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医学的兴旺发达,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前所未有地增强,铺天盖地的营养学与养生学知识的推广让人们对健康的奥秘懂得不少。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们看到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疾病似乎越来越多,很多人饱受着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骨质疏松等种种现代病的困扰,甚至一些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的诸如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也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治愈。更有很多人在治病的过程中,体质竟然每况愈下。这些病使现代医学相形见绌,似乎无人可逃过现代病魔的折磨。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怎么会科技愈发达,人类反而在疾病面前愈无助?世界上的科学家们给出了各种答案,也试图从各自途径探究真正的养生之道。然而,真正让人信服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怪不得很多人会说,凡是市面上的保健品公司,几乎都是骗子公司了。

人类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摆脱病魔的纠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回归古老的中医药养生文化理念时,一切的答案似乎越来越清晰,传出的声音也越来越让人兴奋。中医药养生文化告诉我们,人类现有的所有疾病绝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发生的,而是完全可以治疗、可以预防的。

现代科学所谓“基因”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称为“天赋”,即“先天禀赋”。中医文化中称“真元之气”。西方医学目前对人“基因”

方面的缺陷无能为力,所谓“修复基因”方面的研究还属于“前沿科学”正在不断探索中。

而我国中医理论对此却有几千年的成熟理论“先天不足后天补”。中医认为,生命的诞生是阴阳和合,精子与卵子合成而成。由于男女双方排出精卵那一时刻的身体条件不同,从而导致了新生命在孕育过程中先天禀赋的不同。在怀胎十月的过程中,先天禀赋及“真元之气”先化生出肾脏,最后才化生出脾脏,所以新生儿的脾胃虚弱,刚生下来不能直接吃食物,只能靠母乳维持生命。中医所称的“元气”,西医称免疫力,是先天的“真元之气”和后天的“宗元之气”两部分的综合。而“真元之气”保存在肾脏中,后天的“宗元之气”靠脾胃运化五谷得来,所以中医称“肾乃先天之本”、“脾乃后天之本”。

男女排出精卵的时刻,如果双方身体的五脏六腑都平衡,新生儿的先天禀赋就高,否则,比如男方肝气很强,女方肝气偏弱,强可以弥补弱。但如果男女双方肝气都弱,新生儿就会表现出肝功能天生弱。这样新生儿在诞生下来以后就会于肝经和胆经在身体通过的区域以“胎痣”的形式出现。如果新生儿先天肝胆没有问题,后天造成了肝胆损伤,身体同样会于肝经和胆经在身体通过的区域出现不同的标记给人以警示。青年时期以痣、痘、痦中医通称痤疮的形式出现、中年以皱纹的形式出现、老年以斑的形式出现,这就是中医望诊的理论根据。

随之相学也就诞生,其实相学就是以中医望诊的理论演变而

来。比如,发现新生儿肝经通过的区域有胎痣或后天出现变化,相士就可据此推测出这个孩子性格急躁、缺乏谋略、优柔寡断、难成大器,甚至有牢狱之灾等。依据是《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中认为“肝乃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胆乃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胆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密不可分,故有成语“肝胆相照”。所以中医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身体结构及其功能就是命运。

中医认为,如果一个人先天不足,完全可以依据《黄帝内经》这一东方人的“身体使用手册”进行后天补益。

如何不呢?

一、“饮食法地道起居法天道”。

地道,即节气,提倡吃应季食品,天道,即指昼夜寒暑、四季交替,提倡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二、民以食为天。

用食物补益身体,即不断的靠脾胃这一后天之本补充元气来与细菌、病毒、大气水食物污染、恶劣气候等外邪作斗争,借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东方养生文化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小宇宙,共同遵循“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的平衡原理。如同大自然遭到人为破坏,人类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一样。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大自然的阴阳五行完全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中医认为人与万物都是构成大自然和谐相成、浑然一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体中某一脏腑受到

了伤害,就会打破人体这个小宇宙五行生克的相对平衡,就会遭到病魔的折磨。

当人体的五脏六腑完全处于平衡状态这时人就要按照食物的“四性”及五行生克的原理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借以保持身体的健康。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上工治未病”。其中的“上工”即“食医”。

当人体的五脏六腑中的某一脏腑出现病变的前兆时这一脏腑所负责的经络在人体通过的区域总是先给以信号即“症”加以警示,也就是中医所说“疾在腠理”,此时加以调理就很容易治愈。这也就是古人所言“中工治欲病”。

如果不及时调理病症会继续加深,即“病在肌肤”。如果再不及时调理会再继续加深,即“病在脏腑”。此时治疗就要依靠专业“医生”。这也就是古人所言“下工治已病”。

如果再不及时调理就会继续加深,即“病入膏肓”,只能静待命归西天。此时任何人都回天乏术,连神医扁鹊都会退避三舍,甚至逃之夭夭了。

西医在西方“分”文化的氛围下诞生的,西方把人的身体不断解剖、分解,最后把目光聚焦于人身体的“病点”。所以西医是着眼于“人的病”即“治标”。而中医是基于东方的“和”文化,认为“某一点”出了问题,是整体的和谐平衡出了问题,讲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中医是着眼于“生病的人”,即“治本”。并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

