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内脏神经《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内脏神经系统

→效应器
4
副交感N
节前N元
节后N元
植物性N节
节前纤维 节前N元的胞体
节后纤维 节后N元的胞体
5
内脏运动神经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纤维(节后纤维) 节后纤维形成N丛,再分支至效应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6
7
躯体运动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比较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1.支配器官 骨骼肌
平滑肌、心肌、腺体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心脏 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心跳减缓、血压下降
瞳孔
散大
缩小
支气管
平滑肌松弛, 口径加大
平滑肌收缩、 口径缩窄
胃肠
蠕动减慢
蠕动增强
膀胱
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 逼尿肌收缩、括约肌松
肌收缩(贮尿)
弛(排尿)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1.低级中枢 脊髓T1-L3节段灰质 脑干副交感核(4对)
36
肠系膜 下N节
(4)盆部节后纤维的分布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骶、尾N→下肢和会阴部血管、
汗腺和竖毛肌 ②加入盆丛→盆腔器官
37
交感神经分布概况: 瞳孔开大肌, 胸、腹、盆腔内脏平滑肌, 心肌, 全身血管, 竖毛肌, 腺体
交 感 神 经 功 能
“fight-or-flight”
39
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比较: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部 大脑、间脑、脑干、脊髓 包括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内脏感觉神经 周围部 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
3
内脏运动神经
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正常人体结构PPT课件

前皮支:大腿和膝关节前面
(3)损伤:屈髋力弱,坐位时不能伸小腿,行走困 难,股四头肌腱反射消失 感觉障碍表现 在皮支分布区
股神经
五、骶丛sacral plexus 1、组成和位置
组成:腰骶干:L4一部分,L5, S1—5,Co
位置:骶骨与梨状肌的前面、髂内 动脉的后方
2、分支分布 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 走行 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
白交通支
后支
灰交通支 前支
一、颈丛cervical plexus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C1~4的前支 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深方、中斜角肌 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二)分支: 1、皮支: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分布于耳背、枕部、颈部及 肩部皮肤。
2、膈神经phrenic nerve:
屈肌尺侧半除外)
鱼际肌(拇收肌除外)
1、2蚓状肌 2)皮支: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
面及其中、远节手指的背面
正中神经皮支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
(3)损伤表现
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 拇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 出现“猿手”,拇、示、中指 远节皮肤感觉障碍明显
4、尺神经ulnar nerve (1)组成与走行
腓浅神经: 肌支:腓骨长、短肌 皮支:小腿外侧、足背、2—5趾背侧皮肤 腓深神经: 肌支:小腿前群肌 皮支:第1、2趾背面相对缘的皮肤
损伤:足不能背屈, 足下垂内翻,趾不能 伸,“马蹄”内翻足; 感觉障碍在小腿外侧 和足背明显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正常人体解剖学-神经-内脏神经

S2~4
盆内脏神经
盆丛
