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外国戏剧欣赏

二、外国戏剧欣赏实例
【赏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喜剧。写的 是安东尼奥为帮助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向鲍西娅求婚,借了夏洛克 3000块钱,夏洛克要求如果不能按约定还钱就割下安东尼奥胸 前的一磅肉,后来巴萨尼奥求婚成功,安东尼奥因商船触礁而破 产,到期还不起夏洛克的钱,夏洛克要求履约,安东尼奥的朋友 帮他渡过难关的故事。节选的这段是全剧的高潮,这场戏写了威 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前半场夏洛 克咄咄逼人,后半场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事情发生了反转。
第7 页
二、外国戏剧欣赏实例
第8 页
【赏析】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 名戏剧家和诗人,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 一”。《哈姆雷特》讲述的是卡劳狄斯把国王(也就是 自己的哥哥)毒死,登上王位并迎娶嫂子,失去父亲的 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复仇的故事。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 部。本剧是前身为莎士比亚纪念剧院的英国皇家莎士比 亚剧团演出频度最高的剧目。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 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 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还有浪漫主义作为启蒙精神的延续,其成就主要体现 在小说和诗歌方面,戏剧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雨果身上。 他提出了浪漫剧的主张,创作了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
一、外国戏剧的发展→(五)现实主义和现代派戏剧
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英国出现了 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文学,它迅速发展成了 全欧洲性质的文学潮流。
现实主义戏剧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艺 术成就。其中,亨利·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 杰出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玩偶之家》 《人民公敌》等。萧伯纳是英国现代伟大 的戏剧家,他的著名剧作有《鳏夫的房产》 《华伦夫人的职业》《武器与人》《卖花 女》等。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一(人教版高三选修备课资料)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一(人教版高三选修备课资料)雷真民戏剧作为综合艺术的一种。
有两种含义: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英文为drama,中国称之为话剧。
广义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等。
无论是西方源自古希腊的戏剧,还是东方的戏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剧始终是最接近大众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作者,演员与观众共同组成的表演场面,她更需要众人的合作。
相信我们都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对一些戏剧形式或具体曲目有所了解,从现在开始,我们来接触一些在戏剧艺术长河中震烁古今的大师们留下的经典作品,并通过它们对戏剧发生兴趣,从而进行更广泛地阅读。
学习目标1、了解西方悲剧和喜剧的艺术特征2、理解戏剧冲突中主人公的性格和精神3、初步把握戏剧艺术的结构特点与“突转”的设置4、简单了解西方戏剧的发展脉络知识汇总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古希腊历史上诞生了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他们代表了古希腊悲剧艺术兴起——繁荣——衰落各个时期的最高成就。
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讲述了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从天界为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甘受宙斯惩罚的故事。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是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完美结构的典范。
以倒叙追凶的方式讲述了俄狄浦斯王发现自己就是杀父娶母的罪魁祸首。
其悲剧的感染力特别使人震撼。
也使俄狄浦斯情结被后世心理学家当成了恋母情结的代名词。
欧里庇得斯——心理戏剧的鼻祖代表作:《美狄亚》。
写取回金羊毛的英雄依阿宋的妻子美狄亚不惜杀害自己的孩子复仇的故事。
在后来的女权主义者看来最早提出了妇女问题。
古希腊悲剧的表现主题不在于悲剧性的故事本身,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
根据亚里斯多德在论述古希腊悲剧的专著《诗学》中的定义,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从而形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
外国戏剧经典