由此可见,西医长于治病。在现实生活中,就单纯治病这一点上,西医西药治病的疗效确实来的快,符合现代人跟风、追逐新潮的心理,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的特点下,人们普遍缺乏耐心,更加趋向西医的简单便捷、对某些疾病疗效的迅速。中医即使治病也讲究以入为本、整体大于局部的原则,讲究标本兼治。不像西医那样单纯为了治病而治病,为了治好某一局部的疾病而破坏了整体的和谐平衡。

因此,西医治病会给人以假象,感觉马上好了。但是后患无穷,此病好了彼病会接踵而来,循环往复,终生离不开医院,最后还是死在了病床或手术台上。而中医标本兼治,虽然给人感觉恢复缓慢,其实中医一点都不慢。但是一旦病治好了,那就是彻底治愈。

由此,东西方养生文化的优劣自然会不言而明,东方的养生文化,也已经引起了包括西方在内世人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因为,西方社会虽然盯着“科学”的旗号,以“科学暴力”强势推广西方文化,对东方文明指手画脚,也不得不承认《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是东方社会三大奇书,是全人类的文化结晶。

西方的所谓“科学”不是万能的,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远远不是西方所谓的“科学”所能解释清楚的。我们尊重科学,提倡科学,但绝不是“唯科学论”或“科学主义至上”。因为现代科学还不可能,甚至永远也不可能对大自然的所有现象彻底解释清楚,正如古圣先贤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

西方西医把人的尸体已经解剖到最小的单位——细胞,就是为了了解人体病变组织和器官的特征,把病变部位加以恢复和清除。由于西方文化下人们的思维强调破、立、分解的研究,所以很难站在整体的角度上探究病变的根源,所以对病变部位的恢复性研究上往往浅尝辄止,最后就全部用力于杀灭、清除上。比如西医对待癌症,放射疗法、化学疗法都是讲究杀死癌细胞,或者干脆把整个器官切除。

很多人说中医不科学,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出现拉肚子的现象。西医用显微镜发现拉肚子是“大肠杆菌”在作怪,所以西医研究出“抗生素”专门杀灭“大肠杆菌”,吃了“抗生素”后人们确实不拉肚子了。但是,消化道中一些对人体有益的菌群也一并被杀死了。

至于如何恢复人体消化道中对人体有益的菌群,西医会让你再吃带有这些菌群的营养补充品,患者多花费金钱增加负担不说,关键是弱化了人体各个器官的自我修复能力。西医治疗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就是这一原理。

所以,西医给人治好病以后,患者会感到病症虽然没有了,但身体更加虚弱了。而医药企业却会不断“发明创造”出更多的所谓营养补充品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消费者,消费者为了身体健康也会不断地“享用”这些所谓的营养补充品,完全忽视了恢复人

体自身的功能来独立制造和吸收这些必须的营养物质。

同样的疾病,中医会根据个人的体质,对症下药。中医可能给患者吃“藿香正气水”,患者喝了以后也不拉肚子了。藿香正气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内里有寒和湿的时候,这时候你体内是寒湿的状态,中医的藿香正气里面都是散寒祛湿的药物。令西医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藿香正气水”这种液体,不但不能杀死大肠杆菌,反而可以作为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所以支持西医的很多人说,因为它不能杀死病菌,所以就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中医认为,之所以患者体内大肠杆菌泛滥,是因为患者体内正气不足,致使邪气泛滥,从而导致拉肚子这个“标”。只要把患者体内的正气“本”扶起来,过度泛滥的大肠杆菌就会自己走掉。正气恢复以后,人体消化道中的各种菌群又会和谐共处、安居乐业。你看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杀死一个细菌。所以,中医把患者病治好了以后,人的整个身体不但不会虚弱,反而会恢复如初,更加强健。

其实科学不仅仅是一个杀死谁的问题,中医一样可以把病治好了,把你的状态调整好了,你已经从腹泻的状态变成正常状态了,你能说它不科学。

西医可以用抗生素,中医可以用藿香正气,道理是一样的,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从中医文化理论的角度讲,中医更强调了以和为贵,西医总想着杀灭病菌,导致病菌不断地变异,产生耐药性,于是就诞生了“超级细菌”,再好的抗生素也无可奈何。

而且,很多的疾病症状看似很快控制了,但很容易复发。现在西方医学已经看到这个问题了,也已经非常慎重地使用抗生素了。但中医遇见这个问题怎么办,它不管病菌变成了什么样子,只是想法把病菌存活的环境给撤掉,自然病菌就得不到发展了。

正因为我们祖先从来都是讲以和为贵,没想杀死谁,所以我们两千年前用的中药到今天依然有效。我想如果大家理解了这个理念,就能够理解中医那些用草根树皮做成的中药为什么能够解决疾病。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他们俩的根本理念是不一样的。中医更侧重的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使得被破坏的平衡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况,从而使得疾病不能在你这儿找到它发展的余地,这就是中医的基本含义。

从中西医治病的原理,我们不难看出,西医确实长于治病,但在养生保健方面与中医的差距何止千万呢?

