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17、麋鹿(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麋鹿》教案范文

《麋鹿》教案范文

《麋鹿》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1. 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麋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麋鹿的外形特征。

2. 新课导入:介绍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引导学生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3. 案例分析:分析麋鹿的生活习性,如食性、繁殖习性等,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麋鹿的保护意义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其他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的问题,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麋鹿保护意义和措施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传授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麋鹿的生活环境,增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2. 邀请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麋鹿及其保护工作。

(六年级语文教案)17、《麋鹿》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案)17、《麋鹿》教学设计

17、《麋鹿》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案教材说明: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我国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3.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抓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麋鹿这篇课文,师生共写课题。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加深了对这两个字的印象)2.看了这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些什么?3.带着问题,快速进入课文,一起走进麋鹿的世界。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写了有关麋鹿的什么?●三、检查自学效果(一)出示字词悄无声息哺乳动物跋涉繁殖力公爵颠沛流离遁入草丛沼泽觅食销声匿迹别墅(1)多种形式读词语。

(2)觉得哪个词最难理解,一起说一说。

遁入草丛结合语段理解有一个词与“漂泊不字”意思相近,又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的意思,这个词是哪个?注意“沛”字右边的写法。

(二)理清课文脉络1.生汇报,相机板书。

麋鹿的生活现状(1)外形特征,生活习性(2~4)传奇色彩(5~7)(边读边概括,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抓住主要内容来概括了)2.课文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麋鹿,也就是谭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填空:《麋鹿》主要写了麋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四、精读课文1.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唐老师建议你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自豪了?忧虑了?愤怒了?……2.多媒体出示这些情感。

3.生汇报自己的情感体验。

4.看来,你们都读懂了麋鹿,老师这里有一头麋鹿,你能辨认一下,它是否是麋鹿?5.出示驯鹿图片,生辨认、交流。

《麋鹿》教案

《麋鹿》教案

《麋鹿》教案设计
附:《麋鹿》导学单
一、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二、预习学案:
(一)字词
1.我会读
姜子牙哺育沼泽跋涉繁殖颠沛流离
觅食公爵别墅杀戮厄运销声匿迹
2.我知意
饲养:
放养:
陆续:
相继:
悄无声息:
颠沛流离:
(二)我能知
1. 这篇文章围绕麋鹿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

麋鹿是鹿科的一种,它外形很奇特:、、、,俗称“四不像”。

是我国古代神话小说中的坐骑。

2.本文在介绍麋鹿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找到了这些句子摘抄下来:
列数据:
作比较:
(三)我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四)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麋鹿教案设计范文

麋鹿教案设计范文

麋鹿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3)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3)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麋鹿的相关图片和资料;(2)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3)划分学习小组。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麋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麋鹿特征;(3)教师总结并板书麋鹿的外形特征。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保护麋鹿?”;(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保护措施;(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活动:(1)学生动手制作麋鹿模型或绘制麋鹿图画;(2)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3)教师点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要引导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培养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六、教学拓展:1. 知识延伸:(1)教师介绍麋鹿在中国的保护情况及相关的保护政策;(2)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麋鹿》语文教案

《麋鹿》语文教案

《麋鹿》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提高学生的生物多样性知识水平。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麋鹿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麋鹿》一文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了解这一珍贵的野生动物。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针对麋鹿这一物种,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来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事物的能力以及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1 导入新课展示麋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麋鹿的外形特征。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麋鹿》,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4.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麋鹿为什么会在我国消失?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麋鹿?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结合课文《麋鹿》,写一篇关于麋鹿的短文,要求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5.2 作业要求格式: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麋鹿知识的理解、观察和描述能力的提升以及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的增强。

