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目录格式
参考文献目录格式

参考文献目录编排格式论文后的参考文献用“Works Cited”一词,目录的编排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序。
参考文献目录的具体书写格式如下。
1. 专业期刊杂志中的文章首先是作者的姓氏,其后是作者名字的缩写,接下来依次是出版时间,文章的名称(除首写字母大写外,其它单词一律小写),期刊的名称(用斜体标出),卷目号,如果还有期号,用圆括弧加数字标出,页码起止范围。
如果作者有俩人,第二作者用姓氏加名字缩写排在第一作者之后,两个作者名之间用“&” 连接; 如还有第三作者或第四作者,按同样方法加上, 只在最后一个作者前加上“&”。
如超过六位作者,则只需给出第一作者,其后加上“et al.” 即可。
例:Bornstein, M. H. 1975. The influence of visual perception on culture. American Anthologist, 77 (4): 774-798 Nathans, J., Thomas, D., & Hogness, D. S. 1986. Molecular genetics of human color vision: The Genes encoding blue, green, and red pigments. Science, 232, 193-302.2. 报纸上的文章其书写格式与期刊杂志文章基本相同,但出版时间要包括月、日,没有卷目号和期号,另外页码标记还要加上小写英文字母“p” 。
例:Morain, D. 1993. June 7. Poor counties hit harder by budget cuts. The Los Angles Times, p. A1.3. 学术专著学术专著条目的格式与期刊文章的格式基本相同,但紧接在书名(斜体标出)后面是出版商所在地,最后是出版社的名称。
如有版数,则在书名后用圆括弧标出。
参考文献种类及格式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参考

外文书籍
Democracy: An American Novel [M]. New York: Holt, 1880.(该 书未注明作者,按书名首词字母顺序列入文献目录)
AERA.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Z]. Washington: AERA, 1999. ( 该 书 作 者 为 一 机 构 , 即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该机构亦是出 版商。)
例:Chen Guohua. Conditional Sentence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A study in grammaticalization [D]. Ph D disser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6.
9
外文论文
➢ 网上论文及相关资源顺序注明:{作者.论文篇名.网址. 论 文发表年份.} 如:
例:Lakoff, G. Framing a democratic agenda. http://www. alternet. org/story/1688/. 2003.
10
外文书籍
➢ 一般著作顺序注明:{作者.书名[文献类别].出版地:出版 商, 出版年份.} 如:
例:Brown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5
外文论文
➢ 期刊论文顺序注明:{作者.论文篇名[文献类别].刊名.发 表年份(卷号 /期号):起始页码.} 如: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及举例(简单明了)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格式范例一: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二: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四: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4]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 五: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六:电子文献[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如:[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1.[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最新7篇】

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最新7篇】专著篇一[序号] 著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
图书馆史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专利文献篇二[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R]。
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7]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国际、国家标准篇三[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避免文献的二次引用篇四属于“参考参考文献”吧。
即,看到某文章引用了另一文章,在自己撰写时没有阅读后者而直接将后者引进的情况。
由于没有看过后者,进行“参考参考”之时,很可能会由于前人自身引用时理解有误而导致错上加错或者引用不确切,所以科研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参考参考文献,最好能够找到前人引用的文献,再行阅读。
..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篇五[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D]。
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例如:[6]张和生。
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引用、参考文献标准书写格式讲解篇六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期刊作者。
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
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
题名〔C〕.编者。
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作者。
题名〔D〕.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5.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
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
题名〔N〕.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8.报告作者。
题名〔R〕.保存地点。
年份9.电子文献作者。
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 K]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 -18.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 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 7,38(3):358-361.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这是文献著录的一个术语,在分析著录中用到.分析著录是指将文献中一部分材料分析出来,单独作为一个著录单位所进行的著录.例如:某图书馆由于借阅<阿Q正传>的人很多,而馆藏的该书单行本很少,为了减少图书采购开支和提高图书利用率,将<鲁迅全集>中的<阿Q正传>析出做一个分析款目,提示大家可以在<鲁迅全集>中找到<阿Q正传>.这样,<鲁迅全集>中的<阿Q正传>就是一篇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pub/wml.html,1998-08-16/1998-10-01.[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范文

