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干燥原理与设备详解

合集下载

第六章 食品浓缩、干燥机械与设备

第六章 食品浓缩、干燥机械与设备
第一节概述
一、浓缩于干燥的概念
●浓缩是从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的操作过程,是使溶质和溶剂的均匀混合液实现部分分离的过程,旨在提高溶液的浓度。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常压加热浓缩、真空浓缩、冷冻浓缩、结晶浓缩等。
●干燥是在物料内部的溶剂借助于分子扩散作用从固相物料溶质相对完全除去的过程,即从食品或食品物料中除去水分的过程。
由于溶液中水分的去除不是采用加热蒸发方法,而是靠从溶液到冰晶的相间传递,所以可避免芳香物质因加热所造成的挥发损失。
3、对浓缩设备的要求
(1)适应物料性质,符合工艺要求和食品卫生。
(2)保证达到要求的浓度。
(3)合理使用加热蒸汽和二次蒸汽,降低全厂耗气量和燃料耗用量。
(4)在一定容积内尽量增大其加热面积,以减少金属耗量和占地面积。
(5)蒸发效能好,具有较高的传热系数,热能利用率高。
(6)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修和清洗方便。
(5)在浓缩过程中,可提取果汁中的芳香物质。
2、干燥的目的
(1)去除物料中水分,减少其体积和重量,便于产品的贮藏和运输。
(2)满足食品含水量的要求,防止微生物在成品中繁殖,延长贮存时间。
(3)抑制贮藏中的生化反应,保证产品质量。
(4)经干燥和其他工艺处理,制成不同风味和形状的产品。
三、浓缩于干燥的一般方法
但浓缩盘管中心处的物料相对来说距加热管较远与同一液位物料相比密度较大呈下降趋势故受热蒸发的那部分物料不但密度大而且液位又高必向盘管中心处下落从而形成了料液自锅壁及盘管处上升又沿盘管中心向下的反复循环状态
第六章食品浓缩、干燥机械与设备
知识目标:
●掌握常用浓缩方法(真空浓缩、冷冻浓缩)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表面式冷凝器
(3)低水位冷凝器

别抢了,小编哭了:史上最全干燥设备原理及结构动态图解

别抢了,小编哭了:史上最全干燥设备原理及结构动态图解

别抢了,⼩编哭了:史上最全⼲燥设备原理及结构动态图解专业知识学不停,化⼯707每天都有精彩内容奉上!如果⼤家分享的给⼒,明天还有!加油噢!【提⽰】技术类⽂章PDF和PPT版本均在化⼯707论坛持续更新,请有需要的7友们去往论坛下载!⼀、洞道⼲燥⼲燥⽊材和砖⽡坯,需要较⼩的⼲燥速度,采⽤洞道⼲燥。

热空⽓在洞道内封闭循环。

料车在轻轨上可⾏⾛,打开两边封闭门,出⼀车⼲料,排除⼀部分⽔汽,进⼀车湿料,补充⼀部分空⽓。

洞道长度可达30-40⽶。

性能特点:优点:①具有⾮常灵活的控制条件,可使⾷品处于⼏乎所要求的温度-湿度-速度条件的⽓流之下,因此特别适⽤于实验⼯作;②料车每前进⼀步,⽓流的⽅向就转换⼀次,制品的⽔分含量更均匀。

