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形式美法则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复构成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
、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

1、基本形重复构成、骨格重复构成、重复骨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
、群化构成
a、基本形重复构成:在构成设计中连续不断地使用同一基本形,这种构 成形式就是基本形重复构成。
(1)方向的变化:重复的基本形在一定方向上依次变换位置排列。 (2)位置的变化: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 (3)大小的重复:大小相同,形状、色彩、方向可以变化。 (4)形象的重复:基本形形状一样,可有色彩、方向的变化。
对称:1、轴对称 2、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 4、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和平衡
把对称比作天平,那么平衡可理解为一杆秤。 指一个版面上两块形的面积不等,但它们在量上却是近似或相等的
例:天平
一件好的构成作品,平衡关系是首先要求解决的因素之一; 不平衡状态是不安定的,在视觉上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和韵律
节奏: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 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 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富于变化的起伏的节奏.(如大自然起伏的山峦、奔腾的波 涛、悠扬的乐曲等等) 版面中图形、字组、线都能创造性地组合,从而产生节奏 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变化和统一
统一的原理: 1、接近原则: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来 观察,距离接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 2、连续原则:把各种不用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 直线、曲线或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能够得到统 一。 3、闭合原则: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相互向内 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个整体而பைடு நூலகம்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 的单一的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

项目二 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项目二 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 第二章 形态基本元素 第三章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第四章 平面构成造型技法 第五章 平面构成综合表现
平面构成
第三章 形式美法则
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
任务一
节奏
平面构成
任务二
韵律
任务一
留白
任务二
方向
一 节奏
平面构成
1、节奏的概念
平面构成
摄影中的留白更多的时候 表现为一种取舍的过程,即如 何使画面看上去更加简洁有力, 富有意境。
这名男子从路之地平线走过,对照着紫色的天空,他看上去是那样的孤单。
将景物置于照片最底端,而背景是大片天空时,确实景物会让人陡生一种“遥远”的感觉。
这幅由unclefuz拍摄的幽默照片表明留白确实能够给摄影作品增添喜剧效果。
动线条融合在一起,每个空间跟其他空间都是无缝对接。
• 北京银河SOHO
平面构成
• 建筑外观的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 木质流畅的韵律的波士顿Banq餐厅
平面构成
• 上海环贸广场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 动感家庭办公空间——扎哈.哈迪德
这是一个家庭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位于 英国。客户是一位私人投资顾问,他希望这个 狭小空间的设计方案能够兼顾分散与雕塑美感。 设计师的答案是在正交排列的办公设备上悬垂 一个动感的表面。
平面构成
• 建筑内部空间的节奏
平面构成
• 室外景观的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
• 家具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
• 木制首饰的节奏与韵律平面Biblioteka 成• OLFA 裁纸刀平面广告

第三章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第三章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现实生活中你有可能用到 这样小的吸管、杯子、冰 盒吗?我是没有体味过。
但海报卖的也不是这些东 西,而是MINI罐装百事可 乐。
如果直接拿正常百事罐 装和MINI装对比,很难把 MINI的手感表达出来,那 么我们就加上些夸张,把 常态的吸管、杯子、冰盒 都变的如拇指般大小,再 想想童话故事里可爱的拇 指姑娘,这样的百事还不 马上掏钱搞定。 关公PK 秦琼这么夸张的段子,你 还不竖起耳朵来听听吗?
平衡
根据图象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 来判断视觉的平衡。在面上常以中轴线、中心线、中心点 保持形量关系的平衡。
平衡
平衡
对称和平衡的基本形式
(1)反射:相同形象在左右或上下位置上的对应排列。 (2)移动:在总体保持平衡的条件下,局部变动位置,移
动的位置要适度,要注意保持平衡关系。 (3)回转:在反射或移动的基础上,将基本形进行一定角
一、对比与调和
• 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对比),调和 是在差异中趋向同(一致),对比是把鲜明对立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在 鲜明对比中看到变化,感到醒目、活跃、振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 花别样红”,在同一场景中出现了强烈对比的色彩,使画面更加跳跃生动; 调和是把近似的东西并列,使人在微笑的变化中看到统一,感到融合协调, 如传统建筑中的深蓝色的琉璃瓦与浅蓝色的天空配合在一起就会显得很协调, 使整体更显沉稳雅致。
和谐
• (1)同种元素的组合。