(一)交感神经
中枢部 低级中枢:T1~L3 侧角
周围部 (1)交感神经节
1)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脊柱两旁,19~25个/侧
节间支
颈部3-4个 胸部10-12个 腰部4个 骶部2-3个 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
颈神经节 交感干 椎旁节 内脏大、 小神经
奇N节
腹腔神 经节
肠系膜上 神经节
节 后
① 灰交通支连接骶、尾神经
纤
维
分 ② 加入盆丛
支
(二)副交感神经
• 中枢部
低级中枢 脑干副交感核 脊髓S2~4节段 中间带外侧部
(二)副交感神经
• 周围部
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如睫状N节、翼腭N节、下颌下N节、耳N节
(1)颅部副交感N (见脑N第3、7、9、10对) (2)骶部副交感N
颅部副交感神经
动眼神经
(1)动眼神经副核
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2)上泌涎核
鼓索 面神经 岩大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
下颌下腺、舌下腺 泪腺等
(3)下泌涎核
舌咽神经 耳神经节
岩小神经 腮腺
(4)迷走神经背核
迷走神经 器官旁神经节 壁内神经节
胸腔脏器腹 脏器(结肠左 曲以上消化管)
骶部副交感神经
星
状
神
经
第1胸节常与
节
颈下神经节
结合成颈胸
神经节 。
(2)交通支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灰交通支
是脊髓侧角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 离开脊神经进入交感干神经节的 通路,只见于T1~L3脊神经与相 应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人体解剖学PPT课件】脑神经、内脏神经

延髓后外侧沟
颈静脉孔
35
Glossopharyngeal nerve (舌咽神经)
分布: 1. 鼓室神经
耳神经节
三叉神经脊束核
腮腺 鼓室粘膜
下泌涎核
36
Glossopharyngeal nerve (舌咽神经)
2. 颈动脉窦支
孤束核 颈动脉窦 颈动脉小球
37
Glossopharyngeal nerve (舌咽神经) 3. 舌支 4. 咽支
三叉神经脊束核
孤束核 疑核
舌后 1/3
38
Glossopharyngeal nerve (舌咽神经) 临床症状
舌后1/3一般感觉和味觉丧失 腮腺分泌减少 咽肌功能障碍
39
Vagus nerve (迷走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脊束核
疑核
孤束核
分布:
上支
内直肌
上直肌
上睑提肌 睫状肌
瞳孔括约肌
下支
睫状神经节
下直肌
下斜肌
18
Oculomotor nerve (动眼神经)
临床症状
上睑下垂 瞳孔转向外下 瞳孔扩大
19
Trochlear nerve (滑车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脑干背面
眶上裂
上斜肌
20
Abducent nerve(展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孤束核
11
脑神经核
(5)General somatic sensory nuclei (一般躯体感觉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12
脑神经核
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20内脏神经共26页

L3
段的侧角,为中间外
侧核。
S2~4
III.
VII.
盆内脏神经
腹腔节
肠系膜 上节 肠系膜 下节
盆丛
2. 周围部
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每侧19~24个
交感干 sympathetic trunk 节间支
椎前神经节:
周围部
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下神经节 主动脉肾神经节
神经丛
交通支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椎旁神经节
椎前神经节
颈神经节 交感干 椎旁节 内脏大、 小神经
奇节
颈内、外 动脉丛
交感干 颈心神经
内脏大
腹腔神 经节
神经
内脏小 神经
肠系膜上
神经节 腰内脏
肠系膜下 神 经
神经节
盆丛
颈上 神经节
颈下 神经节
心丛 肺丛 腹腔 神经节
肠系膜 上节
肠系膜 下节
上腹下丛
交感神经、副
交感神经和内脏感 觉神经在分到脏器 过程中,互相交织 在一起共同形成内 脏神经丛,由丛发 出分支到所支配的 器官。
迷走神经
器官旁神经节 壁内神经节
胸腔脏器 腹腔脏器(结肠 左曲以上消化管)
迷走神 经背核
上神经节 咽支
副神经 喉上神经 喉返神经 腹腔支
颈心支 前干
•骶副交感核
盆内脏神经 器官旁神经节 壁内神经节
结肠左曲以下消 化管及盆腔器官
脑干
III.
IX.
X.
VII.
