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

合集下载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

这纳米二氧化钛啊,可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先说说制备方法吧。

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叫溶胶-凝胶法,就好像是在变魔术一样,把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经过一系列反应,嘿,就变出纳米二氧化钛啦!还有水热法,就像是给材料们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它们就变成纳米二氧化钛啦,是不是很有意思?另外还有气相沉积法,听着就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吧,就像是在空中搭建起纳米二氧化钛的小房子。

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呢!溶胶-凝胶法操作相对简单,就像做一道家常菜,大家都能试试。

水热法呢,能得到比较纯净的产物,就像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宝贝。

气相沉积法呢,能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二氧化钛,那可真是精益求精啊!那纳米二氧化钛有啥优点呢?哎呀呀,那可多了去了。

它的光催化性能特别好,就像是一个超级清洁工,能把好多污染物都给清理掉。

而且它还很稳定,就像一个坚强的战士,不容易被打败。

它的抗菌性能也不错哦,能把那些坏细菌都赶跑,守护我们的健康。

但是,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啦!比如说它的成本有时候会有点高,这就像是买一件特别贵的衣服,让人有点心疼钱包呢。

还有啊,在制备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出现一些团聚的现象,这就好像是一群人挤在一起,不太好分开啦。

不过,咱可不能因为这些小缺点就忽视了它的大优点呀!纳米二氧化钛在环保、医疗、化工等好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呢。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纳米二氧化钛,我们的生活得失去多少便利呀!所以说呀,我们要正确看待纳米二氧化钛,既要看到它的优点,好好利用它,也要注意它的缺点,想办法去克服。

让我们一起和纳米二氧化钛做好朋友,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吧!这就是我对纳米二氧化钛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2024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概念和特性。

然后,我们将探讨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市场数据分析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最后,我们会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在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导言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纳米级粒径的二氧化钛颗粒。

由于其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应用现状紫外线防护产品由于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蓄敏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紫外线防护产品中,如防晒霜、太阳镜等。

随着人们对皮肤保护的意识提高,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防晒产品市场中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环境污染治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中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它可以通过光催化反应降解有害气体和有机污染物,净化空气和水源。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环保市场中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新能源领域二氧化钛纳米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其在光电转换和储能方面的性能出色,被用于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设备中。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并预计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和前景:1.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增长: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技术创新将推动市场的持续增长。

2.市场需求增加:紫外线防护产品、环境污染治理和新能源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将为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3.政策支持促进市场发展:政府对环境保护和新能源领域的支持政策将进一步促进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的发展。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原理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原理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原理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是一种通过利用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利用光照下光生电荷的特性来促进光化学反应的过程。

纳米二氧化钛催化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两个关键步骤:光吸收和电子传输。

首先是光吸收过程。

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广阔的能带结构,光能可以在其表面被吸收。

当光能与纳米二氧化钛相互作用时,电子将被激发至较高的能级,并产生电荷分离。

其次是电子传输过程。

激发后的电荷(电子空穴对)会被分离并迁移到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

电子通常会迁移到导电带上,而空穴则会迁移到价带上。

这种电子与空穴分离产生的电荷极化会使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催化活性。

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催化活性可用于促进光化学反应。

光照下,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电荷分离状态会引发一系列反应,例如光解水、光催化氧化有机物等。

电子和空穴分别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促进了催化反应的进行。

总的来说,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利用了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特殊性质,通过光生电荷的产生和传输,促进了光化学反应的发生。