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
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 (2)类似元素的组合。

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
形、近似于方形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

《家具设计》第三章家具造型设计(家具造型形式美法则之均衡与稳定

《家具设计》第三章家具造型设计(家具造型形式美法则之均衡与稳定

对称又有哪些形式呢?
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常用的对称形式有如下几类: 镜面对称—是最简单的对称形式,它是基于几何图形两半相互镜像
的均衡。这两半彼此相对地配置同形、同量、同色的形体,有如物品在镜子 中的形象一样,镜面对称也称绝对对称;如果对称轴线两侧的物体外形相 同,尺寸相同,但内部分割不同则称相对对称,相对对称有时候没有明显的 对称轴线。
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3.均衡与稳定的表达手法 ⑴均衡与生动 ①均衡与生动的诠释 自然界静止的物体都遵循力学的原理,以平静安稳 的形态出现,均衡与生动便是基于这一自然现象的美学 原则,它要求在特定空间范围内,使诸造型之间的视觉 力保持平衡。家具造型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在感觉上 有倾倒趋势的家具,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
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获得视觉稳定的方法: 水平线(轮廓线、表面分割线、装饰线)是一种具有稳定 情绪效果的线。 大体量,特别是用板件围成的封闭实体,具有较好的稳定 感;小形体则具有轻巧活泼的个性和亲切感;虚体一般具有轻 巧和多变的性格;上虚下实和上实下虚可以分别形成稳定和轻 巧的视觉效果。 深颜色给人以视觉力和重量感;浅色则给人以轻快感。家 具采用不同的色彩或一件家具上下施以同色彩也可以形成不同 之感,上部用浅色,下部用深色可以加强稳定感;上部用深 色,下部用浅色可以造成轻巧的印象。
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等量均衡
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等量均衡
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异量均衡
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异量均衡
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异量均衡
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⑵稳定与轻巧
自然界的启示
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家具造型设计与自然界其他的人造物一样,其形体必须符合 重心靠下或具有较大底面积的规律,使家具保持一种稳定的感觉。 轻巧,则是在稳定的外观上赋予活泼的处理手法,主要指家具形 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比例、尺度、虚实所呈现的协调感而言。 稳定与轻巧是家具构图的法则之一,也是家具形式美的构成 要素之一。

平面构成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许修改后)

平面构成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许修改后)
对称的形式在设计中比较保险,容易被接受,但创新的难度很大。
但是对称存在过于完美、缺少变化的弊端,所以我们要在保证整体平 衡的基础上求得局部的变化。它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其分量加以重新 配置和调整,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相对对称”与 “绝对对称”
(1)轴对称: 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 对称图形。
色彩对比:黑白灰对比成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
空间对比:也就是基本形的正与负 虚于实 黑与白的对比
•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 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 同种元素的组合、类似元素的组合、不同元素的组合
•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 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节奏 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 产生韵律。
慢节奏
中等节奏
快节奏
对应予构成和平面设计, 节奏就是点,线,面, 空间及相互关系体现的, 节奏有快慢,强弱,画 面则有疏密,大小,虚 实之分。
古代祥云的图案纹样本身 就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在 画面上很单纯的出现,就 表现出了一种很清新,淡 雅的韵律格调。
•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 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 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 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 三、节奏、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 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ppt课件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ppt课件

