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ppt
合集下载
解放战争PPT精品课件

2.共产党方面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共同奋斗。 (5)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1926~1928 年,国民党能够迅速建立起在全国的统治,
答案:B
教材 P79 思考题。
【参考答案】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 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 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 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1.1945 年 8 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 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 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
B.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民党的认识。国 民革命期间,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具有进步意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企图建立一党专政的独 裁政府,发动内战,是反动的。而中国共产党则始终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答案:B
2.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是国民党军队进攻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大别山区
答案:B
3.194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电令:“ 下决心不要后方,
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
建立根据地。”此电令发出后,人民解放军开始( )
A.进行辽沈战役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政协会议召开
D.北平谈判
解析:根据信息“双十协议应运生”及所学知识可知,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优质课件

冰火两重天——国统区与解放区比较
国统区的经济状况
物价飞涨
100元纸币可买的商品
说明什么?
国
统
区
的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深受农民欢迎
饥 民
国统区学生的“反饥饿” “反内战”示威游行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 万人
127 万人 1946年6月
东北 全境
长江中 下游以 北地区
华北 全境
国民党军 队主力基 本被消灭 ,大大加 速了人民 解放战争 在全国的
胜利
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时间 1949年4月
经过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 兵分三路,横渡长江。
结果
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 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小米加步枪
1亿多、小城镇、 乡村
国共实力对比悬殊,共产党如何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 赢得农民”。
—1936年 毛泽东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经 过:
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将抗战时期 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民 工 543万人 担 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 畜 76.7万头 船 只 8500只 筹 粮 9.6亿斤 挑 子 20.6万副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①北平的和平解放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财
《人民解放战争》PPT课件

时间 1946年6月—10月
1947年3月—6月
中共 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 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 方针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陕北
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
结果
的胜利(粉碎了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
228.58万平方公里 446座(中小城市)
13606.7万人
国民党方面 430万人
731.17万平方公里 1545座(大中城市)
33893.3万人
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 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二)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阶段 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一)重庆谈判
4.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6年1月10日 地点:重庆 内容: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决议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一)爆发标志
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 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项目 兵力 地区面积 城市 人口
共产党方面 120万人
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力整编第七十四师(粉碎了岁山东重点进攻)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一)经济危机
1.表现 为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无限制地发行纸币。 2.影响 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二)信任危机
1.巧取豪夺 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排挤和打击。 2.民不聊生 实施反动政策,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残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30张PPT).ppt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概况
辽沈 战役
时 间 1948年9月-11月 地 点 东北 部 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将 领 林彪、罗荣桓 意 义 解放了东北全境
三大战役—概况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陈毅
时 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地 点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部 队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将 领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意 义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毛泽东
千里挺进大别山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 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两三 翼军 牵配 制合
1947年6月,为了把战争引向国 统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 鲁豫野战军12.4万人挥师南进, 千里跃进大别山。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 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
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你认为奇怪吗?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小组讨论,
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得
民
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解放战争全记录》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 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进军令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
时间 结果 意义
1949年4月 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挺进大别山—概况
千里挺进大
三大战役—概况
辽沈 战役
时 间 1948年9月-11月 地 点 东北 部 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将 领 林彪、罗荣桓 意 义 解放了东北全境
三大战役—概况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陈毅
时 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地 点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部 队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将 领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意 义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毛泽东
千里挺进大别山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 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两三 翼军 牵配 制合
1947年6月,为了把战争引向国 统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 鲁豫野战军12.4万人挥师南进, 千里跃进大别山。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 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
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你认为奇怪吗?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小组讨论,
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得
民
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解放战争全记录》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 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进军令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
时间 结果 意义
1949年4月 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挺进大别山—概况
千里挺进大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
重庆谈判
北平和谈
背景 抗战胜利,中国 面临两种道路的
选择
经过战略大决战,人民 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国 民党退败到长江以南
提出
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蒋介石对谈判没有诚意:
1.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没达成 协议。共产党作出了让步,蒋介石执意要取 消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 2.谈判前夕,国民党在美国帮助下运输军队 到内战前线,协定刚刚签定,蒋介石下达进 攻解放区的密令。 3.制造重庆较场口事件。 4.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 放区。
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华北全境解放 战役 聂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民工 160万 150万
担架 13800副 30.5万副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
重庆谈判
北平和谈
背景 抗战胜利,中国 面临两种道路的
选择
经过战略大决战,人民 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国 民党退败到长江以南
提出
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蒋介石对谈判没有诚意:
1.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没达成 协议。共产党作出了让步,蒋介石执意要取 消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 2.谈判前夕,国民党在美国帮助下运输军队 到内战前线,协定刚刚签定,蒋介石下达进 攻解放区的密令。 3.制造重庆较场口事件。 4.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 放区。
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华北全境解放 战役 聂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民工 160万 150万
担架 13800副 30.5万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17课 解放战争(共46张PPT)

