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中国古代玻璃生产工艺

中国古代玻璃生产工艺
中国古代玻璃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玻璃制造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壮大。
在古代,玻璃被用于制作各种器皿、饰物和工艺品。
早期的玻璃制造技术主要包括铸造法和缠丝法。
铸造法是将玻璃液体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脱模而成。
这种方法制作出的玻璃器皿形状单一,质地粗糙。
而缠丝法则是在玻璃液中加入丝线,使器皿表面形成美丽的花纹。
这种方法的代表作品是春秋战国的“蜻蜓眼”玻璃珠。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吹制法逐渐成为玻璃制作的主要方法。
吹制法需要使用一根吹管,将玻璃液体吹成空泡,再根据需要塑造出各种形状的玻璃制品。
这种方法制作出的玻璃器皿质地细腻、光泽度高,且形状各异、花纹精美。
在古代,玻璃制作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复杂的工艺流程。
从配料、熔炼、出炉、冷却、加工、磨光等每一步都要十分精准细致。
古代工匠们对原材料的配比和加工过程的掌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玻璃制作工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为世界玻璃制造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玻璃工艺品摆件(3篇)

第1篇一、起源玻璃工艺品摆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类就已经掌握了制造玻璃的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工艺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我国,玻璃工艺品的制作始于汉代,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玻璃工艺。
二、特点1. 独特造型:玻璃工艺品摆件在造型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既有传统的古典风格,又有现代的创新设计。
造型各异,形态万千,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
2. 丰富色彩:玻璃在熔炼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和盐类,产生各种色彩。
这些色彩相互交织,使得玻璃工艺品摆件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3. 精湛工艺:玻璃工艺品摆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吹制、拉丝、雕刻、焊接、打磨等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极高的技艺。
精湛的工艺使得玻璃工艺品摆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4. 易于清洁:玻璃工艺品摆件表面光滑,不易沾染灰尘,清洁方便,适合长时间摆放。
三、种类1. 实用型摆件:如花瓶、烛台、笔筒等,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实用性。
2. 装饰型摆件:如挂件、摆件、摆钟等,主要用于装饰家居环境,提升空间美感。
3. 宗教型摆件:如佛像、观音像、财神像等,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4. 生肖摆件:如十二生肖摆件,寓意吉祥,适合作为礼品赠送。
5. 节日摆件:如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特有的摆件,具有浓厚的节日氛围。
四、制作工艺1. 吹制:将熔融的玻璃吹制成各种形状,如球形、圆柱形等。
2. 拉丝:将吹制好的玻璃加热,拉伸成细长的玻璃丝,用于制作各种图案。
3. 雕刻:在玻璃表面进行雕刻,形成各种图案和文字。
4. 焊接:将多个玻璃部件加热至熔融状态,使其连接在一起。