缺点:①结构复杂,密封要求⾼,需要特殊的装置;②压⼒损失⼤,能量消耗多。

⼆、单滚筒⼲燥器钢制中空滚筒缓慢旋转,转速为4~10转/分。

加热蒸汽在筒内加热并冷凝,冷凝液由虹吸管吸出。

滚筒在浆料上⽅旋转过程中,厚度约0.3~5mm的浆料分布于筒上汽化、⼲燥,旋转⼀周后将⼲料刮下。

性能特点:传导型⼲燥机的热能供给主要靠导热,要求被⼲燥物料与加热⾯间应有尽可能紧密的接触。

故传导⼲燥机较适⽤于溶液、悬浮液和膏糊状固-液混合物的⼲燥。

主要优点:⾸先在于热能利⽤的经济性,因这种⼲燥机不需要加热⼤量的空⽓,热能单位耗⽤量远较热风⼲燥机为少;其次传导⼲燥可在真空下进⾏,特别适⽤于易氧化⾷品的⼲燥。

三、红外线⼲燥湿物料⽤⽪带机送⼊器内,物料在输送过程中被加热⼲燥。

采⽤辐射热源。

⽤可控阀调节空⽓进出流量。

性能特点:红外线⼲燥机⽤电能产⽣红外线,使被烘⼲⼲燥的物体产⽣从表⾯向内部吸收渗透的效果。

⼲燥速率较⾼,热效率也较⾼,照射时不会留有阴影。

四、间歇式洞道⼲燥多辆⼩车同时推进洞道,关上封闭门。

热空⽓在洞道内循环,有可控闸门控制空⽓进⼝和出⼝,以便排除⽔蒸⽓。

⼀旦⼲燥完毕,推出洞道,完成⼀个间歇操作。

性能特点:优点:适应多品种⼩批量的⽣产,特别是季节性强的⾷品⽣产;单机操作,⼀台设备发⽣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便于设备的加⼯制造和维修保养;便于在不同的阶段按照冷冻⼲燥的⼯艺要求控制加热温度和真空度。

栲胶生产工艺学第六章浓胶的喷雾干燥课件

栲胶生产工艺学第六章浓胶的喷雾干燥课件
②采用吸入式风送系统及产品分离系统, 粉胶无损失,废气净化而排放,有利于 环境保护。
③采用高温有机载热体加热空气,粉胶 不溶物少,避免用高压锅炉。
二.气流式喷雾干燥工艺流程
图6—2 热空气顺流气流式喷雾干燥工艺流程
1. 空气压缩机 2. 贮气罐 3. 磺化浓胶贮槽 4. 加料斗 5. 螺杆泵 6. 预热器 7. 流量计 8. 三流体内混式喷嘴 9. 空气过滤器 10. 空气加热器 11.干燥塔 12. 旋风分离器 13. 星形卸料器 14. 抽风机 15. 袋滤机 16. 反吹风
可以在较高的进料速率 下生产高容重、包藏空 气少的产品。
适于易氧化产品(如全 脂奶粉、单宁)等。
适合于处理量大的场合。
图6—6 弯叶片离心盘
③直形叶片离心盘
浓胶进入阶梯形的离 心盘中部,在离心力 的作用下,沿沟槽运 动,无滑动。
雾滴细而均匀(10~ 60m)的颗粒为87 %~98%。
处理量较大。
不易堵塞、产品的粒度分布均匀、操作压 力低。
缺点:加工复杂、造价高、安装复杂。 不适于制备粗颗粒、不适于逆流操作。
2.离得到较均匀的、 较大滴径的雾滴。
加工简单、重量轻, 由不锈钢制成。
适合于处理量小的场 合。
图6—5 倒碗式离心盘
②弯叶片离心盘
劳动生产率高。 缺点: ⑴ 设备较多、体积大,投资较大; ⑵ 能量消耗较大; ⑶ 排气的净化要求较高。
本章内容
喷雾干燥工艺流程 喷雾干燥原理 喷雾干燥设备
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工艺条件及其分析
第一节 喷雾干燥工艺流程
离心喷雾干燥工艺流程 气流式喷雾干燥工艺流程
一、离心喷雾干燥工艺流程
图6—1 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工艺流程
1.溶液雾化机理 ① 由于气—液间的相对速度而产生的摩擦力——

干燥与设备—干燥原理(生物制药设备课件)

干燥与设备—干燥原理(生物制药设备课件)

DJ
1 HO Hi
DJ
蒸发 1kg 水分所消耗的绝干空气的质量;
Hi
热空气进口湿度;
Ho
热空气出口湿度。
项目一 干燥原理
六、干燥产品流量
QO
Qi
1 Wi 1 WO
Qi QO D
例题1:常压下用连续干燥器干燥某物料,物料含水量为15%, 进料速度为每小时 1200kg,物料出口含水量2.5%。热空气的进口湿 度为 0.0085,经预热后进入干燥器,出干燥器的湿度为 0.0058,试求:
U rW (t tW ) kH (HW H )
U
干燥速度,单位为 kg (m 2 s) 。
热空气与物料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单位 kw (m 2 C)。
tW
湿球温度,℃;
rW
为水在湿球温度 tW 下的汽化热,单位 kJ kg 。
项目一 干燥原理
三、固体物料的干燥时间
固体物料在干燥器中的停留时间称为干燥时间。固体物料的干燥时间 是四个阶段所耗时间之和。
(1)水分蒸发量; (2)空气消耗量; (3)干燥产品流量。
项目一 干燥原理
解:已知
Wi 15%
WO 2.5%
Hi 0.0085 kg kg
(1)水分蒸发量
HO 0.058 kg kg
D
Qi
Wi WO 1 WO
1200 0.15 0.025 1 0.025
153 .85
kg
h
以溶液形式存在于固 体物料或细胞内的水

