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收缩率
pc材料收缩率

pc材料收缩率PC材料收缩率。
PC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家电等领域。
在使用PC材料进行注塑成型时,我们需要了解其收缩率,以便在设计模具和制定工艺参数时进行合理的补偿,保证最终产品的尺寸精度。
本文将介绍PC材料的收缩率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PC材料的收缩率是什么意思。
收缩率是指塑料制品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尺寸变化比例。
一般来说,塑料制品在冷却过程中会出现收缩现象,这是由于材料分子在冷却过程中重新排列导致的。
PC材料的收缩率一般在0.5%~0.7%之间,具体数值会受到材料配方、注塑工艺、模具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影响PC材料收缩率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是材料配方。
PC材料的配方中包含了树脂、增塑剂、填充剂等多种成分,不同的配方会导致不同的收缩率。
其次是注塑工艺参数。
注塑工艺中的料温、模温、压力、注射速度等参数都会对收缩率产生影响。
最后是模具结构。
模具的结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置都会对收缩率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模具调试来控制PC材料的收缩率。
针对PC材料的收缩率,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补偿呢?首先是在模具设计阶段就考虑收缩率的影响。
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置等方式来预先补偿收缩率,以减小最终产品的尺寸偏差。
其次是在制定注塑工艺参数时考虑收缩率的影响。
合理地调整料温、模温、压力等参数,以达到最终产品尺寸的精确控制。
最后是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试模、调试来验证和修正工艺参数,保证产品尺寸的精度。
总之,PC材料的收缩率是影响最终产品尺寸精度的重要因素,了解其收缩率及影响因素,并采取合理的补偿措施,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配方、工艺参数、模具结构等因素,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控制,来实现PC材料的收缩率精确控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塑料制品。
塑料模具收缩率表

塑料模具收缩率表一、引言在塑料模具的制造过程中,收缩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塑料模具收缩率表是用来指导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尺寸设计和修正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围绕塑料模具收缩率表展开讨论,介绍塑料模具收缩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使用收缩率表进行尺寸修正。
二、塑料模具收缩率的概念塑料模具收缩率是指塑料制品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尺寸变化率。
塑料模具收缩率是一个相对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例如,如果一个塑料制品在冷却过程中尺寸缩小了2%,那么它的收缩率就是2%。
三、影响塑料模具收缩率的因素1. 塑料材料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收缩率。
一般来说,热塑性塑料的收缩率比热固性塑料高。
2. 温度:温度是影响塑料模具收缩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塑料的收缩率越高。
3. 压力:在注塑过程中,注射机施加的压力也会影响塑料模具收缩率。
一般来说,施加较高的压力可以减小塑料的收缩率。
4. 模具结构:模具的结构也会对塑料模具收缩率产生影响。
例如,模具中的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塑料冷却不均匀,进而影响塑料模具的收缩率。
四、塑料模具收缩率表的使用塑料模具收缩率表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工具。