所以,在西方文化中诞生的营养保健品进入中国后,西方的以营养细胞为理论基础的所谓“元素理念”遇到东方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理念简直是不堪一击,他们只会用一些花里胡哨的所谓“最先进的理念”狂炒概念,什么“抗氧化”、“自由基”等等才会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后科学”又会不断推翻“前科学”,在古老深厚的五千年东方文明前只会显得他们更加浅薄。

中国传统养生所说“药补不如食补”已被世入接受且广为实践,“预防胜于治疗”、“营养重于药物”的观念已被广泛采用。健

康产业兴起也源于此,这也是中医比西医强的优势,也是世人关注中医的原因之一。

中医有两大理论,一是脏腑学说,与阴阳五行相配;二是经络学说。其中经络学说西方人一向觉得高深莫测,但源于经络学说的针灸,却为世人惊叹,被称作中医的三大贡献之一,另为中草药、中医理论。

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博大精深的中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古老神秘的,是晦涩难懂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药文化,享用中医,本文力求在一种“情境化写作”的状态中,带大家以不同角度来看看什么是中医,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读懂中医,明白中医原来是这么简单、这么实用。

xx市中医院xx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XX市中医院XX中医药文化宣传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一、总体规划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医药学的灵魂与基础,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XX市中医院按照“整合资源、挖掘优势、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以弘扬、繁荣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以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为重点,集合全院力量力争利用二年时间建设成为基础条件好,主题和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强,在传承、宣传中医药文化方面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基地主要建设内容有中医药文化展馆、中医药养生体验馆、杏林讲堂、杏林论坛(网络论坛、《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 二、建设目标 (一中医药文化展馆:设于XX市中医院和谐国医堂(以下简称“国医堂”,在门前设立中医药文化石及历代中医名家雕塑,对国医堂二楼进行全面装修,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突出中医药文化“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的核心理念。馆内根据功能不同设以下分区: 1. 中医药文化展示长廊:张挂历代名老中医图像、中医 药名篇、名著简介、中医典故、中医药主题字画,展示中医药典籍文献、中医炮制器具、中药饮片实物、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文献资料等; 2.中医药历史馆:介绍中医药起源、发展历程,各时期中医药发展特点,中医药学派发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事件等;

3.中医药知识科普馆:介绍中医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文化内涵、中医诊断及中药饮片常识、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中医药常识等; (二中医药养生体验馆:设于我院中医预防保健科内,对中医预防保健科现用房进行局部装修,对内部厅堂、宣传栏等部位均采用中国传统雕栏进行装饰。配备电视或多媒体等影音播放设备,播放中医养生影音宣传资料。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取阅栏,免费发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从各科室抽调中医专业人员,轮流到体验馆内为百姓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服务。 (三杏林讲堂:设于我院九楼会议室,配备多媒体投影、黑板、桌椅等设备、教具。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讲座,向前来听课的百姓免费发放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资料,邀请参加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 (四网络杏林论坛:在医院互联网网站内增设杏林论坛版块并开通杏林论坛新浪微博,介绍中医药起源及发展动 态,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展示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风采。与网友开展互动,解答网友相关问题。 (五编印、发放《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中医药文化宣传科普读物。 三、工作步骤 (一成立专门机构,建立管理机制:建立由院领导任组长,院办、党办、宣传、医务、财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中医药文化专家组成的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管理领 导小组,全面负责基地的建设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制定基地工作计划、发展规划、人员职责及相关管理制度;对基地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对基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审核先挂宣传资料;定期组织实施相关推广活动,宣传中医药文化。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结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现将一年来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开展医院文化建设 (一)价值观念体系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1、发展战略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确定了“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 2、确立了“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 3、医院宗旨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4、医院精神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 5、院歌:集中集体智慧,编写了院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中医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希望,要团结自强,拼搏向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爱心点燃生命的太阳。 (二)行为规范体系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我们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守则》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

中医药知识宣传材料

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药基本知识 1、煎服中药应注意什么? 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煎煮前浸泡30分钟、煎20分钟左右。 2、服用补药应注意什么? 年龄、体质、季节。 3、拔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时间不要过长、皮肤破损的地方不要拔罐、拔罐之后不要马上洗澡。 药膳不宜随便吃 现在,有些人盲目保健,该吃不该吃的东西都吃,有些商家为赚钱,该做不该做的都做,其实,吃药膳的学问可跑龙套了,不是每个厨师都能做,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的。 就拿黄芪炖鸡、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鹿头汤这四道常见的药膳来说,吃的讲究就很大。黄芪炖鸡春季食用,菠萝鸡片是夏季佳肴,鹿头汤冬天喝最好,冰糖莲子秋天适于阴阳平和健康的人食用,黄芪炖鸡则是增强免疫力的药膳,鹿头汤适宜阳虚怕冷者,而阴虚火旺者则切忌食用。 国家对药膳是有规定的。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的药材近79种,现在市场上用的有100多种,有些药与食物相忌,绝对不能胡吃,例如治疗慢性支气管病的百合粮柚,食用时忌食油菜、萝卜、鱼虾。 当然,也有一些平常的药膳早已进入百姓家,吃一些根本没什么害处,还特别有益健康,叨唠素炒百合(肺清止咳)、菊花茶(清热明目)、龙眼粥(健脾益肾)、山楂膳(消积养血)、

