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D-550WT间冷式家用冰箱制冷系统设计
冰箱的内部结构是怎么设计的?

冰箱的内部结构是怎么设计的?冰箱是维护食物安全和保鲜的重要工具,它拥有复杂的内部结构,是生活用品中的又一闪亮宝藏。
那么,冰箱的内部结构是怎么设计的呢?一、结构基本原理1. 冰箱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制冷系统、冷凝系统和循环风系统等三个部分。
2. 结构原理的基本运行原理:通过制冷剂的循环,使制冷剂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状态,吸热使冷凝器(把热能转换成冷能)外侧放出热量,冷凝器内侧冷热量通过冷凝管,及时排出空气,去除制冷房间的温度,最后冷却空气经风洞进入食物保鲜房,实现冷空气制冷。
二、电压与电流1. 冰箱的内部电路是一组直流电路,一般只需要110V-220V的电压,电流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
2. 电压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电压和电流大小主要受冰箱容积,制冷系统配置和室内温度等影响。
三、电路组件1. 电路组件主要包括压缩机、制冷管、冷凝器、循环风机等,以及漏电保护器、电容器和继电器等电气元件。
2. 压缩机通过压缩制冷剂,将热能转换成冷冻能,经冷凝器冷凝成冷却剂,再返回到压缩机,部分制冷剂经循环风机拖动,将冷却风吹入冷藏室。
四、附件1. 冰箱在安装过程中,由于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还需要安装以下附件:(1)控制系统:有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两个类型。
(2)消毒系统:有紫外线消毒和多元酸性消毒两类。
(3)风机系统:有大风机和小风机两类。
(4)防冻保护:根据冰箱安装环境采用不同的防冻方案,较冬季较严密的防冻保护措施。
以上就是冰箱的内部结构是怎么设计的的综述,冰箱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冰箱的性能,完美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冰箱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理想良品。
因此,我们在选购冰箱时应当全面评估冰箱的性能,以保证用户得到最佳的冰箱产品体验。
BCD-550WT间冷式家用冰箱制冷系统设计

题目:直冷式冰箱课程设计****:***学号:*********学院: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班级:A12建环****:**目录1 电冰箱的总体布置 (3)2 电冰箱的热负荷计算 (4)Q (4)2.1冷冻室热负荷FQ (5)2.2冷藏室热负荷R2.3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 (6)3制冷循环热力计算 (7)3.1 制冷系统的压焓图 (7)3.2制冷系统的额定工况 (7)3.3热物性参数列表 (8)3.4.循环各性能指标计算 (8)4 冷凝器设计计算 (9)5 蒸发器设计计算 (14)6压缩机热力计算及选型 (21)7毛细管的计算及选型 (23)8参考文献 (24)1 电冰箱的总体布置设计条件:○1使用环境条件:冰箱周围环境温度a t=32℃,相对湿度ϕ=75±5%。
○2箱内温度:冷冻室不高于-18℃,冷藏室平均温度m t=5℃。
○3箱内有效容积:总容积为550L,其中冷冻室为185L,冷藏室为365L。
○4箱体结构:外形尺寸为736mm×890mm×1770mm(宽×深×高)。
绝热层用聚氨酯发泡,其厚度根据理论计算和冰箱厂的实践经验选取,其值如表1所示,箱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箱面顶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门体底面冷冻室52 62 65 72 62 52冷藏室42 65 42 52 62 42图1 箱体结构图2 电冰箱的热负荷计算2.1冷冻室热负荷F Q1)冷冻室箱体漏热量F Q 1 因为通过箱体结构形成热桥的漏热量c Q 不用计算,所以冷冻室箱体漏热量只包括箱体隔热层漏热量a Q 和通过箱门与门封条漏热量b Q 两部分。
冷藏室箱体漏热量R Q 1的计算也如此。
○1箱体隔热层漏热量aQ 箱体隔热层漏热量按式)(21t t KA Q a -=计算,式中计算时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传热系数1α取11.3W/(K m •2),箱内壁表面对空气的表面传热系数2α取1.16W/(K m •2),隔热层材料的热导率λ取0.03W/(K m •)。
3 电冰箱系统设计

3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冰箱制冷系统的设计基本思路和顺序是:先根据要求确定箱体尺寸,然后根据箱体尺寸确定热负荷,根据热负荷和其他发热元件可以确定冰箱的基本能耗,并依次确定压缩机,同时可以确定蒸发器和冷凝器两大主要传热设备,最后才是确定节流元件和制冷剂充注量。