使用收缩率表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模具尺寸时考虑到塑料的收缩,从而减少制品在冷却过程中的尺寸误差。
使用塑料模具收缩率表的步骤如下:1. 确定所使用的塑料材料的种类。
2. 根据塑料材料种类,找到对应的塑料模具收缩率表。
3. 根据模具尺寸和设计要求,在收缩率表中找到相应的收缩率数值。
4. 根据收缩率数值,计算修正尺寸。
修正尺寸= 原始尺寸× (1 + 收缩率)。
5.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将修正尺寸应用于模具尺寸设计。
五、总结塑料模具收缩率是塑料模具制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参数。
通过合理使用塑料模具收缩率表,可以减小塑料制品在冷却过程中的尺寸误差,提高模具制品的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们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和合理的工艺参数,以保证模具制品具有准确的尺寸和优良的性能。
常用塑料收缩率

塑胶收缩率尼龙等改性工程塑料成型收缩率(ASTM D955)PA6系列成型收缩率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15%玻纤增强PA6 0.5-0.8 PA6G1520%玻纤增强PA6 0.4-0.6 PA6G2030%玻纤增强PA6 0.3-0.5 PA6G3040%玻纤增强PA6 0.1-0.3 PA6G4050%玻纤增强PA6 0.1-0.3 PA6G5025%玻纤增强阻燃PA6 0.2-0.4 Z-PA6G25 30%玻纤增强阻燃PA6 0.2-0.4 Z-PA6G30 30%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A6 0.2-0.4 Z-PA6G30 无卤阻燃PA6 0.8-1.2 Z-PA6 30%矿物填充无卤阻燃PA6 0.5-0.8 Z-PA6M30 30%玻璃微珠填充PA6 0.8-1.2 PA6M30 30%玻纤矿物复合填充PA6 0.3-0.5 PA6M30 40%玻纤矿物复合填充PA6 0.2-0.5 PA6M40 30%矿物填充PA6 0.6-0.9 PA6M3040%矿物填充PA6 0.4-0.7 PA6M40PA6一般注塑级 1.4-1.8 PA6PA6快速成型 1.2-1.6 PA6PA6一般增韧 1.0-1.5 PA6PA6中等增韧0.9-1.3 PA6PA6超增韧0.9-1.3 PA6 MoS2填充耐磨PA6 1.0-1.4 PA6 PA66系列成型收缩率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15%玻纤增强PA66 0.6-0.9 PA66G1520%玻纤增强PA66 0.5-0.8 PA66G20 25%玻纤增强耐热油PA66 0.4-0.7 PA66G2530%玻纤增强PA66 0.4-0.7 PA66G30 30%玻纤增强耐水解PA66 0.3-0.6 PA66G30 40%玻纤增强PA66 0.2-0.5 PA66G4050%玻纤增强PA66 0.1-0.3 PA66G5025%玻纤增强阻燃PA66 0.2-0.4 Z-PA66G2530%玻纤增强阻燃PA66 0.2-0.4 Z-PA66G30 30%矿物填充无卤阻燃PA66 0.2-0.4 PA66M30 无卤阻燃PA66 0.8-1.2 Z-PA66 30%矿物填充无卤阻燃PA66 0.4-0.7 Z-PA66M3030%玻璃微珠填充PA66 0.8-1.2 PA66M30 30%玻纤矿物复合填充PA66 0.2-0.5 PA66M30 30%矿物填充PA66 0.6-0.9 PA66M3040%矿物填充PA66 0.4-0.7 PA66M40一般注塑级PA66 1.5-1.8 PA66快速成型PA66 1.5-1.8 PA66一般增韧PA66 1.2-1.7 PA66中等增韧PA66 1.2-1.6 PA66超增韧PA66 1.2-1.6 PA66 MoS2填充耐磨PA66 1.2-1.6 PA66PA/ABS系列成型收缩率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10%玻纤增强PA/ABS 0.3-0.6 PA/ABSG1020%玻纤增强PA/ABS 0.2-0.5 PA/ABSG2030%玻纤增强PA/ABS 0.1-0.3 PA/ABSG30 20%玻纤增强阻燃PA/ABS 0.2-0.5 Z-PA/ABSG20 耐冲击PA/ABS 0.5-0.8 PA/ABS高冲击PA/ABS 0.8-1.0 PA/ABS PP系列成型收缩率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20%滑石粉填充PP 1.0-1.5 PPM2030%滑石粉填充PP 0.8-1.2 PPM3040%滑石粉填充PP 0.8-1.0 PPM4020%滑石粉填充增韧PP 