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简介

合集下载

安吉是什么省市

安吉是什么省市

安吉是什么省市
安吉是浙江省湖州市。

安吉县,隶属浙江省湖州市。

位于长三角腹地。

天目山脉自西南入境,分东西两支环抱县境两侧,呈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的畚箕形的辐聚状盆地地形。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下辖4个街道、8个镇、3个乡。

扩展资料
安吉县境内天目山脉自西南入境,分东西两支环抱县境两侧,呈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的`畚箕形的辐聚状盆地地形。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县境南端龙王山是境内最高山,海拔1587.4米,也是浙北的最高峰。

山地分布在县境南部、东部和西部,丘陵分布在中部,岗位分布在中北部,平原分布在西苕溪两岸河漫滩,各占面积11.5%、50%、13.1%和25.4%。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

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安吉县情简介

安吉县情简介

安吉县情简介安吉地处浙江西北部,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湖州地区一个极具特色的县。

建县于公元185年,县名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

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著名的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美丽乡村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荣获全国首个县域“中国人居环境奖”,两度蝉联“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特别奖)”。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亿元,财政总收入29.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7亿元,连续四年增幅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安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

目前与上海、南京和杭州、湖州等周边大中城市分别构成了3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

已于2007年建成的杭长高速一期与申苏浙皖高速相连接,实现了与上海、南京的全程高速,车程缩短到2.5个小时和3个小时。

随着杭长高速二期即将实现全程通车和申嘉湖高速西延工程即将启动建设,届时将形成“一纵一横”高速公路骨架,构建30分钟到杭湖、90分钟达沪宁的快捷交通网络。

商合杭高速铁路过境安吉设站项目正式列入铁道部和浙江省合作协议,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建设,实现了安吉铁路交通项目历史性突破。

通杭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已纳入浙江省和杭州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安吉与杭州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真正实现与杭州的同城发展。

美丽乡村影响深远。

创新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全省推广,成为全省战略。

从2008年起,安吉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主要原则,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工程”为基本路径,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力打造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安吉白茶种植区在哪

安吉白茶种植区在哪

安吉白茶种植区在哪安吉白茶种植区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县。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是浙江省六县市中唯一的山区县。

安吉县境内崇山峻岭,河泽纵横,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安吉县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之乡,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产茶区之一。

安吉白茶是安吉县茶叶的代表,它以其鲜叶白毫显露、瓜子香气浓郁、汤色黄绿明亮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安吉白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县域内的高山区,海拔在500米以上。

这里的地理环境特殊,山高水多,空气湿润,云雾缭绕,是安吉白茶得以培育和发展的理想生态环境。

安吉白茶种植区的土壤属酸性土壤,土壤深厚,壤肥质地松软,透气性好。

这种土壤对茶树的生长非常有利,有助于茶树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而且,安吉县境内的山环水抱,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提供了足够的灌溉水源,保证了安吉白茶种植区茶园的水分供应。

安吉白茶种植区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安吉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平均气温在25C左右,雨水充沛,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冬季平均气温在0C左右,雨水较少,有利于茶树的进入休眠期。

这种气候特点使得安吉白茶的茶叶质量上乘,香气浓郁。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安吉县还对安吉白茶的种植、养护、采摘等方面进行了精细管理。

首先,安吉白茶采用传统的养护技术,不使用化学肥料或农药,保持了茶叶的纯净和原汁原味。

其次,茶农定期对茶树进行修剪和疏通,以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最后,安吉白茶的采摘时间非常关键,只在清晨露水尚未干燥时进行,保证了茶叶的新鲜程度。

安吉白茶种植区的独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茶农的精细管理都赋予了安吉白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

安吉白茶被誉为“茶中之冠”,享有“入口清凉如冰霜,回甜顶脑舌边香”的美誉。

安吉白茶不仅在中国国内市场受到广泛欢迎,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茶叶的瑰宝之一。

总之,安吉白茶种植区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县。

安吉环境总结

安吉环境总结

安吉环境总结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素有“中国竹乡”之称。

该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山水秀美,气候宜人,是一个适宜居住和旅游的地方。

本文将对安吉的自然环境、气候、生态、资源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自然环境安吉县地处浙江省北部的深山丘陵地带,东临天目山,西临巨龙山,山峦叠嶂,山高水长。