当然,计算设计不可能是很准确的,最后还需要通过试验和不断的调试来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
3.1 保温层设计3.1.1 保温层设计方法冰箱保温层厚度是设计的重点,关键是产品的成本与性能,而保温层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①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能耗要求;②产品的不同风格和设计特点;③市场对发泡料的限制条件;④产品成本的综合对比选择;⑤产品的市场要求:全球性、区域性、特殊客户;⑥产品的未来发展考虑。
冰箱保温层厚度是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总会与不同部门发生冲突,当然要求的厚度越薄越好,这样成本低,容积大,但由于技术的能力有限制的,在能耗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厚度也不是可以薄到想要的程度,因此在厚度的设计方面存在选择是否合理的问题。
目前冰箱箱体都采用硬质聚氨脂整体发泡作绝热层,其绝热性能好,适于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发泡后的箱体内外壳被粘接成刚性整体,结构坚固,内外壳厚度可以适当降低,无须对箱体做防潮处理,年久也不会吸湿而使热导率增大。
电冰箱绝大多数为立式结构。
箱体结构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5 0年代以前主要是厚壁箱体(厚度为60~65mm);60年代是薄壁箱体(厚度30~3 5mm);70年代是薄壁双温双门;80年代以后世界上趋于采用中等壁厚箱体(厚度为40~45mm),并以箱背式冷凝器的三门三温或双门双温自然对流冷却(即直冷式)冰箱为主。
随着良好隔热性能的隔热材料的应用,箱体壁厚的减薄,箱体重量进一步减轻并增大了冰箱的内容积。
立式冰箱箱体,首先根据内容积确定宽深比例,一般选为正方形或矩形,其比例不超过1:1.3,双侧门柜式箱体的宽深比为1:0.65左右。
总体高度以放置稳定和箱内储放食品方便为原则。
BCD-550WT间冷式家用冰箱制冷系统设计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4)KEY WORDS (4)前言 (5)1. 方案论证 (6)1.1 流程选择 (6)1.2 冷凝器选择 (6)1.3 蒸发器选择 (7)1.4 制冷剂选择 (7)1.5 节流装置选择 (7)1.6 压缩机选择 (7)2.过程论述 (8)2.1电冰箱布置与热负荷计算 (8)2.1.1电冰箱布置 (8)2.1.2电冰箱热负荷的计算 (10)2.1.3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 (12)2.2制冷循环热力计算 (13)2.2.1制冷系统的压焓图 (13)2.2.2制冷系统的额定工况 (13)2.2.3热物性参数列表 (14)2.2.4循环各性能指标计算 (14)2.3冷凝器设计计算 (15)2.4蒸发器设计计算 (20)2.5压缩机热力计算及选型 (27)2.6毛细管的计算及选型 (29)2.7结果分析 (30)3. 结论 (30)参考文献 (30)附录 (32)附录一冰箱系统布置图 (32)附录二冷凝器装配图 (32)附录三计算程序 (33)致谢 (34)BCD-550WT间冷式家用冰箱制冷系统设计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冰箱已经成为家用冷冻冷藏的必备设备,同时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冰箱行业发展的主流。
本论文详细的说明了如何设计一台550L的间冷冰箱的步骤和相关的计算方法。
例如绝热层厚度的选择、冰箱外壁面的防露校核、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压缩机的选型、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力计算及毛细管长度的计算。
另外本文还对未来电冰箱的发展趋势、技能技术也作了一定介绍,指出家用电冰箱应该向着节能化、环保化、智能化及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间冷式;家用冰箱;节能环保BCD-550WT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refrigerationsystem designAbstract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household refrigerator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househol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refrigerator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illustrates