脊髓
交感干
汗腺
T1
血管
竖毛肌
L3
S2~4
盆内脏神经
胃肠平滑肌 蠕动
胃肠括约肌 收缩
正常人体结构人体解剖绪论护理课件

。
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 巴结和脾脏等,是免疫细胞生 成、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不同的 作用。
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 胞因子等,它们在免疫应答过 程中起到信号传递和效应作用
。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概述
成、能量代谢等。
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核心结构,含 有细胞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
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
03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骨骼系统
01
02
03
骨的分类
根据骨的部位和功能,人 体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 骨和四肢骨。
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 部分构成,具有支撑身体 、保护内脏器官和进行运 动等功能。
神经递质和突触
反射弧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 突触则是神经递质传递的场所。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快速反应的基本单元,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概述
内分泌系统由一系列内分泌腺体组成,分泌激素直接进入血液,调节 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
人体解剖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护理操作基础
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时,需 要了解人体的形态和结构,如注 射、导尿等操作,才能正确执行
。
疾病诊断与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疾病对人体形态 和结构的影响,协助医生进行诊断 和治疗,如心肺疾病的护理需要了 解心脏和肺部的结构。
患者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 需要基于对人体形态和结构的了解 ,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康复 训练。
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 巴结和脾脏等,是免疫细胞生 成、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不同的 作用。
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 胞因子等,它们在免疫应答过 程中起到信号传递和效应作用
。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概述
成、能量代谢等。
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核心结构,含 有细胞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
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
03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骨骼系统
01
02
03
骨的分类
根据骨的部位和功能,人 体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 骨和四肢骨。
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 部分构成,具有支撑身体 、保护内脏器官和进行运 动等功能。
神经递质和突触
反射弧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 突触则是神经递质传递的场所。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快速反应的基本单元,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概述
内分泌系统由一系列内分泌腺体组成,分泌激素直接进入血液,调节 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
人体解剖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护理操作基础
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时,需 要了解人体的形态和结构,如注 射、导尿等操作,才能正确执行
。
疾病诊断与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疾病对人体形态 和结构的影响,协助医生进行诊断 和治疗,如心肺疾病的护理需要了 解心脏和肺部的结构。
患者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 需要基于对人体形态和结构的了解 ,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康复 训练。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自主N系统

正常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自主N系统
自主N系统(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
分布在内脏、心血管、腺体上的神经。
中枢部: 脑、脊髓。 周围部:
内脏运动N 交感N
内脏、心血管运动和腺体分泌
副交感N
内脏感觉N
初级神经元位于脑、脊神经节内, 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感受器, 中枢突可达各级中枢。
一、内脏运动N
奇N节
(二) 副交感N
1.中枢部 低级中枢 脑干副交感核(4对核团) 骶副交感核(S2~4)
2.周围部 副交感N节(节后N元所在):在器官旁或器官壁内,
又称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节前、节后纤维
器官旁节:睫状N节、下颌下N节 翼腭N节 、耳N节
器官内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壁内
节前、节后神经元
(一) 交感N
1.中枢部 低级中枢:脊髓T1~L3节段的侧角内(节前N元所在处) 节前纤维
2.周围部 (1)交感N节:节后N元所在处
1)椎旁节(交感干N节):脊柱两侧,约有19~24对和1个单节 2)椎前节:脊柱前方,腹主动脉脏支根部
腹腔N节 肠系膜上、下N节 交感干: 椎旁节+节间支,上起颅底,下至尾骨,末端合于奇N节 (2) 交通支
支配的器官 纤维成分躯体运动NFra bibliotek内脏运动N
骨骼肌(意识支配) 平滑肌、心肌、腺体(无意识支配)
一种:躯体运动
二种:交感和副交感
低级中枢→效应器 一个
N元数目
二个N元 节前N元(节前纤维) 节后N元(节后纤维)
分布形式
以N干的形式
节后纤维攀附脏器、血管形成N丛
纤维粗细
粗的有髓纤维
薄髓的细纤维(节前纤维) 无髓的细纤维(节后纤维)
神经系统
自主N系统
自主N系统(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
分布在内脏、心血管、腺体上的神经。
中枢部: 脑、脊髓。 周围部:
内脏运动N 交感N
内脏、心血管运动和腺体分泌
副交感N
内脏感觉N
初级神经元位于脑、脊神经节内, 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感受器, 中枢突可达各级中枢。
一、内脏运动N
奇N节
(二) 副交感N
1.中枢部 低级中枢 脑干副交感核(4对核团) 骶副交感核(S2~4)
2.周围部 副交感N节(节后N元所在):在器官旁或器官壁内,
又称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节前、节后纤维
器官旁节:睫状N节、下颌下N节 翼腭N节 、耳N节
器官内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壁内
节前、节后神经元
(一) 交感N