这种技术在环境净化、能源转换和有机合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质及应用进展

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质及应用进展

二、纳米二氧化氧化钛在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光催化。纳 米二氧化钛在紫外光下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物、染料、农药 等。通过光催化反应,这些污染物可以被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 净化环境的目的。此外,纳米二氧化钛还可以用于光电催化制氢、太阳能电池等 领域。
一、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质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高透明度、高分散性和低能耗等特点。 其晶体结构包括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两种,前者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后者则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候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 液相法、溶胶-凝胶法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液相法。
纳米二氧化钛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其带隙能约为3.2 eV,对应于紫外光的 吸收波长范围。因此,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光下具有高效的光催化性能,可用于 降解有机污染物、抗菌消毒等领域。此外,纳米二氧化钛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 性和耐候性,使其在室外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
六、结论
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光学、电子、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演示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应 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其研究现状、成果与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的 研究方向。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领域的不断创新,相信纳米二氧化 钛在未来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然而,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其制备过程 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制备条件,以保证其结构和性能的稳定性。其次,纳米 二氧化钛的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需要加强对其生态毒理学的研 究和控制。最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 市场推广。
结论

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的作用

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的作用

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TiO2)具有多种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光催化作用:
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很强的光催化活性。

当其吸收紫外光后,能产生电子-空穴对,这些载流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苯、氨气以及某些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纳米二氧化钛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水质净化等领域。

2. 抗菌性能:
光催化作用也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通过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性物质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和DNA结构,从而实现高效抗菌和抗病毒功能。

这种特性使得纳米二氧化钛常用于制备具有自清洁、抗菌效果的涂层材料,比如应用于建材表面、医疗设备表面处理等。

3. 紫外线屏蔽:
由于二氧化钛对紫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和吸收率,所以它是一种高效的紫外线屏蔽剂,可以添加到化妆品、涂料、塑料等材料中,保护人体皮肤或产品免受紫外线伤害,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耐候性。

4. 新能源应用:
在能源领域,纳米二氧化钛也被研究作为光电化学电池的光阳极材料,利用其光生电荷分离的能力来转化太阳能为电能。

5. 其他功能:
还可作为催化剂载体,支持负载其他活性成分进行催化反应;同时,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还可以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进一步拓宽了其在传感器制造、环保材料、药物传递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纳米TiO2的制备综述

纳米TiO2的制备综述

纳米TiO2的制备综述应091-2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摘要:纳米二氧化钛,亦称纳米钛白粉。

从尺寸大小来说,通常产生物理化学性质显著变化的细小微粒的尺寸在100纳米以下,其外观为白色疏松粉末。

具有抗紫外线、抗菌、自洁净、抗老化功效,可用于化妆品、功能纤维、塑料、油墨、涂料、油漆、精细陶瓷等领域。

纳米二氧化钛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纳米TiO2还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无毒性、超亲水性、非迁移性,且完全可以与食品接触,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抗紫外材料、纺织、光催化触媒、自洁玻璃、防晒霜、涂料、油墨、食品包装材料、造纸工业、航天工业中、锂电池中。

目前,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很多,基本上可归纳为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又称为机械粉碎法,对粉碎设备要求很高;化学法又可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生产生活应用二氧化钛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备方法:一:液相法1.1.溶胶-凝胶法【1】溶胶凝胶法是液相合成制备纳米TiO2的典型方法。

以化学纯的有机钛酸丁脂[Ti(OC4H9)4]为前驱体,将其溶于无水乙醇中,缓慢加水使[Ti(OC4H9)4]水解,得到稳定的TiO 凝胶。

生产中原料物质的量比n[Ti(OC4H9)4]:n[EtOH]:n[H2O]=3:4:3,制得的TiO2凝胶在100~C干燥5h后,放入马弗炉在500"C保温(灼烧)l0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后即得纳米TiO2粉体。

1.2.水解沉淀法【2】水解沉淀法制备TiO2粉体的工艺流程为:首先在自然冷却下,将TiCl4缓慢滴加到去离子水、浓盐酸水溶液、浓盐酸+硫酸铵水溶液和其他沉淀剂的水溶液中;其后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回流、保温一段时间,制备出沉淀物,经冲洗、过滤、干燥;然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煅烧一段时间,获得TiO2粉体。

二:气相法:2.1.四氯化钛气相氧化法【3】此法多是以四氯化钛为原料,以氮气为载气,以氧气为氧源,在高温条件下四氯化钛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溶液颜色

