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制作工艺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晶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家居等各个领域。
在现代工业中,玻璃的生产工艺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与改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
本文将介绍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以供参考。
一、原材料准备玻璃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硅砂、碳酸钠、石灰石、氟化铝等。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粉碎、筛分、混合等处理,以确保其成分的均匀性和颗粒的细度。
经过处理后的原材料被送入配料槽,准备进行下一步的熔化处理。
二、熔化处理原材料经过熔化处理后,形成玻璃熔体。
熔化处理一般采用玻璃窑炉或玻璃电炉进行,熔化温度通常在1400℃以上。
熔融的原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和搅拌,使其中的气泡逐渐排出,并确保玻璃成分的均匀性。
熔化过程结束后,玻璃熔体被送入成型工序。
三、成型工序玻璃成型是将玻璃熔体按照特定的形状进行塑造的过程。
常见的玻璃成型方法有浮法、吹制法、挤压法等。
1.浮法:浮法成型是将玻璃熔体浇入一个铁皮上,使得玻璃浮在熔锡池上,由于密度差,玻璃可以平均地自然延展成一片均匀的薄板。
这种成型方法应用广泛,一般用于生产平板玻璃。
2.吹制法:吹制法是将玻璃熔体吹入空气中,利用气压和重力的作用,在金属模具上进行成型,然后经过冷却和退火处理。
这种成型方法适用于制作中空玻璃容器,如玻璃瓶、玻璃杯等。
3.挤压法:挤压法是将玻璃熔体挤压在两个金属轮之间,形成所需的截面形状,然后再经过冷却和退火处理。
这种成型方法常用于制造光纤、玻璃管等。
四、退火处理退火是将已成型的玻璃制品进行再加热,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通过退火处理,可以消除玻璃内部的应力,提高其强度和耐热性。
不同种类的玻璃需要采用不同的退火工艺。
五、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指对玻璃制品表面进行加工或涂覆,以增强其功能或美观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抛光、涂层、镀膜等。
1.抛光:抛光是利用砂轮、抛光机等工具对玻璃表面进行研磨和抛光,以去除表面的划痕、毛刺等缺陷,使其光滑度得到提升。
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沙、石灰石、纯碱和氧化铝。
这些原料经过精细筛分和搅拌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玻璃的原料混合物。
二、原料熔化原料混合物被送入熔窑中进行熔化。
熔窑通常采用燃气或电加热的方式,将原料加热至高温。
在高温下,原料逐渐熔化并形成玻璃熔体。
三、玻璃成型熔融的玻璃熔体通过成型工艺被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常见的玻璃成型方式包括浮法成型、吹制成型和拉伸成型等。
1. 浮法成型浮法成型是最常用的玻璃成型方法之一。
在浮法成型过程中,玻璃熔体被均匀地倒入一条长长的金属槽中,槽中充满了液态金属(通常是锡)。
玻璃熔体浮在金属槽上并逐渐冷却凝固,形成连续的玻璃带。
随后,玻璃带通过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切割、磨边等加工,最终形成平板玻璃。
2. 吹制成型吹制成型主要用于制作中空物体,如玻璃瓶、玻璃管等。
在吹制成型过程中,玻璃工人将一定量的玻璃熔体吹入一个金属模具中,并通过呼吸的方式用气压使玻璃熔体膨胀,与模具接触并形成所需的形状。
随后,吹制好的玻璃制品经过冷却处理后,即可得到成品。
3. 拉伸成型拉伸成型主要用于制作光纤等细长的玻璃制品。
在拉伸成型过程中,玻璃熔体被拉拔成细丝,然后经过快速冷却固化,形成所需的细长玻璃制品。
四、玻璃加工经过成型的玻璃制品还需要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各种需求。
常见的玻璃加工方式包括磨边、钻孔、热弯曲、热处理等。
1. 磨边磨边是将玻璃制品的边缘进行抛光,使其变得平滑而光亮。
通过磨边处理,可以提高玻璃制品的美观性和安全性。
2. 钻孔钻孔是将玻璃制品打孔,以便安装和使用。
钻孔通常使用钻头进行,需要在钻孔过程中冷却以避免玻璃破裂。
3. 热弯曲热弯曲是通过加热玻璃制品使其变软,然后通过模具塑形,获得所需的曲线形状。
这种加工方式常用于制作玻璃门、玻璃窗等。
4. 热处理热处理是对玻璃制品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以增强其强度和耐热性。
通过热处理,玻璃制品可以变得更加坚固和耐用。
五、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对玻璃制品进行质量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玻璃制造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透明、坚硬、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玻璃在建筑、汽车、电子、光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玻璃制造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熔制、成型、退火、切割、磨光、清洗等环节。