5. 打磨:对玻璃表面进行打磨,使其光滑、美观。
6. 烧制:将制作好的玻璃工艺品摆件放入窑炉中烧制,使其固化。
总之,玻璃工艺品摆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家居装饰和礼品赠送的佳品。
在今后的日子里,随着玻璃工艺的不断发展,玻璃工艺品摆件将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
玻璃工艺品的种类和制作流程

玻璃工艺品的种类和制作流程
玻璃工艺品是一种美丽而独特的工艺品,它可以用于装饰和实用。
它们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和制作流程,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
1. 手工吹制
手工吹制是最传统、最古老的玻璃工艺品制作方式之一。
它需要一个玻璃工匠使用一个吹管将玻璃块装进熔炉中加热,然后将玻璃吹入气泡形状,再用一些工具成形。
2. 熔融玻璃
熔融玻璃是一种新型的玻璃工艺品制作方式。
它需要将玻璃块放入高温熔炉中,让玻璃成为液态状态。
随后,将液态玻璃倒入模具中,等待冷却和硬化。
这种方法可以制作出更多形状和尺寸的玻璃工艺品。
3. 冰雕玻璃
冰雕玻璃是一种创新的玻璃工艺品,它需要将玻璃块在低温下冷却。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和纹路的玻璃工艺品。
4. 印刷玻璃
印刷玻璃是一种常见的玻璃工艺品制作方式。
它需要将图案或图像印在玻璃表面上,通常使用丝网印刷或数字花瓶印刷。
这些技术可以在玻璃上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和图像。
无论哪种制作方法,玻璃工艺品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包括设计、加工、加热和冷却等。
它们都需要高超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但最终产生的美丽和功能性产品是值得的。
玻璃的制作工艺(例如浮雕)

浮雕玻璃,是一种玻璃工艺。
它的技艺非常精巧繁杂,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堪称一绝。
它始于1890年,这种独特的工艺是在多层套色玻璃上琢刻各种图案,堪称一绝。
当时流传下来的一些作品现珍藏于西欧、日本等国家博物馆,价值连城。
这种工艺的制作还是以手工为主的。
工人们先采用人工的方法吹制出套色玻璃器皿来,然后用手刻砂雕等等工艺在玻璃的表面上雕刻出细致而美观的图案来,这样就形成了色彩艳丽多样又具有强烈立体感的浮雕玻璃工艺品了。
一:原料及配料主要原料有,石英砂(sio2),纯碱(Na2CO3),方解石(CaO),石灰石(CaCO3),硼化合物(B2O3),碳酸钡(BaCO3)。
辅助原料:橙色剂,着色剂,乳浊剂,助熔剂。
在配方上,各厂商要依据具体的产品而定,作出适当的调整。
在原料中加入适理的氧化锌可增加产品的韧性,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有色物质可能使产品着色,如加入氧化铜,产品呈绿色或海蓝色:加入氧华钴着色;加入硒粉呈红色,加入的量影响色的深浅。
在配料入炉前,必须将所有料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
二:仪器设备与成型加工混合料加入熔炉中,进行高温熔化,炉内温度依不同的产品而定,一般都在1200-1600度左右。
熔炉一般有坩锅和池窑两种,一般的坩锅只有一个口,进料与出料都在此口,池窑则可能进料与出料口分开(视工厂规模),这种只有一个口的炉常要在晚上进行加料,然后密闭,一般新加入的料要熔化8个小时方可使用,所以加料是不可以随时进行的,往往等到料已用完后再加,故一般一个缸的料可用一天,约600-900升。
原料在窑中被加热。
经过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的变化,大部分气体逸出,配合料变成了有硅酸盐和剩余sio2组成的烧结物。
继续加热,烧结物熔融,相互之间扩散,成为了透明体。
澄清剂与熔液中气体反应,帮助熔液澄清。
过程中,发生化学均化和热均化两个方面,可以提高熔体温度,降低熔体的粘度;机械搅拌,强制玻璃液搅动,以及窑底鼓泡等途径可以加快均化。
玻璃瓶工艺品制作方法

玻璃瓶工艺品制作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玻璃瓶工艺品制作这超有趣的事儿。
