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对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
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对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

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对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摘要:专业认知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就业都非常重要,专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专业的喜爱以及在专业上所耗费的精力和努力,专业认知程度对大学生对学习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50名学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数据得出调查结果,目前我校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程度总体水平偏低,男女生的专业认同程度也大有不同,对专业认知存在片面性,其次分析我校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对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提高我校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使得大学生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认知;专业认知程度;就业匹配质量本文所指的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在了解自身所学专业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知,是一种情感、态度以及认识的过程。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并且大学生就业方向与自己的专业不一定匹配,因此在进入大学之前选择什么专业、以及在进入大学以后的大学生来说,专业的认知程度对未来的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填报志愿时,为了进心仪的高校先选学校,后选专业。
并且受制于高考分数在专业选择上就比较迁就,有的学生没有考虑自己的意愿。
等学生入校后,发现自己对选择专业并不喜欢也不了解,但是又以及不能调换专业,这样对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失去兴趣,并且不利于就业。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我校学生对专业认知的程度,分析专业认知程度对就业匹配的影响,进而了解我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整体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出我校学生专业学习现状,以期能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建议以及分析专业认知对就业匹配的影响,一、我校学生专业认知度的现状调查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就是指大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总体认识和看法,专业认知包括学习动机、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学习状况、对专业的心理适应等方面。
因此对我校文化传播学院的学生进行了专业认知程度的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选取的对象:2015级新生,共50名,其中男生12名、占24%,女生38名、占76%。
毕业生专业匹配度与就业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毕业生专业匹配度与就业满意度相关性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走上大学求学之路。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是否与未来的就业需求相匹配,以及专业匹配度是否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毕业生专业匹配度与就业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首先,毕业生的专业匹配度对就业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所学的专业是否与其未来从事的工作相关,直接影响到他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发展空间。
如果一个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其从事的工作高度契合,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有更强的竞争力和优势,从而更容易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提升自身的职业发展。
相反,如果一个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其从事的工作毫不相关,那么他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从而影响到他的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
其次,影响毕业生专业匹配度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规划。
如果一个人在选择专业时没有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盲目跟风选择热门专业或者被家长所影响,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专业与未来就业方向不匹配。
其次是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专业设置。
一些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设置可能相对滞后,无法及时跟上社会的发展需求,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再次是社会的就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一些行业可能会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况,导致一些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最后,就业满意度是衡量一个人对工作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
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专业匹配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如果一个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高度匹配,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感到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升就业满意度。
相反,如果一个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那么他可能会感到工作枯燥乏味,缺乏成就感,从而影响到就业满意度。
综上所述,毕业生的专业匹配度与就业满意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培训,社会也应该及时调整就业政策,促进专业与就业需求的匹配。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大学生在面临专业选择时,常常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多个因素。
而在这些因素中,专业认同感和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本文将就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专业认同感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专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选择专业的认同与情感投入程度。
对于大学生来说,专业认同感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专业认同感能够增强个体对专业的投入度。
当大学生选择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倾向相符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地学习和探索专业知识。
这种投入度的增加有助于他们在专业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专业认同感有助于培养个体的专业素养。
一个具备专业认同感的大学生,通常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他们会积极参与相关实践活动,与专业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合作。
这些积极的行为能够提高个体在专业领域的竞争力,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专业认同感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满意度。
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时候,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专业,那么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而得心应手地从事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业,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幸福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职业发展对专业认同感的反馈作用除了专业认同感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外,职业发展本身也对个体的专业认同感产生着反馈作用。