in detail how to design a 550Lbetween any case steps and related calculation method. Such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insulation blanket, outer wall of the fridge dew checking,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the cooling system, the choice of the compressor,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apillary length.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refrigerator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skills, technology is also introduced some, points out that the household refrigerator should be towards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elligent and multi-functional direction development.Key Words:Indirect cooling;Household refrigerator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前言世界上首台家用的制冷设备在1910年左右出现,1913年拉森制造了一台人工操作的家用冰箱,1918年美国拉尔维拉特公司首次成功地试制出商业和家用自动冰箱,到1920年为止约售出200台,1926年美国奇艺公司经过11年的试验,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密封式制冷系统的电冰箱,1927年第一台家用吸收式冰箱问世。
冰箱制冷系统

冰箱制冷系统冰箱制冷系统冰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之一,其核心部件就是制冷系统。
冰箱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它们相互协作,通过循环作用,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外部环境,实现冷藏和冷冻的目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冰箱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冰箱制冷系统采用了制冷循环过程,通过改变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来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循环的基本过程是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制冷循环的第一步是压缩,制冷剂从蒸发器进入压缩机中,由于压缩机的工作,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都会上升。
随后,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此时外界的空气通过冷凝器,使制冷剂的温度下降并散发热量。
此时的制冷剂为高温高压气体。
接下来,在膨胀阀的作用下,制冷剂经过膨胀过程,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
这时的制冷剂为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内,制冷剂吸取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其降温。
同时,制冷剂蒸发为低温低压蒸汽。
这一过程中,制冷剂从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因此室内空气的温度得到了降低。
以上就是冰箱制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但要保证冰箱的制冷效果,制冷系统的设计和选用的制冷剂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制冷系统的设计中,压缩机是核心设备。
压缩机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压力将制冷剂推送到冷凝器中,并保持一定的循环速度。
压缩机的选择要考虑制冷剂的种类、制冷量、工作温度等因素。
一般常用的压缩机有往复式压缩机、转子式压缩机等。