红豆粥(健脾解毒)、绿豆粥(清热利尿)等等,这些药膳普通人能吃,生了各种疾病的人也能吃,但是有一部分药膳是为患病特别配方的,普通人不宜食用。 中药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症。 【组成】炒苍术20~30克炒白术15~30克淮山药30~50克生黄芪30~50克玄参15~30克北沙参30~40克玉竹20~40克五味子15~25克桑螵蛸10~15克【功效】健脾实胃、止渴抑饥、降糖。 【用法】每日1瓶,煎3次当茶饮。 食疗方两则 (一)鲜菠菜要90克干鸡内金银灰色,水煎,1日2次饮。 (二)五加皮、五味子各6克,开水冲泡代茶,每日一剂。 达州市通川区卫生局编印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资料 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 一、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豆类及其他制品等。尽可能以豆油、菜油、麻油、茶油或玉米油作为食用油。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奶油、鸡蛋、青鱼等。 二、参加一定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不宜作剧烈的运动,提倡散步和打太极拳。 三、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情绪急躁。生活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 四、提倡不吸烟,不饮酒,不提倡饱食。 五、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 六、冠心病人需根据病情服用硝酸甘油类,及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抗凝剂。 肝脏病健康教育处方 一、肝脏病特别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程较长,又缺乏特效疗法,因此必须增强信心,消除顾虑,保持乐观精神,积极配合大夫的治疗;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中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中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而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和针灸医疗理论。 中医药以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特的理论体系,卓越的治疗效果,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中医药事业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

中医药文化参观解说词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欢迎大家莅临聊城市中医医院检查指导工作,我是今天的讲解员王菲菲,下面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我院的中医药文化景观。 大家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我院的国医楼广场,整个广场取“天圆地方”之意,圆便是大家眼前的这一副太极阴阳图,据说伏羲据河图而制八卦,大禹据洛书而绘九宫,这也是易经和中医的理论源头。东西两侧分别是医破我执、医道天德、医具三味、医彻真谛、医道无私、医心近佛六幅中医典故地雕,在正南侧,是一块刻有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仿古字体的泰山原石,在广场的南侧外围我们种植了地道的中医药材,且整体造型形似蓄势待发的弓箭,预示中医药事业将飞速发展 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国医楼。 大家请顺着我的手看去,大厅上方是我们的中国历代十大名医浮雕,他们均对我们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左右两侧我们设置了中草药标本展示柜,请跟我来。(到右侧展示柜观看)。请大家稍微转身朝这边看,这是我院的智能化中药房,在配药过程中我们利用条码扫描等手段进行双重药品验证,确保配药准确无误;每味药的出药系统各自独立,杜绝了交叉污染;药品采用免煎颗粒独立包装,每服药的配制时间仅2~3分钟。这边是我院的精品中药房,整个药房的设计风貌古朴典雅,让人感受到一种中医文化艺术的独具匠心。 请大家跟随我去往2楼。(坐扶梯)这是我院的自制制剂及

膏方展区。目前我院拥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药自制剂42种,优质中药饮片500余种,研发有安神助眠膏、解酒护肝膏、咳喘膏、健脑益智膏、养颜美容膏、十全大补膏、温肾膏、润肠通便膏等几十种膏方。请大家跟我来,在左右两侧分别为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两篇经典中医论著,它们都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和行医者提高业务水平的的两篇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大家请往这边走,在这块区域我们设置了大量的养生歌谣诀,这些都是古代医学大师在行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言简意赅,富含哲理。 请大家跟随我去往3楼。在我右手边的这幅是百药园,从药物的功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通过配图对药物的性味、形态进行了介绍。左手边的两幅分别是百医图和百方园,通过展示一百名中国历代名医及一百首经典方剂,来增加人们对中医的认知。请大家这边走,这里是我们对中医养生知识的宣传区域。这边是中医格言的展示区。请大家侧目,在这两侧分别是中华医药赋和国医赋。 请大家跟我来,在康复科的回廊我们张贴的是中医康复赋。 请大家跟我往前走,通过仲景楼,我们眼前这条宽敞明亮,直通华佗楼的连廊是我院的文化长廊,这是我院近几年来艰苦创业、值得铭记的一段岁月缩影,记载了许多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通过医院历史沿革和发展成就的展示,让人们体会到医院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连廊顶端我们

中医药健康旅游应发挥“中国特色”

在2017第六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秋霖,援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的著作《财富第五波》,指出人类将迎来健康革命时代。而在健康革命时代中,医疗健康旅游的发展将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医疗保健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致欢迎辞;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宣布大会召开。联合国项目事物署中国首席代表罗响大使做了“四大创新驱动模式推动中医疗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联合国项目事物署中国首席代表罗响大使做了“四大创新驱动模式推动中医疗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健康中国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执委会主席黄明达做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报告,详细阐述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如何对接这一目标,对2030规划的解读等。 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执委会主席黄明达做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报告 根据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人数从2006年的2000万人次增长至2012年的4000万人次,近年来,这种势头有增无减。有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医疗健康相关服务业将成为全球最大产业,观光休闲旅游相关服务则位居第二,两者结合将占全球GDP的22%。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必不能缺席。 中医药健康旅游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世界医疗健康旅游联合会副主席贾笑芳指出,目前全球最大的医疗健康旅游目的地在亚太地区,排名前3位的是印度、韩国和泰国。她还表示,按照患者流分析,中国属于健康出境旅

