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计算工具到现代的超级计算机。

1. 早期计算工具早在公元前3000年摆布,人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工具,比如算盘和计算尺。

这些工具通过挪移珠子或者滑动尺子来进行计算,虽然功能简单,但是为后来的计算机打下了基础。

2. 机械计算机19世纪末,机械计算机开始浮现。

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分析机。

这台机械计算机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但是由于创造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它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3. 电子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约翰·冯·诺伊曼领导的团队在普林斯顿大学研发的,它被命名为ENIAC。

ENIAC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并且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

然而,它的浮现标志着计算机的电子化时代的开始。

4. 进入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这一时期浮现了许多重要的计算机,比如IBM 360和DEC PDP-8。

这些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还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

5. 个人计算机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市场。

苹果公司的Apple II和IBM的IBM PC是最早的个人计算机之一。

个人计算机的浮现使得计算机再也不是大型机构和企业的专利,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等各种活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许多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

7. 挪移计算时代21世纪初,随着挪移设备的普及,挪移计算时代正式到来。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计算和信息交流。

8. 人工智能的崛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智能客服:如银行、电商等企业的 客服系统
智能驾驶: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 机等
电子邮件:发送 和接收电子邮件
实现信息交流
即时通讯:实时 在线聊天如QQ、
微信等
网络会议:远程 视频会议实现多
人在线交流
网络购物:在线 购物如淘宝、京
东等
网络支付:在线 支付如支付宝、
微信支付等
网络教育:在线 学习如网络课程、
1946年ENIC诞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7年EDVC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结构的计算机 1952年UNIVC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商用计算机 1958年IBM 7090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功能的计算机
1946年ENIC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952年UNIVC诞生标志着商用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964年IBM System/360诞生标志着大型机时代的开始 1970年代大型机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科研等领域 1980年代大型机逐渐被小型机和个人电脑取代
云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大数据处理
添加标题过数据分析挖掘数据 价值
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实现智能决 策和预测
物联网的定义: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物联网的应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物联网的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安全化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 展:提高人工智能 的智能程度和适应 性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的发展:提高人工 智能与人类的交互 能力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 发展:提高人工智 能的感知能力和识 别能力
强化学习的发展: 提高人工智能的自 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汇报人:
智能家居:用于智能家电、 智能安防等家居设备

有关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和故事

有关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和故事

有关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和故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然而,真正的计算机革命始于20世纪。

以下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些关键时刻和故事。

1. 早期计算工具在古代,人们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计算,比如算盘和木质齿轮装置。

这些简单的机械装置帮助人们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但它们远远不足以处理复杂的问题。

2. 第一台计算机- 手工操作到了17世纪,人们开始设计一些机械装置,如差分机和分析机,用于解决特定的数学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的分析机,虽然他的设计并未在他的时代得以实现,但这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时代正式开始。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是世界上第一台大规模通用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启动。

ENIAC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从机械时代进入电子时代,极大地加速了数据处理的速度。

4.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冯·诺伊曼提出了一种计算机体系结构,即存储程序的概念,这也成为现代计算机的基石。

这种结构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为计算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提供了基础。

5. 个人计算机的崛起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兴起改变了计算机的面貌。

苹果、微软等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使计算能力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一时期见证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迅速发展,GUI(图形用户界面)的出现也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

6. 互联网的崛起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连接了全球,使得信息和资源能够自由流动。

这促使了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布式计算的发展。

7. 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体积不断缩小。

硅谷等科技中心成为创新的摇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计算机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计算机的发展史ppt课件

计算机的发展史ppt课件

真空管计算机
1 2 3
真空管的应用 20世纪40年代,真空管作为电子开关元件被广 泛应用于计算机中,取代了早期的机械开关。
第一台真空管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第一台真 空管计算机ENIAC,用于弹道计算,标志着电子 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真空管计算机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真空管计算机逐渐发展成熟, 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 扩展。
高级语言编程应用
FORTRAN、ALGOL等高级编程语言出现 提高了编程效率和程序可读性
促进了计算机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04
CATALOGUE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0s1970s)
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成熟
01
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196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开始逐渐成熟,使得电子计算机得以进一
摩尔定律的验证 在一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倍,验证了 摩尔定律的正确性,也推动了计算机硬件行业的飞速发展。
个人电脑普及和多样化
个人电脑的出现
Apple I和IBM PC等个人电脑的 出现,打破了计算机只是大型企 业或政府机构才能拥有的局面,
个人电脑开始进入家庭。
操作系统的发展
MS-DOS、Windows、Mac OS 等操作系统的出现和完善,使得计 算机更加易用和普及,也促进了软 件行业的发展。
存储程序概念提
存储程序概念的提出
01
1945年,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为
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存储程序的意义
02
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部,实现了程序的可重复使用和
数据的共享,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和灵活性。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第一代电脑(1946—1958年)第一代电脑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因此,通常人们又称第一代电脑为电子管电脑。