此外,冷凝器也是冰箱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制冷剂中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
冷凝器的工作效率与散热面积和制冷剂之间的传热效果密切相关。
我们常见的冷凝器有空气冷凝器和水冷凝器两种。
膨胀阀的作用是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起到降温的作用。
膨胀阀的选择要根据制冷系统的需求确定,一般常用的有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
最后,蒸发器是制冷过程中吸取热量的关键部件。
蒸发器的设计要求能够与室内空气充分接触,以保证室内空气的降温效果。
毕业设计-电冰箱的制冷控制系统

前言众所周知,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
而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冰箱大多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温控,其控制精度差,功能单一,控制方式简单难以满足冰箱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多功能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单片机性能好,控制功能强,工作可靠,成本低等优点,现在已经在家电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面临国内电冰箱发展的现状,在技术上还与其他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电冰箱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其适应当代个性时尚、节能环保、智能高端、精确温控的发展方式,使人们体验闻所未闻的个性化感受,快捷与原汁原味不再是梦想。
新一代产品在控制上还增加了人工智能,使家电性能更优异,使用更方便可靠。
本次设计基于大量的市场调查和理论研究。
首先,我对传统电冰箱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
调查了10多个品牌的电冰箱的控制系统,研究了他们制冷的优缺点,吸收了一些比较好的设计思想。
其后,我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其中最多的是国内外最新发表的关于制冷方面的论文,丰富了我们的理论依据。
然后,根据我拥有的材料用单片机实现电冰箱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最后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其软件设计。
第1章电冰箱系统概述1.1 单片机概述自从1971年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微型计算机正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高速度、高性能、大容量的高档微型计算机及其系列化,向大、中型计算机挑战;另一个是稳定可靠、小而廉、能适应各种领域需要的单片机。
单片机是指把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 接口电路等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虽然单片机只是一个芯片,但从组成和功能上看,它已经具有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块单片机就是一台微型计算机。
自从1975年美国德可萨斯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个4位单片机TMS-1000型以来,单片机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微型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独特分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智能化、家用电子产品等各个控制领域。
卡萨帝冰箱 BCD-550WGCFDM4S5U1说明书