安吉县境内有很多自然景点,如天籁源、竹博园等,这些景点都体现了安吉独特的自然环境。

安吉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有杭州湾的源流、上海和宁波两大港口的水质补给区,水系发达。

据统计,安吉县的水质和空气质量均居全省前列,成为众多城市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

此外,安吉也是一个竹子的名片,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

安吉的竹子无论在品质、种植面积、制品加工等方面都很有名气。

气候特点安吉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冬天气温较低,但很少下雪。

夏天气温较高,但湿度适中,不会出现特别闷热的天气。

春天和秋天是最宜人的季节,气温适宜,花草繁茂。

由于气候条件的优越,安吉的农作物种植业相对发达。

该地主要种植水稻、茶叶和竹子。

茶叶是安吉的重要特产之一,因为气候和地理条件的独特性让安吉出产的茶叶非常鲜嫩,有着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生态保护安吉县在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工作。

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森林,包括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

此外,安吉县也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

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落实了生态补偿政策,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资源开发与利用安吉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展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方面,该地区开发了竹子产业,生产竹制家具、竹纤维制品等。

另一方面,安吉县也挖掘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发展了旅游业。

安吉的自然景点深受游客喜爱,令该地的旅游业蓬勃发展。

安吉县还积极发展农业,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推动农作物的优质化和高效化。

安吉县—搜狗百科

安吉县—搜狗百科

安吉县—搜狗百科春秋时期,始筑故鄣城(今址安城镇古城村),曾一度作为越国首都,至秦代设鄣郡于此。

汉武帝元狩二年安吉县(前121年),更设鄣郡为丹阳郡,迁治宛陵,并在鄣郡故地设故鄣县。

东汉末期,因故鄣县辖境广袤辽阔(大致包括今安吉县全境、长兴县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广德县全境、郎溪县一部),为强化控制,朝廷于黄巾大起义的第二年,即灵帝中平二年(185),割故鄣县南境置安吉县,县治设于天目乡(今孝丰镇),取《诗经》:“安且吉兮”句,为安吉得名之始,故鄣、安吉两县均隶属丹阳郡。

安吉建县始于此,已1800余年。

后有撤废。

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安吉属新设的吴兴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并县,安吉县被撤,并入绥安县。

绥安初属宣州,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又改属湖州。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复置安吉县,属吴兴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安吉改属桃州。

武德七年,安吉县又被撤销,并入长城县(今长兴县),属湖州。

唐麟德元年(664),恢复安吉县建制,隶湖州。

安吉县经过七十多年的撤而复设,从此稳定下来.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将县治北移安城镇址附近。

宋元两代,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改湖州为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安吉州为湖州路,安吉仍分属安吉州和湖州路。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安吉属长安州(后改为长兴州)。

至正二十七年,又属湖州府。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析安吉县分置孝丰县。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升安吉县为州,领孝丰县。

清高宗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安吉州复降为县。

民国初年,废府设道,安吉、孝丰两县同属钱塘道;民国16年(公元1927年)道废,直属浙江省;后又相继归属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浙江省第六特区行政督察区、浙江省吴兴行政督察区、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浙江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1958年孝丰并入安吉时,仍属嘉兴专区(1970年改称嘉兴地区)。

中国十大宜居康养小城:1、安吉县(浙江省湖州市)被誉为气净、水净

中国十大宜居康养小城:1、安吉县(浙江省湖州市)被誉为气净、水净

中国十大宜居康养小城:1、安吉县(浙江省湖州市)被誉为气净、水净中国十大宜居康养小城:1、安吉县(浙江省湖州市)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安吉的水是绿色的,在山间流淌,安吉的山是青色的,郁郁葱葱。

生态自然和谐,生活节奏轻悠,联合国人居奖中国唯一获得县。

2、将乐县(福建省三明市)有“中国毛竹之乡”之称,森林覆盖率高达83.1%。

境内有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云集于此,美不胜收。

夏季凉爽无酷暑,冬有霜雪少严寒。

3、德清县(浙江省湖州市)取名于“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中国最美湿地”下渚湖等。

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宜居康养之地。

4、婺源县(江西省上饶市)境内的油菜花、梯田、古徽州建筑闻名于世,这里拥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一派宁静和谐的优美环境。

