古迹历 史名人众多。
旅游信息: 辛集皮革城一日游 48元/人 晋祠休闲半日游 130元/人 芦芽山二日游 220元/人 沕沕水一日游 148元/人 卦山玄中寺一日游 168元/人 常家庄园精品一日游 78元/人 忠义圣地藏山一日游 138元/人 云台山二日游 280元/人 八里沟二日游 268元/人
寿星之都神蝠方山、帝师故里、龙泉 寺一日游 98元/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 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 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 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 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 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 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 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 3061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 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 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 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 在此和谐共处。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 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 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 万佛阁等。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 ,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 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 ,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五谷经蒸、酵、 熏、淋、晒的过程酿就而成,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至 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世。 山西老陈醋色 泽呈酱红色,食之绵、酸、香、甜、鲜。 山西老陈醋含 有丰富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和盐等。以老 陈醋为基质的保健醋有软化血管、降低甘油三酯等独特 功效。
四
名山大川: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
、
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等。
旅 游
自然资源
洞石雄关: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玉华洞、 娘子关、雁门关、平型关等。
清泉湖泊:朔州神头泉、五台般若泉、五台山
资
北台顶天池、宁武天池等
源
寺庙宫观: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
列 表
人文资源
芮城广仁王庙、永乐宫、广胜寺 历代古塔:应县佛宫寺释达塔、五台山白塔
石窟造像: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
云冈石窟
世界遗产
平遥古城 五台山
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 (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位于山西太原 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 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 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 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 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 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 绝”。
三、历史文化 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山西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
山西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 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秦汉以来,山西历史文化更 加多姿多彩,灿烂辉煌。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 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 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由 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 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而南 部受到从河南黄淮海平原和豫北平原北上的夏季暖湿气团 的滋润。上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南北气候差异明 显。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北中部春季日温 差大,风沙多;南部春季日温差较小,风沙小;北部秋季 短暂,气候温和;南部秋季漫长,气候凉爽。属温带大陆 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 差也大。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位于 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 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 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 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 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 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 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 期的经典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