首先,职业发展的变化可能会对个体的专业认同感产生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结构的调整,职业市场对于某些专业需求的变化较为频繁。
如果个体选择的专业在职业市场中不再受欢迎,或者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再具备潜在的发展空间,那么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专业选择产生怀疑和不安,从而降低了专业认同感。
其次,职业发展的个人成就可能会增强个体的专业认同感。
当个体在从事某一专业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或者在该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专业地位和声誉时,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会产生更高的认同感。
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对个人就业倾向的影响

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对个人就业倾向的影响章志敏;王雪梅【摘要】通过抽样调查,在运用相关分析、无序多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发现专业认知对大学生个人就业倾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专业认知度高的大学生面对一般就业选择时如读研、进企业、考公务员等较为倾向于考研深造;专业认知度高的大学生面临就业时考虑专业因素较多;专业认知度越高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越为乐观;大学生考公务员的热情与其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喜好无关,与其努力学习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知是十分有意义的。
%Through a sample survey of Ningxia University,and the study hypothesis of this thesis was verified b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professional cogni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ffect the tendency of undergraduates.The students who have a high degree of professional cognitive tend to be graduate student,tend to choose the work related to his major,and tend to be more optimistic about the jobprospects.However,professional cognition of undergraduates'passion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s has little impact.Thus,the efforts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s'professional cognition is very meaningful.【期刊名称】《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6页(P102-107)【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认知;就业倾向【作者】章志敏;王雪梅【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宁夏银川 7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一、问题提出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围绕这个问题,学界从专业培养、就业政策、就业辅导等多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引言: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情感认同和认同度,并且将其视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
专业认同感对大学生的毕业生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专业选择的一致性、自我效能感、职业决策满意度和就业成功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专业选择的一致性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有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如果他们在大学期间能够获得足够的专业认同感,那么他们在毕业后更有可能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专业认同感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做出准确的决策,并将其转化为积极的职业发展。
专业认同感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熟悉度,提高研究和学习的动力,促使他们在大学期间更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种一致性将对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大学生在工作中能够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增强自信心和职业竞争力。
二、自我效能感专业认同感对大学生的毕业生职业发展还影响着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评估。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个体的决策制定、努力程度、坚持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大学生如果拥有较高的专业认同感,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自我效能感需求,相信自己具备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能力。
而相反,如果大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就可能出现自我效能感降低的情况,导致他们在职业发展中缺乏动力和自信心,从而影响整个职业发展的过程。
三、职业决策满意度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还会对他们的职业决策满意度产生影响。
专业认同感可以增强他们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度,让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到职业发展中。
如果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认同感,他们更有可能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并且对此表示高度满意。
而如果缺乏专业认同感,他们可能会因为与所学专业不匹配的职业而感到不满意,从而在职业发展中出现动摇和迷茫。
四、就业成功度专业认同感对大学生的就业成功度也有显著的影响。
专业认同与大学生职业发展

专业认同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专业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学专业的情感、认知和态度的接受程度。
它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专业认同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专业认同的重要性专业认同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极其重要。
首先,专业认同是大学生选择职业道路的基础,它表明了个体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喜好。
一个大学生如果能对所学专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那么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会更加有价值感和满足感,不会轻易改变或后悔自己的职业选择。
其次,专业认同也能影响大学生在职场中的表现和成就。
当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足够的认同感时,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实践和探索,提升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在职业发展中更容易取得成功。
二、专业认同的形成因素专业认同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人的兴趣和天赋是专业认同的基础。
一个人对某个领域的兴趣和天赋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成就感。
即使在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兴趣和天赋也能够让他坚持下去。
其次,家庭环境和社会认可也对专业认同起到了影响。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会受到家庭的期望和社会的评价的影响,这也会对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
再者,大学教育和教师的指导也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专业认同。
一个充满热情和能够给予学生良好指导的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三、提升专业认同的策略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首先,学校和教师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专业。