练习:请填下列表格。
战役名称
作战部队 和指挥员
战役时间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解放地区
歼灭或俘 获敌指挥 官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东北野战 军 林彪 罗荣桓
1948年 四十七万 9月-11月 多人
中原、华东 解放军
刘邓陈粟谭
1948、11 1949、1
五十五万 多人
东北、华 北野战军 1948、11 五十二万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
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的胜利。
巩固练习
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
要原因是
代表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毛泽东先生应蒋先生的邀请,毅然来渝,使我 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 完全粉碎了。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 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应和代表
了我们百姓的要求。
——《新华日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
材料反应了中共赴渝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
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 生产的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3、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解入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极大 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踊跃参军, 积极支持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 一个可靠保证。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的胜利
1、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内战的爆发
【精品历史课件】412解放战争(共31张PPT)

战战 战 渡 略略 略 江 防进 决 战 御攻 战 役
粉粉 碎碎
刘邓 大军
三 大
全重 面点 进进
挺进 大别
战 役
攻攻 山
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土
土地改革
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地
改
革
时间:1947年6月
与
战略反攻
三
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大
战
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
役
三大战役 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从1947年3月撤出延安起,以毛泽东为首 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坚持转战陕北,在物 资供给极端艰苦和与敌周旋十分险恶的环境 下,从容地指挥着全国各战场的作战。中共 中央这一决策和胆略,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 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 97.5个旅共78万人,平均每个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 正规军,共歼敌11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的突击 兵力,已下降到只占开始进攻解放区时的总兵力的34%, 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 断发展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 作战的经验总兵力。
二、时空观念
(一)概念
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目标
(1)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理解它们的意 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2)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 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 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与现实的重要性。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共21张ppt)

