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制作工艺

合集下载

琉璃工艺品制作过程

琉璃工艺品制作过程

琉璃工艺品制作过程琉璃工艺品是以琉璃为原材料制作的精美艺术品,它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琉璃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琉璃的制作工艺首先需要准备原料,包括硅砂、碱石等。

这些原料要经过精细的筛选和洗净,去除杂质,保证制作出的琉璃质地纯净。

接下来是熔化原料。

制作琉璃的工坊里通常有一座大型的琉璃窑,窑内温度高达几百度,用来熔化原料。

工匠们将经过处理的原料放入窑内,经过数小时的高温熔化,原料逐渐融化并混合在一起。

当原料完全熔化后,工匠们会用长柄的木铲搅拌琉璃液,使其均匀混合,并保持一定的温度。

这个过程需要技术娴熟的工匠,因为琉璃的质地和色彩都与温度有关。

接下来是造型。

工匠将熔化好的琉璃液取出,用特制的工具进行造型。

这些工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可以用来制作琉璃器皿、花瓶、雕塑等。

工匠们使用手工技艺将琉璃液慢慢塑造成各种形状,精细而严谨。

造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调色。

琉璃工艺品的色彩是通过在琉璃液中加入金属颜料来实现的。

工匠们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出各种不同的颜色,使琉璃工艺品更加丰富多彩。

调色过程需要细致的观察和调试,以保证色彩的均匀和亮丽。

最后是冷却和打磨。

制作好的琉璃工艺品需要经过冷却才能完全凝固。

冷却时间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具体时间要根据琉璃工艺品的尺寸和形状而定。

冷却完成后,工匠们会对琉璃工艺品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瑕疵和毛边,使其更加光滑细腻。

整个琉璃工艺品制作过程需要借助工匠的巧手和经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

琉璃工艺品凝聚了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每一件琉璃工艺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琉璃工艺品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既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又富有艺术价值。

它不仅可以作为收藏品和装饰品,还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亲友,传递美好祝福。

在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琉璃工艺品的制作仍然坚持手工制作,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尊重。

让我们一起珍视这些精美的琉璃工艺品,为传统手工艺保持一份敬意。

琉璃知识点总结

琉璃知识点总结

琉璃知识点总结一、琉璃的历史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开始制作琉璃,但真正传入中国的是在公元前1世纪,那时大量来自罗马的琉璃器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琉璃在中国的普及是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时,大批大型佛教寺庙、皇宫等的琉璃瓦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后,宋、元、明、清等朝代也都广泛使用琉璃装饰建筑。

二、琉璃的制作工艺1、原料选取琉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碱性的石灰和明矾。

在制作琉璃时,首先要将这些原料经过混合、研磨等工艺加工制成琉璃原料。

2、琉璃的造型将加工好的琉璃原料放入模具中,通过高温烧制,使其变成不同形状的琉璃制品。

不同形状的琉璃制品可以根据建筑的实际需要进行定制。

3、琉璃的装饰在琉璃制品成型后,可以通过喷绘等方式进行装饰,使得琉璃制品更加美观。

4、琉璃的烧制经过以上工艺加工的琉璃制品要经过高温烧制,使得琉璃制品更加坚固耐用。

三、琉璃的应用1、建筑装饰琉璃在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用来做屋面的瓦片,还可以用来做墙面的装饰等。

2、艺术品制作琉璃因其独特的美学价值,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品的制作,比如花瓶、雕塑等。

3、日常生活用品琉璃的艺术造型使得它也可以用来制作日常生活用品,比如茶壶、瓶子、餐具等。

四、琉璃的保养与修复1、定期清洁琉璃制品在使用中要定期进行清洁,可以使用湿布擦拭,避免使用酸性溶液,以免损坏琉璃表面。

2、防止撞击琉璃制品在使用时要防止撞击,以免造成破损。

3、保持通风琉璃制品使用的空间要保持通风,避免潮湿,以免影响琉璃的使用寿命。

5、定期修复如果琉璃制品发生了破损,要及时找专业人员进行修复,以免进一步损坏。

总之,琉璃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在当今仍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它的制作工艺要求精湛,应用领域广泛,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和保护的传统工艺。