二、原料选择玻璃制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
这些原料经过破碎、筛选、混合等过程,制备成合格的玻璃原料。
1. 石英砂:石英砂是玻璃制造的主要原料,占原料总量的70%左右。
它主要来源于天然的石英岩、石英砂岩等。
石英砂的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2. 纯碱:纯碱是玻璃制造中的一种助熔剂,其主要成分是Na2CO3。
纯碱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降低熔点和改善玻璃性质的作用。
3. 石灰石:石灰石是玻璃制造中的一种助熔剂,其主要成分是CaCO3。
石灰石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降低熔点和提高玻璃化学稳定性的作用。
4. 长石:长石是玻璃制造中的一种原料,其主要成分是K2O和Na2O。
长石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改善玻璃性质的作用。
三、熔制熔制是玻璃制造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加热:将原料放入玻璃熔炉中,通过加热使原料熔化。
熔炉类型有电熔炉、燃油熔炉、燃气熔炉等。
2. 熔化: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原料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原料中的杂质会逐渐析出,形成熔渣。
3. 混合:熔化过程中,通过搅拌使熔融的玻璃均匀混合,确保玻璃成分均匀。
4. 调节:根据玻璃成分和性能要求,对熔融玻璃进行成分和温度的调节。
四、成型成型是将熔融玻璃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常用的成型方法有:1. 浇注成型:将熔融玻璃倒入模具中,冷却固化后取出。
适用于制造平板玻璃、瓶罐玻璃等。
2. 拉制成型:将熔融玻璃通过拉丝机拉制成细长的玻璃丝。
适用于制造玻璃纤维、玻璃丝等。
3. 挤压成型:将熔融玻璃通过模具挤压成所需形状。
适用于制造玻璃管、玻璃棒等。
玻璃生产工艺种类

玻璃生产工艺种类
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具、食品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材料。
玻璃的生产工艺种类较多,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玻璃生产工艺。
1. 熔融法:熔融法是最常见的玻璃生产工艺,其原理是将石英砂、石灰石和碱金属碳酸盐等原料混合后,加热至1500℃以上,使其熔化成液态玻璃。
然后,将液态玻璃注入玻璃成型机中,通过挤压、拉伸或喷射等方式形成各种形状的玻璃制品。
2. 浮法:浮法是生产平板玻璃的主要工艺。
它是将玻璃熔液在锡液表面浮起,慢慢冷却凝固成连续长带,然后通过加热和冷却等工艺进行修整,最终得到平整、光滑的玻璃板。
这种工艺生产的玻璃板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3. 吹制法:吹制法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形状的玻璃容器,如瓶子、杯子等。
工艺过程是先在一根玻璃管上端吹一个气囊,然后用工具逐渐拉长并形成所需的形状,最后通过快速冷却使其凝固成固体玻璃。
4. 冷却法:冷却法是用于产生特殊玻璃效果的一种工艺。
在玻璃造型结束后,将玻璃制品放入冷却设备中,通过控制冷却速率和温度变化,使得玻璃内部和表面产生不对称的应力分布,从而形成具有特殊纹理、模糊或不透明的效果。
5. 激光法:激光法是一种新兴的玻璃加工工艺,主要用于玻璃雕刻和精细加工。
通过激光束的高能浓度照射,可以在玻璃表
面或内部形成微小的坑洞、刻痕或图案,使玻璃具有更多的装饰性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玻璃的生产工艺种类繁多且不断创新发展,不同的工艺能够满足各种玻璃制品的需求,并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玻璃产品给人们使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玻璃生产工艺出现。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3篇)

2. 原料价格:在保证原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合理的原料。
3. 供应稳定性:原料供应商应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以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4. 环保要求:选择环保型原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三、熔制
