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合集下载

建筑排水系统

建筑排水系统

建筑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是指将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废水和雨水,通过一系列的管道、设备和设施,进行收集、运输、处理和排放的系统。

它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建筑物内外环境的干净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原理、分类、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一、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建筑排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排水设备:包括卫生间、厨房、洗衣房等地方的水槽、马桶、洗手盆等设备。

2. 排水管道:由PVC、铸铁管等材料制成的管道,用于将废水从排水设备运输到污水处理站或者排放到河流等场所。

3. 检查井:设置在管道之间的连接点,用于检查管道的状况、疏通管道和清理污物。

4. 污水处理设施:通常为污水处理站,用于对废水进行处理,除去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细菌等。

5. 排放设施:包括排放口和相关管道,将经过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指定地点,如河流或者下水道。

二、建筑排水系统的原理建筑排水系统的运行原理基于重力与水的流动。

废水的流动受到重力的影响,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排水管道的坡度是系统设计的关键,保证废水能够自然流向污水处理站或者排放口。

为了保证排水的顺畅,管道内部应保持光滑,并定期清理管道内的污物。

三、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按照排水的性质,建筑排水系统可以分为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

1. 污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和运输建筑内产生的废水,包括卫生间、厨房等地方的污水。

废水将流向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2. 雨水排水系统:用于收集和运输建筑物外部产生的雨水。

雨水流进排水管道后,可以通过雨水收集设备进行储存或者直接排放到河流等地。

四、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1. 设计:设计建筑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容纳人数、排水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管道布局和设备选择。

同时,要符合相关的国家建筑排水标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施工:建筑排水系统的施工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管道的敷设、连接、密封等工序。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有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确保排水系统与建筑物的结合紧密并且不影响正常使用。

《建筑给排水》第7章 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给排水》第7章 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

繁形成水塞,出现负压抽力,管内压力
增加较快。
Q
泄流量
Q QB 泄流量
掺K 气 比
雨水P
斗入 口处 压力
天h
沟 水 深
降t 雨 tB
历 时
tA QA
③ 饱和阶段: t=tB,充水率α=1 单相压力流
Q
Q-h:泄流量最大。
泄流量
Q-K: 掺气比为零,不掺气,管
内满流,天沟水深增加,泄水
Q
泄流量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斗
承雨斗 立管
檐沟
2、天沟外排水
天沟
山墙
50~100mm
溢流口
组成:
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 天沟长度40~50m,不超过 50m,天沟坡度i=0.003~0.006。
防止天沟末端积水太深
泄压管
适用条件:
长度<100m的多跨工业 厂房的大型屋面
消能池
检查井
雨水斗 检 查 井
屋面集水优先考虑天沟形式,雨水都置于天沟内;建筑屋 面内排水和长天沟外排水一般宜采用重力半有压流系统 (如87型);大型屋面的库房和公共建筑内排水,宜采用 虹吸式有压流系统,檐沟外排水宜采用重力无压流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流动的物理现象
目的:了解雨水内排水系统由于水气两相流动,管内压 力变化的影响规律,为雨水管系设计提供依据。
室外雨水管道。
最小管径DN为200mm 最大管径不超过600mm 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或陶土管 管道坡度按生产废水管道最小坡度计算(表5-5)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附属构筑物:检查井、检查口井和排气井(P201 图6.5)
按出户管在室内部分是否存在自由液面,可分为:

