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措施

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措施
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48567174.html,

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措施

作者:畅岭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4期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寄生在肠道当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播速度较快。

一、流行特点

致病性大肠杆菌侵染是该种疾病发生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发病日龄的不同,患病猪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存在很大差异性。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流行,7-3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高发,特别是3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更高,死亡率更高。随着日龄的升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7日龄以上的仔猪感染大肠杆菌病之后,同窝哺乳仔猪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10~30日龄的仔猪感染大肠杆菌病之后,会严重影响到机体的生长发育。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流行和养殖场的养殖管理有很大联系,养殖条件较差,卫生环境不良,阴暗潮湿或者气候突然发生变化,母猪乳汁不足,卫生消毒不彻底,母猪的乳房携带有大肠杆菌,通过哺乳进入到猪的消化道,从而引发该种疾病发生。

二、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不同年龄的猪感染大肠杆菌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存在一定差异。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大肠杆菌病之后被称为仔猪黄痢,该种类型的疾病发病过程较短,发病速度较快。在发病初期患病仔猪就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粪便呈现水样稀薄状,颜色呈黄白色或灰黄色,在粪便当中夹杂很多小气泡,具有特殊的腥臭气味,随后腹泻症状不断加重,腹泻次数不断增加,有的患病猪不能够自主控制排便。腹泻症状出现之后,患病猪身体逐渐消瘦,饮水欲望增加,采食量逐渐下降,最终因为机体严重衰竭而死。10~30~0的仔猪感染大肠杆菌病之后,被称为仔猪白痢。该种疾病发生之后,患病猪会出现腹泻症状,排除灰白色或者灰黄色的粥样,腹泻物,腹泻物存在明显的腥臭味道,患病猪胃寒怕冷,机体严重脱水,采食量逐渐下降,有时还会出现呕吐症状。除一些年龄较小的猪死亡之外,其他患病猪大多呈现良性发病,一般能够恢复健康。但由于发病时间较长,一些患病猪成为僵猪,停止生长发育。断奶仔猪感染大肠杆菌之后主要呈现水肿症状。最急性发病病例发病过程较短,患病猪在短时间内卧地不起四肢全身感到抽搐现象,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在短时间内死亡。急性型较为常见,患病猪采食量逐渐下降,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共济失调,在圈舍当中漫无目的的做转圈运动。有的患病猪出现爬行,四肢乱蹬,伴随呕吐症状触诊,皮肤具有波动感,患病猪的眼睑出现明显的水肿现象,头部颈部也会出现严重的炎症水肿。慢性病例较为少见,大多数患病猪表现为眼睛、头部和颈部出现炎性水肿,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发病初期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一般能够恢复健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