现代琉璃制作工艺

现代琉璃制作工艺

现代琉璃制作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现代琉璃制作工艺,这可真是一门神奇又有趣的手艺呀!你想想看,那一块块晶莹剔透、五光十色的琉璃,是怎么从平平无奇的材料变成让人爱不释手的宝贝的呢?这就像是一场华丽的变身魔法!先来说说原料吧,就像做饭要有好食材一样,琉璃制作的原料那也得精挑细选。

各种矿物质呀,经过巧妙的搭配,才能为后面的精彩打下基础。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过去的,不然怎么能做出那么漂亮的琉璃呢?然后就是烧制啦!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就好比是给琉璃注入灵魂。

把原料放进高温的炉子里,看着它们一点点融化、融合,那感觉真的很奇妙。

这时候火候可得掌握好,太轻了不行,太重了也不行,这不就跟炒菜掌握火候一个道理嘛!要是火候不对,那出来的琉璃可就不完美咯。

等烧制好了,接下来就是塑形啦!这可是个技术活,师傅们就像神奇的雕塑家,把那滚烫的琉璃液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出各种形状。

哎呀,那手法,那技巧,真让人惊叹!有时候我就在想,这得需要多少年的功夫才能练成这样的手艺呀。

塑形完成后,还得经过精细的打磨和抛光,让琉璃表面变得光滑如镜。

这就像是给美人化妆,一点点地修饰,让它更加光彩照人。

你说琉璃制作工艺是不是很神奇?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看着一块普通的材料在师傅们的手中变成了精美的琉璃作品,真的让人忍不住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而且呀,琉璃可不仅仅是好看,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呢!在中国历史上,琉璃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见证了无数的故事和变迁。

现在我们还能欣赏到这么美丽的琉璃,这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咱再想想,要是生活中没有了琉璃,那该少了多少乐趣和色彩呀!那些精美的琉璃摆件、饰品,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少美好呀。

所以呀,我们真应该好好珍惜这些琉璃作品,好好感受一下这门神奇的工艺。

总之,现代琉璃制作工艺真的是太了不起啦!它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独特。

让我们一起为这门工艺点赞,为那些默默付出的工匠们点赞!。

琉璃的制作工艺

琉璃的制作工艺

琉璃的制作工艺
琉璃是一种古老的玻璃工艺,其制作技艺源自中国古代。

琉璃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原料的准备、制作工序以及后期的加工。

首先,需要准备玻璃原料,包括硅砂、碳酸钠、石灰石等。

然后将这些原料进行混合、熔化,制成琉璃坯。

在制作琉璃坯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琉璃坯的质量。

接下来是制作工序,将琉璃坯进行釉彩和装饰加工。

釉彩是将琉璃坯表面涂上一层玻璃釉料,然后经过高温烧烤,使其与琉璃坯融合成一体。

装饰包括刻画、雕刻等工艺,使琉璃制品更加精美。

最后是后期的加工,包括毛磨、打磨、抛光等工序,使制品表面更加光滑,质感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琉璃制品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气泡、裂纹等问题,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细致的处理。

总之,琉璃的制作工艺需要掌握一系列技艺和经验,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琉璃制品。

同时,这种古老的工艺也具备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传统工艺。

- 1 -。

汉代琉璃的制作工艺特点

汉代琉璃的制作工艺特点

汉代琉璃的制作工艺特点
汉代琉璃制作工艺有以下特点:
1. 高纯度的原料:汉代琉璃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和膨胀土,这些原料的纯度较高,能够确保制作出质量上乘的琉璃制品。

2. 高温烧制:汉代琉璃制作采用高温烧制的工艺,通常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烧制,以确保琉璃制品的坚硬度和透明度。

3. 手工制作:汉代琉璃制作大多采用手工制作的工艺,制作者需要熟练掌握玻璃吹制、刻蚀、镶嵌和彩绘等技术,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4. 耐久性强:汉代琉璃经过高温烧制后,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抗磨损性,制品不易破损或变形。

5. 彩绘工艺:部分汉代琉璃制品还采用彩绘工艺,制作出各种生动的图案和纹样,使琉璃制品更加华丽和精美。

琉璃的制作工艺

琉璃的制作工艺

琉璃的制作工艺
琉璃是一种具有独特美感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工艺品。

它由高温熔化的硼酸盐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经过吹、打、拉、剪、切等多道工序制成。