项目一 干燥原理
二、自由水分与平衡水分
用一定湿度的空气做干燥介质,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根据物料中的水 分能否被蒸发除去,可分为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

《干燥基础知识》课件

《干燥基础知识》课件

流化床干燥器
利用热空气或热气体使固体颗粒在 流化床内沸腾流动,固体颗粒与热 气体充分接触,完成干燥过程。
真空干燥器
在真空条件下,利用热辐射或微波 等方式加热物料,使物料中的水分 或其他溶剂汽化,达到干燥目的。
干燥器的选择与使用
01
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合 适的干燥器类型,如物 料的湿度、粘度、腐蚀 性等。
扩散方程
描述湿气扩散过程的数学方程为Fick第一定律,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 方向的单位面积的湿气流量与该处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热传导原理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描述物质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其大小取决于物质 的性质、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在干燥过程中,导热系数是影 响干燥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导热方程
描述热传导过程的数学方程为 Fourier 定律,即单位时间内 通过垂直于导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热量与该处的温度梯度成 正比。
《干燥基础知识》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干燥技术简介 • 干燥原理 • 干燥设备 • 干燥工艺 • 干燥技术应用案例 • 干燥技术发展前景与挑战
01 干燥技术简介
干燥技术的定义
01
干燥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 段,将湿物料中的水分或其他溶 剂去除,使其达到一定湿度的过 程。
02
干燥技术的目的是使物料便于储 存、运输和使用,同时提高其品 质和利用率。
02
根据生产能力和产量要 求选择合适的干燥器规 格和型号。
03
根据操作条件和环境要 求选择合适的干燥器操 作方式和控制系统。
04
注意干燥器的维护和保 养,定期检查和清洗,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使 用寿命。
04 干燥工艺
干燥工艺流程

干燥概述及设备知识

干燥概述及设备知识

干燥概述及设备知识1. 引言干燥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工艺操作,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将物质中的水份蒸发或除去,使其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

干燥过程不仅可以用于粮食、化工原料、药品等物质的生产加工,还可以用于设备、器具等物品的防潮和保养。

本文将对干燥的基本概念及其设备知识进行概述和介绍。

2. 干燥概念干燥是指将物体中的水分或其它液体通过各种方式将其蒸发或除去,使物体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的过程。

干燥过程旨在提高物体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满足不同行业的生产需求。

干燥的基本原理是将物体表面的水分转化为蒸汽形式,然后通过蒸汽排出的方式实现水分的蒸发。

蒸发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因此,为了实现高效的干燥过程,通常需要通过设备来控制这些因素。

3. 干燥设备知识3.1. 干燥设备分类根据干燥原理和工艺,干燥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热风干燥设备:利用热风进行干燥,常见的设备有热风炉、热风干燥机等。

•惰性气体干燥设备:通过惰性气体进行干燥,包括氮气干燥箱等。

•物理吸附干燥设备:通过物理吸附剂吸附水分进行干燥,如干燥剂箱。

•化学吸附干燥设备:通过化学吸附剂吸附水分进行干燥,如分子筛干燥器等。

3.2. 干燥设备选型和优化在选择和优化干燥设备时,需考虑以下因素:•物料性质:不同物料对干燥设备的要求不同,如湿度、温度、密度、形状等。

•干燥速度:根据生产需求确定干燥速度,避免干燥过程中的热能损失和物料变质。

•能耗:综合考虑设备的能耗和生产效率,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

•维护保养:考虑设备的易维护性和维护成本,选择便于操作和维护的设备。

3.3. 干燥设备操作和控制干燥设备的操作和控制是保证干燥过程稳定和优质的关键。

常见的操作和控制技术包括:•温度控制:根据物料的干燥特性和工艺要求,控制干燥设备的温度,提高干燥速度和效果。

•湿度控制:通过调节通风量和湿度传感器反馈的湿度数据,控制湿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干燥不充分或干燥过度。