你看那普普通通的玻璃瓶,就像一块等待雕琢的璞玉呀!想象一下,经过咱的一番捣鼓,它能变成多么漂亮独特的工艺品,多带劲啊!先说说准备工作吧。
咱得找几个干净透明的玻璃瓶,大小形状随你喜欢,就像挑衣服一样,得选个合眼缘的。
然后就是各种工具啦,比如剪刀、胶水、颜料啥的,这些可都是咱的秘密武器哦!开始动手啦!可以先给玻璃瓶来个简单的装饰,比如用彩色的丝带在瓶口打个漂亮的蝴蝶结,哎呀,一下子就感觉不一样了呢!或者用小珠子串起来,绕在瓶子上,那亮晶晶的,多好看呀。
要是你喜欢画画,那更好玩啦!可以用彩色的颜料在瓶子上随心所欲地涂鸦,画个小花、小草,或者画个你喜欢的卡通人物,就像在瓶子上创造一个属于你的小世界。
这可比在纸上画画有意思多了吧!画错了咋办?哈哈,没关系呀,擦掉重新来呗,怕啥!还有哦,咱可以把一些小物件粘在瓶子上。
比如小贝壳呀、小花朵呀,就好像给瓶子穿上了一件花衣裳。
粘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别弄得到处都是胶水哦,不然可就成大花猫啦!再给你们说个好玩的,把不同颜色的水装进瓶子里,那效果,啧啧,就像彩虹被装进了瓶子里一样。
你说神奇不神奇?做玻璃瓶工艺品可不仅仅是个手工活,它还是个能让你放松心情的好法子呢。
当你专注地在那摆弄瓶子的时候,什么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啦。
而且,做好了之后,摆在家里,那可是你的得意之作呀,别人来家里做客,肯定会夸你手巧呢!咱中国人不就喜欢这些有点创意又好玩的东西嘛,自己动手做出来的,那感觉就是不一样。
这玻璃瓶工艺品制作呀,真的是既简单又有趣,还能让你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怎么样,还不赶紧去试试?别再犹豫啦,赶紧行动起来,让那些普通的玻璃瓶在你的手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吧!。
玻璃制作工艺

玻璃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
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
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
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A. 人工成形.又有(1) 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 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 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 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B. 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 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 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 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 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吹玻璃叙利亚的工匠发明了玻璃吹制术。
玻璃制造工艺

玻璃制造工艺玻璃制造工艺以酸性、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玻璃和玻璃制品。
不同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各有其特点,但主要工艺是相似的(图1)。
简史公元前2600年,巴比伦已有绿色玻璃棒。
公元前2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埃及已能制造玻璃珠。
最早的玻璃器物由玻璃块凿制而成。
以后埃及人用粘土和砂做成一定形状的砂芯,在砂芯上逐层蘸集玻璃液,经过拍打塑形和用颜色玻璃条围绕装饰,固化后再将砂芯除去,制得玻璃器物。
公元前1200年,埃及人采用开口模型将玻璃压成碗、盘、杯等制品。
中国古代玻璃制造技艺萌芽于西周。
战国时期出现含铅和钡硅酸盐玻璃。
汉代已有模压、铸压的玻璃壁、珠等。
公元前200年,巴比伦人首先使用吹玻璃的中空铁管。