五、节奏与韵律
• 节奏与韵律是借助于音乐术语,将听 觉要素转化为视觉要素。建筑、绘画 、舞蹈等各类艺术形式中都有节奏与 韵律的体现,而这种节奏与韵律也是 源于大自然中万物的生长与运动的规 律:如动物的心跳,大海的潮涨潮落 ,沙漠山谷的绵延起伏,植物生长的 动势构造等都充满了节奏韵律感。
五、节奏与韵律
对比
对比产生的效果:醒目强烈,突出
动与静
纯度和色相的 对比与调和
对比色和互补色的调和
• 调和就是统一
• 指形、色、质等图案因素的近似, 把相互间的差距较小或具有某种共 同点的因素配置在一起。
• 如色的近似红与橙,形的近似圆与 椭圆,质的近似粗与糙,调和具有 平静和谐的美感。
调和产生的效果: 画面和谐
图案设计根据不同 的目的和用途,可采取 动感较强或静感较强的 不同构成方法。
静感的纹样较严肃,动 感的纹样较活泼。由于 统一与变化的程度不同, 因此动感与静感的程度 也各有不同。偏向统一 的构图为静的状态,偏 向变化的构图为动的状 态。
动感与静感
动感与静感
动感与静感
第六节 动感和静感、分解重组
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还发现总结了一些最佳的比例方案,为图案的设计 提供了数理性的依据。众所周知的黄金矩形比例,也称“黄金分割”,它的 长边与短边之比是1:0 618或l 618 l,即长边比短边=(长边+短边):长边。黄 金矩形与正方形关系紧密,可根据任意一个正方形作出相应的黄金矩形。作 图步骤:
案协调。
统一
统一构图:平排式
统一构图:复排式
变化与统一的关系
注意:变化与统一 是矛盾的双方,变 化是求差异,统一 是求协调。但两者 又相互制约和相互 依赖。变化过分, 图案各部分零散、 琐碎;统一有余, 图案单调、呆板。

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

常见的韵律的种类: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2.交叉韵律 3.渐变韵律 4.自由韵律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某一种形状、色 彩、纹饰有规则的单调 出现,叫做重复韵律,正 如这个陶瓷花瓶的花纹 有规则的重复出现一样. 显示出一种有规则的韵 律感.这些陶瓷纹饰就具 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陶瓷花瓶
2.交叉韵律
节奏和韵律
这个梯田的形状 按一定规律变换方向, 相间重复,就形成了 交叉韵律.因为这种 韵律形成的视觉效果, 高地变化,形似波动, 所以又称起伏韵律, 富有动感.
梯田
3.渐变韵律
根据渐变 趋势可分为递增 韵律和递减韵律, 及构成学常谈的 渐层,这种韵律 极富感染力.这 组编钟就是从小 钟到大钟的一个 渐变.一样看上 去让人产生一种 视觉美.
节奏和韵律
一套编钟
4.自由韵律
书法"寿"
节奏和韵律
自由韵律 是没有重复单元 的,但是从中还 是可以找到一种 内在的韵律感. 正如这幅书法中 的“神韵”就是 自由韵律的表现.
感谢您的关注
2011.4.22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变化与统一
统一的作用:
变化与统一
(1) 增加形体的条理性,体现出秩序、和谐、整体的美感。
(2) 治乱、治杂 ——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3)过分的统一使造型显得刻板单调,缺乏艺术的视觉张力。 —— 统一需要有变化
统一的依据:造型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
变化

变化是一种艺术与
设计的创作方法,使其生命力
沙特阿拉伯吉达市的国家 商业银行大楼(SOM设计事 务所)
变化与统一
这是两款 星座手表,形 状虽然一致, 但是线条和 颜色是存在 变化的.这是 在统一的前 提下求变化, 改变产品的 造型.