熔制是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形成玻璃液的过程。熔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三、原料准备
1. 原料选择:根据玻璃的种类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原料。常见的原料有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硼砂等。
2. 原料粉碎:将原料进行粉碎,使其达到一定的粒度要求。
3. 配方计算:根据原料的性质和玻璃的性能要求,计算出各原料的配比。
4. 混合:将计算好的原料进行混合,确保原料均匀分布。
四、熔制
1. 熔炉加热: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熔炉中,通过加热使其熔化。
六、切割
切割是将退火后的玻璃制品切割成所需尺寸的过程。常见的切割方法包括:
1. 机械切割:使用金刚石刀片、玻璃刀等工具,对玻璃制品进行切割。
2. 热切割:利用高温加热玻璃制品,使其软化后进行切割。
3. 激光切割:利用激光束对玻璃制品进行切割。
七、清洗
清洗是将切割后的玻璃制品表面杂质、油污等清理干净的过程。清洗方法包括:
4. 搅拌:在熔制过程中,对玻璃液进行搅拌,使其均匀熔化,提高玻璃质量。
四、成型
1. 拉制法:将熔融的玻璃液送入拉丝机,通过拉丝机的作用,将玻璃液拉制成一定厚度的玻璃板。
2. 浇铸法:将熔融的玻璃液送入模具,冷却凝固后形成玻璃板。
3. 滚制法:将熔融的玻璃液送入滚筒,通过滚筒的旋转,将玻璃液形成玻璃板。
九、包装
包装是将检验合格的玻璃制品进行封装,以防止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包装方式包括:
玻璃加工工艺流程

玻璃加工工艺流程在现代建筑、装饰和制造等各个领域中,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玻璃制品的质量和安全,玻璃加工工艺流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玻璃加工的主要过程,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加工工艺。
一、玻璃切割玻璃加工的第一步是切割。
切割玻璃的主要工具是玻璃刀。
在切割玻璃之前,要先在玻璃上涂抹一层切割油。
然后,用玻璃刀在切割线上轻轻划过。
切割线通常是使用定规和直尺先画好的。
一旦切割线完成,用手轻轻敲击切割线的下方,使玻璃沿着切割线断裂。
二、玻璃打磨切割后的玻璃边缘是非常锋利和不平整的。
为了确保安全和美观,需要对玻璃进行打磨。
打磨通常使用砂轮或砂纸来进行。
操作时,将玻璃边缘放在砂轮上或以手掌握住砂纸,使其与玻璃边缘接触,慢慢来回移动以磨平和抛光边缘。
三、玻璃钻孔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对玻璃制品进行钻孔。
钻孔玻璃需要使用特殊的钻头和冷却液。
为了防止玻璃在钻孔过程中爆裂,必须控制钻孔速度和压力。
冷却液用来冷却钻头和钻孔部位,降低摩擦和热量产生。
四、玻璃造型玻璃加工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工艺叫做玻璃造型。
通过加热玻璃片并使其软化,可以将其塑造成各种形状。
这个过程被称为玻璃弯曲或玻璃成型。
玻璃造型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热炉或热炉。
在热炉中,将玻璃加热到特定的温度,并等待其变软。
然后,将玻璃放入模具或用手工来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最后,用冷却装置将玻璃迅速冷却,使其固化并保持所需的形状。
五、玻璃打孔除了钻孔外,还有一种加工玻璃的方法是打孔。
打孔通常使用高压水流或激光来实现。
高压水流或激光能够在玻璃上形成一个小孔,而不会导致玻璃产生破裂。
六、玻璃涂层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对玻璃进行涂层以增强其性能。
涂层可以提供防紫外线、防反射、隔热等功能。
常见的涂层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和磁控溅射。
物理气相沉积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高温,使其蒸发并沉积在玻璃上。
磁控溅射则是使用磁场控制金属材料的溅射,将其沉积在玻璃上形成薄膜。
七、玻璃焊接在一些大型建筑和装饰项目中,需要将多个玻璃制品连接在一起。
玻璃生产工艺(1)

第一节 概述
玻璃生产基本流程
成原 配
分 设 计
料 加 工
合 料 制
熔成 化型
备
缺一
退 火
陷次 检制
验品
二
深 加 工
检 验
次 制 品
第二节 原 料
1、种类
主要原料:在一般玻璃中,它的主要成分有SiO2、Na2O、CaO、 Al203、MgO等五种成分,为引入上述成分而使用的原料称主 要原料。
叶腊石
叶腊石
黄腊石
彩腊石
三、引人Na2O的原料
作用:提供游离氧,从而降低玻璃粘度,使玻璃易于熔
融,是良好的助溶剂。Na2O可增加玻璃的热膨胀系 数,降低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一)纯碱
纯碱是微细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它是一种含杂质少的工业 产品,主要杂质有NaCl(不大于1%)。
纯碱易潮解、结块,它的水含量通常波动在9%~10%之间, 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
在高温放出氧气而起澄清作用。 由于As203的粉状和蒸气都是极毒物质,目前已很少使用。