用吹管吹制玻璃制品是玻璃制造中的一个突跃性进展。
公元1世纪,罗马人把各种颜色玻璃拉成棒,排列成捆烧熔,再切出具有一定图案截面的玻璃薄片,在模具上将这些薄片加热熔接,制出千花玻璃器。
他们已掌握在玻璃表面刻磨、用颜色釉彩绘和在玻璃中夹金等技艺,并会在暗色玻璃上镶套一层乳白玻璃,再磨去乳白玻璃,制出具有图案的套料刻花、雕花玻璃瓶。
7世纪,叙利亚人把玻璃吹成球,再用铁顶杆蘸少量玻璃液粘住球底部,然后切断吹管处玻璃,用顶杆将开口球在炉中加热软化,借快速旋转的离心力将玻璃球展平成平片玻璃,称冠冕法。
11~16世纪,威尼斯成为玻璃制造中心。
当时用软锰矿使玻璃颜色得到中和脱色制得无色透明的玻璃,并恢复了罗马人的颜色釉彩绘、玻璃夹金、玻璃磨刻等装饰方法。
1615年,英国用煤取代木柴作熔制玻璃的燃料,使熔化温度有所提高。
1635年又用燧石作原料并引入氧化铅,制成折射率高、色散大、易于刻磨的铅晶质玻璃。
1688年,法国用浇注法制出平板玻璃,经研磨抛光后用以制造镜子。
17世纪末,北欧用吹筒法代替吹圆球法,将圆筒沿长度剖开重新加热,以自身重量在铁台上展平成片,其平整度大为改善,产量增大。
1790年,瑞士人P.L.吉南发明用搅拌玻璃液的办法制出高均匀度的光学玻璃。
透明玻璃钢工艺品制作方法

透明玻璃钢工艺品制作方法今天来唠唠透明玻璃钢工艺品咋做的。
咱先得准备材料。
你得有玻璃纤维布,这就像是给工艺品搭骨架的东西。
还有树脂,这可是关键,就像胶水一样把所有东西粘在一起,而且得是那种适合做透明效果的树脂哦。
另外,别忘了准备个模具,模具的形状就决定了你的工艺品最后长啥样啦。
有了材料,咱就开始动手。
先把模具清理干净,可不能有脏东西,不然做出来的工艺品表面就不光滑漂亮了。
把树脂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调配好,这个时候你得小心点,比例不对的话,可能就达不到透明的效果喽。
然后把玻璃纤维布剪成合适的大小,轻轻铺在模具里。
再用小刷子或者小棍子把调配好的树脂慢慢刷到玻璃纤维布上,要让树脂均匀地渗透到布的每一个角落。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布做一场树脂的SPA,要温柔又细致。
如果想要更厚一点的工艺品,那就一层一层地铺布刷树脂。
每铺一层都要等树脂稍微干一点再铺下一层,不然就会乱成一团糟啦。
等树脂完全干了之后呢,就可以把工艺品从模具里取出来了。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它还不是那么完美,表面可能有点粗糙或者有小气泡。
别担心,咱可以用砂纸轻轻地打磨,把那些不平整的地方都磨平。
要是有气泡的话,可以用小针把气泡挑破,再补一点树脂进去。
宝子们,做透明玻璃钢工艺品就是要有耐心。
有时候可能第一次做出来不是那么理想,但是多试几次就好啦。
这就像是学骑自行车,摔几次就会骑得稳稳当当的。
而且当你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透明玻璃钢工艺品,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它可以是个小摆件放在桌上,也可以是个特别的礼物送给朋友,不管咋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呢。
加油哦,希望你们都能做出超美的透明玻璃钢工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工艺品的制作方法玻璃主要成份是矽砂、苏打灰、碳酸钠、碳酸钾、石灰及铝土、铅丹等,种类很多。
一般主要成份为钠玻璃属之;钾玻璃,制瓶玻璃属之;铅玻璃,仪器玻璃属之。
新竹地区的矽石出产于关西一带,但近年来铁份含量偏高,品质稍差,所以大多仍由澳洲及马来西亚进口。
首先先矽砂、石灰、苏打灰等放入坩锅窑中,在一千四百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十六小时,待混合融解成浓稠液体后,置于模具上,使之成形,再经十二小时徐冷后加式处理。
期间施以喷沙、添色、嵌入金箔、磨花、雕刻、药水浸泡等装饰技巧。
又在烧制时使用各种金属发色剂,制作出来的玻璃刚具有不同的颜色。
玻璃艺吕的成形法:玻璃一般玻璃原料燃烧溶解后都形成液体粘稠液,要使其冷却成形,大都采用型吹法,使用各种材质的模型,如木材、粘土、金属等预先制成所需要的型器,把融化的玻璃液倒入模型内,待冷却后再将模型打开即成,一般用于吹玻璃无法制成的器具,大部分的工厂都采用此种方法,可以大量生产。
另一种为吹气成型法,即吹玻璃,就是取出适量的玻璃溶液,放于铁吹管的一端,一面吹气,一面旋转,并以熟练的技法,使用剪刀或钳子,使其成型。