1.0-1.2 PPM2020%碳酸钙填充PP 1.2-1.6 PPM2010%玻纤增强PP 0.7-1.0 PPG1020%玻纤增强PP 0.5-0.8 PPG2030%玻纤增强PP 0.4-0.7 PPG3040%玻纤增强PP 0.3-0.5 PPG4020%玻璃微珠填充PP 1.2-1.6 PPM2030%玻璃微珠填充PP 1.0-1.2 PPM2015%玻纤增强阻燃PP 0.5-0.7 Z-PPG1520%玻纤增强阻燃PP 0.3-0.5 Z-PPG2030%玻纤增强阻燃PP 0.2-0.4 Z-PPG30 溴系阻燃级PP 1.5-1.8 PP无卤阻燃级PP 1.3-1.6 PP高流动高钢性PP 1.5-2.0 PP 一般增韧PP 1.5-2.0 PP中等增韧PP 1.4-1.9 PP超增韧PP 1.3-1.8 PP耐热老化PP1 1.5-2.0 PP1耐热老化PP2 1.5-2.0 PP2耐热老化PP3 1.5-2.0 PP3抗冲击耐侯PP4 1.5-2.0 PP4高抗冲耐侯PP5 1.5-1.8 PP520%滑石粉填充PP6 1.0-1.2 PP630%滑石粉填充PP7 0.9-1.1 PP740%滑石粉填充PP8 0.8-1.0 PP820%玻纤增强PP9 0.5-0.8 PP9 30%玻纤增强高耐热PP 0.4-0.7 PP10 PC系列成型收缩率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10%玻纤增强PC 0.3-0.5 PCG1020%玻纤增强PC 0.3-0.5 PCG2025%玻纤增强PC 0.2-0.4 PCG2530%玻纤增强PC 0.2-0.4 PCG3020%玻纤增强阻燃PC 0.2-0.4 Z-PCG2025%玻纤增强阻燃PC 0.2-0.4 Z-PCG2530%玻纤增强阻燃PC 0.2-0.4 Z-PCG3020%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C 0.2-0.4 Z-PCG2030%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C 0.1-0.3 Z-PCG3020%玻璃微珠填充PC 0.3-0.6 PCM20PC/ABS系列成型收缩率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20%玻纤增强PC/ABS 0.2-0.4 PC/ABSG20溴系阻燃PC/ABS 0.3-0.6 Z-PC/ABS无卤阻燃PC/ABS 0.4-0.7 Z-PC/ABS耐侯级PC/ABS 0.4-0.7 PC/ABS 35%PC 0.4-0.6 PC/ABS65%PC 0.4-0.7 PC/ABS85%PC 0.4-0.7 PC/ABS PC/PBT系列成型收缩率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10%玻纤增强PC/PBT 0.5-0.8 PC/PBTG1020%玻纤增强PC/PBT 0.4-0.6 PC/PBTG2030%玻纤增强PC/PBT 0.3-0.5 PC/PBTG30 30%玻纤增强阻燃高耐热PC/PBT 0.3-0.5 Z-PC/PBTG30 高冲击高耐热PC/PBT 0.6-1.0 PC/PBT PBT/ABS系列成型收缩率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20%玻纤增强PBT/ABS 0.3-0.5 PBT/ABSG2030%玻纤增强PBT/ABS 0.2-0.4 PBT/ABSG30 20%玻纤增强阻燃PBT/ABS 0.2-0.4 Z-PBT/ABSG20 30%玻纤增强阻燃PBT/ABS 0.2-0.4 Z-PBT/ABSG30 通用注塑级PBT/ABS 0.8-1.2 PBT/ABS通用阻燃级PBT/ABS 0.7-1.1 PBT/ABS ABS系列成型收缩率影响塑料制品收缩率的因素。
塑料收缩率及塑料知识

以下是塑料的收缩率,单位(%)PP(1.0-2.5)PMMA(0.1-0.4)PC(0.5-0.7)PA6(0.5-1.5)PA6-GF(0.4-0.6)PA66(0.8-1.5)PA66-GF(0.5)PS(0.4-0.7)ABS(0.4-0.9)ABS-GF(0.1-0.2)POM(2-2.5)PBT(1.5-2.0)PET(2-2.5)以上就是常用塑料的收缩比,是有范围的,一般厂家没有指定,就取中间值!以下是网上的参考资料!PE、PP、ABS、PVC、PS塑料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是由某一种或几种单体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有机材料,由于其质轻、价廉、优性能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塑料的常规品种及分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直接接触或感知到的塑料,多数是常规的通用塑料,主要包括五大类:PE、PP、ABS、PVC、PS,这五大类塑料占据了塑料原料使用的绝大多数,其余的基本可以归入特殊塑料品种,如:PPS、PPO、PA、PC、POM等,它们在日用生活产品中的用量很少,主要应用在工程产业、国防科技等高端的领域,如汽车、航天、建筑、通讯等领域。
