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起源和发展..

合集下载

简述词的产生与发展

简述词的产生与发展

词(语言中的基本单位)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对词产生与发展的简要概述:
1.词的产生:
词是语言中具有特定意义和形式的音义结合体,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

关于词的产生,学术界存在多种观点,以下是其中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音义结合说:语言中的词最初是由音和义直接结合而成的,即音义结合体。

这种观点认为,语言中的词起源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声音和意义的联系。

声素形成说:一些学者认为,语言中的词最初是由简单的声音单位(声素)逐渐组合而成的。

这些声音单位代表了一定的意义,最终形成了语言中的词。

2.词的发展:
词的发展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中的词在形式、意义和功能等方面不断演变的过程。

词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社会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需求和观念发生变化,语言中的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文化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会导致语言中的词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产生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语言创新:语言中的词也会随着语言创新和演变而发生
变化。

这可能包括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淘汰、词的引申义和转义等。

语言接触:当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接触时,语言中的词可能会受到对方语言的影响,从而发生演变。

词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语言学家和研究者们通过对语言的深入研究,试图揭示词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词的起源

词的起源

我们怎样读词?
1、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 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 词之言长。 ——王国维《人间词话》 要眇宜修的美,是一种女性的美,是 精致的、细腻的、幽微的美。
我们怎样读词?
2、其缘情造端,兴乎微言……以道贤 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 ——张惠言《<词选>序》
词虽然外在形式上是轻灵的,婉约的, 但是它也有比兴寄托的功用,表达着作者心 灵深处的感慨,需要我们体会、联想、领悟。
晚唐五代词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介于 唐宋之间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 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同时或相继出现 的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 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 北汉,统称十国。
西蜀词(花间词)
后蜀赵崇祚,于广政三年(940)编 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 词”,凡500首。这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 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 着词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 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与文本范例的性 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最初的词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 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归鸟 宿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你注意:
(1)、曲调成为词调是有选择有条件的。 (2)、词的兴起以及某些具体格律和修辞特 征的形成,还与酒令著辞有关。 (3)、词从孕育、萌生到初步建立,经历了 一个较长的过程。 (4)、1900年从莫高窟发现的敦煌曲子词证 明其确起源于民间。
词的起源:
1、词的兴起,与唐代经济发达,五七 言诗繁荣有密切关系。 2、词最根本的发生原理,在于以辞配 乐,是诗与乐在隋唐时代以新的方式再度结 合的产物。

小梅解词一词的起源和发展

小梅解词一词的起源和发展

小梅解词一词的起源和发展词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词于宋代达到顶峰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

流行于初盛唐期间的民间词,是词的萌芽阶段。

到中唐,文人开始认真地倚声填词。

元和年间后,文人填词逐渐增多,词正式成为一体。

但是,此时文人运用曲调的范围还比较狭窄,就现存资料看他们常用的是有限的十几个曲调,如《一七令》、《忆长安》、《调笑》、《三台》等,不过在语言上,他们开始引入近体诗的语言,写来精致凝炼、细腻华美。

五代十国时期,倚声填词尉为成风。

西蜀与南唐二地,经济文化最为发达,成为词人汇集的两大基地。

西蜀词人的词大多收集在《花间集》里。

西蜀花间词人中,以韦庄的成就最高;而南唐词人中则以李璟、李煜、冯延巳最为出色。

到了宋代,词发展到鼎盛状态,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体相抗衡的文学形式。

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

北宋词的主流依然是沿袭晚唐五代,吟风弄月,注重词的抒情性与音乐性,如二晏、张先等。

他们刻意求精,使词的形式更加丰富,词的语言更加精炼,词的意境更加深婉,词的风格更加细腻,特别是使词的音律更加精美合乐。

但北宋还有另一些词人,如苏轼、柳永等,从词风词境入手,着意词体的变革。

北宋初年,范仲淹的《渔家傲》和王安石的《桂枝香》,大笔淋漓、墨浓意酣,词调慷慨苍凉,境界开阔悲壮,感情抑郁深沉,揭开了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作的序幕。