用水银延迟线或阴极射线管作主存储器,用磁鼓作辅助储存,采用纸带、卡片、磁带等进行输入和输出,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写程序。

这一代电脑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研究。

它体积庞大、笨重、耗电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维护困难。

其主流机器为UNIVAC。

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电脑(1959—1964年)第二代电脑的硬件部分采用了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体积减小,但功能增强,这一代电脑又被人们称为晶体管电脑。

辅助存储器采用了铁氧磁芯和磁鼓、磁盘,开始用高级语言(FORTRAN、COBOL、ALCOL等)编写程序,并出现了管理程序。

该阶段的电脑使输入、输出和运算可“同步”进行。

电脑的应用已经从军事领域和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它的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耗电量减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强。

其主流机种为IBMT00系列。

3、第三代电脑(1965—1970年)第三代电脑的硬件部分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体管,因此又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电脑。

采用微程序技术和流水线技术提高了电脑的灵活性和运行速度;软件方面管理程序已经发展为操作系统,并出现了诊断程序。

这一时期的电脑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以及过程控制。

由于元器件体积减小、功能增强,使得电脑的体积、重量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该阶段的主流产品是IBM-svsteIn/360。

4、第四代电脑(1971年至今)第四代电脑的硬件部分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

外部设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软件更加丰富,并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新型的工业部门。

电脑的体积、容量、功耗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可靠性等有了大幅度提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但现代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包括计算机的起源、发展阶段和重要里程碑。

1. 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算盘、巴比伦数字系统和古希腊的天文仪器。

然而,现代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种能够进行复杂计算的机器。

2.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2.1 电子管时代(1940年代-1950年代)在二战期间,为了解决军事计算问题,科学家们开始研发使用电子管的计算机。

这些计算机使用电子管作为开关和放大器,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计算。

其中最著名的计算机是美国的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于1946年完成并投入使用。

2.2 晶体管时代(1950年代-1960年代)1950年代,晶体管被发明,取代了电子管成为计算机的主要组件。

晶体管比电子管更小、更快、更可靠,并且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计算。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商业应用,如IBM公司的IBM 700系列。

2.3 集成电路时代(1960年代-1970年代)19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集成电路将多个晶体管和其他电子元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使得计算机更小、更快、更便宜。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工业和军事领域。

2.4 微处理器时代(1970年代-至今)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这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微处理器时代。

微处理器将中央处理器(CPU)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使得计算机更加便携、个人化和普及化。

微处理器的发明和进一步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浮现。

3. 计算机的重要里程碑3.1 艾伦·图灵的理论贡献艾伦·图灵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是一种理论计算模型,为计算机的设计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发展历史时间线

计算机发展历史时间线

计算机发展历史时间线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埃尼阿克
1946-1958年: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1958-1964年: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1964-1971年: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1971年至今: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56年:人工智能元年;IBM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硬盘
1958年: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交付使用
1965年:摩尔定律
1969年:ARPAnet诞生,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网络,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
1971:英特尔公司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CPU––4004微处理器,能够处理4bit的数据
1975年:比尔盖茨创办微软公司—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
1981年: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IBM 5150,IBM为其命名为IBM PC。

配置了16位、4.77MHz 的Intel 8088微处理器
1983年: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1985年:微软发行第一个图形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计算设备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1. 早期计算设备的出现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类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设备,例如算盘。

算盘是一种用来进行基本数学运算的机械装置,它由珠子和棍子组成,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算盘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并在商业和科学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机械计算机的诞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机械计算机开始出现。

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他设计了一台可以进行复杂计算的机械装置。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和资金的不足,分析机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3.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计算机的概念开始出现。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和莫奇利设计了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

ENIAC使用了电子管作为计算元件,它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的电子化时代的开始。