5、恩平市(广东省江门市)有“中国温泉之乡”之称,境内温泉每天近万吨的出水量,水温常年保持在60-80℃,富含钙、镁等数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非常适合疗养美容。

6、泗阳县(江苏省宿迁市)泗水之阳,京杭滋养,大湖润泽,绿海浩荡,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美誉。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89%,人均公园绿地达15.12平方米。

人文生态环境优佳。

7、兴义市(贵州省黔西南州)境内森林覆盖率达50%,城市绿化率达42%。

每年3月中旬至11上旬的气温都很舒适,时间长达230天,是全国舒适期最长的地区,被称为“小春城”。

8、徐闻县(广东省湛江市)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蓝天碧海,椰树成林。

四秀如春,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23.3°,和风细雨温润舒适,水产、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佳,南方避寒康养圣地。

9、上思县(广西防城港市)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0.87%,负氧离子超高,被誉为“中国氧都”。

原生态的生活回归大自然,养生养老佳地实至名归。

10、五指山市(海南省)地区生态系统保持完好,空气自净能力强,森林覆盖率达83%,素享舒服.。

安吉介绍

安吉介绍

安吉介绍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一个对外开放景区,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

全县辖16个乡镇(开发区),人口45万,面积1886平方公里,建县于东汉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取之《诗经》“安且吉兮”。

安吉经济发展迅速,竹制品、转椅、茶叶、笋制品、农用机动车、建材等产品都有上规模生产,具有轻纺、造纸机械、食品、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门类齐全,上规模的基础工业,出口产品多种,涌现多种省优、部优产品、一批国优产品。

安吉物产丰富,品质优良。

毛竹蓄积量和商品竹均名列全国第一,是著名的“中国竹乡”。

特产有白茶、冬笋干、板栗、山核桃等。

浙江省安吉县是我国著名的竹乡,地处天目山麓,太湖之滨。

历史悠久,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

不仅有100万亩竹林,还有生态公益林100万亩。

植被覆盖率73%,是华东地区的天然绿洲。

距上海、南京、杭州等大都市和黄山、千岛湖、西湖等风景名胜区车程都在数小时内,是华东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的新兴竹林生态旅游县。

安吉藏龙百瀑藏龙百瀑(又名太平天国“小梁山”),两岸千米高山对峙,森林茂密,路边飞瀑流泉,可见悬崖叠障,奇峰林立,瞬间迎面而翠竹连绵。

藏龙百瀑是浙江最大的瀑布群,有三折重叠,落差为60多米的“长龙飞瀑”,有彩虹横卧的“虹贯龙门”(人称小黄果树),更有神形皆备的“神龟听瀑”——真可谓瀑瀑相连,一步一景。

臧龙百瀑景区位于安吉东南部,地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天荒坪镇大溪村深山峡谷之中,距亚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仅一公里之遥,是新近开发的一处以泉、涧、瀑、岩、植被、动物等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以群瀑,密林、险崖为特色的自然奇观。

每个景点各具特色,大有一步一景,步步形胜之妙趣。

有的气势恢宏,有的纤巧奇特。

春夏秋冬皆景色宜人,令游者赏心悦目,堪称“江南一绝”。

藏龙百瀑所处的瀑布谷,人称“浙北第一瀑布谷”。

这里拥有大小瀑布100多处。

其中两条最大的瀑布落差达60米。

安吉简介

安吉简介

安吉建县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源自《诗经·无衣篇》中诗句“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安吉更早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朝设置故鄣县。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于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东游会稽,“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

”当时故鄣县幅员辽阔,大致包括现在安吉县全境、长兴县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广德县全境、郎溪县一部。

故鄣县开始属鄣郡,后来属丹阳郡。

鄣郡以故鄣县治为郡治,治所在今安吉县境内,是浙江全省境内出现最早的郡级治所。

直到西汉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改为丹阳郡,才将郡级治所迁往宛陵(今安徽省宣州市)。

由于安吉以前在故鄣县南境,所以有人称安吉为鄣南。

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安吉属新设的吴兴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并县,安吉县被撤,并入绥安县。