1.中枢部 低级中枢:脊髓T1~L3节段的侧角内(节前N元所在处) 节前纤维
2.周围部 (1)交感N节:节后N元所在处
1)椎旁节(交感干N节):脊柱两侧,约有19~24对和1个单节 2)椎前节:脊柱前方,腹主动脉脏支根部
腹腔N节 肠系膜上、下N节 交感干: 椎旁节+节间支,上起颅底,下至尾骨,末端合于奇N节 (2) 交通支
支配的器官 纤维成分躯体运动NFra bibliotek内脏运动N
骨骼肌(意识支配) 平滑肌、心肌、腺体(无意识支配)
一种:躯体运动
二种:交感和副交感
低级中枢→效应器 一个
N元数目
二个N元 节前N元(节前纤维) 节后N元(节后纤维)
分布形式
以N干的形式
节后纤维攀附脏器、血管形成N丛
纤维粗细
粗的有髓纤维
薄髓的细纤维(节前纤维) 无髓的细纤维(节后纤维)
人体解剖学:内脏神经

-15-
1、来自脊髓胸1~5节
全身交感神经支配的总结
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
内脏感觉神经:行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2-
1. 内脏运动神经系统组成
交感神经:行于脊神经、内脏神经丛和(颈、胸、腹、
周 内脏运动神经 腰、骶)内脏神经
围 内部 脏
副交感神经 颅部:行于III、VII、IX、X脑神经 骶部:内脏神经丛和盆内脏神经
运
动
神
交感中枢(T1~L2或L3中间带外侧核)
支配器官
内脏运动神经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不受意志控制)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
(受意志控制)
纤维成分
两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只有一种
神经元数目 纤维粗细不同 分布形式
两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植物神经节→效应器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 维)的细纤维 节后纤维以神经丛形式分布
一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效应器 比较粗的有髓纤维
脑神经:膝神经节、舌咽神经下神经节、 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脊髓的后角
脑干的孤束核
-4-
3. 内脏神经系统的中枢调节
脊髓中间带内侧核:完成内脏-内脏、内脏-躯体反射
孤束核:完成内脏-内脏、内脏-躯体反射(脑干) 内
脏 神 脑干
心血管运动调节中枢(延髓)
经
中
呼吸运动调节中枢(延髓、脑桥)
枢
部
间脑: 情绪行为、内脏感觉、体温摄食、水平衡、心血管、内分泌、 生物节律调节等等中枢
T6~T9 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大神经,至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上节换元; T10~T12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小神经,至主动脉肾节换元; ?T12节前纤维,组成内脏最小神经,至主动脉肾节换元。 L1-L3节前纤维,组成腰内脏神经,至肠系膜下节换元
1、来自脊髓胸1~5节
全身交感神经支配的总结
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
内脏感觉神经:行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2-
1. 内脏运动神经系统组成
交感神经:行于脊神经、内脏神经丛和(颈、胸、腹、
周 内脏运动神经 腰、骶)内脏神经
围 内部 脏
副交感神经 颅部:行于III、VII、IX、X脑神经 骶部:内脏神经丛和盆内脏神经
运
动
神
交感中枢(T1~L2或L3中间带外侧核)
支配器官
内脏运动神经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不受意志控制)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
(受意志控制)
纤维成分
两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只有一种
神经元数目 纤维粗细不同 分布形式
两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植物神经节→效应器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 维)的细纤维 节后纤维以神经丛形式分布
一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效应器 比较粗的有髓纤维
脑神经:膝神经节、舌咽神经下神经节、 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脊髓的后角
脑干的孤束核
-4-
3. 内脏神经系统的中枢调节
脊髓中间带内侧核:完成内脏-内脏、内脏-躯体反射
孤束核:完成内脏-内脏、内脏-躯体反射(脑干) 内
脏 神 脑干
心血管运动调节中枢(延髓)
经
中
呼吸运动调节中枢(延髓、脑桥)
枢
部
间脑: 情绪行为、内脏感觉、体温摄食、水平衡、心血管、内分泌、 生物节律调节等等中枢
T6~T9 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大神经,至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上节换元; T10~T12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小神经,至主动脉肾节换元; ?T12节前纤维,组成内脏最小神经,至主动脉肾节换元。 L1-L3节前纤维,组成腰内脏神经,至肠系膜下节换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2)胸部: 胸交感干 位于肋骨小头的前方 胸神经节 10~12个(以11个最为多见)
分支: ①经灰交通支随12对胸神经分布于胸腹壁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②第1~5 胸交感神经节→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心丛等 ③穿行第6~9 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 ④穿行第10~12 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小神经→主动脉肾节 由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至肝、肾脾等实质性器 官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⑤内脏最小神经 -12-
(T11~L3)在交感干内下降,在腰骶部交感神经节换元。
③穿过椎旁节后,至椎前节换神经元。
-9-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3种去向: ①发自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 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
肌等。31对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都有灰交通支联系,脊神
经的分支一般都含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相应的神经丛(如颈内、
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肝、脾、肾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 化管。
3、来自脊髓腰 1~3 节段中间外侧核的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器 官和下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15-
(二)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颅部: 动眼神经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骶部: 骶髓2~4骶副交感核
-6-
(3)椎前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下神经节 主动脉肾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心丛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7-
