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诊综述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分诊工作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急诊;护士;分诊流程

The Emergency triage process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Key word】Emergency Department;Nurse;triage process 急诊分诊是指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优先原则和合理利用急诊资源对患者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1]。急诊分诊作为急诊工作的第一关,是急诊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急诊患者只有经过护士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准确救治,但是急诊患者具有病情紧急、疾病谱广、医疗纠纷多等特点,如果分诊错误,则有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危及患者的生命,直接影响到急诊的医疗、护理质量,对整个急诊工作的运行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2]。但现阶段我国急诊分诊的管理相对滞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不同程度地妨碍了分诊工作质量的提高[3]。如何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如何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现将急诊分诊工作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国外急诊分诊现状

美国大多数医院的急诊科采用敏度等级系统确定患者的优先就诊权,其中3级分诊法的使用最为广泛,其根据患者来诊时的表现分为危急---需立即处理、紧急---需在1h内处理、不紧急---可等待2h以上,其它还有4级法、5级法[4]。而急诊严重指数(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ESI)5级预检流程/敏度系统是美国急诊医护人员在90年代末创立的,现已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医院成功实施[5],ESI可以精确的预测急诊资源消耗以及患者的预后,如入院率、急诊就诊时间、死亡率等。1994年,澳大利亚的急诊医学院创立了国家预检标尺(National

Triage Scale,NTS), 即现在的澳大利亚预检标尺(Australasian Triage Scale ATS)[5],它是根据患者等待诊治的时间分为立即复苏、危急---10min、紧急---30min、亚紧急---1 h和不紧急---2 h,共计5个级别,它可以和资源消耗相联系,对急诊科的资源利用率、运行效率、开支等执行参数进行分析。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 The Canadian Triage and Acuity Scale, CTAS)是90年代中期在ATS的基础上创立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把患者分为5个级别[6]。法国《分诊指南》将病人的病情划分为5个等级:1级:病人病情危及生命,需立即采取复苏措施,马上进行诊治;2级: 病人已存在或预计将出现脏器功能的障碍,但不必及刻采取急救措施,等待时间在20min之内;

3 级:病人可能或潜在存在脏器功能障碍,但病情相对较稳定,等候时间可在60min之内;

4 级:诊断已明确或治疗措施已确定的病人,等待时间可在120min之内;

5 级:普通的病人,等候时间可在240min 之内。在以上的分级系统中,护士以病人客观资料的具体数值为依据,采用明确的量化标准,并结合患者主诉进行病情分级,既保证了较重患者得到优先救治,又能让其他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它的可靠性经过实践已经得到了证实[7]。

2 国内预检分诊工作概况

目前国内急诊分诊还没有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统一的成文规定和操作程序也尚未形成,然而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医院现有的急诊分诊模式进行比较,发现虽然各个医院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急诊分诊方法的差别却并不大[8],具体可概括如下:

2.1一般急诊患者的分诊患者来到急诊科后,分诊护士通过―一看、二问、三查、四分诊‖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及所属专科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为患者登记挂号,同时通知病房医生,引导患者到相关专科

接受医生的诊治[9]。

2.2急危重症诊分诊对于危重患者国内目前采用―绿色通道‖方式进行救治,采用―先抢救后挂号,先抢救后付费‖的制度。对于危急、濒死等需要立即救治的患者,分诊护士采用―边问、边查、边抢救、边护送至抢救室”的方法,判断患者病情、进行早期抢救并组织协调抢救工作,等和抢救室的医生和抢救班护士交接完毕后再返回分诊台为病人挂号、同时通知相关人员迅速到达急诊科,期间做好协助患者家属的工作[10]。

2.3急诊分诊新发展随着急诊学科的发展,国内少数医院把国外成熟的急诊分诊系统与国内现状相结合,逐步开发出适合各医院实际情况的急诊分诊系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设立了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导向型分诊,护士根据病情把患者分为危重、危急、一般急诊患者和复诊患者共4类,危重和危急患者直接进入绿色通道[11]。北京协和医院将急诊患者分为Ⅰ类---危急,直接进抢救室;Ⅱ类---危重,即刻监护生命体征,安排患者优先就诊;Ⅲ类---紧急,安排按急诊流水顺序优先就诊; Ⅳ类---不紧急,安排患者按急诊流水顺序就诊;Ⅴ类---非急诊,建议患者到门诊就诊,该流程实施1年后,在就诊患者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患者就诊满意度有所提高,纠纷有所减少,效果较为理想[12]。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中心自行研制出一种急诊分诊护理管理程序软件,对急诊患者进行评估、评分,确定患者的危重等级,危重患者优先就诊,结果显示效果良好[13]。

3 国内、外预检分诊的比较

3.1国际分诊系统的优点:(1),改善急诊患者流量。由于工作时间和门诊时间的冲突,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最近两年,国内急诊患者数量大幅增加。然而国外文献报道及国内急诊资料的统计分析表

明:在所有急诊患者中,大约只有20%的患者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急诊患者[14,15],如果采用5级国际预检系统,则―非急诊患者‖或病情越轻的患者等待就诊时间就越长,这一部分患者会主动流向门诊使得其数量越来越少,这样就可以改善急诊的患者流量,使急诊成为真正的―救命之地‖ [16],然而国内的分诊体系将危急患者除外的所有患者不加区分的在一起就诊,使本该得到紧急处理的患者无法获得应有的处理,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急诊资源,同时亦耽误了患者的治疗。(2),缩短患者等待时间。Partovi 等[17]通过研究发现,应用专业分诊系统进行预检和不用专业分诊系统的患者相比,平均医院停留时间(length of stay,LOS)可缩短82 s,一个好的分诊系统能有效提高急诊的工作效率,缩短LOS,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因会诊、检查而耽误的时间,避免在会诊、检查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而导致治疗延误的状况发生。(3),体现时间就是生命。一般急诊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一样,有的患者甚至在等待就诊过程中发生病情恶化,但由于没有对他们区分等级,也没有专门的护士对他们的病情进行再次评估,他们只能按挂号顺序就诊,而国际预检系统把相当于国内一般急诊的患者又细分为3个等级,给予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较高的等级,缩短了他们等待救治的时间,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18],真正体现出时间就是生命的含义,但国内现行的分诊制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无法体现出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或者等待过程中病情出现恶化的患者进行优先救治的原则。

3.2 国内分诊的优点国内的危急患者大致相当NTS中的(1)级和(2)级患者,对这部分患者的救治,国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通道‖ , 有效提高了危急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绿色通道‖实行―先抢救后挂号,先抢救后付费‖的制度,以安全、畅通、规范、高效为目标,做到快速反应、连续救治、全程无阻、优质高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