绥安初属宣州,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又改属湖州。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复置安吉县,属吴兴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安吉改属桃州。

武德七年,安吉县又被撤销,并入长城县(今长兴县),属湖州。

唐映德元年(公元664年),复置安吉县。

安吉县经过七十多年的撤而复设,从此稳定下来。

由于安吉曾属桃州,安吉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关于桃州的记载。

唐代大诗人皎然曾赠诗与安吉康丞,诗云:“君吏桃州尚奇迹,桃州采得桃花石”;安吉最早地方志撰写于明代,名曰《古桃志》;民国期间,安吉县城被称为“桃城镇”。

宋元两代,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改湖州为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安吉州为湖州路,安吉仍分属安吉州和湖州路。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安吉属长安州(后改为长兴州)。

至正二十七年,又属湖州府。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因湖州府地方势力助张士诚长期抵抗,特加重湖州府赋税,以致民不聊生,据历史记载:“毙于桎梏,殒于囹圄,自投于沟壑者不可胜数。

”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经湖州知府王瑄上疏奏准,分安吉县南境九乡置孝丰县,并将长兴县的荆溪、顺零、晏子三乡划归安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吉县情简介
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建县于公元185年,县名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

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6万,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位居中国十大竹乡之首,是著名的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荣获全国首个县级“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两度蝉联“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特别奖)”。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亿元,财政总收入29.1亿元,连续四年增幅居浙江省前列、湖州市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安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

目前与上海、南京和杭州、湖州等周边大中城市分别构成了3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

已于2007年底建成的杭长高速一期与申苏浙皖高速相连接,到上海全程高速,车程2.5个小时。

随着2012年杭长高速二期实现全程通车和申嘉湖高速西延工程建设,将构建形成30分钟到杭湖、90分钟达沪宁的快捷交通网络。

商合杭高速铁路过境安吉设站项目正式列入铁道部和浙江省合作协议,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建设,通杭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已纳入浙江省和杭州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届时安吉与杭州的时空距
离将进一步缩短,真正实现与杭州的同城发展。

二是美丽乡村影响深远。

从2008年起,安吉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主要原则,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为基本路径,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力打造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模式。

建成“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108个、重点村30个、特色村4个,创建总覆盖面达到85%以上,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

美丽乡村已成为安吉继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品牌,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工程、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品牌工程、全县人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

三是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西苕溪源头区、中部丘陵区、平原土斗区三大农业功能区初步建成,白茶、蚕桑、毛竹、休闲农业等四个万亩农业园区基本建成,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优势不断放大,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明显提升,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天子湖园区和梅溪临港经济区为两翼的工业“金三角”成型,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纺织等新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全县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总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创下五个全国第一,打响“绿色地板、安吉标准”区域品牌;椅业发展到七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年产6000万把,占国内市场1/3以上份额,纳入省级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区。

休闲旅游
业加速转型提升,一批高端休闲项目加快建设,形成了天文观象、高山滑雪、竹海熊猫、生态影视等特色景点,安吉正全力打造全省首批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县、长三角首选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四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发端于黄浦江源头的西苕溪孕育了神秘的古越文明,是古越国重要的活动地和秦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郡治所在地。

上马坎遗址赋予了安吉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成为“浙江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第一点”;千年古刹灵峰寺,与杭州灵隐寺被誉为姊妹寺;涌现了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三国东吴大将朱然、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著名林学家陈嵘、画家诸乐三等名家巨匠。

千百年来,安吉形成了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昌硕文化,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竹子文化,扶贫帮困、和谐友爱的孝子文化,雷厉风行、不辱使命的邮驿文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竹业椅业文化。

五是社会保持稳定和谐。

蝉联省平安县“六连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适宜创业与人居的地区之一。

深入实施“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均衡”、“就业创业增收”、“低收入群众关爱”、“人居环境优化”五项民生改善行动,财政支出六成以上投向社会民生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全国最大、遍布最广的生态博物馆、全省最有特色的县级体育中心和全省设施最完善、最具人性化的社会福利中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城乡教育发展更趋均衡协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6:1,安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六是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以“再战五年·幸福安吉”为奋斗目标,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提升长三角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休闲经济先行区、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和创业与人居优选地的建设水平,努力打造富裕安吉、美丽安吉、幸福安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