《外国戏剧经典10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奥狄浦斯王》【英】莎士比亚《麦克白》【法】莫里哀《伪君子》【意】哥尔多尼《女店主》【法】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德】席勒《阴谋与爱情》【俄】果戈理《钦差大臣》【俄】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挪威】易卜生《群鬼》【英】王尔德《认真的重要》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Hamlet哈姆雷特是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哈姆雷特》全名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又名《王子复仇记》,作者是英国威廉·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是Prince Hamlet ——丹麦王子。
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对杀父凶手复仇。
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之后他达成了目的,整个王宫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
他最后也中了致命的毒剑死去。
《奥赛罗》Othello《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述的是: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
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
但由于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许。
两人只好私下成婚。
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
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
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
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
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李尔王》King Lear《李尔王》也是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叙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赢其宠信而瓜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
《李尔王》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动荡不安的英国社会的面貌,也是作者对专制王权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歌颂。
《李尔王》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动荡不安的英国社会的面貌,也是作者对专制王权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歌颂。
语文:《杀人者》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2)战争的洗礼 死亡的恐惧 1918年,海明威虚报年龄参加一战,任意 大利前线救护队司机。初次参战就体验到了出 生入死的滋味。 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他以记者身份奔赴 了前线,目睹了战争中的生生死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又以记者的身份奔 赴于各个战场,在前线的一次汽车事故中,他 的头部受重伤,伤口共缝了57针。 1949年,他被猎枪的枪塞打伤了眼睛。 1953年,他去非洲狩猎,遇飞机坠毁幸免 于难。 1961年在家中用猎枪自杀。
乔治更多的是一种处变不惊的镇定,他和杀手 冷静的交谈,说着该说的话,做着该做的事,看 不出一丝异样。与之相对,尼克则更显得要淳朴 善良甚至单纯得多了。 尼克一直静静地在餐室一角默默观察杀手的举 动;随后他被艾尔赶到厨房捆了个结实,“他从 没让人在嘴里塞过毛巾”,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 体验,让他切身体会到了杀手们的冷酷凶险,努 力保持一个男子汉的镇定风度;直到和奥尔接触 后,后者面对被追杀时的无动于衷,使尼克深深 感到自己身处世界的混乱和黑暗,他感到“这他 妈的太可怕了”,决定“离开这个镇”。在他的 人生中第一次有了对于“邪恶的发现”——这个 世界是个罪恶的世界,因此,他要远离邪恶。
“硬汉精神”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所说: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 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明知死亡的 可怖,明知自己面对邪恶的世界根本无法 逃脱,但是却选择勇敢面对,努力保持人 格的尊严而不是逃避。
“冰山原则”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而深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引人深思。 英国作家H.E.贝茨曾经说过“海明 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他抡起“板 斧”,“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 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把英语 文学上的“乱毛剪了个一干二净”。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荒诞派戏剧的艺术风格及本剧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地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西方现代文学流派的客观的评价观,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
3、心理目标:调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荒诞派戏剧2、理解戈多的含义三、教学设计:因为民族的文化积淀不同,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要联系法国文学发展史进行引导。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语:1953年,有一出十分怪诞的戏剧在巴黎的巴比伦剧场上演,欣赏者和反对者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那场面虽然比不上一百多年前雨果的剧作《艾尔纳尼》引起的争论那样激烈,却也在观众和评论家中间引起轰动。
这出剧就是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人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出乎一般人预料的是,《等待戈多》竟然赢得了挑剔而又猎奇的巴黎观众,连演了300多场。
以至于人们在街头、地铁、咖啡馆、办公室,到处都在谈论这出戏,甚至当人们打招呼时问:“你在干吗?”有人竟然回答:“在等待戈多”。
二、分角色表演课文:课文节选部分只有两个人物,爱斯特拉冈,弗拉吉米尔。
(一般的设计可能是先介绍作家与作品,荒诞派戏剧艺术特征,我想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先获取感性的材料,抽象出理性的规律。
)三、赏析话剧1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说了些什么?明确:一会儿谈昨天在哪儿过夜,一会儿讲两个贼的事情,一会儿说到《福音书》的地图,一会儿又说到英国人在妓院里的故事,还有试着上吊,还有关于脚疼等,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2他们在干什么?有什么动作?明确:他们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糊涂到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是谁都不知道。
爱斯特拉冈从一出场就是使劲地脱靴子,往靴内瞧,倒靴子,摸靴子;弗拉季米尔是脱帽子,抖帽子,窥帽内,戴上又摘下帽子。
全是些无聊动作。
3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区别?,通过这两个形象你有哪些感受?从人物形象上看,基本不成人物形象,两个人甚至可以形象互换。
通过这些提示,我们把《等待戈多》与《雷雨》进行下比较。
大学戏剧系经典剧目解读

大学戏剧系经典剧目解读第一章:古希腊戏剧 (2)1.1 悲剧《俄狄浦斯王》 (2)1.2 喜剧《阿卡奈人》 (2)1.3 悲剧《安提戈涅》 (2)第二章:莎士比亚戏剧 (3)2.1 喜剧《仲夏夜之梦》 (3)2.2 悲剧《哈姆雷特》 (3)2.3 历史剧《理查三世》 (3)第三章:法国古典主义戏剧 (4)3.1 悲剧《费德尔》 (4)3.2 喜剧《愤世者》 (4)3.3 喜剧《名媛》 (4)第四章:19世纪欧洲戏剧 (4)4.1 现实主义戏剧《玩偶之家》 (4)4.2 独幕剧《等待戈多》 (5)4.3 喜剧《伪君子》 (5)第五章:美国戏剧 (5)5.1 喜剧《欲望号街车》 (5)5.2 悲剧《推销员之死》 (6)5.3 喜剧《玻璃动物园》 (6)第六章:俄国戏剧 (6)6.1 喜剧《钦差大臣》 (6)6.2 悲剧《安娜.卡列尼娜》 (7)6.3 喜剧《海鸥》 (7)第七章:中国古典戏剧 (7)7.1 京剧《长生殿》 (7)7.2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8)7.3 黄梅戏《天仙配》 (8)第八章:现代中国戏剧 (8)8.1 话剧《雷雨》 (8)8.2 话剧《茶馆》 (9)8.3 话剧《日出》 (9)第九章:实验戏剧 (9)9.1 话剧《等待戈多》 (9)9.1.1 剧目背景 (9)9.1.2 剧情简介 (9)9.1.3 艺术特点 (10)9.2 话剧《哈姆雷特》 (10)9.2.1 剧目背景 (10)9.2.2 剧情简介 (10)9.2.3 艺术特点 (10)9.3 话剧《舞台剧场的舞台》 (10)9.3.1 剧目背景 (10)9.3.2 剧情简介 (10)9.3.3 艺术特点 (11)第十章:跨文化戏剧 (11)10.1 话剧《图兰朵》 (11)10.2 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11)10.3 话剧《马兰花》 (11)第一章: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作为西方戏剧的源头,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深刻的哲学内涵,对后世戏剧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概论课件PPT30页