塑料根据其可塑性分类,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通常情况下,热塑性塑料的产品可再回收利用,而热固性塑料则不能,根据塑料的光学性能来分,可分为透明、半透明及不透明原料,如PS、PMMA、AS、PC等属于透明塑料,而其它大多数塑料都为不透明塑料。
塑料的分类方式还有很多种,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二、常用塑料品种性能及用途1、聚乙烯:常用聚乙烯可分为低压聚乙烯(HDPE)、高压聚乙烯(LDPE)和线性高压聚乙烯(LLDPE)。
三者当中,HDPE有较好的热性能、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而LDPE和LLDPE有较好的柔韧性、冲击性能、成膜性等。
LDPE和LLDPE主要用于包装用薄膜、农用薄膜、塑料改性等,而HDPE 的用途比较广泛,薄膜、管材、注射日用品等多个领域。
pok塑料收缩率

pok塑料收缩率POK塑料是一种高性能的聚酮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磨性。
然而,和其他塑料材料一样,POK 塑料在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收缩现象。
这种收缩现象通常是由于塑料分子在加工过程中的热运动和压力作用下的形态变化所引起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POK塑料的收缩率问题。
一、POK塑料收缩率的定义POK塑料的收缩率是指塑料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尺寸缩小的百分比。
它反映了塑料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形态变化的程度。
收缩率的大小对于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POK塑料收缩率的影响因素1.加工温度:加工温度是影响POK塑料收缩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温会促进塑料分子的热运动,使得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形态变化,从而导致较大的收缩率。
2.注射压力:注射压力也会影响POK塑料的收缩率。
高压注射会使得塑料材料更容易充满模具空间,降低收缩率。
而低压注射则可能导致材料在模具内的流动性不足,产生较大的收缩率。
3.模具温度:模具温度对于POK塑料的收缩率也有一定影响。
模具温度过高会导致塑料材料在冷却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收缩率,而模具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材料在模具内过早凝固,产生不均匀的收缩率。
4.塑料厚度:塑料厚度也是影响POK塑料收缩率的因素之一。
较厚的塑料制品由于内部冷却速度较慢,因此在冷却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收缩率。
5.添加剂和填充物:添加剂和填充物可能会影响POK塑料的收缩率。
一些添加剂和填充物可能会阻碍塑料分子的热运动,降低收缩率。
三、POK塑料收缩率的计算方法计算POK塑料的收缩率需要测量制品在加工前后的尺寸变化。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收缩率:收缩率= (制品加工后的尺寸- 制品加工前的尺寸) / 制品加工前的尺寸x 100%四、POK塑料收缩率的控制方法1.优化加工参数:通过调整加工温度、注射压力、模具温度等参数,可以控制POK塑料的收缩率。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工参数,以降低收缩率和提高产品尺寸精度。
各种塑料的收缩率

各种塑料的收缩率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塑料的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收缩率是衡量一个塑料的重要性能之一。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塑料的收缩率以及其应用。
1. 聚丙烯(PP)聚丙烯的收缩率一般在1.5%~2.5%之间。
这个范围内的收缩率可以保证制品表面光洁,尺寸稳定,且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聚丙烯的收缩率低,适合制造各种精密的机械零件、餐具、日用品等。