通过实践和亲身经历,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和价值。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专业认同培养的活动和讲座,邀请成功的校友或相关行业的专家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自身在其中的角色。
最后,学校和社会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指导。
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课程和个性化的指导服务,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职业选择。
大学生自我认知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自我认知对职业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职业发展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和关心的问题。
而大学生自我认知的高低程度,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自我认知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一、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含义大学生自我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个性、特长、兴趣、动机、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
正确认知自己有利于大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选择外在世界与自己内在能力、性格和兴趣相契合的职业,并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成功。
大学生自我认知对职业规划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自我认知能够帮助大学生确定个人的职业价值和目标,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其次,在职业规划中,自我认知能力是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优劣势等方面,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有利条件。
最后,自我认知能促进大学生懂得自我管理,认识自我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职业表现和发展。
大学生职业决策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过程,而自我认知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的重要条件。
自我认知能够提供对自己的全面、客观的分析,为职业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帮助大学生了解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素养。
同时,自我认知能够帮助大学生识别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
自我认知对大学生的整体职业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自我认知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进步和退步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职业发展路径和状态,有效实现职业生涯管理。
另外,自我认知能促进大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巧,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经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大学生自我认知对于职业成功也具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职业成功需要拥有一种实际的、反映自己职业发展需求的、与自己能力和目标结合的职业规划。
其中,自我认知在探查个人如何发挥自身潜力、如何增强自身职业能力、如何处理职业挑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自我认知的反思,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路径,最终实现职业成功。
大学生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引导的分析

大学生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引导的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的道路。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认知偏差,导致了一些不良的职业规划。
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引导已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任务。
大学生专业认知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对专业就业前景的盲目乐观和从众心态。
在面临专业选择时,很多大学生往往更关注专业在社会上的热门程度和薪酬水平,而忽视了个人的兴趣和天赋所适合的专业方向。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和高薪职业往往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和就业率低下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一些优质专业的就业前景被忽略,而一些热门专业的竞争却异常激烈。
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择业方面,很多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深入了解和未来规划,盲目选择一些看似高薪、广受欢迎的岗位,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较为匹配的岗位。
这种盲目的职业规划使得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适应工作环境,从而导致了不稳定的职业生涯和频繁的跳槽现象。
大学生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引导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在大学生入学初期加强对专业就业前景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识到就业市场的多元化和专业选择的多样性。
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明确个人的职业目标,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和职业方向。
家庭和社会也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的引导。
家长应该在孩子选择专业和职业规划方面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而不是片面追求热门专业和高薪职业。
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职业市场和自身的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加科学和合理。
大学生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引导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任务。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协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明确个人的职业目标,从而选择合适的专业并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对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
摘要:专业认知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就业都非常重要,专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专业的喜爱以及在专业上所耗费的精力和努力,专业认知程度对大学生对学习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50名学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数据得出调查结果,目前我校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程度总体水平偏低,男女生的专业认同程度也大有不同,对专业认知存在片面性,其次分析我校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对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提高我校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使得大学生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认知;专业认知程度;就业匹配质量
本文所指的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在了解自身所学专业基
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知,是一种情感、态度以及认识的过程。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并且大学生就业方向与自己的专业不一定匹配,因此在进入大学之前选择什么专业、以及在进入大学以后的大学生来说,专业的认知程度对未来的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填报志愿时,为了
进心仪的高校先选学校,后选专业。
并且受制于高考分数在专业选择上就比较迁就,有的学生没有考虑自己的意愿。