第四章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介绍

第四章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介绍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檐沟外排水系统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2)内排水系统分类 ①单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按每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单 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两类。单斗排水系统一般不设悬 吊管,在多斗排水系统中,悬吊管将几个雨水斗和排水 立管连接起来。单斗系统较多斗系统排水的安全性好, 所以应优先采用单斗雨水排水系统。 ②敞开式和密闭式雨水排水系统 按排除雨水的安全程度,内排水系统分为敞开式和 密闭式两种排水系统。前者利用重力排水,雨水经排出 管进入普通检查井。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3)内排水系统布置和安装
①雨水斗 雨水斗是一种专用装置,设在屋面雨水由天沟进入 雨水管道的入口处。雨水斗有整流格栅装置,格栅的进 水孔有效面积是雨水斗下连接管面积的2~2.5倍,能迅 速排除屋面雨水。格栅还具有整流作用,避免形成过大 的漩涡,稳定斗前水位,减少掺气,并拦隔树叶等杂物, 整流格栅可以拆卸以便清理格栅上的杂物。 目前国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79型雨水斗、平蓖 雨水斗等。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②连接管 连接管是连接雨水斗和悬吊管的一段竖向短管。连 接管一般与雨水斗同径,连接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物 承重结构(如桁架)上,管材可采用铸铁管或钢管。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中排水连接管应接至悬吊管上, 连接管宜采用斜三通与悬吊管相连。 变形缝两侧雨水斗的连接管,如合并接入一根立管 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柔性接头。 ③悬吊管 悬吊管是悬吊在屋架、楼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上的 雨水横管。悬吊管连接雨水斗和排水立管,其管径不小 于连接管管径,也不应大于300mm。塑料管的坡度不小于
④立管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分类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分类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分类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用于排放废水的重要设施,它能够有效地将废水从建筑物内部排出,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卫生环境健康。

根据不同的排水需求和建筑类型,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

一、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排放建筑物屋面和其他露天区域收集到的雨水。

它通常包括屋面排水系统、雨水管道系统和雨水收集设施。

屋面排水系统通过檐沟、排水管和雨水口将屋面上的雨水引导到雨水管道系统中,再通过雨水收集设施储存或排放。

二、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排放建筑物内部产生的生活污水,如厨房、浴室和洗手间等地的废水。

它通常包括下水道系统、污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

下水道系统通过地面或墙体上的下水道网收集废水,然后通过污水管道系统将废水引导到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三、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排放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工业废水,如工厂、实验室和车间等地的废水。

工业废水的排水系统通常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工艺和废水特性设计。

它通常包括工业废水收集设施、工业废水管道系统和废水处理设施。

四、地下排水系统地下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排放建筑物地下空间的积水和地下水。

地下排水系统通常包括地下水泵站、地下水收集管道和地下水排放设施。

它可以有效地排除地下空间的积水,保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和干燥。

五、消防排水系统消防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消防用水和灭火排水。

它通常包括消防水源供水系统、消防水管网络和消防水泵等设备。

消防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消防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供应和排水能力。

六、特殊排水系统除了以上常见的排水系统外,建筑物还可能需要特殊排水系统来满足特殊需求。

例如,游泳池排水系统、地下车库排水系统、地台排水系统等。

这些特殊排水系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排水效果。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分类可以根据排水需求、建筑类型和功能区域等因素来确定。

建筑排水系统

建筑排水系统

建筑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是指建筑物中用于排除雨水、废水以及其他污水的一系列设施和管道。

它起到了保护和维护建筑物结构的作用,同时也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设计原则以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建筑排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雨水排水系统:用于排除屋顶、地面和其他部位的雨水。

它包括屋顶排水系统、雨水管道、雨水口等。

2. 废水排水系统:用于排除建筑物内产生的废水。

它包括卫生间、厨房、洗衣房等区域的污水管道、下水道和排水口等设施。

3. 通风系统:用于排除排水系统中的气体。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排气管道、通风口和排气扇等。

二、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1. 合理布局:在设计建筑排水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内部结构合理布置排水设施。

确保排水系统能够顺利排除废水和雨水,减少堵塞和积水的可能性。

2. 正确选择材料:排水系统的材料应该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和耐压等特性。

常见的材料包括 PVC、铸铁和不锈钢等。

3. 合理坡度:排水管道的坡度应设置合适,以保证水能够自然流动到排水口。

一般来说,坡度应为每米0.5%-1%。

4. 选用合适的管道直径:不同区域的排水管道直径应根据废水流量进行选择,以确保排水畅通。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排水管道堵塞:排水管道堵塞是建筑排水系统常见的问题之一。