干燥原理与设备范文

干燥原理与设备范文

干燥原理与设备范文干燥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物体中的水分或其他液体含量去除,使其达到一定的干燥度的过程。

干燥原理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干燥设备则是为了实现干燥过程而设计的设备,根据不同的干燥原理和应用需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的干燥设备。

一、传导干燥原理和传导干燥设备:传导干燥是指通过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通过传导方式将物体内部的水分传导到物体表面,然后蒸发出去的一种干燥方式。

常见的传导干燥设备包括干燥箱、干燥室等。

干燥箱的原理是通过加热箱体内的空气,然后将物体放入箱内,利用传导方式将水分传导到物体表面,再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将水分带走。

干燥室则是将物体放在室内进行干燥,利用传导方式将水分传导到室内,再通过室内的通风系统将水分带走。

二、对流干燥原理和对流干燥设备:对流干燥是指通过气体的流动带走物体内部的水分的干燥方式。

常见的对流干燥设备包括热风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等。

热风干燥机的原理是通过加热空气,然后将热空气通过风机吹入干燥室或干燥箱内,形成对流现象,将物体内的水分带走。

流化床干燥机则是通过将物体放在流化床中,通过喷射热风使物体在流化床中悬浮,形成对流干燥。

三、辐射干燥原理和辐射干燥设备:辐射干燥是指通过辐射能量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的干燥方式。

常见的辐射干燥设备包括红外线干燥机等。

红外线干燥机的原理是通过加热红外线灯管产生红外线辐射能量,将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出去。

辐射干燥主要适用于一些对物体要求不高的干燥过程,如一些粉状物料的干燥。

综上所述,干燥原理和设备种类繁多,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干燥物料的性质和要求、工艺条件和经济效益等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传导、对流和辐射干燥的结合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

干燥机的工作原理

干燥机的工作原理

干燥机的工作原理
干燥机的工作原理:干燥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湿空气中的水汽,通过加热设备,使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并被携带到干燥器外而被净化。