(4)交通支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脊神经节 灰交通支 后根
腹腔神经节
前根
白交通支
交感干神经节
-2-
内脏神经系统组成概括如下:
交感神经(颈、胸、腰、盆部) 颅部:行于动眼、面神经、舌咽、 周 内脏运动神经 迷走神经内 副交感神经 围 骶部:盆内脏神经 部 内脏感觉神经 脊神经节 内 脑神经节 膝神经节、舌咽神经下节、迷走神经下节 脏 交感低级中枢(T1~L2或L3中间带外侧核) 神 脊髓 副交感低级中枢(S2~S4骶副交感核) 经 内脏感觉中继核(孤束核) 系 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低级中枢:动眼神经副核, 统 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中 脑干 心血管运动调节中枢(延髓) 枢 呼吸运动调节中枢(延髓、脑桥) 部 间脑 情绪行为、体温摄食、水平衡、心血管、内分泌 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大脑 边缘叶、新皮质内脏功能调节中枢 -3-
支配器官
纤维成分 神经元数目 纤维粗细不同 分布形式
-4-
后根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后根 前根 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腹腔神经节 交感干神经节
肌梭 前根
骨胳肌
运动终板
-5-
内脏运动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一)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概观 (1)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T1~L3 中间外侧核 (2)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节间支 颈部3-4个 胸部10-12个 腰部4个 骶部2-3个 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
一、内脏运动神经
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内脏运动神经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不受意志控制) 两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两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植物神经节→效应器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 维)的细纤维 节后纤维以神经丛形式分布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 (受意志控制) 只有一种 一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效应器 比较粗的有髓纤维 以神经干形式分布
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第二节 脑 神 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一、内脏运动神经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三、牵涉性痛 四、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1-
内脏神经系统
中枢部 包括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内脏运动神经 周围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8-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3种去向: 中间外侧核—前根—脊神经干—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
(T1~T6)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内上升至颈部, 在颈部椎旁神经节换元; (T6~T10)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至其它胸部交感神经节换元;
副交感神经节 头部: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 位于心丛、肺丛、膀胱丛、子宫阴道丛内的神经节 支气管和消化管壁内的神经节等 副交感神经元属于胆碱能神经元,其中多数尚含有血管活 性肠肽(VI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神经肽类物质
外动脉丛,腹腔丛,肠系膜上丛等),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
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
-10-
2.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 颈上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第1胸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心丛
颈部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的分布: ①随8对颈神经分布至头颈和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 ②直接至邻近的动脉,形成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 动脉丛和椎动脉丛等,伴随动脉的分支至头颈部的腺体、竖毛 肌、血管、瞳孔开大肌。 ③发出的咽支,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的咽支共同组成咽丛。 ④ 3对颈交感干神经节分别发出颈上、中、下心神经,下行进 入胸腔,加入心丛 .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心丛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13-
(3)腰部 有 4 对腰神经节,发出分支
有2~3对骶神经节 和一个奇神经节,发 出分支: ①经灰交通支,随骶 尾神经分布。 ②一些小支加入盆丛 →盆腔器官。
(4)盆部
胸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① 经灰交通支随 5 对腰神经分布。 ② 穿过腰神经节的节前纤维 — 腰内脏神经 →肠系膜上、 下神经节,节后纤维→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及盆腔器官。
-14-
总结: 1、来自脊髓胸1~5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元 后,其节后纤维支配头颈、胸腔器官和上肢血管、汗 腺、竖毛肌。 2、来自脊髓胸 6~12 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
(2)胸部: 胸交感干 位于肋骨小头的前方 胸神经节 10~12个(以11个最为多见)
分支: ①经灰交通支随12对胸神经分布于胸腹壁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②第1~5 胸交感神经节→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心丛等 ③穿行第6~9 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 ④穿行第10~12 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小神经→主动脉肾节 由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至肝、肾脾等实质性器 官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⑤内脏最小神经 -12-
(T11~L3)在交感干内下降,在腰骶部交感神经节换元。
③穿过椎旁节后,至椎前节换神经元。
-9-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3种去向: ①发自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 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