2. 聚乙烯(PE)聚乙烯的收缩率一般在1.5%~3.5%之间。
该塑料的收缩率较大,制品缩小后的尺寸较难控制。
因此,使用聚乙烯制造的制品一般较少涉及到精密细节的设计,更多地应用于大件零部件制造。
3. 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的收缩率较大,一般在0.6%~0.96%之间。
这种塑料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表面光泽度,通常用于制造透明杯、盘子、文具盒等高透明度的制品。
4. 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的收缩率一般在0.5%~0.7%之间。
这种塑料具有高强度、高透明度、高耐热性和抗冲击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件、电视机外壳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5. 聚酯类聚酯类塑料的收缩率一般在0.2%~2%之间,与具体的聚酯类别有关。
聚酯类塑料具有优良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常常用于家居用品、汽车内饰、玩具等领域。
6. 尼龙类尼龙类塑料的收缩率一般在0.5%~1.5%之间。
这种塑料具有高度的韧性和强度,适合制造齿轮、水龙头、拉杆等需求高强度材料的产品。
以上是几种常见塑料的收缩率介绍,收缩率的掌握对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证制品尺寸和形状的精确控制,提高产品品质和使用寿命。
常用工程塑料收缩率对照表

塑胶收缩率尼龙等改性工程塑料成型收缩率(ASTM D955)PA6 系列成型收缩率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15%玻纤增强PA6 0.5-0。
8 PA6G15 20%玻纤增强PA6 0。
4-0.6 PA6G20 30%玻纤增强PA6 0.3—0。
5 PA6G30 40%玻纤增强PA6 0。
1-0。
3 PA6G40 50%玻纤增强PA6 0。
1-0。
3 PA6G50 25%玻纤增强阻燃PA6 0。
2—0.4 Z—PA6G25 30%玻纤增强阻燃PA6 0。
2—0。
4 Z—PA6G30 30%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A6 0.2—0。
4 Z-PA6G30 无卤阻燃PA6 0。
8—1.2 Z-PA6 30%矿物填充无卤阻燃PA6 0。
5-0.8 Z—PA6M30 30%玻璃微珠填充PA6 0.8—1.2 PA6M30 30%玻纤矿物复合填充PA6 0.3-0.5 PA6M30 40%玻纤矿物复合填充PA6 0。
2-0。
5 PA6M40 30%矿物填充PA6 0.6—0。
9 PA6M30 40%矿物填充PA6 0。
4-0。
7 PA6M40 PA6 一般注塑级 1.4-1.8 PA6 PA6 快速成型1。
2—1。
6 PA6 PA6 一般增韧1.0—1.5 PA6 PA6 中等增韧0.9-1.3 PA6 PA6 超增韧0.9-1.3 PA6 MoS 2 填充耐磨PA6 1。
0-1.4 PA6 PA66 系列成型收缩率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15%玻纤增强PA66 0.6-0。
9 PA66G15 20%玻纤增强PA66 0。
5—0。
8 PA66G20 25%玻纤增强耐热油PA66 0。
4-0.7 PA66G25 30%玻纤增强PA66 0.4—0.7 PA66G30 30%玻纤增强耐水解PA66 0.3—0.6 PA66G30 40%玻纤增强PA66 0。
2—0.5 PA66G40 50%玻纤增强PA66 0.1-0。
塑料收缩率大全

一,塑料收缩率大全二,收缩率系指塑胶制品冷却固化经脱模成形后,其尺寸与原模具尺寸间之误差百分比,可依ASTM D955方法测得。
在塑胶模具设计时,须先考虑收缩率,以免造成成品尺寸的误差,导致成品不良。
塑料成型加工温度,模具温度及射出成型过程的一般塑胶收缩率中文名称英文密度玻璃纤维含量线性热膨胀系数平均比热热导率加工温度模具温度收缩率[g/cm3] [%] 10-5/k-1[KJ/(kg xK)]W.m-1.k-1[℃] [℃] [%]聚苯乙烯PS 1.05 6~8 1.2~1.3 0.16 180-280 10 0.3-0.6聚苯乙烯,中.