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实验——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合集下载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8]石渊渊.生物化学实验指导[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周锦兰,张开诚.实验化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10-311.
[3]许冰,原媛,赵文献.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0):35-35.
[4]冯攸科.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质疑[J].《中等医学教育》1996(03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
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
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专一性
向上面的剩余溶液中加2mL班氏试剂,放入沸水中加热10分钟左右,观察现象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0.4%盐酸、0.1%乳酸、蒸馏水与1%碳酸钠各2mL,再向以上四支试管中各加2mL1%淀粉溶液及2mL淀粉酶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根据生成红棕色沉淀的多少,说明淀粉水解的强弱。
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各加3mL1%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各加1mL淀粉酶液。将此6支试管分为3组,每组中盛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液的试管各1支,三组试管分别置于0°C、37°C与70°C的水浴中。5分钟后,将各组中的淀粉溶液倒入淀粉酶液中,继续维持原温度条件5min后,立即加2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根据观察结果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低浓度的Cl-离子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是它的激活剂。Cu2+等金属离子能降低该酶的活性,是它的抑制剂。
(三)器材及试剂
1、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恒温水浴锅、量筒、冰浴、玻璃棒、试管夹、白磁板、试管架、铁三脚架、唾液淀粉酶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并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活性,以及影响该酶活性的可能因素。

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了解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

实验方法:
1. 材料准备:收集健康志愿者的唾液样本,准备淀粉溶液作为底物。

2. 酶活性测定:采用DNS法对唾液样本中的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

将固定量的淀粉溶液与唾液混合,分别在不同时间段(0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取样,测定样品中的葡萄糖含量,以计算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3.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改变pH值、温度等条件,观察这些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
1. 唾液淀粉酶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达到一个峰值后逐渐稳定。

2. 在pH值为7左右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偏酸或偏碱环境均会抑制酶的活性。

3.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最适温度为37°C,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导致酶活性下降。

结论:
唾液淀粉酶是一种高效且特异性较强的酶,其活性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显著。

在接近中性的pH值和人体正常体温条件下,唾液淀粉酶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效率。

本实验结果对于理解唾液淀粉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相关生物化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水解淀粉,生成分子较小的糊精和麦芽糖。

本实验利用碘的呈色反应来测定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作用的速度,从而测定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大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 仪器(1)多孔白瓷板(2)50mL三角瓶(3)恒温水浴锅(4)烧杯(5)500mL容量瓶(6)100mL容量瓶(7)漏斗(8)吸管2. 试剂(1)原碘液:称取碘11g、碘化钾22g,加少量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定容至500mL,于棕色瓶中保存。

(2)稀碘液:吸取原碘液2mL,加碘化钾2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于棕色瓶保存。

(3)标准“终点色”溶液①准确称取氯化钴40.2439g、重铬酸钾0.4878g,加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

②准确称取铬黑T 40mg,加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取①液80mL与②液10mL混合,即为终点色。

冰箱保存。

(4)2%可溶性淀粉溶液:称取烘干可溶性淀粉2.00g,先以少许蒸馏水混匀,倾入80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透明,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需新鲜配制)(5)稀释100倍的唾液用蒸馏水漱口,以清除食物残渣,然后让唾液流入量筒并稀释100倍,混合备用。

(6)0.02mol/L、pH6.8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称取磷酸氢二钠45.23g和柠檬酸8.0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配好后用酸度计或精密试纸校正pH。

四、操作步骤(1)将“标准色”溶液滴于白瓷板的左上角空穴内,作为比较终点色的标准。

(2)在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2%可溶性淀粉溶液20mL,加缓冲液5mL在37℃水浴中平衡约10min,加入0.5mL稀释唾液,立即记录时间,充分摇匀。

定时用滴管取出反应液约0.25mL,滴于预先充满此稀碘液(约0.75mL)的调色板空穴内,当空穴颜色由紫色变为棕红色,与标准色相同时,即为反应终点,记录时间T(min)。