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资料

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资料 药膳不宜随便吃 现在,有些人盲目保健,该吃不该吃的东西都吃,有些商家为赚钱,该做不该做的都做,其实,吃药膳的学问可跑龙套了,不是每个厨师都能做,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的。 就拿黄芪炖鸡、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鹿头汤这四道常见的药膳来说,吃的讲究就很大。黄芪炖鸡春季食用,菠萝鸡片是夏季佳肴,鹿头汤冬天喝最好,冰糖莲子秋季食最佳,不论时节,单论作用,这四道菜也很不同,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适于阴阳平和健康的人食用,黄芪炖鸡则是增强免疫力的药膳,鹿头汤适宜阳虚怕冷者,而阴虚火旺者则切忌食用。 国家对药膳是有规定的。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的药材近79种,现在市场上用的有100多种,有些药与食物相忌,绝对不能胡吃,例如治疗慢性支气管病的百合粮柚,食用时忌食油菜、萝卜、鱼虾。 当然,也有一些平常的药膳早已进入百性家,吃一些根本没什么害处,还特别有益健康,叨唠素炒百合(肺清止咳)、菊花茶(清热明目)、龙眼粥(健脾益肾)、山楂膳(消积养血)、红豆粥(健脾解毒)、绿豆粥(清热利尿)等等,这些药腾普通人能吃,生了各种疾病的人也能吃,但是有一部分药膳是为患病特别配方的,普通人不宜食用

养身要有平常心 长寿之心人皆有之,养生之术人皆求之。养生,不能只求一法一术,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更不能不食人间烟火而脱离人之常情常态。没有生活质量的养生之术不但没的意义,甚至是痛苦。中国传统养生的概念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摄生”和“道生”等。“卫生”是保卫生命:“养生”是养护生命; “厚生”厚待生命;“摄生”是调摄生命;“道生”则是要求以上方面皆尊守一定的法度,就是《道德经》开篇明义的第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意是“人要尊循自然规律,自然要遵循宇宙规律,而宇宙要遵循一个法度,这就是自然而然。“养生之道”是指养生原则,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顺其自然,法于自然。“养生之术”是指在养生之道法则指导下采用的具体措施。在我们平时日常生活诸多行为中,如吃、喝、拉、撒(尿)、睡、行、动、坐、卧、走等都涉及养生措施。中医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动,所采用的方法应根据每个人条件不同,相应采用不同的养生措施,所谓“因人施养”,“审因施养”。在家庭、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养生措施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加强体育锻炼,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心态,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体育锻炼,或一律改变饮食结

中医药健康旅服务+旅游

中医药健康服务+旅游 赵立冬 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我国原创的,也是政府引导推进的中国特色的健康旅游产业新业态。对此谈谈我的五个观点。 市场呼唤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动力 从国际市场看出,由于人和人居住的城市的压力与负荷不断加大,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城市生态系统失衡,同时人的身心灵健康也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到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并有疗养服务设施齐全的地方康复身心、改善健康。这种将疗养与旅游相结合的健康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墨西哥,从此其它一些国家也陆续推出一些特色健康旅游项目,如:瑞士:打羊胎素韩国:整形日本:体检等。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度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旅游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的14%。据统计,全球医疗健康旅游的游客数量已从2006年2000万人次增长到2012年4000万人次。医疗健康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的新趋势,也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产业之一,也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 随着国际健康旅游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入境旅游的发展,中医药的国际影响的扩大等,我国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健康医疗旅游国际贸易目的地。据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近对24

个省(市、区)中医药健康旅游情况调查显示,共有454个景区点、度假村等正在从事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本次调查中有90个各类中医药机构开展或参与中医药健康旅游。 政府引导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关键 政府引导工作是由地方政府开始的,如北京、广东、甘肃、广西、四川、江西、河北等由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旅游部门跨界合作,共同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发展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出台奖励扶持政策等。就拿北京市来说,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通过组织落实,找切入点,于2011年下半年北京中医管理局与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成立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首先以建设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为切入点,并制定了《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规划先行,制定标准,北京中医药管理局与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委托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起草《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和《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此规划是指导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还采取树立样板以点带面、帮扶引导、奖励先进、联盟自律、高速发展、加强沟通、统一思想、咨询培训等措施,使北京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能健康持续地发展起来。 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4年2月28日印发了《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的通知。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通知》下发不到半年,也就是2014年8月9日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

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doc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工作 总结