冰箱使用说明书型号BCD-550WGCFDM4S5U1• 本说明书为通用手册• 本公司保留说明书解释权• 产品外观请以实物为准• 阅后请与发票一并妥善保存• 如遇产品技术或软件升级,恕不另行通知• 本产品只适合在中国大陆销售和使用1. 产品介绍1 1.1. 产品部件1 1.1.1. 部件介绍1 1.1.2. 装箱单1 1.2. 技术规格1 1.2.1. 技术数据11.2.2. 产品尺寸及安装要求22. 使用说明8 2.1. 安全注意事项8 2.1.1. 符号含义8 2.1.2. 电气8 2.1.3. 使用8 2.1.4. 维护8 2.2. 冰箱安装9 2.2.1. 安装步骤9 2.2.2. 首次使用步骤9 2.3. 冰箱操作10 2.3.1. 显示屏10 2.3.2. 通电断电11 2.3.3. 特色功能11 2.3.4. 温度调节12 2.3.5. 互联功能13 2.4. 食品贮存注意事项13 2.4.1. 贮存建议区间13 2.4.2. 冷藏室的使用14 2.4.3. 冷冻室的使用14 2.4.4. 婴爱空间的使用15 2.4.5. 节能使用注意事项15 2.5. 清洁保养15 2.5.1. 冰箱清洁15 2.5.2. 部件清洁162.5.3. 搬运/停用203. 售后服务23 3.1. 疑难解答23 3.1.1. 结露23 3.1.1.1. 冰箱外部的水珠?23 3.1.1.2. 冰箱内部的水珠?23 3.1.1.3. 抽屉前盖凝霜?233.1.2. 制冷23 3.1.2.1. 冰箱不工作23 3.1.2.2. 冰箱的制冷效果差?23 3.1.2.3. 冰箱的冷藏室、抽屉的食品冻住了?24 3.1.2.4. 冰箱压缩机的工作时间?24 3.1.3. 开关门24 3.1.3.1. 开关门力大24 3.1.4. 异声24 3.1.4.1. 冰箱启动时发出较大的声音?24 3.1.4.2. 工作的声音经常提高24 3.1.4.3. 冰箱在开停机时发出“嗒嗒”声?24 3.1.4.4. 冰箱有水流声和水煮沸声24 3.1.4.5. 冰箱在工作时发出“啪啪”声?25 3.1.4.6. 冰箱在工作时有轻微吹风声?25 3.1.4.7. 冰箱在工作时有“咝咝”声或“嗤嗤”声?25 3.1.4.8. 冰箱在工作时噪音大?25 3.1.5. 异味25 3.1.5.1. 冰箱内有异味25 3.2. 有害物质25 3.3. 保修说明261. 产品介绍1.1. 产品部件1.1.1. 部件介绍1.1.2. 装箱单本产品因不断研究改进,保留冰箱各部件的变更权利,恕不另行通知,敬请谅解。
3电冰箱系统设计

3电冰箱系统设计电冰箱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其设计需要考虑到制冷功能、储藏空间、能源效率以及用户友好性等因素。
下面是一个关于电冰箱系统设计的范文,共计1200字。
一、设计目标在设计电冰箱系统时,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一个高效、节能、安全并且用户友好的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优化制冷系统和增加储藏空间等方式,提高电冰箱的性能,并减少能源消耗。
二、制冷系统设计1.制冷剂选择:我们选择了环保型制冷剂,如R-600a或R-134a,以减少对大气层的污染。
2.制冷循环:我们采用了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
制冷循环由压缩机、换热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换热器和膨胀阀,在蒸发器中蒸发,从而带走室内的热量。
3.优化换热器设计:为了提高制冷效率,我们采用了高效的换热器设计。
换热器通过增大换热面积和优化换热器内部管路设计,提高了热量传递效率。
4.温度控制系统:为了保持恒定的温度,我们采用了电子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室内温度,并自动调节制冷器的运行时间和速度。
三、储藏空间设计1.多功能储藏空间:电冰箱内部被划分为多个储藏空间,包括主室、冷冻室和可调节的储藏室。
主室用于存放食物和饮料,冷冻室用于冷冻食物,可调节的储藏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智能储藏空间管理:我们的电冰箱配备了智能储藏空间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食物的类型和储存需求,自动调节储藏室的温度和湿度,以延长食物的保鲜期。
3.储藏空间优化: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储藏空间的利用率,我们在设计中考虑到了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食物容器,增加了可折叠和可调节的储物架以及门上的储物盒等功能。
四、能源效率设计1.高效制冷器:我们的电冰箱采用了高效的制冷器设计,以提高制冷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省电模式:我们的电冰箱配备了省电模式按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省电模式。
省电模式可以减少制冷器的功率,以降低能源消耗。
五、用户友好性设计1.信息显示屏:我们的电冰箱配备了信息显示屏,可以显示温度、湿度、制冷器运行状态等信息,方便用户了解和控制电冰箱的工作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直冷式冰箱课程设计****:***学号:*********学院: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班级:A12建环****:**目录1 电冰箱的总体布置 (3)2 电冰箱的热负荷计算 (4)Q (4)2.1冷冻室热负荷FQ (5)2.2冷藏室热负荷R2.3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 (6)3制冷循环热力计算 (7)3.1 制冷系统的压焓图 (7)3.2制冷系统的额定工况 (7)3.3热物性参数列表 (8)3.4.循环各性能指标计算 (8)4 冷凝器设计计算 (9)5 蒸发器设计计算 (14)6压缩机热力计算及选型 (21)7毛细管的计算及选型 (23)8参考文献 (24)1 电冰箱的总体布置设计条件:○1使用环境条件:冰箱周围环境温度a t=32℃,相对湿度ϕ=75±5%。