酶学实验实验报告唾液

酶学实验实验报告唾液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唾液淀粉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唾液淀粉酶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存在于唾液中,负责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为后续消化提供能量。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反应的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速率,观察酶活性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唾液- 淀粉溶液- 碘液- pH试纸- 温度计- 烧杯- 试管- 移液器2.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箱- 酶标仪- 移液器四、实验步骤1.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溶液。

(2)用移液器取1mL唾液,加入第一只试管中,混匀。

(3)将第一只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观察淀粉分解情况。

(4)每隔5分钟,用移液器取1mL反应液,加入碘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5)记录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2.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设置不同温度(如25℃、37℃、50℃、65℃)的水浴箱。

(2)重复步骤1,观察不同温度下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3. 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用pH试纸测定唾液的pH值。

(2)调整唾液的pH值至不同水平(如4、5、6、7、8、9)。

(3)重复步骤1,观察不同pH值下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在37℃恒温水浴箱中,淀粉分解所需时间为10分钟。

2.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淀粉分解所需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在50℃时,淀粉分解所需时间最短,说明50℃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3. 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随着pH值升高,淀粉分解所需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随pH值升高而增强。

在pH值为7时,淀粉分解所需时间最短,说明pH值为7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摘要: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能够水解淀粉质的酶,其活性可以被观察到并测量。

本实验对不同浓度淀粉溶液和唾液的淀粉酶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将结果图表化。

实验结果表明,唾液对于淀粉的消化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本实验为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目的:1.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活性2.测量不同浓度淀粉溶液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实验原理: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水解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活性来决定反应的速率。

当反应物浓度大时,酶的饱和度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如0.1%,0.5%和1%的淀粉溶液。

2.将淀粉溶液加入至离心管中,注入相应的唾液分别混合,并在室温下保存10分钟。

3.加入2ml的止血液,并室温下放置5分钟后停止反应。

4.将反应液室温下放置1小时,直到淀粉水解反应结束。

5.分别加入2ml的卡球蓝液,并室温下抖动管子,使卡球蓝充分混合后,观察颜色变化。

6.将各离心管中的反应液,吸取至比色皿中,并读取各样品的OD值。

实验结果:样品编号淀粉溶液浓度(%)OD值1 0.1% 0.1272 0.1% 0.1303 0.5% 0.1904 0.5% 0.1925 1% 0.2406 1% 0.241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淀粉溶液浓度越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也越高,这与理论原理相吻合。

同时,样品1和2以及样品3和4的数据相近,表明了实验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唾液淀粉酶对于不同浓度淀粉溶液的消化,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这为淀粉酶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唾液淀粉酶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实验报告引言: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为消化系统提供能量。

本实验旨在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及其受到的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1. 淀粉溶液2. 唾液样本3. 碘液4. 试管5. 恒温水浴6. 酒精灯7. 显微镜8. 盖玻片实验方法:1. 取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加入一滴碘液,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下颜色。

3. 将一定量的唾液样本加入另一个试管中。

4. 将两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温度恒定。

5. 同时开始计时,每隔一分钟,分别取出两个试管中的溶液滴在盖玻片上。

6. 用显微镜观察滴在盖玻片上的溶液,记录下观察结果。

7.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及讨论:在初始状态下,淀粉溶液的颜色为深蓝色,加入碘液后,颜色变为紫黑色。

这是因为碘液与淀粉反应生成了淀粉碘复合物,导致颜色变化。

在观察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滴在盖玻片上的溶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这说明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从而使溶液中的淀粉含量减少。

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

当温度较低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低,反应速率较慢;而当温度较高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高,反应速率较快。

这是因为温度能够影响酶的构象和分子振动,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也受到pH值的影响。

在中性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而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低。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受到pH值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破坏酶的构象,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较小的分子。

2.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活性越高。

3.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pH值的影响,中性条件下活性最高。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doc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doc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2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2.掌握酶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1.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铁粉地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但其效率远低于酶。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会增大。