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受中医药文化影响,亚洲各国人民的健康不仅得益于中医药,而且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并发扬光大。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已认识到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独特作用,开始接受并流行中医药疗法,亦频重视中医学的研究。中医药在世界医学领域越来越具新的生命力。 为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疗效,引领广大群众走近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并提供正确、科学、安全的中医药知识,我院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响应国家中药管理局联合中宣部、卫生部等23个部委主办的首届“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周”的号召,于9月19日起在全辖内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大型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思想高度重视,组织准备充分 根据省、市医药管理部门的文件要求,我局立即召开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了关于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的文件精神,明确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开展以来的好做法、好经验,着力把“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搞好搞扎实,通过举行大范围的群众性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 第 2 页共 6 页

展的良好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传承、传播、共享”的主题。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服务、创新中医药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医,让中医药惠及百姓,为人民健康服务。 为了保证“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宣传周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局还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以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有关局领导为组员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随后,我们迅速制定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主题、指导思想、活动内容、日程安排、后勤保障、职责分工等都进行了祥实安排和部署。保证了活动的逐步展开。 二、宣传形式多样,活动气氛热烈 为了营造宣传周的浓厚氛围,我们采取出动宣传车、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宣传周的消息,使活动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在此基础上,我们紧紧围绕“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全民健康素质”这一主题,紧锣密鼓地组织了一系列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 1.举办了场中医药知识专题讲座。我们聘请的专家,就群众关心的中医药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内容,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并开展了专家与市民现场互动活动,当面解答群众提问,会场气氛热烈,群众对中医药 第 3 页共 6 页

中医药文化知识

1、谈谈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 2、你对中医药文化的行为规范怎么理解 行为规范是中医药文化在医院的执行方式,是保障医院及其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手段。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医院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3、你科在体现中医药文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将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融入科室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诊疗过程中。从言语、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努力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 在诊疗过程中,尽量做到能中不西,能开中药的,尽量不开西药。 大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加强中医专科建设。 通过科室宣传橱窗,结局科室特点,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等,以营造中医药氛围,传播中医药知识。 4、你院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特定礼仪 医院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服务宗旨,“精心服务,爱心关怀”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大医精诚、爱院互助”的院训及“博爱、和谐、创新、奉献”的医院精神为精髓的文化内涵。在医院的各种诊疗服务中,进行规范的服务,态度和蔼,言语可亲,笃实诚信,待患若亲。医院注重中国传统的礼仪形式,如在庆典活动中、职工大会上齐唱院歌,在拜师仪式上学生向老师行礼献花、定期组织学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5、现场观察诊疗行为是否体现中医药文化 诊疗行为规范,是开展诊察疾病、处方用药等技术服务的行为准则。应明确在诊疗服务中做什么、不做什么,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运用,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三大体系: 1.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体现:提炼出构建我院医院文化精髓的核心内容: 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服务宗旨,“精心服务,爱心关怀”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大医精诚、爱院互助”的院训及“博爱、和谐、创新、奉献”的医院精神为精髓的文化内涵。 2.在行为规范体系中体现: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分配制度、绩效评价以及员工手册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

旅游文化与中医药文化

旅游文化与中医药文化 一、浅析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旅游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指出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态势——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引起思考,为此就如今的现象进行分析,旅游与文化结合,使得两者得到充分说明。关键词:旅游;文化;密不可分如今,人们除了物质生活之外,更关注精神生活,只要看每次节日一票难求的局面我们就会不得而知,现如今有很多人出去旅游。说到旅游,我们就不得不说到旅游文化。旅游文化问题既是旅游问题又是文化问题。在普遍意义上说,文化是本质性的,旅游表现为现象。“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我们来探讨一下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

中医药知识科普知识宣传

中医药知识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第七期) 药膳不以随便吃 现在,有些人盲目保健,该吃不该吃的东西都吃,有些商家为了赚钱,该做不该做的都做,吃药膳的可跑龙套了,不是每个厨师都能做,要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的。 就拿黄芪炖鸡,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鹿头汤来说,吃的讲究就很大,黄芪炖鸡春季食用,菠萝鸡片就是夏季佳肴,鹿头汤冬天喝最好,冰糖莲子秋季食最佳,单独作用,这四道菜也很不同,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适用于阴阳平和健康的人群,黄芪炖鸡适用于增强免疫力的药膳你,鹿头汤适宜阳虚怕冷者,而阴虚火旺者则切迹食用。 国家对药膳是有规定的,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的药材近79种,现在市场上有100多种,有些药与食物相忌,绝对不能胡吃,例如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百合粮柚,食用时忌食油菜,萝卜,鱼虾。 当然,也有一些平常的药膳早已进入百姓家,吃一些根本没什么害,还特别有益健康,菊花茶(清热明目),龙眼粥(健脾益肾),红豆粥(健脾解毒),绿豆粥(清热利尿),这些药普通人能吃,生了各种疾病的人也能吃,但是有一部分的药膳是为疾病特别配方的,普通人不宜食用。 (第十期)养身要有平常心长寿之心人皆有之,养生之术人皆永之,养生,不能求一法一术,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更不能不食 中医药知识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人间烟火而脱离人之情常态。 没有生活质量的养生之术不但没的意义,甚至是痛苦。中国传统的养生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摄生”、和“道生”等,“卫生”是保卫生命,“养生” 养护生命,“厚生”是厚待生命,“摄生”是调摄生命,“道生”则是要求以上方面均遵守一定的法度,就是《道德篇》开篇明义的第一句话:”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意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要遵循宇宙规律,而宇宙要遵循一个法度,这就是自然而然,“养生之道”是指养生原则,要求日常生活人们要顺其自然,法于自然。‘养生之术”在养生之道指导下采用的具体措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行为,如吃、喝、拉、撒、睡、动、坐、卧、走等都涉及养生措施。中医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动,所采用的方法应根据每个人的条件不同,采取不同的养生措施,所谓“因人施养”,“审人施养”,在家庭,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养生措施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体育锻炼,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需要调摄心态,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体育锻炼,或一律改变饮食结构,或一律养心静心,这样就有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需求了。 再有养生措施不能刻意追求,也不能勉为其难,更不必活人受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曾看到有的人为追求“清净无为”就整日闭门谢客,盘腿打坐,闭目养神,也有的人整日留念山野之中,手舞足蹈,“采气补身”,还有不少人在“生命在于运动”的口号感召下,风雨无阻,终日爬山或在公园里锻炼筋骨,,也有的人为追求“老有所乐”变夜以续日的搓麻将,也有一些富有人士为追求长生不老,对珍奇名贵食品和补品情有独钟…我们认为,如此养生不但不利于健康长寿,反而会损身折寿。总之,养生,就是要根据生命高规律,在平日生活中以平常心态和行为,适当的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起码达到不求延年益寿,但无病久安的目的。