解决方法可以使用排水通、化学清洁剂或者专业的管道疏通设备进行清理。

2. 排水口积水:排水口积水会导致异味和污水倒流的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加装排水阀门或者定期清理排水口来解决。

3. 排水系统漏水:排水系统漏水会给建筑物结构造成损害。

解决方法可以检查排水管道连接处是否密封良好,如有发现漏水点应立即修复。

4. 通风系统问题:通风系统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气味和湿度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检查排气管道是否通畅,排气扇是否正常工作。

总结:建筑排水系统对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布局、正确选择材料以及解决常见问题,我们可以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从而维护建筑物的结构和环境的卫生。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1.普通外排水
普通外排水由檐沟和水落管(立管)组成。
一般居住建筑,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单跨工 业建筑,多采用此方式,屋面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 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地面。 水落管管道材料:
水落管一般用白铁皮管(镀锌铁皮管)或铸铁管。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
3.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 檐沟排水 天沟排水 无沟排水 4.按出户埋地横干管是否有自由水面分为: 敞开式排水系统 密闭式排水系统 5.按一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分为: 单斗系统 多斗系统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
立管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2.天沟外排水 天沟外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组成,一 般用于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特别是多跨度的厂房 屋面,多采用天沟外排水。 天沟: 屋面上在构造上形成的排水沟,接受屋面的雨雪 水,雨雪水沿着天沟流向建筑物的两端,然后经 墙外的立管排到地面或雨水道。
雨水斗 检 查 井 天沟 沉降缝
消能池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天沟的设计应保证排水通畅。 设计的主要内容: 天沟的断面尺寸,坡度等,根据水力计算来确定。 计算依据: 暴雨强度、建筑物的跨度(汇水面积)、屋面结构形式等。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第4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第4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第4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4-1屋面雨水排放方式
按雨水管道的位置分为:外排水系统和内排水系统。
在实际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建筑结构形式,
屋面面积大小,当地气候条件及生产生活的要求,经过技术
经济比较来选择排除方式。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外排水
系统或者两种排水系统综合考虑。
外 排 水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内排水系 统设计计 算包括 选择 布置雨水斗,布 置并计算确定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和埋 地管的管径。 为简 化 计 算 过 程,可将雨水斗和雨 水管道的最大允许泄流量换算成不同小时降雨厚 度h5情况下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F=N· Q / k1
F—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k1—渲泄能力系数,屋面坡度小于2.5%,按1计算。 Q— 最大允许泄流量 L/s N—取决于5min小时降雨厚度系数表7-5
2 3 1 2
1 v R I n
2 3
1 2
天沟的设计计算—计算确定天沟形式和断面尺寸
1)确定屋面分水线,计算每条天沟的汇水面积F 2)根据暴雨强度重现期计算5min暴雨强度q5; 3)利用(7—1)式计算雨水量Q; 4)初步确定天沟形式和断面尺寸; 5)计算天沟泄流量QT=ω· v; 6)比较Q与QT,若QT<Q,应增加天沟的宽或深, 重复第5和6步,直至QT≥Q; 7)根据雨水量Q,查表7—2确定立管管径。
检查口或带法兰盘的三通,位置宜靠近墙柱,以利检修。
• • 连接管与悬吊管,悬吊管与立管间宜采用450三通或900斜三通连接。 悬吊管采用铸铁管,用铁箍,吊卡固定在建筑物的桁架或梁上。 在管道可能受振动或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钢管,焊接 连接。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当然!要谈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那就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大家知道吗?雨水排水系统就像建筑的“排毒系统”,主要是为了把那些下雨天聚集的水分子“请出去”,避免水涝对我们的家园造成困扰。

真是个聪明的设计,对吧?1. 雨水收集1.1 雨水斗雨水斗可不是斗鸡斗鹅的斗哦,它是屋顶的“小水池”。

每当天上下雨,这些小斗就开始工作,努力把雨水收集起来,就像孩子们捉虫子一样兴奋。

嘿,想象一下,雨水在屋顶上聚集,最后通过雨水斗顺着管道滑下来,真是让人忍不住想给它们点赞!1.2 落水管接下来,咱们得聊聊落水管。

这家伙就像是雨水的“滑梯”,一旦雨水斗收集满了,它就开始“嗖”的一下把水引导下去。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滑滑梯一样,快得飞起。

