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报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

合集下载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

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

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

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

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

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

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注意事项.doc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注意事项.doc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注意事项2019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标准化管委会发布了GB" data-scaytid="21">2019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标准化管委会发布了GB/T 7714 —2019《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代替GB/T 7714—1987。

该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690 和ISO 690-2,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它是专供著者和编辑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1、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文后参考文献是论著的必要组成部分。

关于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和作用,已有众多文献做了论述[1-6],本文简要归纳如下:1) 体现科学的继承性,尊重知识产权;2) 精练文字, 缩短篇幅;3) 便于编辑和审稿人评价论著水平;4) 与读者达到信息资源共享;5) 利于通过引文分析对期刊水平做出客观评价;6) 促进科学情报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2、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法国标给出了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2种著录体系,文献[7]对此做过较详细的介绍。

鉴于我国的出版物绝大多数采用顺序编码制,本文主要对其进行介绍。

2.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1) 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2)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3)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 。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 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4) 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 ]"外, 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投稿格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投稿格式

年 月 中 国 水 土 保 持 科 学 V ol. No.
卷(期):起止页码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th. Year
收稿日期:年-月-日 修回日期:年-月-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名称”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

E-mail : ×××
责任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

主要研究方向: ×××。

E-mail : ×××
— 副标题 (3宋体居中)
作者A 1,作者B 2,…
(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712100,陕西杨凌;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
摘要
英文题目Author
(1.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712100, Yangling, Shaanxi ;2. Colle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100083, Beijing :China
Abstract
Key words
正文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三级标题


致谢
[1]
[2]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稿件写作须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稿件写作须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稿件写作须知1 题目1.1 中文题目中文题目撰写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1)简洁明了,突出文章创新之处,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避免使用“方法”、“研究”、“探讨”、“初探”等文字;3)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但少数本专业公知公用的缩略词可用于题目中;4)副标题:必须使用副标题时,要与主题目用破折号隔开,尽量不要使用副标题。

1.2 英文题目英文题目撰写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1)以短语为主,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基本上由1个或数个名词加上其前置或后置定语构成;2)题目一般不用陈述句;3)少数情况下(评述性、综述性和争鸣性)可以用疑问句作题目,一般不用;4)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提下,字数越少越好,冠词可用可不用时均不用;5)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名词例外);6)主题目与副题目间用冒号隔开。

2 作者署名与单位1)在读研究生的稿件必须将指导教师作为责任作者,并在脚注中与作者并列介绍。

2)作者单位应写全称,包括单位名称、邮政编码、所在省市(县);3)中英文要完全对应。

3 首页脚注内容1)项目名称:注明资助该论文的具体项目来源、名称和编号。

2)第一作者简介和责任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箱。

3)请不要将作者出生地,电话等其他内容写在此处。

4 摘要1)中文摘要一般为300~400字;2)英文摘要一般比中文摘要稍长,字数约1500个实词左右,以能准确反映中文摘要的全部信息为原则,不要求逐字相应,要尽量多写。

3)原始研究论文要求采用报导性(或描述性)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地点、方法、结果和结论;4)综述类论文摘要要求写成报导——指示性摘要,即把文章中创新成分或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写成报导性摘要的形式,而对其他部分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形式撰写;5)理论性论文摘要可以略去研究地点,其他同原始研究论文。

6)摘要写作时应注意:准确性、独立性、简练而具体、非评价性、连贯性和可读性,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水土保持学报格式要求

水土保持学报格式要求

水土保持学报格式要求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水土保持学报是一个专注于研究水土保持领域的学术期刊。

它的目的是促进对水土保持的研究和实践的交流与分享,推动水土保持的科学发展和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水土保持学报的格式要求,以帮助作者准确地撰写和准备他们的研究结果。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详细说明水土保持学报对于论文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要求。

具体而言,我们将介绍引言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论部分的要求。

同时,我们将提供一些有关撰写和编辑过程的实用建议。

这些要求和建议将有助于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最佳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和同行。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水土保持学报的格式要求,本文还将提供一份目录,以便读者对文章结构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读者可以根据目录中的提示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特定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获取信息。

总之,本文旨在为撰写水土保持学报的作者提供一份指导,以确保他们的文章满足期刊的要求,并以专业和有效的方式传达他们的研究成果。

通过遵循本文中提供的指南和建议,作者将能够提高他们的论文质量,并为水土保持学术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当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和概述。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方式,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主要是对研究领域的背景和问题进行介绍,引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引言部分还应包括概述本文的目录和结构,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脉络。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用来详细介绍研究的背景、方法、结果和讨论等。

正文部分应根据大纲的内容进行分节,每个节标题对应大纲中的相应部分。

在每个节标题下,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段,以清晰地展示研究的逻辑结构和论证过程。

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和归纳,根据研究结果做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进行展示。

结论部分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突出论文的创新和重要贡献。

总而言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概述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方式,为读者提供全局的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的内容。

《生态环境学报》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140101新

《生态环境学报》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140101新

《生态环境学报》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请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本刊近期的格式著录参考文献(见下面详述)。

本刊从2012年9月起,中文参考文献不再附上英文翻译。

本刊规定,除学位论文外,非公开出版的请勿引用。

作者本人未阅读过的文献也请勿引用(本刊编辑部在碰到问题时,有可能要作者提供原文献)。

为了方便作者更改和编排参考文献,从2014年起,本刊参考文献的标注和著录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正文引用处的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份标注方法如下:(A)如果作者只有1位,并且文献是外文者,则标注作者的姓,然后加逗号,再写出版年份;如果作者只有1位,并且其姓名是汉语者,则标注作者的姓名,然后加逗号,再写出版年份。