高冲击性HI-PS 1.05 1.21 170-260 5-75 0.5-0.6聚苯乙烯-丙烯晴SAN 1.08 1.3 180-270 50-80 0.5-0.7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 1.06 1.4 210-275 50-90 0.4-0.7苯烯晴-苯乙烯-丙烯酸ASA 1.07 1.3 230-260 40-90 0.4-0.6低密度聚LDPE 0.954 13~20 1.9~2.1 0.35 160-260 50-70 1.5-5.0乙烯高密度聚HDPE 0.92 11~13 2.3-2.5 0.44 260-300 30-70 1.5-3.0乙烯聚丙烯PP 0.915 6~10 0.84-2.5 0.24 250-270 50-75 1.0-2.5聚丙烯PPGR 1.15 30 1.1-1.35 260-280 50-80 0.5-1.2 -GR聚异丁烯IB 150-200聚甲基戊PMP 0.83 280-310 70 1.5-3.0烯软质聚氯PVC-soft 1.38 7~25 0.85 0.15 170-200 15-50 >0.5乙烯硬质聚氯PVC-rigid 1.38 5~18.5 0.83-1.05 0.16 180-210 30-50 0.5乙烯聚氟亚乙PVDF 1.2 250-270 90-100 3.0-6.0烯聚四氟乙PTFE 2.12-2.17 10 1.02~1.08 0.27 320-360 200-230 3.5-6.0烯氟化乙烯基丙烯共FEP 2.15 3.0-4.0聚物聚甲基丙PMMA 1.18 4.5 1.39~1.46 0.19 210-240 50-70 0.1-0.8烯酸甲脂(丙烯)聚甲醛POM 1.42 10 1.47-1.5 0.23 200-210 >90 1.9-2.3聚苯撑氧或聚氧化PPO 1.06 1.45 250-300 80-100 0.5-0.7亚苯聚苯撑氧PPO-GR 1.27 30 1.3 280-300 80-100 <0.7-GR醋酸纤维CA 1.27-1.3 1.3-1.7 180-320 50-80 0.5素醋酸-丁CAB 1.17-1.22 1.3-1.7 180-230 50-80 0.5酸纤维素丙酸纤维CP 1.19-1.23 1.7 180-230 50-80 0.5表素聚碳酸醋PC 1.2 1.3 280-320 80-100 0.8聚碳酸脂PC-GR 1.42 10-32 1.1 300-330 100-120 0.15-0.55 -GR聚氨基甲TPU 10~20 1.76 0.3酸酯聚乙烯对苯二PET 1.01 0.14甲酸乙酯聚乙烯对苯二PET-GR 1.5-1.57 20-30 260-290 140 1.2-2.0甲酸乙酯-GR聚丁烯对苯二PBT 1.3 240-260 60-80 1.5-2.5酸聚丁烯对苯二PBT-GR 1.52-1.57 30-50 250-270 60-80 0.3-1.2酸-GR尼龙6(聚酸胺PA 6 1.14 6 1.6~1.8 0.31 240-260 70-120 0.5-2.2 6)尼龙6-GR PA 6-GR 1.36-1.65 30-50 1.26-1.7 270-290 70-120 0.3-1尼龙6/6 PA 66 1.15 9 1.7 0.25 260-290 70-120 0.5-2.5尼龙6/6-GR PA66-GR 1.20-1.65 30-50 1.4 280-310 70-120 0.5-1.5尼龙11 PA 11 1.03-1.05 2.4 210-250 40-80 0.5-1.5尼龙12 PA 12 1.01-1.04 1.2 210-250 40-80 0.5-1.5聚醚砜PES 5.5 1.12 0.18聚醚矾PSO 1.37 310-390 100-160 0.7聚硫化亚苯PPS 1.64 40 370 >150 0.2热塑性聚亚胺PUR 1.2 1.85 195-230 20-40 0.9脂酚甲醛树脂GP P F 1.4 1.3 60-80 170-190 1.2三聚氰胺甲醛MF 1.5 1.3 70-80 150-165 1.2-2 GP三聚氰胺酚甲MPF 1.6 1.1 60-80 160-180 0.8-1.8醛聚脂树脂UP 2.0-2.1 0.9 40-60 150-170 0.5-0.8环氧树脂EP 1.9 30-80 8 1.05-1.9 0.17 ca.70 160-170 0.2氧丁橡胶24 1.7 0.21 天然橡胶 1.92 0.18 聚乙丁烯 1.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文缩写中文简称规格比重收缩率% 模具温度℃料筒温度℃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高抗冲 1.01-1.04 0.4-0.7 40-90 210-240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高耐热 1.05-1.08 0.4-0.7 40-90 220-250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阻燃 1.16-1.21 0.4-0.8 40-90 210-240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增强 1.28-1.36 0.1-0.2 40-90 210-240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透明 1.07 0.6-0.8 40-90 210-240 AAS 丙烯腈-丙烯酸酯-苯乙烯 - 1.08-1.09 0.4-0.7 50-85 210-240 PS 聚苯乙烯耐热 1.04-1.1 0.1-0.8 60-80 200-