○2箱内温度:冷冻室不高于-18℃,冷藏室平均温度m t=5℃。
○3箱内有效容积:总容积为550L,其中冷冻室为185L,冷藏室为365L。
○4箱体结构:外形尺寸为736mm×890mm×1770mm(宽×深×高)。
绝热层用聚氨酯发泡,其厚度根据理论计算和冰箱厂的实践经验选取,其值如表1所示,箱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箱面顶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门体底面冷冻室52 62 65 72 62 52冷藏室42 65 42 52 62 42图1 箱体结构图2 电冰箱的热负荷计算2.1冷冻室热负荷F Q1)冷冻室箱体漏热量F Q 1 因为通过箱体结构形成热桥的漏热量c Q 不用计算,所以冷冻室箱体漏热量只包括箱体隔热层漏热量a Q 和通过箱门与门封条漏热量b Q 两部分。
冷藏室箱体漏热量R Q 1的计算也如此。
○1箱体隔热层漏热量aQ 箱体隔热层漏热量按式)(21t t KA Q a -=计算,式中计算时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传热系数1α取11.3W/(K m •2),箱内壁表面对空气的表面传热系数2α取1.16W/(K m •2),隔热层材料的热导率λ取0.03W/(K m •)。
各传热面的传热量计算见表2。
箱面计算值 顶面 左侧面 右侧面 背面 门体 底面 面积2/m A0.211 1.498 1.498 0.429 0.429 0.211 传热系数)/(/2K m W K •0.5350.4540.4340.394 0.454 0.535 传热温差/℃ 50 50 23 6050 50 传热量Q/W 5.644 34.005 14.95310.1429.7385.644W W Q a 126.80644.5738.9142.10953.14005.34644.5=+++++=○2通过箱门与门封条漏热量bQW W Q Q a b 019.12126.8015.015.0=⨯==冷冻室箱体漏热量为W W Q Q Q b a F 145.92019.12126.801=+=+=2)冷冻室开门漏热量F Q 2 电冰箱冷冻室内容积B v 取0.1853m ,开门次数为每小时两次,空气的比体积a v 取0.9kg m /3,进入箱内空气达到规定温度时的降温降湿比焓差h ∆值如下式:()[]Kg KJ Kg KJ h h h /75.106/75.1690%100,18,75%32=--=-=∆-℃℃冷冻室开门漏热量为W W v h n v Q a B F 191.129.06.375.1062185.06.32=⨯⨯⨯=∆••=3)贮物热量F Q 3 水的初始温度1t 取25℃,实冰的温度2t 取-2℃,水的质量kg kg m c 925.0005.0185=⨯=。
则()WW t C m r m ct m Q b c c c F 753.562.722925.0333925.02519.4925.06.32)(213=-⨯⨯-⨯+⨯⨯=⨯-+=式中 c 、r 、b c ----水的比热容、水的溶化热、冰的比热容。
因其它热量不计,则冷冻室热负荷为()W W Q Q Q Q F F F F 089.161753.56191.12145.92321=++=++=2.2冷藏室热负荷R Q1)冷藏室箱体漏热量R Q 1 ○1箱体隔热层漏热量aQ 冷藏室箱体隔热层漏热量的计算以及时所有参数取值与冷冻室热负荷计算时相同。
各传热表面的传热量计算见表3。
箱体隔热层漏热量为()W W Q a 475.34211.4108.9708.14190.17953.14211.4=++++-=○2通过箱门与门封条漏热量bQW W Q Q a b 171.5475.3415.015.0=⨯==冷藏室箱体漏热量为()W W Q Q Q b a R 646.39171.5415.341=+=+=2)冷藏室开门漏热量R Q 2 电冰箱冷藏室内容积B v 取0.3653m ,开门次数为每小时三次,空气的比体积为0.9kg m /3,进入箱内空气达到规定温度时的降温降湿比焓差h ∆值为()Kg KJ K KJ h h h /6.71g /4.1890%1005%7532=-=-=∆℃,℃,冷藏室开门漏热量为W W v h n v Q a B R 198.249.06.36.713365.06.32=⨯⨯⨯=∆=3)贮物热量R Q 3 水的质量kg kg m R 825.1005.0365=⨯=,其余参数与冷冻室计算相同。
()()W W t c r ct m Q b R R 971.1112.743332519.4825.16.32213=++⨯⨯=⨯-+=冷藏室热负荷为()W W Q Q Q Q R R R R 815.175971.111198.24646.39321=++=++=电冰箱的总热负荷为()()W W Q Q Q R F 594.370815.175089.1611.11.1=+⨯=+=2.3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也分冷冻室和冷藏室进行。