元朝上承两宋的余绪,虽成就难以继盛,但出现了许多词人,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

元词的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包括出生于元一统前蒙古时期词人的创作。

此阶段的词人有元好问、陆文圭、张之翰、刘敏中等,由于他们大多有着亡国和战乱的经历,所以他们的词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抒写怀念故国的黍离之悲,表现由人世变迁引起的荆棘铜驼之感的词作。

第二阶段包括出生于元一统之后到元亡之前词人的词作。

此阶段的词人有虞集、王旭、张雨、萨都剌、张翥等,他们大抵出生于忽必烈改元之后,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乱,议论行藏出处和企慕半隐半俗的生活,是他们词作的主要内容。

古诗词传统文化

古诗词传统文化

古诗词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理和情感。

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古诗词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特点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

第一部分:古诗词的起源与发展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最早的古诗词形式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诗歌,这些诗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而闻名于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诗词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等形式,同时也融合了大量的民间文化和艺术元素。

在唐宋时期,古诗词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杜甫、李白等诗人以其豪放的气势和深沉的思想感染了整个时代,被誉为“诗圣”;而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诗人则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表达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第二部分: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古诗词有许多独特的艺术特点,使其成为了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

首先,古诗词注重形象的描绘。

通过对景物、人物和情感的描写,古诗词能够以简洁的语言创造出丰富而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其次,古诗词常常使用对仗和押韵等修辞手法。

通过运用押韵和对仗,古诗词能够使语言更加优美动听,听起来更加悦耳有韵味。

另外,古诗词也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古诗词通过抒发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思想,可以触动读者内心的共鸣,引起共鸣与共鸣之间的对话,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第三部分:古诗词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古诗词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传递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古诗词中融入了儒家的礼仪之道、道家的自然观和佛教的修身养性等思想,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古诗词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推动了文学发展和文化交流。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通过创作和传承古诗词,不断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形式,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宋词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详细介绍宋词的发展脉络。

一、宋词的起源和发展宋词起源于南唐,发展于北宋,经历了南唐、北宋、南宋三个时期的演变。

南唐时期,有李煜、李清照等著名词人的创作,为后来的宋词奠定了基础。

北宋时期,词人陆游、辛弃疾等的词作更加丰富多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南宋时期,苏轼、杨万里等词人的作品更加注重内涵和意境的表达,使宋词达到了巅峰。

二、宋词的特点1. 抒情性强:宋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特点,表达了词人对爱情、友情、家国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慨。

2. 简洁明快:宋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用寥寥数语传递出丰富的意境。

3. 境界高远:宋词追求境界的高远,通过意象的运用和意境的构建,使词作具有独特的意蕴和美感。

4. 音律和谐:宋词注重音律的和谐,追求字音的协调和押韵的美感,使词作更具音乐性。

三、宋词的影响1. 文学影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文人继承和发扬了宋词的创作传统,使词作在后世继续发展。

2. 音乐影响:宋词的音乐性极高,适合配以音乐演唱。

宋代以来,不少曲调被作曲家改编为曲谱,成为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人文影响:宋词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人文情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词中的爱情、友情、家国等主题,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精神追求。

综上所述,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词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影响等方面,构成了宋词发展的脉络。

通过对宋词的研究和欣赏,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

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

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英语单词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演变。

1.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公元5-11世纪)英语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当时盎格鲁-撒克逊人来到大不列颠岛,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古英语。

古英语是一种日耳曼语,与荷兰语、德语等有密切关系。

在这个阶段,英语词汇相对简单,主要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自然现象。

2. 诺曼征服时期(公元11世纪)公元11世纪,诺曼人征服了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

他们的语言——古法语,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诺曼人征服英国,古法语成为统治阶级的语言,大量法语词汇进入英语,使得英语词汇变得更加丰富。

3. 中世纪英语(公元11-15世纪)在这一阶段,英语逐渐演变为中世纪英语。

随着文学作品的兴起,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英语开始变得更加规范。

此外,由于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语吸收了大量拉丁语和希腊语词汇。

4. 近代英语(公元16-18世纪)公元16世纪,英语开始进入近代阶段。

这一时期的英语以英王詹姆斯钦定的《圣经》英译本和莎士比亚戏剧为代表。

在此阶段,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形成了现代英语的雏形。

5. 现代英语(公元19世纪至今)从19世纪开始,英语的书面语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基本上一致。