PS 聚苯乙烯抗冲击 1.1 0.2-0.6 60-80 200-
PS 聚苯乙烯阻燃 1.08 0.2-0.6 60-80 200-
PS 聚苯乙烯增强 1.2-133 0.1-0.3 60-80 200-
AS(SAN) 丙烯腈-苯乙烯 - 1.075-1.1 0.2-0.7 65-75 180-270 AS(SAN) 丙烯腈-苯乙烯增强 1.2-1.46 0.1-0.2 65-75 180-270 BS 丁二烯-苯乙烯 - 1.04-1.05 0.4-0.5 65-75 180-270 PE 聚乙烯低密度LD 0.91-0.925 1.5-5 50-70 180-250 PE 聚乙烯中密度MD 0.926-0.94 1.5-5 50-70 180-250 PE 聚乙烯高密度HD 0.941-0.965 2-5 35-65 180-240 PE 聚乙烯交联XL 0.93-0.939 2-5 35-65 180-240
EEA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 0.93 0.15-0.35 <60 205-315
EVA 乙烯-醋酸乙烯酯 - 0.943 0.7-1.2 24-40 120-180
PP 聚丙烯未改性 0.902-0.91 1-2.5 40-60 190-240
PP 聚丙烯共聚 0.89-0.905 1-2.5 40-60 190-240
PP 聚丙烯惰性料 1.0-1.3 0.5-1.5 40-60 190-240
PP 聚丙烯玻纤 1.05-1.24 0.2-0.8 40-60 200-240
PP 聚丙烯抗冲击 0.89-0.91 1-2.5 40-60 180-230
PA 聚酰胺(尼龙) PA66 1.13-1.15 0.8-1.5 20-95 315-370
PA 聚酰胺(尼龙) PA66GF30 1.38 0.5 30-85 26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6 1.12-1.14 0.8-1.5 20-95 25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6GF30 1.35-1.42 0.4-0.6 30-85 26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66/PA6 1.08-1.14 0.5-1.5 35-80 25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6/PA12 1.06-1.08 1.1 30-80 25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6/PA12GF30 1.31-1.38 0.3 30-85 26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6/PA9 1.08-1.1 1-1.5 30-85 25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6/PA10 1.07-1.09 1.2 30-85 25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6/PA10GF30 1.31-1.38 0.4 30-85 26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11 1.03-1.05 1.2 30-85 25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11GF30 1.26 0.3 30-85 260-310
PA 聚酰胺(尼龙) PA12 1.01-1.02 0.3-1.5 40 190-260
PA 聚酰胺(尼龙) PA12GF30 1.23 0.3 40-50 200-260
PA 聚酰胺(尼龙) PA610 1.06-1.08 1.2-1.8 60-90 230-260
PA 聚酰胺(尼龙) PA610GF30 1.25 0.4 60-80 230-280
PA 聚酰胺(尼龙) PA612 1.06-1.08 1.1 60-80 230-270
PA 聚酰胺(尼龙) PA613 1.04 1-1.3 60-80 230-270
PA 聚酰胺(尼龙) PA1313 1.01 1.5-2 20-80 250-300
PA 聚酰胺(尼龙) PA1010 1.05 1.1-1.5 50-60 190-210
PA 聚酰胺(尼龙) PA1010GF30 1.25 0.4 50-60 200-270
ACS 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 - 1.07 0.5-0.6 50-60 <200
