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发展历程

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 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
30/12/2019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 4000L通过国家验收。
30/12/2019
2010年,亿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 光4000A通过国家验收,这一速度超越美国。
30/12/2019
30/12/2019
30/12/2019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30/12/2019
第二个发展阶段
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30/12/2019
第三个发展阶段
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 机时代。
30/12/2019
第四个发展阶段 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30/12/2019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 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 制成功。
30/12/2019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30/12/2019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 生。
30/12/2019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 050机研制成功。
30/12/2019
当今世界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功能更加强大。
30/12/2019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 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 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 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 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标志着我 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第一代电脑(1946—1958年)第一代电脑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因此,通常人们又称第一代电脑为电子管电脑。
用水银延迟线或阴极射线管作主存储器,用磁鼓作辅助储存,采用纸带、卡片、磁带等进行输入和输出,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写程序。
这一代电脑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研究。
它体积庞大、笨重、耗电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维护困难。
其主流机器为UNIVAC。
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电脑(1959—1964年)第二代电脑的硬件部分采用了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体积减小,但功能增强,这一代电脑又被人们称为晶体管电脑。
辅助存储器采用了铁氧磁芯和磁鼓、磁盘,开始用高级语言(FORTRAN、COBOL、ALCOL等)编写程序,并出现了管理程序。
该阶段的电脑使输入、输出和运算可“同步”进行。
电脑的应用已经从军事领域和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它的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耗电量减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强。
其主流机种为IBMT00系列。
3、第三代电脑(1965—1970年)第三代电脑的硬件部分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体管,因此又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电脑。
采用微程序技术和流水线技术提高了电脑的灵活性和运行速度;软件方面管理程序已经发展为操作系统,并出现了诊断程序。
这一时期的电脑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以及过程控制。
由于元器件体积减小、功能增强,使得电脑的体积、重量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该阶段的主流产品是IBM-svsteIn/360。
4、第四代电脑(1971年至今)第四代电脑的硬件部分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
外部设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软件更加丰富,并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新型的工业部门。
电脑的体积、容量、功耗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可靠性等有了大幅度提高。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了,小编推荐你不可不知的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让你更加了解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式计算机(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
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虽然它还比不上今天最普通的一台微型计算机,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的绝对冠军,并且其运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也是史无前例的。
以圆周率(π)的计算为例,中国的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利用算筹,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
一千多年后,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率,才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
而使用ENIAC进行计算,仅用了40秒就达到了这个记录,还发现香克斯的计算中,第528位是错误的。
ENIAC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问世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ENIAC诞生后,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重大的改进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电子计算机应该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其二是电子计算机应采用"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整个计算机的结构应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冯·诺依曼的这些理论的提出,解决了计算机的运算自动化的问题和速度配合问题,对后来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直至今天,绝大部分的计算机还是采用冯·诺依曼方式工作。
ENIAC诞生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
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的几次更新换代。
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功能大大增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其发展历程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化和数十年的飞速发展。
从原始的计算装置,到现代的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系统,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展现出了人类智慧不断追求科技进步的历史过程。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技术的分类、计算机应用的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地探究和介绍。
一、计算机发展历史计算机可以被追溯到几百年前,其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力学计算机时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和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力学计算机时代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使用石骨牌、珠算、算盘等简单的计算工具进行计算。
但第一台“计算机”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莱布尼兹发明的莱布尼兹轮,它可以用来进行乘法和除法,这是一种纯机械计算器。
此后,Babbage(巴贝奇)发明了差分机和解析机,并提出了“编制程序”的概念,是计算机史上第一次提出这样的思想,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但由于当时机械水平和工艺技术的限制,这些巨型机器都没有被完全制造出来。
2.电子管计算机时代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艾克特和莫奈利发明了第一台可以工作的电子管计算机ENIAC,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的体积巨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只能执行简单的运算,但开创了数学、物理、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领域进行高效计算的新局面,人们的计算方式开始从力学计算转向电子计算。
3.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0年代中期,晶体管被用于计算机设计中,它取代了电子管,处理速度、准确度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计算机的大小和功耗也大大减小,这时传统的二进制逻辑设计和冯诺依曼结构成为了计算机的标准配置,并应用到高性能计算机、特种计算机等各种不同方向的计算设备中。
4.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在集成电路技术的推动下,1960年代开始研制出集成电路计算机,成为现代计算机发展的基础,最初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是由英特尔公司制造,其可以用于计算、控制和存储计算机程序,此后,计算机出现了各种新的设备和软件,如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微型计算机等等。
计算机发展史