不过,这个滑梯可不是那么简单,它得耐得住各种天气,不然可就要“泪流满面”了。

2. 雨水排放2.1 排水沟雨水经过落水管流到地面后,就来到了排水沟。

排水沟可真是个“大肚子”,它能容纳好多水,而且还得保证水能快速流走,避免变成“水塘”。

这就像在河边钓鱼,得确保水流不乱,不然鱼儿可就不愿意上钩了。

2.2 排水管道之后,雨水继续向下游走,进入排水管道。

这些管道就像是城市的血管,承载着雨水的流动。

想象一下,城市里每一根管道都在默默工作,像个无名英雄,随时准备把雨水送走。

这种感觉就像是早上吃了个丰盛的早餐,精神满满,随时迎接新的一天!3. 雨水回收3.1 雨水收集系统在现代建筑中,雨水收集系统也逐渐被引入。

这个系统就像是个聪明的储蓄罐,能把收集到的雨水储存起来,供以后用。

这不仅环保,还能节约水费,简直是一举两得。

就像打游戏一样,拿到了双倍积分,真是爽翻了!3.2 水处理设备不过,雨水可不能直接用,得经过水处理设备。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水洗个澡,确保它干干净净才能用。

这种设备有点像厨房里的滤水器,只有经过“美容”后,才能安心使用。

总之,建筑的雨水排水系统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各个部分缺一不可,合作无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屋面坡度大于2.5%时,k1取1.5~2.0。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总目录
7.4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2020/12/25 本章总目录
7.4.1 雨水量计算
4. 雨水量计算公式
Q k1 Fq5 10000
Q k1 Fh5 3600
Q ——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L/s; F —— 屋面设计汇水面积,m2; q5 —— 当地降雨历时5min时的暴雨强度,L/(s•104 m2); h5 —— 当地降雨历时5min时的小时降雨厚度,mm/h; k1 —— 设计重现期为一年时的屋面渲泄能力系数。
力值。
P1
QLj
Qy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总目录
7.3 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2020象/12/25 本章总目录
7.3.1 单斗雨水系统
泄流量Qy与各个参 数之间的关系—2
h — 天沟水深 hL1 — 临界水深 T — 流量递增时间
kh A
hL1
t tB
B Qy
tA
QLj
Qy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 立管、排出管等部分组成。
雨水斗 雨水斗是整个雨水管道系统的进水口,主要作
用是最大限度的排泄雨、雪水;对进水具有整流、
导流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减少系统的掺气;同时
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 目前国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79型、87型雨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总目录
7.4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2020/12/25 本章总目录
7.4.1 雨水量计算
1. 设计暴雨强度q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中应有重现期p 和屋面集水 时间t两个参数。设计重现期应根据生产工艺及建 筑物的性质确定,一般采用一年,工业建筑可参考 下页表各种数据确定。
7.4.1 雨水量计算
立管 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连接。
排出管 将立管的水输送到地下管道中,雨水排出管设
计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埋地横管 密闭系统一般采用悬吊管架空排至室外的,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埋地横管;敞开系统,室内设有检查井,检查井 之间的管为埋地敷设。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2020/12/25
v —— 天沟水流速度;
v
1
21
R3I 2
n
R —— 水力半径;
I —— 天沟坡度;
n —— 天沟粗糙系数与天沟材料及施工情况有关;
(见下页表格数据)
7.4.3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
各种抹面天沟 n 值
天沟壁面材料 水泥砂浆光滑抹面 普通水泥砂浆抹面 无抹面 喷浆护面 不整齐表面 豆砂沥青玛地脂表面
工业建筑雨水设计重现期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工业企业特征 1 生产工业因素 生产和机械设备不会因水受损害 生产可能因水受损害,但机械设备不会因水受损害 生产不会因水受影响,但机械设备可能因水受损害 生产和机械均可能因水受损害
2 土建因素 房屋最低层地板标高低于室外地面标高 天窗玻璃位于天沟之上低于10cm 屋顶各方面被房屋高出部分包围,妨碍雨水流动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总目录
7.4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2020/12/25 本章总目录
7.4.2 普通外排水设计计算
根据屋面坡度和建筑无立面要求等情况,按经 验布置立管,划分并计算每根立管的汇水面积,计 算每根立管需排泄的雨水量Q 。查下表使设计雨水 量不大于表中最大设计泄流量,确定雨水立管管径。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检查井 雨水常常把屋顶的一些杂物冲进管道,为便于
清通,室内雨水埋地管之间要设置检查井。设计时 应注意,为防止检查井冒水,检查井深度不得小于 0.7m。检查井内接管应采用管顶平接,而且平面上 水流转角不得小于135º。
具体方式见下页示意图所示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雨水内排水系统 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
部的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屋面曲折(壳
形、锯齿形)、屋面有天窗等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 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大屋顶建 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 多采用内排水。
流量Qy与天沟水深h、掺气量比K、雨水入口处压力 值P1、流量递增时间t等诸参数的关系见下页图。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总目录