(B)如果作者有2位,并且文献是外文者,则这2位作者的姓全写出,姓与姓之间用“和”字,然后加逗号,再写出版年份;如果作者有2位,并且其姓名是汉语者,则这两位作者的姓名全写出,姓名与姓名之间用“和”字,然后加逗号,再写出版年份;(C)如果作者有3位以上(含3位),并且文献是外文者,则只写第1作者的姓,然后加“等”字和逗号,再写出版年份;如果作者有3位以上(含3位),并且其姓名是汉语者,则只写第1作者的姓名,然后加“等”字和逗号,再写出版年份。

正文引用处如果需要注明多篇文献,则各篇文献之间的标注使用分号“;”隔开。

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号,请按著者姓名拼音顺序和出版年排序(操作方法介绍:在Word中定义参考文献列表之后,按下“A→Z”,选择“段落”和“拼音”升序,按下“确定”,即可一键完成),外文文献在前,汉语文献在后。

对于每一篇文献,不得改变文献中原有作者姓名的排序。

请注意正文参考文献标注与文后的参考文献著录要一一对应,并核对参考文献原文,使每条参考文献的各项著录都正确无误。

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文献如有3位以内(含3位)的作者,这3位以内的作者的姓名都要著录;有3位以上的作者,则要写出前3位的姓名,并在第3作者后加“等”字(英文用“et al.”;新国家标准对“et al.”的举例中没有用斜体,故本刊对“et al.”暂时不用斜体。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和方法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和方法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和方法
佚名
【期刊名称】《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卷),期】2005(26)3
【总页数】1页(P204-2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1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GB/T 7714-1987和GB/T 3179-1992的规定。

2 重要文章的文后应附有参考文献,以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表示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不应随意从略。

3 所列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并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

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宜列入参考文献表。

4 参考文献的著录一般采用顺序编码制。

(1)按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在正文的相应处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2)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按在文章中引用的顺序排列。

(3)参考文献表中的每条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其著录格式见本刊稿约。

引用和编写参考文献的要求和规范

引用和编写参考文献的要求和规范

引用和编写参考文献的要求和规范一、编写参考文献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参考文献一般应是正式出版、发表过的著作、文章和技术标准;②参考文献的排序一般按照论文参考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序,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③列出的参考文献应与论文内容相关,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④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⑤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⑥参考文献中的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

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不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中文后加“等”,英文加“et al”。

二、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方法①顺序编码制是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②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起讫号“-”。

③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 ]”外,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三、参考文献的类型表1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表3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四、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①专著著录格式[序号]著者(用逗号分隔).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党跃武,谭祥金.信息管理导论[M].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例:[2] SEARLE, J R. Speech Act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例:[3]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②期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4]刘彪.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银企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1994,(5):22-25例:[5]Heider,E.R.& D.C.Oliver.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1999,(3):62–67.③论文集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6]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例:[7]赵秀珍.关于计算机学科中几个量和单位用法的建议[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编.科技编辑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5~129.例:[8]F. Bao, R. H. Deng, W. Mao.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fail exchange protocols with off-line TTP [A]. In:Proc of the 1998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C]. Oakland: IEEE Computer Press, 1998. 77~85.④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单位,年例:[9]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⑤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年,出版年或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例:[10]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R].AIAA-98-4484,1998例:[11]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⑥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2]QC/T 490-2000,汽车车身制图[S]例:[13]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⑦电子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14]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例:[15]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⑧报纸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16]李明.论人道与人道主义[N].人民日报,1992-03-15(8)⑨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例:[17]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⑩条例[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例:[1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学报》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凡是引用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在文中予以标注,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为实现编排规范化以及与新的国家标准的统一,请作者向本刊投稿时严格按照新的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的顺序编码制进行参考文献著录。

文献须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

主要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期刊论文)作者.题名[J].刊物名称,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1:姚伦芳,滕应,刘方,等.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紫花苜蓿联合修复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4,23(5):890-896.
例2:丁永亮,李锦,闫慧荣,等.秸秆还田的土壤酶效应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3):137-144.
[2](图书)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姜胜洪.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67-268.
例2: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42-50.
[3](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例: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例:金天皓.转移渠道对创业导向大学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5](论文集)作者.题名[C]∥主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臧雷振.互联网使用影响政务参与吗[C]∥中国船舶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3:23-25.
[6](网络文献)作者.题名[EB/OL].[检索日期].网址.
例:吴艳.中药企业:学会在逆境中化危为机[EB/OL].[2014-12-10].http:∥/mtjj/2014/201412/620141210_1044731.html.
[7](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0-07-26. [8](技术标准)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引用时间:引用页码.
例: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40-42.
特别注意事项
(1)文献(尤其是专著类文献)一定要有引用页码;
(2)文献中的标点符号全部用半角号,即英语状态下的那种。

起始页码之间一律用短直线-;
(3)文献作者不多于3个的,全部著录;多于3个的,著录时保留前3个,其余用“等”(英文用et al)代替。

无论是外国作者,还是中国作者均采用姓在前、名取首字母置后的方式著录;
(4)所有文献的题名后面都要有文献类型的标识码,如J、M、C、D、N等。

参考文献类型标志
以纸张为载体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为:M—普通图书;C——会议录;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G——汇编。

《水土保持学报》编辑部
2016年1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