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初:淮海战
由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 三兵团联合发动;基本解放华北 全境(傅作义接受改编,和平解 放北平)
役
二、战争过程
4.第四阶段——战争胜利(1949年1月-1949年10月)
1949年4月 北平和平谈判
谈判破裂
1949.3 七届二中全会
1949.4.21 渡江战役
(河北平山西柏坡)
二、解放战争过程
2.第一阶段——战略防御 (1946年6月-1947年6月)
1946年6月,国民党对中原解放 区发起全面进攻
二、战争过程
430万
127万
解放军
国民党军
地区面积
国统区 76%
城市数
解放军 国民党军
23%
自力更生
77%
自卫战争
解放区 24%
人口数 解放区
29%
国统区 71%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反攻
战略决战
战争胜利
1946.6 国民党 全面进 攻中原 解放区
1947.6 刘邓大军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8.9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9.1
1949.10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
1.背景: ①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 2.过程:
1945年8月 蒋三次电邀毛
1945年8月底 毛等抵达重庆
①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 1945.10.10 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双十协定” 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 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6年 重庆 (2)内容: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二、内战的爆发及经过
1.全面内战的爆发
标志:1946年6月 ,国民党军队 进攻中原解放区
二、内战的爆发及经过
1.全面内战的爆发
2.渡江作战 3.南京解放 1949.4.23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思考
“天意”还是“民意”?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 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 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 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 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 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 意。”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
• 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
(2)国际意义 •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3)胜利经验 •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毛泽东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淮海战役示意图
歼敌55万余人
宿 县
杜聿明
黄百韬
黄维
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歼灭 和改编敌52万余人
3)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
(1)简况: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2)意义: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主力基 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三、新民主主义规模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背景: 三大战役即将结束,国民党败局已定。 (2)时间:1949年 (3)结果: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和谈破裂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 是“天意”还是“民 意”?
从国民党来看:
逆民意 失民心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顺民意 得民心
民众支持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探究:
蒋介石喊和平只是一个幌子,为什 么蒋介石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其电 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磨 好 刀 再 杀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A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 (1)背景:
B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 的策略
(2)时间:1945年8~10月 (3)结果:签订《双十协定》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1)背景:
蒋介石电文(之二)
毛泽东先生勋鉴: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 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 之疾苦,共同戳力,从事建设。如何 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 生之惠然一行,共商大计。 蒋中正 八月二十日
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的三道命令:
2.解放战争的经过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陕北
山东
重
点
南京
2)战略反攻(1947.6——1948.8)
(1) 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 (2) 方向:中原地区 (3) 三军配合南进 东西两翼牵制
战略反攻
陕北 山东
重
点
南京
武汉
问题探究:
结合课本的“资料回放”思考: 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何为 “内线作战”?何为“外线作战”?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195 万人
373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敌我力量对比表
机动 形 总 军队 兵力 兵力 势 人民 280 优于 主 解放军 万 敌军 动
1948年7月
装 备
大为 改善
后 方
巩 固
士 气
高 昂 低 落
国民党 军队
365 不足 万
被 动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决战时机成熟
3)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
(1)简况:辽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关 门 打 狗
一道给国民党军队,要求:“各战区将士加 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 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 一道命令给中共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总部, 要求:“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 地驻防待命。” 一道命令给所有伪军,要他们维持治安,只 接受国民党部队的收编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1)背景: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6年 重庆 (2)内容: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二、内战的爆发及经过
1.全面内战的爆发
标志:1946年6月 ,国民党军队 进攻中原解放区
二、内战的爆发及经过
1.全面内战的爆发
2.渡江作战 3.南京解放 1949.4.23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思考
“天意”还是“民意”?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 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 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 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 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 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 意。”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
• 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
(2)国际意义 •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3)胜利经验 •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毛泽东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淮海战役示意图
歼敌55万余人
宿 县
杜聿明
黄百韬
黄维
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歼灭 和改编敌52万余人
3)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
(1)简况: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2)意义: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主力基 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三、新民主主义规模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背景: 三大战役即将结束,国民党败局已定。 (2)时间:1949年 (3)结果: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和谈破裂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 是“天意”还是“民 意”?
从国民党来看:
逆民意 失民心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顺民意 得民心
民众支持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探究:
蒋介石喊和平只是一个幌子,为什 么蒋介石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其电 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磨 好 刀 再 杀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A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 (1)背景:
B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 的策略
(2)时间:1945年8~10月 (3)结果:签订《双十协定》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1)背景:
蒋介石电文(之二)
毛泽东先生勋鉴: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 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 之疾苦,共同戳力,从事建设。如何 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 生之惠然一行,共商大计。 蒋中正 八月二十日
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的三道命令:
2.解放战争的经过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陕北
山东
重
点
南京
2)战略反攻(1947.6——1948.8)
(1) 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 (2) 方向:中原地区 (3) 三军配合南进 东西两翼牵制
战略反攻
陕北 山东
重
点
南京
武汉
问题探究:
结合课本的“资料回放”思考: 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何为 “内线作战”?何为“外线作战”?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195 万人
373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敌我力量对比表
机动 形 总 军队 兵力 兵力 势 人民 280 优于 主 解放军 万 敌军 动
1948年7月
装 备
大为 改善
后 方
巩 固
士 气
高 昂 低 落
国民党 军队
365 不足 万
被 动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决战时机成熟
3)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
(1)简况:辽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关 门 打 狗
一道给国民党军队,要求:“各战区将士加 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 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 一道命令给中共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总部, 要求:“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 地驻防待命。” 一道命令给所有伪军,要他们维持治安,只 接受国民党部队的收编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1)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