7.3 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2020/象12/25 本章总目录
7.3.1 单斗雨水系统
泄流量Qy与各个参
k
数之间的关系—1
k — 渗气量比。
Qy
P1 — 雨水入口处压
7.3.1 单斗雨水系统
重力流状态:天沟水深比较小时,雨水进入雨水斗 时呈自由堰流状态,悬吊管内空气贯 通,为不满流的重力流状态。
气水混合两相流:天沟水位增加,泄流量增大,悬 吊管内压力会出现壅水状态的气 水两相流。如立管中形成水塞, 则会产生抽吸作用,利于雨水的 排泄。
压力流状态:满流时为压力流。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2020/12/25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2020/12/25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进水格栅
虹吸式雨水斗
整流罩
下沉式雨水斗 排出管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2020/12/25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内排水系统工程图
CAD 设计图 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查看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2020/12/25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7.2.2 内排水系统分类
根据立管连接雨 水斗的个数分为
单斗、多斗雨
根据系统是否与 大气相通分为
密闭系统
水排水系统
敞开系统
按雨水管中水流的 设计流态可分为
内排水 系统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2020/12/25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 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
内排水 系统
屋面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1 雨水外排水系统
2020/12/25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 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按照屋面有无天沟可以分为 以下两种:
内排水 系统
檐沟外排水
屋面 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天沟 外排水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1 雨水外排水系统
7.1.1 檐沟外排水
檐沟外排水
雨水斗
一般用于居住建筑, 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 筑和单跨工业建筑,屋面 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 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 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 地面。
承雨斗 立管
总目录
7.3 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2020/象12/25 本章总目录
7.3.1 单斗雨水系统
悬吊管系统水气流状态 悬吊管的泄流能力远小于立管,随着天沟水深
的变化,悬吊管内出现不同的压力状态:
重力流状态
气水混合 两相流
压力流状态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总目录
7.3 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202象0/12/25 本章总目录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2020/12/25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本章概述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及时排除降落在建筑物屋面 的雨水、雪水,避免形成屋顶积水对屋顶造成威胁, 或造成雨水溢流、屋顶漏水等水患事故,以保证人 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本章将对建筑物各种形式的雨水排水系统进行 系统介绍。
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 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
密闭系统: 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
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密闭 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
一般为安全可靠,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2020/12/25
总目录
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 重力无压流雨水系统
压力流雨水系统
(虹吸式雨水系统)
屋面 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2020/12/25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7.2.2 内排水系统分类
↓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只连接单个雨水斗的系统。
↓↓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一般不得多于4个)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连接管 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
悬吊管 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见雨水内排
水系统图,对于一些重要的厂房,不允许室内检查 井冒水,不能设置埋地横管时,必须设置悬吊管。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2020/12/25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水斗、平蓖雨水斗、虹吸式雨水斗等.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2020/12/25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