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生态旅游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关于风景名胜科学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南斯拉夫的喀斯特地貌都是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②泰山、庐山、黄山、喜马拉雅山等都是高大断块山③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④长江三峡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典型的峡谷地貌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2.最佳日接待量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A. 交通通达性B。
旅游容量C。
旅游点知名度 D. 地区接待能力3。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 把握时机B。
抓住景观的特点C。
以情观景D。
选择观赏位置4。
辛弃疾词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意境反映了自然景观的()A. 形象美B. 色彩美C. 动态美 D. 听觉美5.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①自然灾害②旅游硬件设施情况③社会文化环境④旅游地的经济水平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①②④ D. ②③④6。
欣赏自然景观时应当“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这样才能做到()A。
抓住景观特点 B. 把握观赏时机 C. 以情观景 D. 领悟人文与自然的和谐7.关于选择旅游资源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三同步练习-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1.下列不属于旅游中的问题的是()A.对旅游地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B.旅游地的环境遭到污染C.旅游地的经济快速发展D.旅游地大量出售当地特色野生动物2.游客的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A.遵纪守法B.在文物古迹处留下自己的名字C.废弃物装进垃圾袋D.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3.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说法,正确的为()A.生态旅游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B.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是“保护旅游对象”C.生态旅游是指到自然环境没有受到破坏的地方旅游D.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世界领先4.下列属于生态旅游活动的是()A.吃农家饭,住农家房B.登上石刻佛像合影留念C.采摘野果,品尝野味D.下河捕鱼,品味自然5.下列关于我国生态旅游对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旅游的对象就是自然保护区B.生态旅游的对象就是自然景观C.生态旅游的对象就是风景名胜区D.生态旅游的对象不仅包括自然景观,也包括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6.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A.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B.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C.定期开放旅游景点,限制游览人数D.为图方便,随地乱扔垃圾7.下面四幅图反映了旅游中部分游客的行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四幅图各反映了旅游中的哪些不文明行为?(2)做一个生态旅游者的要求有哪些?8.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中的________旅游。
(2)生态旅游的对象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包括与自然和谐的________景观。
(3)若在此处建一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心,选址在何处较好?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1.C[旅游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是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不属于旅游中的问题。
]2.B[在文物古迹处留下自己的名字,会对文物古迹造成严重破坏,属于不文明行为。
] 3.B[生态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处于发展阶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泰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城外水绕城,城内水穿城、街河并行,水城一体,具有特色鲜明的城市格局和江淮水乡景观风貌,地域文化特色显著、展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化遗存丰富,其中大多都有很高的历史、考古、科学艺术价值。
但近些年来,城中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工作滞后,街区面貌逐渐衰败,文物古迹缺少严格的保护,街区居住条件差;街区内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导致街区内生活氛围活力不足……下图示意泰州地理位置。
评价泰州旅游开发条件,并对泰州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有利:地理位置优越;客源市场广阔;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
不利:旅游资源保护不利;基础设施不完善。
建议:合理规划城区建没,保持与原有街区协调;加大保护力度,对历史街区和文物古迹进行修缮修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公共空间,提高街区活力。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公共空间,提高街区活力。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位于古“丝绸之路”、现“第二亚欧大陆桥”上的敦煌莫高窟,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吸引着中外游客,但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石窟的损坏极为严重。
据此回答1—2题。
1.敦煌莫高窟虽历经千年,仍保存较好,与下列哪一自然因素有关
A.地处高纬B.气候寒冷C.气候干旱D.流水侵蚀2.为保护文物古迹,敦煌莫高窟文物管理局对入洞游客人数作了限制,又限制停留时间,主要原因是。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每周一测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下图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自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
据此完成3—4题。
3.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4.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A.把新疆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C.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沟通D.降低珠三角地区对煤炭、石油的依靠,减轻酸雨危害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项目对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主动的意义。
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回答5—6题。
5.关于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两个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袤B.带动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明显改善西部大气环境质量D.自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6.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在江苏、上海,其主要缘由是A.自然气具有高效、平安、清洁的特点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C.江苏、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D.江苏、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输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7—8题。
7.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输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惊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变更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格陵兰岛(图10)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丽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答案】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复原,干脆威逼珍稀动物的生存;相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实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点睛】旅游是当前世界发展最迅猛的产业,市场广袤,经济效益高,对环境破坏力小。
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导致旅游资源在开发中违反了区域地理环境爱护要求,出现了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超出区域环境承载力,没能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给环境带来一系列问题。
开发旅游资源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来开发利用资源。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环境问题成因危害环境污染旅游交通、食宿和巡游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健康对生物的危害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迁徙路途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亡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自然洞窟、海岸、河岸、湖岸等对视觉效果的破坏建筑物、索道、山区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破坏了美丽和谐的自然风光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对文物古迹的破坏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造成文物古迹不行逆转的破坏城市化问题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每周一测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
下图为考察路途图,据此回答1—2题。