M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 - 1.042 0.5-0.6 <80 200-220
TPX 聚4-甲基戊烯-1 透明 0.83 1.5-3 70 260-300
TPX 聚4-甲基戊烯-1 不透明 1.09 1.5-3 70 260-300
PM 聚降冰片烯 - 1.07 0.4-0.5 60-80 250-270
PVC 聚氯乙烯硬质 1.35-1.45 0.1-0.5 40-50 160-190
PVC 聚氯乙烯软质 1.16-1.35 1-5 40-50 160-180
CPVC 氯化聚氯乙烯 - 1.35-1.5 0.1-0.5 90-100 200-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0.94 0.3-0.4 30-40 220-270
POM 聚甲醛均聚 1.42 2-2.5 60-80 205-220
POM 聚甲醛均聚增强 1.5 1.3-2.8 60-80 210-230
POM 聚甲醛共聚 1.41 2 60-80 205-220
POM 聚甲醛共聚增强 1.5 0.2-0.6 60-80 210-230
PC 聚碳酸酯无填料 1.2 0.5-0.7 80-110 250-340
PC 聚碳酸酯增强10% 1.25 0.2-0.5 90-120 250-320
PC 聚碳酸酯增强30% 1.24-1.52 0.1-0.2 -120 240-320
PC 聚碳酸酯 PC/ABS 1.1-1.2 0.5-0.9 90-120 250-320
PPO 聚苯醚未增强 1.06-1.1 0.07-0.09 120-150 340-
PPO 聚苯醚增强30% 1.21-1.36 0.03-0.04 120-150 350-
PPS 聚苯硫醚未增强 1.34 0.06-0.08 120-150 340-350 PPS 聚苯硫醚增强30% 1.64 0.02-0.04 120-150 340-350 PSF 聚砜 - 1.24 0.7 93-98 330-400 PASF 聚芳砜 - 1.36 0.8 232-260 315-415 PES 聚醚砜 - 1.14 0.4-0.7 80-110 230-330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强30% 1.67 0.2-0.9 85-100 265-300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未增强 1.2-1.3 0.6 60-80 250-270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增强30% 1.52 0.3 60-80 230-245 CPE 氯对聚醚 - 1.4 0.6 80-95 160-240 PCTFE 聚三氟氯乙烯 - 2.07-2.18 1-1.5 130-150 275-305 PVDF 聚偏氟乙烯 - 1.75-1.78 - 60-90 220-290
CAP 丙烯酸醋酸纤维 - - 0.3-0.6 40-70 190-225
CAB 丙烯酸丁酸纤维 - - 0.3-0.6 40-70 180-220
EC 乙基纤维素 - 1.14 - 50-70 210-240
PPSU 聚苯砜 - 1.3 0.3 80-120 320-380
PEEK 聚醚醚酮未增强 1.26 0.2 160- 350-365
PEEK 聚醚醚酮增强25% 1.4 0.2 160-180 370-390
PAR 聚芳酯未增强 1.2 0.3 120- 280-350
PAR 聚芳酯增强 1.4 0.3 120- 280-350
- 聚酚氧 - 1.18 0.3-0.4 50-60 150-220
FEP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 - 2.14-2.17 3-4 200-230 330-400
TPU 热塑性聚氨酯 - 1.2-1.25 - 40- 130-180
TPE 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类 0.9-1.26 2.0-4.5 40-60 140-200
TPV 热塑性硫化橡胶 PP/EPDM 0.9-0.98 1.5-3.5 40-60 160-220
- 聚苯酯 - 1.4 0.5 100-160 370-380
PF 酚醛注塑料未增强 1.5-1.8 0.6-1.1 165- 65-95
PF 酚醛注塑料增强 1.7-1.8 1.0 165-180 60-90
DAP 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 - 1.27 0.5-0.8 140-150 90-
MF 三聚氧胺甲醛增强 1.8 0.3 165-170 70-95
ALK 醇酸树脂 - 1.8-2 0.6-1 150-185 4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