6.2 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小组讨论表现等。

7.1 拓展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参观麋鹿保护区,近距离观察麋鹿的生活环境。

7.2 拓展要求第八章:教学资源8.1 资源类型多媒体课件、麋鹿图片、相关视频资料、实地考察机会等。

8.2 资源作用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麋鹿》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麋鹿》教学设计
4.结合实际,谈谈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保护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激发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此外,我还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关于麋鹿的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课堂讲解,深入剖析:
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实践活动,体验感悟: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参观自然保护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2)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社会、关爱生命。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麋鹿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的历史分布情况,掌握课文中所提及的相关科普知识。
2.学会运用描写、说明、记叙等表达方式,对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描述,提高写作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如“湿地”、“迁徙”、“自然保护区”等,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麋鹿》六年级语文教案

《麋鹿》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主题:《麋鹿》阅读与鉴赏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麋鹿》的内容,使学生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3.通过本文的阅读,引导学生激发对自然界生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了解麋鹿的生活特点。

2.学会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2.教学辅助资料:视频、图片等。

3.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一幅有关麋鹿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和认知水平。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麋鹿了解多少?你们对麋鹿有什么好奇的地方?二、阅读与理解(30分钟)1.呈现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麋鹿》的全文。

2.通过视频或朗读方式,向学生展示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3.让学生阅读《麋鹿》,并在课本上进行标注和圈点。

4.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1)麋鹿栖息地主要在哪些地方?(2)麋鹿的生活习性有哪些?(3)麋鹿为何会濒临灭绝?(4)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麋鹿?5.展开全班讨论,让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并由学生答题。

三、小组活动(20分钟)1.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通过卡片将讨论结果呈现给全班。

2.问题:(1)如何保护麋鹿栖息地?(2)如何提高人们对麋鹿的认识和关注?(3)如何增加麋鹿的繁殖数量?(4)如何提高国家对麋鹿保护的法律制度?3.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卡片,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四、激发情感(15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关于麋鹿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激发学生的情感。

2.请学生就麋鹿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情感体验。

五、反思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篇文章的体会,复述重点内容。

2.展开全班讨论,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展开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份保护麋鹿的宣传品,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宣传麋鹿保护的重要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麋鹿》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麋鹿》教案
三、深度阅读,体会情感
师: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
1、师:请大家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
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分辨“麋鹿”和“驯鹿”。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多媒体启发
学生自由说一说,(多媒体展示图片)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出示课题 17 麋鹿)
教师帮助总结(从外形健美、传统文化、国际合作,象征意义……)方面来写,学生写竞选报告。
指名说。
意在夯实学生的双基,提高语文能力。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麋鹿》教学设计
年 级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单 元
第五单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题
17 麋鹿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沼泽、跋涉、繁殖、销声匿迹、颠沛流离”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3.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稀动物,增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2)方法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六年级语文:17、麋鹿(教案设
计)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六年级语文:17、麋鹿(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

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

(1)生字词的音形。

(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

(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④齐读。

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⑦引读练习(4)理解第三层内容①默读第三层,思考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
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②交流。

2、学习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2)出示“传奇”,齐读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

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

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四、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
奇经历。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
1、复述课文。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
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习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型及生活习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习复述。

(1)同桌互相复述。

(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四.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4。

3、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活动。

板书设计:
鹿科动物繁殖能力低17.麋鹿外形奇特(“四不象”)传奇经历
回归故土
教学后记:
交流完麋鹿的传奇经历,同学们非常激动,有着对清王朝腐败的痛心、对八国联军的愤怒和对现在强盛的中国涌起的自豪。

我用上一备的教案:是啊,麋鹿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可是为什么我们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呢?有什么价值呢?学生们说的很多,鞠梦杰(他是我们班上语文成绩最差的)的手也高高地举了起来,我请他起来说说。

他说:“这一切就是为了生态平衡。

”多么精练的语言,我情不自禁伸了大拇指,他的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

我照着一备教案上给的关于生态平衡的话接着补充。

我看到了一个个同学忧虑、难过的表情。

维护生态平衡已深入他们的心中。

此后我深深地陷入了思考:我们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是为了教教材。

语文是一个大杂烩,有联系的很多很多,让语文课堂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才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上课的目标。

另外,集体备课还是好处多多啊,感谢一备老师的精心设计,才让我们借鉴得精彩,连鞠梦杰的表现都让人惊喜!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