肌等。31对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都有灰交通支联系,脊神
经的分支一般都含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相应的神经丛(如颈内、
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肝、脾、肾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 化管。
3、来自脊髓腰 1~3 节段中间外侧核的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器 官和下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15-
(二)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颅部: 动眼神经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骶部: 骶髓2~4骶副交感核
-6-
(3)椎前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下神经节 主动脉肾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心丛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7-
(4)交通支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脊神经节 灰交通支 后根
腹腔神经节
前根
白交通支
交感干神经节
-2-
内脏神经系统组成概括如下:
交感神经(颈、胸、腰、盆部) 颅部:行于动眼、面神经、舌咽、 周 内脏运动神经 迷走神经内 副交感神经 围 骶部:盆内脏神经 部 内脏感觉神经 脊神经节 内 脑神经节 膝神经节、舌咽神经下节、迷走神经下节 脏 交感低级中枢(T1~L2或L3中间带外侧核) 神 脊髓 副交感低级中枢(S2~S4骶副交感核) 经 内脏感觉中继核(孤束核) 系 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低级中枢:动眼神经副核, 统 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中 脑干 心血管运动调节中枢(延髓) 枢 呼吸运动调节中枢(延髓、脑桥) 部 间脑 情绪行为、体温摄食、水平衡、心血管、内分泌 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大脑 边缘叶、新皮质内脏功能调节中枢 -3-
支配器官
纤维成分 神经元数目 纤维粗细不同 分布形式
-4-
后根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后根 前根 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腹腔神经节 交感干神经节
肌梭 前根
骨胳肌
运动终板
-5-
内脏运动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一)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概观 (1)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T1~L3 中间外侧核 (2)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节间支 颈部3-4个 胸部10-12个 腰部4个 骶部2-3个 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
一、内脏运动神经
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内脏运动神经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不受意志控制) 两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两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植物神经节→效应器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 维)的细纤维 节后纤维以神经丛形式分布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 (受意志控制) 只有一种 一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效应器 比较粗的有髓纤维 以神经干形式分布
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第二节 脑 神 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一、内脏运动神经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三、牵涉性痛 四、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1-
内脏神经系统
中枢部 包括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内脏运动神经 周围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8-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3种去向: 中间外侧核—前根—脊神经干—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
(T1~T6)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内上升至颈部, 在颈部椎旁神经节换元; (T6~T10)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至其它胸部交感神经节换元;
副交感神经节 头部: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 位于心丛、肺丛、膀胱丛、子宫阴道丛内的神经节 支气管和消化管壁内的神经节等 副交感神经元属于胆碱能神经元,其中多数尚含有血管活 性肠肽(VI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神经肽类物质
外动脉丛,腹腔丛,肠系膜上丛等),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
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
-10-
2.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 颈上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第1胸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心丛
颈部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的分布: ①随8对颈神经分布至头颈和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 ②直接至邻近的动脉,形成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 动脉丛和椎动脉丛等,伴随动脉的分支至头颈部的腺体、竖毛 肌、血管、瞳孔开大肌。 ③发出的咽支,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的咽支共同组成咽丛。 ④ 3对颈交感干神经节分别发出颈上、中、下心神经,下行进 入胸腔,加入心丛 .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心丛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13-
(3)腰部 有 4 对腰神经节,发出分支
有2~3对骶神经节 和一个奇神经节,发 出分支: ①经灰交通支,随骶 尾神经分布。 ②一些小支加入盆丛 →盆腔器官。
(4)盆部
胸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① 经灰交通支随 5 对腰神经分布。 ② 穿过腰神经节的节前纤维 — 腰内脏神经 →肠系膜上、 下神经节,节后纤维→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及盆腔器官。
-14-
总结: 1、来自脊髓胸1~5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元 后,其节后纤维支配头颈、胸腔器官和上肢血管、汗 腺、竖毛肌。 2、来自脊髓胸 6~12 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