氧化锑颗粒
纯氧化锑粉
纯氧化砷粉
2.硫酸盐原料
主要有硫酸钠,它在高温时分解逸出气体而起澄清作用。 3.氟化物类原料
以降低玻璃液粘度而起澄清作用。对耐火材料侵蚀大, 产生的气体(HF、SiF4)污染环境,目前已限制使用。
第四节 玻璃的熔制
一、玻璃熔制过程概述
配合料加热时的各种过程
物理过程
化学过程
物理化学过程
1.配合料加热
1.固相反应
1.共熔体的生成
2.配合料脱水
2.各种盐类分解
2.固态溶解、液态 互溶
3.各个组分熔化 3.水化物分解
现代玻璃制作方法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
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
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
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A.人工成形(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
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等。
(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
(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
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
(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
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
(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
(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
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
(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
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
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
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
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
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
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 人工成形.又有
(1) 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
(2) 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
(3) 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
(4) 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 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
(1) 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
(2) 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
(3) 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
(4) 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
吹玻璃
叙利亚的工匠发明了玻璃吹制术。
到了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玻璃吹制的工艺,能吹制出多种形状的玻璃产品。
之后罗马人学会了这种方法,并在征服过程中把它传播到了整个西欧。
手工玻璃中产生的气泡,是正常的并存在于所有手工吹制的玻璃器皿上,也是肉眼区别手工玻璃与机制玻璃器皿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手工玻璃制作过程中,因热玻璃膏流动缓慢,玻璃块之间的空气,因无法浮出表面而自然形成气泡,艺术家们多以气泡表现玻璃的生命质感,并成为欣赏玻璃艺术的一部分!但有时商家为了是手工玻璃更加美观,会在玻璃完全冷凝前轻轻拍打,使气泡上浮。
吹制玻璃,是一种技术,目的是为了让玻璃成型。
为了不让熔得早已软化的前端掉落,吹玻璃的老师傅必须一面吹,一面又不停更转手中的玻璃棒,对於第一次接触玻璃世界的人来说,眼前的景象特别新鲜有趣。
而培养一个技法纯熟的吹玻璃师傅,大约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会慢慢步入轨道,只是这其中还要忍受许多夏日酷热难耐的苦闷,和吹制失败的挫败,但也因此显得玻璃异品的珍贵和价值。
玻璃吹制是制作玻璃器皿的工艺之一.具体制作方法:吹制工手持一条长约1.5M的空心铁管,一端从熔炉中蘸取玻璃液(挑料),一端为吹嘴.挑料后在滚料
板(碗)上滚勺.吹气,形成玻璃料泡,在摸中吹成制品,也可无模自由吹制,再从吹管上敲落.然后使其冷却成型.