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英语吸收了来自其他语言的众多词汇,使得英语词汇更加丰富。

此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互联网的普及,都为英语词汇的拓展创造了条件。

总结: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经历了古英语、中世纪英语、近代英语和现代英语四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英语不断吸收其他语言的词汇,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通用的语言之一。

如今,英语词汇丰富多样,蕴含着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知识。

了解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这一世界语言。

词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

词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

词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通过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从最初的简单符号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以下将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描述词的历史发展。

人类的语言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通过简单的声音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思。

这些声音并非有意地构成词汇,而是一种简单的沟通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形成较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对于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观念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特定的声音来表示特定的概念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于是,他们开始创造和运用一些特定的语音符号,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为了最初的词汇。

最早的词汇可能是一些简单的指示性词汇,比如表示动物的声音或者天气状况的词汇。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开始创造更加复杂和抽象的词汇,以表达更加复杂的概念和观念。

例如,人们开始创造描述人类行为和情感的词汇,以及描述自然现象和抽象概念的词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通过交流和交流,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词汇和语法规则,这为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奠定了基础。

词汇的发展也与人类文化、科技和思想的发展紧密相连。

例如,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创造了大量描述新事物和概念的词汇,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汇也不断地演变和变化。

一些词汇可能因为不再使用或者被取代而消失,而一些新的词汇也不断被创造出来。

这反映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的变迁,以及对于更准确表达的追求。

词的历史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创造和运用词汇,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词汇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为人类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 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 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词发展脉络
晏几道(1038—1110) ——人间自是有情痴
宋词发展脉络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李 煜 : 皇 帝 身 , 文 人 心 。
宋词发展脉络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词发展脉络
—读词,享受人间之美
宋词发展脉络
词: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 又称为“诗余、曲子词、长短句”, 有固定的曲调,即词牌名。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一90字)和 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有上下阕之分。 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宋词发展脉络
词的发展: 敦煌曲子词——唐文人词——晚唐五代词(花 间词&后主李煜)——宋词——清朝纳兰性德
宋词发展脉络
• 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 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 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 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 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 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 实。”
宋词发展脉络
温庭筠,字飞卿。温词的风格并不 单一,但最能代表温词风格的是《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来)一类 作品。
宋词发展脉络
• 西蜀词人韦庄,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韦词有花间词的共同特征。但是韦庄经过乱离苦 痛之后,把粉泽之气冲淡了,这在他的一些抒情 词里表现尤为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王安石《桂枝香》: ▪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 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 ,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 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西清诗话》中记载王安石对苏轼评价说:“不知更几 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而苏轼在读到王安石的词作《 桂枝香·金陵怀古》后,更是由衷佩服,赞叹到“此 老乃野狐精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亡国之君的一曲哀歌。
▪宋词
▪ 宋词是中国词史上的黄金时代, 词作、词派众多,名家辈出, 佳作如林。宋词与唐诗一起成 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两朵奇葩。
宋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士人妇女,都爱好词章。 今人唐圭璋编的《全宋词》,收录词人1330家,词作 19900多首。
a.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西江月》是来自民间 的曲调。 b.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如《一剪 梅》这个词牌名来自周邦彦的词句“一剪梅花 万样娇”。 c.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咏的是打鱼, 《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词牌即词题的,
词牌之外,还有一个词题,在词牌下面用较小 的字注出。如《沁园春·长沙》
代表词人:温庭筠。“温李”。 “花间词派”的开创者。 他是词史上第一个致力于填词的
作家,他的词是文人词成熟的标志。
代表作: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 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 双金鹧鸪。
温庭筠
《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
▪ 秦观《鹊桥仙》: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踏莎行》
▪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泉子》: 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辇。蓦街穿巷犯皇宫,只 拟夺九重。 长枪短剑如麻乱,争奈失计无投窜。金箱玉印自携 将,任他乱芬芳。
词写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情景。上阕写义军入京,下阕写唐 军与官僚们败退,对比强烈,爱憎分明。
2.文人词
初盛唐已经出现了一些文人词的创作,
如沈佺期的《回波乐》,张说《舞马词》, 但它们是由诗入词的过渡性作品。
▪ 青玉案 贺铸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 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 春知处。
▪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 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 六州歌头· 贺铸
▪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 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 。轻盖拥。联飞鞚kòng 。斗城东。轰饮酒垆 ,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sǒu犬, 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①“令词为主”的时期:宋初词坛继承了晚唐五 代绮靡婉约之风,书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主 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 伤感时序的愁情;代表作家是晏殊、晏几道、张 先,他们多写小词,风格委婉精美。
晏殊最脍炙人口的篇章《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 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 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 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 名,换了浅斟低唱!
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 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 。怀倥偬kǒng zǒng 。落尘笼。簿书丛。鹖hé 弁biàn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 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 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 ④周邦彦时期:婉约派,格律派。周邦彦,字美 成,号清真居士。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 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 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 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 “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 在宋代影响甚大。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 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 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晚唐是词的成熟期。
这时依声填词形成了风气,词家众多, 而且出现了以词名世的大家:
大量词作问世,还出现了文人词集。 题材内容依然多为男女情爱,柔靡绮丽 逐渐成为词的主要特色。 晚唐词人将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推向成 熟,但是使词走上了狭窄了道路。 内容香艳,风格清软,语言绮丽。
词谱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 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 “填词”。“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一、词的起源
词是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为 它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唐 代称为曲、曲子词、词等。还有诗余、 长短句等名称。
它在初唐出现,在中唐得到了 发展,在晚唐五代得到了繁荣。 宋代达到高峰。
词的分类
小令:58字以内
词 按长短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分 类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阕、片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内容上多写爱情、婚姻和家庭,也涉
婉约派 及羁旅行役,恋土怀乡等,其风格是
词 的
典雅委婉、曲尽情态,具有阴柔之美 的审美特征。