中医药文化知识调查问卷

中医药文化知识调查问卷 1.你有看过中医或者吃过中药的经历吗? A.经常 B.有时 C.从来没有 2.下列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您接触过哪些?(可多选) A.中草药 B.中成药 C.针灸. D.推拿按摩 E.正骨 F.都没接受过 3.对于中药的概念,您的理解是? A.天然生长的药物 B.在中国生长的药物 C.民间采集的药物 D.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药物 4.您对传统中医药的态度是什么? A. 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瑰宝,很热爱,会比较关注 B. 有零星了解一些,没有特意去看过 C. 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会想去了解 D. 没留意,也没打算留意 5.你认为中医药的优势是什么?(可多选) A.药品廉价 B.天然产品,副作用少 C.强调整体性治疗 D.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好 E.对疑难杂症有自己的治疗方法 F.其他__________ 6.您是否愿意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日常饮食生活吗? A.十分愿意 B.愿意,但不懂相关知识 C.一般 D.不愿意 7.您在何种情况下会选择中医? A.只选择中医 B.受父母或者他人影响 C.西医疗效不佳或久治不愈 D.难以承当昂贵的西医药费用 8.在您看来,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可多选) A.中医缺乏科学性 B.政府投入不够 C.中医药人才缺乏 D.中医药的经济效益低 E.宣传力度不够 F.中医药院校得教育方式有问题 G.其他__________ 9.您认为今后中医药发展的前景? A.十分好 B.一般 C.在艰难中曲折发展 D.前景渺茫 10.您认为如何提高中医药在大众中的影响?(可多选) A.政府每年拨出充足经费,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 B.积极开展中医义诊活动 C.多举行中医药相关的讲座 D.中医药传统技术演示 E.开放中医药博物馆 F.出版通俗易懂的关于中医药方面的图书、影视作品等 G.其他__________ 4、药物在煎煮前的浸泡时间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一般需浸泡多长时间?() A10~15分钟B15~20分钟C20~30分钟D30~45分钟 5、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一般宜采用什么样的火候进行煎煮?() A武火急煎法B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C文火急煎法D武火慢煎法 6、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茯苓忌黄鳝;B人参忌萝卜C黄连忌猪肉D蜂蜜反豆腐 7、下列哪种食物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A丝瓜B 绿豆C红枣 D牛肉 8、生姜属于药膳“四性”的哪一种?()A寒B凉C温D热 9、下列哪一项不是用于益气补虚的补气药?() A党参B黄芪C核桃D山药 10、“十八反”和“十九畏”属于药膳配伍禁忌中的哪一种?() A药物配伍禁忌B服药食忌C食物间的禁忌D 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11、老年人睡觉以哪种姿势最好?() A 仰卧 B俯卧 C 右侧卧 D左侧卧 12、养生提倡饮食有节是指饭菜要吃到几分饱为宜?() A七分 B八分 C 九分 D十分 13、夏季要多吃什么样的药膳?() A以消暑生津为主 B以温阳散寒为主 C以生津润燥为主 D以滋阴理气为主 14、和谐适度,阴阳平衡是哪种体质的概括?() A平和质B阳虚质C痰湿质D特禀质 15、神经衰弱者和心脏病患者可选什么样的药枕?() A 决明子枕B琥珀枕 C绿豆枕D柏子仁枕 16、气虚体质的人群建议食用下面哪几种食物?() A生萝卜B大枣C空心菜D 山药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养生先养心 摘要: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七情六欲。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外界客观刺激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反应。我们的感情、情绪,我们的心理活动本来就是多方面的。有不良情绪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善于控制它、调节它,要及时地排解它,而不能让它任意发展,否则就会受不良情绪的刺激和危害,而产生身体上的各种疾病。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养心,这里养心不是指保护好你的心脏,而是要调控好你的心态,即情志养生。学会情志养生,你就拥有了“不老之药”,不仅对你身体健康有很大裨益,而且还可以治愈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养生养心情志养生身心健康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熟话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人们将喜、怒、忧、思、悲、恐、惊列为致病内因。但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但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七种情志一定要调理掌握适当。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首先是精神上的错乱,然后就会影响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疾病。 有的人由于过分怀旧,整日沉浸在那些残缺的、苍白的回忆里,以至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兴趣,即使美好的生活也索然无味。有的人由于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别人,以至于悲观丧气,经常闷闷不乐,甚至患上了精神抑郁症。 还有的人由于严重消极,老感到自己被社会闲置,被人们漠视,以致心灰意懒,颓废变态,毁蚀掉了自己的心灵和意志。 更有的人由于贪心作怪,总以为自己应当拥有更多的财物,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至于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不该拿的也拿,落了个晚节不保的结局。类似现象虽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种,无不与心态失控有关,无不伤及身体健康,无不有损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养心对养生是多么的重要。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是吴国的大将军,才华横溢。而蜀国有一位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周瑜心胸狭窄,经常生气,他有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生了我周瑜,何必再生诸葛亮?久而久之周瑜就积劳成疾。最后一次他生气的时候,血往上涌,一命呜呼了。所以怒则伤肝、伤气血,保持遇事不怒、不生气的心态非常重要。 还有《儒林外史》里面有一个故事《范进中举》。范进考举人老考不取,到五十多岁还考