常用技法冷工制作法1.彩绘以彩绘颜料,在室温下于玻璃物表面描绘图画,有些需加热固定,有些则不需。
过程中也可以加上金箔、银箔熔成的金属颜料,称为饰金彩绘。
2.釉彩是一种需要再加温的彩绘声绘色的技法,在玻璃物表面,以釉彩颜料绘制图样,然后再置入熔炉加温固定颜料,避免剥落。
3.镶嵌以有凹槽之铅条为线框架,组合成千上万片的彩色玻璃板的技法,需绘制小型平面图,根据平面图绘制等尺寸的草图,确定每一种颜色的造型与尺寸,正确切割玻璃板,以铅线熔焊成大块面镜。
4.版画无须加温的冷作,利用喷砂或磨刻的技法,将图刻印在玻璃板上,加以制版,以版画机或滚筒上色,在棉纸或水彩纸上压制成版画。
5.浮雕在双层或多层颜色套料的玻璃,浮雕出立体图案透露出底色,形成浮雕效果。
6.切割运用切割轮,在玻璃物上切割纹饰、块面,线条等装饰,或大面切割成造型,有时双色套料玻璃,因表现内外不同的颜色的特殊效果。
7.磨刻以钻石或金属雕刻,或雕刻笔等雕刻工具在玻璃表面画线装饰花纹与图样的技法,因使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轮刻、点刻、平刻等种技法。
8.酸蚀在玻璃板绘制图形、勾勒线条,再经化学酸剂分阶段蚀出深浅不同的图案。
9.喷砂先以胶带粘满整个玻璃物,在以刻刀镀刻去掉图案不要的部分,置入喷砂机,运用金刚砂的高喷射力,在玻璃上做出雾状效果。
10.研磨以旋转轮盘为研磨台,混合水与金刚砂,磨平刨光玻璃作品。
11.刨光以旋转皮轮为平台,将玻璃至于其上,磨光刨光大块平面。
12.胶合将作品置入熔炉加温,利用玻璃的特性,加热融化表面产生亮度。
13.胶合以接着剂将玻璃块加以粘合成造型。
14.复合媒材运用玻璃与其他材质组创作。
热工制作法(在熔融点(1450度)和徐冷点(450度)之间的制作法,称为热工)1.压模法将熔融的热玻璃膏注入压进已刻好的图纹模中变成块状的同时花纹也压制好了。
2.砂模铸造将模型压入深度适中的砂喷湿乙炔避免砂模崩落,在将玻璃膏到入砂模内待玻璃稍冷后再取出徐冷后再研磨加工。
3.胚心成形最早用来制作玻璃窗口的技法之一先混合泥土和马粪做成胚心包在金属棒外再沾取热玻璃膏成为容器主体,在外图绕玻璃丝勾勒花纹,等徐冷完后挖出胚心就完成了。
4.灯炬热塑以小型喷枪或灯炬加热,帮又称为灯炬热塑,只用各色硼玻璃色或钠玻璃色棒,以拉长、扭曲、线绕等技巧,连续组合成造型,适合微小精巧的表现,例如玻璃珠、动物及植物等。
又因所使用玻璃棒不同区分为:实心、空心及拉丝热塑,此外也可搭配彩绘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5.吹制起源于西元元年罗马帝国,到现在仍是玻璃技术中最重要,应用最广,变化最多的制作法。
吹制多以窗口为主,过程是指以吹管沾取熔融玻璃膏,吹气形成小泡,再运用工具加以热塑造型,再以另一吹管沾取小量玻璃作架桥接底动作,敲下作品徐冷。
6.脱腊铸造法用耐火石膏包住腊模后,在将玻璃原料与空模同时放入炉内加温,在高温下玻璃慢慢流入模内成型,放置在熔炉中脱腊,徐冷拆除石膏模,再进行研磨刨光加工完成。
7.粉末铸造法将玻璃块与玻璃粉填入预先设计好的模型中,放进熔炉升温熔融成整件玻璃作品。
8.炉内加温设计法是在750度~850度之间加温制作的技法。
9.热塑熔合将先切好的玻璃或不同图案的玻璃片组合在陶制平板上放入熔炉升温成为一件玻璃版通常会再搭配其他技法加以变化。
10.烤弯将玻璃材料放入已先设计制作好造型的陶土上加温玻璃渐渐变软而开始下垂便可以自由落体成型。
玻璃是一种价格低廉的人造宝石,用于仿制天然珠宝玉石,如玉髓、石英、绿柱石(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翡翠、软玉和黄玉等等。
宝石学上所指的用于仿宝石的玻璃是由氧化硅(石英的成分)和少量碱金属元素如钙、钠、钾或铅、硼、铝、钡的氧化物组成。
作为宝石仿制品的玻璃主要有两种类型:冕牌玻璃和燧石玻璃。
冕牌玻璃最常用成分是硅、苏打和石灰,和制作瓶子、光学玻璃等所用的材料相同; 燧石玻璃除了含有硅和苏打以外,以氧化铅代替了冕牌玻璃中的石灰,所以也叫铅玻璃。
由于铅的存在使其折射率和色散都提高了,因此燧石玻璃制作的仿宝石往往很逼真。
同时可以在熔融的玻璃原料中加入微量元素使玻璃呈现各种各样的颜色,如加入Mn得到紫色、加入Co得到蓝色、加入Cr得到绿色、加入Cu得到红色等等。
一般说来,区分玻璃和宝石还是比较容易的。
宝石都是晶体,传热比较快,玻璃是没结晶的非晶质,传热比较慢。
因此,用手触摸样品,天然宝石有一种冰凉感, 而玻璃则有温感。
用舌尖舐样品确定凉或温会更灵敏些,可以。
此外, 用放大镜观察, 玻璃的表面和内部常有弯曲或旋涡状的细线纹,其外观很象将蜂蜜或胶水倒入清水后加以搅拌时,由于混合不均匀所产生的现象; 玻璃内部还经常出现圆珠状、椭圆状、扁平状等各种各样的气泡,用放大镜也很容易观察到。