由于它利用了温度较低的空气来进行冷凝,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

干燥机工作时,压缩空气从空气预热器进入,经预热后从引风机排出。

干燥机中的主要部件有:干燥器、过滤器、冷凝器、风管和热交换器等。

干燥器由筒体、密封圈、填料函、密封座和接管等组成。

在干燥器中有一层热交换器,它是用来把经预热的空气加热,使之凝结成水而被带出干燥器。

干燥后的空气再通过引风机排出筒体外。

干燥机的主体包括一个带有圆筒的内筒和一个带有弧形隔板的外筒。

在外筒上装有填料函,它是由若干片板状填料所组成。

当压缩空气通过填料函时,即被冷却和干燥,然后被排出筒体外。

在填料函中装有一种含有水分的冷凝液体,它可起冷却和吸附作用。

在圆筒内壁装有一个填料函,它是用来安装填料并使之与外筒相连接的部件,它可使压缩空气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并将水蒸汽冷凝成水排出筒外。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干燥曲线中的CE段,可得:
a
Uc U0 或a xc x * x x*
0
带入上述式子中,得:
md xc x * xc x * t2 ln A Uc x x*
0
U Uc D
C
B A
3.干燥过程总时间 对于连续干燥,物料干燥所需时间为 t=t1+t2 对于间歇式干燥,若每批卸料时间为t3,物料干燥所 需的全部时间为: t=t1+t2+t3
U Uc D
C
B A
U ax b
微分得:dU=adx
md U dU md Uc 带入式6-6得:t 2 ln U aA U aA U 0
c 0
E X* X0 Xc
Xi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md U dU md Uc t2 ln U aA U aA U 0
c 0
LOGO
LOGO
图6-2恒定条件下物料干燥曲线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曲线CE表示干燥速率随着物料湿度 的下降而下降,水分自物料内部向 表面扩散的速率低于物料表面上水 分汽化的速率,随着物料内部含水 量的减少,水分由物料内部向表面 传递的速率慢慢下降,因而干燥速 率也就越来越低,这个阶段称为降 速干燥阶段。 在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主要决 定于物料本身的结构、形状和大小 等,而与空气的性质关系不大,所 以降速下燥阶段又称为物料内部扩 散控制阶段。
LOGO
物料在降速干燥阶段时,干燥速率U不是常数,会随着物料含水量x减少而降低 对式(6-2)分离变量积分得:
md dx t2 ( 6 6) A U x
0
xc
用解析方法,近似求算t2值 这种方法是假定在降速阶段,物料干燥速度U与干 基含水量x成线性关系,这样U和x的关系可写成 下式:
单级带式干燥器
优点:操作灵活,密闭干燥,劳动条 件好,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缺点:占地面积大,噪声大
1
2 3 4
多层带式干燥器
LOGO
优点:占地少,结构简单,具有相同的干燥时间,适合于具 有一定粒度的成品药物干燥
缺点:被干燥物料状态选择范围较窄
流化床干燥器
LOGO
流化床干燥又称沸腾床干燥,利用热空气流使湿颗粒悬浮,呈流化态, 似“沸腾状”,热空气与湿颗粒间在动态下进行热交换,达到干燥目 的的一种方法。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LOGO
思考题:有一间歇操作干燥器,若将该
物料由含水量w1=27%干燥到w2=5%(均 为湿基),湿物料的质量为200kg,干燥
表面积为0.025m2/kg干物料,装卸时间
τ′=1h,试确定每批物料的干燥周期 ( xc=0.20kg水/kg干物料,平衡含水量
x*=0.05kg水/kg干物料)。
LOGO
物料的湿含量X/(kg水/绝干物料)
非结合 水分 X’
总 水 分
X* 结合 水分
自 由 水 分
平衡 水分
物料中水分被干燥到所产生的蒸气 压刚好等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时, 两者处于平衡状态,干燥不再进行, 此时物料中的水分就是平衡水分。 可用干燥方法除掉的水分是自由水 分。 结合水指物料中与物料间借化学力 或物理和化学力相结合的水分。 非结合水系指机械地附着于物料表 面、存积于大孔隙或颗粒堆积层中的 水分。 结合水与平衡水分 有何区别和联系?
(1)恒速干燥时间t1
因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U等于临界干燥速率Uc, U Uc 则:
D
C
B A
分离变量积分得: 则: t1