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作者:————————————————————————————————日期: 2

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文件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为推动首都中医药文化旅游业发展,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开展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并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意义 在首都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将优秀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进行很好的结合,符合当今世界人们追求回归自然、主张生态健康的时代生活主题,同时为首都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是扩大文化旅游优质资源、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新路径。 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要以充分挖掘北京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深厚的资源为基础,将健康服务、首都文化和皇家医学三方面优势的中医药优质资源与文化传播和旅游服务进行深入的结合,加强中医药资源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开发好旅游项目,加强对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日常监管,提高文化传播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首都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内容

(一)建设目标 示范基地应该依托中医药文化遗址、博物馆、公园、中草药种植园、中药工厂、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等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的场所。 示范基地要建设成中医药文化特点显著、文化内涵丰富、服务设施完善、示范辐射作用强的文化旅游场所,成为旅游者接触中医药文化、了解中医药知识和体验中医药的场所和窗口。 (二)功能内涵 示范基地可包含以下功能和内涵: 1、了解中医药文化 通过丰富的中医药文物、古迹等形式,让旅游者能够接触到数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了解到丰富、易学、实用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知识、方法和技术,知晓中医药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整体而个性化进行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手段。 2、观赏中医药景观 中草药和中成药除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具有观赏价值,可以通过培植中草药种植园、开放中成药制作场所等以吸引游客。如可以在中医药工业企业或商业场所等参观中药饮片、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膏方等的传统和现代制作过程。 3、参与中医药活动 可让旅游者参与中草药的采摘和使用,药膳的简单制作和品尝,药浴的调配和体验,并可适量带走其劳动成果。可结合中医- 4 -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 设规划

XX市中医院XX中医药文化宣传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一、总体规划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医药学的灵魂与基础,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XX市中医院按照“整合资源、挖掘优势、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以弘扬、繁荣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以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为重点,集合全院力量力争利用二年时间建设成为基础条件好,主题和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强,在传承、宣传中医药文化方面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基地主要建设内容有中医药文化展馆、中医药养生体验馆、杏林讲堂、杏林论坛(网络论坛)、《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 二、建设目标 (一)中医药文化展馆:设于XX市中医院和谐国医堂(以下简称“国医堂”),在门前设立中医药文化石及历代中医名家雕塑,对国医堂二楼进行全面装修,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突出中医药文化“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的核心理念。馆内根据功能不同设以下分区: 1. 中医药文化展示长廊:张挂历代名老中医图像、中医药名篇、名著简介、中医典故、中医药主题字画,展示中医药典籍文

献、中医炮制器具、中药饮片实物、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文献资料等; 2.中医药历史馆:介绍中医药起源、发展历程,各时期中医药发展特点,中医药学派发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事件等; 3.中医药知识科普馆:介绍中医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文化内涵、中医诊断及中药饮片常识、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中医药常识等; (二)中医药养生体验馆:设于我院中医预防保健科内,对中医预防保健科现用房进行局部装修,对内部厅堂、宣传栏等部位均采用中国传统雕栏进行装饰。配备电视或多媒体等影音播放设备,播放中医养生影音宣传资料。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取阅栏,免费发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从各科室抽调中医专业人员,轮流到体验馆内为百姓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服务。 (三)杏林讲堂:设于我院九楼会议室,配备多媒体投影、黑板、桌椅等设备、教具。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讲座,向前来听课的百姓免费发放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资料,邀请参加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 (四)网络杏林论坛:在医院互联网网站内增设杏林论坛版块并开通杏林论坛新浪微博,介绍中医药起源及发展动态,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展示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风采。与网友开展互动,解答网友相关问题。 (五)编印、发放《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中医药文化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