首先,工匠将不同颜色的琉璃颗粒按照设计要求放入搅拌机中,加入一定量的修改剂和水,搅拌均匀后放入窑炉中加热。

当琉璃颗粒熔化成液态时,工匠用钳子将液态琉璃吹成空心的管状物。

接着,将汲取的空气吹入管状物中,使之膨胀成球形,在球形上分别用钳子夹出几个口子,再用剪刀将其剪开,即得到了琉璃的初始形态。

然后,工匠会将琉璃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

烧制时要根据琉璃的成分和颜色来掌握烧制的温度和时间。

烧制后的琉璃具有透明、浑浊、彩色等不同的特点。

最后,工匠根据设计要求,将琉璃进行打磨、镶嵌、雕刻等后续加工工序,制成精美的琉璃工艺品。

琉璃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

因此,琉璃制作工艺一直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琉璃珠子的制作工艺流程

琉璃珠子的制作工艺流程

琉璃珠子的制作工艺流程
1. 隔热棒及琉璃丝预先调制好。

2.依开火程序完成点火动作。

3.琉璃棒搁置火焰边预热约3分钟。

(若直接放入火中,琉璃棒会因快速吸热,急速膨胀而爆裂)
4.左手横持隔热棒,右手以握笔方式将预热过的琉璃棒放入火中加热。

5.俟琉璃棒头变软(黏稠状)之后,沾黏于隔热棒上的白粉区域。

(左手旋转隔热棒,将琉璃熔液平均裹上数圈)。

6.平均裹上琉璃液后,先在火上加热至通红为止,再移至滚珠台(砥石)上滚动修整。

7.将完成之珠子放置于冷却区约10分钟后始可碰触。

8.依关火程序熄火。

琉璃 制作工艺

琉璃 制作工艺

琉璃制作工艺琉璃是中国传统工艺,也是现代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玻璃为材料,采用特殊的工艺技巧,细心、精湛地雕刻成各种千姿百态的艺术品。

琉璃工艺的发展历程长达三千多年,其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的升级和改进。

琉璃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原料的准备。

由于琉璃的制作材料是玻璃,所以必须选用精细的玻璃辅料,如酸铅玻璃、鸭绿柱石玻璃等。

还要选择所需的颜色和形状。

每种颜色和形状都需要相应的玻璃配料,需根据不同的设计来挑选并控制质量。

玻璃颗粒要进行洗涤和筛选,以保证质量。

第二步:玻璃熔化。

利用高温熔窑将准备好的玻璃材料熔化,使其变成流体状态。

这是制作琉璃的关键步骤,因为熔化材料的温度、时间、稠度、空气流通等因素都需要精确掌控。

只有在正确的熔化条件下,才能确保琉璃的质地均匀、透明度好,并且保证色彩的鲜艳度和稳定性。

第三步:成型。

在熔化的玻璃液体中,艺术家利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将其制成所需的形状。

这一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和精力。

制作琉璃的工具包括手工剪刀、琢磨刀、镊子、钳子等工具,这些工具都会根据制作的形状而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挑选。

第四步:收缩和做饰。

收缩指将制好的琉璃置于冷却箱中,以逐渐放凉,避免后续加工过程中出现裂纹。

做饰是根据需要进行进行花饰制作,如素珠、金线、栈珠、光透玻璃、盘繁窗、渔网等。

第五步:生产检验。

制作好的琉璃制品需要经过严格的生产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美观程度。

检验过程包括外观、质地、颜色鲜艳度、光泽度和完整性等方面,并对其进行修磨处理。

以上是琉璃制作的基本流程,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造型、材质、工艺等因素进行不同的处理。

琉璃制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耐心,技艺精湛的琉璃制品能够展示制作者的才能和革新精神。

如今,由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原本只属于王侯贵族的琉璃制品,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品。

综上所述,琉璃制作工艺是一项重要的传统工艺,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卓越的艺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工艺制作工艺如今的琉璃制作工艺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步骤:1.创意设计:将创意通过平面设计图稿进行表现。