内容上多涉及人生、社会的重大主题,
词的发展简史
词的概述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是 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它始于 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 “ 词 ” ,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 、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 短句。
词的种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 平仄也是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小令 (58 字以内 ) 、中调 (59 一 90 字 ) 和长调( 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 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段 在词学中称为 “ 片 ” 或 “ 阕 ” 。 “ 片 ” 即 “ 遍 ” ,指乐曲奏过一遍; “ 阕 ” 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 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张三影)
▪ 张先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 中人”之句,被人称之为“张三中”。张先对人 说:“何不称为‘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 ’;‘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 堕轻絮无影’,都是我的得意之句。”世人遂称 之为“张三影”。
②柳永的慢词时代
开创宋慢词时代,雅俗共赏。柳永发展了长调的 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 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 面貌。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 百姓的喜爱,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 声誉。柳永善于化旧曲为新声,创制大量的篇幅 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 备了。
唐代城市繁荣,歌楼妓馆随处可见,城市中 处处管弦,处处笙歌,涌现了很多乐工歌姬。他 们演奏、传播燕乐,歌唱并创作曲词,这就促进 了词的产生和发展。唐代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 “唐音”,词就是随着这种音乐的广为流传而兴 起的合乐诗歌。
词的兴起也是诗体嬗变的结果。唐代近体诗 十分发达,近体诗往往可以配乐演唱,但是在配 乐演唱时与抑扬顿挫多变的燕乐谱曲难得协调, 所以乐工歌姬在演唱文人近体诗时,往往会做一 些改变,或加和声,或略为增减字数,以适合乐 曲的需要。如王维的《渭城曲》在演唱时采用 “阳关三叠”。
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 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 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古今伤心人也。
▪ 张先《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 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 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 落红应满径。
早期文人词的主要内容是描写男女爱情。 如刘禹锡《竹枝词》,富有民歌情韵。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还有一些风格苍劲意境宏大富有现实意义的 边塞词。 如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 两首词,曾被人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 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豪放派 如理想抱负、民族盛衰,国家兴亡和
民生疾苦等,其风格豪迈,无所拘束,
慷慨激昂,乐观进取,具有阳刚之美
的审美特征。
词牌 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 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三种格 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 人们给这些格式起了一些名字,这 些名字就是词牌。
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三种情况: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词是从因诗入乐到依声填词; 它的句式,从整齐的律绝到 长短句,就是由诗入词的演变 过程。
写诗填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