因此, 凡是见到上述现象的样品,可以断定它是玻璃而不是天然的宝石。
玻璃之一玻璃由电熔体冷却而成的固态无定形混合物。
一般脆而透明,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石英和长石为主要原料,混合后在玻璃窑里熔融、澄清、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处理而得玻璃制品,普通玻璃主要成分大致为CaO∶Na2O∶6SiO2,它是磷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熔合在一起的物质。
没有一定的熔点,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软化,在软化时可以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除普通玻璃外,还有以硼酸盐、磷酸盐、氟化物为主的特种玻璃。
如果在原料中加入乳浊剂如萤石、磷酸钙等就制得不透明的乳浊玻璃。
如在原料中加入着色剂如氧化钴和氧化镍等就制得有色玻璃。
将普通玻璃加热到接近软的温度后,急速均匀冷却可制得钢化玻璃(淬火玻璃)。
它的机械强度比普通玻璃大4~6倍,不易破碎,在破碎时成为碎渣,因此是一种安全玻璃。
玻璃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还用于照明和生活用品。
玻璃之二玻璃生产是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在生产玻璃时,熔炉里的原料熔融后发生了比较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以普通玻璃生产为例,主要反应过程是下列几个步骤:开始加热时,粉料在100~120℃的范围内开始脱水,在600℃时,石灰石和纯碱通过下列反应生成钙钠的复盐。
CaCO3+Na2CO3=CaNa2(CO3)2在600~680℃时,所生成的复盐与SiO2开始反应:CaNa2(CO3)2+2SiO2=Na2SiO3+CaSiO3+2CO2↑在740~800℃时,低熔混合物〔Na2CO3—CaNa2(CO3)2〕开始熔化,并不断地和SiO2作用:Na2CO3+CaNa2(CO3)2+3SiO2=2Na2SiO3+CaSiO3+3CO2↑CaO熔体与SiO2的反应是在890~900℃时开始的。
CaCO3+SiO2=CaSiO3+CO2↑在1010℃时,尚未起反应的CaO也和SiO2形成硅酸钙。
CaO+SiO2=CaSiO3全部物质在略高于1200℃时熔化,冷却以后即形成玻璃。
玻璃之三玻璃及玻璃制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无论这些玻璃制品的外观有多大差别,它们都是由组成不定的多种硅酸盐混熔而成的混合物(过冷液体)。
玻璃一般透明而质脆,无固定熔点,在被加热时由软化到完全变为液态常有一个相当宽的温度范围。
人们正是利用此性质而在它半软不硬时将其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皿、工艺品等。
玻璃中最常见的为普通玻璃,即钠玻璃,它通常用砂子、纯碱和石灰石共熔制得。
其成分可用近似化学式Na2CaSi6O14或Na2O·CaO·6SiO2表示。
用它制成的门窗玻璃及瓶子早已为人们所熟悉。
若用碳酸钾部分代替原料中的碳酸钠,即可制成钾玻璃。
这种玻璃质地较硬,较耐高温,热涨冷缩性较小,化学性质较稳定。
人们在化学实验室中使用的烧杯、烧瓶、试管、滴定管等,多以钾玻璃制造。
若用含铅化合物代替玻璃中的钠,可制成铅玻璃。
铅玻璃密度高、折射率大,且可阻挡有害放射线,所以适合做光学玻璃及防辐射玻璃屏等。
此外,若向玻璃中加少量着色剂,还可制成色彩各异的彩色玻璃。
如:加氧化铜或氧化铬可以制成绿色玻璃;加氧化钴可以制成蓝色玻璃;加氧化锌或氟化钙可以制成乳白色玻璃;加含铀化合物可以制成黄绿色萤光玻璃;加胶态硒可以制成红玉色玻璃;加胶态金可以制成红、红紫或蓝色玻璃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有特异功能的玻璃也相继问世。
如几厘米厚的隔热玻璃的隔热效果相当于40多厘米厚的砖墙;防弹玻璃不怕震荡,能防枪弹;防火玻璃可以阻燃;变色玻璃可随光线强弱调节颜色;生物玻璃可以代替骨骼移植到人体内;一根头发丝细的光纤玻璃可以同时传递上万路电源。
这些新型玻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