t1
0
dt
xc
xi
md dx UcA
(6 4)
E X* Xc
Xi
md ( xi xc ) (6 5) UcA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2)降速干燥时间t2
第二节 干燥的分类
LOGO
(一)按操作方式:连续式干燥和间歇式干燥。 连续式干燥具有生产能力大,干燥质量均匀,热 利用率高,劳动条件好等优点;间歇式干燥具有 设备投资少、操作控制方便等优点,通常用于小 批量生产、处理量少或多品种生产。 (二)按操作压力:常压干燥和真空干燥。没有 特殊要求的物料干燥宜常压干燥,生产中多采用 此类干燥;而对于热敏性或易氧化物料的干燥选 择真空干燥。
E X* X0 Xc
Xi
干燥曲线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LOGO
例6-1:已知某物料在恒定空气条件下,将含水量从0.1kg/kg绝 干物料干燥至0.04kg水/kg绝干物料共需5小时,问将此物料继 续干燥至0.01kg水/kg绝干物料还需多长时间(该物料xc=0.05kg 水/kg绝干物料,x*=0.005kg水/kg绝干物料)。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3、干燥曲线 物料的平均湿度(X)和干燥时间 (t)的关系曲线,称为干燥曲线, 如图6-2。 AB段为预热阶段,所需时间较短 可以忽略。BC段表示物料的平均 湿度随时间而呈直线下降,在这 段时间内,物料的表面非常湿润, 物料表面水分为非结合水分,在 恒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干燥速 率保持不变,称为恒速干燥阶段。 在此阶段,物料内部水分扩散速 率大于或等于表面水分汽化速率。
速率(Uc)等于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
率,对应的湿含量(Xc)称为临界湿含 量(或临界含水量)。
图6-2恒定条件下物料干燥曲线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干燥速率U与物料的
LOGO
平均湿度X的关系曲
线,称为干燥速率曲 线。典型的干燥速率
曲线如图6-3所示。
图中BC表示恒速阶段, CE表示降速阶段,C 为临界点。
图6-3 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曲线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3、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LOGO
(1)物料的性质 包括物料的物理结构、化学组成、形状和大小、物 料层的厚薄以及与水分的结合方式。 (2燥速度过快时,物料表面水分蒸发速度
大大超过内部水分扩散到物料表面的速度,致使表面粉粒黏结, 甚至熔化结壳,阻碍了内部水分的扩散和蒸发,形成假干燥现象。
(4)压力 减压是促进和加快干燥的有效措施;真空干燥能降低干燥
温度,加快蒸发速度,提高干燥效率。 (5)干燥设备的结构 设备的结构对上述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3、干燥时间的计算
LOGO
实验得到的干燥速率曲线分为:预热段、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由于 预热段经过的时间较短并入恒速段。 下面分别计算两段干燥时间。
相对湿度/%
=100%
图6-1 固体物料中水分性质示意图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2.干燥速率和干燥特性曲线
LOGO
干燥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干燥面积上气化的水分
质量,以微分形式表示为:
式中: U——干燥速率, kg/(m2· s); A——干燥面积,m2; W——气化水分量,kg; t——干燥所需时间,h; md——湿物中绝对干燥重量,kg; X——湿物料的含水量,(kg水∕kg绝对干料) 式中负号表示物料含水量随干燥时间增加而减少。
真空耙式干燥箱
优点:与厢式干燥器相比, 劳动强度低,物料可以是膏 状、颗粒状或粉末状,物料 含水量可降低至0.05% 缺点:干燥时间长,生产能
蒸 汽 夹 套
LOGO
耙 式 搅 拌 器
力低,卸料不易干净,不适
合需经常更换品种干燥
带式干燥器
制药企业里主要使用的是单级带式干燥器和多层带式干燥器
LOGO
LOGO
2
3
抽 真 空
1
1-空心隔板;2-真空表;3-冷凝器
真空厢式干燥器
真空厢式干燥器
LOGO
注意事项
干燥完毕后,一定要先将真空泵与干燥箱连接的 真空阀门关闭,然后缓缓放气,去除物料,最后 关闭真空泵。如果先关闭真空泵,真空箱内的负 压就可能将冷凝器内或真空泵里的液体倒吸回干
燥器中,造成产品污染并有可能损坏真空泵。
LOGO
图6-2恒定条件下物料干燥曲线
第一节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CD段称为第一降速干燥阶段,DE段称 为第二降速干燥阶段,达到E点后,物 料的含水量已降到平衡含水量X*,这种 条件下即使再干燥,也不可能再降低物
LOGO
料的含水量。
C点为恒速干燥阶段转入降速干燥阶 段的转折点,称为临界点,该点的干燥
LOGO
1-保温层 2-加热器
3-料板
4-风机
第二节 厢式干燥器 二、穿流气流厢式干燥器
穿流气流厢式干燥器结构与平流
式比较,将烘盘换成筛网,用挡 板让热风在物料层穿流而过,可
LOGO
以提高传热效率。为使热风在物
料中形成穿流,物料以粒状、片 状、短纤维等宜于气流通过为宜。 由于气流穿过物料层,因接触面 积增大、内部湿分扩散距离短, 干燥热效率要比水平气流式的效 率高2~4倍。
LOGO
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
1-料盘;2-过滤器;3-盖网;4-风机
第二节 厢式干燥器 三、真空厢式干燥器 对于不耐高温、易氧化的物 料,或是贵重的生物制品可以 选用真空厢式干燥器。 干燥时,将料盘放于每层空 心隔板之上,隔板中通常加 热蒸汽或热水。关闭厢门, 用真空泵将厢内抽到所需要 的真空度后,打开加热装置 并维持一定时间。
工作原理
1─引风机;2─料仓 ;3─星形下料器; 4─集灰斗;5─旋风 分离器;6─皮带输 送机;7─抛料机; 8─卸料管;9─流化 床;10─加热器; 11─鼓风机;12─空 气过滤器
流化床干燥器
特点:①固体颗粒体积小,单位体积内表面积 极大,与干燥介质能高度混合;同时固体颗粒 在床层中不断进行激烈运动,表面更新机会多, 传热、传质效果好;②物料在设备中停留时间 短,适用于某些热敏性物料的干燥;③设备生 产能力高,可以实现小设备大生产的要求;④ 在同意个设备中,可以进行连续操作,也可进 行间歇操作;⑤物料在干燥器内停留时间,可 以按需要进行调整,多产品含水量要求有变化 或物料含水量有波动的情况更适合;⑥设备简 单,费用较低,操作和维修方便。 缺点:对物料颗粒度有一定要求,一般不小于 30μm,不大于6mm;一般不适合湿含量高而 且黏度大、易粘壁和结块的物料;纵向反混剧 烈,物料停留时间不均匀,有可能未经干燥的 物料随着产品一起牌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