等学生入校后,发现自己对选择专业并不喜欢也不了解,但是又以及不能调换专业,这样对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失去兴趣,并且不利于就业。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我校学生对专业认知的程度,分析专业认知程度对就业匹配的影响,进而了解我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整体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出我校学生专业学习现状,以期能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建议以及分析专业认知对就业匹配的影响,
一、我校学生专业认知度的现状调查
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就是指大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
总体认识和看法,专业认知包括学习动机、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学习状况、对专业的心理适应等方面。
因此对我校文化传播学院的学生进行了专业认知程度的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选取的对象:2015级新生,共50名,其中男生12名、占24%,女生38名、占76%。
首先是调查问卷的设计。
围绕大学新生对专业的认知途径、认知实践、认知就业、认知思想的等情况展开调查研究,问卷调查中包括以下问题:毕业后是否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对自己专业将来所从事的职位是否了解、课程设置与就业要求是否符合、对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等。
在毕业意向方面,设置了考研、求职工作、公务员、自
主创业、出国留学等几个内容的选项,女生有13名打算毕业后考研再求职工作,有19名打算考公务员,有3名打算出国留学,有3名打算毕业后自主创业。
男生有4名打算毕业后考研再求职工作,有2名打算自主创业,剩下的对就业目前还木有具体打算。
在对自己专业将来所从事的职位是否了解这个问题的回答上,50名学生中有60%的学生对本专业比较了解,有40%的学生对本专业了解一点。
二、大学生专业认知存在问题分析及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大学生所处教育环境的制约。
社会信息、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时代下,以电脑、手机为传播载体的新媒体时代以及微博、微信、等软件等形式的盛行。
新媒体对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学生很容易被社会信息的传播而引导,学生容易接受对新媒体信息。
这些社会信息来源存在误导性,网络信息参差不齐,就会出现高校专业的偏差信息,这样就会影响大学生的专业认知。
并且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专业认知具有很大的影响,父母的意志对于他们的成长起主导作用,子女都接受父母的意见建议,缺乏自主抉择。
大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仅仅通过有限的时间和渠道,严重缺失专业认知。
以上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非常不了解。
2.大学生缺乏专业思想培养,专业思想和实践教育没有
结合起来。
大学生对大学独立生活、学习、教育模式都很陌生,环境的变化导致身心的变化,大学生对专业认知产生困惑、迷茫。
大学生对专业认知、专业教育缺乏主观能动性,过分依赖外界。
大学生通过大一基础课程才逐渐了解本专业,对所学专业很少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高校的专业认知教育,缺少将实践教学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缺少新时期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教育新形式。
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创新实践教学以及强化实践教学非常重要。
3.大学生忽视自身与专业的结合。
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
中都是以教师和家长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并形成了依赖,在大学中,教师的启发式授课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大学生感到茫然,丧失了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
并且大学生在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能力都没有锻炼出来,进入大学后对专业的认知、实践、没有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
(二)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对策
1.加强专业认知教育,提升专业认知起点。
形成专业思
想的关键时期是大学生入学初期。
我校应开展专业认知理论教育,提升我校学生的专业认知起点。
专业认知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形成主动积极学习的开始。
我校可以通过讲座,辅导员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每位大学生对专业的期许、对
自我的认知、从事职业的期望等,通过开设专业认知教育课堂,对专业进行解读,全面分析就业进行,使大学生对所学专业逐渐认识,产生兴趣并且充满信心,从而使我校学生提高专业认知度。
2.完善专业认知体系。
我校教务处应开设专门的专业认知相关的课程,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详尽地为我校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并将专业认知教育纳入学生专业学习当中,分步骤、按教学计划进行讲解,期末组织考核。
通过专业相关概论的课程,加强我校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系统地学习和了解自身所学专业,坚定专业信念和就业意愿,引导我校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思想。
3.拓宽专业认知途径,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我校学生专业认知途径单一,可以通过实践与专业认知结合的教育方式,并强调实践的作用。
我校各个院系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开展有多样性、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活动,包括创新性实验计划、博物馆现场教学、实习基地夏令营等形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的作用。
大学生以前以教师和家长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在专业认知方面存在较强的依懒性,缺乏自我认知以及规划的能力。
可以组织开展高年级专业心得经验交流会、实验实践互帮互助小组等活动,帮助低年级学生深入研究专业知识,创新专业发展。
三、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对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
通过上述我校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的调查,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对专业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的阐述,可以发现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对其就业匹配质量所产生影响,可以得出以下四个结论:第一,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会影响大学生在即将就业时做出的选择。
在面对读研、考公务员、进企业等就业选择时,专业认知度高的大学生考研深造的趋势更大,自身专业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匹配有很大的影响;第二,我校专业认知度偏高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时更看重专业与就业的匹配,重视专业因素。
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具有的认知程度越高,其对自身专业越是喜爱,在就业时越注重匹配,专业因素就会对他们的就业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三,我校学生对就业前景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但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恢复他们对专业的学习的积极性和
就业信心;第四,大学生考公务员的热情与其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程度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关联,这与大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就业预期有很大的关系,就业中考公务员只是大学生众多选择中的一个选择,专业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专业认知对大学生就业选择有更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谭睿,张波.探讨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的教育过程与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2]李晓玲,李胜生.大学生就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王昕红,张晓明,赵荣荣.工科女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及学习现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
[4]陈水映.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