纳米二氧化钛溶液颜色

纳米二氧化钛溶液颜色纳米二氧化钛溶液是指纳米级别的二氧化钛粒子均匀悬浮在溶液中的状态。

纳米二氧化钛溶液可以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光催化、抗菌材料、防晒霜等等。

而纳米二氧化钛溶液的颜色,则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纳米二氧化钛颜色的主要来源是光的散射和吸收效应。

由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尺寸非常小,处于纳米级别的尺度,当可见光照射到纳米二氧化钛溶液时,光会与颗粒发生散射并被吸收,从而产生颜色。

其次,纳米二氧化钛颜色的深浅程度与溶液中的浓度有关。

当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浓度较低时,颜色可能较浅,或者在可见光范围内没有明显的颜色。

但是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溶液中的纳米二氧化钛颜色会变得更加明显和深浅不一。

此外,在纳米二氧化钛溶液中,颗粒的形态和尺寸也会影响其颜色。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球状、棒状或者片状。

不同形状的颗粒对光的散射和吸收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颜色的差异。

另外一个因素是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表面修饰。

在一些应用中,为了增强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能,人们往往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例如使用有机物或无机物覆盖颗粒表面。

这种修饰层可以改变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光学性质,从而影响其颜色。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纳米二氧化钛溶液的颜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溶液的pH值、温度、离子浓度等等可以影响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分散性和形态稳定性,进而影响颜色的表现。

总之,纳米二氧化钛溶液的颜色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尺寸、浓度、颗粒形状和表面修饰均会对纳米二氧化钛溶液颜色产生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调控纳米二氧化钛溶液的颜色,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2024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发展现状1. 简介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纳米级结构的二氧化钛材料。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催化活性和抗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2. 市场规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XX亿美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XX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催化剂和防污涂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3. 应用领域3.1 太阳能电池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

通过对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和掺杂改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3.2 催化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催化剂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高活性表面积和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使其成为水处理、大气净化和能源转化等领域的理想催化剂。

3.3 防污涂料由于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光催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防污涂料领域。

利用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抗菌和自洁特性,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污渍的生长,保持涂层的清洁和耐久性。

4. 市场竞争情况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多家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在产品质量和性能上有所创新,还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5. 市场前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的需求增加,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预计未来几年内,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6. 结论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泛。

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催化剂和防污涂料等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增加。

未来,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为环保和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关于2024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市场发展现状的简要介绍和分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测试一、实验导读1.半导体光催化剂半导体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在未激发的具有能带结构的半导体电子结构中,大多数电子处于价带内,而导带内则因能级较高处于电子缺乏状态。

导带和价带的过渡区称为带隙或禁带,其能量之差被称为能隙或禁带宽度,用E g表示,E g的大小代表了价带电子跃迁至导带的难易程度。

纳米TiO2等半导体的主要特征——宽禁带的存在,其优异独特的电、磁、光学等性质的表现也是由于它的存在而导致的。

宽禁带半导体其价带上的电子一旦受到一个具有高于其禁带宽度能量hv 的光照射后,能使其分子轨道中的电子(e-)离开价带(VB)跃迁到导带(CB)上,并在价带上产生相应的光生空穴(h+),同时在导带上形成光生电子(e-)。

在电场的作用下,两者发生分离,纳米半导体粒子因其尺寸很小,光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很快到达纳米粒子表面,导致原本不带电的粒子表面的二个不同部分出现了极性相反的二个微区——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

价带空穴是良好的氧化剂,导带电子是良好的还原剂,在半导体光催化反应中,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跃迁到导带上的电子和价带上的空穴可能重新复合,并产生热能或以辐射方式散发掉。

但是当半导体光催化剂存在表面缺陷、合适的俘获剂、或者电场作用等因素时,电子和空穴的合并就得到了拟制。

同时纳米半导体粒子所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使其导带和价带能级变为分立的能级,能隙变宽,使其电子-空穴对具有更正的价带电位和更负的导带电位,因而具有更高的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