1.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不行能实现的是A.a—c:喀斯特地貌之旅B.c—d:江南奇山异水之旅C.d—f:南北景观之旅D.g—f:大漠戈壁风情之旅2.在甲、乙、丙、丁四地旅游应留意防范A.甲:雪灾B.乙:暴雨洪涝C.丙:紫外线D.丁:风暴潮圣洁的雪山,雪白的哈达,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高原风光,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穿,“进藏游”热已慢慢兴起。
读图完成3—4题。
3.进藏旅游的人应带的必要的平安防范物品是①防缺氧的氧气袋②防高原反应的药品③防强紫外线的太阳帽、墨镜④防暴雨的雨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纳“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A.抵挡恶劣的气候环境B.适应海拔高度的改变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D.躲避山洪暴发等灾难每年的国庆节期间,安徽黄山等景区游客爆满。
据此回答5—6题。
5.安徽黄山等景区游客爆满产生的后果可能是①破坏旅游资源②污染水体③产生噪声,但不会影响生态环境④对各项基础设施没有影响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针对游客爆满的问题,旅游部门可实行的措施是①利用大众传媒,向潜在旅游者供应参考信息,帮助旅游者避开热门旅游地②扩大旅游景点规模,尽可能多地容纳旅游者③在旅游景点内对旅游者实行空间上的分流④限制巡游时间,加快巡游节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得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A.遵纪遵守法律B.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C.废物装进垃圾袋D.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8.下列行为中可有效爱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A.为图便利随地乱扔垃圾B.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C.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得食物D.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巡游人数的限制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旅游开发和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练习

旅行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表示我国跨省区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该区是我国当前传统乡村保留面积最大、最完好、拥有深沉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区之一。
据此达成1~2题。
1.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安徽省传统乡村保留完好的原由是 ( )A.三省交界,交通便利B.河流众多,人口浓密C.地处山区,地形关闭D.天气适合,丛林茂盛2.保护该实验区传统乡村的合理举措有 ( )①修葺回迁②调控客流量③规划重修④整体搬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颐和园整年空间容量固然处于未饱和状态,并无达到旅行环境容量,但在局部时间和地址上,超载现象严重。
比如,2016年国庆长假时期,颐和园旅客连续5天打破10万人次。
据此达成3~5题。
3.关于颐和园旅行环境容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颐和园的旅客没有达到旅行环境容量,因此没有任何旅行环境问题B.颐和园整年的旅客应当控制在同一个容量值以内C.颐和园的旅行环境容量是用抵达颐和园的旅客数目来权衡D.为使颐和园的旅行处在最正确状态,一定把颐和园的旅客数目控制在旅行极限容量内4.颐和园旅行开发过程中若不注意旅行环境容量的限制,产生的最严重的旅行环境问题主假如()A.造成噪声污染B.珍稀物种灭绝C.对传统社区文化的损坏D.对文物遗迹的损坏5.针对资猜中所述的状况,以下关于颐和园旅行环境问题采纳的举措中不合理的是()A.推行内部空间旅行分流管理B.饱和区设置限流设备C.旅行淡季推行门票预定D.饱和区设置门票附带费6.在旅行环境保护中政府的作用是()A.倡议绿色旅行B.评定旅行环境容量C.成立环境保护法例D.普及旅行环境保护教育云、贵、川地域地处我国西南,那边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散布着几十个少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构成部分。
今日,在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下,云、贵、川地区的社会经济正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巨大变化。
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地域旅行资源丰富,对该地区旅行资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改良交通的通畅性,能够提高该地区旅行资源的旅行价值B.该地域旅行环境承载量大,能够随意扩大该地区的旅行规模C.能够经过大批修筑旅行服务设备,提高当地旅行资源的经济价值D.保护和改良旅行环境,是当地旅行业发展的基础条件8.元阳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与当地水稻梯田形成有关的是()A.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整年高温多雨B.终年高温,降水丰沛C.山地少,平川多D.劳动力丰富1992年九寨沟(图中C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行的中外旅客不停增加,2002年更是高达125万,2011年值“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当天进入景区的旅客达2.8万人。
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生态旅游 新人教版

生态旅游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生态旅游已逐渐成为全球的时尚。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旅游空间②旅游者观赏和娱乐的同时,参与了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③是旅游主体大众化的体现,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④“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对生态旅游的形象写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②统一规划,有序开发③建设宾馆,提高接待能力④拓宽道路,发展交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1.D 2.A解题必备生态旅游1.生态旅游和传统旅游的区别2.生态旅游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1)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开展旅游。
有价值的自然区域包括有特殊生物学、生态价值或人文价值的区域。
(2)要有利于旅游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
(3)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使当地人民的收入及就业机会增加。
(4)要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
生态旅游必须把环境教育放在首位,要创造一切条件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旅游、观光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学霸推荐2016年1月11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015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北京平谷金海湖等35家风景区入选。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②我国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③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④我国不适宜大规模开展生态旅游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相符的是①旅游交通工具以汽车为主②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③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④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弃物应丢入垃圾箱中,以确保土壤和水不被污染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生态旅游已逐渐成为全球的时尚。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旅游空间
②旅游者观赏和娱乐的同时,参与了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③是旅游主体大众化的体现,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
④“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对生态旅游的形象写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②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③建设宾馆,提高接待能力④拓宽道路,发展交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1.D 2.A
解题必备
生态旅游
1.生态旅游和传统旅游的区别
2.生态旅游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开展旅游。
有价值的自然区域包括有特殊生物学、生态价值或人文价值的区域。
(2)要有利于旅游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
(3)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使当地人民的收入及就业机会增加。
(4)要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
生态旅游必须把环境教育放在首位,要创造一切条件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旅游、观光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学霸推荐
2016年1月11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015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北京平谷金海湖等35家风景区入选。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②我国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
③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④我国不适宜大规模开展生态旅游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相符的是
①旅游交通工具以汽车为主
②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
③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
④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弃物应丢入垃圾箱中,以确保土壤和水不被污染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
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
【答案】1.A 2.D
3.【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靠近客源市场。
(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过渡区。
【解析】(1)旅游地优势开发条件可从资源条件、客源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
(2)从鸟类自然保护区(鸟类)和生态旅游(游客)两个角度分析,从保护该地旅游资源、控制游客数量及控制游客进入核心区、过渡区等角度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