【一】: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来源赵现勇的日志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15-1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6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二】: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Rules for content, form and structure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ISO 690: 1987, Documentation—Bibliographic reference—Content, formand structure; ISO 690-21997, Informationand documentation—Bibliographic references—Part 2Electronic documents of parts thereof, NEQ)目次前言Ⅲ 1 范围 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21 专著 2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33 连续出版物 44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45 专利文献 56 电子文献 5 5 著录信息源 6 6 著录用文字 67 著录用符号 68 著录细则71 主要责任者或其他责任者 72 题名 73 版本 84 出版项 85 页码 96 析出文献 9 9 参考文献表 91 顺序编码制 92 著者-出版年制 10 10 参考文献标注法 10 10.1 顺序编码制 10 10.2 著者-出版年制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格式示例 12A.1 普通图书 12A.2 论文集、会议录 12A.3 科技报告 12A.4 学位论文 12A.5 专利文献 13A.6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13A.7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13A.8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14A.9 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 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 15B.1 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15B.2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 15前言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一项专门供著者和编辑编撰文后参考文献使用的国家标准,非等效采用ISO 690 《文献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内容、形式与结构》和ISO 690-2《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第2部分电子文献部分》两项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参考

例:Brown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外文论文
期刊论文顺序注明:{作者.论文篇名[文献类别].刊名.发 表年份(卷号 /期号):起始页码.} 如:
例:Dornbusch, S. M., J. M. Carlsmith, S. J. Bushwall, P. L. Ritter, H. Leiderman & A. H. Hastorf. Single parents, extended households, and the control of adolescents[J]. Child Development. 1999 (56): 326-341.
汉语论文
学位论文顺序注明:{作者.论文篇名[文献类别].学位授予 学校住所地:学位授予学校名称, 论文答辩年份. } 如:
花爱萍.中国英语学习者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理解与产出[MA].洛 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
汉语论文
网上论文顺序注明:{作者.论文篇名.网址. 论文发表年份.} 如:
王岳川.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 /new/display/print/58592.htm. 2004.
陈国华.对译语料与双语词典的研编[A].王克非(主编).双语对应语
料库研制与应用[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232236.
汉语论文
尚未出版之会议论文顺序注明:{作者.论文篇名[文献类
别].会议召开地:会议名称,会议召开年份.} 如:
宋志平.翻译测试的思考与实践[P].北京:全国翻译教学研讨会, 19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目录编排格式
论文后的参考文献用“Works Cited”一词,目录的编排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序。
参考文献目录的具体书写格式如下。
1. 专业期刊杂志中的文章
首先是作者的姓氏,其后是作者名字的缩写,接下来依次是出版时间,文章的名称(除首写字母大写外,其它单词一律小写),期刊的名称(用斜体标出),卷目号,如果还有期号,用圆括弧加数字标出,页码起止范围。
如果作者有俩人,第二作者用姓氏加名字缩写排在第一作者之后,两个作者名之间用“&” 连接; 如还有第三作者或第四作者,按同样方法加上, 只在最后一个作者前加上“&”。
如超过六位作者,则只需给出第一作者,其后加上“et al.” 即可。
例:
Bornstein, M. H. 1975. The influence of visual perception on culture. American Anthologist, 77 (4): 774-798 Nathans, J., Thomas, D., & Hogness, D. S. 1986. Molecular genetics of human color vision: The Genes encoding blue, green, and red pigments. Science, 232, 193-302.
2. 报纸上的文章