而且粒子越小,电子和空穴达到粒子表面的速度越快,电荷分离效果越好,电子与空穴复合几率反而越小,从而提高了纳米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

作为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材料众多,包括TiO2、ZnO、WO3、SnO2、ZrO2等多种金属氧化物,CdS、FeS、MoS2等多种硫化物半导体。

TiO2等半导体纳米微粒,由于其表面的电子结构及晶体结构,具有特殊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以及介电限域效应以外,还拥有高效的光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好,价格低廉,对人体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使其成为新兴的环保材料。

目前,国内外关于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应用研究已经有大量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方面:有机污染物及农药的分解;无机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光催化抗菌除臭;废气净化;光催化分解水,产生H2和O2,提供清洁的能源等等。

其中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材料,是当前最有应用潜力的一种光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二氧化钛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禁带宽度为~。

二氧化钛组成结构的基本组元是TiO6八面体,构成二氧化钛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使其内在的晶体结构具有板钛矿、锐钛矿、金红石三种不同的晶体结构,用作光催化剂的二氧化钛主要有二种晶相——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是由内部的晶体组元和表面的组元构成。

粒子内部晶体组元中Ti和O原子严格位于晶格位置上,而表面结构中Ti原子缺少O原子的配位。

纳米粒子的重要特点是表面效应,粒子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表面原子数量就越多,表面原子配位的不饱和性造成了大量悬键和不饱和键的存在,这种奇异的表面结构导致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

二氧化钛对光的吸收阈值λg与其禁带宽度E g有关,其关系式为:λg (nm)=1240/E g(eV)常用宽禁带半导体吸收波长阈值在紫外光区,比如锐钛矿相的二氧化钛,其吸收阈值为,也就是说在波长小于紫外光的照射作用下,纳米TiO2可在10-2秒内,能使其分子轨道中的电子(e-)离开价带(VB)激发到导带(CB)上,并在价带上产生相应的光生空穴(h+),同时在导带上形成光生电子(e-)。

光生空穴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以将吸附在TiO2表面的水H2O和羟基OH-进行氧化,生成活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同样光生电子也可以将吸附在TiO2表面的分子氧(O2)形成多种含氧小分子活性物种自由基(·O2-),最后生成羟基自由基(·OH)。

羟基自由基(·OH)是一个极强的氧化剂,很容易与吸附在纳米TiO2表面的污染物分子发生氧化反应。

由于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都有很强的能量,远远高出一般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链的强度,所以可以轻易将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最原始的状态。

也就是说,在光催化反应体系中,这二种氧化方式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超氧粒子自由基(·O2-)以及(·OOH)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几乎无选择地氧化有机污染物,使水中的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产物,甚至直接氧化成为CO2和H2O,即发生了光催化降解的反应过程,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主要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同时光生空穴也能获取吸附在TiO2表面的有机污染物中的电子,直接氧化部分有机物,生成小分子或者CO2和H2O。

图1 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示意图二、实验提要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在紫外光hv的照射作用下,其光催化降解机理用反应式表示如下:TiO2 + hv→ TiO2 + h+VB + e-CBH2O + h+VB→ H+ + OH-OH- + h+VB→ ·OHO2 + e-CB→ ·O2-H2O + ·O2-→ ·OOH + OH-2·OOH → H2O2 + O2·OOH + H2O + e-CB→ H2O2 + OH-H2O2 + e-CB→ ·OH + OH-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工业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在目前的工业废水处理中,染料废水是较难处理的一类废水,如酸性红G等酸性染料大部分属于偶氮染料,属于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主要用于制革、印染等工业,其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工业生产染色后排放的工业废水。

作为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纳米TiO2,通常以悬浮或固定形式进行废水处理,悬浮体系是直接将粉状的纳米TiO2与染料废水混合,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通过超声搅拌或者鼓入空气及氧气的办法,使TiO2催化剂粉体在染料溶液中均匀分散。