(1)冷冻室冷冻室绝热层厚度最薄处在顶面与底面,计算时取箱外空气对箱体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0α为11.63()K m W •2/,传热系数K 值为0.535()K m W •2/,环境温度1t 为32℃,箱内空气温度2t 为-18℃,则外表面温度()()℃℃7.29183263.11535.0322101=⎥⎦⎤⎢⎣⎡+⨯-=--=t t Kt t w α在环境温度32℃,相对湿度75%下查空气的h-d 图,其露点温度为28.2℃,由此可见,冷冻室绝热层厚度最薄处的顶表面温度大于露点温度,故不会凝露。
(2)冷藏室冷藏室顶面底面和右侧面的绝热层厚度最薄,因此只要对它们进行露点校核即可。
计算时取传热系数K 为0.425()K m W •2/,环境温度1t 为32℃,箱内空气温度2t 为5℃,其余参数与冷冻室校核计算相同,则外表面温度()()℃℃01.3153263.11425.0322101=⎥⎦⎤⎢⎣⎡-⨯-=--=t t Kt t w α可见,冷藏室表面同样不会凝露。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本设计中冰箱采用上述绝热层厚度在外表面不会出现凝露现象。
3制冷循环热力计算3.1 制冷系统的压焓图计算时采用图2所示的压焓图,图中将制冷剂在毛细管内的节流和进一步过冷过程分别用3'-4和3-3'表示。
作图时,假定工质的过冷过程已经在工质进入毛细管前完成(此假定对以后的计算并无影响)。
图2 电冰箱制冷系统压焓图3.2制冷系统的额定工况工况参数 冷凝温度k t蒸发温度0t 回气温度G t 过冷温度s t设计例值 52 -2332 (80)17参数来源 2032+=k t环境温度加上冷凝传热温差7180--=t冷冻室温度减去传热温差 蒸气进入压缩机壳体前状态,括号值为实际吸入气缸前的过热蒸气 1532-=s t 环境温度减去过冷度3.3热物性参数列表根据设计冰箱确定的工况和选用的制冷剂,运用压焓图或热力性质表或计算公式求取有关压力、各点比焓值和过热蒸气比体积,将各参数列于表5中。
3.4.循环各性能指标计算 (1)单位制冷量()Kg KJ Kg KJ h h q /07.160/38.22345.383410=-=-=(2)单位体积制冷量3310/567.769/208.007.160m KJ m KJ v q q v =='=(3)单位等熵压缩功()Kg KJ Kg KJ h h w s i /78.64/16.43094.49412=-='-=(4)制冷系数3.278.6407.1600===i w q ε (5)单位冷凝热量()Kg KJ Kg KJ h h q K /39.277/72.24411.52232=-=-'=(6)制冷剂循环量h kg h kg q Q G a /33.8/07.1606.3594.3700=⨯==式中Q----电冰箱的总热负荷值。
(7)冷凝器热负荷W h kJ h kg q G Q k a K 85.641/7285.2260/39.27733.8==⨯==(8)压缩机实际吸入过热蒸气量h m h m v G V a s /733.1/208.033.8331=⨯='=4 冷凝器设计计算冷凝器的总热负荷W Q K 85.641=。
冷凝温度℃52=k t ,压缩机机壳出口制冷剂蒸气温度可假设为80℃,箱体底部化霜水盘中不设预冷盘管,设置门框防露管,制冷剂出防露管温度为32℃,空气温度为32℃。
(1)有关温度参数及实际冷凝热负荷确定 各有关温度参数取值见表6。
℃℃61.1340503250ln 3240ln2112=---=---=a k a k a a m t t t t t t θ冷凝器热负荷W Q K 85.641=,现取防露管中放出热量占总热负荷的40%,则实际冷凝热负荷()W Q Q K K 11.385%401=-⨯='。
(2)翅片管簇结构参数选择及计算 冷凝器采用强制通风空冷式冷凝器,选择mm mm 5.08⨯φ的紫铜管为传热管,选用的翅片是厚度mm f 15.0=δ的波纹型整张铝制套片。
取翅片节距mm s f 2=,迎风面上管中心距mm s 201=,管簇排列采用正三角形叉排。
每米管长各有关传热面积分别为m m m m s d s s a fb f /4876.0/002.0/0083.0423025.02/422222221=⎪⎪⎭⎫ ⎝⎛⨯-⨯⨯=⎪⎭⎫ ⎝⎛-=ππ()()m m m m s s d a f f f b b /02412.0/002.0/00015.0002.00083.0/22=-⨯⨯=-=πδπ()m m m m a a a b f f /5117.0/02412.04876.0220=+=+=m m m m d a i i /02199.0/007.022=⨯==ππ取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2kPa ,由空气热物理性质表,在空气平均温度℃℃3623240=+=m t 条件下,()k kg J c pa •=/1005、()k m W a •=/02724.0λ、s m v a /10576.1626-⨯=,在进风温度℃321=a t 条件下,3/1576.1m kg a =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