挑料后在滚料板(碗)上滚匀、吹气,形成玻璃料泡,在模中吹成制品;也可无模自由吹制,然后从吹管上敲落.大型制品成型时,需反复挑料滚匀,以集取足够料量.机械吹制时,玻璃液由玻璃熔窑出口流出,经供料机形成设定重量和形状的料滴,剪入初型模中吹成或压成初型,再转入成型模中吹成制品.吹成初型再吹成制品的称吹-吹法,适宜制成小口器皿和瓶罐.压成初型再吹成制品的称压-吹法,适宜制成大口器皿和薄壁瓶罐.
按照加工方式分为热处理和冷处理;而按照吹制效果可分为口部处理、底部处理、肌理效果、组合粘贴、与其他材质结合、刻磨、雕饰和摆件。
口部处理主要包括:开口、炸口、白菜口/花口/窝口/椭圆口/口部变形、剪口/夹碎口、拽口、裙摆口、拉细口/小翻口、口部翻边、切口、小器型烘口、倒模口、爆烘口、口部缠丝/缠粗圈。
底部处理主要包括:泵磨底、大磨底、碗泵、掐泵、钻孔。
色料主要包括:平光、套瓷/内外双色夹白瓷、缠丝/宽带/粘点/勾丝、色料过渡口、双色过渡、三色筒、滩料粘片、套皮/套料、插丝、色料还原丝、手窑玻璃、玉料/考花纹。
瓷粉主要包括:内粘/外粘、混合瓷粉、瓷粉带/丝/点、碴子点/大玻璃片、瓷粉加碱外粘仿古、外粘还原、瓷粉铁板花、混合碴子勾丝(木纹)、色粉。
肌理效果主要包括:外缠环/外缠粗丝、内外毛棱、内光学(阴阳模)/外光学、玫瑰刺、菠萝刺/月亮环、瓷粉水炸纹/点炸纹、粘花头/粘玻璃花、粘花点料、钉子模气泡/密钉模、按坑、冷斑、钻洞、吹破。
组合粘贴主要包括:冷粘、热粘、粘耳朵/把手、带帽容器、摞套、双眼皮、平齐、实心烛台、空心烛台、打孔铆钉(用于多材质结合、盘子等)。
与其他材质结合主要包括:内粘/外粘铜网、云母/金星、碱泡/碱粉、喷珠光、酸洗/酸抛光、内粘金箔/外贴金箔、色素。
刻磨主要包括:轻磨、深刻。
雕饰主要包括:套皮打砂、平光打砂、瓷粉皮打砂、外套皮内夹瓷粉打砂、内套皮打砂、激光。
雕刻、雕刻、喷色。
摆件主要包括:热摊镇纸、空心动物、实心动物、抽象动物形态、麻绳工艺。
在机器智能日益发展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手工艺被替代。
机器吹制玻璃就是离开人工完全机械制成,先把液态玻璃剪切成滴状(由供料机和剪刀机构完成)通过导料槽引向压头然后压头垂直向上与吸头相互挤压成饼状,再由吸头转向吹机。
(这个过程是关键位置,导料槽、压头、吸头之间的动作是同步进行的,由高温液态玻璃到成品料丕玻璃的过程受机械接触的影响,温度变得不均匀,会严重影响下线吹制的效果。
)吹机是一个像大磨盘样子大型设备,料饼被吸头带到
吹机工作台,紧接着吹机吹头下落对料饼吹气,吹成茄子样的、避孕套样式的雏形泡,再由产品磨具夹进里面。
继续吹气。
很短的时间,磨具开启,一个透明的固态玻璃半成品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