在这种催化反应体系中,纳米TiO2以较大比表面积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充分接触,将污染物最大限度地吸附在它的表面。

同时又以其纳米粒子较大的比表面积吸收紫外光的能量,快速地降解吸附在其表面的污染物达到光催化的目的。

本实验采用纳米TiO2作为一种光反应催化剂,应用于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酸性红G染料等配制的模拟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测试反应,在光催化反应装置中,通过紫外光的照射作用后,考察其纳米TiO2对染料废水的催化活性。

通过实验了解半导体氧化物光催化氧化技术及其在环保方面的应用,了解光催化剂TiO2对模拟废水降解的过程,掌握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TiO2光催化剂处理模拟废水性能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1.药品纳米二氧化钛粉末(Degussa公司,P-25),亚甲基蓝(分析纯),酸性红G(分析纯),蒸馏水。

2.仪器Lambda3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PE),台式高速离心机(北京雷勃尔离心机有限公司),紫外光源(XQ 350-500W 可调型氙灯电源),85-1磁力搅拌器,KQ-250E型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离心试管,烧杯,容量瓶,移液管,量筒,滴定管等。

(1) Lambda3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部件一般都由五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记录与数据处理系统光源:在可见光区(400 nm—800 nm)测试时,一般用钨灯或钨卤素灯作光源;在近紫外区(200 nm —400nm)测试时,常采用氢灯或氘灯作光源。

单色器: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的装置。

样品池:用来放被测样品和参比物的装置。

检测器: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为电信号(一般用光电倍增管)。

记录与数据处理系统:将记录的电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用图形和数字的形式显示测量结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光吸收定律,即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液层的厚度乘积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A = kCL式中:k为吸光物质摩尔系数C为溶液的浓度,mol/LL为比色皿的厚度,cm。

(2) 光催化反应装置光催化反应装置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图2 光催化反应装置图3.实验步骤(1)TiO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实验A.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与吸光度关系工作曲线测定配制亚甲基蓝溶液浓度分别为0(mg/L)、5(mg/L)、10(mg/L)……,依次记为标准溶液C0、C1、……C n。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50nm下,分别测定标准溶液C0、C1、……C n 的吸光度。

用吸光度A对标准浓度C(mg/L)作曲线,得到亚甲基蓝标准溶液浓度的工作曲线。

B. TiO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测定将100(mg/L) 亚甲基蓝溶液稀释至20(mg/L)用于光降解实验。

取20(mg/L) 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100 mL,加入80mg纳米TiO2催化剂,超声搅拌5min左右,使之催化剂分散均匀。

将分散均匀的混合液放入光催化反应装置中进行光降解实验:a)混合液置于紫外灯光照下,液面距离光源中心25cm左右。

b)打开紫外灯开始计时反应,实验时间为60min。

c)混合液被紫外光照射的同时采用磁力搅拌器进行不停的搅拌,以保持催化剂处于悬浮状。

d)每间隔10min从光催化反应装置中取样一次(10mL以内)。

取样放入离心机内,以速度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

采用Lambda 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50nm处,测定不同时间清液的吸光度A,观察吸光度随紫外光照时间的变化。

Lambda3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开机,确定仪器与计算机连接。

接通电源后,先打开仪器,后打开电脑,预热20分钟。

双击“Lambda35”软件程序,自检(程序进行整机初始化)。

根据测试需要,在“Application”中选择测试模式,选择“Scan”(光谱扫描)模式。

双击该模式下的方法名(Files)进入,可以在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测试参数的修改,如:选择光度方式为吸光度A,波长为650nm(亚甲基蓝溶液)或505nm(酸性红G溶液)。

方法设定完毕后,点击菜单上的“Setup”,将该方法测试参数传递给仪器。

在测试样品前,先“基线校正”,即:样品池内两比色皿放入空白溶液(蒸馏水),点击“Autozero”。

测试比色皿内换成被测溶液,点击“Start”,进行测量。

测试完毕后,保存测试数据。

依次关闭计算机、仪器,切断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