2.原型制作:根据图稿雕塑立体模型。

3.制硅胶模:在模型表面均匀涂抹硅胶,待硅胶凝固成硅胶模后,尚需石膏加以固定。

4.灌制蜡摸:调制蜡浆,在硅胶阴模内灌入热融的蜡,待其自然冷切。

5.拆取蜡模:将冷切后的蜡模自硅胶石膏模脱出。

6.修整蜡模:冷切容易使蜡模收缩变形,对拆模时留下的模线痕迹,得以工具细心地修整完美。

7.制石膏模:调制正确比例的耐火石膏,在修饰后的蜡模外,灌注包埋,即成含蜡石膏模。

8.蒸汽脱蜡:将整个含蜡石膏置入脱蜡机内以蒸汽加温,脱蜡后即为耐火石膏阴模9.精选原料:为精确控制各种颜色的比例和流动的美感,需依造型与设计精选特定颜色与大小的玻璃原料,并安排色块的分布位置10.进炉烧结:清模去尘后,将整个石膏模与配置好的玻璃料,放进炉内慢慢加温,使热熔软化的水晶玻璃如麦芽糖缓慢地流入石膏模内成型。

11.石膏模:拆除石膏模,将冷切后的玻璃粗胚取出。

12.切割修葺:将玻璃粗胚上注浆口部分多余的玻璃切割修葺。

13.粗模细模:以粗、细研磨砂将水晶玻璃之浇注口磨平整。

14.冷工细修:以钻石笔头及其它工具细心雕琢,使作品表面显得更为均匀细致。

15、签字包装:确认作品完整后签名签号。

琉璃制品最早起源于二千多年前西周时代,琉璃与金银、玉翠、陶瓷、青铜并称为中国的五大名器,琉璃还是佛家七宝之一。

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宋代的戴埴在《鼠璞·琉璃》里说:“琉璃,自然之物,彩泽光润逾於众玉,其色不常。

”琉璃作品抑或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蕴含了宗教的哲理,倾注了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其精巧的构思、美妙的意境、博大精深的内涵,令鉴赏者或沉思或感悟或惊叹。

古代经书里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可见,在某种意义上说,琉璃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象征。

琉璃与我们所常见的玻璃虽然看起来基本相同,但其实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是玻璃的原料是二氧化硅,琉璃是氧化铅。

其次是玻璃有不同的色彩,但不能混合。

唯有琉璃可以有多种颜色混成,且通透如故。

明澈的琉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

琉璃整个制作工序冗长,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经过十几道手工精心操作方可完成,稍有疏忽就会出现瑕疵甚至分文不值。

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操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制作难度较高。

下面就跟随我们来看看琉璃的制作工艺吧。

设计琉璃在制作之前,对于造型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一件琉璃作品的优秀与否,与作品的前期设计息息相关。

设计师会把创作理念绘成平面设计图稿,经反复推敲、修改后形成设计稿。

按照构思描绘素描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设计作品的形状不能较大且较细长,因为这样的作品不易成型且易破碎。

其次是设计的花纹过于繁多复杂,烧制琉璃时不能全部表现出来。

素描稿完成后就应该进行上色了。

根据经验每件设计作品的颜色最多不宜超过4种,如果过多,琉璃作品既显得过于花哨又不利于烧制。

设计稿制作好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了。

雕塑原型设计好图稿以后,就可以用雕塑专用土按照设计稿雕塑成立体原型。

雕塑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是精雕硬油料。

精雕硬油料比较硬,在没经过处理之前不宜进行雕塑。

那么,怎么使硬油料变软呢?我们应该在雕塑前把硬油料放置在30-50瓦的灯下,烘烤20-30分钟后硬油料就变得较柔软了。

这样的硬油料就可以使用了。

雕塑需要用到的工具主要是各种雕塑刀、钢尺、刮刀等。

雕塑时,应按照设计稿的设计要求进行雕塑。

雕塑是立体的,要有一个整体观念。

先把雕塑土堆好,由简而繁,逐步深入。

雕塑时应注意几点,第一要注意每个角度的整体效果。

第二要分析形体结构是否准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否统一和谐。

第三着重形象的细致刻画,直到完成。

雕塑好的立体原型与最后的琉璃成品应在形状、大小上一致。

立体原型制作好后就可以进行制模了。

制硅胶模制模就是在立体原型的表面涂上硅胶并以石膏固定外型,制成硅胶模具。

制模的第一个步骤是制作涂抹硅胶。

涂抹硅胶需要用到的原料是:硅胶、硅油和固化剂。

我们应将硅胶、硅油和固化剂按适当比例混合后制成硅胶混合剂。

按照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正常情况下,硅胶、硅油和固化剂的比例应为10:10:1。