其书写格式与期刊杂志文章基本相同,但出版时间要包括月、日,没有卷目号和期号,另外页码标记还要加上小写英文字母“p” 。
例:
Morain, D. 1993. June 7. Poor counties hit harder by budget cuts. The Los Angles Times, p. A1.
3. 学术专著
学术专著条目的格式与期刊文章的格式基本相同,但紧接在书名(斜体标出)后面是出版商所在地,最后是出版社的名称。
如有版数,则在书名后用圆括弧标出。
如果专著是多卷本, 或是参考文献范围仅限于某些章节, 要在书名后用圆括弧加以说明。
例:
Brown, H. D. 199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Laser-Freeman, D., & Long, M. H. 1993 (6th ed).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London: Longman
Chen J. 1981.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1).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4. 编著
如果参考文献是编著,其编排格式与专著的并排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要在作者名字后,出版时间前用圆括弧加说明其身份是编者. 一个编者用用“Ed”,俩人以上“Eds”。
例:
Rinpley, W. W. (Ed.). 1987. The black abolitionist papers (Vol.).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5. 译著
译著的编排格式与专著编排相似,原著者的名字放在作者名字的地方。
不同之处在于在书名的后面加圆括弧,括弧内首先是译者名字的缩写,然后是姓,其后是“Trans.”以表明是译者,无单复数区别。
如果知道原著发表的时间,在出版社后用圆括弧标出。
例:
Derrida, J. (1976) Of grammatology.(G. Spikvak. Tran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7)
6. 出自论文集的文章
如果参考文献是出自论文集中的一篇文章,其编排格式按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顺序是:文章作者的姓氏,名字的缩写,论文集出版的时间,文章的题目;第二部分是论文集编者的名字缩写,姓氏的全
拼,圆括弧标明编者(Ed.),论文集名(用斜体标出),文章在论文集中的页码(加圆括弧),出版商所在地,出版社名称。
两部分用“In”连接。
例:
Palmberg, R. 1985. How much English vocabulary do Swedish-speaking primary pupils how before starting to learn English at school. In H. Ringbom (E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bilingualism (pp. 89-97) Abo: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Abo Academi Foundation.
7. 未公开出版,仅在有限范围内流通的资料
如果参考文献是未公开出版,仅在有限范围内流通的资料,其编排格式与专著的编排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无出版社的名称,取代出版商所在地位置的是能够获取或能阅读到该资料的地点。
最后要注明是什么性质的资料。
例:
Yang, Y. 1998.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color codability of Chinese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With a particular reference t normal university English learners. Peking University.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8. 电子出版物
如果参考文献出自电子出版物,条目的格式应包括文献所涉及的作者(按姓氏加名字缩写排序),出版时间,参考文献内容具体涉及到那一部分的名称,紧接其后是用方括弧注明出版物类别,最后是整个电子刊物的名称。
例:
Wingther, O. O. 2000.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D-Rom]. Britannica.
9. 如果参考文献包括计算机软件,文献条目的格式包括以下内容:作者或生产商的名字,圆括弧注明是
作者还是生产商,软件开发出的时间,软件的名称,紧接着是方括弧注明是计算机软件,最后是开发商所在地。
例:
Knowledge Revolution (Producer). 1992. Interactive physics II [computer software]. San Francisco.
A. 因特网在线资料
如果参考文献是通过因特网获取, 文献条目的格式包括以下内容:作者,时间,文章题目,期刊或报纸名称(用斜体标出),网址。
例:
Brown, D. 2002, Nov 27. Women make up half of HIV cases.” Washington Post,
/
10. 中文参考文献目录
如果参考文献中包括中文资料,所有的中文参考文献目录都在外文参考文献目录之后单独列出。
目录按作者的姓氏的拼音顺序排序。
各条目格式具体如下:
A. 若参考文献是期刊文章,条目的顺序是作者姓名,出版时间,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出版社名称,
期号。
例:
滕春红,1993,英语语法与写作—对美国堪萨斯大学中国留学生英文水平的调查,《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B. 若参考文献是专著,条目顺序是作者姓名,出版时间,书名目,期刊名称,出版社名称。
例:
申小龙,1992,《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
C. 若参考文献是出自论文集的文章,条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顺序是作者姓名,出版时间,文章
题目;第二部分是论文集编者的姓名,其后是圆括弧加“编”注明编者身份,然后是论文集期刊名称,文章在论文集中的页码范围,作后是出版社名称,两部分用“收在”。
例:
何自然,1999,语言学的语用学,收在姜治文(主编)《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72—92页,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