早期计算机
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 了算盘,广泛应用于商业贸 易中,算盘被认为是最早的 计算机。 直到17世纪,计 算设备才有了第二次重要的 进步。1642年,法国人 Blaise Pascal(16231662)发明了自动进位加 法器,称为Pascalene。
20世纪初期
1900 1906: Henry Babbage, Charles Babbage 的儿子,在R. W. Munro的支持下,完成了父亲设计的 分析机,但也仅能证明它能工作, 而没有将其作为产品推出。
晶体管计算机的发展 真空管时代的计算机尽管已经步入了现代计 算机的范畴,但其体积之大、能耗之高、故障之 多、价格之贵大大制约了它的普及应用。直到晶 体管被发明出来,电子计算机才找到了腾飞的起 点,一发而不可收…… 1947: Bell实验室的 William B. Shockley、 John Bardeen和 Walter H. Brattain.发明了晶体管,开辟了电子 时代新纪元。
集成电路,现代计算机插上腾飞的翅膀 尽 管晶体管的采用大大缩小了计算机的体积、 降低了其价格,减少了故障。但离人们的要 求仍差很远,而且各行业对计算机也产生了 较大的需求,生产更能更强、更轻便、更便 宜的机器成了当务之急,而集成电路的发明 正如“及时雨”,当春乃发生。其高度的集 成性,不仅仅使体积得以减小,更使速度加 快,故障减少。
18世纪
1775: 英国Charles 制作成功了一台与 Leibniz's 的计算机 类似的机器。但更先 进一些。 1776: 德 国人Mathieus Hahn 成功的制作了一台乘 法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及核心电子元器件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及核心电子元器件
计算机发展历经四个阶段:模拟计算机、符号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和集成电路计算机。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核心电子元器件。
模拟计算机时期,电子元器件主要有电子管、电阻、电容、变压器和开关等。
这些元器件可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控制和处理,用于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和运算。
符号计算机时期,核心电子元器件主要有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存储器和计算机控制器等。
这些元器件可以实现计算机的数据存储、运算、控制和输出等功能。
晶体管计算机时期,核心电子元器件主要有晶体管、集成电路、存储器、计算机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
这些元器件可以实现计算机的存储、运算、控制和输出等功能。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核心电子元器件主要有集成电路、存储器、计算机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和微处理器等。
这些元器件可以实现计算机的存储、运算、控制、输入/输出等功能,使计算机更加紧凑、高效。
综上所述,计算机发展经历了模拟计算机、符号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和集成电路计算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核心电子元器件,它们可以实现计算机的数据存储、运算、控制和输出等功能,使计算机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计算机的由来与发展

计算机的由来与发展
计算机是一种以按特定方法处理和储存数据的机器,它在完成计算、显示、储存和输入/输出这些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智能。
计算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但在这段历史上,它发展到现代的形式有数十年的历史。
许多发明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终于实现了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机械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和微处理器时代。
机械时代是从古埃及算盘开始的,约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发明的算盘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计算工具,它可以实现简单的计算功能。
1600年,英国的科学家、数学家胡克发明了被称为“胡克机”的计算机,它可以自动计算加减乘除。
1700多年,英国科学家费马发明了“费马机”,它可以自动计算费马素数。
第二个阶段是电子计算机时代。
在这一阶段,1936年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发明了逻辑机,这也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
1946年,美国的科学家们发明了ENIAC,它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可以完成大量的数学运算和处理数据。
2019年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2019年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篇一: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
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
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
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
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
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
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至数千万次)。
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通用话、系列化和标准化。
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
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始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伜步走向家庭。
篇二: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ENIAC(埃尼克),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篇一: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
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
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
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
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
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
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方法。
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
至数千万次)。
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通用话、系列化和标准化。
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
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始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伜步走向家庭。
篇二: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ENIAC(埃尼克),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逻辑器件的更替发展来描述计算机发展过程。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这代计算机体积庞大、耗电量大、运算速度低、价格昂贵,只用于军事研究和科学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
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元件,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了,体积变小了,同时成本也降低了,并且耗电量大为降低,可靠性大大提高了。
这个阶段还创造了程序设计语言。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成功制造了集成电路,计算机也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元件,速度快、体积小,开始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未来计算机:基于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短期内还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但一些新的计算机正在跃跃欲试地加紧研究,这些计算机是:超导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光计算机、DNA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等。
篇三:答: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第 1 页(共 8 页)管理学作业答题纸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01(第1-4单元)答题纸
学籍号: 20XX03841922姓名:邹以庞
学习中心:磁县电大
分数: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__ 批改老师:
本次作业满分为100分。
请将每道题的写在对应题目下方的横线上。
题目1
[50 分]
第 2 页(共 8 页)
第 3 页(共 8 页)
第 4 页(共 8 页)
第 5 页(共 8 页)
题目2 [5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