第三章 形式美

第三章 形式美

汽车品牌图标
二、形式美的商品化
• 总之,在“购物视觉化”的现代社会,形式美的商品 化已经是社会的要求,美学也因此越来越从高雅的艺术领 域中走向千变万化的市场。
三、形式美与时尚
• 时尚有多种解释,就其内含有时间和崇尚两重意思来 说,应该与时髦、时兴、流行、倾向相关联,而时尚本身 又有样式、方式等意思,因此,时尚与形式必定有着密切 的关系。 • 时尚与特定的形式直接相关,这种特定形式在当下肯 定就是形式美。
节奏感与韵律感都给人以生命跃动的规律感。
五、多样与统一
“多样”,指事物个性的千差万别;“统一”,指这千差万别的事 物的共性和整体联系。
多样统一就是把具有差异、变化、对立的各种形式因素有机 地组合在一起,使差异性在整体中消除融化,构成一个协调一致的 统一体。这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也称为和谐。因此,它包含了各 种形式美的法则。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尺度与节奏韵律,实 质上都体现着多样统一,体现着和谐。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统一
对称 调和
韵律
比例
形式 美
尺度
节奏
对比
多样
均衡
一、对称与均衡
(一)对称
对称与均衡是最常见的形式构成,它们都有形式上的平衡感。 对称是典型的平衡,指以一条线为中轴或以点为中心的同形 同量相向对应的结构形式。 对称是生物体形体结构的一种规律性形式。 对称是人类最早形成的一种形式美法则,它在原始的装饰艺 术中就被注意并运用了。 对称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稳定性。
谢谢
二、形式美的商品化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 重大决策,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产品也 随之进入商品化的历程。 • 市场学研究的市场概念是一个广义的市场概念,是指 整个交换关系的总和。而站在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的角 度即企业或卖方的角度看待市场,市场又是指在一定的时 间,一定的地点,具有对某种产品或劳务的购买欲望和购 买力的消费者群。这消费者群是真正的企业的“上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四、统一与变化 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切艺术都必须遵循 的规律与原则。变化是指将性质不同的东西并置 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活泼、生动、丰富的特 征。统一则是将性质不同的、相近的或者相同的 东西,按照一定的意念秩序并置在一起,造成一 种同存和谐、严肃、稳定的趋势感觉,而过分地 追求又易流于单调死板。 因此,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 “乱中求整”“平中求奇”,是一切艺术形式美 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平面与色彩构成
一、对称与平衡 1、对称 形体用对折,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 形,或镜面反射所映出的一对左右对 称的形体。他们是等形等量的形体。 如:自然界中的物体、人。 特点:稳定统一、井然有序、庄严平 静的视觉感受 缺点:拘谨生硬、单调平乏。
平面与色彩构成
轴对称
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扩大对称 移动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在构成的概念形 成时期的大师如毕 加索、米罗、康定 斯基等,模仿他们 的作品,作点、线、 面的构成。
我与村庄 马克 夏加尔 1911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百老汇爵士乐
平面与色彩构成
一棵开花的苹果树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2008-2009学年 第二学期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与色彩构成
随着生活的不断积累,人们认识到事物的变化 中有着内在的规律。美的形式原理正是规范形式 美感的基本法则,它通过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平 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分割等形 式美的构成法则来构成各种画面,把抽象美的观 点及内涵表现出来。
平面与色彩构成
卡恩韦勒像
平面与色彩构成
康定斯基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米罗
感谢您的关注
平面与色彩构成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元素本身就有强烈的区别 再组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 况,因此必须要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彼此间的 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和统一的 目的。
平面与色三、节奏、韵律---都是时间艺术的用语。 “韵”指变化、“律”指节奏。节奏有规律的 重复、连续,节奏的重复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 的变化就产生韵律。韵律强调“韵”的变化,节 奏强调“律”的节拍。 韵律感不够指缺少变化,过于呆板。节奏感不 强是指变化缺乏条理规则,其侧重点不尽相同。
2、平衡 从视觉上来讲是指一 种等量而不等形的平衡 状态,平衡是一种比较 自由的重复形式。 特点:富于变化、趣味、 灵巧、生动、活泼、明 快有变化的统一的形式 美感。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二、对比、调和 1、对比 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 产生的现象,各自特点鲜明突出。 物象的形有大小、方圆、曲直、长短、粗细、 凸凹等等的对比。 物象的质有光滑、粗糙,黑与白等等对比。 物象的感觉有动与静、刚与柔、活泼与严肃、 虚与实等等的对比。 特点:寻求变化和刺激。
平面与色彩构成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 的合理的配合。调和与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1)同种元素的组合---如不同数量的大圆形与小圆形 的有机组合,容易得到统一。但易显得单调和平 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 行四边形等近似的方形矩形均为类似形。 包括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 的类似等。 特点: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 共同性,因此更加能创造出优美协调的画面效果。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统一原理如下: 1、接近的原理 2、连续的原理 3、闭合的原理
平面与色彩构成
五、条理与反复 按照一定的有序规律组 织成有条理的装饰性图形,表 现出一种整齐美和节奏美。比 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重复 构成装饰等。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