二、中国话剧
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 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
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
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 称“话剧”,沿用至今。
第17页,共30页。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21页,共30页。
教材体例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采取“一条红线串若干珍珠” 的结构,全书由“概论”和九个单元的经典剧本的研读构 成。
“概论”简约地概述了戏剧的基本美学特征和 发展线索,当拿到这张脉络清晰的地图时,就开始 了自己的“戏剧人生”的旅行:
第22页,共30页。
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蒲斯王》、汤显祖的 《牡丹亭》到老舍的《茶馆》和贝克特的《等待多 戈》,九个经典就像是人类精神长河中的九个航标,而
第9页,共30页。
在古罗马戏剧兴盛两个世纪之后,又有印度古 典梵语戏剧的兴起。
梵语戏剧的起源有几种 说法。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印 度梵语戏剧的产生是受到了 古希腊戏剧的影响。这种说 法未必可信。古典梵语戏剧 既没有古希腊戏剧不可或缺 的歌队,也缺乏悲剧精神, 但却具有较之希腊悲剧更多 的时空自由。
第10页,共30页。
践”则希望通过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和饰演来反刍、 加深和拓展前面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原创精神。
第26页,共30页。
学习方法
戏剧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点是实演性。本 教材强调在经典导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富于启发 性的课堂讨论和力所能及的艺术实践。这种实践包括 朗读经典台词、表演精彩段落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 行小品或剧本的创作、演出。
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 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 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中外戏剧鉴赏

《牡丹亭》选段【作品分析】此选段为《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从结构上看,这出戏它可分为“游园”和“惊梦”两部分;就内容而言,主要写女主人公杜丽娘的青春觉醒,梦里钟情,是她反抗和追求的叛逆之路的开始,文采飞扬,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惊梦》是牡丹亭最精采的一出。
丽娘对生活的热爱之心,丽娘对爱的渴望之情,都借助那“姹紫嫣红开遍”的满园春色而荡漾在字里行间。
同时,丽娘的被压抑的情怀,被埋没的青春也让那“成对的莺燕”唱了出来。
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随着春风中的“晴丝”,袅袅娜娜,飘飘拂拂,在花园中缠绕,,在读者心中萦纡,及其富有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对几个著名的唱段的分析。
【绕池游】,抒发自己清晨醒来百无聊赖的情绪。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里小庭深院”,春天的早晨,莺啼婉转唤醒梦中人,梦中醒来感受到春光撩人的烦乱。
“遍”,到处都是。
“人立小庭深院”用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味,刻画了一个被帘幕阻隔在闺房深处中孤独寂寞的女性形象。
春香不谙情事,春天的生机让她由衷的感到欢欣。
看到杜丽娘郁郁寡欢,就怂恿她趁着大好春光梳着应景的发型去赏春。
“宜春髻子”,相传立春那天,妇女剪彩作燕子状,戴在头上,上贴“宜春”而字。
杜丽娘心里却没有一丝快慰,感叹自己的心情“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杜丽娘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的情绪下游园,奠定了整折戏的忧怨感伤的基调,正因有了如此微妙复杂的心理基础,才引出了下文“伤春”。
【步步娇】写杜丽娘怀着难以名状的烦闷和自我欣赏的心情开始梳妆打扮。
袅晴丝,一般有两种解释,一则说太阳穿过灰尘照进院子,一条若有若无的光线照进来,人的情思也如同这晃晃荡荡的光线无法平静。
一则直接把“晴”同“情”,写人的情思起伏不定。
在思绪万千的心情下,杜丽娘戴上亮晶晶的花钿,穿上华丽的锦裙,并从镜中欣赏自己的美丽。
如花美丽的少女从镜子里面审视自己的容貌、身段、神态,不禁沉醉。
【醉扶归】是杜丽娘自怜的集中表现,当春香从外在的衣物饰品上赞美她“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时,杜丽娘却表白道“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抛开外在装饰的陪衬,直接指向对自己不加任何雕饰的天生丽质美的欣赏,她认为自己的天然之美可使鱼沉雁落鸟惊喧,花羞月闭花愁颤,极写杜丽娘自己内心深处对自己美丽的欣赏爱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下载
同步练习
契诃夫与《三姐妹》
文摘参考
教案参考
素材下载
课件下载
同步练习
曹禺与《北京人》
文摘参考
教案参考
素材下载
课件下载
同步练习
老舍与《茶馆》
文摘参考
教案参考
素材下载
课件下载
同步练习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王》
文摘参考
教案参考
素材下载
课件下载
同步练习
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茱丽叶》
文摘参考
教案参考
素材下载
亭》
文摘参考
教案参考
素材下载
课件下载
同步练习
莫里哀与《伪君子》
文摘参考
教案参考
素材下载
课件下载
同步练习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文摘参考
教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