当到了最大值后,此时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酶开始失活,导致酶的效率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酶在一定范围的PH值下才有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酶活性常受到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抵制剂。

5.碘液指示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色变化:淀粉淀粉酶紫色糊精淀粉酶暗褐糊精淀粉酶红色糊精淀粉酶麦芽糖+少量葡萄糖加碘后:蓝色紫红色暗褐色红棕色黄色三、试剂与器材篇二: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摘要: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专一性2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因素(一)实验目的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淀粉酶,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变化过程如下: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紫色与红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变色。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引言: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它在我们的口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增进我们对唾液淀粉酶功能的理解。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a. 收集一些新鲜的人类唾液样本,并使用无菌容器储存。

b. 准备一些淀粉溶液,浓度为1%。

c. 准备一些碘液作为指示剂。

2. 实验步骤:a. 取一定量的唾液样本,加入到不同的试管中。

b.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同的淀粉溶液。

c. 在不同的试管中设置不同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

d.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

3. 实验结果观察:a. 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b. 记录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 在较低温度下,唾液淀粉酶活性较低,颜色变化时间较长。

b.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颜色变化时间最短。

c. 在过高的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可能被破坏,导致活性下降。

2. 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 在中性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

b. 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明显下降。

3.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个体差异:a. 不同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可能存在差异。

b. 个体差异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酸碱度等条件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和中性的环境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最佳活性。

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符,因为我们通常在温暖的环境下进食,而我们的胃酸度也处于中性范围。

此外,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

不同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可能取决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以及其他个体差异。

这一发现对于了解人类消化系统的个体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本实验观察了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

温度和酸碱度是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和中性的环境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最佳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球、水浴锅、分 光光度计、比色杯、擦镜纸、天平、烧杯、 蒸馏水、玻璃棒、吸水纸。
五、实验操作:
1、取4个50ml的三角瓶,按下表操作: 、取4 50ml的三角瓶,按下表操作:
2、结果计算:
单位定义:1ml唾液中的淀粉酶,在37° 单位定义:1ml唾液中的淀粉酶,在37°、 30min水解淀粉10mg为 30min水解淀粉10mg为1个淀粉酶活力单位 淀粉酶活力(U)= (空白管吸光度淀粉酶活力(U)=【(空白管吸光度-测定 管吸光度)*240】 管吸光度)*240】/空白管吸光度
三、试剂:
0.16%淀粉溶液(在1000ml烧杯加入800ml的蒸 0.16%淀粉溶液(在1000ml烧杯加入800ml的蒸 馏水,加热到沸腾备用。准确称取1.6g淀粉在 馏水,加热到沸腾备用。准确称取1.6g淀粉在 50ml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调匀,转入沸水中, 50ml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调匀,转入沸水中, 一分钟后冷却,定容至1000ml。) 一分钟后冷却,定容至1000ml。) 碘液(0.1N碘贮存液:精确称取1.785g碘酸钾, 碘液(0.1N碘贮存液:精确称取1.785g碘酸钾, 碘化钾22.5g,共至于500ml烧杯中,加入蒸馏水 碘化钾22.5g,共至于500ml烧杯中,加入蒸馏水 350ml,并加入HCL4.5ml溶解候混匀,定容 350ml,并加入HCL4.5ml溶解候混匀,定容 500ml,保存在棕色瓶子中以备用。 500ml,保存在棕色瓶子中以备用。 0.1%氯化汞溶液:称取0.1g氯化汞溶于100ml水 0.1%氯化汞溶液:称取0.1g氯化汞溶于100ml水 中即可。
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定量测 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定量测定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淀粉可被淀粉酶水解为糊精和麦芽糖。利 用已知浓度的淀粉溶液作为底物,加入一 定量的唾液,在适宜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 将部分的淀粉水解。 碘液与未分解的淀粉产生蓝色反应。根据 蓝色的深浅得出未水解淀粉的量。从而推 算出淀粉酶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