如果室温低于10摄氏度,则配比比例应调整为10:10:1.5。

用油漆刷把硅胶混合剂均匀分层涂刷在雕塑原型上,使雕塑作品平均刷满硅胶。

通常来讲,每层涂抹硅胶3mm,依作品大小不同,硅胶凝固时间不等,通常晾晒30-40分钟左右,用手指触摸硅胶表面,不粘手,就说明硅胶已经干了。

我们可以进行第二层的涂抹,第二层的厚度与第一层相同,第二层干后再抹第三层、第四层。

为了增加硅胶模的延展性,使其不易撕裂,在第四层硅胶干了以后,应在其表面贴上一层纱布,再抹上最后一层硅胶混合剂。

硅胶干后还应以石膏固定外型,我们应先按照石膏粉1份,清水2份的标准,将石膏粉稀释,混合应均匀。

将硅胶表面横向摆上一条细绳。

细绳的用途过会儿给您揭秘。

按照作品的大小,用铁皮做一圆筒。

用铁皮筒把作品扣上。

铁桶与作品的最小间距应在8cm以上为好。

将铁筒与底板的连接处用蜡密封好。

将石膏水灌入筒中,不要灌的过满,应灌到距筒顶5cm 处为好。

根据作品的大小不同,灌好石膏后等待20-40分钟,此时石膏已经基本凝固。

我们应该先把围在石膏外侧的铁桶拆开。

这样就露出石膏来了。

那怎么把石膏分开呢?拽住细绳两端,轻轻一抬,石膏就分开了。

您说细绳的用处大不大。

把石膏分开后,继续晾晒石膏1个小时左右,石膏就完全凝固了。

这时,我们就可以把石膏拆开。

这样就露出硅胶来了。

选择适当分界线,利用美工刀将硅胶局部划开,将雕塑作品拿出来,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与雕塑形状相反的硅胶空心模了。

制蜡模1 制蜡模雕塑作品我们称之为阳模;而利用硅胶涂布其上成型的硅胶空心模,称之为阴模。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硅胶空心模制作一个蜡模。

我们这里需要用到的原料蜡有两种:一种是全精练石蜡,一种是K512绿蜡。

通常来讲,应该按照全精练石蜡比K512绿蜡为5:1的标准放入加热炉里进行融化混合形成蜡水。

加热炉的温度应控制在120-140℃比较合适。

把硅胶模对齐,盖上石膏模。

用胶带捆紧,将配置好的蜡水倒入硅胶模中,蜡水灌到离硅胶口5-8cm时,停止灌蜡。

把灌好蜡的模具放入真空箱里进行真空处理。

抽真空时,箱内气压应小于0.08兆帕,真空处理可以将蜡水里气泡全部排出,有利于蜡模的成型。

真空处理后应继续用蜡水将硅胶模灌满。

这时,我们就可以静静等待蜡水自然冷却成型,30分钟后,我们用手指用力按蜡的表面,当蜡变硬,不下陷时,我们就该进行挖蜡工作了,用刀子挖开蜡模底部,将其中的蜡水到出。