4. 计算机的迅速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幅缩小,性能大幅提高。

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小型化、高效化。

5. 个人计算机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兴起。

1975年,美国的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微软Altair 8800。

这台计算机的成功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家庭和个人用户的时代。

6. 互联网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7. 科技革命的推动21世纪以来,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台
众所周知的第一台计算机是美国军方定制,专门为了计算弹道和射击特性表面而研制的,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组成。

1946年这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的是电子管。

该机使用了1500
ENIAC
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m2,重量重达30多吨,耗电150KW,造价48万美元。

开机时让周围居民暂时停电。

这台计算机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400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用今天的标准看,它是那样的“笨拙”和“低级”,其功能远不如一只掌上可编程计算器,但它使科学家们从复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革命时代。

然而,英国在二战期间研制的用于破解密电的电子计算机巨人(Colossus)却要比ENIAC早两年(1943年12 ),巨人计算机是第一部全然电子化的电脑器件,使用了数量庞大的真空管,以纸带作为输入器件,能够执行各种布林逻辑的运算,但仍未具备图灵完全的标准。

巨人计算机建造到第9部“马克二号”4,但是其实体器件、设计图样和操作方法,直到1970年代都还是一个谜。

后来温斯顿·丘吉尔亲自下达一项销毁命令,将巨人计算机全都拆解成巴掌大小的废铁,巨人计算机才因此在许多计算机历史里都未留下一纸纪录。

英国布莱切利园目前展有巨人计算机的重建机种。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这一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时
电子管计算机
电路作存储器,输入与输出主要采用穿孔卡片或纸带,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

在软件上,通常使用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来编写应用程序。

因此这一时代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1]
这时的计算机的基本线路是采用电子管结构,程序从人工手编的机器指令程序,过渡到符号语言,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计算工具革命性发展的开始,它所采用的二进位制与程序存贮等基本技术思想,奠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

以冯·诺依曼为代表。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7-1964)20世纪50年代中期,晶体管的出现使计算机生产技术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由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础器件,用磁芯或磁鼓作存储器,在整体性能上,比第一代计算机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程序语言也相应的出现了,如Fortran,Cobol,Algo160等计算机高级语言。

晶体管计算机被用于科学计算的同时,也开始在数据处理、过程控制方面得到应用。

[2]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第一代,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

电子管元件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这些都使计算机发展受到限制。

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

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

使用晶体管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就更容易实现了。

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成功制造了集成电路。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主存储器也渐渐过渡到半导体存储器,使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大大降低了计算机计算时的功耗,由于减少了焊点和接插件,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在软件方面,有了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其应用领域也进一步扩大。

[3]
第四代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2016)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功制作并用于计算机硬件生产过程,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

集成更高的大容量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储器,发展了并行技术和多机系统,出现了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软件系统工程化、理论化,程序设计自动化。

微型计算机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几乎所有领域都能看到计算机的“身影”。

[4]
第五代
第五代计算机指具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计算机,它具有推理、联想、判断、决策、学习等功能。

计算机的发展将在什么时候进入第五代?什么是第五代计算机?对于这样的问题,已经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说法了。

IBM发表声明称,该公司已经研制出一款能够模拟人脑神经元、突触功能以及其他脑功能的微芯片,从而完成计算功能,这是模拟人脑芯片领域所取得的又一大进展。

IBM表示,这款微芯片擅长完成模式识别和物体分类等繁琐任务,而且功耗还远低于传统硬件。

值得注意的是,它并非想要用新的芯片取代原有的计算机芯片。

IBM在其网站上介绍,传统的计算机关注语言和分析思考,而神经突触核心能够解决感知和形状识别的问题,它们分别像人类的左脑和右脑一样;而IBM接下来想要做的,就是让“左脑”和“右脑”连接起来合作,形成一种新的“整体计算智能”。

从这个说法上来看,传统的芯片擅长大量的符号运算和数字处理,而神经突触核心的优势在于多感官和实时传感器数据处理。

比如,Modha曾经表示,团队正在开发一种头戴设备,能够帮助盲人感知外部环境;而这一次IBM称,经过实验测试,这种芯片可以在录像片段中检测人、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并识别出了它们。

这其实就是依靠神经突触核心来完成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现在的智能社会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会三位一体化。

新世纪的计算机将把人从重复、枯燥的信息处理中解脱出来,从而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
习方式,给人类和社会拓展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当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时,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未来计算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