这样,蜡模的厚度基本控制在5-8cm。

30分钟后,待蜡模全部冷却后。

我们拆开石膏模,剥离硅胶模,将蜡模取出。

2 修蜡下一步我们该进行修蜡了。

因为刚制作好的蜡模表面有许多瑕疵,修蜡就是将蜡模表面缺陷细心修补。

我们应使用工具将分模线、毛边等修好补平,有缺蜡或不平的地方,应该用蜡水修补好,修蜡完成之后,就应制作耐火石膏模了。

制耐火石膏模和脱蜡1 制耐火石膏模制造耐火石膏模就是将耐火石膏灌铸在修饰后的蜡模外,制成含蜡耐火石膏模。

这里用到的主要原料就是硅微粉,也就是耐火石膏粉。

我们首先需要按适当比例加水调配耐火石膏粉,通常按照耐火石膏粉1份,清水2份的标准,将耐火石膏粉稀释。

首先我们按照蜡模的大小用铁皮制作一个外壳。

将蜡模放到木板中央,用蜡水将其固定,防止其移动,将刚才做好的外壳套在蜡模上面,铁壳底部用蜡水密封。

将耐火石膏灌入壳内,灌浆量以没过蜡模顶部7-10cm比较合适。

这时耐火石膏的内部有许多气泡,我们应该进行真空处理,把耐火石膏的气泡排出。

抽真空时,箱内气压应小于0.08兆帕。

取出石膏模后把其放在阴凉处进行晾晒。

大约2-3小时后,耐火石膏即可自然凝固成型。

这时我们应把包在耐火石膏周围的铁壳去掉。

这样耐火石膏模就做好了。

2 脱蜡里边的蜡模怎么办呢,下一步我们就要进行脱蜡了。

将风干包好耐火石膏的蜡模,蜡模口朝下放在蒸汽炉中,将门关紧,以防高温蒸汽喷出伤人。

蒸汽炉内应保持在130-150℃的高温,这样就可将耐火石膏中的蜡模逐步熔化,蜡水顺着排水口慢慢排出,操作时间应根据作品大小的不同而改变,通常在1-3小时之间。

打开蒸汽炉门,耐火石膏模内应该完全没有残蜡。

烧制耐火石膏模制作好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烧制了。

烧制之前我们应选好原料。

1 选择原料制造琉璃的原料叫做水晶料,水晶料是英国人于1676年发明的含氧化铅的琉璃,为透明的白色,如水晶般亮丽,故名水晶料。

金属氧化物的配比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亦不同。

如加入氧化钴,用以制造蓝色;二氧化锰,使琉璃呈现紫色;加入重铬酸钾,琉璃会呈现绿色;加入氧化钛、氧化铈呈现黄色等。

水晶料无论什么颜色无不光彩照人。

水晶料的优点很多,如折射率高,易于烧铸,硬度较软,非常适合加工,更利于后续切割、研磨、抛光等冷工艺制作。

我们应根据设计的色彩要求挑选、配比相应颜色的水晶料。

通常水晶料应敲碎后使用。

配比好水晶料后,我们应用清水对水晶料进行清洗。

清洗掉水晶料表面上的杂质,有利于提高琉璃的洁净度。

2 烧制水晶料准备好以后,就可以进行烧制了。

烧制琉璃通常利用"窑烧铸造法",也就是在高温炉内完成浇铸,而非一般在室温下浇铸成型。

窑炉铸造以电热炉最为干净和易于控制,也符合节能、减排、高效、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要求。

将水晶料按比例放到耐火石膏阴模上,也可在石膏模上放一无底容器,再把水晶料放入容器中,这样更加便于盛放水晶料。

将石膏模与配置好的水晶料放进电热炉。

关上炉门,将炉温加热到1000℃,水晶料开始慢慢融化到耐火石膏模里。

这里应注意,每班工作人员要作好相关记录,如作品名称、入炉时间、出炉时间、负责人等。

根据作品的大小不同7-20天后,停止加温。

随着炉温的降低,水晶料开始凝固,2-3天后,当炉内没有余温时打开炉门,取出作品。

这时水晶料已经完全融化并凝固到耐火石膏模中。

我们把琉璃制品运走进行下一步操作。

拆模琉璃制品从电热炉中取出后,应冷却1-1.5小时后再进行拆模,拆模就是把包裹在琉璃外的耐火石膏模拆除,取得琉璃作品粗胚的过程。

拆模后的琉璃表面还是会有一些石膏残余,因此,在拆模后我们应用清水对表面的石膏进行清洗,因为石膏在琉璃上比较牢固,所以我们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对琉璃表面进行冲洗,冲洗后的玻璃制品,我们还要把其多余的部分切掉。

切割琉璃可以使用电锯进行切割。

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方法,避免工作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